KR6k0016 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 (master)




《十誦律》善誦毘尼序卷上


東晉罽賓三藏卑摩羅叉續譯


五百比丘結集三藏法品第一



佛婆伽婆,在拘尸城娑羅雙樹間力士住
處般涅槃,拘尸諸力士供養佛身。是時長老
摩訶迦葉,將五百比丘從波婆城欲到拘
尸城。二城中間,爾時有梵志,持天曼陀羅
華,發拘尸城,欲詣波婆城。長老摩訶迦葉
問:「汝識我大師不?」答言:「識!汝大師娑羅
雙樹間力士住處般涅槃,今已七日。諸天
世人供養佛身,我從彼得此天曼陀羅華來。」
摩訶迦葉不樂,諸弟子中有大憂愁者、有舉
手哭者、有躄地者,皆言:「佛取涅槃一何駛
哉!世間眼滅。」諸比丘有宛轉地者、有心中
愁慼者、有行捨心觀諸法相者,所謂一切無
常苦空無我,此無常相法,何可得常?佛在
時常說:「一切眾生所可樂著不可久保,皆當
別離散壞磨滅。」爾時有一愚癡不善不及老
比丘,發此惡言:「彼長老常言:『應當行是、不
[060-0446a]
應行是。』我今快得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
止。」如是麁言,唯迦葉獨聞,餘無知者,是
諸天神力所隱蔽故。爾時閻浮提中,長老阿
若憍陳如第一上座、長老均陀第二上座、長
老十力迦葉阿難和上第三上座、長老摩訶
迦葉第四上座。摩訶迦葉多知廣識,四部眾
盡皆恭敬信受其語。四部眾聞摩訶迦葉從
波婆城來欲詣拘尸城,四部眾皆出到半道,
奉迎摩訶迦葉。摩訶迦葉見四部眾來,於
道外樹下,敷尼師檀結加趺坐。四眾既到,
頭面敬禮,在一面聽其說法。時大迦葉說種
種法,示教利喜竟,發遣四眾,還至雙樹頂
結支夷。大迦葉言:「我正爾當到,莫燃佛𧂐,
我欲禮佛全身。」爾時大迦葉,與大眾俱到頂
結支夷,到已天為開發金棺解撤纏裹。時大
迦葉稽首敬禮佛身,四部大眾亦得禮拜,又
告諸人言:「更以天新綿㲲好纏佛身,以新香
油灌滿金棺,安措佛身而闔棺蓋。更積一
切眾香雜薪,以為大𧂐。」大迦葉告諸力士:
「汝自知時。」諸力士主即燃香薪大𧂐。爾時長
老阿難見薪𧂐然,悲惱哽塞即說偈言:


「 「世尊此身,
 乃至梵天;
 今在金棺,
 以千㲲纏;
 灌以香油,
 燃以香薪。」」



爾時佛𧂐燃盡,大迦葉思惟言:「當云何滅火?」
即念應以牛乳滅之。爾時大迦葉適生此念,
四邊自然有牛乳池,淨潔香好。是時大迦葉,
即取此乳以滅是火而說偈言:


「 「千㲲纏佛身,
 以火闍維之;
 佛之神力故,
 常一內衣在;
[060-0446b]
 最外亦不燒,
 中者皆燃盡。」」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以成治㲲,取佛舍利
與諸力士。諸力士從長老摩訶迦葉,取佛舍
利,盛以金瓶,舉著車上,燒種種香,持諸幡
蓋作諸妓樂入拘尸城。爾時拘尸城中有新
論義堂,掃灑清淨香潔無量,懸繒幡蓋散諸
雜華,敷象牙床,以佛舍利金瓶著上。阿難先
以花香伎樂種種供養,亦教諸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供養禮拜。


爾時波婆城中諸
力士聞,佛在拘尸城般涅槃,念言:「佛亦是
我師,我之所尊。」來從諸人請舍利分,欲於
波婆城中起塔,燒香懸繒幡蓋,盡世供養。
拘尸城諸力士答言:「佛在我國般涅槃,我自
起塔香華供養,舍利分不可得。」時遮勒國諸
剎帝利姓婆蹉婆羅,羅摩聚落拘樓羅種,
毘㝹國中諸婆羅門,毘耶離國諸梨昌種,
迦毘羅婆國諸釋子,摩伽陀國主阿闍世王、
韋提希子,聞佛於拘尸城般涅槃,今眾人以
香華伎樂供養舍利。爾時阿闍世王,勅其
大臣婆羅門婆利沙迦羅言:「汝往到拘尸城
諸力士所,持我言致問無量,氣力安隱身心
樂不?」又語諸人:「佛亦我師我之所尊,今於
汝國般涅槃,請分舍利,欲於王舍城中起塔
供養。與我者善,若不見與,當舉兵眾以力
奪汝。」受勅即嚴四種兵,直至拘尸城,語諸
力士言:「摩伽陀國主!阿闍世王致問無量:『氣
力安隱身心樂不?』又言:『佛亦我師我之所尊,
在此般涅槃,來請舍利分,汝當與我,我於
王舍城起塔供養。』」拘尸城諸力士答大臣婆
[060-0446c]
羅門言:「佛在我國土地般涅槃,我自於此拘
尸城起塔供養,舍利分不得與汝。」大臣婆羅
門言:「摩伽陀國主阿闍世王語汝:『汝等以舍
利與我者善。若不見與,當舉四兵以力奪汝。』」
諸力士言:「我自供養不以與汝。」波婆城力士
亦集四兵,在一面住。羅婆聚落拘婆羅,亦
集四兵在一面住。遮勒國諸剎帝利,亦集四
兵在一面住。毘㝹國諸婆羅門,亦集四兵在
一面住。毘耶離國諸梨昌,亦集四兵在一
面住。迦毘羅婆諸釋子,亦集四兵在一面
住。婆羅沙迦羅婆羅門,更增四兵,拘尸城
一面住。爾時拘尸城外,八軍圍繞,為舍利
故,各欲奪取。


爾時大眾中,有一婆羅門姓
烟,在八軍中,高聲大唱:「拘尸城諸力士主
聽,佛無量劫積善修忍,諸君亦常聞讚忍法,
今日何可於佛滅後為舍利故起兵相奪?諸
君當知此非敬事。舍利現在,但當分作八分。」
諸力士言:「敬如來議。」爾時姓烟婆羅門,即
分舍利作八分。分竟復高聲大唱:「汝諸力士
主聽,盛舍利瓶請以見惠,欲還頭那羅聚落
起瓶塔,華香幡蓋伎樂供養。」諸力士答言:
「敬從來請。」爾時必波羅延那婆羅門居士,復以高聲大唱:「拘尸城中諸力士主聽,燒佛處
炭與我,欲還我國起炭塔,華香伎樂供養。」
諸力士答婆羅門:「敬從來請。」爾時拘尸城諸
力士,得第一分舍利,即於國中起塔,華香
伎樂種種供養。波婆國得第二分舍利,還歸
起塔種種供養。羅摩聚落拘樓羅,得第三分
舍利,還歸起塔種種供養。遮勒國諸剎帝
[060-0447a]
利,得第四分舍利,還國起塔種種供養。毘㝹
諸婆羅門,得第五分舍利,還國起塔種種供
養。毘耶離國諸梨昌種,得第六分舍利,還
國起塔種種供養。迦毘羅婆國諸釋子,得第
七分舍利,還國起塔華香供養。摩伽陀國主
阿闍世王,得第八分舍利,還王舍城起塔華
香供養。姓烟婆羅門,得盛舍利瓶,還頭那
羅聚落,起塔華香供養。必波羅延那婆羅門
居士,得炭還國起塔供養。爾時閻浮提中,
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佛初般涅槃
後起十塔,自是已後起無量塔。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知佛舍利流布十方白
衣起塔,以是因緣故集僧。集僧竟,語諸
比丘:「我昔時從波婆城,將五百比丘,向拘
尸城,於二城中間,見一梵志持天曼陀羅
華,從拘尸城來,欲詣波婆城。我問梵志言:
『優婆伽從何所來?欲至何所?』梵志答言:『我
從拘尸城來,欲到波婆城。』問:『識我大師不?』
梵志答言:『識!汝大師娑羅雙樹間般涅槃,
今已七日,諸天世人供養舍利,我從彼得
此天曼陀羅華。』我爾時心不樂,作是言:『佛
取涅槃一何駛哉!世間眼滅。』諸比丘中有大
憂愁者、有舉手哭者、有躄地者,皆言:『佛取
涅槃一何駛哉!世間眼滅。』諸比丘有宛轉地
者、有愁慼者,有行捨心觀諸法相者,一切
無常苦空無我,此無常法相,何可得常?佛
在時自言:『一切眾生所可樂著,難得久保皆
當別離散壞磨滅。』爾時有一頑愚不善及
老比丘,出惡口言:『彼長老常言:「應當行是、
[060-0447b]
不應行是。」我今得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止。』
是愚癡比丘作是語時,唯我獨聞餘無知者,
是諸天神力之所隱蔽。復有一比丘在我前
說,法言非法、非法言法、善言不善、不善言
善。我等今應當集一切修妬路、一切毘尼、
一切阿毘曇。」


摩訶迦葉自思惟:「我當僧中集
一切修妬路、一切毘尼、一切阿毘曇。或有
無知比丘,作如是言:『不應如是集一切修妬
路、一切毘尼、一切阿毘曇。』我等今當於僧
中,擇取聰明能集法人,僧中作羯磨取。」爾
時長老摩訶迦葉,僧中取五百少一比丘,一
一稱字。是諸比丘,皆讀三藏、得三明、滅三毒,
皆得共解脫。摩訶迦葉僧中唱:「大德僧聽!
是五百少一比丘,稱名字,皆讀三藏、得三明、
滅三毒,皆得共解脫。若僧時到僧忍聽,是
五百少一比丘,皆是集法人。如是白。」


爾時
長老阿難在僧中,長老大迦葉思惟:「是阿難
好善學人,佛說:『阿難於多聞人中最第一。』我
等今當使阿難作集法人。」長老大迦葉思惟
已,僧中唱:「大德僧聽!是阿難好善學人,佛
說:『阿難多聞人中最第一。』若僧時到僧忍聽,
我等今當使阿難作集法人。如是白。」「大德僧
聽!是阿難好善學人,佛說:『阿難於多聞人中
最第一。』我等今當使阿難作集法人。誰諸
長老忍阿難作集法人者默然,誰不忍是長
老說。」「僧已忍聽長老阿難作集法人竟,僧
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長老大迦葉復思惟:
「今集一切修妬路、一切毘尼、一切阿毘曇,是
事多,非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可竟。今僧中當
[060-0447c]
作羯磨,能作集法人,共一處安居;不作羯
磨人,不得共一處安居。」如是思惟竟,長老
摩訶迦葉僧中唱:「大德僧聽!今集法多,非
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可竟。今僧中作羯磨,能
集法人共一處安居;不作羯磨人,不得共一
處安居。如是白。」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復作
是念:「何處國土安隱、有好精舍、四事供養
飲食無乏、無諸寇賊?」即念:「王舍城中,四事
供養具足無乏,國土安隱無諸賊寇,我等今
當往到王舍城安居。」如是思惟已,摩訶迦葉
獨身先往治精舍,泥塗壁孔治土埵、敷床灑
掃、抖擻被褥、教備藥具、飲食衣被。摩訶迦
葉知安居時到,共五百比丘王舍城安居。


摩訶迦葉清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教化
諸人,持飲食供養集法人教已,摩訶迦葉自
行乞食食竟,出城還至精舍。以是因緣集
僧,集僧已思惟:「何等比丘能誦毘尼明了,
我等難問能隨問答?當從此人集毘尼。」即念:
「優波離比丘,佛常讚誦毘尼,比丘中明了第
一。」念已白僧:「佛常讚優波離比丘,於誦毘尼
比丘中明了第一。優波離比丘!我等問難能
隨問答。」爾時摩訶迦葉,為敷法座。優波離
比丘昇高座坐竟,摩訶迦葉問優波離:「初波羅夷因緣從何處出?」優波離答言:「初波羅夷,從毘耶離國須提那比丘迦蘭陀子出。」
「是中云何犯?云何不犯?」爾時優波離廣說犯
不犯相。摩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爾不?」答言:
「爾!如優波離所說。」摩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
竟,次問長老均陀、次問十力迦葉、次第問
[060-0448a]
五百阿羅漢,乃至阿難。阿難答言:「我亦如
是聞,是事是法是善,如長老優波離所說。」
阿難問摩訶迦葉:「爾不?」答言:「爾。」是中長老
摩訶迦葉,僧中高聲大唱:「大德僧聽!初波
羅夷法集竟,是法、是毘尼、是佛教,無有比丘
言是法言非法、非法言是法、是毘尼言非毘
尼、非毘尼言是毘尼。是法、是毘尼、是佛教,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摩訶迦葉復問長
老優波離:「第二波羅夷因緣從何處出?」優
波離答:「王舍城中,為達尼迦比丘瓦師子。」
「第三波羅夷因緣何處出?」優波離答:「跋耆國
中,為婆求摩題河邊住諸比丘。」「第四波羅
夷因緣何處出?」答言:「毘耶離國,為婆求摩
題河邊住諸比丘。」「第一僧伽婆尸沙因緣何
處出?」答言:「舍婆提國,為迦留陀夷比丘。
第二、第三、第四皆為舍婆提國迦留陀夷比
丘。」「第五僧伽婆尸沙因緣何處出?」答:「舍婆
提國中,為迦羅比丘彌梨迦子。」摩訶迦葉
復問:「云何犯?云何不犯?」優波離廣說犯不
犯相。摩訶迦葉問優波離竟,次問阿若憍陳
如:「爾不?」阿若憍陳如答言:「長老大迦葉!
我亦如是知,如優波離所說。」次問長老均陀、
次問十力迦葉、次第問五百阿羅漢,乃至
阿難。阿難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
如長老優波離所說。」阿難問摩訶迦葉:「如優
波離所說不?」答言:「阿難!我亦如是知,如優波
離所說。」如是次第一切毘尼集竟。爾時長
老大迦葉,僧中高聲大唱:「大德僧聽!如
是一切毘尼法集竟,是法、是毘尼、是佛教,無有
[060-0448b]
比丘言是法言非法、非法言是法、是毘尼
言非毘尼、非毘尼言是毘尼。是法、是毘尼、是
佛教,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長老摩訶
迦葉思惟:「何等比丘誦修妬路阿毘曇明了,
我等難問能隨問答?我等當從此人,集修妬
路阿毘曇。」即時作是念:「佛讚阿難比丘,於
諸多聞比丘中最第一,持一切修妬路、一切
阿毘曇。」迦葉思惟竟,僧中唱:「大德僧聽!是
阿難比丘好善學人,佛常讚阿難比丘,於諸
多聞中最第一。我等從是人了了問修妬
路、阿毘曇集。如是白。」爾時摩訶迦葉,敷好
高座,阿難昇高座坐竟。摩訶迦葉問阿難:
「佛修妬路初從何處說?」阿難答:「如是我聞,一
時佛在波羅柰仙人住處鹿林中。」阿難說此
語時,五百比丘皆下地䠒,涕零而言:「我
從佛所面受見法,而今已聞。」摩訶迦葉語
阿難:「從今日一切修妬路、一切毘尼、一切
阿毘曇,初皆稱如是我聞一時。」阿難言:「爾!
是時佛告五比丘:『是苦聖諦。我先不從他聞
法中正憶念時,於諸法中生眼、生智、生明、
生覺;是集聖諦,是盡聖諦,是道聖諦,我先
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時,於諸法中生眼、
生智、生明、生覺。諸比丘!是苦聖諦知故應知,
我先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時,於諸法中,生
眼、生智、生明、生覺。是苦集聖諦知已應斷,是
苦滅聖諦知已應證,是苦滅道聖諦知已應
修,我先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時,於諸法
中生眼、生智、生明、生覺。諸比丘!是苦聖諦知
故知已,我先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時,於
[060-0448c]
諸法中生眼、生智、生明、生覺。是苦集聖諦知
故斷已,是苦滅聖諦知故證已,是苦滅道聖
諦知故修已,我先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時,
於諸法中生眼、生智、生明、生覺。諸比丘!若我
隨爾許時,四聖諦中三轉十二分法輪行,
不生眼、智、明、覺,我於一切世間若魔、若梵及
沙門、婆羅門天人等眾中,不得解、不得離、不
得捨,亦不得不顛倒心,是時我亦不作是
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爾許時,
四聖諦中三轉十二分法輪行,生眼、智、明、
覺,我於一切世間若魔、若梵及沙門、婆羅
門天人等眾中,得解、得離、得捨,得不顛倒
心。是時我作是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法時,長老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
離垢諸法中法眼生。爾時佛告憍陳如:「得法
已不?」憍陳如言:「得已。世尊!」「憍陳如得法已
不?」憍陳如言:「得已。世尊!」「憍陳如得法已不?」
憍陳如言:「得已。世尊!」憍陳如以初得故,故
名阿若憍陳如。阿若憍陳如得法已,是時地
神高聲大聲唱言:「諸眾生!佛在波羅奈國仙
人住處鹿林中,三轉十二分法輪,諸餘沙門、
若波羅門、若天、若魔、若梵,如是等一切世間
中,不能如法轉,為饒益眾生故,安樂多眾
生,憐愍世間故,利益安樂諸天人,增益諸
天種,減損阿脩羅眾。」虛空中神聞地神唱
聲已,亦高聲大聲唱:「佛轉法輪。」四天王聞
虛空神唱,亦高聲大聲唱。三十三天、夜摩天、
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即時唱聲,乃
到梵天處,皆高聲大聲唱言:「諸眾生!佛在波
[060-0449a]
羅奈國仙人住處鹿林中,三轉十二行法輪,
諸餘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如是
等一切世間中,不能如法轉,為饒益多眾生
故,安樂多眾生,憐愍世間故,利益安樂諸天
人,增益諸天種,減損阿脩羅眾。」』佛在波羅
奈國仙人住處鹿林中,三轉十二行法輪已,
是故是經名『轉法輪經』。」大迦葉問阿若憍陳
如:「如阿難所說爾不?」答言:「爾!長老大迦
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次問長老均
陀、次問十力迦葉,乃至次第問五百阿羅漢,
末後問優波離:「如阿難所說不?」答言:「爾。」長
老優波離問摩訶迦葉:「如阿難所說不?」答
言:「爾!長老優波離!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
說。」如是展轉問已,一切修妬路藏集竟。爾
時摩訶迦葉僧中唱:「大德僧聽!一切修妬
路集竟,是法、是毘尼、是佛教,無有比丘言是
法言非法、非法言是法、是毘尼言非毘尼、
非毘尼言是毘尼。是法、是毘尼、是佛教,僧忍,
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長老摩訶迦葉復問
阿難:「佛何處始說阿毘曇?」阿難答言:「『如是
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爾時佛告諸比丘:「若
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故,
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墮於地獄。何等
五?一者殺;二者偷;三者邪婬;四者妄語;
五者飲酒。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
怖罪怨滅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生於
天上。何等五?一者不殺,怖罪怨滅;不偷、不邪
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如是怖罪怨滅。」』」長老摩
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如阿難所說不?」答言:
[060-0449b]
「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次
問長老均陀、次問十力迦葉,乃至次第問五
百阿羅漢,末後問優波離:「如阿難所說不?」答
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長
老優波離問摩訶迦葉:「爾不?」答言:「實爾。」如是
一切阿毘曇集已,爾時摩訶迦葉僧中大唱:
「大德僧聽!一切阿毘曇集竟,是法、是毘尼、是
佛教,無有比丘言是法言非法、非法言是
法、是毘尼言非毘尼、非毘尼言是毘尼。是法、
是毘尼、是佛教,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時一切修妬路、一切阿毘曇、一切毘尼集竟,
長老阿難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大德摩訶
迦葉:「我面從佛聞受是語,佛言:『我般涅槃
後,若僧一心和合,籌量放捨微細戒。』」摩訶
迦葉答:「阿難!汝從佛問不?何名微細戒,一心
和合放捨?」阿難答:「大德!不問。」迦葉言:「汝應當
了了問:『何名微細戒,僧一心和合而放捨此
戒?』長老阿難!汝若不問佛,汝得突吉羅罪。是
罪汝當如法懺悔,莫覆藏。」阿難答言:「我不輕
戒故不問;是時佛欲滅度,我心愁悶故不問。」
摩訶迦葉語阿難:「佛三語汝:『閻浮提地種種
事,樂壽命最快。若人有修四如意足,能
住壽一劫、若減一劫。阿難!佛四如意足善修,
若欲住壽一劫!若減一劫,自在能住。』汝何
以不請佛久住?以是事故,汝得突吉羅罪。是
罪汝當如法懺悔,莫覆藏。」阿難答:「我不
輕戒,非不敬佛故不請久住。是時魔蔽我心,
不自覺知,是故不即請佛久住。」大迦葉復語
阿難:「汝以足躡佛衣,得突吉羅。是罪如法
[060-0449c]
懺悔。」阿難答言:「我不輕戒,非不敬佛。是時
大風卒起,更無餘人,我襞佛衣,以是故足躡。」
大迦葉復語阿難:「佛語汝:『迦拘陀河取一鉢
水。』汝言:『迦拘陀河水濁未清。』不即取水。以是
事故,汝得突吉羅。是罪如法懺悔。」阿難答
言:「我不輕戒,非不敬佛。時五百乘車濿渡
未久,水濁水清,以是故不即取水與佛。」大
迦葉復語阿難:「佛不聽女人出家,汝乃至三
請,令女人出家。以是事故得突吉羅。是罪如
法懺悔。」阿難答言:「我不輕戒,非不敬佛。但
以過去諸佛皆有四眾,今我世尊云何獨無
四眾?是故乃至三請。」大迦葉復語阿難:「佛
滅度後,汝何以出佛陰藏相以示女人?以是
事故,汝得突吉羅。是罪如法懺悔。」阿難答
言:「是女人福德淺薄,欲得見佛相。見已厭
離女身,後得男子形,以是故示。」


爾時大迦葉,令長老阿難六突吉羅罪,僧中
悔過。長老摩訶迦葉,集僧言:「我等不聽放
捨微細戒。何以故?外道異學若聞是事,便言
弟子聰明。所以者何?師結戒、弟子放捨。以是
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外
道異學有如是言:『大師在時釋子沙門皆具
持戒,師滅度後不能具持戒,便還放捨。釋
子法滅不久,譬如燃火烟出,火滅烟止。』以
是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若
我等聽放捨微細戒者,諸比丘不知何者
是微細戒?或如是言:『微細戒非獨是突吉羅,
更有四波羅提提舍尼,亦名微細戒。』以是故,
我等不聽捨微細戒。若我等一心集會,聽
[060-0450a]
捨微細戒者,或有比丘不知何者是微細戒?
作如是言:『非獨突吉羅,四波羅提提舍尼、
九十波夜提,亦名微細戒。』以是故,我等一
心集會,不聽放捨微細戒。若我等一心集會,聽捨微細戒者,或有諸比丘,不知何者是
微細戒?如是言:『非獨突吉羅,四波羅提提
舍尼、九十波夜提,是微細戒。三十尼薩耆
波夜提,亦名微細戒。』以是故我等不聽捨微
細戒。若我等一心集會,聽捨微細戒者,或
有諸比丘,不知何者是微細戒?作如是言:『非
獨突吉羅,四波羅提提舍尼、九十波夜提、三
十尼薩耆波夜提、二不定法,亦名微細戒。』以
是故,我等不聽捨微細戒。若我等一心集會
籌量聽捨微細戒者,或有比丘不知何者是
微細戒?作如是言:『微細戒非獨是突吉羅,
四波羅提提舍尼、九十波夜提、三十尼薩耆
波夜提、二不定法、十三僧伽婆尸沙,亦名
微細戒。』以是故,我等不聽捨微細戒。若我
等一心集會籌量,聽捨微細戒者,或有比丘作如是言:『我受持四戒,餘殘戒放捨。』以
是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
我等隨佛結戒,若佛結戒一切受持。佛經中
說摩伽陀國中大臣婆羅沙迦婆羅門因緣,
七不滅法中,『若諸比丘!佛不結戒不結,已結
戒不捨,如說戒受持,諸比丘善法增益不滅。』
以是故,我等盡當受持不應放捨。」三藏集法品竟


七百比丘集滅惡法品第二之上



佛般涅槃後一百一十歲,毘耶離國十事出。
是十事非法非善,遠離佛法,不入修妬路、不
[060-0450b]
入毘尼,亦破法相。是十事,毘耶離國諸比丘,
用是法行、是法言、是法清淨,如是受持。何等
十事?一者鹽淨;二者指淨;三者近聚落淨;四
者生和合淨;五者如是淨;六者證知淨;七者
貧住處淨;八者行法淨;九者縷邊不益尼師
檀淨;十者金銀寶物淨。毘耶離諸比丘,又持
憍薩羅國大金鉢,出憍薩羅國,入毘耶離
國,次第乞錢,隨多少皆著鉢中。時人或以萬
錢、或千、五百、五十乃至以一錢,悉著鉢中。
是時有長老耶舍陀迦蘭提子,毘耶離住,得
三明,持三藏法:修妬路、毘尼、阿毘曇。耶舍陀
是長老阿難弟子。耶舍陀聞毘耶離國十事
出已,非法非善遠離佛法,不入修妬路、不入
毘尼,亦破法相。是十事,毘耶離國諸比丘,
用是法行、是法言、是法清淨,如是受持。何等
十?一者鹽淨乃至金銀寶物淨。毘耶離國諸
比丘,又持憍薩羅大金鉢,出憍薩羅國,入
毘耶離國,次第乞錢,隨多少皆著金鉢中。時
人或以萬錢,千、五百、五十、一錢著鉢中。長
老耶舍陀聞是事已,知是事作非法,遣使詣
毘耶離諸白衣所,語言:「沙門釋子不應乞金
銀寶物畜,佛種種因緣為摩尼周羅聚落主
說法:『從今日比丘須薪乞薪、須草乞草、須乘
借乘、須作人借作人。沙門釋子!是中佛不聽
乞金銀寶物畜。』」毘耶離國諸比丘聞耶舍陀
遣使詣毘耶離諸白衣所言:「沙門釋子不應
乞金銀寶物畜,佛種種因緣為摩尼周羅聚
落主說法:『從今日諸比丘,須薪乞薪、須草乞
草、須乘借乘、須作人借作人。沙門釋子!乃至
[060-0450c] 佛不聽乞金銀寶物畜。』」聞已集會,所有金
銀寶物當分,是中有比丘自取分持出,或
使沙彌白衣持去、或著床上持去、或著靴
中持去、或衣裹持去、或遣使持分與耶舍
陀。耶舍陀即還遣使:「此不淨物何以教我受?
沙門釋子不應受此不淨物。佛種種因緣說
法:『從今日比丘,須薪草應乞、須車乘作人應
借,金銀寶物不聽受畜。』」毘耶離比丘思惟言:
「耶舍陀於諸白衣前出我等罪,我等當與耶
舍陀作下意羯磨,令向毘耶離諸白衣懺悔。」
思惟已集僧,與耶舍陀作下意羯磨,令向毘
耶離諸白衣懺悔。耶舍陀聞毘耶離諸比丘
作下意羯磨,令向毘耶離諸白衣懺悔,聞已
如是思惟:「我向諸白衣懺悔時,能事事說法,
使諸白衣得信,言:『佛種種因緣為摩尼周羅
聚落主說因緣,乃至沙門釋子,不應乞金銀
寶物畜。』」爾時耶舍陀,明日食時著衣持鉢,入
毘耶離城乞食,食已到毘耶離諸白衣所
懺悔時,事事說法,使諸白衣得信,言:「佛種種
因緣為摩尼周羅說:『比丘須薪草應乞,車乘
作人應借。不應乞金銀寶物畜。』」如是長老耶
舍陀事事說法,諸白衣即得信解,知沙門釋
子不應乞金銀寶物畜。毘耶離諸比丘聞長
老耶舍陀向毘耶離白衣懺悔時,事事說
法使白衣信解,知佛種種因緣說:「比丘須薪
草應乞,車乘作人應借,不應乞金銀寶物畜。」
聞已如是思惟:「我等不應令耶舍陀是中住,
今當作出羯磨,汝不應毘耶離住。」如是思惟
已集僧,與耶舍陀作出羯磨,不得毘耶離住。
[060-0451a]
長老耶舍陀聞,毘耶離諸比丘作出羯磨,不
得住毘耶離。聞已還房付授臥具,持衣鉢發
毘耶離去未遠,自念:「我於毘耶離諸比丘邊
得脫,是諸比丘畜金銀寶物,多欲多求惡法
成就。」


耶舍陀住憍薩羅國夏安居。爾時長老
三菩伽,住摩偷羅國僧伽遮僧伽藍精舍,阿
波大羅林中烏頭婆羅樹下。是三菩伽持三
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長老阿難弟子
長老耶舍陀,聞長老三菩伽住摩偷羅國
僧伽遮僧伽藍,阿波大羅林中烏頭波羅樹
下,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聞已遣
使詣三菩伽言:「長老知不?毘耶離國有十事
出,非法非善遠離佛法,不入修妬路、不入毘
尼,亦破法相。毘耶離諸比丘,用是法行是
法、言是法清淨,如是受持。何等十?一者鹽
淨;二者指淨;三者近聚落淨;四者生和合
淨;五者如是淨;六者證知淨;七者貧住處
淨;八者行法淨;九者縷邊不益尼師檀淨;
十者金銀寶物淨。毘耶離國諸比丘,又持憍
薩羅大金鉢,出憍薩羅國,入毘耶離國,乞
錢次第乞,隨多少皆著鉢中,或得萬錢、千、
五百、五十乃至一錢。諸長老比丘應集會
滅是惡法,今若不滅後必將大。」長老三菩
伽聞是事已,即遣使詣達嚫那國、阿槃提國,
如是諸國皆遣使語言:「汝知不?毘耶離國十
事出。何等十?一者鹽淨乃至金銀寶物淨。是
諸惡法,今若不滅後將必大。」爾時達嚫那
國、阿槃提國等諸比丘,即皆集會毘耶離。


是時長老梨婆多,住薩寒若國,持三藏、得三
[060-0451b]
明,有名稱大阿羅漢,好行四無量心,是長
老阿難弟子。長老三菩伽聞長老梨婆多
住薩寒若國,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
漢,好行四無量心。聞已長老三菩伽如是思
惟:「我等以何長老為上座?當求是長老為上
座攝諸比丘。」作是思惟已,「我等當求長老梨
婆多為諸比丘說實法。」爾時長老三菩伽集
諸比丘,從白衣索四事供養,索已乘舡至薩
寒若國,到長老梨婆多所。長老梨婆多遙見
三菩伽來,善心起迎問訊:「道路疲不?」代持衣
鉢示房舍,語三菩伽等諸比丘:「是汝床榻被
褥臥具。」若上座為辦浴具、澡豆灰、麻油、薪。
浴竟至夜,是時梨婆多,與三菩伽共一房
宿,夜多坐禪至天明。時長老梨婆多語三菩
伽:「我供養客法作竟,汝從出家法。」長老三菩
伽聞是語竟,食時著衣持鉢,入薩寒若城乞
食。乞食竟食後,還梨婆多所頭面禮足。


爾時長老三菩伽思惟:「是梨婆多大法師,或
能難問我阿毘曇,我或不疾解。我今當先問
梨婆多毘耶離比丘十事。」即合手問:「鹽淨應
受不?」梨婆多還問三菩伽:「云何名鹽淨?」「大德
梨婆多!毘耶離諸比丘,鹽舉殘宿著淨食中
噉,言是事淨。我問長老實淨不?」梨婆多答:「不
淨,不應食。」「若食得何罪?」答:「得突吉羅罪。」三菩
伽又問:「佛何處結戒,是事不應食?」答:「舍婆
提毘尼藥法中說。」三菩伽問:「大德梨婆多!應
受二指淨不?」還問:「云何名二指淨?」答言:「毘耶
離諸比丘,食竟從座起,不受殘食法,兩指抄
食噉,言是事淨。我問長老實淨不?」梨婆多答:
[060-0451c]
「不淨。」「不淨得何罪?」答:「得波逸提罪。」又問:「佛
何處結戒,是事不應行?」答:「毘耶離國為不受
殘食法故結戒。」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近
聚落淨,實淨不?」還問:「云何名近聚落淨?」答言:
「毘耶離諸比丘,近聚落邊得食,不受殘食法
噉,言是事淨。我問長老實淨不?」梨婆多答:
「不淨。」「不淨得何罪?」答:「得波逸提罪。」又問:
「佛何處說是事不應行?」答:「毘耶離國佛為不
受殘食法結戒。」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應受
生和合淨,實淨不?」還問:「云何名生和合淨?」答
言:「毘耶離諸比丘,食竟從座起,不受殘食法,
乳酪酥共和合而噉,言是事淨。我問長老實
淨不?」答:「不淨。」「不淨得何罪?」答:「得波逸提罪。」又
問:「佛何處結戒,是事不應行?」答:「毘耶離,佛為
不受殘食法結戒。」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如
是淨,實淨不?」梨婆多還問:「云何名如是淨?」答:
「毘耶離諸比丘,內界共住處別作羯磨竟,入
僧中唱言:『彼住處作羯磨,長老是事淨。』今我
問是事實淨不?」答:「不淨。」「不淨得何罪?」答:「得
突吉羅罪。」又問:「佛何處結戒?」答:「占波國毘尼
行法中。」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證知淨,實淨
不?」梨婆多還問:「云何名證知淨?」答:「毘耶離諸
比丘,各各住處作不如法羯磨竟,入僧中白:
『我等處處作羯磨,諸僧證知。』言是事證知
淨。今我問長老實淨不?」答:「不淨。」「不淨得何罪?」
答:「得突吉羅罪。」又問:「佛何處結戒?」答:「占波
國毘尼行法中。」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貧住
處淨,實淨不?」梨婆多還問:「云何貧住處淨?」
答:「毘耶離諸比丘言:『我等住處貧,作酒飲。』言
[060-0452a]
是貧住處淨。實淨不?」答:「不淨。」「不淨得何罪?」答:
「得波逸提罪。」又問:「佛何處結戒?」答:「支婆提
國[颱-台+犮]陀羅婆提城,為長老婆伽陀阿羅漢
結戒,不得飲酒。」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行
法淨,實淨不?」梨婆多答:「有行法淨,行亦淨、
不行亦淨。有行法不淨,行亦不淨、不行亦
不淨。」「何等行法不淨,行亦不淨、不行亦不
淨?」答:「殺罪,行亦不淨、不行亦不淨。偷、邪婬、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行亦不
淨、不行亦不淨,是為行法不淨,行亦不淨、
不行亦不淨。」「何等行法淨,行亦淨、不行亦
淨?」答:「不殺、不偷、不邪婬、不妄語、兩舌、惡口、綺
語、慳貪、瞋恚、邪見,是為行法淨,行亦淨、不
行亦淨。」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不益縷邊
尼師檀淨,實淨不?」還問:「云何不益縷邊尼
師檀?」答:「毘耶離諸比丘,作不益縷邊尼師
檀,言是事淨。為淨不?」答:「不淨。」問:「不淨得何
罪?」答:「得波逸提罪。」又問:「佛何處結戒?」答:「舍婆
提國,佛為長老迦留陀夷,聽縷邊益一搩
手尼師檀結戒。」三菩伽言:「大德梨婆多!金
銀寶物淨,實淨不?」還問:「云何金銀寶物淨?」
答:「毘耶離諸比丘,取金銀寶物,言是事淨。
實淨不?」答:「不淨。」「不淨得何罪?」答:「得波逸提罪。」
「佛何處結戒?」答:「毘耶離,佛為跋難陀結戒,不
得取金銀寶物。」三菩伽言:「善哉,善哉!大德梨
婆多,善說十事。」三菩伽言:「此諸比丘當云何?」
梨婆多答:「當共勤方便滅是不善法。」


爾時長老沙羅,住毘耶離國,持三藏、得三明,
有名稱大阿羅漢,是長老阿難弟子,如是思
[060-0452b]
惟:「我所學智,皆從和上口受誦戒,我當
分別觀察客比丘、毘耶離比丘。」如是思惟已,
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後向沙樹林間。入
樹林已,於一樹下敷尼師檀坐,觀所誦法,
知誰是?為毘耶離比丘是?為客比丘是?如
是觀已,知毘耶離比丘不是、知阿槃提達嚫
那婆多國諸客比丘是。是樹林中有神天,
合手向沙羅言:「如是,如是!長老!是毘耶離
比丘非法語,諸客比丘是法語。大德沙羅!
汝欲作何等?」答:「當勤方便滅是不善法。」


毘耶
離諸比丘,聞阿槃提、達嚫那婆多國諸客比
丘,勤方便欲滅是事。聞已如是思惟:「我等
當請何等上座為好上座故,多比丘來。上座
梨婆多!我等當請。為是上座故,諸比丘當
來集。」如是思惟竟,毘耶離諸比丘,著衣持鉢
詣薩寒若國。到已見長老梨婆多已同阿
槃提、達嚫那婆多國諸比丘。見已如是思惟:
「長老梨婆多已同彼。」復作是念:「諸上座弟
子,我等今當軟語令請。是上座當用弟子語。」
毘耶離諸比丘,到上座弟子所,與衣鉢、戶鉤、
革屣,與三種藥盡與竟。諸上座弟子即覺問:
「是上座供養,何以故與我?」毘耶離諸比丘答:
「當語汝師:『毘耶離比丘,是有法語。阿槃提、達
嚫那婆多國諸比丘,不是法語。一切諸佛皆
出東方,長老上座莫與毘耶離中國比丘鬪
諍。』」諸上座弟子答:「此是小事,我經營之,汝等
當受我恩。」諸弟子即到上座梨婆多所言:「阿
槃提、達嚫那婆多國諸比丘,非法非善言。一
切諸佛皆出東方,長老上座莫與毘耶離中
[060-0452c]
國比丘鬪諍。」梨婆多語弟子:「汝愚癡人!我自
知見毘耶離諸比丘非法非善,阿槃提、達嚫
那婆多國諸比丘,實是法是善語。汝愚癡
人!云何教我非法、非善、非佛語?汝去莫來,
我乃至死不用見汝。」是時長老梨婆多語三
菩伽:「此事是間可滅。或有不知人言:『此事
不可是間滅,本從何處出,應還至本處滅。』」


爾時長老梨婆多、三菩伽,及阿槃提、達嚫那
婆多國諸比丘,隨意多少,往薩寒若國。持
衣鉢向毘耶離國,次第行到毘耶離。毘耶離
國比丘,亦持衣鉢向毘耶離城,次第行到。
是時長老薩婆伽羅婆梨婆羅上座,住毘
耶離,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好
行空三昧,是長老阿難弟子。長老梨婆多,到
薩婆伽羅波梨婆羅上座所。是上座遙見梨
婆多來,歡喜問訊:「長老具醯!善來具醯!久
不相見具醯!」到已共坐。諸上座有如是法,
若客比丘來,共一處宿,告給事:「汝為客比
丘敷臥具。」給事如是思惟:「上座如是約勅我
與客比丘敷床臥具,上座必與客比丘一房
宿。」給事受勅已即向上座房,與客比丘敷床
臥具。弟子受勅與客比丘敷床臥具竟,還白
上座言:「與客比丘敷床臥具已,上座自知時。」
上座即從座起,向房舍自坐處,敷尼師壇結
加趺坐。長老梨婆多亦向上座房,入已頭面
禮上座足,臥具上敷尼師壇,結加趺坐。薩
婆伽羅婆梨婆羅上座,如是思惟:「長老梨婆
多!客來道路疲極,客比丘未臥,我不應先
臥,客比丘臥竟我乃應臥。」長老梨婆多亦思
[060-0453a]
惟:「今僧中第一上座未臥,我不應先臥,上座
臥竟爾乃我臥。」是夜二人俱坐禪。後夜長老
第一上座問長老梨婆多:「汝何以不臥?」答:「我
如是思惟:『長老是僧中第一上座未臥,我不
應先臥,上座臥竟爾乃我臥。』」上座問梨婆多:
「是夜心入何等三昧?」答:「我多行慈三昧。」上座
言:「汝長老具醯!此是小三昧行,汝夜行小三
昧行。」梨婆多答:「此實小三昧行,我阿羅漢一
切漏盡,是行長夜喜念。以是故,常行是三昧
行。」問:「上座何以不臥?」上座答:「我亦思惟,汝
道路行極未臥,我不應先臥,汝臥竟我乃應
臥。」問:「上座是夜入何等三昧?」上座答:「多行空
三昧。」梨婆多言:「此是上三昧行,汝夜行上三
昧行。」上座答:「此實上三昧行,我阿羅漢一切
漏盡,是行長夜喜念。以是故,常行是三昧。」是
二善人,俱得阿羅漢道出所行法。長老三菩
伽,是夜過已向第一上座,頭面禮足一面坐。
上座問三菩伽:「汝三菩伽,是事云何欲滅?」
答:「長老一切僧中上座,當知是事云何滅?」「汝
三菩伽,今日食後集一切僧。」三菩伽受上
坐語竟,食時著衣持鉢入毘耶離城乞食,食
後一處集僧。是時毘耶離國少一比丘,不滿
七百集會,為滅是非法、非善、非佛語惡事滅
故。


是時有長老,名級闍蘇彌羅,在婆羅梨
弗國住,持三藏、得三明,有名稱大阿羅漢,喜
用天眼,是長老阿難弟子。以天眼遙見少一
比丘,不滿七百在毘耶離國集,為滅非法、
非善、非佛語惡事故。即入三昧,如力士屈伸
臂頃,於婆羅梨弗國沒,毘耶離國僧住處
[060-0453b]
門下出住。是級闍蘇彌羅出三昧,說偈索
開門:


「 「婆羅梨弗國,
 諸舊比丘中,
 持律多聞人,
 已斷諸狐疑,
 今從彼間來,
 在此門下立。
 婆羅梨弗國,
 諸舊比丘中,
 持律多聞人,
 調御六情根,
 今從彼間來,
 在此門下立。
 婆羅梨弗國,
 諸舊比丘中,
 持律多聞人,
 級闍蘇彌羅,
 今從彼間來,
 在此門下立。」」


《十誦律》卷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