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136 龜山集-宋-楊時 (master)


[031-1a]
欽定四庫全書
 龜山集巻三十一     宋 楊時 撰
  誌銘二
   陳君玉墓誌銘
大觀三年嵗在已丑二月乙酉居士陳君卒越明年其
嗣孤經徳不逺數千里狀其行走僕來睢陽乞銘於予
予雖未嘗知君也而與其二子游厚善今不逺數千里
來請銘義何可辭乃為之銘君諱某字君玉温州平陽
[031-1b]
人也曽祖諱某祖諱某以好學篤行稱於州里父諱某
皆隠徳不仕君為人剛果有逺志迪諸子以學資其費
不吝其遇人樂易無疎戚之間賓至必為具盡歡乃已
人有善雖小技稱之若不及周人之急不責報務盡其
義雖轑槖掃庾不為後日計留也里俗尚鬼而信巫有
以癘疫死者必累月乃敢發喪君之母夫人亡舉族獻
疑欲従俗君獨曰吾寧死耳奚忍為是耶其孝誠不惑
蓋天性也疾已革召諸子而戒之曰汝等慎無析居為
[031-2a]
鄙俗常態義方之訓死猶不忘非篤於為善何以臻此
君喜佛學而不為求福田利益事將屬纊所親有為浮
屠氏者泣涕問所欲對曰庭前柏樹子復問乃曰已在
言前則君於死生之際可謂安矣享年五十有九娶繆
氏先君十四年卒子男三人經徳經邦經辨皆業儒女
四人長適繆氏次適季氏次適張氏其季早夭某月
某日𦵏君於樂溪大嶺之原與其室繆氏同穴君既沒
而經邦始以上舍賜第人皆以君不及見為恨而君於
[031-2b]
死生之際猶不累其心况其他乎然積善之報其後也
必大可不占而知矣故繫之詩曰天之於人不可求服
田力穡乃有秋君乎有子皆珍璆韞匱待價千金醻樂
溪之原蔚松楸君其無憾安此丘
   李子約墓誌銘
公諱撰字子約姓李氏本唐諸王苖裔其先恭王明以
太宗子國於曹有子五人俊傑价備偲遭武氏之禍屢
更封傳五王而絶价生濟國公臻無嗣獨其季偲官止
[031-3a]
左武衛大將軍子孫蕃延與唐始終迄今班班可紀世
居陳留至公之七世祖澄為温州永嘉令始遷福州之
連江國初三従祖闕/筍以進士髙第起家至三司鹽鐵
判官任公之祖為應天府法曹掾稍遷至縣令郡守所
至有能稱最後以國子博士守毘陵卒於位柩將行州
人不忍其去共挽留之𦵏横山泣送者填道又圖其像
嵗時祀之至今人有疾取墳土服之輒愈其威恵在人
乆而不忘蓋如此國博君生五子公之皇考其冢嗣也
[031-3b]
娶范氏司封員外郎亢之女國博之喪諸孤無所歸范
為營室於蘇故今為蘇人公九嵗而孤執喪奉親如禮
既冠丁母夫人憂寠甚家徒四壁惟閉門自守雖廩食
不繼澹如也親故髙之争持薪米以餉服除游太學聞
南豐曾公鞏以文名天下公往受業其門刻意勵行務
多識以畜徳不為進取計南豐器其材謂當為世用㑹
熙寧五年詔郡國貢士乃作湖水碧詩以勉其行六年
遂登進士第調越州餘姚縣主簿用舉者監揚州髙郵
[031-4a]
縣酒税移江州彭澤縣令遷鎮安軍節度推官知河南
密縣事除澶州州學教授考滿薦書應格改左宣徳郎
曽魯公布帥青社辟置公幕府公少従南豐游南豐兄
弟三人皆登顯仕有重望而公尤為翰林公所知及從
青社辟其兄弟至以書相賀謂幕府得忠信之士礙吏
部格不行青社移河間再辟公州學教授嵗滿除太僕
寺主簿轉奉議郎坐乗騎誤過欽聖太后儀衛貶饒州
徳興縣監酒税上皇即位覃恩轉承議郎加武騎尉賜緋
[031-4b]
衣銀魚通判莫州轉朝奉郎加雲騎尉堂除人例不赴
吏部選公罷選即自陳歸部授通判永静軍轉朝散郎
未赴以堂除人銜罷改授簽書泰寧軍節度判官㕔公
事八寶赦轉朝請郎用年勞轉朝奉大夫加驍騎尉任
滿以恩例就差通判袁州自永静改授及罷泰寧任或
勸公詣朝廷申理公曰吾每以士人老不知退為鑒今
固躬蹈之耶竟不往執政大臣賢公行就除通判保州
將引用遽以疾終於正寢實大觀三年七月二十日也
[031-5a]
享年六十有七公初在餘姚時有茶商夜行遇海舶鉦
鼓偕鳴更相疑為盜持短兵格鬭殺傷十餘人繫蕭山
獄吏求正名不得連年不能決清獻趙公守越聞公名
檄公攝縣事公至吏前負案盈積公一視之即得其情曰
犯時不知在律勿論具聞於州杖遣之餘悉迎刅族解
無留未幾邑大治清獻益知公能薦公可任縣令彭澤
縣頻江俗窮陋喜訟尚鬼而信巫公一以信義道之晨
興視事親為決曲直吏簮筆立庭下屏氣惕息受成命
[031-5b]
行文無敢出一語者乆而民化服訟日益稀使者按行
見之疑公不事事既而勾稽帳簿皆精緻無毫髮疵戾
可指摘引囚詰吏吏以素不深與不能對公徐進具道
所以曲折詳盡卒大喜出朝廷下括田令轉運使倚法
務苛擾欲多得匿户羨田為功公争以為不可使者怒欲
劾公留令又沮格無得申復翌旦且行公抱牘徑造卧
内使者驚問公曰彭澤令以公事白願起視之面抗論
移時且請就劾并解印綬去使者度不可屈卒從之然
[031-6a]
怒猶不置是時王公安禮為部刺史使者還金陵盛言
公抗對狀隂激怒之覬共置公罪刺史反壯公所為曰
縣令乃敢與部使者争衡此必介特有守士也亟呼書
史對使前草奏薦公使者意沮猶數隂伺短失卒無一
事可得巫覡有前期唱言某日某所災者已而果然暴
桀因縁為姦轉以相恐公召羣巫於庭問以火將起狀
期日處所令將詣伺有不信抵罪又卜於城隍神祠如
所問巫言有不然者毁廟皆曰無有乃下令敢有復假
[031-6b]
鬼神造言惑衆者坐之人心悉安朔方士鮮知學公為
二州教授始得名儒為師士向風翕然一變將門子弟
至禠跗注衣縫掖為諸生者不可勝計澶淵瀕大河自
元豐初決小吳河流不復由故道元祐三年始議遣使
脩復公作復河賦二篇賛明禹功究當時利害甚悉上
之不報大抵言河不可復後卒如公言又廣孟子説著
養氣論三篇傳學者其言深切著明皆可考而行也莫
當北使道公至謂宜先示以文教迺増闢學舍益市書
[031-7a]
日親為講説士皆誦其言化其徳初嵗才五六人未期
至十倍崇寧詔天下興學莫遂為邊郡第一其在泰寧
事無小大悉賴公為理雖守將屢易幕府號為省事嵗
水災首議賑救民不知有饑公之力也公性簡直不汨
於私欲居家友順遇妻子以禮閨門之内雍如也收養
孀稚均其所有中外無間言不事生産約於自奉而周
人之急惟恐不及交朋友尤篤於信義蒞官臨事以理
自將澹乎若無意於仕者至其遇事立㫁有不便於民
[031-7b]
雖要權必争不少回屈率意盡誠亦不為矯激之行徼
名於世雖仕筦庫必盡力故所至人安之既去而乆益
思流落州縣三十年位不稱徳士論惜之而公與家人
言未嘗有滯淹之歎其視得喪無足介其胸中者故天
下識與不識皆知其為鉅人長者及其亡亦莫不咨嗟
歎惜公晚尤深佛學前數月尚無恙居静室燕坐終日
對家人未嘗輒語屏絶情累若豫有知者間惟焚香誦
佛書而已家人私竊怪之莫敢問手書寒山詩一首意
[031-8a]
若示諸子者大抵以攻人之惡伐已之善為戒疾革猶
怡怡自若卒無一言及後事公於死生之際安之若此
則其素所養可知矣曽祖諱慕玢故任祕書省著作佐
郎贈尚書二部員外郎國博君諱餘慶贈屯田郎中考
諱處常故任忠武軍節度推官贈朝請大夫公娶栁氏
括蒼人朝散郎珣之女有賢行生子男六人彌性彌倫
彌大彌遜彌中彌正女二人彌倫以公遺奏補假將仕
郎彌大彌遜崇寧大觀間連舉登進士第彌大登仕郎
[031-8b]
興仁府宛亭縣主簿彌遜單州司户參軍餘皆舉進士
長女適進士張延之次適従仕郎廬州舒城縣尉陳温
舒孫男一人女一人皆㓜公喜著述文辭簡古有理趣
作毛詩訓解二十巻孟子講義十四巻文集五十巻史
賛論五巻藏於家其孤將以政和元年二月二十四日
𦵏公於横山祖塋之西狀公之行與其族系世次來請
銘予雖未嘗知公而與其子彌大遊考公之行與其歴
官行事始終之大節皆足以垂世傳後是宜銘乃叙而
[031-9a]
銘之銘曰李本嬴姓爰自髙陽天祚神堯興於有唐本
支十三名國於曹或絶或封惟時之遭偲實其季為衛
將軍位雖不充蕃蕃子孫世載其徳著於毘陵疾誰與
瘳邦君之靈公藴大器増光於前匪斵匪雕矩方規圓
問學有原左右之逢士得其師靡然向風有社有民庇
之以身義在必争力回千鈞畜大不施其行則躓寄之
去來視猶一蛻善無不報不於其躬力穡之勤後穫必
豐矧公多子惟公是似責報於天如執右契横山之隂
[031-9b]
有蕡其墟公則無憾永安此居
   許徳占墓誌銘
政和五年春二月戊辰居士許君卒越三月癸酉𦵏於
晉陵萬安西鄉之原與其先夫人同域是時予方歸省
松楸其子知㣲不逺數千里以書來請銘嵗十一月予
至自延平知㣲復踵門而告曰先君潜徳隠行足以貽
範後昆諸孤奉承罔敢失墜惟是幽堂之銘所以譔徳
紀善發揚幽光而無詞以刻大懼泯沒無稱以為親羞
[031-10a]
重諸孤之罪敢以是請予來居毘陵乆竊謂居一鄉必
有一鄉之善士訪求之得君之行治為詳又與其子知
㣲游其何可辭君諱&KR0008字徳占生而有至性純行未十
嵗喪其怙恃哀毁如成人家素豐美而君獨澹然不以
一毫置其胸中其所取僅足而已不為多寡計也約於
自奉而急人之急不翅如在已者雖里巷疎逖之人昏
喪之不能具疾病之無醫必悉力周之至倒廩傾囷不
吝也娶李氏有賢行作配無違徳先二十三年卒生子
[031-10b]
四人長曰知㣲處州縉雲縣丞次曰知彰太學内舍生
曰知柔早夭季曰知剛處州貢士三女長適進士李敦
復次適承奉郎應天府中城縣丞晏躬行次蚤卒孫男
三人曰林曰&KR1367曰櫟女三人皆㓜平居勵諸子以學曰
士知為已而已頃以發策決科以誇耀流俗非吾志也
初喪其夫人年尚壯即屏居於外不復以世累攖拂其
心日味佛老之書以自頤蕭然一室雖家人有經日不
見其面者非静定詎能爾乎自縉雲得疾其子解職奉
[031-11a]
君以歸已而疾少瘳忽一夜向晨顧謂侍子曰今何時
曰雞鳴矣遂命扶起正其四體反席而沒享年五十有
八君為人貌温而氣和喜怒未嘗形於色清慎寡欲恂
恂惟謹輯睦中外必盡誠意故其存也無間言其沒也
弔哭盡哀焉惟許氏之先曰堅者有卓行浮沈廬阜九
華之間初不知其何許人也至君之髙祖正顯始自江
寧徙居常州之晉陵故今為晉陵人結廬東山之阿與
孫氏比居友善未幾夫婦俱亡而君之曽大父懐素尚
[031-11b]
㓜孫氏收鞠之其後族人自江寧來訪堅之後者攜而
往孫氏匿不以告比其長以其子妻之且告之曰髙人
之後宜蕃衍必有大其門者并其資付之而去卒莫知
所之孫氏亡其名殆堅之徒歟懐素生延福延福生億
君其季子也唐亡更五季之亂衣冠舊族流離散徙雖
名卿大夫有不知其所従出者况堅之與世相忘乎自
堅至正顯譜系中絶其世次莫可考也然邦人至今以
君之居為許堅家云銘曰堅有卓行其存不亡展矣斯
[031-12a]
人於堅有光無墜前脩必大其門徳人之言以詔後昆
   楊氏墓誌銘
陳濤子通將𦵏其母夫人不逺千里以書屬予銘子通
予之外兄弟也吾母與其父京皆居士諱選之子居士
予昔為之傳者蓋隠徳君子也其夫婦俱蚤世吾母與
其兄少孤友愛異甚其為人嚴恭儼恪不妄嬉笑静慎
有父風夫人尊事之每順適其意無少忤者比其亡而
予尚㓜夫人撫存之視猶子也今欲誌其墓舍予其誰
[031-12b]
宜乃叙而銘之夫人楊氏將樂人也祖諱思父諱苗世
為田家夫人年十六歸於陳氏其事舅姑以孝聞事其
夫盡婦順晨昏奉甘㫖必身親之不少懈輯睦中外無
間言夫亡勵其子以學卒克有立宣和元年六月十七
日以疾終於正寢享年八十有九子男二人長曰渤次
曰濤女二人長適進士黄寧與長子皆先夫人卒次適
進士孫昇孫三人曰致柔曰致虚曰宗虞女孫一人以
是年十月九日𦵏於城南陽坑之原銘曰富而夀福所
[031-13a]
先兮攸好徳力足賢兮誌諸幽永弗諼兮
   梁明道墓誌銘
致和八年七月戊戌梁侯卒於其子崑山令之官舍越
明年其孤欲扶柩歸於其鄉以宣和二年八月十六日
𦵏於蛟湖山之原前期自青龍走毘陵乞予銘予梁侯
同邑也雖未之識而聞諸鄉評得其行熟矣今其子又
請之勤若是義何可辭乃為之銘梁侯諱伯臣字明道
南劍州將樂人也曽龔祖筠父世廣明道資孝友事其
[031-13b]
親能盡力撫諸弟無間言母夫人得末疾餘三十年未
嘗斯須去其側晨興奉盥饋侍湯劑必躬服其勞終其
身不懈親亡哀毁幾不勝喪逾年乃能襄事其遇人無
踈戚必盡誠意歲饑有告急者雖掃庾賑之不吝後雖
自窶弗顧也人有稱貸或負之弗償悉焚劵不問其胸
中洞然無纎毫芥蔕皆此類也其姻家官於嶺外而夫
婦俱喪子尚㓜五女未有歸明道曰吾可坐視之乎乃
命其子迎致之别館為辦奩具以次擇士族歸焉嗚呼
[031-14a]
末俗日益偷雖天屬之親迫窮禍患蓋有不相收者况
外姻乎聞其風可以少激矣梁氏世有隠徳至明道始
勵子弟以學而其子澤民遂中上舍第崑山之政有恵
愛明道隂相之力為多故邑人欣戴之其病也為之祈
禳幾月無虚日其沒也哭之無不盡哀焉其得人心蓋
如此晚留心釋氏疾且革問棺斂之具已偹遂安寢而
逝享年五十有九娶蕭氏有子男二人長曰澤民宣義
郎即崑山令也次曰俊民女一人先五年卒銘曰積善
[031-14b]
之報於後必蕃蛟湖之丘其歸永安
   張進之墓誌銘
張氏諱序字進之常州晉陵人也曽祖庭讃祖延祚不
仕父霖以其子恩贈通直郎進之兄弟七人長曰巨次
曰與俱登進士第巨雖位不至通顯而以學行為歐陽
文忠公所知其所交皆一時名流如右丞脩簡胡公樞
密蔣公是也故張氏遂為毘陵著姓進之幼孤能自力
其為人謹信原慤與人有誠意雖喜怒遇事輒發無所
[031-15a]
容隠過即夷然未嘗宿怨也輕財樂施無疎戚之間視
其緩急貸與無所吝雖時有見負折劵不問也親戚之
貧者月廪食之有常數行之十有餘年不少替暴雨雪
鄉鄰艱食則給薪米以賑之市材治棺以待貧無周身
者每千人為一録曰㝠恵飯千僧以薦之嵗饑殍死被
原野進之斂其遺骸藏之殆不可以數計也俚俗信禨
巫宗人得癘疾闔户無敢往來者進之日往省之無難
色比其亡也所遺一孤女爾進之力為經紀之事無巨
[031-15b]
細皆纎悉詳盡又育其女為置奩具擇良士歸之郡寮
有雅相善者貧甚而抱疾乆不愈進之往撫其家親為
調劑周之無不至將屬纊以後事付之又有閩士自京
都還暴卒於逆旅㷀然一小僮守之無與語者進之任
其託哀其無告為之棺斂凡附於身者咸使無悔焉悉
力賻之資其柩以歸二家存沒得以無憾聞者義之宣
和四年二月初二日卒於正寢享年五十有八前一日
澡浴更衣若將逺適然家人初莫之省也越日盥櫛坐
[031-16a]
堂上有親賓與之笑語如常時坐頃忽瞑目起視屹然
已亡矣其於死生之際與世之所謂善知識者庸有異
乎蓋其平生於佛事未嘗斯須忘於心雖在塵勞中而
能自撥樂與方外之士游得其一言之善則終身佩服
而不敢失其誠著於中而自信其所得故能安逰若此
為善之效其至矣夫初娶李氏再娶孫氏男二人曰茹
曰蔚皆有文行女一人適凌仲臯孫二人其孤將以是
年四月二十一日𦵏於武進縣懐徳南鄉巢野之原以
[031-16b]
朝奉郎髙元脩之狀來請銘乃為之銘曰積徳以潤身
施恵以及物慶覃後昆其永無極
 
 
 
 
 
 龜山集巻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