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76 春秋正傳-明-湛若水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正傳卷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僖公名申莊公子閔公兄母成風/夫人聲姜在位三十三年
惠王十/八年元年齊桓二十七年晉獻十八年衞文公燬元/年蔡穆十六年鄭文十四年曹昭三年陳
宣三十四年杞惠十四年宋桓二十/三年秦穆公任好元年楚成十三年
春王正月
 正傳曰書元年書春王正月而不書即位義見前左
 氏曰不稱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書諱之也理
[012-1b]
 或然也
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
 正傳曰聶北邢地次者止也書乃止齊焉頓兵整旅
 之意書齊師宋師曹師次子聶北救邢著伯主攘夷
 崇華之義也邢雖小中國也狄人滅之是夷狄陵中
 國冠屨之反易矣桓公為盟主帥與國之師而往救
 之緩而不及邢人出奔乃為之城邢焉然其始終仗
 義亦可見矣而以為書次以譏之者非也
[012-2a]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
 正傳曰夷儀杜氏以為邢地書邢遷于夷儀紀避狄
 也左氏曰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
 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夏邢遷于夷儀愚謂此實
 傳也穀梁曰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徃者也其地邢復
 見也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正傳曰城邢者邢城為狄所壞故為之修而築之也
[012-2b]
 復書齊師宋師曹師城邢著伯主恤小全華之義也
 此猶是初次于聶北之師㑹邢潰遂為之逐狄人今
 又為之城邢故國也左氏曰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
 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公羊曰此一事也不復言師
 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穀梁曰美齊侯之功也胡氏
 曰再書齊師宋師曹師城邢者美桓公志義卒有救
 患之功也不以王命興師亦聖人之所與乎中國衰
 微夷狄猾夏天子不能正至於遷徙奔亡諸侯有能
[012-3a]
 救而存之則救而存之可也以王命興師者正能救
 而與之者權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
 正傳曰夷齊地姜氏哀姜齊女也閔公哀姜之娣所
 生哀姜通于慶父與聞弑閔公奔于齊地以薨或自
 死或人死之無所據不敢質疑公羊以為桓公召而
 縊殺之者無此理穀梁胡氏遂宗之非也夫桓公於
 哀姜為親獨無議親之義乎縊殺之為擅殺獨不顧
[012-3b]
 無王之義乎何以為霸主乎既在齊地齊侯宜嚴加
 兵衛以防守之待其自盡恩義之兩得也以歸者以
 喪歸于魯也生既嫁魯死當歸魯哀姜雖與殺子之
 罪子無出母之義𦵏以小君之禮夫誰曰不宜觀不
 去其夫人可知矣書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紀
 國之大事也其曰地不地皆後儒臆說私例也
楚人伐鄭
 正傳曰書楚人伐鄭紀夷狄之犯中國也有報則史
[012-4a]
 書之聖人筆之而不削以著其罪也胡氏以此稱人
 為楚寖強夫中國之於楚以夷狄視之豈以其強弱
 而異其稱耶其他稱人又以為貶為師少者何其義
 例之不一矣
八月公㑹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正傳曰檉杜氏以為宋地書公㑹齊侯宋公鄭伯曹
 伯邾人于檉著善㑹也何以為㑹之善善其同謀救
 鄭也左氏曰盟于犖謀救鄭是也犖即檉也楚人伐
[012-4b]
 鄭桓公合諸侯而救之崇中國攘夷狄霸者之義也
九月公敗邾師于偃
 正傳曰偃邾地敗者勝之之詞也書公敗邾師于偃
 著非義也左氏曰虚丘之戍將歸者也胡氏曰檉之
 㑹謀救鄭而公與邾人咸與焉則是志同而謀協也
 今既㑹邾人于檉又敗邾師于偃於此責公無攘夷
 狄安中國之誠矣凡此類皆直書其事而義自見矣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拏
[012-5a]
 正傳曰酈杜氏以為魯地敗者勝之之名莒拏莒大
 夫也公子友即季友也書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
 獲莒拏著公子應敵取勝之善也春秋無義戰莒師
 臨魯地而與之戰戰而能勝則善矣公羊曰慶父弑
 閔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將由乎齊齊人不納却反
 舍于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請季子曰公子不可
 以入入則殺矣奚斯不忍反命于慶父自南涘北面
 而哭慶父聞之曰嘻此奚斯之聲也諾己曰吾不得
[012-5b]
 入矣於是抗輈經而死莒人聞之曰吾已得子之賊
 矣以求賂乎魯魯人不與為是興師而伐魯左氏曰
 冬莒人來求賂公子友敗諸酈獲莒子之弟拏非卿
 也嘉獲之也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此實傳也以
 為責之者非也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正傳曰稱夫人稱氏不稱姜者史闕文耳公穀胡氏
 皆以為貶者非也若以為貶何以又書氏字乎夫人
[012-6a]
 預殺二子幾於亡國其罪不待乎不姜而自見矣書
 夫人姜氏之喪至自齊則夫人不母之罪子無絶母
 之義並見矣其至自齊左氏曰女子從人者也故義
 不得不歸夫人預殺二子而竄死于外可謂不母矣
 胡氏以為大義已絶不可復入宗廟矣書孫于邾薨
 于夷者絶哀姜也而云子無絶母之義者何禮曰為
 伋也妻則為白也母不為伋也妻則不為白也母今
 哀姜雖身犯大惡而莊公生時未出之也是猶為魯
[012-6b]
 君母也義當從人則齊人當歸之魯侯當受之葬以
 小君之禮也盖名分未絶則義亦未絶也
惠王十/九年二年齊桓二十八年晉獻十九年衞文二年蔡/穆十七年鄭文十五年曹昭四年陳宣三
十五年杞惠十五年宋桓二十/四年秦穆二年楚成十四年
春王正月城楚丘
 正傳曰楚丘衞邑也城者築城也書城楚丘著霸主
 興滅之義也衞為狄所滅桓公合諸侯與之城楚丘
 以避狄而存衞也左氏公穀皆以為封衛而責其専
[012-7a]
 封之非胡氏從之皆非也衛之服命名爵如故也特
 徙城于楚丘耳地不同而爵同何事於封乎然則邢
 遷于夷儀亦可謂之自封乎胡氏曰衛人渡河野處
 曹邑許穆夫人閔其亡而載馳賦文公徙居楚丘而
 後百姓說夫如是則徙居楚丘耳焉得謂之封此與
 古公亶父避狄遷于岐山之下正同未聞謂周亡於
 狄而再自封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012-7b]
 正傳曰邦君之妻稱諸異邦曰寡小君哀姜者莊公
 之夫人也有小君之道焉書辛巳葬我小君哀姜紀
 國母喪葬之大事也哀姜雖徙死于夷然而未有君
 父與夫出之者則小君之名猶在葬當以小君之禮
 也此猶稱小君猶書哀姜則上夫人氏之喪歸自齊
 諸儒以為去其姜姓而絶之者妄矣凡觀春秋者當
 以此知義例之非
虞師晉師滅下陽
[012-8a]
 正傳曰下陽虢之邑也書虞師晉師滅下陽著陵暴
 之罪也左氏曰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乗與垂棘之璧
 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
 猶外府也公曰宫之竒存焉對曰宫之竒之為人也
 懦而不能强諫且少長於君君䁥之雖諫將不聴乃
 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
 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
 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于虢虞公許之且請
[012-8b]
 先伐虢宫之竒諫不聴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
 㑹虞師伐虢滅下陽先書虞賄故也愚謂此實傳也
 程子曰虞假道而助晉伐虢虢之亡虞實致之故以
 虞為主下陽邑也虢之亡由此故即書滅胡氏曰孟
 子晉人以垂棘之璧與屈産之乗假道於虞以伐虢
 宫之竒諫百里奚不諫然則晉人造意以虞首惡何
 也貪得重賂遂其強暴滅兄弟之國以及其身而亡
 其社稷所以為首乎
[012-9a]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貫
 正傳曰貫宋地書齊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貫著盟
 㑹之善也春秋無善盟何以善貫之盟善其威夷以
 尊華也穀梁曰貫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江
 人黄人者逺國之辭也中國稱齊宋逺國稱江黄以
 為諸侯皆來至也胡氏曰按左氏盟于貫服江黄也
 荆楚天下莫強焉江黄者其東方之與國也二國來
 定盟則楚人失其右臂矣樂毅破齊先結韓趙孔明
[012-9b]
 伐魏申好江東雖武王牧野之師亦誓友邦逺及庸
 蜀彭濮八國之人共為掎角之勢也桓公此盟其服
 荆楚之慮周矣其帖荆安夏救災䘏鄰之義著矣盟
 雖春秋所惡然諸侯皆在獨言逺國者許是盟也
冬十月不雨
 正傳曰書冬十月不雨紀災異也周冬十月夏之八
 月用雨之時也冬不雨則春無麥禾可知矣無麥禾
 則民飢可知矣
[012-10a]
楚人侵鄭
 正傳曰書楚人侵鄭著中國不自振之患也左氏曰
 楚人伐鄭鬭章囚鄭耼伯
惠王二/十年三年齊桓二十九年晉獻二十年衛文三年蔡/穆十八年鄭文十六年曹昭五年陳宣三
十六年杞惠十六年宋桓二十/五年秦穆三年楚成十五年
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
 正傳曰二年既書冬十月不雨今又書春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連三時而不雨紀大災也聖人筆之憂
[012-10b]
 民之情見矣胡氏因穀梁一時言不雨者閔雨有志
 乎民之說而遂以為冬不雨而書春不雨而書夏不
 雨而書以著僖公之勤謬矣夫史者直書以示後世
 雨暘不時以為咎徵之戒可也豈可因其勤慢以為
 書之疎數耶愚故曰聖人憂民之情見矣
徐人取舒
 正傳曰書徐人取舒著兼併之罪也舒附楚國家氏
 曰荆舒是懲舒與荆比而為中國患其來乆矣徐伐
[012-11a]
 舒為中國撓楚也春秋書此盖與其伐而不與其取
 也
六月雨
 正傳曰書六月雨誌喜也上書三時不雨誌憂也五
 事脩則休徵應五事不脩則咎徵應聖人誌天時以
 為人事之勸懲其憂喜之情見矣
秋齊侯宋公江人黄人㑹于陽穀
 正傳曰陽穀齊地書齊侯宋公江人黄人㑹于陽穀
[012-11b]
 著諸侯同㑹攘夷之善也言齊宋不言公者舉齊宋
 則公與諸侯皆在矣言江黄不言諸國者舉江黄則
 諸國皆在矣左氏曰謀伐楚也胡氏曰次陘之師諸
 侯皆在江黄獨不與焉則安知其為謀伐楚乎曰兵
 有聚而為正亦有分而為竒諸侯之師同次乎陘所
 謂聚而為正也江人黄人各守其地所謂分而為竒
 也次陘大衆厚集其陣聲罪致討以震中國之威江
 人黄人各守其境按兵不動以為八國之援此克敵
[012-12a]
 制勝之謀也退于召陵而盟禮定循海以歸而濤塗
 執然後及江人黄人伐陳則知侵蔡次陘而二國不
 㑹自為掎角之勢明矣此大㑹而未言者善是謀也
冬公子友如齊涖盟
 正傳曰涖猶臨也就彼而盟之謂書公子友如齊涖
 盟著尋盟之非也陽穀之㑹不言盟葵丘之㑹載書
 而不㰱血不貴盟也盟者忠信之薄也左氏曰齊侯
 為陽穀之㑹來尋盟冬公子友如齊涖盟愚謂陽穀
[012-12b]
 之㑹天下諸侯大㑹也大㑹者大公也天下諸侯大
 㑹聲大公之道以伐楚攘夷狄以尊中國則善矣不
 踰時又如齊以尋盟則私小之道也夫盟可尋也亦
 可寒也非霸者之道矣故春秋書而非之
楚人伐鄭
 正傳曰書楚人伐鄭見夷狄屢犯中國也左氏曰鄭
 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徳不祥
惠王二/十一年四年齊桓三十年晉獻二十一年衛文四年蔡/穆十九年鄭文十七年曹昭六年陳宣三
[012-13a]
十七年杞惠十七年宋桓二十/六年秦穆四年楚成十六年
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侵
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
 正傳曰陘楚地書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
 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著霸者仁義之師
 也侵蔡伐楚義也蔡潰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於楚次
 陘以問罪不肆強深入皆仁也何以侵蔡遂伐楚張
 氏曰蔡自獻舞以來屈服于楚桓公欲討楚而加兵
[012-13b]
 于附楚之蔡先責其以文王之胄而甘心於僣竊之
 夷所謂中國而僭亂則甚惡之也左氏曰春齊侯㑹
 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
 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
 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
 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
 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
[012-14a]
 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
 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愚謂此
 見仗義執言之事乃實傳也胡氏曰潜師掠境曰侵
 侵蔡者竒也聲罪致討曰伐伐楚者正也遂者繼事
 之詞而有專意次止也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
 以縮酒桓公是徵而楚人服罪師則有名矣孟氏何
 以獨言春秋無義戰也譬之殺人者或曰人可殺歟
 曰可孰可以殺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矣國可伐
[012-14b]
 歟曰可孰可以伐之曰為天吏則可以伐之矣楚雖
 暴横憑陵上國齊不請命擅合諸侯豈可謂為天吏
 以伐之乎愚謂此又不可不知也
夏許男新臣卒
 正傳曰新臣許男名書許男新臣卒紀同盟之大故
 也而其卒之非正自見矣夫既許諸侯以盟則死生
 以之在國則死于國在師則死于師正也許男病則
 復歸于國而死故春秋書以非之胡氏曰劉敞曰諸
[012-15a]
 侯卒于外者在師則稱師在㑹則稱㑹今許男一無
 稱者此去師與㑹而復歸其國之驗也召陵地在潁
 川是以許男復焉古者國君即位而為椑嵗一漆之
 出疆必載椑卒于師曰師卒于㑹曰㑹正也許男新
 臣卒非正也其為人君不知命者也不知命則必畏
 死畏死則必貪生貪生則必亂於禮矣而後有容身
 苟免之恥而後有淫祀非望之惑此說是也夫知死
 生之説通晝夜之道者亦豈有以異於人哉苟得正
[012-15b]
 而斃焉則無求矣
楚屈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
 正傳曰屈完楚大夫召陵在潁川縣楚地也書楚屈
 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則楚之服義齊之仗義而攘
 夷尊王之義並見矣左氏曰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
 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
 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
[012-16a]
 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對曰君若以徳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
 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衆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
 盟公羊曰其言盟于師盟于召陵何師在召陵也師
 在召陵則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楚夷狄也而亟病
 中國南狄與北夷交中國不絶若綫桓公救中國而
 攘夷狄卒帖荆以此為王者之事也胡氏亦曰來盟
 于師嘉服義也盟于召陵序桓績也桓公帥八國之
[012-16b]
 師侵蔡而蔡潰伐楚而楚人震恐兵力強矣責包茅
 之不貢則諾問昭王之不復則辭徼與同好則承以
 寡君之願語其戰勝攻克則對以用力之難然而桓
 公退師召陵以禮楚使卒與之盟而不遂也於此見
 齊師雖強桓公能以律用之而不暴楚人已服桓公
 能以禮下之而不驕庶幾乎王者之事矣故春秋之
 盟於斯為盛而楊子稱之曰齊桓之時緼而春秋美
 召陵是也
[012-17a]
齊人執陳轅濤塗
 正傳曰轅濤塗陳大夫書齊人執陳轅濤塗著其執
 之非正也左氏曰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於陳
 鄭之間國必甚病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
 歸其可也申侯曰善濤塗以告濟侯許之申侯見曰
 師老矣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若出於陳
 鄭之間共其資糧扉屨其可也齊侯説與之虎牢執
 轅濤塗愚謂此實傳也據左氏之說乃因轅濤塗一
[012-17b]
 言之誤而遂以為不忠而執之也然陳與諸侯同盟
 以伐楚楚服而歸雖宥之可也濤塗非有逆上之罪
 而乃因小故越國而執之非伯討之正矣故家氏以
 為不與其執是也
秋及江人黄人伐陳
 正傳曰及者承上文齊及之也何以知為非魯公及
 之以下書公至自伐楚而知之也夏執轅濤塗秋即
 及江黄以伐陳若一事然也左氏曰秋伐陳討不忠
[012-18a]
 也愚謂所謂不忠者未有所見必因轅濤塗之誤師
 以為不忠也既執其大夫又伐其國豈奉詞討罪伯
 者之師乎春秋書之著其伐之非也桓公於是乎霸
 業衰矣
八月公至自伐楚
 正傳曰書公至自伐楚者君舉必書也况征戰大事
 久勞于外乎且歸必有反面告至之禮焉公羊曰楚
 已服矣何以致伐楚叛盟也愚謂楚非叛盟也公始
[012-18b]
 以伐楚行安得不以伐楚至乎
葬許穆公
 正傳曰書葬許穆公紀同盟之大事也有來赴則史
 書之聖人筆之致同盟恤患之義耳
冬十有二月公孫兹帥師㑹齊人宋人衛人鄭人許人
曹人侵陳
 正傳曰兹叔牙子書公孫兹帥師㑹齊人宋人衞人
 鄭人許人曹人侵陳著其侵之不正也遷怒也非王
[012-19a]
 者大公至正一怒而安天下之心也左氏曰叔孫戴
 伯帥師㑹諸侯之師侵陳陳成歸轅濤塗胡氏曰揚
 子法言或問為政有幾曰思斁昔在周公征于東方
 四國是王其思矣夫齊桓公欲徑陳陳不果納執轅
 濤塗其斁矣夫桓公識明而量淺管仲器不足而才
 有餘方楚人未帖而齊以為憂也致勤於鄭振中夏
 之威㑹于陽穀惇逺國之信按兵于陘脩文告之辭
 退舍召陵結㑹盟之禮何其念之深禮之謹也存此
[012-19b]
 心以進善則桓有王徳而管氏為王佐矣堯舜性之
 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烏知其非
 有惜乎桓公假之不久而遽歸也楚方受盟志已驕
 溢陳大夫一謀不協其身見執其國見伐見侵而怒
 猶未怠也桓徳於是乎衰矣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
 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
 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曽可厚以責人不自反乎
 原其失在於量淺而器不宏也魏武纔得荆州而張
[012-20a]
 松見忽唐荘宗自矜取汴而髙氏不朝成湯勝夏撫
 有萬方乃曰兹朕未知獲戾于上下慄慄危懼若將
 隕于深淵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
 以爾萬方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逺哉愚謂胡氏此論
 是矣又謂春秋稱人以執罪齊侯則鑿矣
惠王二/十二年五年齊桓三十一年晉獻二十二年衛文五年/蔡穆二十年鄭文十八年曹昭七年陳宣
三十八年杞惠十八年宋桓二/十七年秦穆五年楚成十七年

[012-20b]
 正傳曰五年春不書王正月者史逸之耳可見春秋
 不可以一字起義矣按正月左氏曰正月辛亥朔日
 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啓
 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愚謂左氏志正月於春之下
 志辛亥日南至於正月之下盖至日在子月由是觀
 之則知子月為至日為周之春為周之正月無疑矣
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正傳曰書晉侯殺其世子申生紀人倫之大變也左
[012-21a]
 氏曰晉侯使以殺太子申生之故來告愚謂來告故
 史氏因其告而書之聖人筆之而為天下後世戒也
 穀梁曰目晉侯斥殺惡晉侯也胡氏謂公羊子曰殺
 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申生進不能自明退不
 能違難愛父以姑息而陷之不義讒人得志幾至亡
 國先儒以為大仁之賊也而目晉侯斥殺專罪獻公
 何也春秋端本清源之書也内寵並后嬖子配適亂
 之本也驪姬寵奚齊卓子嬖亂本成矣尸此者其誰
[012-21b]
 乎是故目晉侯斥殺專罪獻公使後世有欲紊妃妾
 之名亂適庶之位縱人欲滅天理以敗其家國者知
 所戒焉以此防民猶有以堯母名門使姦臣逆探其
 意有危皇后太子之心以成巫蠱之禍者
杞伯姬來朝其子
 正傳曰云來朝其子者以其子來朝也書杞伯姬來
 朝其子著三失禮也婦人越國一失禮也把伯從其
 母來朝二失禮也僖公受之三失禮也穀梁曰婦人
[012-22a]
 既嫁不踰竟踰竟非正也諸侯相見曰朝伯姬為志
 乎朝其子也伯姬為志乎朝其子則是把伯失夫之
 道矣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非正
 也故曰把伯姬來朝其子參譏也
夏公孫兹如牟
 正傳曰牟小國書夏公孫兹如牟著非禮也左氏曰
 公孫兹如牟娶焉愚謂大夫非君命公事不越境公
 孫兹因娶而往牟焉則是以私事越國非禮也或曰
[012-22b]
 如牟親迎何以為非禮娶私事也如為館于境内行
 親迎焉又何不可之有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㑹王世子于
首止
 正傳曰首止衞地及猶與也書公及齊侯宋公陳侯
 衞侯鄭伯許男曹伯㑹王世子于首止善其㑹也善
 寧周尊王之義也左氏曰㑹于首止㑹王大子鄭謀
 寧周也此其實傳也程子曰世子王之貳不可與諸
[012-23a]
 侯列世子出諸侯㑹之故其辭異是也而其義自明
 胡氏又泥特書及以㑹之説則鑿矣
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正傳曰諸侯即上列國也書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著善盟也春秋無善盟此何以善盟夏諸侯㑹王世
 子于首止而不敢與盟秋諸侯盟于首止而世子不
 與尊王世子也尊王世子所以尊王也所以定王世
 子也穀梁曰無中事而復舉諸侯何也尊王世子而
[012-23b]
 不敢與盟也尊則其不敢與盟何也盟者不相信也
 故謹信也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桓諸侯也不
 能朝天子是不臣也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諸侯之尊
 已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則其
 所善焉何也是則變之正也天子㣲諸侯不享覲桓
 控大國扶小國綂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
 王尊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含
 王命㑹齊桓亦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受之可乎
[012-24a]
 是亦變之正也天子微諸侯不享覲世子受諸侯之
 尊己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胡氏曰首止之盟
 美之大者也王將以愛易世子桓公有憂之控大國
 扶小國㑹于首止以定其位太子踐阼是為襄王一
 舉而父子君臣之道皆得焉故夫子稱之曰管仲相
 桓公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
 左袵矣首止之盟為天下正君臣父子之大倫故曰
 首止之盟美之大者也
[012-24b]
鄭伯逃歸不盟
 正傳曰書鄭伯逃歸不盟罪鄭伯之無信也諸侯㑹
 王世子于首止左氏以為謀寧周也今以王非義之
 命遂逃歸不盟吾故曰春秋書之以罪鄭之無信也
 左氏曰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
 晉可以少安鄭伯喜於王命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
 逃歸不盟孔叔止之曰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
 親患必至病而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弗聴逃其
[012-25a]
 師而歸胡氏曰事有惡者不與為幸其善者不與
 為貶平丘之盟惡也請魯無勤是以為幸故直書曰
 公不與盟首止之盟善也犯衆不盟是以為貶故特
 書曰鄭伯逃歸逃者匹夫之事以諸侯之尊下行匹
 夫之事雖悔於終病而乞盟如所喪何其書逃歸不
 盟深貶之也或曰首止之㑹非王志也王惡齊侯定
 世子而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汝以從楚可以少安
 鄭伯喜於王命而畏齊故逃歸不盟然則何罪乎曰
[012-25b]
 春秋道名分尊天王而以大義為主夫義者權名分
 之中而當其可之謂也諸侯㑹王世子雖衰世之事
 而春秋與之者是變之中也鄭伯雖承王命而制命
 非義春秋逃之者亦變之中也
楚人滅弦弦子奔黄
 正傳曰弦小國也書楚人滅弦弦子奔黄著夷狄陵
 暴之罪也左氏曰楚鬭穀於莬圍弦弦子奔黄於是
 江黄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
[012-26a]
 又不設備故亡愚謂此實傳也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正傳曰書日有食之紀天變也聖人筆之示人君脩
 省之義耳
冬晉人執虞公
 正傳曰書晉人執虞公交譏之也晉陰謀假道滅人
 之國而執其君虞酖酣貨寶自滅其國而身被執戮
 均之為不義也故交譏之左氏曰晉侯復假道於虞
[012-26b]
 以伐虢宫之竒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
 不可啓冦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
 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虞公不聴冬十二
 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于虞遂襲
 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脩虞
 祀且歸其職貢於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且言
 易也胡氏曰書滅夏陽於始而記執虞公於後可以見
 棄義趨利黷貨無厭之能亡國敗家審矣
[012-27a]
 
 
 
 
 
 
 
 
[012-27b]
 
 
 
 
 
 
 
 春秋正傳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