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8 周易像象述-明-吳桂森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像象述卷九
            明 吳桂森 撰
繫辭上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剛
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變化見矣方謂事情所向象者日月星/辰之屬形者山川動植之屬
 首章直闡易道之源天地人三才總是一件所謂易
[009-1b]
 者如此乾坤易之門故只提乾坤作主吉凶變化二
 句要另㸔有貴賤剛柔自然有吉凶然吉凶雖不同
 却各各成一箇道理此所謂變化變化言其多也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言者皆/吉凶變化而已歸重在此四字易只是乾坤天地便
 是乾坤大法象天地者乾坤之郛廓/乾坤者天地之徳性天地之體有兩
 天地之用則一是之謂易故就其分而兩者言之天
 尊地卑尊則貴卑則賤其位不同天動地靜動為剛
 靜為柔其行不同惟其不同所以髙與貴動與剛自
[009-2a]
 為類卑與賤静與柔自為類以類聚也然貴不可混
 賤剛不可同柔以羣分也類聚羣分則吉凶自此而
 生何以故若貴賤當其位剛柔合其宜則得而吉矣
 或貴賤易位剛柔錯行則失而凶矣後繫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蓋有類有物自然便有吉凶此吉凶是氣化不齊生
 成之吉凶吉凶之等千萬不同却各各成一箇生性
 便各各具一箇道理如在天成象象中有吉有凶彗/孛
 羅計象/之凶在地成形形中有吉有凶虎狼蛇虺梟/獍等形之凶都是
[009-2b]
 天地二氣變化所出故變化見矣此變化是萬有不
 測生物之變化然變變化化雖千萬无窮算来不出
 乾坤兩者故下文説剛柔相摩至成男成女一段乾
 坤兩者又合之是一理故又説乾知坤作至末段其
 一者所謂易簡之理而天地人三才一源者也是故
 二字𦂳承
 吉凶變化可見者也所以處吉凶成變化之道不可
 見者也所謂易也如何是處吉凶之道如當趨避則
[009-3a]
 趨吉避凶道也當順受則吉凶順受道也如何是成
 變化之道如貴賤不妨易位而貴常主乎賤賤常承
 乎貴剛柔不妨迭用而剛常先乎柔柔常後乎剛變
 變化化不窮之道也 位以其有常而一定言斷以
 其截然而分辨言二字一例㸔非六位/之位位根定字説
 斷根常字説成象成形可分屬㸔亦可合一㸔凡物
 先有象成于天後有形成于地故曰成象之謂乾效
 法之謂坤天官書凡世間有此物/无不天上先有此宿者方謂方所凡貴賤
[009-3b]
 剛柔之類各有一定之方所在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
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
成物知猶主也大抵陽先隂後陽施隂受/陽之輕清未形而隂之重濁有跡也乾以易知坤
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従易知則有親易従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
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
其中矣易知則與之同心者多故有親易従則與之協/力者衆故有功有親則一于内故可久有功則
[009-4a]
兼于外/故可大
 剛柔相摩乾坤變化而有六子也八卦相盪八卦變
 化而有六十四也剛摩柔而成震艮則有雷霆柔摩
 剛而成巽兊則有風雨剛柔中交而成坎離則有日
 月寒暑一摩一盪乾道變化而成三男坤道變化而
 成三女男道女道又相摩盪而千變萬化至于不可
 紀極然要其本只是乾與坤兩者之往来乾道坤道
 又豈是截然兩物乾便資始坤便資生乾是始萬物
[009-4b]
 底大主宰坤是去做成萬物底所以一感一應此唱
 彼和變變化化生生而不窮然其所以變化者都是
 自然而然何嘗假一毫造作添一毫氣力其知是自
 然之知曰易知其能是自然之能曰簡能本来至易
 至簡所以易知易従所以有親有功所以可久可大
 所以成賢人徳業天下道理更有出于此者否故曰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得了易簡方成變化成變化
 方是乾坤各得其道這等天地人纔成天地人故曰
[009-5a]
 成位乎其中矣朱子曰摩是那兩筒物事相摩/戞盪是團旋圓轉推盪將出来
 成男震坎艮三男也成女巽離兌三女也人一身備
 男道女道要時時摩盪便成變化 何為成位若無
 聖人天地只是虚設有盡人道底人天方成天道地
 方成地道三才方纔位故曰成位譬如一所大厦無
 了主人只是虚設必有人焉主之方成箇宅子故曰
 成位乎其中以人者天地之心也所以有人方成天
 地 孫聞斯先生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起首提出
[009-5b]
 綱常大分文王作周易專為綱常以服事殷到底是
 天尊地卑如此方得天地位故曰乾坤毁則无以見
 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㡬乎息矣毁與息正是尊卑
 倒置也若只是說易中乾坤卦位定此語㡬贅矣
  右第一章此章以造化之實明作經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見于天地而人兼體之也
  首章只重吉凶變化二句故下章𦂳接曰明吉凶
  曰生變化十二章文氣原一貫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009-6a]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吉凶相/對而悔
吝居其中間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
夜之象也柔變而趨于剛者退極而進也/剛化而趨于柔者進極而退也六爻之動三
極之道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
 承上章推類聚羣分而吉凶生故伏羲設卦文周觀
 象見得剛柔雜居其情有愛有惡有相得不相得後/之
 愛惡相攻/而吉凶生一一繫之辭焉而吉凶于此明矣惟成象
 成形而變化見故聖人知得剛柔兩者迭運乗除有
[009-6b]
 无窮妙用只在推移間而變化于此生矣何為相推
 剛纔過就推出柔来為用柔纔過就推出剛来為用
 即盪字之意也是故辭中所言吉凶是剛柔大相懸
 絶得與失全分之象所言悔吝是自吉趨凶自凶趨
 吉得失介于㡬㣲教人知憂虞之象憂虞言憂而虞
 之二字一意所謂變化不過是一進一退之象進而
 剛少不得要退退而柔少不得要進所謂剛柔便是
 晝夜之象晝即夜之明夜即晝之暗剛必因柔柔必
[009-7a]
 因剛原无兩截即晝夜之代乗也這些吉凶悔吝進
 退推移之理皆具在卦爻中一定而不動者也而適
 當時位所值何爻所行何事此所謂六爻之動也吉
 凶悔吝生乎動正要在此處定吉凶此處成變化此
 一動也適合乎天道之當然地道之當然人道之當
 然這是易之動故曰三極之道也蓋動而適當其時
 則剛柔俱妙進退俱宜此天地人合一處道理至極
 處故謂之三極云凡三百八十四爻俱有三極之道
[009-7b]
 只要人適當其動而動爾 吉凶已分為得失將分
 為悔吝爻象中不惟言吉凶且併悔吝言之明明示
 人轉移之路故下章云憂悔吝者存乎介此觀象玩
 辭之法也剛柔進退雖若兩端要知晝夜相因原是
 一理惟知到合一處方纔進退无不合時故後章云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此觀變玩占之法也下文相承
 説去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
[009-8a]
易之序謂卦爻所著/事理當然之次第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
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明吉凶生變化故君子安身立命惟易之序是安
 君子悅心研慮惟易之辭是玩静而居則觀象玩辭
 吉凶悔吝之故使了然无不明動而變則觀變玩占
 剛柔相推之妙惟因時為變化如此以動動皆三極
 之道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矣何為自天祐之成位乎
 中則人之動即天也 易之序曰事理當然如乾先
[009-8b]
 坤後有序男唱女隨有序大小貴賤有序觀其變觀
 其相推之介也易言天下之動而不可亂須要介得
 分明玩其占研求吉凶由来之故也凡易中占字皆
 占其所由来非預占禍福之謂居而安是心之所安
 居則觀象是平居无事時二居字有辨
  右第二章言聖人作易君/子學易之事 重在六爻之動一句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
[009-9a]
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齊/猶
定也小謂/隂大謂陽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介謂辨/别之端
盖善惡已動而未/形之時也震動也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
指其所之
 承上章来要觀象玩辭只觀彖辭彖者言乎象者也
 要觀變玩占只觀爻辭爻者言乎變者也如彖爻中
 吉凶以言得失悔吝以言小疵无咎以善人之補過
 然聖人言吉凶言悔吝又總為示人補過之道盖吉
[009-9b]
 凶不可避悔吝不可免吉凶處得其道則雖凶而无
 咎如過渉/滅頂悔吝處得其道則俱可自凶趨吉如下文/震无咎
 是故就象中論之貴賤有等貴宜居髙賤宜居卑其
 位分明列開大小有分大宜統小小宜承大卦理原
 自齊一其吉凶之數大約凶中有吉吉中有凶必得
 聖人之辭一一指明故吉凶非辭莫辨也夫吉凶之
 辨雖有分途而其趨繫于悔吝悔吝之機雖若分趨
 而其端始于一介介者㡬㣲之際將動未動之時于
[009-10a]
 此致其憂則但有自凶趨吉必无自吉趨凶所謂補
 過之道正在此將動時補此所以憂悔吝者存乎介
 震无咎者存乎悔也由辨辭而知憂由知憂而能悔
 由悔而善補如此以動動皆自天祐之矣故知彖爻
 之辭不同聖人无非指人一條有吉无凶吉凶盡其/道則俱謂
 之/吉之路故曰各指其所之辭有險易者大凡吉是易
 路其辭易使人趨于平易凶是險路其辭險使人知
 其險阻憂與悔正従知險中来也 聖人従吉凶上
[009-10b]
 推出介字推出憂字悔字又推出震字愈宻愈精人
 所難者是天理念頭震動此念一震自然恐懼修省
 方纔有醒頭而知悔知悔方可以審介而補過故知
 爻象中所繫之辭无非聳動人這㸃天理念頭故曰
 鼔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又曰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
 之謂易之道也
  右第三章釋卦爻辭/之通例
  通上三章一意相承首章言易道之大變化无窮
[009-11a]
  次章言變化之道在動時此章言善動之道只在
  无咎而歸于一憂然則吉凶之故原在一念轉移
  間此所謂易簡之理也
易與天地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彌如彌縫之彌有終/竟聯合之意綸有選
擇條理/之意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天文則有晝夜/上丅地理則有
南北/髙深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
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此窮理/之事
 前言吉凶變化皆言兩故化此章言其變化有箇所
[009-11b]
 以然者所謂一故神惟知其一則兩在不測而神通
 章以知幽明句為主何謂幽明之故剛柔者晝夜之
 象也晝明夜幽凡物自无向有皆晝而出明之道自
 有向无皆夜而入幽之道大而天地小而一物无不
 然此豈物自為幽明其主之者有故知其故方通晝
 夜為一一則神 首章曰易簡之理得而成位乎其
 中如何天地以人而成位只為易道與天地凖凖則
 也卦爻未畫理在天地卦爻既畫天地之理具在卦
[009-12a]
 爻中原是一箇準則一線不差故曰易與天地準惟
 是一箇理所以易便能彌綸天地之道彌者彌縫之
 无有罅隙大无不包也綸者條理之極其分明細无
 不析也何以能彌縫天地之道凡在天成象皆天之
 文如風雨雷霆/日月寒暑是在地成形皆地之理如百昌萬物/生長收藏是
 都是天道地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惟把易理一㸔
 便見得這天道之一徃一来地道之一出一入忽然
 自无向有而為明又忽焉自有向无而為幽都有箇
[009-12b]
 自然之主宰在焉此幽明之故可知也知得幽明之
 故重故/字則知物之造端而托始者在此其歸根而復
 命者在此原其始之自来反其終之由往則生生死
 死皆有箇来厯而死生之説可知矣知得幽明之故
 則知精氣為物不能自物有為之来而伸者游魂為
 變不能自變有為之反而歸者其物而變變而又物
 皆一段實理屈伸而鬼神之情狀可知矣㸔来天地
 之化育便是這幽明之故知幽明之故豈不能彌綸
[009-13a]
 天地之道乎 精氣隂陽二物也游魂隂陽之變也
 然精氣豈是妄合游魂豈是幻變究到所以然都有
 箇實理不可揜處如此方知鬼神之情狀知死生也
 知鬼神也俱在知幽明中所以又說二項只為彌綸
 天地之道須在曲成萬物上見故非知死生知鬼神
 不足以盡人物之性也 人生氣聚而為物魂往而
 為變然其聚也只是氣聚不過一塊然之物其往也
 只是冥往謂之不靈之魂惟知得幽明之故其為物
[009-13b]
 也方是成始成終之物故云精氣精氣則非形骸之
 氣也其為魂也方是知變知化之魂故曰游魂游魂
 則非冥行之魂也不知至此終知不得鬼神情狀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此/聖
人盡性/之事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
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此聖人至命之事/也天地之化无窮
而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于中/道所謂裁成者也通猶兼也
[009-14a]
 易與天地不是兩箇易是不可見之天地天地是可
 見之易却好一様謂之相似惟易是一定之理斯天
 地之化育自不能違此句申明易與天地準也知周
 乎萬物至不流申明彌綸天地之道也惟能參贊化
 育而萬物得所見其彌綸天地葢知得幽明之故則
 其知足以周遍萬物而知之无不明其道足以利濟
 天下而處之无不當舉天下之大无一物出其外而
 過者是其大无不包此所謂彌也其周知博濟處又
[009-14b]
 曲暢旁通物物各當其則无有一處旁溢而至于流
 者是其細无不該此所謂綸也盖天道地道不過一
 幽明之故通徹至此所以覆物則如天有樂天之度
 量而消息盈虚自然之天命无不照徹豈有一物不
 在光照中者所以不憂也樂天即孟子樂天保天下/之謂知命即中庸知化育
 之知知足以成物故不憂非就/一已能安天命則无憂懼之謂所以載物則如地得
 隨地之安居而含𢎞光大无不孕育豈有一物不在
 利濟中者所以能愛也如此其髙明配天博厚配地
[009-15a]
 天地之化必待若人裁成有以範圍之而不過其髙
 明覆物博厚載物萬有之物必待若人而育有以曲
 成之而不遺所以能如此只是一箇通乎晝夜之道
 而知所以能始萬物而終萬物所以能成變化而行
 鬼神兩在不測不見有方所可迹而妙于不可知一
 理循環不見有形體可名而禪于不自已此之謂神
 此之謂易故曰神无方而易无體人到真知常不昧
 真是兩儀在手萬化生心與造化為徒神无方易无
[009-15b]
 體是倒句猶言无方而神无體而易也 知幽明之
 故與通晝夜而知正相首尾一篇命脈在二句天地
 不能于幽明之外起化故能範圍定了天地之化而
 不至于過與道濟天下/而不過有别謂天地无過化也知不能周
 道不能濟如何同得天地惟聖人與天地相似所以
 不至于過也 通晝夜而知則凡始終生死屈伸往
 来俱通于一通于一故兩在不測而神隂陽不測/之謂神
 部易只是這一句
[009-16a]
  右第四章言易道之大聖/人用之如此 言聖人成位乎中之
  事
一隂一陽之謂道隂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繼言其發也善謂化育之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仁者見之謂之仁
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上言通晝夜之道而知所謂道者何在故此章𦂳承
 說一隂一陽之謂道一部易只此一句便說盡隂陽
 兩件有方其一處无方識得其所以一者相禪不/已是一
[009-16b]
 也是他性也是他仁智也是他特在人知與不知耳
 日用不知正與通晝夜而知兩知字相應 造化无
 過是隂陽這箇隂了又陽陽了又隂中間不息處互
 根互藏相禪相代者是何物有不變不滅者在也只
 㸔古今之往来天地之闔闢以至近而一事一物曽
 出得這理否所以謂之道說善原不出這箇其相繼
 處便是善也説性原不出這箇其一成處便是性也
 何以言之這一隂一陽都是一團天機沽潑物自生自
[009-17a]
 萌所以循環不已是其相繼處正萬化従出之源所
 謂元者善之長不謂之善而何這一隂一陽萬有所
 由受成成一物便具一物之理是其成之者真萬殊
 而各有分定所謂物物各具之理是也不謂之性而
 何言善于性之前者善是天地生機屬元屬/顯仁人物生
 生之本性是人物所受之生理屬貞屬/藏用稟賦一定之
 命㸔到此方知性善根源无善不成性善者統體之
 太極性者物物之太極一也若論繼善豈惟人得之
[009-17b]
 而本善物得之而亦善若論成性有剛柔氣稟直是
 萬品不齊然雖稟不一而性則一得其純者為中和
 固是定理得其偏者為駁雜亦有定理不害其善也
 所貴于人者在知得此善此性故仁者于行處得力
 便知這道安身立命利濟天下之本所以見之而謂
 之仁智者于明處得力便知這道公溥並照固知萬
 物之用所以見之而謂之智開了仁智兩見便知道
 原須臾不離一日不知便是顓蒙无覺之百姓自家
[009-18a]
 昧了善迷了性所以曰君子之道鮮矣 成之者句
 要分明即成象成形成字就他相繼處說這一隂一
 陽是發育端倪便是善就已成物處說這一隂一陽
 是賦畀定理便是性善言一隂一陽即是性非謂性
 由一隂一陽而成中庸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發明繼/之者善也誠者自成不誠无物發
 明誠之者性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徳也發明/仁知二見也 薛文清曰繼成皆以氣言貼隂陽說
 善性皆以理/言貼道字說
顯諸仁藏諸用顯自内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藏自外而内也用謂機緘之妙鼓萬物
[009-18b]
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徳大業至矣哉程子曰天地无心/而成化聖人有心
而无/為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
 論此隂陽妙道正是非兩非一變化无端只㸔天地
 間這些形形色色當其發育流行時何等顯而散見
 然顯者即是一元生理原自渾淪无二顯諸仁也當
 其收斂歸伏時何等藏而不見然藏中都含无窮變
 化其實萬有具足藏諸用也顯即顯其藏之仁藏即
 藏其顯之用這道理現前充滿人人可知惟有日用
[009-19a]
 不知之百姓于是聖人不得不假象爻以參贊造化
 設卦繫辭爻爻象象把元善至理一一呈露出来是
 聖人底顯諸仁一象一爻之中具有千變萬化无窮
 妙用俱含藏在内是聖人底藏諸用此皆聖人一段
 憂百姓之心所為也如此㸔来造化之顯而可見者
 只鼓得萬物之出機必有聖人之發育萬物者然後
 實實顯者皆仁造化之藏而不見者只鼓得萬物之
 入機必有聖人之歸根性命者然後實實藏者皆用
[009-19b]
 是造化之鼓萬物其功用猶不得與聖人同憂則聖
 人之徳業豈不至盛至大矣乎何者日用不知之百
 姓造化无如之何惟有聖人之鼓動而人人得以繼
 善成性此聖人之徳所以日新而業所以日富也
 孫聞斯先生曰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先賛天地
 以極賛聖人也如時以盛徳大業/歸造化終未安 按聖人所以裁
 成輔相天地者全為這段憂世之心不能已此天地
 非聖人不能成位也中庸費而隠章㣲之顯章/正發明顯仁藏用之義
[009-20a]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效呈也法謂造/化之詳宻而可
見/者極數知来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隂陽不測之謂神張/子
曰兩在/故不測
 所謂一隂一陽只在生生而已但說一隂一陽只見
 相禪的意思惟說生生見得隂陽往来處都是於穆
 不已天命流行易而不易其妙无窮玩生生二字纔
 與善字性字親切分明所以乾坤之名亦非另設只
 因他生生不窮處見得无象之中忽然成起象来此
[009-20b]
 是何也乃知其中有箇主太始者故名曰乾又因他
 生生不窮處纔有象便自有承順底呈效許多法出
 来此是何也就主法乾/說意亦同乃知有箇做成物者故名曰
 坤有乾坤便有竒耦隂陽之數數中俱有所以然至
 理直究極其數參伍錯綜一一知其由来這叫做占
 有乾坤便有往来變化直通其變成象成爻一一措
 之事業這叫做事知占通變則顯而藏藏而顯无非
 隂陽未嘗倚于隂陽生生不測此所謂神也不測即/中庸之
[009-21a]
 生物不測惟其兩在无方自然生生/不已下文廣生大生正不測之謂天地間一有始
 便有象已後變化盡在成象中如草木之枝葉花果
 皆在一粒種中人事作為結束皆在一念發端中已
 後許多作用皆依象中呈效出来此成象效法之謂
 也 易盡于一隂一陽句一隂一陽盡于生生二字
 味繼善成性纔識生生之㫖易道隂陽簡冊卜筮云
 乎㢤
  右第五章言道之體用不外隂陽其所/以然者未嘗倚于隂陽也
[009-21b]
  合上章是一篇易彌綸天地只是一生生生生便
  神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不禦言无盡静而正言即/物而理存備言无所不有
 首章言乾坤易簡其徳業可久可大故此章發明易
 之廣大原来只是易簡盖易之隂陽不測而其為物
 不貳故也不貳故生物不測而廣生大生焉就其生
 之發動流行處言謂之逺逺則愈出愈有而至于不
[009-22a]
 可窮逺不禦也就其生生之當體而存處言謂之邇
 邇則物物皆具有箇寂然不動者一定而未嘗移静
 而正也這箇生生之理不但上際天下蟠地天地中
 間无一處无一物不具足故曰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
 矣 朱子曰静而正謂觸處皆見有此道不待安排
 措置隨處皆各足无所欠闕只觀之人身便見 按
 静是變化之本原只不動正是變化无窮各自端正
 薛文清曰以言乎逺則不禦六畫之上生生而不窮/以言乎邇則静而正六畫之中當體而理无不具
[009-22b]
夫乾其静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
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乾坤各有動静于其四徳見之/静體而動用静别而動交也乾
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廣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
隂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徳
 乾極其大生只是一箇静專動直不出一隂一陽所
 以為易坤極其廣生只是一箇静翕動闢不出一隂
 一陽所以為簡乾竒而獨故静則專一動則直遂坤
 耦而兩故静則翕籠動則闢開乾動坤静又各兼言
[009-23a]
 之者乾坤交是動不交是静也乾大生物无不覆坤
 廣生物无不載故配天地一動一静自相推遷成化
 故配四時此流行/之用也其動静相因處自然幽明代謝故
 配日月此對待/之體也然天地有所以大四時有所以行日
 月有所以明都有箇至極之理在謂之至徳得了易
 簡便是得了至善此所以配至徳配至徳所謂與天
 地合徳與四時合序與日月合明也此為成位乎中
 至徳即一極字易簡而曰善正見得一隂一陽有箇
[009-23b]
 天然妙處此所云繼之者善也 人无時不廣生大
 生真知發處是乾良能去做是坤兩者相流行是四
 時知能並列是日月中間却有箇至當不動的是至
 徳也歸重末句
  右第六章 明乾坤生生之功本于易簡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知崇
禮卑崇效天卑法地窮理則知崇如天而徳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天地設
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存存謂存而/又存不已之
[009-24a]
意/也
 承上章至徳二字故曰易其至矣乎天尊地卑而乾
 坤定聖人知則效天不厭其崇方極得髙明而有了
 天道禮則法地不厭其卑方成得博厚而有了地道
 崇效卑法天地方成位就聖人身/上説天地天地位方有易可
 行盖天地尊卑之理不設易何從起所以有崇有卑
 方易行乎其中這知崇禮卑道理原是性中天成生
 来便存只是人自虧自歉了便不能存其存惟崇效
[009-24b]
 卑法方得存其存存存則自成妙用千變萬化俱従
 性而出所謂道義之門也中庸時/措之宜窮理則知崇不出
 一易知惟易知是无上之知故徳以之崇循理則禮
 卑不出一簡能惟簡能是曲當之禮故業以之廣朱
 子曰禮卑便㑹廣髙則狭了又曰地卑是兩脚踏地
 従貼底謹細處做將去此語最有味離卑法言崇效
 是无了貼地工夫雖欲效天天地安得設位便是乾
 坤息也乾坤毁安得成性惟有崇有卑便成性存存
[009-25a]
 上章明善字此章明性字中庸温故知新是崇效/天敦厚崇禮是卑法地
  右第七章
  合上章一篇道義之門即是大生廣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
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㑹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
之可行而无所礙處如庖丁解/牛㑹則其族而通則其虚也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
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
[009-25b]
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易中爻象都是天地間自然變化有一様變化有一
 様義所謂物宜也聖人惟見得天下之賾所以形容
 得物宜真故雖賾而不可厭惡也變化雖多有箇一
 定不可易之典禮在即書經五典五禮也聖人惟見
 得天下之動所以㑹得大通之道行得典禮其辨吉
 凶處最分明故雖言其動而不可雜亂也人不成爻
 象只為不成變化要成變化必須擬言議動要擬言
[009-26a]
 議動无如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已下七爻其法也
 擬言議動易所謂占言動成變化易所謂變従首章
 說變化字到此方結明
 朱子曰㑹是衆理聚處雖覺得有許多難易/窒礙必于其中却得箇通底道理方可行耳
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
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邇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
[009-26b]
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中孚/九二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
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斷金/如蘭
言物莫能間而其言/有味也 同人九五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大過/初六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
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徳
[009-27a]
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謙九/三亢龍有
悔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
動而有悔也乾上/九不出戸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
言語以為階君不宻則失臣臣不宻則失身㡬事不宻
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宻而不出也節初/九子曰作易者其
知盜乎易曰負且乗致宼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
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
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乗致
[009-27b]
宼至盜之招也解六/三
 引七爻以為擬議之例雖各舉一事意則相貫中孚
 言行之感通同人貴言行之同心大過教之以慎謙
 教之以虚乾上則不能下之反不節則不能慎之反
 解之致宼則不相應不相同之反皆擬議要訣 擬
 議首中孚者鳴鶴爻辭全在一中孚中則自孚自應
 君子擬議正要審中也合得中方是至善而天下應
 之矣解爻上慢下暴全失了擬議之道便一歩不能
[009-28a]
 通與首段正相反負者物貴而我賤故為小人之事
 乗者我貴而物賤故為君子之事觀慢藏誨盜一語
 則知言動間深衷隠匿都无所用其巧觀冶容誨淫
 一語則知言動間文致粉飾都无所藏其偽
  右第八章言卦爻/之用 言易中爻象皆示人變化之
  門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本/在
第十章/之首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相得謂一/與二三與
[009-28b]
四五與六七與八九與十各以竒耦為類而自相得有/合謂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兩相合
也/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
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鬼神謂凡竒耦生成之屈伸/往来者 本在大衍之後依
程子曰宜在此四按五位相得就一六位北二七/位南三八位東 九位西五十位中上㸔更分明
 上章言擬議以成變化然則従何擬議聖人揲蓍求
 卦正是要人占象占爻以知所擬議也故結之曰知
 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天地變化只是二
 氣五行如一陽水六/隂水餘倣此其數則見于河圖故天地之數
[009-29a]
 皆五而總于五十有五河圖之五十五數之體也而
 用寓于其中矣故變化于此而成鬼神于此而行无
 不具足此數之中其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焉耳下
 文正教人成變化行鬼神之事 五位相得而各有
 合一句該河圖无窮妙理一六水二七火等就是天
 之十干水北火南等就是地之十二支如此一往来
 交錯天地間生生化化何者不従此出故曰成變化
 天地間吉凶禍福何者不従此起故曰行鬼神盖有
[009-29b]
 相得與合便有不相得與不合下繫說逺近相取又
 說不相得則凶即指此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閏五嵗再
閠故再扐而後掛
 大衍之數五十數之用也所謂變化之門神而明之
 之事也五十之中又以四十九為用一為體體藏于
 用也 其用四十有九是天然定數盖卦體方數用
[009-30a]
 少隂是八故八八六十四卦蓍體圓數用少陽是七
 故七七四十九䇿又不特此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一兩儀一竒二耦是三四/象太陽一少陽二少隂三太隂四
 是十八卦乾一兊二離三至坤八是/三十六共合来恰好是四十九數也横来直去无非
 四十九
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
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分二掛一/揲四歸竒十有八變而成卦
[009-30b]
三變成爻十/八變成六爻八卦而小成謂九變而/成三畫卦引而伸之觸類而
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一卦可變為六十四卦/凡四千九十六卦也顯道神
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祐神謂
助神化/之功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何為大衍衍而三十六則為乾䇿衍而二十四則為
 坤䇿衍而二百十六則為乾卦衍而一百四十四則
 為坤卦以至衍而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則六十四卦
 全皆衍也天地之數五十五何以止衍五十盖五者
[009-31a]
 數之中一二三四六七八九皆有方位便各一其性
 各一其用五无方位无所不含无所不成故惟五可
 衍兩其五則為十十其五則為五十論語五十以學
 易正是大衍之學以之成變化行鬼神故可以无大
 過知大衍之學則四營十八變皆吾自然之營與變
 也三百有六十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皆吾自具之䇿
 數也人只當身自驗貌言視聴思五事也日夜運用
 何時不可營肅乂哲謀聖五徳也隨人具足何處不
[009-31b]
 成變周身中萬其毛竅一晝夜萬其呼吸何數不完
 具只是人不知衍耳于此引伸觸類而長天地之體
 即吾體天地之用即吾用變化自成鬼神自行故曰
 天下之能事畢矣成變化故道于此顯行鬼神故徳
 行于此神可以應萬感而无不通故可與酬酢可以
 賛化育而通神明故可與祐神此皆大衍之變化故
 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伏羲神明作用
 不但見于畫卦尤妙于揲蓍不觀四營十八變安知
[009-32a]
 成變化行鬼神能事成變化便與造化做得賔主故
 云酬酢行鬼神便與造化助得功用故云祐神 當
 期之日則四時運行之理无不備當萬物之數則萬
 物並育之理无不備四營十八變皆參求此理之妙
 法得其理道自顯徳行自神矣引伸謂舒展只管引
 而展開去也觸類謂以類相觸而通如乾為君為父
 為金以類推開去也學易全要引伸觸類何為神之
 所為朱子曰徳行是人做的事因數推出来方知得
[009-32b]
 這不是人硬恁他做都是神之所為也須知得是天
 理合如此孫聞斯曰八卦而小成只是八卦引伸觸/類便是六十四卦不必推廣到四千九十
 六卦其曰十八變凡九變分而為二便是兩變也/按六十四卦又推而三百八十四爻道理自无窮
  右第九章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 言聖人用易之法
  下三章賛易之妙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四者皆變化之道/神之所為者也
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
[009-33a]
嚮无有逺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
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
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參者/三數
之也伍者五數之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昻之謂也此皆謂揲蓍求卦之
事/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
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
 惟象變辭占俱是至道所以不可不尚尚則得聖人
 之變化故曰有聖人之道四焉爻象中之辭都是示
[009-33b]
 人吉凶悔吝之門人一出言便尚這箇轉移禍福至
 理纔與世道人心有用所以聖人之言可畏惟其言
 皆闗進退存亡大窽繫以此而言謂之尚辭這便是
 擬而言六爻變動不是用意可變到那時位自然一
 様道理出来不期變而變人有動待動而成過方纔
 思改便不成變化惟到那時節便見得道理已改換
 只循理自然成變此謂尚易之變這便是議而動凡
 成一件事有形可見者皆曰器易中先有至極之理
[009-34a]
 見而成象成象/為乾方有這件用形而成器人有一事成
 用必先象其至理此之謂尚象卜筮不必揲蓍灼龜
 然後為占有一疑未决一理未明只把易中吉凶悔
 吝之理一占一度便自分明此之謂尚占所以君子
 有心占卜筮之占聖人為凡民設非君子所尚 遂
 知来物非術數家知未来之謂吉凶之感俱有由来
 之故惟問之于易可以知其所由来之物這是理之
 極精㣲處故為天下之至精通其變従一剛一柔交
[009-34b]
 錯而變遂成六十四様文章極其數以乾九坤六之
 數四營十八變遂定六十四様物宜之象這是理之
 極變化處故為天下之至變无思无為寂然不動而
 所以應乎感者未嘗不具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所
 以不動者未嘗不寂這是理之極神妙處故為天下
 之至神只通得天下之感未足言神惟通天下之故
 従源頭透徹自然變化不禦所以為至神 參伍以
 變朱子言/之極詳參參天也伍參天又兩地也凡變无不従
[009-35a]
 三五先天乾後天居西北進三退五也先天坤後天
 居西南進五退三也這是自然定理所以十五日節
 氣一換月以十五而盈虧皆三五也錯是一横一直
 如絲之有經有緯綜是一上一下即簆之時上時下
 參伍錯綜是所謂大衍之法聖人神明妙用全在于
 此按朱子參三數之伍五數之俱就揲蓍說/㸔来是畫卦之變錯綜則揲蓍數法也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㡬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惟㡬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
[009-35b]
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惟天下之至精則逺近幽深一一知所由来這是究
 極到至深處正是人心寂然不動根宗所以通得天
 下之志惟天下之至變于萬感萬應之理一一研求
 出㡬来這是識了動中之時宜所以成得天下之務
 惟天下之至神則寂感之間有箇不測妙用使天下
 利用出入无所不通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這都是
 聖人之能事俱従象變辭占中来故申之曰易有聖
[009-36a]
 人之道四焉
  右第十章承上章之意言易/之用有此四者 賛易道之神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
斷天下之疑
 従首章說到上章易成變化行鬼神不出深也㡬也
 神也而所為神者却有一箇寂然不動之主説到此
 處天下之理至矣盡矣此外更无餘矣易之開物成
[009-36b]
 務冒天下之道也只是這些子故曰如斯而已者也
 斯字全指寂然不動之理說即下文太極是也聖人
 之心惟其寂然不動故謂之洗心洗者潔浄精㣲之
 極通篇以此句為主蓍卦爻皆本諸此乾坤法象變
 化妙用立成器利出入无非此也聖人不過因蓍龜
 以顯出此理耳寂然之理即是易簡 開物即理/字
 開通了人心吉凶之實理成務是成就了天下轉凶
 為吉之事開物成務便該盡了天下之道三句見易
[009-37a]
 道如此其大然總不出一箇至極之理聖人得此理
 故能通天下之志即開物也能定天下之業即成務
 也通志則志不惑成務則事不惑故能斷天下之疑
 合三句見其冒天下之道
是故蓍之徳圓而神卦之徳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来知
以藏往其孰能與于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
者夫聖人體具三者之徳而无一塵之累无事則其心/寂然人莫能窺有事則神知之用隨感而應所謂
[009-37b]
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殺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謂
 承上易總不出斯理所以易有蓍極圓而神就是此
 理之圓融流轉處易有卦極方以知就是此理之畫
 一有定處易有爻其義變易以貢就是此理之變動
 而顯明處此理渾然全具于人心只不明易便不明
 吉凶未免憧憧往来故聖人以此洗心退而藏藏而
 密宛乎寂然不動之本體故能吉凶與民同患感而
 遂通天下之故其神而无不通者只以知故之由来
[009-38a]
 所謂蓍之圓而神此也其知之有定在者足以藏其
 用之徃所謂卦之方以知此也若非聰明睿知神武
 不殺其孰能與于此㢤通志定業見其聰明睿知斷
 天下之疑見其神武不殺也洗心本義/以見成說 退藏謂退
 而深藏密者不睹不聞之地總是狀聖人心體寂然
 處洗心二字玩之極有深味知来者吉凶由来之故
 藏往則千變萬化之用皆于此藏蓋来者言本来往
 者言應用此易中往来通義也
[009-38b]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明于/天道以前
民用察于/民故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徳夫是故闔户謂
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来不窮謂之通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
民咸用之謂之神
 聖人明得此理已是通徹了三才一致之極是以天
 道變化聖人能明之民生吉凶之故聖人能察之此
 理原人人可知但天下多日用不知之百姓所以聖
[009-39a]
 人不得不興神物以前民用何為前民用民昩于吉
 凶之故便不知利用之道故假蓍龜以先之蓋非蓍
 龜无以通造化而顯神明之用則无以起天下齋戒
 之誠故聖人興神物正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徳也吉
 凶之故原在人心只昏蔽便自昩了一知敬懼便自
 開明故聖人以神物生其齋戒這是聖人鼔舞天下
 之妙用其實此理何嘗一人可離又何人一日不相
 出入故說闔戸一段見得最切最近開眼便見舉足
[009-39b]
 便履聖人與凡民一毫无二也乾坤便是戸闔闢便
 是變往来便是通可見便是象有形便是器聖人修
 而制之便為法百姓共而由之便是神極其變化極
 其神妙原来不出這些理所謂如斯而已是也 人
 心一齋戒便清明而通得鬼神聖人興神物全為通
 人這些清明之氣也書曰夙夜惟寅直哉惟清未形
 而有見謂之象因象而成形謂之器以日用不知之
 百姓而亦能利用出入所以見其神
[009-40a]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可見圓神方知易貢者有象之易也有箇所以然者
 无象之易也无象之易斯理是也寂然不動者也所
 謂太極也无此理便无所謂易有太極便有易自然
 變化自然生生凡夫儀也象也卦也吉凶大業也一
 有俱有而開物成務无非此而已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
[009-40b]
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
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隠鈎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亹亹猶勉勉也/疑則怠决故勉是故
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
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
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說到太極天地間更无他道只是這箇理天地便是
 此理大法象四時之變通此理之變通日月之縣象
[009-41a]
 著明此理之著明此理得之于已則為日新之徳而
 至可貴在是此理措之于事則為富有之業而至可
 富在是天下之崇髙孰加于此故莫大乎富貴全具
 此理者聖人故聖以之為天下利全顯此理者蓍龜
 神物故能定吉凶成亹亹蓋合徳天地合序四時合
 明曰月而備富貴之全者在聖人乃聖人所為與民
 同患以參兩天地節宣四時運行日月備極其崇髙
 之徳業者尤在于蓍龜故聖人之大大于蓍龜之用
[009-41b]
 也是故易非聖人有所作為于其間也不過因天地
 而則之效之象之聖人特因其自然示以象繫以辭
 定以吉凶焉爾由此觀之易之開物成務冒天下之
 道太極之外更何事哉故曰如斯而已者也 圓神
 方知易以貢故能探賾索隠鈎深致逺即極深研㡬
 之謂也闔闢變通出入利用故能成天下之亹亹即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亹亹者吉凶明則趨向自不
 能已所謂鼔之舞之是也 通篇大㫖言易開物成
[009-42a]
 務總自聖心出易之圓神方知即聖心之神知也若
 此者易不過一太極聖心即太極故天地四時日月
 富貴之理无不備于聖人而聖人妙用盡在于蓍龜
 所以有示有告有斷皆聖人效法天地而為之此易
 所以冒天下之道也
  右第十一章此章專/言卜筮 此章推明易之本源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
[009-42b]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上章說聖人制易之原此章則說人當體易能體易
 則人而天矣所謂自天祐之也大有以離明順天理
 故自天祐之繫于終爻盖離中一柔又虚又明所以
 為順為信順便得天助信便得人助人到虚明之極
 自然歩步都務實踐只向真誠行故謂之履信自然
 念念都従天理只依小心去故謂之思乎順這㸃虚
 明原是極可尊可貴底能以虚明為尚故曰又以尚
[009-43a]
 賢如此有不自天祐之者乎易明吉凶天道本来无
 不吉履信思順尚賢純走了吉路便全是天道故自
 天祐之然非大有之剛健文明何以得此故易必待
 其人人必待徳行下文則正言其人也 中庸曰自
 誠明自明誠天道本誠而明人道所以合天只有自
 明而求誠一路此大有自天祐之為入易之門明在
 天上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009-43b]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
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鼔之舞之以盡神
 說到自天祐方謂之真易這纔是得聖人之意故以
 書言觀易則聖人之意㡬于不可見不知聖人之意
 即在卦象爻辭之中聖人之象辭即盡變通鼔舞之
 道其能得與不得是在人焉爾得之則書言即意也
 不得之則聖人之意終不盡于書言也 情偽即當
 不當也六十四卦鋪設便有相得不相得吉凶悔吝
[009-44a]
 全于此分聖人示人之意即于此可見
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㡬乎息矣緼所包蓄/者猶衣之
著也乾坤毁謂卦畫不/立乾坤息謂變化不行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
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
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卦爻隂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
 書之所言盡于乾坤乾坤便是易之精藴乾坤成列
 易就立于其中假使无乾坤如何有易假使非易乾
[009-44b]
 坤之不毁者何故故乾坤亦㡬乎息矣然則乾坤即
 可見可象之易易即不可見不可象之乾坤以其形
 而上謂之道以其形而下謂之器其實道即器器即
 道原无兩件化裁之變變于此推行之通通于此措
 之事業事業定于此形上不離形下形下即是形上
 書言未嘗非意意未嘗非書言也 乾坤成列易立
 乎其中要見得易的即是乾坤形上形下𦂳根此句
 說與天地設位易行/乎其中語意不同
[009-45a]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
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
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
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
言而信存乎徳行
 是故聖人立象設卦足以極天下之賾然是象焉而
 已聖人因爻繫辭足以鼓天下之動然是言焉而已
[009-45b]
 其化裁之變推行之通所謂意者未嘗不寓于象爻
 也神而明之必待乎其人所謂其人必待乎黙成之
 徳行盖徳行黙成則動即成變通身即成象爻又何
 聖人之意不可盡見乎其徳行何如履信思順尚賢
 是已 先曰謂之變謂之通言變通之道爻象中所
 自有又曰存乎變存乎通則必得其人為之變通云
 爾前第二章說觀象玩辭方得自天祐之此章說自
 天祐之方謂之神明易道語意正相首尾十二章原
[009-46a]
 一貫
  右第十二章 上言易本于太極此言有其徳行
  方是易惟以徳行論易易不可一日離已三章一
  意
 
 
 
 
[009-46b]
 
 
 
 
 
 
 
 周易像象述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