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84 易精蘊大義-元-解蒙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精藴大義卷三     元 解蒙 撰
上經三泰至噬嗑/
乾下/坤上
泰小徃大來吉亨
 先儒曰天尊地卑乾坤之體也其氣相交乾坤之用
 也陽來故吉道交故亨
  蒙謂隂陽之氣和而上下之情通乃氣化人事一
[003-1b]
  新之㑹也
彖曰泰小徃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
交而其志同也
  以氣相感所以爲泰和之時以心相孚所以成泰
  和之治氣化人事固有相符之理此聖人即天道
  之泰而知人道之泰也
内陽而外陰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
小人道消也
[003-2a]
  觀陰陽進退之機明世道亨通之運則知泰之所
  以爲泰矣
 先儒曰天地以氣交上下以情通天地君臣其位則
 定所交者氣與志耳故不言剛柔而言陰陽健順也
 陰陽以氣言也健順以德言也君子小人以人言也
 内陽外陰天地之道泰也内健外順乾坤之道泰也
 内君子而外小人國家之道泰也泰之世君子固泰
 矣小人道消亦小人之泰也否泰之贊歸宿在君子
[003-2b]
 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
  蒙謂通上下之交所以成世運之亨辨内外之分
  所以知吾道之泰蓋上下不交固无以成乎泰然
  不有内外之分又安能久安而長治哉故聖人贊
  易之泰既言陰陽交和又言君子道長陰陽交和
  乃君子之道長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
左右民
[003-3a]
 先儒曰泰者萬物大通之時也上下大通則物失其
 節故裁成而輔相之以左右民天地之道以形氣之
 全體而言天地之宜以時勢所適而言財成者因其
 全體而裁制其節使不過輔相者隨其所至而贊助
 其所不及蓋乾坤運于无心故不能无過不及之差
 聖人有心以爲之主故无過不及之失所以天地之
 功必有待于聖人也蓋泰之反爲否否泰相因間不
 容髪財成輔相之道一日不行于天地閒則泰將爲
[003-3b]
 否矣
  蒙謂因陰陽和暢之時明世道泰亨之治此聖人
  所以贊化育而參天地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先儒曰乾下坤上卦借象以示交泰也乾皆上征坤
 皆下復六爻辨位以正陰陽也卦言來者謂天氣之
 下降爻言征者謂君子之上亨
[003-4a]
  蒙謂知賢者有竝進之象則知賢者有出治之心
  此所以成天下之泰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先儒曰仁足以有容勇足以斷制智足以燭幽道足
 以示公然後无過不及之差惟其以光大故能如此
 非光則无以及逺非大則不能勝私其能合于九二
 之中行者鮮矣
[003-4b]
  蒙謂以含容之量施剛果之用有深逺之慮而无
  朋比之私以此治泰自无過不及之差矣
九三无平不陂无徃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象曰无徃不復天地際也
 先儒曰將近小人故其辭危福謂享其泰和之福際
 謂陰陽消長之際蓋陰陽消長當于其際觀之平陂
 徃復者天運所不能无艱難貞固者人事所當自盡
[003-5a]
 若諉于天而无預于人事則易可无作矣蓋艱難貞
 固則不以時之將陂而怠其志勿恤其孚則不以陰
 之將復而動其心
  蒙謂天運有去留而人事所當盡故聖人深言保
  泰之難而爲長治之術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先儒曰陽性固升又必引翼扶持而後進善之難也
[003-5b]
 若陰性本下不待招麾呼號而相與就下已有不可
 禦之勢矣惡之易也
  蒙謂无可資之勢而得衆心之同以羣陰之志趨
  乎下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先儒曰三有治泰之道五成交泰之功至此而盡矣
 泰中四爻互歸妹而三四易位亦成歸妹故二卦之
[003-6a]
 五其辭同
  蒙謂順剛明之賢以成治泰之功由其道通而其
  志同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先儒曰九三言其將然以時尚可爲也故能艱貞則
 无咎上六言其己然以時不可爲也故不免于吝處
 泰之終而坤體陰柔安得不否處否之終而乾剛體
[003-6b]
 健安得不泰人事天時未有下相符也自乾坤以後
 始係人道經歴六坎險阻備嘗内有所畜外有所履
 然後致泰而泰後即否以此知人道立難而喪易國
 家成難而敗易天下治難而亂易此序易之深意亦
 天地自然之理也
  蒙謂泰極而為否故戒其力爭而教之自守蓋聖
  人至此已知其无可柰何而猶僥倖其萬一也
坤下/乾上
[003-7a]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徃小來
 先儒曰泰先言小徃大來而後言吉亨是以天運推
 之人事否先言匪人不利君子貞而後言大徃小來
 是以人事參之天運泰則歸之天否則責之人聖人
 之意深矣
  蒙謂人道亂而正道廢聖人安得不爲世道惜哉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徃小來則是天地不交
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陰而外陽
[003-7b]
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先儒曰彖中唯否泰言陰陽以備乾坤之體也否則
 氣藏乎質而不交故又以剛柔言大小言卦才上下
 言卦位内外所以别其體消長所以推其類
  蒙謂氣化衰而人道廢聖人于否隔之時深爲吾
  道惜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禄
 先儒曰當小人得志之時只說君子處否之道可見
[003-8a]
 一部書全爲君子謀天地不交君子順陽之象而晦
 處竆約也
  蒙謂天地閉而賢人隱吾于否之象見之矣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先儒曰君子難進故泰之初而勉以征小人易邪故
 否之初而戒以貞貞雖爲小人謀正所以爲君子謀
 也彖言貞之不利所以戒君子也初言貞之吉亨所
[003-8b]
 以勸小人也
  蒙謂君子之居亂世雖欲全身以伸道未嘗不欲
  得君以行道此否之君子雖以彚貞而志常在君
  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羣也
 先儒曰大人既否矣安得亨然必曰亨者无終否之
 理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竆居不損衆人以爲否而
[003-9a]
 君子未嘗不亨也彖言不利君子貞象曰君子儉德
 辟難疑若无所容矣而初二两言君子之亨者蓋不
 利而辟難者時也然未嘗不亨者道也聖賢憂世之
 志樂天之誠吾于此見矣
  蒙謂小人順上以求濟其否君子全身以求伸其
  道蓋人品不同而趨向亦異然非六二之質居柔
  正亦不能包承非大人之居中得正又安能不亂
  其羣哉
[003-9b]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先儒曰小人雖能乗時以病君子然適足以爲君子
 之羞也
  蒙謂處困竆之際而肆邪僻之心以其陰柔而失
  中正故也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003-10a]
 先儒曰否九四有命即泰九三无徃不復之理然泰
 九三平陂徃復皆警戒辭尚冀其艱貞无咎而否九
 四直稱有命无咎疇離祉歡欣慶賀溢于言表
  蒙謂當濟否之任而无專制之嫌則上下挾持而
  其志固矣故可與其類同進以濟天下之否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先儒曰泰復爲否者六五柔懦之君當任其咎否終
[003-10b]
 復泰者九五剛明之君是頼焉
  蒙謂德稱其位者雖可以息天下之否而不可忘
  戒備之心否泰之相仍其機固在于此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先儒曰否泰之機常相持也其中又有倚伏之機焉
 故否之卦辭與泰相反否之極也而六爻无凶悔吝
 之辭者卦言天地之否而爻言濟否之道君子蓋有
[003-11a]
 以處此也五之休否則否猶有存者至于傾否則盡
 矣傾否者人事也否終則傾者天時也否終則傾固
 天道之自然亦須人事以應之若以否泰相仍爲一
 定之數則易不必作矣蓋君子者國家宗社生民之
 所係否則天下憂之泰則天下喜之憂喜不在君子
 而常在天下也
  蒙謂以剛陽之才居否終之運所以能易否而爲
  泰也
[003-11b]
離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先儒曰天理而已矣故无徃而不同也同人否之反
 也故在否則不利君子貞在同人則利君子貞矣
  蒙謂合衆心之同濟天下之難亦在于公正而已
  耳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
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
[003-12a]
也唯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
 先儒曰彖辭卦體多以二五爲主而一卦之主在五
 則尤顯言之此卦以二爲主故彖先主二言然同人
 于野利涉大川則非二所能也故以乾行明之行健
 不以武而以文明用之相應不以邪而以中正應之
 君子正也
  蒙謂聖人即卦體以明大同之道唯當理而无私
  則可以合天德而一人心矣
[003-12b]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先儒曰水之于地爲比火之與天爲同人比之以无
 所不比爲比同人以有所不同爲同蓋天火不同而
 性同類族辨物所以審異而致同也
  蒙謂君子觀物象有質異而性同故措諸事必審
  異而致同知此則知同人之所以爲同矣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003-13a]
  蒙謂同人之道在外而无疎昵之偏則雖同而與
  比異矣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先儒曰親其所親則疎者隔矣黨其所黨則逺者疑
 矣此爻以卦體言之則有大同之象以爻義言之則
 示阿黨之戒不可以一概論也
  蒙謂不能大同而從所私其爲同也偏矣
[003-13b]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先儒曰伏戎以伺五升高以窺二
  蒙謂志雖係乎陰而理不勝乎陽故其情狀有如
  此者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乗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先儒曰三四无同人之道故不稱同人于此二爻見
[003-14a]
 天理在人不可泯没
  蒙謂始雖係乎私終能遷于善非以道制欲者不
  能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過言相克也
 先儒曰以剛居上非所以善同乎下而又昵其私非
 同人于野之義是以強弗友之徒盡起而争之夫以
 上而伐下宜若舉而措之爾何至動大衆而僅能勝
[003-14b]
 之哉私故也作易者以爲失君人大同之道故備言
 私昵之狀而以敵國交兵之法言之其訓嚴矣故雖
 克而相遇亦不言吉也
  蒙謂无大同之體而有私比之情雖知其理直猶
  當以力勝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先儒曰彖言同人于野言其所同者逺而无形迹之
[003-15a]
 拘象辭言合異以爲同之理爻辭則言人心不同而
 有公私廣狹之殊各爲一義
  蒙謂始而无所同終而无所異然其大同之志則
  未遂也
乾下/離上
大有元亨
 先儒曰比以一剛主五柔集大統之初也大有以一
 柔主五剛保大業之時也大有六爻皆善故彖下无
[003-15b]
 它辭但言元亨而已
  蒙謂能以理御其勢斯能成盛大之治矣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曰大有
  君有虛中之德人懷歸徃之誠此所以爲大有之
  世也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人能勝私而燭理故其所行无非天此所以大善
  而亨通也
[003-16a]
 先儒曰夫衆不能治衆也善治衆者不以衆而以寡
 剛不能制剛也善治剛者不以剛而以柔此大有之
 五剛惟一柔居尊者爲能有之有大有之資而又有
 大有之德以此順天理而時行之則其亨也固宜矣
  蒙謂居得致之位而有能致之資所以當大盛之
  時而有大通之道也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先儒曰火在天上明无不照善惡皆見也
[003-16b]
  蒙謂當剛盛之時而思治之之道唯舉措得宜則
  能盡人心而合天理矣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蒙謂居大有之初而不至于過盛則能存兢畏之
  心而无驕盈之失矣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徃无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003-17a]
 先儒曰此爻乃伊尹任重之事
  蒙謂以剛中之才當大有之任斯能任重而道逺
  矣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先儒曰居下之上而歸五諸侯覲王之象也
  蒙謂爲臣之道不私其有而效諸君非有剛正之
  德不能也
[003-17b]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蒙謂處臣位之極而无偪上之嫌唯明哲以保身
  者能之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蒙謂既有以通上下之情又有以嚴君臣之分盡
  君道之善者也然此言也亦因五之不足而爲之
[003-18a]
  戒歟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先儒曰能大同然後能大有蓋方其同也又有所不
 同至大有則无不同矣六爻一亨二吉三无咎明主
 在上羣賢畢用无一敗治之小人嗚呼盛哉
  蒙謂當大有之時居无位之地乃有大而不盈者
  也故聖人深贊之
[003-18b]
艮下/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
 先儒曰一陽五隂之卦其立象也一陽在上下者爲
 剥復象陽氣之消長也在中爲師比象衆之所歸也
 三四在二體之際故自上退處于下者爲謙自下奮
 出于上者爲豫此觀畫立象之本也易六十四卦唯
 謙无凶悔之辭者能下故也彖辭不言吉其吉可知
  蒙謂卑以自牧而有常成德之事也
[003-19a]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謙有必通之理故聖人即其著于兩閒者以發明
  之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
  謙者人之至行故聖人即自然之理以發明之而
  見其无間乎幽明天地之異其所以示人勸戒之
  意切矣
[003-19b]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其積也廣博而深厚故其發也髙大而光明然又
  貴于悠久也
 先儒曰下濟光明艮也卑而上行坤也天道謂日月
 陰陽言其氣也地道謂川谷山澤言其形也鬼神謂
 災祥禍福言其理也人道謂予奪進退言其情也四
 者皆自然之理故皆曰道謙尊而光即天道下濟而
 光明卑而不可踰即地道卑而上行上以天地之道
[003-20a]
 言此以人體天地之道而言也
  蒙謂謙有必通之理故其道之寓于物者无不同
  謙无自髙之意然其實之著于外者不可掩故聖
  人深贊之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先儒曰卦皆實象惟謙與大畜是假象謙者始盈之
 道故以貴下賤則貴賤平矣以財分人則貧富平矣
 以善教人則賢否平矣葢德盛禮恭君子所以自持
[003-20b]
 裒多益寡君子所以及物
  蒙謂君子觀以卑蘊高而趨于平之象故以之施
  于事亦適平而已耳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先儒曰謙艮體三爻尤吉以其篤實而居下也
  蒙謂已有自卑之意則人有共濟之誠聖人以其
  執柔處卑而贊其以謙受益也
[003-21a]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蒙謂觀其德之著于外由其實之積于中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先儒曰謙以九三一陽爻爲成卦之主文王卦辭唯
 主九三一爻言不及其它故周公因之惟厚其勞而
 安其吉耳以九居三承坤之重爲衆所歸爲君所任
[003-21b]
 大臣當任者也不極于上而居下體又艮爲篤實能
 知止矣以大功而知止安重不遷持以長久其吉宜
 哉
  蒙謂能興不世之大功又有絶俗之大德故聖人
  極言以贊之
六四无不利撝謙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蒙謂謙乃人之美德施當其可則雖極而不過矣
[003-22a]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先儒曰以柔居尊謙可知矣故爻辭獨不言謙所以
 防其過也
  蒙謂修文德以懐逺人用威武以懲不軌威德並
  用盡君道之宜也
  饒氏曰處謙之至而猶有不服者則可以其鄰而
  侵伐之矣如湯之于葛遺之牛羊又使亳衆爲之
[003-22b]
  耕可謂謙矣而葛伯又殺其童子則利用侵伐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先儒曰師邑國皆坤象謙之一卦下三爻皆吉而无
 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未有如是之純全
 者謙之效固如此
  蒙謂既以陰柔而極謙宜用剛武而自治聖人示
  人剛柔相濟之道也
[003-23a]
坤下/震上
豫利建侯行師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
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
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
祖考
初六鳴豫凶
[003-23b]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
[003-24a]
象曰六五貞疾乗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㝠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㝠豫在上何可長也
震下/兌上
隨元亨利貞无咎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
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003-24b]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003-25a]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係之上竆也
巽下/艮上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先儒曰器久不用則蠱生人久宴溺則疾生天下久
 安則弊生皆謂之蠱
[003-25b]
  蒙謂聖人有克亂之才先見之智則先弊可革而
  後利可興矣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徃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

 先儒曰在上者有止而无動在下者有順而无忤禍
 亂之由也泰言其命亂蠱言天下治其治中生亂亂
 中生治歟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以竆而變也蠱元亨
[003-26a]
 而天下治以弊之飭也利涉大川以下言治蠱之道
 敢犯險難勇徃必前乃克有濟
  蒙謂既言致蠱之由深明治蠱之道人事盡乎已
  而成功歸諸天此聖人贊易之深意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先儒曰體巽風之動以振民則天下之蠱治矣體艮
 山之止以育德則人欲之蠱飭矣于民而振作其氣
 使之力于相生相養而无廢惰自安之情于己而涵
[003-26b]
 養其德使之日新又新而无逸豫自止之意君子之
 事无大于此二者然振民育德非兩事由已及人自
 是推之耳大學之明德新民中庸之成已成物是也
  蒙謂當有事之時而爲其所當爲明德新民而已
  耳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蒙謂子能盡誠于父事則可以致其父于无過之
[003-27a]
  地矣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先儒曰九二内柔應承母之事
  蒙謂以剛中之才承柔弱之事唯將順從容之爲
  貴也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也
[003-27b]
 先儒曰其事雖拂其理則順故悔有小而咎非大也
 若視二之得中道則未也
  蒙謂以其處之過剛故不能无小疵然以才之克
  幹故亦能无大過聖人欲人盡事親之道其垂訓
  之意嚴矣
六四裕父之蠱徃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徃未得也
 先儒曰六四體艮之止而爻位居柔止則怠柔則懦
[003-28a]
 持是以徃吝之道也安能治蠱葢強以立事爲幹怠
 而委事爲裕以九居三剛之至也故銳而失之過以
 此爲臣諍君之臣也以此爲子諍父之子也以六居
 四柔之至也故緩而失之不及以此爲臣從君于昬
 也以此爲子從父之令也故三小有悔而四徃見吝
 必不得已寧悔无吝此治亂興亡之幾也
  蒙謂以陰柔而救敝事其能濟者鮮矣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003-28b]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先儒曰六二以五爲母柔居尊也在六五又取子道
 以繼世之君言也易之取象何常之有
  蒙謂任剛中之賢以當人君之幹則可以爲善繼
  成令譽也蓋二雖有克濟之才而任之在乎五故
  聖人交美之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003-29a]
 先儒曰君子當蠱之世方事之興也盡力以幹焉操
 巽之權以行其所當行及事之休也潔身以退體艮
 之止而止其所當止故蠱下五爻皆以父子明之者
 家國一理也然父子主恩君臣主義恩无可絶之理
 義有可去之道兹蠱之爲卦五爻皆言爲子所以有
 幹蠱之事上爻獨言爲臣所以有高尚之志然其志
 尚高潔足以儀蠱壊之風乃所謂不事之事也
  蒙謂衆方有爲而己獨處于无事賢逹之高致也
[003-29b]
  故聖人特取之
兌下/坤上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先儒曰自臨之初爻至遯之二爻在卦經八爻在月
 經八月剛柔皆變是臨盡消也
  蒙謂當陽長之卦以其才之能善故其贊之深以
  其時之難常故其戒之早因其所美而美之因其
  當戒而戒之聖人之情見矣
[003-30a]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

  勢雖足以漸盛而理不失于中和剛中而和順天
  理之本然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于陽剛方長之時即爲將變之戒聖人之慮深矣
 先儒曰臨遯皆言浸長同一意也說者說其心順者
 順其情臨民之道也剛而得中非過剛也長大亨以
[003-30b]
 正之道也彖言天道孔子以人事參之時運亦宜然
 也蓋以浸長之剛臨浸消之柔嚴以逺之非也說斯
 可矣健以决之非也順斯可矣浸而長得臨上之時
 說而順得臨下之道自臨至遯八月尚久而云消不
 久聖人之戒深矣聖人于陰陽消長之機有得其精
 妙明哲作則智照幾先故如此若待其已衰後戒則
 无及矣
  蒙謂陽剛漸長之道雖能應乎天而陽剛漸衰之
[003-31a]
  勢不能逃乎時此又知雖喜其所可喜而亦憂其
  所可憂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竆容保民无疆
 先儒曰相臨之道莫若說順也臨人之道不臨之以
 勢而說之以心不臨之以位而順之以從理此坤兌
 二體所以有臨之象也教思无竆則不止及一時而
 澤及後世矣保民无疆則不止安一國而德被天下
 矣
[003-31b]
  蒙謂君子觀臨之象而知化民之理爲可久又知
  安民之勢爲可大則臨民之道得矣
初九咸臨貞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先儒曰以卦義言也以大臨小者臨之道初九九二
 臨四陰也以上臨下者臨之位六四六五臨初九九
 二也惟其迭應而陰陽相感故交相爲臨而謂之咸
 言交相感而交相臨也
[003-32a]
  蒙謂在下而獲上唯相感以正則可以行吉道也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先儒曰二初象同咸臨言吉而初貞二无不利者初
 位卑而不中故取其貞二得中而應君故无不利蓋
 下之感上須守其正臣之感君須戒其順
  蒙謂剛中之德獲信任之專由其以至誠相感而
  非順上之私也
[003-32b]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先儒曰兌爲口舌以甘說臨人者也然在多憂之地
 故又能憂之甘臨求諸人既憂之求諸己玩既憂之
 无咎五字則知聖人示戒深矣大抵易爲憂患而作
 防致寇之患則曰敬順不敗明處泰之道則曰艱貞
 无咎未嘗不自戒懼中來曰咎不長又聖人開遷善
 之門而速之入道也
[003-33a]
  蒙謂以說臨人固失其道然知過而能改則復于
  无過矣
六四至臨无咎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先儒曰臨道向近比下故爲至伊川于象爻發明三
 義葢上得乎君身得其正下得其助臨之至也
  蒙謂守正以親臨下民之道得矣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003-33b]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先儒曰處于尊位履得其中不忌剛長而能順之委
 物以能而不犯焉故聰明者竭其觀聽智力者任其
 謀爲不爲而成不行而至矣大君之宜如此而已陽
 長之卦凡遇陰柔之君則未嘗不順之故復臨泰壯
 六五之爻皆以下順陽剛而得居上之體作易者以
 此垂訓以爲君子地也
  蒙謂任天下之賢以臨天下之衆唯其知之明故
[003-34a]
  其行之至也
上六敦臨吉无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先儒曰六五之臨知也上六之臨仁也坤爲厚德故
 曰敦臨大抵厚以存心未有不善故敦復无悔敦艮
 吉敦臨无咎然亦皆是積累至極處有敦篤之義故
 三卦皆于五上言之六十四卦獨謙有吉无凶臨次
 之
[003-34b]
  蒙謂處尊高之地而篤從善之心厚之至也
坤下/巽上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先儒曰盥而不薦上之觀下有孚顒若下之觀上也
 盥者事之始不薦者精專致一也盥而不薦在誠而
 不在物也有孚者誠信存乎中顒若者端莊形于外
 有孚顒若在心而不在言也陰長之卦其辭皆危唯
 觀不然者蓋治中有亂亂中有治觀卦體可見矣觀
[003-35a]
 之爲卦下坤上巽四陰方長方且巽順伏于二陽之
 下而履至尊之位操九五之權又巽之象爲風風行
 草偃宻撓于天地之間有君子在上小人自然巽順
 之義此神化之妙有不容言者
  蒙謂盡其誠敬之心而一其歸向之意此人君之
  所以表儀天下者也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位足以尊臨乎天下而德足以儀表乎萬民所謂
[003-35b]
  以天德而居天位者也故聖人深贊之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吾于觀之君見之矣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

  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故其功用之
  妙不見其迹而莫知其然也
 先儒曰大觀在上以位言順巽中正以德言有位有
[003-36a]
 德故足以觀天下然其爲觀之道不以刑罰使物而
 以觀感化物也蓋天下之所觀者聖人也聖人之所
 觀者天也聖人何取于天哉以其不言之教見于四
 時而自行无差忒所謂神道也神即誠也體之于心
 謂之誠妙之于物謂之神聖人之設教于人舍天何
 觀哉其能使天下觀而化則不言之教寓于始盥之
 時此所以爲神道也天以神道行四時故生物而不
 見其生之迹聖人體天之神道而設教故化民而不
[003-36b]
 見其化之迹
  蒙謂以天德而居天位所以正天下之表儀體天
  道以治天民所以成自然之功用聖人治天下之
  道其體用之妙盡于此矣故聖人極論之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先儒曰坤爲土爲衆省方觀民象也巽以申命設教
 象也風行地上鼓動萬物无所不同先王之省方觀
 民也亦然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齊其政而不易其宜
[003-37a]
 如齊務末業則教之以農桑衞多淫風則教之以禮
 别曹奢則示之以儉魏褊則示之以禮无非爲民觀
 也王制言天子廵狩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
 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
 制度衣服正之乃其實也
  蒙謂觀之鼓動萬物无不周而吾之教化萬民隨
  其俗非有得于觀之象者不能也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003-37b]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先儒曰辭雖指小人意却屬君子蓋小人无咎非无
 咎也不足咎也
  蒙謂陰柔之質而居逺于陽宜所見之淺也
六二闚觀利女貞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先儒曰初位陽故爲童二位陰故爲女童蒙无知女
 子尚有知也
[003-38a]
  蒙謂既于陽剛之道少見而不甚明則唯以順爲
  正而已耳
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先儒曰三五皆曰觀我生辭同而義異六三察己以
 從人九五察人以從己
  蒙謂動必求諸己則能隨時以從道矣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003-38b]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先儒曰道之未足也進退觀諸己道之既足也進退
 觀乎時六三位不當故觀我生進退所謂觀諸己者
 也六四位正當故觀國之光所謂觀乎時者也
  蒙謂觀德輝之盛而輔治化之隆賢者之本心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先儒曰五觀之主天下之所觀仰也時之治亂俗之
[003-39a]
 美惡民之休戚皆係乎我之所爲然人君最難自觀
 蓋左右前後阿諛迎合蒙蔽之者多也却有驗處時
 之汙隆道之升降此其不可掩而最可觀者也故爻
 辭只說自觀象辭從而廣之曰觀民所以觀我也若
 治世无虞習俗歸厚民生樂業則知我之施爲无愧
 于民斯无咎矣此本諸身徵諸庶民者也抑嘗論之
 觀之爲道可以神求而不可以迹索故在象則爲風
 行地上風无形也在祭則爲盥而不薦盥无物也在
[003-39b]
 聖人則爲神道設教神无方也蓋存于精神心術之
 微而形于軌儀聽唱之下莫非自然之妙也然九五
 以中正履帝位不責人之必化而必先于觀我不恃
 己之教既盡而尤切于觀民是知聖人期使天下无
 一不爲君子之歸乃能遂其志豈容其有童觀之吝
 闚觀之醜哉昔者聖人之建極即九五中正以觀天
 下者也當時之民其未純乎中則不協于極不罹于
 咎者有焉其已趨乎中則凡厥庶民以近天子之光
[003-40a]
 者又有焉聖人莫不皆欲琢磨而成就之與觀之設
 教何異哉噫知書之有皇極則知九五之爲觀矣
  蒙謂王者之治推己以及物觀民以察己則德周
  而化洽矣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先儒曰九五上九在四陰卦中皆獲无咎以其體巽
 之德有以化服小人之類也下二陽主進爲臨于陽
[003-40b]
 道向盛之時聖人已預爲之戒至觀將爲剥既衰而
 後戒則无及矣故示戒宜在臨而不在觀也聖人致
 謹于消長之幾也如此况以九五中正在上羣陰仰
 而觀之故聖人以爲小人觀君子之象象雖如此勢
 實漸危故在上二爻皆曰无咎謂能如九五之中正
 上九之修省僅可无咎爾不然九五剛健中正以觀
 天下雖元吉大亨可也豈止无咎而已哉明二陽之
 消道大而德小也
[003-41a]
  蒙謂雖居无位之地猶當爲下之觀故不可忘戒
  惕之心也
震下/離上
噬嗑亨利用獄
 先儒曰刑罰所以助教化之不及聖人于大觀設教
 之後而疑有強梗不服者故次以噬嗑
  蒙謂欲去天下之間必得去間之用而後可也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003-41b]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先儒曰噬嗑剛柔分而柔得中節剛柔分而剛得中
 故于此卦發柔義剛柔分動而不溷乃明雷電並合
 而不亂乃章皆利用獄之義也
  蒙謂威照並用而剛柔得宜則得去間之道矣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勅法
 先儒曰明罰電象勅法震象明罰所以示人而使之
 知所避勅法所以防民而使之知所畏此先王忠厚
[003-42a]
 之意也噬嗑先動而致明初未明也故不敢折獄致
 刑豐則先明而後動初已明也故不待刑罰勅法聖
 人觀象之意精矣
  蒙謂王者法威明之象而用刑則可以禁民非而
  示民信矣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
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蒙謂用刑之道能禁惡于初則不進于惡矣
[003-42b]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先儒曰噬嗑食象故以食物明之
  蒙謂中正雖易以服人然施于明罰則在所痛治
  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先儒曰噬以喻刑人腊以喻不服毒以喻怨生
[003-43a]
  蒙謂刑施而怨起者以己之失德故也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先儒曰以全體言九四爲一卦之間則受噬者在四
 以六爻言則受噬者在初上故初上皆受刑四反爲
 噬之主卦言其位則梗在其中爻言其才則剛足以
 噬取義固不同也噬嗑惟四五兩爻能盡治獄之道
 彖以五爲主故利用之吉歸之五爻以四爲主故貞
[003-43b]
 吉之言歸之四蓋四之用柔而五之用剛也柔則仁
 仁爲治獄之本剛則威威爲治獄之用仁以寓其哀
 矜威以懲其奸慝剛柔迭用畏愛兼施用獄之道得
 矣用獄之道如四五可矣然四五之所處則皆未當
 故貞之戒則一也
  蒙謂噬堅強之間而得剛柔之宜唯敬事而固守
  之則善矣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貞厲无咎
[003-44a]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先儒曰剛在四則爲直在五又爲中五位與二同而
 五能噬乾肉无咎二噬膚而反滅鼻蓋二以柔居柔
 五以柔居明五之才勝也五才與三同而五得黄金
 三遇毒三不中而五居中五之位勝也五之才位皆
 勝而不如九四之吉者五之柔又不如四之剛故也
  蒙謂慮危而用剛雖其間之大而其噬易嗑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
[003-44b]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先儒曰噬之用在中故爻辭皆稱噬初上受噬者故
 二爻不言噬
  蒙謂嚴刑于惡終爲其昏迷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