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99 維摩經文疏-隋-智顗 (master)



維摩羅詰經文疏卷第二十四觀眾生品之二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
身。」


【此是品之大段第四明天女室內現身與舍利弗
論議顯觀眾生徹三諦住不思議義就此一段文
即有七第一正明天女現身散華與身子往復論
不思議解脫惑盡不同第二從身子問天止此室
為巳久如去明欲顯思議不思議解脫體異第三
從身子問天於三乘為何志求明思議不思議解
脫力用不同第四從身子問天汝何不轉女身去
明不思議法門轉變無礙自在第五從身子問天
汝於此沒當生何處明不思議解脫出沒自在真
應本迹莫測第六從身子問天久如當得菩提明
法身得道異生身成道第七即是淨名述成天女
所說也今就第一明天女現身散華文即有四一
天女聞法現身二散華供養三至菩薩皆墮四至
大弟子則著一明室有天女現身者關河解云此
是淨名宅神守護方丈聞法歡喜現身供養也今
解此是大慈法身影響淨名共弘大道本地與淨
名同契無生住不思議解脫則栖常寂光土而於
[024-0653a]
室內現身者即表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此大
慈應化法身現為女像助弘大道欲因散華呵彈
身子住思議之失為顯不思議解脫之得也又解
云上明淨名神力空其室內表十方佛土亦復皆
空淨名以果智栖此空理即是居常寂光土實智
法身臥真性牀現同物故有疾即是大悲現應身
疾而室有天女者天是天然此表淨名文殊達第
一義天天然之理常慈眾生有三十二種故於真
空性淨而現天女形者隱名如來藏現名法身法
身即慈慈即如來如來即法身法身有應身應為
天女像以表淨名大慈法門故現女身也。】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此是二明散華供養也華者如大品經諸天子言
是華非樹生華是心樹生須菩提言是華非生華
不從心樹生也今明是法身菩薩修無生斷於別
惑起行萬行之因稟得實報無障礙土勝妙之果
故言三賢十聖住果報此華即是清淨果報無生
之華淨妙功德無生因法華天女法身菩薩以無
分別普散供養諸菩薩大弟子也。】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


【此是三明至菩薩墮落所以然者此表菩薩住不
思議解脫生實報土巳離別惑彼妙五欲所不能
動故華不著身皆自墮落也。】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024-0653b]


【此是四明華至大弟子便著就此文即有五一華
至大弟子便著二大弟子盡其神力不能去華三
天女問去意四身子答去華意五天女彈呵一明
華至大弟子便著不墮者二乘但斷界內五欲三
界通惑故世間五欲所不能動別惑未除故為界
外上妙色聲之所染汙也故天女呵言結習未盡
華則著身如大論明迦葉聞甄迦羅女琴其身不
能自安即云八方風不能動須彌山隨藍風至碎
之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巳斷竟不能動羅漢心是
菩薩果報淨妙五欲吾於此事不能自安即其義
也。】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此是二明諸大弟子不能去華今身子等去華而
不得離者良由住思議解脫未斷別惑如迦葉之
所述也問曰此經習未盡華則著身何關未斷別
惑也答曰大智論云於聲聞經說為習氣摩訶衍
說為正使正使者即是別惑也問曰斷通惑作四
住之名菩薩斷別惑亦作四住名不答曰若通教
為語通教界內有見思四住之名若將別教接通
界外但名無明無明是障佛性惑不得名見思若
就別教為語無明即是別教正使亦得見見思四
住之名故天女呵身子云若於佛法有分別者為
不如法既有分別則是見惑又云結習未盡華則
著身故知有思惟惑亦得分思惑為三住也今言
[024-0653c]
大弟子神力去華者事而為語明大弟子見天女
散華諸菩薩皆墮至大弟子不墮或謂天女有愛
染心所以散華為不如法身子遠嫌避疑所以去
華也若案理釋去華義者明二乘人厭惡世間五
欲捨離色聲而取涅槃寂滅真諦此則心有去取
今見菩薩果報五欲亦謂不如法捨離推却而不
得去經言盡其神力者以羅漢住思議解脫得盡
智無生智漏盡神通之力雖有此之神力於菩薩
別惑既不斷不得界外不思議解脫無漏不得自
在故不能去華也。】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此是三明天問去華意將欲呵其去華之非故先
問去華意也。】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此是四明身子答去華意言此華不如法者意謂
天有染心不如法故須去之也。】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
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苦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
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斷
一切分別想故譬如怯者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
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巳離畏者一切五
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
也。」


【此是五明天女呵彈文即有四一正呵彈二釋出
[024-0654a]
得失為呵三譬四結就正呵云勿謂此華為不如
法此華是如法之華是不思議華非是世間思議
之華此乃修無生如理萬行之因感此如法實報
無障礙之華又以如法心散之平等供養何謂不
如法也所以者何去是二釋出此華無所分別者
天以無分別感此華還用無分別心散以諸菩薩
無分別心華則不著以身子等諸大弟子強作分
別謂生死異涅槃涅槃異生死故不能斷別惑見
思入菩薩位住鳩摩羅伽地正以有分別分別即
是別見惑也類如界內因身見有邊見六十二見
分別邪獲則有一切見使不得入須陀洹聖位若
能息見無所執諍即斷見諦成須陀洹果別見惑
亦爾分別生死涅槃為二是則為見若能離此見
者即斷別見惑入別教聖位也汝於佛法出家有
所分別不能出別見惑何謂佛法出家是不如法
此呵諸大弟子之非也觀諸菩薩華不著身者以
斷分別想即是法身顯出界內界外二種見思生
死是真佛法出家名為如法故華自落也此即是
約得失以往呵也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此是
三譬顯也開譬合譬顯捨生死取涅槃即是分別
故有見惑名不如法其意可解結習盡者華不著
身結習不盡華則著身即是四結呵也此經文不
但明有習亦有別見思之時即有界內通見思習
氣具如前引智度論解釋也問曰定是有別結未
[024-0654b]
斷為是通結之習未盡也答曰若通教是界內結
習解迦葉是習氣起儛若約別教即別結未斷故
有習氣如智度論明結使有二種一共二乘斷二
不共二乘斷共二乘斷者迦葉巳斷不共者迦葉
未斷故聞甄迦琴聲不能自安如上說也今此經
既明不思議解脫豈不用別圓二教斷也但經文
不的明者此是方等教猶帶方便明義不得類法
華經大涅槃經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巳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
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也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
久舍利弗默然不答。」


【此是第二明二種解脫體別不同二種體相不同
即是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二種不同也此約但
空不可得空分別不同義就此文即有四一明身
子約事問天以理答二天以事問身子以理答三
身子重決天女呵彈四身子稱歎就第一文即有
五一身子約事問天止此空久如二明天以理答
三身子心迷重問四明天還以理答五身子方悟
而默解今就身子問天止此室久如者身子是起
教之端故就事止室久近而致問也二明天答如
耆年解脫者此約理而答如耆年所得但空思議
解脫之時真諦之理無久無近我處此室即是得
不可得空住不思議解脫正道第一義之理本無
言說無有久近耆年解脫既無久近那得問覓久
[024-0654c]
近耶故將耆年解脫以斥答身子也三身子本以
事問天忽將理答倉卒不解是故重問為久耶四
天重答耆年亦何如久汝問我止此久如答如耆
年解脫解脫之理無久無近云何問有久耶若爾
者仁者所得解脫有久耶若仁解脫非久何得重
問有久耶五身子悟天懸旨默而領解也。】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
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
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
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解脫相也。」


【此是第三天以事問身子用理答也就此文即有
五一明天以事問二明身子用理答三明天辨不
思議解脫相四解脫釋五結會一切法皆是也一
天以事問耆舊大智如何而默者即是問何故默
然無言也二身子用理答默然無言者正以見真
諦理得解脫時言語道斷無有言說今不知所云
故默然也此就理故在事默然以為答也問曰身
子於三藏教聞阿說示說三諦即是見有得道三
諦有即是言說今何得言解脫無有言說不知所
云也答曰有是教門豈非言說此用得證答故言
無有是言說也如大集經明憍陳如比丘最初得
第一義無言說之理此亦因有門入第一義無言
說也三藏教明見有見空得道皆是教門若得道
[024-0655a]
時同入第一義無言說理何處見有與見空之異
若言異者今身子見有理得道那言吾聞解脫無
言說也三明用不思議解脫斥身子等住思議解
脫者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此正以不思議解
脫斥身子等住思議解脫也所以者何二乘於文
字生死之法不得自在為文字生死所礙故捨入
涅槃非不思議解脫也今明文字相離生死即涅
槃則生死不礙涅槃如芥子不礙須彌即是不思
議解脫之相也四明解脫釋者天言所以者何解
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
兩間所以然者名本召體體即是法法若是內是
外兩間名亦在內在外兩間今求體法不可得無
內外兩間求名亦不可得無內外兩間即是解脫
豈得離文字方名解脫又解脫諸法無體但有名
名若不可得即是解脫相此即是顯出不思議解
脫相異思議解脫相明二種解脫相之隔別意在
此也五明結會者天言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
解脫也若不離文字說解脫者何但解文字是解
脫二十五有世間一切法皆是解脫也天自釋言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平等即是解脫相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天曰佛為增
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
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此是三明身子重決天女彈呵也文即有二一舍
[024-0655b]
利弗重決二天女彈呵初舍利弗重決言不復以
離婬怒癡為解脫乎所以身子作此重決者身子
昔聞三藏教發真斷三毒得子縛解脫證有餘涅
槃即是思議解脫今云言語文字皆解脫相如此
者身子得思議解脫相是故有此問復次若言離
婬怒癡非解脫者佛昔所說離三毒解脫豈得非
也而今言文字皆解脫相也故須重決天即答言
佛昔雖說離三毒之解脫佛說解脫為二根緣若
為鈍根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為利根無
增上慢者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問曰若論增上
慢義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身子等諸二乘無
學人親證羅漢是俱解脫人何得為增上慢也答
曰若法華簡眾明增上慢是小乘未入方便道乖
僻謬計以未發真得四果妄謂得四果為增上慢
所以然者身子不被簡出親於法華最初得悟此
經呵為增上慢者二處明上慢有異名若是身子
於三藏斷結齊教證思議解脫未聞知有不思議
解脫濫謂其同諸佛所得解脫此即未得謂得未
證謂證名增上慢此中彈呵折其叨濫之心呼為
增上慢也所以然者若執三藏教通教所明真諦
涅槃三乘同得俱入灰斷謂佛亦然而佛證中道
常住涅槃豈以見真諦偏空之理而言智斷同佛
所得所證此則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故說之為增
上慢耳就其實齊教見真斷界內結盡得盡無生
[024-0655c]
智解脫知見不同外道及小乘未入方便位謬取
也又圓教明諸佛菩薩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捨
八邪而入八正何時同二乘離婬怒癡捨八邪住
思議之解脫妄計同佛所得豈非增上慢也天女
彈之說為增上慢正意在此若於法華不名增上
慢者身子既聞此經巳被彈呵巳聞諸佛有不思
議解脫不與二乘人共自知所得非佛境界無有
叨濫之咎但齊所稟教斷結得解脫止宿草菴自
念貧事是故在法華座不名增上慢不被簡出菩
薩無此執果住真叨濫之失皆亦不說離婬怒癡
為解脫非增上慢人也若是不思議解脫離與不
離俱不與二乘等共若是離婬怒癡為解脫者如
前結習未盡華則著身就斷離為語不但斷界內
婬怒癡若就不離為論非唯不離界內三毒亦不
離界外三毒通文字別文字皆是解脫相何須斷
離此是顯不思議解脫斷與不斷俱得自在名為
解脫不同二乘不得自在非解脫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
如是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
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此是四明身子稱歎天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
歎二天答身子既聞說此不思議解脫妙法量其
必得勝解脫證是故先稱歎次問何得其辯乃爾
也二天答先答次譏也答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024-0656a]
大涅槃經言有所得者為小乘但空取證也無所
得者名為大乘無得無證以不可得空故不住化
城之果心心家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聲聞人偏
學而取證菩薩圓學而不取證具如大品經所明
今明知四種四諦不可得故不住三權一實自在
無窮故辯若是也今菩薩之人不得不證不同二
乘入證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
上慢此是因釋寄譏也譏其得但空偏真諦盡智
無生智證化城有餘涅槃為究竟不求中道大涅
槃是為佛法增上慢人也。】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此是第三明思議不思議力用不同上巳明二種
解脫體異體既有異力用理然不同身子未了所
以有問因問有答即得分別其異也就此文即有
二一身子問二天答初身子問云汝於三乘為何
志求者此或約三藏教為問或約通教問今謂多
是約通教為問也所以然者三乘人同稟通教般
若若心志求聲聞得盡無生智住有餘涅槃捨此
報身即入無餘不可更修緣覺乘菩薩乘若志求
辟支佛乘發真斷結習亦住有餘涅槃捨此報身
即入無餘不可更求聲聞乘菩薩乘也若求菩薩
觀真斷結有悲誓久住生死度脫眾生不可退求
二乘入無餘涅槃故三乘雖同從般若觀真斷結
發心志求各異不得竝行即是正用思議解脫意
[024-0656b]
是故身子問三乘為何志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
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此二明天答文即有二一約化佗答二約自行答
若是化佗三乘皆志求也若是自行但志求大乘
也初天答言三乘皆志求者若是通教菩薩無法
身之本不能起應何得作三乘之化今明別圓兩
教接通教三藏三乘根性人則法身起應化他故
現三乘皆志皆用如文殊於二萬世作辟支佛化
人何況不能作三乘雖復數數生滅而法身常行
一乘故言約化佗利物隨物根緣則志求三乘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馥林唯嗅瞻馥不嗅餘香如是若
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功德香
也。」


【此是次明自行若法身受道如法華經明唯此一
事實無二亦無三也若就自行為四一正顯一佛
乘二引釋梵證三明止此室十二年四明室有八
未曾有事一正顯一佛乘者先譬次合先以瞻馥
林譬者瞻馥香氣芬薰雖有餘香其氣微弱故但
用瞻馥當其林名亦以入林唯聞瞻馥香氣今明
圓教自行受身之時亦不無三乘方便法門故法
華經云及佛諸餘法諸餘法工用微弱不及大乘
功德法味深遠故法身菩薩但稟大乘進道不貴
聲聞辟支佛所行功德故合譬云入此室者但聞
[024-0656c]
佛功德之香不樂二乘功德香也室空本表十方
佛國皆空法身菩薩清淨圓智既栖止此理豈樂
偏空之智也問曰天言但不樂二乘香何得三乘
皆是化佗方便也答曰三藏通教明大乘同依但
空與二乘功德同但以大悲利物為異也問曰云
何言三乘皆是利物一佛乘但是自行答曰三乘
隨他意語故一往皆是利物一乘隨自意語故一
往對自行實論皆有自行化佗義通問曰若皆有
自行化佗之用以何為異也答曰瞻馥香氣豈同
餘香氣即是正辯不思議一佛乘用不同思議三
乘之用也。】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
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悉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


【此是二明引釋梵入此室皆樂佛功德發心而出
為證釋梵是具足有為緣縛入室聞佛性大乘尚
能發心求佛何況法身菩薩巳契無生在畢竟空
寂室而樂二乘功德是證不思議佛乘之用不同
二乘思議功德之用如瞻馥林香氣不同餘香氣
也。】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聲聞辟支佛法
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此是三明止室久近也身子問止室久如今正以
理答上問也有師言寄十二年在室恒聞大乘斥
身子十二年前聞小乘此恐未必然也如六年聞
[024-0657a]
鴦掘經明一佛乘又爾前呵諸弟子菩薩豈十二
年前不聞大乘也今言文字相離即是解脫者十
二因緣即是文字文字相離即是解脫得約十二
文字而明解脫久近是故以事表理云止此室十
有二年也十二年者即表十二因緣明十二因緣
約教即有二種不同一約三藏教通教明思議十
二因緣二約別教圓教明不思議十二因緣如涅
槃云十二因緣有四種觀下觀聲聞中觀緣覺此
皆不見佛性上觀菩薩上上觀即佛皆見佛性也
身子亦觀十二因緣但得思議解脫天亦觀十二
因緣得不思議解脫因緣既同又俱是解脫上天
答身子止此室如耆年解脫無久近那忽問久近
耶若約別圓教明十二因緣如大品經云十二因
緣獨菩薩法不與二乘共也二乘離文字解脫無
有言說菩薩不離文字解脫得有言說故得約十
二年以明久近此十二因緣文字即是解脫之久
近此是無久近之久近是以天答言止此室巳十
二年也當知十二年者正是表文字之十二因緣
獨菩薩法也修此不離文字大乘不思議解脫豈
復習於聲聞小道離文字思議之解脫也問曰上
經文天云以因緣法得度我為辟支佛乘那得言
獨菩薩法也答曰此是方便教與而為語言因緣
是辟支佛法了義教奪而為語辟支佛則無分也
所以然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若觀因緣不見佛
[024-0657b]
性豈知根本無明十住菩薩雖見佛性不窮無明
尚不了了何況辟支佛也當知不離文字十二因
緣獨菩薩法若不離十二因緣文字即不離一切
文字故言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二乘法但
聞菩薩不可思議諸佛之法者當知十二因緣實
相非因非果而因而果獨大乘菩薩諸佛法也。】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四明此室有八未曾有事文即有三一標八
未曾有章門二辨八未曾有相三結斥二乘一正
標八未曾有章門者即是不思議解脫用二乘住
思議解脫之所無也今釋此室有八不思議用正
對大般涅槃經明大海有八不思議事譬大涅槃
八不思議事其義孱同但名目次第小小前後此
為赴緣前後小不同也。】


「何等為八此室常有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
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第二辨八未曾有相文即有八常以金色光
照者事解可知若約理即是空室表常寂光土佛
性第一義光顯也晝夜無異者即是寂而常照智
慧愚癡不二不以日月者不假權實二種緣修之
照也二乘思議解脫無如此事故名未曾有也大
涅槃經明同一鹹味謂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等即
其義也。】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
[024-0657c]
之法。」


【此是二未曾有法即是若入法性真空常寂光土
則無界內界外之煩惱垢也大涅槃經明大海不
宿死屍譬界內外若犯重禁即是大乘佛法死屍
諸罪垢不得入常寂光土也。】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佗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
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三未曾有法釋梵即是有為緣集之流來歸
性淨之理表將入常寂光土也佗方菩薩來往不
絕明自行化佗入諸佛土隨方利物同歸法性常
寂為本法身常栖此理故言來會也大涅槃經明
大海漸漸轉深所謂五戒乃至佛果即是漸深之
義也。】


「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
之法。」


【此是四未曾有法所言不退轉法即是四教明六
波羅蜜四種不退若念不退則自然流入薩婆若
海大涅槃經明大海潮不過限譬寧失身命終不
犯惡惡即六蔽終不退起六蔽也。】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
五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五未曾有法一切法中無罣礙智說不可窮
也即是勝妙無障礙果報如甄迦羅琴說無作四
諦無量四諦之法大涅槃經明大海深難得底譬
[024-0658a]
法化之聲。】


「此室常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
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六未曾有法事解易解即是四教所詮之法
亦是觀十二緣四種法藏若施十法界眾生無盡
也涅槃經譬大海有種種寶藏譬譬是經即是無
量寶藏謂四種三十七品嬰兒等行四種聖人功
德寶藏等無量寶藏也。】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佛寶炎寶
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
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巳
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七未曾有法明此室十方佛現即是大士觀
十二因緣空得念佛三昧十力諸佛真應法身隨
念現前也大涅槃經亦明大海是大身眾生居住
處譬大眾生者謂佛菩薩大智慧身大心之所住
此經明十方佛現即其義也。】


「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
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是八未曾有法此室天宮淨土皆現者上現室
空表諸佛土皆空又上經文云雖知諸佛土永寂
如空而現種種殊勝佛土之業悉現當表此也大
涅槃經八明大海不增不減譬大涅槃亦爾無邊
際故乃至一切性同一性故即是室空表一切國
[024-0658b]
土現皆空也此之未曾有事不思議事用豈同二
乘住思議小道之功用也大涅槃經譬八不思議
即是義也對義雖復名字前後小小不同善巧之
會大意同宛然可見也。】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
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此是三明結斥也若此室常現八未曾有法即是
觀眾生十二因緣住不思議解脫成八種不思議
用誰有證此解脫更樂觀十二因緣住無用之思
議解脫也若離文字生死得解脫者此則無用八
也。】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此是第四品大段明不思議解脫神變自在若論
不思議真性解脫無有轉與不轉約行隨緣利物
能有轉不轉如大品經明須菩提問阿鞞䟦致轉
義佛答言轉故名阿鞞不轉亦名阿鞞䟦致若觀
眾生入不思議法性不染不滯者轉不轉俱得是
阿鞞䟦致也今明此既得無生法忍深達法性能
轉不轉皆合阿鞞䟦致義故有此一段之事也就
此為二一身子問二天女答此即身子問所以作
問者身子猶用三藏教意問也三藏教明菩薩具
五事名不退轉謂得宿命智諸根具足不生下賤
家不生三惡道不受女人身具此五法名阿鞞䟦
致今此天女辯才如此既有勝人之解應是不退
[024-0658c]
而身為女像若是女人豈能如此故知挾三藏明
不退菩薩義問於天也但身子神力非目連所及
如置帶于地目連盡其神力天地大動乃遂不能
動帶雖有此神用止是思議俱解脫力今欲顯不
思議解脫力用身子問何故不轉女身也。】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乃不可得當何所轉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
為正問不。」


【此是二明天答就答文即有三一明不轉二明轉
三明非轉非不轉即是成此品觀眾生入空不空
非空非不空觀之三諦也一言不轉者觀眾生從
世諦如幻等入真諦如第五大第十九界等喻無
有轉相亦如身子上答天吾聞解脫無有言說此
即上明真諦畢竟不可轉也二明轉義者若依如
真諦永無轉法還入假名字引導眾生得有轉義
如幻化等像雖無定實之法不妨假有名字亦得
言轉此即從空入假觀如上第二觀眾生俗諦但
假名字如幻化等也三明非轉非不轉義者轉不
轉皆不可得故不同真諦如第五大不轉故不同
幻化名字之轉離此二邊故言非轉非不轉即是
中道正觀如上第三觀眾生如無色界色等譬也
此三義正成上觀眾生三諦空理但與上小不次
第相應者上為一向明入義今明轉變與三觀相
同也今就一明不轉文即有三一天以正觀譬顯
[024-0659a]
反問身子依所見答三天女呵彈以正觀譬顯反
問身子云我從十二年來求女相了不得即是觀
十二因緣法性求男女相不可得當何所轉也今
言男女相非止約人世間男女之相無量皆不可
得皆如幻化從十二因緣理尋無明行等本非男
女顛倒妄見則有男子之相今觀此十二因緣本
性無有男女若有男女是為二相是惑情妄計觀
因緣入真則不見二相故男女相於十二因緣中
畢竟不可得也世間之男女二相之法未必一向
是人諸法皆有二相正報為論為男女依報而論
天陽地陰日陽月陰四時五行皆是男女相大涅
槃經云若以貪愛母無明以為父母即是女父即
是男乃至出世法禪定法為女智慧陽法為男福
德為女智慧為男智度母為女方便父為男慈悲
為女善心以為男假名二相皆男女義若觀十二
因緣即是佛性即是法性法性真理尚不見一何
得有二若無有二尚不見一切世間出世間有二
相之男女何處有人身男女相也故天女觀十二
因緣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既不可得當何所轉那
得勸轉女身也又若就世諦亦有不可轉義謂三
義故女身不可轉也一者業不可轉二者神通力
不可轉三誓願不可轉一業不可轉者於無明行
所造作男女等業受報業若不轉報亦不轉如舍
利弗為男業所成蓮華比丘尼為女業成雖得羅
[024-0659b]
漢斷子縛盡乃是轉其因不作未來之果不妨猶
有女相以女業在業若不謝決不可轉若大涅槃
經明諸女業謝為男此是聞法罪業滅故得轉也
二神通不可轉者如天女以不思議之神通變身
子為女若未捨神力一切天魔外道二乘盡其神
力無如之何亦如天女若不攝神力身子永無得
轉之期故云菩薩神力變為女不可轉也三誓願
不可轉者如佛法身菩薩赴機應為女身為化眾
生隨諸國土應以女像得度即現女形若眾生未
度此應終不可轉會使眾生入道得益機息應女
身轉如淨名以眾生疾故現疾眾生未愈疾亦不
愈故言誓願應現之女不可轉也今將此三不可
轉意反問身子何不轉女問也此即十二年觀女
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也譬如幻師化作男女若
有人問何以不轉此非正問今身子作此問則非
正問所以天還用此問問身子為正問不也。】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此是二明身子領解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即是身
子自臣所問非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
女身。」


【此是三明天女彈呵天女因身子領解自臣非問
即便彈呵一切諸法亦如是無有定相言一切者
即是上來男女二相陰陽定慧善權智度等一切
[024-0659c]
諸法皆是虗妄分別作此二相觀十二因緣求實
畢竟不可得當何所轉汝既答云幻法無定云何
勸轉女像即是彈呵也。】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
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此是第二明轉義即是轉故名阿鞞䟦致深達轉
性如空不可得依隨世俗得有二相男女不定從
空入假但以名字分別得有轉義也就此文即有
四一天自變為身子問何不轉女身二身子以女
像答不知何所轉三天解釋四引佛語為證一天
自變為身子轉身子為天女而用身子像問者即
是上明神力變為女若不攝神力不可轉義也此
表若業不轉凡夫女不轉若機不轉佛法身菩薩
應女身不轉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答言我不知何轉變為女身。」


【此是二明身子以女身答也不知何轉所變者明
身子依三藏教學雖有神力乃勝目連終是思議
之神通故不能制大菩薩不思議神力故為天所
轉也今菩薩以不思議神通轉變非思議神通所
知故云不知何轉也。】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
女身而非女也。」


【此是三明天為解釋天言舍利弗能轉此女身一
[024-0660a]
切眾生亦能轉者身子為神通所持遂不能轉一
切女人為業所持那得能轉若一切女能不除業
而轉女像者則身子亦能轉此神通也如舍利弗
非女為佗神力變為女身一切女人而為業力變
為女雖現女身四大五陰十二因緣中女相畢竟
不可得即非女也若身子為神通所持而不能轉
一切女人為業所持亦不能轉者今天女亦是願
力應女像眾生機緣所變亦當轉也如鏡對面無
面現面像面若不離不可轉鏡內像也。】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此是四引佛誠言為證如佛說一切法非男非女
何但世間眾生男女是男是女男女如前所說陰
陽定慧善權智度等一切法皆如此非陽非陰非
善權父非智度母等即是非男非女也。】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
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此是第三天攝神力也即是非轉非不轉不同幻
化之俗非不轉不同五大之真即是中道義如上
明無色界色等譬故此三義即是成上觀眾生入
三諦理意也就此文即有四一攝神力復舍利弗
身問女相何在二身子答無在無不在三天印其
言成中道非轉非不轉之正意四次引佛說為證
一攝神力復身子問女相為何在者表一切眾生
業謝則女轉不見女相若眾生機謝則願力應女
[024-0660b]
亦謝無女相也。】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
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此是二身子答三天印可四引佛語為證也身子
答言無在無不在者女身色相雖滅不見有在不
在也天即印可此言是會中道之說誠前觀眾生
至源義故印可也次引佛語為證者非但稱會天
意上不乖大聖所說正道義也。】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
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
生也。」


【此是品之第五大段身子問沒生此正顯不思議
解脫出沒自在真應本迹也所言沒者即是法身
之本生者即是應化垂化垂迹利物正欲顯成上
來觀眾生入空至一實諦窮源徹本名之為沒如
此觀眾生行三十種無緣大慈善根力熏出受身
利物名之為生又解沒生即是應身垂迹非沒非
生即法身本義此下凡諸問答皆是研究顯成上
來淨名所說觀眾生義也就此文有四意一身子
問二天反答三身子重問四天為解脫疑初身子
問者此正約三藏教或用通教意作此問也所以
然者三藏明佛一人無餘涅槃灰盡此但有沒而
無生也三藏教明二乘入無餘亦但沒而無生通
教明佛二乘亦爾但三藏教明菩薩不斷結為化
[024-0660c]
眾生雖沒更有得生之義若依通教菩薩既異二
乘二乘有習無願不受後有但沒無生佛雖有願
以正習俱斷但沒無生菩薩雖斷正使有習有願
故得有生今正約三藏教明既未斷結必應有生
當生何處也二天答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此答意
正明佛法身之理本無有生應同群品而有生此
如化生非有結習生也天亦得法身亦同佛應生
非結習生故言吾如彼生三身子重問佛化所生
非沒生也明身子不知天意在應化乃取三藏教
意謂佛有餘報身能作化生化無體質無而欻有
無有定相捨此往彼菩薩有結業受生那同佛所
化生故云佛所化生非沒生也上天以別教應化
答身子不悟既執三藏佛報身能有所化故言佛
化所生非沒生也四明天既知不悟玄旨順之而
取通教意答一切眾生猶然亦非沒生眾生往來
五道何曾是實皆如化非沒生者天亦是化豈有
沒生也此是一往答耳正意在法身應化至淨名
述成真應本迹其義方顯是則佛所化生乃是應
化天得法身隨有所生皆是應化故非沒生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
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
處是故無有得者。」
[024-0661a]


【此是品第六大段身子問得菩提久近即是顯圓
教成道義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約三藏教問
得道久近天約不思議真諦答二身子約思議俗
諦問天約不思議真諦答此即是一明身子挾三
藏教八相成道意問天約不思議真諦答身子問
既為利物化眾生何時當坐道場八相成菩提也
天女即反質之有二意一者若舍利弗還為凡夫
我當成菩提若言悟真斷結無有更作凡夫之理
我得不思議之道巳除別惑那可方依三藏教通
教修道斷界內思久如八相成道故云我得菩提
亦無是處若見思議真無學遂作凡夫我入不思
議真無生乃為八相成道身子證真遂不作凡夫
天入不思議實相那得八相成道然羅漢能化作
凡夫此凡夫非真凡夫天得無生於法身成道還
非八相成道若有界內眾生應以八相成道得度
者即現此八相成道也羅漢實不更作凡夫天得
無生亦實不八相得菩提此是覆相竝釋也次身
子答曰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即竝云我得菩提
亦無是處天所以作此竝答者若身子問法身究
竟成佛此乃十住菩薩不見其始唯佛與佛乃能
究盡天設答身子時節久如如法華經明大通智
勝成道來十六王子因行數量身子豈能知此此
則不須致問天八相菩提也只得無生法忍巳得
法身隨眾生應有見佛之機即能八相菩提為化
[024-0661b]
眾生非究竟菩提如身子實不更為凡夫天亦實
不八相得菩提也次天自釋言菩提無住處是故
無有得者此是法身觀不思議真諦畢竟空無方
所諸佛所不能行諸佛所不能到故說無有得者
也。】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巳得當
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
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
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無所得故而得。」


【此是二明身子約思議俗諦問天約不思議真諦
答身子問言今諸佛得菩提如恒沙此將通教明
俗諦八相成道為問故如恒沙也所以然者三藏
教不說十方有佛雖有此意義不彰顯天曰答仍
反問皆世俗文字說有三世之佛非是真諦而有
三世所以然者大品經言若有一法過涅槃我亦
說之如夢如幻又金剛般若論云應佛非真佛亦
非說法人世俗假名說有三世說有此佛實而為
論無此佛也天即反質身子得阿羅漢耶身子答
無所得而得此大品經四句問善吉得道善吉答
不住四句而實得道此是絕思議四句而見思議
真諦得道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絕不思議俗
諦四句見不思議真諦得道也所以然者天意小
乘思議得道尚以無得為得何況大乘不思議得
[024-0661c]
道而不絕四句無所得得道也。】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巳曾供養九十二億
佛巳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
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此是品大段第七淨名述成天女上答身子皆實
不虗也文即有四一明巳曾久值佛二明遊戲神
通三明無生忍四明願隨意現上來雖復舍利弗
研問不能令此義得顯今淨名述成天女答六義
方顯也一明巳曾供養九十二億佛者即是順佛
教能觀十二因緣三諦故得栖此畢竟空室乃以
慈悲熏現女像散如法華平等供養表通惑巳盡
別惑侵除得文字性離不思議解脫即是述成天
女答身子初問明若離別惑華不著身亦述成答
身子第二問明思議不思議二種解脫相不同也
二明遊戲神通誓願具足者即是述入瞻馥林不
齅餘者香亦述成答第四轉女身問如本願故現
女身也三明得無生忍即是述成第六身子問久
如得菩提天女答菩薩亦如是無所得故而得即
是法身成道義也四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
生即是述成第五身子問沒生天女答如佛化生
法身出沒本願應化眾生則有出沒真應本迹義
顯也問曰身子何故前問沒生次問得道久如淨
名述成何故前述成法身成道次成沒生也答曰
身子述心而問絕事至理淨名以理述成得無生
[024-0662a]
法忍即得法身方有應用也身子上來雖有六問
天女答無滯正意猶為難見今淨名用此四義述
成正意方乃分明也。】


維摩羅結經文疏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