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99 維摩經文疏-隋-智顗 (master)



維摩羅詰經文疏卷第三從與大比丘訖無礙解脫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此下第六辨同聞眾證阿難等所傳不謬也若獨
處自聞則難可信今與諸聲聞大菩薩天龍八部
四眾共聞此豈謬傳也就辨眾為三一大聲聞眾
二菩薩天龍四眾問曰若從小為初應先天龍等
若大為初應先菩薩答曰小乘出家得道荷佛恩
深故常在佛側給侍陪奉具戒行自守物所歸信
證經義親故須前辨若菩薩外化無方不恒佛側
和光利物難可測量世人但覩其迹莫知其本證
信義疎次而辨也天龍四眾結惑未盡猶居凡地
內無得道之功外闕化佗之利於證經為劣故次
後辨也復次此有所表二乘滯空凡夫滯有菩薩
不滯空有常行不二正道故處其中間是故涅槃
[003-0477c]
云凡夫者有二乘者空菩薩之法不空不有也問
曰何意不歎聲聞德答諸師解言既被呵彈無德
可稱故不歎德也今謂不爾菩薩亦被呵彈何故
歎德又金剛般若亦不歎德非為被呵彈也今明
恐是出經者為存其略耳又解云大之一字即是
略歎德義也如大智論云若說小乘經但明比丘
眾若說摩訶衍非但辨比丘必須辨菩薩眾如金
剛般若但辨比丘眾不列菩薩眾豈可言金剛般
若是小乘經也但是出經者略不明菩薩眾耳此
經明比丘不歎德者亦是略也第一明大聲聞眾
者初明比丘即是通語其人類多種如胡越不同
佛法出家之人皆類名比丘今釋此科文有五別
第一釋與第二釋大第三釋比丘第四釋眾第五
釋數量第一釋與義者此經云與大品經云共與
者即是共義也大智論辨七一明共所謂一處一
時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故名之為共即是
與義也若講法華經必須約本迹明義解釋同聞
歎德今經既未發本顯迹但釋因緣事解觀行而
巳言一處者同在毗耶離菴羅樹園也二明一時
者一會說法之時也三明一戒者同得律儀無作
戒也四明一心者俱得九次第定心也五明一見
者俱見四真諦也六明一道者悉得無學道也七
明一解脫者俱證有餘解脫也第二釋大義者若
依胡本應云摩訶大智論云摩訶或云勝或云多
[003-0478a]
天王大人之所敬故名為大勝九十六種外道故
名為勝數至八千故名多也今明外道有三種一
者一切智外道二神通外道三韋陀外道具此三
種外國名大外道佛對破此三外道故於三藏教
門說三種念處一性念處二共念處三緣念處若
能如是修習三種念處非但止破三種外道得入
性地證果之時即成三種解脫謂慧得好解脫心
得好解脫及得無礙解脫名大比丘名大羅漢也
若別對得慧解脫名大得心解脫是名勝得無礙
解脫故名多三種解脫具足故名波羅蜜聲聞成
就一切羅漢功德故名為大也問曰若得慧解脫
即名大者何須得具三方名大也答曰大涅槃三
德具故名大涅槃而摩訶般若亦別受大名三藏
教既有四門即有四種大比丘通教亦有四門復
有四種大比丘合有八種大聲聞皆名波羅蜜聲
聞故名為大若約觀心即就析體二種從假入空
觀而明也此二種八大比丘義若依毗曇有門明
義只有一種大比丘義若依成論空門明義亦但
明一種大比丘義餘六種大比丘是所不明也第
三釋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有翻者翻云
除饉也明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
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
也言無翻者比丘名含三義不可定翻也言三義
者如智度論明一破惡義二怖魔三乞士一破惡
[003-0478b]
者如初受得戒竟即言我比丘某甲以一白三羯
磨即具發無作善律儀破一切無作惡律儀故言
破惡也若通就行解能修戒定慧行戒防形定除
心亂慧悟想慮能破見思九十八使之惡故言破
惡也二怖魔者出家之人既能破惡故魔羅見聞
即生是念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之化化
我眷屬空我宮殿生驚怖也理通而言之何但鬼
神魔怖三魔亦怖也三明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
士是清雅之稱夫出家之人內修清雅之德必須
遠離四種邪命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
下自卑告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故名乞士也又
解只破惡正是比丘義下兩義助成所以者何受
戒破身口惡業怖魔即是破愛惡乞士即是破憍
慢惡也若約觀行明乞士者次第從五陰十二入
十八界求法喜禪悅之食資無漏慧命成盡無生
智斷之雅德故名乞士此經下文淨名呵身子云
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具此
三義一殺賊從破惡以得名二不生從怖魔以受
稱三應供因乞士以成應供也若直言比丘大小
未定或可居在外凡性地學人之位或是小無學
人今言大比丘者即是大阿羅漢也當知大之一
字無所不含即是略歎德也第四釋眾義若依胡
本應言僧伽此翻為眾直一比丘不名為眾多比
丘共集一處名為眾也律明四人以上皆名為眾
[003-0478c]
如一樹非林眾樹共聚乃名林也智度論云僧伽
有四種一愚癡僧二啞羊僧三有羞僧四真實僧
一愚癡僧者謂破戒放逸僧也二啞羊僧者雖持
禁戒而不能分別戒定智慧開遮通塞之相有難
妨請決所疑默然無對猶如啞羊也三慚愧有羞
僧者若出家人能持淨戒修定習慧亦能分別三
藏為人判決所疑但未發真無漏猶居外凡內凡
之位自愧未能成就聖法謬墮僧眾受四事敬待
常脩愧自責也亦名事和僧四真實僧者從苦忍
見真無漏四果聖人皆名真實理和僧也此四種
僧前二種雖有僧名既非事和不堪行僧事後二
種堪行僧事也第五明數者數有八千事明數義
可解對行明數意則難知也。】


「菩薩者。」


【此下第二辨菩薩眾證成同聞何但聲聞大比丘
眾同聞此經亦有大菩薩眾三萬二千親承演說
非謬傳也就此文有五別第一明人類第二辨數
第三歎德第四結成歎德第五累名第一明人類
者夫學佛法大乘行人通名菩薩菩薩者大乘行
人氣類也若具存西土應云菩提薩埵什師恐繁
略提埵兩字但云菩薩翻譯不同阿毗曇云自覺
覺他名為菩薩有言菩提云無上道薩埵名大心
是謂無上道大心此人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
名菩薩安法師云開士始土又翻云大道心眾生
[003-0479a]
古本翻云高士如是等異翻不定須留胡音今依
大智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此人用諸
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復次菩提是自行
薩埵是化眾生是人自脩佛道又用此道化他故
名菩薩若不如此巳所脩持為無惠利但三乘同
名菩提而二乘不名薩埵者以無大悲化物故不
得別受斯稱也是則雖略提埵二字異乎二乘其
義宛然也若約三藏通教見真通名為道不得即
名薩埵別圓兩教見真如慈石吸鐵非但止名菩
提亦得即名薩埵故大涅槃經云一實諦者即是
大乘若非大乘非一實諦問曰前兩教菩薩見真
若不得名薩埵何異二乘答曰別起慈悲願行方
名薩埵異二乘也今用四教明菩薩義不同巳具
玄義分別此經所明多用通別圓三教意釋為歎
德也所以不用三藏教解歎德者非摩訶衍正意
也而有時引出正為比決大小兩教明義不同耳
觀心明菩薩義者約三觀分別析體兩觀從假入
空起大悲心即名菩薩修後兩觀任運即是菩薩
義也。】


「三萬二千。」


【第二辨數者數量多少依事可知或表法門其意
難見未可對定也。】


「眾所知識。」


【第三歎德此下為二意一總歎二別歎第一總歎
[003-0479b]
者即是初標歎德章門若無自行化佗之德豈為
眾所知識也此諸大士隨處利物荷澤無邊十方
眾生莫不知識也聞名歸德名之為知覩形敬揖
謂之為識但眾生有四教根性不同菩薩即有四
種行化之別約四教明即有四種眾所知識之殊
也若三藏教明三僧祇行滿百劫種三十二相業
即有大人相現物所歸仰名眾所知識也若通教
明八地以上道觀雙流神通利物名眾所知識若
別教登地以上即現十法界身隨緣利物名眾所
知識圓教初住以上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亦能現
十法界像隨緣利物亦名眾所知識但未能橫遍
十方豎高三土為一切有緣之眾之所知識今此
諸大菩薩皆是補處橫遍十方豎高同居方便果
報三土有緣莫不知識故云眾所知識也若約觀
心三觀心明即德建名立是則聞名歸德覩形無
不敬揖亦為眾所知識。】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二別歎德此下即有三別一略歎自行化他德二
廣歎自行化他德三隣果歎德一略歎者即為二
一略歎自行德二略歎化佗德一略歎自行又為
二一正歎自行二釋歎正歎者即是大智本行也
解此或約一法門明歎德或約二法門明歎德約
一法門歎者大智即是本行也依本起智智即是
行故言大智本行是以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
[003-0479c]
寂滅相佛子行道巳來世得作佛此經亦云從無
住本立一切法若南土常徒舊解帖此經文多從
八地巳上約位分文帖釋若北方大乘師即從初
地以上分文約位帖釋若什師明觀德從下至上
漸稱歎也解既不同未敢偏用所以者何如南方
引八地威神建立文證故知初歎八地之德也北
方引七波羅蜜證歎初地乃至七地之德一往引
證經文各便若欲和通則碩相乖違但經文欲對
諸地亦處處有之未足定執謂為得稱集經者意
也今輙用一家義意釋歎德者意謂一往多是歎
上地之德若歎上地勝德自攝下地之劣德也所
以者何菩薩諸地功德通論一往行類是同但上
地得其勝品下地得其劣品今約勝品稱歎自攝
劣品而不可分別此一種功德歎下此一種功德
歎上也如歎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上位金剛智滿
始是皆悉成就豈可約歎下地歎能師子吼其所
說法乃如雷震下地亦能有此說法何得的歎上
地故知分別以釋歎德互有所失也問曰正如近
無等等此豈非歎上地也答曰今一家明上來所
歎諸德皆是歎上地德故須約隣果為歎也是以
下結歎云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若作通下地
歎德者近無等等之言約相對義明互得有遠互
得有近也如法華明行處近處下位亦名為近華
嚴明十地功德智慧比爪上之土方佛智慧如大
[003-0480a]
地土此則大懸殊也今約三教辨菩薩類是同而
教有所主各有深淺優劣也若通教八地以上皆
有此位但約二諦以歎功德而品有優劣若約補
處稱歎自得攝下若別教登地以上即見三諦入
三世佛智地行類是同但約品深淺不無十地優
劣若歎金剛補處即攝下地諸功德也若圓教所
明初發心住即三諦圓顯具於一切諸佛功德但
四十位深淺品數不同不無優劣若約金剛等覺
往歎即四十位功德皆攝也但諸菩薩外隨所感
見聞不同內則本迹高下難測豈可定執今但約
教分別解釋菩薩功德法門或時內合觀心欲令
行者知諸勝妙功德皆從心出是則諸佛解脫皆
於眾生心行求也若約二法門為歎者大智則是
歎解本行即是歎行若但解而無行如無足有目
不能到清涼池若但行而無解如有足無目不能
到清涼池若解行具足如目足備即能到清涼池
故須解行雙歎也所以歎解云大智者解只是觀
解若從假入空觀解即是一切智若從空入假觀
解即是道種智此之智解皆是方便不名為大若
第三中道觀解即是一切種智名為大智故大智
論云我今如力欲演說大智彼岸實相義當知大
智即是觀諸法實相慧之觀解也所言本行即是
歎行者從大智之本能一心具足萬行諸波羅蜜
故大品經云諸法雖空而能一心具足萬行是以
[003-0480b]
金光明經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
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當知自行雖有種種法
門但略歎解行橫豎諸德罄無不收問曰菩薩未
證極果何得言皆悉成就答曰菩薩果雖未滿修
因巳圓故云皆悉成就也但四教明解行成就其
義不同若三藏教從初僧祇來緣生滅四諦生解
發四弘誓願名大智慈行六度名本行至三阿僧
祇劫四諦大解六度本行雖滿未名成就種相好
成即是皆悉成就若明通教菩薩從初發心緣無
生四諦起四弘誓名大智行檀波羅蜜觀三事皆
空乃至於一切法等名般若波羅蜜名本行至八
地以上解行雖均猶未成就十地當知如佛乃是
皆悉成就若別教從初發心緣無量四諦生解名
大智學無量六波羅蜜名本行入十住名解位十
行名行位十迴向名解行終心初地以上雖解行
雙遊未名成就十地等覺乃名皆悉成就若圓教
從初發心緣無作四諦發菩提心名大智一心具
萬行一切行名本行初住以上解行一心自然流
入乃至十住十行十迴向九地皆未名成就居十
地等覺邊察智滿眾事究竟即是大智本行皆悉
成就也若觀心解約三觀明初觀因緣生滅四諦
入眾生空生悲弘誓名大智用觀行六度即是本
行也此是三藏教析假入空觀名大智本行約體
假入空名通教大智本行從空入假觀明別教大
[003-0480c]
智本行一心中道正觀明圓教大智本行細尋可
知。】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此二釋歎亦得傍成化他也此句正明加義金剛
般若論云於菩薩身諸佛與功德智慧力故名加
也今正明菩薩解行之因所以得圓正由諸佛威
神之所建立建立者佛與菩薩智慧加解大智得
成佛與菩薩功德加行本得成也內因雖是菩薩
自能修習外緣必假諸佛神力與智慧功德冥加
譬如種子內有四大雖有能生之因若外無地土
日光風雨之緣豈得生長成實菩薩亦爾雖有慈
悲智慧精進禪定自行化佗之因若不假諸佛慈
悲地智慧光神通風說法雨自行化佗之因豈得
圓也又如大鵬影覆子得出卵生長故華嚴經明
八地欲沈空諸佛加㢡勸方得發起若約觀心行
人修三觀時必須懺悔請十方佛若心至者佛即
加護自然行成世有邪見坐禪觀行之人但說自
心佛者何得諸大菩薩皆為諸佛威神之所加也
此即是釋前也傍成後化佗者若加於化佗華嚴
經法慧菩薩說十住諸佛放光加方得說也乃至
金剛藏菩薩說十地亦如是成後為護法城也若
約觀心三觀既成若欲慈心利物必須懺悔請十
方佛威神建立若至有感即蒙加護弘法如風靡
草也。】
[003-0481a]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二略歎化佗德此文有三別一歎化佗心二正歎
化佗功成三釋歎一歎化佗心者為護法城者佛
法即是法城以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
護佛法即是為護法城也又解眾生五陰十二入
十八界名之為法此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城
眾生即是法王種性具足恒沙佛法之理如城中
人物故此經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也
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欲壞內為界內界外通
別見思諸煩惱賊之所侵嬈菩薩為護眾生本有
涅槃之城也受持正法者即是四教所明四種之
正法也菩薩從十方佛聞此教法得陀羅尼總持
無忘名為受持正法將用此法降伏天魔制諸外
道及破一切眾生界內界外愛見諸煩惱賊護涅
槃城令一切眾生法王種性皆得安存恒沙佛法
不致失故名為護法城受持正法也若約觀心三
觀明者假空空假即是護化城涅槃假中中假即
是護大涅槃城也。】


「能師子吼名聞十方。」


【二正歎化佗功成大涅槃經云言佛性者亦名師
子吼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師子吼如師子具足
十一事今明師子吼者只是無畏之說菩薩通達
四種四諦得四種四無所畏以神通智慧力能於
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而說能降伏天魔制諸
[003-0481b]
外道決定破眾生界內外見思之惑存於眾生涅
槃佛性恒沙法寶之大城也若約觀心三觀心若
成即能所行如所說說四教心無怯弱如師子子
若滿三年即能吼也名聞十方者此亦化佗功成
也化功既著十方蒙益咸共傳揚聲稱馳遠如大
將破敵在城功名蓋世也。】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三釋歎者眾人不請友而安之此是釋歎化佗之
義眾人不請此釋化佗之心為護法城也菩薩慈
悲誓願志度眾生豈待祈請但使有緣不請自化
譬如有城寇賊圍逼連官大將同朝朋友聞其危
急便應赴援何待城內眾人來祈請也問曰若菩
薩是眾人不請之友者佛何故待梵王帝釋請轉
法輪答曰菩薩不須請況在佛乎但是說法之宜
生物慇重故須待請也問曰菩薩不待請者凡為
有心必應救不答曰若有緣不請自至若其無緣
雖復三請終無赴也友而安之此釋受持正法也
世人以同志為友此諸菩薩善巧能同眾生根緣
共修四種四諦令四種根性得成三乘道果故法
華經云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若開權顯實皆共同
乘佛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此即法親之友也而
安之者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四種出世善根
眾生令安住四種道諦若開權顯實皆令安住無
上大道即住大般涅槃故言友而安之也若約觀
[003-0481c]
心三觀觀心生滅因緣心無生滅心假名心中道
心此四種心不請三觀三觀自來觀四種心即不
請義觀符成心令四心住四種道諦即是友而安
之也。】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此釋正化佗能師子吼名聞十方菩薩用無畏心
說四教即是紹隆四種三寶也若頓教直赴圓機
眾生即入佛慧初心即成就一體三寶增進不斷
乃至妙覺湛然常住此即大乘一體常住三寶興
隆不斷故言使不斷絕也若漸教赴機次第明不
斷絕者初明三藏教三寶赴機接引此機若謝即
用通教三寶接引此機若謝即用別教三寶接引
此機若謝即用圓教三寶接引圓教一體三寶不
絕如前月喻菩薩用此四教三寶引接使一切眾
生佛種不斷得大涅槃常住三寶從三藏教說三
寶漸興乃至圓教說三寶轉興隆不斷皆是菩薩
說法之功所以即是能師子吼化功歸巳得名聞
十方也故言紹隆三寶使不斷絕也若約觀心明
紹隆不絕者若佛在世紹隆三寶使不斷絕者佛
法正以付囑在家出家二眾弟子所以優填波斯
造像供養即是相從佛寶令真佛寶紹隆使不斷
絕也阿闍世王常供千僧請迦葉結集法藏令受
持讀誦解說書寫即是相從法寶為使真法寶紹
隆不絕也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度八萬四千人
[003-0482a]
出家即是相從僧寶欲使正真僧寶紹隆使不絕
也若此相從三寶興隆不絕則未來彌勒出世真
正三寶紹隆不絕若未彌勒當入涅槃佛去世後
形像經書出家弟子還復如今但行人若能於今
末世造諸尊儀殿堂供養書寫大乘讚揚講說度
人出家敬心供養一方乃是相從三寶紹隆若住
三觀之心觀此紹隆相從三寶之心即是四教真
正三寶紹隆不絕也所以者何若觀紹隆三寶之
心生滅無常析假入空自行教他即是三藏教真
三實紹隆也若觀紹隆相從三寶之心皆如幻化
即空自行教他即是通教真實三寶紹隆使不斷
絕也若觀紹隆相從三寶之心不滯於空能入假
名分別無量智慧恒沙佛法境智無二自行教他
即是紹隆別教真實三寶使不斷絕若觀紹隆相
從三寶之心入中道第一義諦正觀分明自行化
他即是圓教一體三寶紹隆不絕是故在家出家
菩薩應須如是紹隆三寶不斷絕故經云敬像如
真佛得福亦復然此經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
字相離即解脫相解脫者即諸法也賢愚經云未
來多有破戒比丘猶應供養恭敬如舍利弗大目
乾連所得功德亦復無量紹隆三寶功德最大無
過譬如大臣住持家國功勳重大菩薩紹隆三寶
種使不斷絕者功德無量無邊十方諸佛說不能
盡也。】
[003-0482b]


「隆伏魔怨制諸外道。」


【此即傳釋紹隆三寶不斷之義只由眾生內有愛
結外有鬼神六天魔王內有諸見外有十八種六
師九十六種外道所以能壞法城使三寶斷絕今
明菩薩化眾生內令禪定伏愛外為神力降伏魔
怨內教智慧斷結外為說法制諸外道內外魔怨
既伏內外外道制歸正理則涅槃城存三寶之種
不絕故得紹隆也若約四教破愛見天魔外道則
有兩種界內愛見用生滅無生滅二種道諦禪定
伏愛智慧制見若界外愛見天魔外道則用無量
無作二種道諦定莊嚴伏愛慧莊嚴制見故此經
云天魔者樂生死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生死而
不捨於諸見而不動是故天魔外道皆吾侍也若
降伏界內愛見天魔外道即是護於化城涅槃三
藏通教所明二種三寶紹隆不絕也若降伏界外
愛見天魔外道即是護大涅槃城使別圓兩教三
寶紹隆不斷絕也故知此文竝是釋前化佗之義
也問曰界內可有天魔外道界外何得有天魔外
道答曰大涅槃經說八魔四是界內魔四是界外
魔也華嚴經說十魔此通界內外分別可知大涅
槃迦葉菩薩自歎云自此之前皆名邪見人也若
內心成就界外愛見之法外是三藏通教三乘聖
人也皆名界外天魔外道也故此淨名大士呵須
菩提云入於諸見不到彼岸同於煩惱離清淨法
[003-0482c]
汝與天魔外道一手作諸勞侶此豈非界外天魔
外道也問曰聲聞可爾菩薩云何答曰華嚴經明
菩提心魔三昧魔善知識魔皆是菩薩魔也央掘
魔羅呵文殊云外道亦修空尼乾且默然是界外
外道也若不爾者八千菩薩何故被呵不能加報
也若約觀心明三觀降伏天魔制諸外道者假空
空假觀成降伏界內愛及天魔制界內見及諸外
道假中中假觀成即降伏界外愛及天魔制界外
諸見及諸外道也。】


「悉巳清淨。」


【此下二廣歎自行化佗即為二一從悉巳清淨訖
不起法忍是廣歎自行二從巳能隨順訖心所行
是廣歎化佗一廣歎自行復為二一歎斷德二歎
智德一歎斷德文有三別一總歎二別歎三釋歎
一總歎斷德者明此諸菩薩結惑生死皆斷故言
悉巳清淨結惑生死有二種一界內二界外若三
藏教補處止伏界內見思修諸功德名為清淨既
未斷結非悉巳清淨也通教補處雖斷界內見思
侵除習氣名為清淨界外見思未斷非悉巳清淨
也別教補處雖斷界外十一品無明盡名為清淨
三十一品無明尚在非悉巳清淨也圓教補處非
但界內惑盡界外四十一品無明亦盡雖餘一品
有若微烟乃可得名悉巳清淨也如地持論明第
九清淨禪至離一切見清淨淨禪煩惱智障斷清
[003-0483a]
淨淨禪菩薩依是禪故得大菩提果故約圓教補
處說悉巳清淨也若約三觀名悉巳清淨者假空
空假觀成但離界內煩惱障名為清淨界外二障
未盡不名悉巳清淨也假中中假觀成界外煩惱
障盡名悉巳清淨也。】


「永離蓋纏。」


【二別歎斷德也蓋即五蓋纏即十纏有師言五蓋
但障初禪十纏所障既近豈足以歎大菩薩德但
一切界內外煩惱悉能覆蓋於心通名為蓋纏繞
於心通名為纏非五蓋十纏也今只約五蓋十纏
離出一切界內外煩惱離此更無別惑界內一切
煩惱即是枝葉葢纏界外一切煩惱根即是本蓋
纏也若離界內五葢具出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
以者何貪欲蓋出二萬一千恚蓋出二萬一千睡
疑二蓋合屬愚癡出二萬一千掉散是戒取等分
出二萬一千合八萬四千諸煩惱也界外根本五
蓋出八萬四千類作宛然問曰界外何得有五蓋
別分對八萬四千煩惱也答曰界外既有三毒何
得無五蓋也若取涅槃即是貪若捨生死即是恚
迷一實諦無作四實之理即是癡有根本三毒故
有根本五蓋即得具八萬四千煩惱也今約教明
離五蓋不同數人明五蓋障於初禪事障未來性
障根本若斷性障即得初禪上界無五蓋也若成
論明貪瞋通上界二論雖通是三藏教門而明蓋
[003-0483b]
義以自不同若三藏菩薩離五蓋發世間禪定此
與凡同未足歎補處之德也若通別圓三教離五
蓋類悉巳清淨分別可知十纏開五百纏分別永
離之義類五葢可知若約觀心明三觀永離蓋纏
者假空空假觀成則永離界內蓋纏假中中假觀
成則永離界外蓋纏也。】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此三釋歎斷德無礙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之異
名也故大智度論云於諸解脫中無礙解脫最大
若三藏通教皆云無礙斷解脫證有師言無礙伏
解脫斷此但明界內思議無礙解脫也若別教明
十地亦言無礙道斷解脫道證雖離界外見思猶
約定斷明離非不思議無累解脫也圓教明義惑
不障解解不礙惑是則智不斷惑而蕭然永離界
外二種蓋纏故名無礙解脫也是以此經云不斷
癡愛起諸明脫而言心常安住者若思議照寂解
脫觀熟照境無出入相名心常安住此非究竟安
住也若不思議寂照解脫法身體顯寂而常照即
是究竟心常安住也此諸菩薩皆得不思議寂照
究竟安住故言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次約觀心三
觀分別若別相三觀皆是無礙道斷解脫道證非
究竟安住一心三觀成即是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維摩羅詰經文疏卷第三
[003-048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