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3 道德真經集註(一)--梁迥 (master)


[003-001a]
道德眞經集註卷之三      靡三
    明皇河上公王弼王雱註
   古之善爲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爲士者
 河曰謂得道之君也
微妙玄通
 河曰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也
深不可識
 明皇曰士事也言古之善以道爲事者於
 彼微言妙道無不玄鑒通照而德容深邃
[003-001b]
 不可識知○河曰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内
 視若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雱曰士者
 事道之名微而妙玄而通有此道而退藏
 於密密者性本之内故無迹可見當時爲
 士者異於此矣故稱古之善爲士者
夫唯不可識故强烏之容
 明皇曰夫唯德量難識故强爲容狀以明
 之謂下文也○河曰謂下句也
豫兮若冬涉川
 明皇曰豫閑豫也善士於代閑豫如涉冬
[003-002a]
 川衆人貪著故畏懼今我不染故閑豫也
 河曰舉事輒加重慎與與兮若冬涉川心
 難之也○弼曰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
 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見之貌○雱曰豫者
 先事而戒之謂至人無心於物迫而後動
 冬涉者臨事逡巡若不得已也莊子曰不
 從事於務
猶兮若畏四鄰
 明皇曰猶豫疑難也上言善士不染故閑
 豫及觀行事甚疑難如今代人懼鄰戒 
[003-002b]
 河曰其進退猶猶如拘制若人犯法畏四
 鄰知之也○弼曰四鄰合攻中央之主猶
 然不知所趣向也上德之人其端兆不可
 睹德趣不可見亦猶此也○雱曰可以無
 戒而猶戒曰猶至人靜密幽深不出性宅
 故常如畏鄰斂行而不縱也
儼若客
 河曰如容由至人儼然無所造作也○雱
 曰不以事爲己任故其容寂
涣若冰將釋
[003-003a]
 明皇曰雖則儼然若容無所造爲而不凝
 滯於物涣然若春冰之釋散也○河曰敦
 者解散釋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以空虚○
 雱曰人生之始同於大空凝爲我體如水
 有冰故爲道有冰解凍釋者事至於此其
 容已不滯於一體涣然將釋矣切嘗原之
 人性如水爲造化所凝故結而不通彼釋
 者反本而已矣
敦兮其若樸
 明皇曰雖涣然冰釋曾不自矜而能敦厚
[003-003b]
 若質樸而無所分别○河曰敦者質厚樸
 者形未分内守精神外無文采也○雱曰
 材未爲器謂之樸喻性之全體由冰釋之
 後乃能存天性之全而不雕於人僞故若
 樸也
曠兮其若谷
 明皇曰其德量曠然寬廣無不含容若彼
 容谷○河曰曠者寬大谷者空虚不有德
 功名無所不包也○雱曰性全不虧而不
 自有其全故曠然空虚如谷之受且應也
[003-004a]
渾兮其若濁
 明皇曰和光渾迹若濁而清○河曰渾者
 守本眞濁者不照然也與衆合同不自尊
 弼曰凡此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
 名也○雱曰水性本清而濁者混於物空
 人不自潔於物故渾然若濁者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明皇曰孰誰也誰能於彼澤濁以靜澄止
 之令徐自清乎○河曰孰誰也誰能如水
 之濁以而靜之徐徐自清也○雱曰澄性
[003-004b]
 者與澄水同加工則動而彌濁唯靜以俟
 之則徐自清矣有道之士所以物莫能濁
 者以其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明皇曰誰能安靜於此清以乆更求勝法
 運動修行令清靜之性不滯於法而徐動
 出也生猶動出○河曰誰能安靜以乆徐
 徐以長生也○弼曰夫晦以理物則得明
 濁以靜物則得清安以動物則得生此自
 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難也徐者詳慎也
[003-005a]
 雱曰歸於寂定感而遂通故徐徐以生終
 則有始也動之徐生則變動不居非物能
 止夫誰能安之爲此者信陰陽之理乘自
 然之運而無心其間故皆曰徐言濁則知
 安之清言安則知動之濁與上篇徼妙之
 文同
保此道者不欲盈
 明皇曰欲保此徐清徐生之道當須無所
 執滯若執清求生是謂盈滿將失此道故
 云不欲盈 河曰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
[003-005b]
 泰盈溢 雱曰不盈之盈乃大盈也如見
 道之後盈而有之則是自有此道違道遠
 矣
夫惟不盈是以能敝不新成
 明皇曰夫唯不盈滿之人故能以新證之
 行爲敝薄不以其新成而滯著也 河曰
 夫唯不盈滿之人能守敝不爲新成敝者
 匿光榮也新成者貴功名 雱曰道本無
 體非器所盛用則有餘求之不得故有道
 者未嘗盈而其用不窮也得道者未嘗盈
[003-006a]
 則成道者未嘗新也道之爲用通萬物而
 不敝以其無敝無新不成不敗故也敝生
 於新敗生於成士雖成道而常若敝敗矣
 苟得道之初矜其新成則與道異意非大
 成也經曰大成若缺其用不敝此篇句句
 有序以至於成成而若敝則盡之矣
   致虚極章第十六
致虚極
 河曰得道之人損情去欲五内清靜至於
 虚極
[003-006b]
守靜篤
 明皇曰虚極者妙本也言人受生皆禀虚
 極妙本及形有受納則妙本離散今欲令
 虚極妙本必致於身當須絶棄塵境染滯
 守此雌靜篤厚則虚極之道自致於身矣
 河曰守清靜行篤厚○弼曰言致虚物之
 極篤守靜物之眞正也○雱曰致虚欲極
 守靜欲篤欲觀物理者必先致一也學者
 之事實則妨道動則達性故爾
萬物並作
[003-007a]
 河曰作生也萬物並生也○弼曰動作生
 長○雱曰萬物由虚靜岀生還歸於虚靜
 春生秋死之變可見矣
吾以觀其復
 明皇曰老君云何以知守雌靜則能致虚
 極乎但觀萬物動作云爲及其歸復常在
 於靜故知爾○河曰言吾以觀見萬物無
 不皆歸其本也人當念重本也○弼曰以
 虚靜觀其反復凡有起於虚動起於靜故
 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虚靜是物之極
[003-007b]
 篤也○雱曰虚靜則明明則見理見理非
 以有爲將觀復性之情也
夫物芸芸
 河曰芸芸者華葉盛
各復歸其根
 明皇曰又云所以萬物歸復常在於靜者
 爲華葉芸芸生性皆歸復其根故本有作
 芸芸者芸芸動作也言夫物芸芸動作者
 及其歸復皆在根本爾○河曰言萬物無
 不枯落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弼曰各
[003-008a]
 反其所始也○雱曰復復性起用復還性
 根動植雖殊理歸一致
歸根曰靜
 河曰浮謂根也根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
 不復死也
靜曰復命
 明皇曰華葉芸芸者生性歸根則靜止矣
 人能歸根至靜可謂復所禀之性命○河
 曰言安靜者是爲復還性命使不死也○
 雱曰有生曰性性禀於命命者在生之先
[003-008b]
 道之全體也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觀
 復窮理也歸根盡性也復命至於命也至
 於命極矣而不離於性也
復命曰常
 河曰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弼
 曰歸根則靜故曰靜靜則復命故曰復命
 也復命則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雱曰
 出生則入有入有則系數然則密移之變
 頃刻不停唯復命則湛然常寂物莫能遷
 矣
[003-009a]
知常曰明
 明皇曰守靜復命可謂有常知守常者更
 益明了○河曰能知道之所常極則爲明
 雱曰所知非常則非眞知也聖人所貴夫
 明者自見而已
不知常妄作凶
 明皇曰不恒其德或承祭之羞失常妄作
 窮凶必矣○河曰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
 巧詐則失神明故凶也○弼曰常之爲物
 不偏不彰無皦昩之狀温凉之象故曰知
[003-009b]
 常曰明也唯此復乃能包通萬物無所不
 容失此以往則邪入乎分則物離分故曰
 不知常則妄作凶也○雱曰不會於性命
 之極則種種色相皆以爲實因生妄情與
 接爲摇窮萬世而不悟陰陽之禍慘孰甚
 焉
知常容
 明皇曰知守眞常則心境虚靜如彼空谷
 無不含容○河曰能知道之所常行則去
 情忘欲無所不包容也○弼曰無所不包
[003-010a]
 通也○雱曰知常則達乎無疵何所不容
容乃公
 明皇曰含容應物無心既無私邪故爲公
 正○河曰無所不包容則公政無私○弼
 曰無所不包通則乃至于蕩然公平也○
 雱曰無物我之殊何私之有
公乃王
 明皇曰能公正無私者則爲物所歸往 
 河曰公政無私則可以爲天下王○弼曰
 蕩然公平則乃至于無所不周普也○雱
[003-010b]
 曰内公則外王
王乃天
 明皇曰萬物樂推如天之覆則與天合德
 河曰能王德合神明乃與天通○弼曰無
 所不周普則乃至于同乎天也○雱曰王
 者人道之至極極人之道乃通於天
天乃道
 明皇曰王德如天乃能行道○河曰德與
 天通則與道合同也○弼曰與天合德體
 道大通則乃至于極虚無也○雱曰因有
[003-011a]
 道乃與天侔侔天乃所以盡道道則莫知
 其天乎人乎
道乃乆
 明皇曰道行天下乃可以乆享福祚矣 
 河曰與道合同乃能長乆○弼曰窮極虚
 無得物之常則乃至于窮極也○雱曰所
 謂常也
殁身不殆
 明皇曰同天行道則終没其身長無危殆
 之事矣○河曰能公能王通天合道四者
[003-011b]
 統備道德弘遠無殃無咎乃與天地俱没
 不危殆也○弼曰無之爲物水火不能害
 金石不能殘用之於心則兕虎無所投其
 爪角兵戈無所容其鋒刃何危殆之有乎
 雱曰天地並生萬物爲一孰能危之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明皇曰大上者淳古之君也下知者臣下
 知上有君尊之如天而無施教有爲之迹
 故人無德而稱焉○河曰太上謂大君無
[003-012a]
 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
 臣事質樸也○弼曰太上謂大人也大人
 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無爲之事行
 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爲始故下知有
 之而已○雱曰因三皇之出無爲而治使
 民各遂而不知其然豈得而親譽之乎
其次親而譽之
 明皇曰逮德下衰君行善教仁見故親之
 功高故譽之○河曰其德可見恩惠可稱
 故親愛而譽之○弼曰不能以無爲居事
[003-012b]
 不言爲教立善施化使下得親而譽之也
 雱曰政有明效則百姓戴恩懷德毁譽之
 名彰雖足以爲治一時而上己離道德之
 全下己失性命之正亂自此始矣此仁義
 之治
其次畏之
 河曰設刑法以治之○弼曰不能復以恩
 仁令物而賴威權也○雱曰此法制之治
其次侮之
 明皇曰德又下衰君多弊政則驅以刑罰
[003-013a]
 故畏之懷情相欺明不能察故侮之○河
 曰禁多令煩不可歸誠故欺侮之○弼曰
 不能法以正齊民而以智治國下知避之
 其令不從故曰侮之也○雱曰失德無政
 則民侮之一本作畏之侮之無其次二字
信不足焉
 河曰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有巧詐民
有不信焉
 明皇曰畏之侮之者皆由君信不足故令
 下有不信之人○河曰君信不足於下下
[003-013b]
 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弼曰言從
 上也夫御體失性則疾病生輔物失眞則
 疵釁作信不足焉則有不信此自然之道
 也己處不足非智之所濟也○雱曰孟子
 曰有諸己之謂信經曰其中有信人盡其
 性則不失天命之常故曰信也上離道而
 治則非性之質而失其常矣故於信爲不
 足上於信不足則下必至於偷薄詐僞故
 曰有不信也下有不信亂之大者
猶兮其貴言
[003-014a]
 明皇曰親之譽之者由君有德教之言故
 貴其言而親譽之○河曰說太上之君舉
 事猶貴聖於言恐離道失自然○雱曰猶
 豫之猶猶者不决貴者不輕也莊子曰言
 者風波也聖人出言常若有所疑不敢輕
 發言且不敢輕而况於爲乎民之難治以
 其上之有爲也是以聖人猶難之一本無
 兮字非
功成事遂
 河曰謂天下太平也
[003-014b]
百姓皆謂我自然
 明皇曰功成而不執事遂而無爲百姓日
 用而不知謂我自然而成遂則太上下知
 也○河曰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
 爲已自當然也○弼曰自然其端兆不可
 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無物可
 以易其言言必有應故曰猶兮其貴言也
 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
 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雱
 曰遷善遠罪而莫知爲之者是也
[003-015a]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明皇曰澆淳散樸大道不行曰仁與義小
 成遂作濡沬生於不足周弊超於有爲然
 則聖人救世之心未嘗異而夷險之迹不
 得一爾○河曰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户有
 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
 有仁義可傳道○弼曰失無爲之事更以
 施慧立善道進物也
智惠出有大僞
[003-015b]
 明皇曰用智惠者將立法也法出而姦生
 則有大僞矣○河曰智惠之君賤德而貴
 言賤質而費文下則應之以爲大偽姦詐
 弼曰行術用明以察姦偽趣睹形見物知
 避之故智惠出則大僞生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
 明皇曰父子夫婦兄弟六親也疏戚無倫
 不和也乆親各子有孝慈也皆由失道故
 有偏名○河曰六親絶親戚不和乃有孝
 慈相收養也○雱曰至德之世民盡其性
[003-016a]
 六親非不孝慈而孝慈以爲常故無孝慈
 之名今尚孝慈之行而尊之者更由六親
 有不和故也
國家昏亂有忠臣
 明皇曰大平之時上下交足何異名乎昏
 亂之日見危致命有忠臣矣○河曰政令
 不行上下相怨耶俑爭權乃有忠臣匡救
 其君也○弼曰甚美之名生於大惡所謂
 美惡内門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若六親
 自和國家自治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
[003-016b]
 矣魚忘於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 
 雱曰明治則人無不忠敦爲忠臣
   絶聖棄智章第十九
絶聖
 河曰絶聖制作反初守元五帝盡象倉頡
 作書不如三皇結繩無文
棄智
 河曰棄智惠反無爲
民利百倍
 明皇曰絶聖人言教之迹則化無爲棄凡
[003-017a]
 夫智詐之用則人淳樸淳樸則巧僞不作
 無爲則矜徇不行人挹天和物無天性是
 有百倍之利○河曰農事無私○雱曰民
 之性質純粹無疵以其失眞沉僞故强立
 聖智以爲君師而民因聖智之迹更逐而
 不反離本愈遠矣故有一時之小補而終
 使民喪其不貲之樸絶而棄之則民復於
 無事其利可勝計哉
絶仁棄義
 河曰絶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筆信
[003-017b]
民復孝慈
 明皇曰絶兼愛之仁棄裁制之義則人復
 於大孝慈矣○河曰德化淳也○雱曰至
 德之世父子相親而足今更生仁義則名
 實交糾得失紛然民性亂矣蓋盛於末者
 本必衰天之道也孝慈仁義之本也或曰
 孔孟明堯舜之道專以仁義而子以老氏
 爲正何如曰夏以出生爲功而秋以收斂
 爲德一則使之榮華而去本一則使之彫
 悴而反根道歲也聖人時也明乎道則孔
[003-018a]
 老相爲終始矣
絶巧棄利
 河曰絶巧者詐僞亂眞也棄利者塞貪路
 閉權門也
盜賊無有
 眀皇曰人矜偏能之巧必有爭利之心故
 絶巧則人不爭棄和則人自足足則不爲
 盜賊矣○雱曰巧利勝則民欲侈而本業
 衰必至於爲盜上三事皆以末傷本者
此三者
[003-018b]
 河曰謂上三事所棄絶也
以烏文不足
 河曰以爲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雱
 曰文於質爲末末勝則不足民所以失性
 一本云文而未足非
故令有所屬
 明皇曰此三者俱令絶棄未示修行故以
 爲此文不足至教更令有所著謂下文也
 河曰當如下句○雱曰令屬其性於下四
 事
[003-019a]
見素抱樸
 河曰見素者當抱素守眞不尚文飾也抱
 樸者當見其質樸以示故可法則○雱曰
 不見物而見自性也素者性之質人生而
 靜不染諸物故無文而素蓋秋之時萬物
 復靜其色爲白天理固然樸者性之全以
 樸爲本以器爲末
少私寡欲
 明皇曰見眞素抱淳樸少私邪寡貪欲○
 河曰少私者正無私也寡欲者當知足也
[003-019b]
 弼曰聖智才之善也仁義人之善也巧利
 用之善也而直云云絶文甚不足不令有
 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爲文而
 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於素樸寡欲○
 雱曰私欲皆有己之所爲有己則有物有
 則外重外重則失本矣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絶學
 河曰絶學不眞不合道文
無憂
[003-020a]
 明皇曰絶仁爲俗學則淳樸不散少私寡
 欲故無憂也○河曰除浮華則無憂患也
 雱曰學所以求復命見至於命則不見有
 物無所用學矣爲道至此則避絶吉凶敦
 能憂之孔子曰樂天知命憂之大者有知
 有樂則非體道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河曰同爲應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質而
 貴文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003-020b]
 明皇曰唯則恭應阿則慢應同出於口故
 云相去幾何而恭應則善慢應則惡以喻
 俗學絶之則無憂不絶則生患只在心識
 迴照豈復相去遠哉○河曰善者稱譽惡
 者諫爭能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
 也○雱曰道體本一已降於全復分陰陽
 擾擾起矣種種分别皆屬妄心照以道眞
 理同夢幻且唯之與阿同出於口元無異
 狀而世之人以唯爲恭以阿爲慢是非喜
 怒因此生情反求唯阿所以異者竟何謂
[003-021a]
 也善惡之殊亦若此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明皇曰凡人所畏者慢與惡也善士所畏
 者俗學與有爲也皆當絶之故不可不畏
 河曰人爲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絶學之
 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殺仁賢○弼曰下
 篇云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然則學者
 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欲而足
 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燕雀有
 匹鳩鴿有仇寒鄉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
[003-021b]
 足益之則憂故續鳧之足何異截鶴之脛
 畏譽而進何異異刑唯阿美惡相去何若
 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爲用
 也○雱曰至人不見一物善惡無所分而
 不廢世人善惡諸法但於其中灑然不累
 耳自相去何若已上所以明心之無累而
 無累者本不自異於世故種種分别與民
 同之所謂吉凶與民同患也聖人絶累忘
 形亦可患乎而易有吉凶之象者因民情
 而已莊子曰不忽於人道既兼忘宜若忽
[003-022a]
 人事而實無忽也
荒兮其未央哉
 明皇曰若不畏絶俗學則衆生正性荒廢
 其未有央止之時○河曰或言世俗人荒
 亂欲進學爲文未央止也○弼曰嘆與俗
 相返之遠也○雱曰萬化相推終則有始
 生生無盡豈有央乎而世人欲物物爲之
 美惡不亦惑乎唯聖人能知萬古一時而
 無得失於其間也
衆人熙熙
[003-022b]
 河曰熙熙淫放多情欲也
如享太牢
 河曰如飢思大牢之具意無足時也
如春登臺
 明皇曰衆人俗學有爲熙熙逐境如臨享
 太牢春臺登望動生貪欲○河曰春陰陽
 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意志淫淫然 
 弼曰衆人迷於美進惑於榮利欲進心競
 故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臺也○雱曰造
 化無極事物日生唯聖人能一古今而無
[003-023a]
 變衆人則隨化而遷一見美惡樂得其生
 自以爲美春者萬物奮張離靜而動去本
 逐末之時臺者可以遠覽諸境之地物不
 明乎至理者皆逐物生情其狀如此
我獨怕兮其未兆
 河曰我獨怕然安靜未有情欲之形兆也
如嬰兒之未孩
 明皇曰我獨怕然安靜於其情欲略無形
 兆如彼嬰兒未能孩孺也○河曰如小兒
 未能答偶人時也○弼曰言我廓然無形
[003-023b]
 之可名無兆之可舉如嬰兒未能孩也○
 雱曰性體怕然不萌智慮含和守一同於
 嬰兒古本作廓兮非也怕與泊同怕者不
 流之義廓者虚大之名文義考之理當從
 怕
乘乘兮若無所歸
 明皇曰至人無心運動隨物無所取與若
 行者之無所歸乘乘運動貌○河曰我乘
 乘如窮鄙無所歸就○弼曰若無所宅○
 雱曰乘乘者乘萬物之變而不自私故若
[003-024a]
 無所歸蓋唯變所適無所嚮著故也一本
 作儡儡兮無所歸非也
衆人皆有餘
 明皇曰耽嗜塵務矜誇巧智自爲有餘以
 示光大○河曰衆人餘財以爲奢餘智以
 爲詐○雱曰矜覽庶物故常有餘
而我獨若遺
 明皇曰常若不足有所遺忘○河曰我獨
 如遺棄似不足也○弼曰衆人無不有懷
 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
[003-024b]
 無爲無欲若遺失之也○雱曰超然自喪
 不有其有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河曰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人之
 心也○弼曰絶愚人之心無所别析意無
 所好欲猶然其情不可睹我頽然若此也
純純兮
 明皇曰我豈愚人之心遺忘若此哉但我
 心純純故若遺爾○河曰無所分别○弼
 曰無所别析不可爲名○雱曰純純兮似
[003-025a]
 愚而眞智之極一本純純作沌沌
俗人昭昭
 明皇曰矜巧智也○河曰明且達也○弼
 曰耀其光也
我獨若昏
 明皇曰自韜晦也○河曰如闇昩也○雱
 曰物我兼忘不主分别故若昏
俗人察察
 明皇曰立法制也○河曰察察急且疾也
 弼曰分别别析也○雱曰推昭昭之意加
[003-025b]
 之政則察察矣
我獨悶悶
 明皇曰唯寬大也○河曰悶悶無所割截
 雱曰推若昏之意加之政則寬大悶悶然
 矣悶悶謂不取日前小快
澹兮其若海
 河曰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
 極也○弼曰情不可睹○雱曰自怕兮未
 兆而下有諸事物及此又歸於性本湛然
 深廣如海之積水水性全矣一本作忽若
[003-026a]
 晦非是
飂兮似無所止
 明皇曰容貌忽然若昏晦而心寂兮絶於
 俗學似無所止著○河曰我獨漂漂若飛
 若揚無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弼曰無
 所繫繫○雱曰澹兮若海以言性體此則
 言其用飂然無所不通而無所繫著非用
 而何一本作寂非
衆人皆有以
 明皇曰衆人於代間皆有所以逐境俗學
[003-026b]
 之意○河曰以有爲也○弼曰以用也皆
 欲有所施用也○雱曰物於物則爲物用
 物物而不物於物則用物而物莫能用
而我獨頑
 河曰我獨無爲
似鄙
 明皇曰頑者無分别鄙者陋不足而心實
 了悟外若不足故云似爾○河曰鄙似若
 不逮也○弼曰無所欲爲悶悶昏昏若無
 所識故曰頑且鄙也○雱曰物莫能入可
[003-027a]
 謂頑矣見若不睹可謂鄙矣一本且作似
 亦通
我獨異於人
 明皇曰人有情欲我無愛染人與道反我
 與道同○河曰我獨與人異也
而貴求食於母
 明皇曰求食於母者貴如嬰兒無營谷爾
 故上文云如嬰兒之未孩下經云含德之
 厚比於赤子如此所以獨異於人也先無
 求於兩字今所加也且聖人說經本無避
[003-027b]
 諱今代爲教則有嫌疑暢理故義不可移
 臨文則句須穩便便今存古是所庶幾又
 司馬遷云老子說五千餘言則明理諸而
 息言不必以五千爲定格○弼曰食母生
 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未飾之華
 故曰我獨欲異於人○雱曰不外逐物而
 取養於道道者萬物之母也一本無求於
 兩宇亦通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
[003-028a]
 河曰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
 垢濁處謙卑也
唯道是從
 明皇曰孔甚也從順也設問甚有德之人
 容狀若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極之道
 是順○河曰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
 所行獨從於道也○弼曰孔空也唯以空
 爲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雱曰道之在
 我之謂德德至則與道爲一道不可容因
 德而顯德者無我從道而已
[003-028b]
道之爲物唯恍唯惚
 明皇曰此眀孔德所從之道不有不無沖
 用難名故云恍惚○河曰道之於萬物獨
 恍惚往來於其無所定也○雱曰道兼陰
 陽陰陽之微若無若有謂之恍惚
忽兮恍其中有像
 河曰道唯恍惚無形之中獨爲萬物法像
 雱曰一陰一陽乃成象一本作忽兮恍兮
恍兮忽其中有物
 明皇曰物者即上道之爲物也自有而歸
[003-029a]
 無還復至道故云其中有物也○河曰道
 唯恍忽其中有一經營造化因氣立質○
 弼曰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
 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
 恍兮其中有象也○雱曰一陽一陰乃成
 物恍惚者陰陽之妙故能變化以成象物
 一本作恍兮忽兮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明皇曰惚恍有無窈冥不測生成之用精
 妙甚存○河曰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
[003-029b]
 實神明相薄陰陽交會也○弼曰窈冥深
 遠之欺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
 其可得見以定其眞故曰窈兮冥兮其中
 有精也○雱曰精者物生之始前稱象物
 道之具體道體既具乃生萬類萬類之所
 出在深妙不測之際故云窈兮冥兮
其精甚眞
 河曰言道精氣神妙甚眞也非有飾也 
 雱曰精者形生之始精無不眞而更云甚
 眞者由物有失理喪精沉於人偽故也
[003-030a]
其中有信
 明皇曰窈冥之情本無假雜物感必應應
 用不差故云有信○河曰道匿功藏名其
 信在中也○弼曰信信驗也物反窈冥則
 眞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眞
 其中有信也○雱曰窈冥之精萬物作類
 而物之生者各正性命度數法象一有儀
 則可以前知無或差舛此之謂信莊子曰
 未形者有分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003-030b]
 明皇曰言道自古及今生成萬物物得道
 用因用立名生成之用既今古是同應用
 之名故古今不去○河曰自從也從古至
 今道常在不去○弼曰至眞之極不可得
 名無名則是其名也自古及今無不由此
 而成故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也○雱曰
 常道常名未常變易
以閲衆甫
 明皇曰閲度閲也甫本始也言至道應用
 度閲衆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河曰
[003-031a]
 閲禀也甫始也言道禀與萬物始生從道
 受氣○弼曰衆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
 物始也○雱曰甫美也莊子曰神奇復爲
 臭腐臭腐復爲神奇夫萬物之美遷易不
 常唯道常住故能遍閲之閲如閲人多矣
 之閲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
 河曰我何以知從道受氣
以此
 眀皇曰以此今萬物皆禀道妙用生成故
[003-031b]
 爾 河曰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
 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弼曰此上之
 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皆始於無
 哉以此知之也○雱曰道常住而衆美不
 常故能閲其萬變聖人所以能知衆美之
 不常者亦以體道之常住故也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明皇曰曲己以應務則全○河曰曲己從
 衆不自專則全也○弼曰不自見其明則
[003-032a]
 全也○雱曰至人沖虚其行如水無心於
 物而順物之變不與物迕孰能傷之故常
 全也此篇大㫖與莊子養生生相類
枉則直
 明皇曰枉己以申人則直○河曰枉屈己
 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弼曰不自是則
 其是彰也○雱曰於形枉者於理爲直有
 我者執我之直以遇物而不知物變之無
 窮其直乃枉也唯順物之枉而不自有其
 直則理直於中矣一本直作正
[003-032b]
窪則盈
 明皇曰執謙德則常盈○河曰地窪下水
 流之人謙下德歸之也○弼曰不自伐則
 其功有也○雱曰澤以窪下故衆水鍾焉
弊則新
 眀皇曰守弊薄則曰新○河曰自受弊薄
 後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弼曰
 不自矜則其德長也○雱曰非秋冬之雕
 敝則無春夏之榮華
少則得
[003-033a]
 明皇曰抱一不離則無失○河曰自受取
 少則得多也天道祐謙神明託虚○雱曰
 道在乎微性存乎樸得者得其本故不多
 也欲體上四事唯得一者能之
多則惑
 明皇曰有多爲則惑亂○河曰財多者惑
 於所守學多者惑於所聞○弼曰自然之
 道亦猶樹也轉多轉遠其根轉少轉得其
 本多則遠其眞故曰惑也少則得其本故
 曰得也○雱曰棄本逐末妄見多岐
[003-033b]
是以聖人抱一烏天下式
 明皇曰聖人抱守淳一故可爲天下法式
 河曰抱守法式也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
 能爲天下法式也○弼曰一少之極也式
 猶則之也○雱曰抱一者不離於精夫唯
 抱一不二乃體道盡性物我玄同故能應
 而不窮也此句上文言道之理聖人抱一
 乃能見此理故行如下文云
不自見故明
 明皇曰人能不自見其德常曲己以應務
[003-034a]
 則其德全自明○河曰聖人不以其視千
 里之外也乃因天下之目以視故能明達
 也○雱曰自見則有己有己則敝於己故
 不能曲以應變
不自是故彰
 明皇曰人能不自以爲是而枉己以申人
 則其是直自彰矣○河曰聖人不自以爲
 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雱曰無己是
 則能枉以應理不期彰而自彰矣
不自伐故有功
[003-034b]
 明皇曰人能不自伐取則其功歸己矣 
 河曰伐取也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
 故有功於天下也○雱曰伐功生乎滿假
 知窪之爲盈則豈有滿假之累
不自矜故長
 明皇曰人能長守弊薄不自矜衒則人推
 其長○河曰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
 乆不危○雱曰矜者耀其榮之謂耀其榮
 則弊矣唯能居弊乃所以新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003-035a]
 明皇曰不與物爭誰與爭者○河曰此言
 天下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雱
 曰唯沖虚不實無心於物物欲有之而不
 得而况能與之爭乎此篇之義要在忘我
 故結之以不爭而終始以曲則全也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河曰傳古言曲從則全身正言非虚妄也
誠全而歸之
 眀皇曰古有曲全之言豈虚妄哉實能曲
 者則必全理而歸之○河曰誠實也能行
[003-035b]
 曲從者實其肌體歸之於父母無有傷害
 也○雱曰曲者虚己而應理縁物爲變而
 不與物迕凡上諸說要在於是全而歸之
 者庖丁善刀而藏之之意竊原此篇養生
 之旨也聖人之於生不期自養而養生者
 莫善焉所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
 矜者非克己以期全也不知其然而自然
 耳若睹夫曲枉窪弊之利而爲之則賢人
 之事學者之德於道爲未盡矣
道徳眞經集註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