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3 道德真經集註(一)--梁迥 (master)


[000-001a]
道德眞經集註序扉一
   唐明皇撰
昔在元聖强著玄言權輿眞宗啓迪來裔遺
文誠在精義頗乖撮其指歸雖蜀嚴而猶病
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餘浸徴固不足
數則我玄元妙㫖豈其將墜朕誠寡薄嘗感
斯文猥承有後之慶恐失無爲之理每因清
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爲箋注豈成一家
之說但備遺闕之文今兹絶筆是詢於衆公
卿臣庶道釋二門有能起予類於卜商鍼疾
[000-001b]
同於左氏渴於納善朕所虛懷苟副斯言必
加厚賞且如諛臣自聖幸非此流懸市相矜
亦云小道既其不諱咸可直言勿烏來者所
嗤以重朕之不德
    左仙公葛玄撰
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
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
窮極乎無極故無極也與大道而倫化爲天
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
蕩蕩不可名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
[000-002a]
成功淵乎其不可量堂堂乎爲神眀之宗三
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以得生乾坤運以吐精
高而無民貴而無位覆載無窮是教八方諸
天普弘大道開闢以前復下爲國師代代不
休人莫能知之匠成萬物不言我爲玄之德
也故衆聖所共尊道尊德貴莫之命而常自
然惟老氏乎周時復托神李母剖左腋而生
生即皓然號曰老子老子之號因玄而出在
天地之先無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謂老
子當始於周代老子之號始於無數之劫甚
[000-002b]
窈窈冥冥眇邈乆遠矣世衰大道不行西遊
天下關令尹喜曰大道將隱乎願爲我著書
於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經焉夫五千
文宣道德之源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天人之
自然經也余先師有言精進研之則聲參太
極高上遥唱諸天歡樂則携契玄人靜思期
眞則衆妙感會内觀形影則神氣長存體洽
道德則萬神震伏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安國
寧家孰能知乎無爲之文洿之不辱飾之不
榮橈之不濁澄之不清自然也應道而見傳
[000-003a]
吿無窮常者也故知常曰眀大道何烏哉弘
之由人斯文尊妙可不極精乎粗述一篇唯
有道者寳之焉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漢孝文皇帝時結
草爲庵于河之濱常讀老子道德經文帝好
老子之言詔命諸王公大臣州牧二千石朝
直衆官皆令誦之有所不解數句天下莫能
通者聞侍郞說河上公誦老子乃遣詔使齎
所不了義問之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遥問也
文帝即駕從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000-003b]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
也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
朕足使人富貴貧賤須臾河上公即捬掌坐
躍冉冉在虚空之中如雲之升去地百餘丈
而上玄虚良乆俛而答帝曰余上不至天中
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余
富貴貧賤乎帝乃悟知是神人方下輦稽首
禮謝曰朕以不德忝統先業才不任大憂於
不堪雖治世事而心敬道德直以闇昧多所
不了惟蒙道君弘愍有以教之則幽夕覩太
[000-004a]
陽之耀光河上公即授素書老子道德經章
句二卷謂帝曰熟研此則所疑自解余注是
經以來千七百餘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
示非其人文帝跪受經言畢失公所在論者
以爲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盡通其義
而精思遐感仰徹太上道君遣神人特下教
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純信故示神變以悟
帝意欲成其道眞時人因號曰河上公焉
老子以上皇元年正月十二日丙午太歲丁
卯下爲周師到無極元年太歲癸丑五月壬
[000-004b]
午去周西度關關令尹喜宿命合道預占見
紫雲西邁知有道人當度仍齋潔燒香想見
道眞以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老子度關也
喜見老子迎設禮稱弟子老子曰汝應爲此
宛利天下棄賢世傳弘大道子神仙者矣以
二十八日中授太上道德經義洞虚無大無
不包細無不入聖王不能盡通其義昔漢孝
文皇帝好老子大道從容無爲之堂嘆凡聖
無能解此玄奥精思遠感上徹太上道君遣
神人下授文帝希徴之㫖道人即信誓傳授
[000-005a]
至人比字校定外儒所雜傳多誤今當參校
此正之使與玄洞相應十方諸天人神仙天
地鬼神所宗奉文同無一異矣吾己於諸天
神仙大王校定受傳天人至士賢儒當宗極
正眞弘道大度何可不精得聖人本文者乎
吾所以有言此欲正玄妙於天地人耳今說
至矣明矣夫學仙者必能弘幽賾也道士鄭
思遠曰余家師葛仙公受太極眞人徐來勒
道德經上下二卷仙公曩者所好如親見眞
人教以口訣云此文道之祖宗也誦咏萬遍
[000-005b]
夷心注玄者皆必升仙尤尊是書日夕朝拜
朝拜願念具如靈寳法矣學仙君子宜弘之
焉仙公常秘此言無應仙之相好者不傳也
    王雱撰
昔老子當道術之變故著書九九篇以明生
生之理而末世爲學蔽於前世之緒餘亂於
諸子之異論智不足以明眞僞乃或以聖人
之經與楊墨之書比雖有讀者而燭理不深
乃復高言矯世去理彌遠今世傳注釋王弼
張說兩家經文殊舛互有得失害於理意者
[000-006a]
不一今輒參對定於至當而以所聞句爲之
解聖人之言既爲難盡而又知之所及辭有
不勝覽者以意逆志則吾之所發亦過半矣
書成於熙寧三年七月十二曰竊嘗論曰聖
人雖多其道一也生之相後越宇宙而同時
居之相去異天壤而共處故其有言如首之
有尾外此道者皆邪說也然而道一者言固
不同言同者道固不一而世儒徒識其言故
以言同者爲是不知其道故以道一者爲非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曰既得其母以
[000-006b]
知其子誠知是則推五行之殊觀四時之變
視形度志以參萬物則聖雖不言吾其知之
矣故道歲也聖人時也自堯舜至於孔子禮
章樂明㝢之以形名度數而精神之運炳然
見於製作之間定尊卑别賢否以臨天下事
詳物衆可謂盛矣蓋於時有之則夏是也夏
反而爲秋秋則斂其散而一之落其華而實
之以辨物爲德以復性爲常其志靜其事簡
夫秋豈期於反夏乎蓋將以成歲而生物也
於是時也動植之死者過半然豈天命之至
[000-007a]
果非小智之所及邪秋蓋非歲之終也則又
有至者焉故四時之變於吾有之則幼壯老
死是也傳曰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其是
之謂乎嗚呼學道而不期於死之說則亦何
以學爲哉朝聞道夕死可矣則所謂道者貴
乎可以生死也誠知道德之誠而遡其所歸
則死生之說盡矣故余盡心焉




[000-0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