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22 午亭文編-清-陳廷敬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午亭文編巻二十六
            大學士陳廷敬撰
 經解二易/
震下/離止
嘗讀噬嗑而歎聖人繫易之仁也讀先王以明罰敕法
而知後世用例不用律之非矣讀六四之利艱貞六五
之貞厲而知後世快意用刑之非矣艱貞貞厲之辭惟
[026-1b]
四五有之他爻所无也以五居尊位四為大臣故也五
四能貞厲艱貞下皆化之矣雷電雖取威明之義然電
先雷後以明為主治獄之道不患不威是以君徳貴剛
而治獄則尚柔中也柔中故虛而明也
離下/艮上
日月五星之運錯行乎二十八宿經星之次舍此天文
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粲然有禮以相接截然有
分以相守此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
[026-2a]
化成天下此天子之文也惟仰承天道俯順民彛天子
能修其身而後可以化成天下由是日月五星无朓朒
薄蝕彗孛飛流之變而各順其運行之常天下文章孰
大乎是堯之文思安安舜之濬哲文明皆是道也
旅之象山上有火許之以明慎用刑賁之象山下有火
戒之以无敢折獄葢明之所及有近逺故力之所任有
大小聖人特以刑獄一事著其義則凡明之不足而能
任大者鮮矣是以君子貴致知之學而无取乎察察之
[026-2b]
小智也
坤下/艮上
剝五爻皆言剝六五獨不言剝者何變文也五君位也
五不可言剝也變而言貫魚以宫人寵者何貫魚下四
隂之象也以宫人之寵寵四隂者五也宫人宫中之賤
者也以此寵隂猶能制隂者也故無不利也雖變而不
失君之義者尊君也伊川於上九引匪風下泉易通於
詩矣愚謂六五一爻易通於春秋矣
[026-3a]
唯君子乃能覆盖小人小人剥君子君子亡而小人亦
無所容其身是自剝其廬也小人亦何利哉初六六二
六四皆言凶剝之无咎者獨六三耳何去何從小人亦
當決擇之矣
震下/坤上
復見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仁是也六二休復以下仁也
是知凡言復者皆復於仁也初之修身二之下仁四之
從道一也未有道而不仁不仁而可修身者也五居尊
[026-3b]
位故欲敦復仁之厚者宜居尊者也前後左右從而戕
者多矣尤宜敦也敦之如何如初之修身二之下仁四
之從道而已是能自治又能以人治者也敦復則不頻
復又何至於迷復之凶哉
震下/乾上
无妄之卦聖人為承平君臣而言也是時也先王茂對
時育萬物之時也豈可妄有所徃使萬物繹騷不安其
生哉九五居君之位故告之曰无妄之疾勿藥有喜象
[026-4a]
又丁寧之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六二應五者也故告
之曰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徃而象曰不耕穫未富
也无妄之疾敵國外患也无妄之災邊防之事小有得
失不足為大患者也所謂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
災也君與臣但能修吾内治而外侮不得乘焉足矣藥
必不可妄試功必不可妄貪先王舊章必不可妄改天
幸必不可妄徼總之无妄之世必當以无妄處之君與
臣必不可不知妄有所徃之害九四君側之臣也故以
[026-4b]
可貞无咎告之初九在下郡縣之臣以无妄之徃為得
志無闗于朝廷大事也最惡者上也上九亦非有妄者
也時不可行而行遂至于有眚遂至于无攸利彼之不
可行而行也亦自謂前人之法窮則當變至于不可行
者終不可行而猶執其所行終不肯變甘處其窮象曰
窮之災也言其窮而不變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徃
无妄之徃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正謂上九也
乾下/艮上
[026-5a]
畜卦之義蘇氏説之已盡其言曰小畜之畜乾也順而
畜之故始順而終反目大畜之畜乾也厲而畜之故始
厲而終亨君子之愛人以徳小人之愛人以姑息見徳
而愠見姑息而喜則過矣初九欲進之意無巳也至于
六四遇厲而止六四之厲我所謂徳也使我知戒而終
身不犯于災者四也小畜之説輻不得巳也故夫妻反
目大畜之説輹其心願之故中无尤也三乾並進故曰
良馬逐馬不憂其不良而憂其輕踔易道以至泛軼也
[026-5b]
故利艱貞九三乾之殿也故相與飭戒閑習其軍徒則
利有攸徃上上九也上利在不忌三利在必戒童牛初
九也牿角械也童牛無所用牿然且不敢廢者自其童
而牿之迨其壯雖不牿可也此愛其牛之至也豶豕&KR2904
豕也九二之謂也有牙而不鷙也&KR2904豕也不鷙則可畜
矣大畜之畜乾也始厲而終亨初九陽之微者也而遂
牿之故至于九二雖有牙而可畜也其始牿之其漸可
畜其終雖進之天衢可也童而牿之愛以徳也故有喜
[026-6a]
不惡其牙而畜之將求其用也故有慶凡物有以相徳
曰喜施徳獲報曰慶孔子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天衢
者上之所履而不與下共者也徳有以守之雖有以予
人而莫敢受茍無其徳雖吾不與而彼將有取之者上
九之徳足以自固是以無忌於乾而大進之其曰何天
之衢者何天衢之有而不汝進也夫惟以天衢進之而
乾大服矣
小畜以懿文徳蘇傳曰夫畜巳而非其人則君子不可
[026-6b]
有為獨可以雍容講道如子夏之在魏子思之在魯可
也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徃行以畜其徳蘇傳曰孔子
論乾九二之徳曰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是以知乾
之健患在于不學漢髙帝是也故大畜之君子將以用
乾亦先厚其學嘗推其意而論之懿文徳者不得志而
著書之類也多識前言徃行以畜其徳者積學待用之
謂也
震下/艮上
[026-7a]
頤之六爻初九為靈龜龜食氣而夀不求食於人者也
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凶此設為六四告初之辭以戒之
耳非真以初為凶也故象曰觀我朶頤亦不足貴也世
豈有觀朶頤之靈龜哉卦惟上下二陽凡能養人者皆
陽也初九又以徳為養者也四求初養是顛頤也四在
艮下負嵎之虎也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虎之常也然咎
道也今以初九之徳養為養眈眈逐逐之咎吾知免矣
欲與施反四無欲斯能施矣故象曰上施光也二與五
[026-7b]
相應者也今二五皆隂不相應也故二擇養於初上之
間皆非二之類也故曰行失類也然初則顛頤而拂經
上則于丘頤而征凶與其征凶寧拂經也六三與上九
相應三求養于上正也而顧繫以拂頤貞凶十年勿用
无攸利象又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易之示人語繁而
不殺義正而辭嚴此其至也若是者何也隂柔不正好
動之人與居髙乗時之權臣相合其禍何所不至是聖
人之所懼也五居君位而頤由于上亦拂經也居貞則
[026-8a]
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貞則彼無
可指順則我不傷激貞者爻所本有順者補爻所未盡
也上為頤之所由求養之人孰不歸之故利涉大川然
聖人必先之曰厲吉不厲則凶厲則吉也象曰由頤厲
吉大有慶也不厲則大有害厲則大有慶也五曰貞曰
順上曰厲五上之間君臣終始國家安危生民禍福其
機最微而其事最鉅故聖人言之懼而慮之周也
㢲下/兑上
[026-8b]
大過彖傳棟橈本末弱也本末者初上也九三九四皆
棟橈者也爻分而言之則九四棟隆九三獨為棟橈若
是者何哉九四不過乎剛與初為應能専而無他初雖
在下之柔譬之茅然為物雖薄以之為藉未嘗不收其
用此四所以為棟隆也四與九二為同類二以陽居隂
而下乘初以初自助故有枯楊生稊之象稊者顛而復
蘖反其始也又有老夫女妻之象老夫女妻則夫不陵
妻而生育之功可成矣四曰棟隆吉象以不橈乎下明
[026-9a]
之二曰无不利象以過以相與明之是四與二皆取其
剛而不過也九三剛而太過與上為應而三剛愎不可
以輔過涉滅頂之凶上自无咎也三亦何所益哉三與
五為類五以陽居陽侈泰已甚六乘之而力不能正故
有枯楊生華之象華者盈而畢發速其終也又有老婦
士夫之象老婦士夫則夫厭其妻無過以相與之事矣
三曰棟橈凶象以不可輔明之五曰无咎无譽象曰何
可久也亦可醜也无咎无譽者所以教上也與為滅頂
[026-9b]
之无咎不如明哲保身之无咎也非為五言也是三與
五皆惡其剛而過也嗚呼棟橈吾將壓焉相之於國棟
也匪剛不可過剛亦未見其可剛柔相濟使身名俱全
而國家無事賢者不當如是耶
坎下/坎上
人未有可孤立而無助者也况在艱難之時乎習坎之
卦九二九五各為一卦之主相阨而不能相能者也二
曰坎有險求小得險九五也小六三也九二以險臨五
[026-10a]
五亦以險待之欲以求五焉可得哉所可得者六三而
已二所以能得之者非謂徳足以懐之徒以二者皆未
出於險中相待而後全故也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
于坎窞勿用之徃也枕所以休息也來者坎也徃者亦
坎也均之二坎來則得主徃則得敵遇險于外而休息
于内也故曰險且枕六三知其不足以自用用必無功
故退入坎以附九二相與為固而已六四樽酒簋貳用
缶納約自牖終无咎樽酒簋貳用缶薄禮也納約自牖
[026-10b]
簡陋之至也夫同利者不交而歡同患者不約而信四
非五無與為主五非四無與為蔽饋之以薄禮行之以
簡陋而終不相咎者四與五之際也九五坎不盈祗既
平五在坎中是不盈也盈則平而出矣祗既平五之志
也以不平為未大未大而不肯自安故受四而不辭也
夫五之與二勢有上下徳有大小五有為之主而二僅
自保者也要其終五必併二習坎之所以為險者以二
五之不相下也五併二而天下無險可言矣二與三未
[026-11a]
保其終而暫時相依亦各知孤立之難也若夫初上處
内外之極最逺于敵而不被其禍以為足以自用而有
餘是以各挾其險以待其上初不附二上不附五故皆
有失道之凶焉君子之習險將以出險也習險而入險
為冦而已此初之失道也徽纆以係之叢棘以固之上
六之所恃者險爾險窮則亡此上六之失道也道在依
人尤在擇其所依險可易言出哉
離下/離上
[026-11b]
離之六五柔居尊位者也附麗于剛强之間危懼之勢
也當危懼之勢能畏懼之深至于出涕憂慮之深至于
戚嗟所以能保其吉也所謂剛强者四與上也然上與
四不同五能用上則可以成嘉美之功威震而刑不濫
可以正邦矣若四則犯上之臣也自不容于天地之間
何足憐哉此卦上九禦侮之臣也九三年至而退不貪
榮禄之臣也六二中順之臣也初九新進慎事之臣也
惟九四為犯上之臣旋發旋平不足為大患而可藉以
[026-12a]
為宴安之戒者也然離為火為日苟非君徳之至明亦
豈易致此哉
艮下/兑上
交感之謂咸無心於感然後無所不感非無心也無不
正之心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此也大槩以一虛
字盡之虛者九四之所謂貞也故吉且悔亡若憧憧徃
來朋從爾思則失其貞矣故象曰未光大也九四大義
繫辭傳發揮詳盡宜合而觀之惜乎九四亦有所未能
[026-12b]
也此卦六爻皆應皆求咸而不能咸初六志在外者四
也九四朋從朋者初也志之從之皆不得無心之義也
二設為凶吉兩義腓&KR0997動惟躁故凶反躁為居則吉也
九五咸其脢脢在㗋之下心之上已發於心而隠忍於
喉苟求无悔而已其志不已末乎感不可以私亦不可
强示尊黙使上下之情不通也三志在隨人以妄隨為
感自宜徃吝上滕口説感不以心而以口感之道其衰
矣乎合而觀之皆有心於感而不能無所不感者也卦
[026-13a]
以人身取象四當心位故感之道於四猶有望焉
㢲下/震上
恒以久為義九三不恒其徳貞吝固宜餘五爻惟二以
久中无悔初則浚恒貞凶无攸利四則久非其位而无
禽五則恒其徳貞夫子凶上則振恒凶是不恒不可恒
亦未必可也恒豈易言哉善乎大象之言曰雷風恒雷
風者天地之至不恒者也至不恒之中而有至恒者存
此立不易方也方即貞即天地之道聖人所以久于道
[026-13b]
而化成也聖人者天而已矣易諸卦發揮此義而此卦
之辭尤為顯著故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
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一者何也天之道也其
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又何疑於聖人之化成哉
艮下/乾上
遯不可以退避為訓人皆以退避為藏拙免禍之計自
為則得矣如朝廷何故善遯者非必在山林也雖身處
朝廷未嘗嚴絶小人而小人自不能近此逺小人不惡
[026-14a]
而嚴之謂也此卦初二兩爻定指小人初在遯為尾尾
猶微末也以其徃而有災故尚不敢肆而自附於四四
雖不示絶于外而内不暱好跡與小人似好小人逈不
能干是謂好遯宜其享君子之吉也君子既吉小人自
然否矣六二以中順上固君志自古小人巧用此術使
人君誤信假之以權久而跋扈難制者何可勝道然二
雖固志五能正志五之志正則二之志亦正二之中順
且為應五之徳而不出於邪矣二柔而中順五剛而中
[026-14b]
正君臣始終相保釁隙不生何嘉如之嘉出於正正與
嚴相成嘉與惡相反此九五之遯也或曰君不可以遯
言不知臣之遯非必山林君之遯非必深宫君者天也
天下有山天不必逺山山自不能及天君下有臣君不
必逺臣臣自不能及君使天舍山而居於無山之處始
為天遯有是理乎遯有以形用者山林之士或可當之
遯有以神用者非明哲之臣神明之主未易言也不可
不辨若九三與初二同體謂之係遯係而遯疾憊固其
[026-15a]
宜也苟得其道其於初二且臣妾畜之耳不得其道至
於行敺除大事存亡安危未可知也不吉則凶可不慎
哉可不戒哉上九與乾同體異於九三故謂之&KR1446&KR1446
之者不止初二不能係之與三同徳而不相應三亦不
能係之矣是為龍徳是為神遯以上居遯之終故特以
此許之其實四之好遯五之嘉遯皆同此道也焦竑曰
肥字古作&KR1446與蜚字相似後世因譌為肥字九師道訓
曰遯而能飛吉孰大焉張平子賦云欲飛遯以保名曹
[026-15b]
子建七啓云飛遯離俗金陵攝山碑緬懐飛遯皆可取
以證
乾下/震上
彖傳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又云大壯利貞大者
正也是知壯不可恃正不可捨捨正恃壯雖大何利之
有卦惟九四當剛動之爻故動而貞吉動而悔亡藩決
於前輿壯其輹尚徃何疑若初九者居下在初去震體
殊逺豈宜遽動夫趾雖壯不如輿輹而欲與四競徃必
[026-16a]
不能也但信壯之可進信之過而壯不行是其信之窮
也九二以中而貞吉六五位不當而无悔二善用大壯
者也五善處大壯者也上六小人用壯者也九三君子
用罔者也羝羊觸藩兩爻同象羸其角即不能退不能
遂辭有詳略意相發明也无攸利艱則吉亦兼為兩爻
言也使兩爻能詳於始不敢輕發自逞當不至兩敗俱
傷禍亂蔓延而無已矣嗚呼三為剛&KR0997上為柔蹂三本
欲用壯於小人反使小人用壯至小人用壯君子必無
[026-16b]
幸理罔者蔑視天下旁若無人也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此為君子歎息也然則詳與艱聖人屬望君子其尤切

坤下/離上
晉卦之辭所謂康侯者二也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者
五也五之爻辭曰悔亡者五為晉之主悔在餘五爻有
失有得悔亡在五之失得勿恤其故何也一時得者失
者畢在離照之下五雖勿恤而不肖不敢大逞固與賢
[026-17a]
不肖溷而不辨者異矣夫得者進失者亦進此五所以
徃吉无不利也此五所以徃有慶也利豈獨在康侯之
二哉大略卦以晉名而諸爻皆不喜輕進初六晉如摧
如非人摧初初自摧也君子始進貴正初獨行正似有
摧之者然自安於摧不失其正何吉如之使急於求孚
急於受命豈能裕无咎乎六二晉如愁如義亦同此以
中正柔順之徳而上遇六五之君宜無不進矣二不敢
喜而不寐故為愁如此二之中正也所以受兹介福於
[026-17b]
其王母也六三衆允悔亡者三之晉一無所私故衆皆
信之其悔得亡也卦獨四上兩陽似為&KR0997進然四如鼫
䑕鼫鼠以比庸臣庸臣而在上位所以為位不當也貞
厲者雖庸而不失正雖庸而不敢肆然無忌也使其為
碩鼠之貪何貞利之有雖失得勿恤之君亦難容而不
逐矣上九居髙而失和平之度難為其下故為晉其角
維用伐邑之象然與好大喜功為國生事者迥不侔矣
所以雖厲而吉无咎也貞吝者道未光之謂也世之求
[026-18a]
大光而反致凶辱者多矣未若貞吝者安其未光為猶
愈也合諸爻觀之位有髙下品有優劣行事未必盡得
然皆進而不輕進者也上下接而下不輕進晉之主不
易遇也晉之臣亦可法也
離下/坤上
明夷六爻嘗以商周之際明之初九君子于行伯夷太
公之避也六二夷于左股股所以行也夷則行不利故
用馬壯以拯之而後其行也勝用股矣此文王羑里演
[026-18b]
易之時也以學易為馬壯是羑里之事文王亦自悔有
所未盡也夫此所以為内文明也九三文王得太公之
象也南狩者卜田而遇非熊非羆之臣也卒載太公望
以歸得其大首也嗣是而伐崇墉嗣是而遏徂旅文王
曷嘗有亟心乎不可疾貞也六四于出門庭我不顧行
遯微子自靖之義也六五箕子之明夷則爻辭已明言
矣上六失則之則與六二順以則之則當合看又當與
箕子明不可息之明合看明不可息箕子所以傳洪範
[026-19a]
也六二順以則文王所以有六十四卦之彖辭也紂惟
失則故不明而晦後入於地無由可免也是故商周之
際興亡之故備於明夷一卦或以為文王之卦是也實
非文王一人之卦也六二正所謂内文明者以此為文
王與象傳合但謂文王以學易為馬壯羑里之事文王
亦自悔有所未盡似非周公可以言文王者然假使周
公以此言文王不可謂非深知文王者也此聖賢憂患
之學文王周公孔子其揆一也
[026-19b]
離下/㢲上
萃言王假有廟渙言王假有廟家人言王假有家明乎
在宫在廟王者皆以精神相感通故能使鬼神享而家
人化也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既交相愛矣又何憂
乎九五為王者六二宜為王后然六二爻無異辭焉歸
妹曰帝乙歸妹曰其君曰其娣此異辭也家人六二曰
在中饋无攸遂則通乎臣庶之辭也家人以長女中女
成卦故卦辭曰利女貞彖傳亦先稱女正位乎内在中
[026-20a]
饋无攸遂者正位乎内之事也六二既通乎臣庶其餘
無不可通初九閑有家諺曰教婦初來其斯之謂與六
四長姒也長子家督長姒代姑家之盛衰繫焉爻曰富
家大吉象曰順在位也明乎長姒之重非友婦可比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嗃嗃嚴厲之象也婦子嘻嘻終
吝嘻嘻歎辭也九三重剛過嚴家人不堪而歎故象於
嗃嗃許其未失于嘻嘻譏其失家節以是知治家不可
不嚴亦不可過嚴也上九有孚威如終吉誠與威相濟
[026-20b]
而得終吉異乎九三之終吝矣家人至上九家道已成
象又掲反身二字以示人身修而後家齊自天子至於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反身無他法大象曰君子
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盡之矣
唐李勣對髙宗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其後徳
宗舒王之議亦祖此説李泌之對則謂臣當無所不知
夫天子家事誠為大事臣庶家事豈為細事乎借父耰
鉏慮有徳色母取箕箒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
[026-21a]
婦姑不相説則反唇而相稽秦之所以亡也賈誼言之
矣婦女不知女工任情而動有逆於舅姑有殺戮妾媵
父兄弗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晉之所以亡也干寶言
之矣後世所以教導整齊臣庶之家者非無法令然徒
文具而無其實也誼又有言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
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所闗誠重矣哉
兑下/離上
天下同異之辨不可勝窮天地睽男女睽萬物睽是其
[026-21b]
異也其事同其志通其事類是其同也象曰君子以同
而異夫同而異異而同一也其異也正其所以同也睽
之時用大矣哉大以此也睽非美事而天地男女萬事
皆不得不睽睽然後同何嫌於睽乎若夫始同終異始
異終同同異皆出於私兩者判不相合與其終而異未
若其終而同也睽之六爻初與四不相應也四如逸馬
逐而愈逸不逐則自歸又如惡人惡與左傳惡而婉之
惡同貌雖惡而中未必惡也初不嫌四而見之四且以
[026-22a]
初為元善之夫彼此相孚矣初之悔亡无咎四之睽孤
厲无咎以始睽終同也二之遇主于巷五之厥宗噬膚
三之无初有終上之先張後説皆終同也自匹夫相與
無不以睽為憂以不睽為貴况寮寀君臣之際乎總之
有宜睽者彖傳大象之義也有不宜睽者六爻之義也
如此則見睽之利不見睽之害歸于大同實受其福矣
睽之時用固非一端學易者可不盡心乎
艮下/坎上
[026-22b]
九五大位也當蹇難之時以一身而任天下之責天下
之蹇皆其蹇蹇莫有大焉者也大蹇也夫九五所謂利
西南徃得中者也當位貞吉以正邦國之大人也見之
則利徃則有功者也世未有真主在上而忠臣義士不
樂為之用命者朋來之助豈非五之所自致乎人知九
三徃蹇來反為道窮而反不知蹇卦四隂與五同徳者
惟三之一陽耳其反也見險而能止也知也反而與初
二同徃尤其知也初之宜待者待三也四之來連者連
[026-23a]
三也上以來碩者以三為碩人也上以三而利見九五
之大人初二四誰非以三而利見者哉然則三真五之
朋也有三之朋而初二四上無非五之朋也不止王臣
蹇蹇一人也朋來如是雖大蹇無難平矣雖然非下推
上輓三何能獨進乎上與三應與之合力決天下之險
難開一時之蕩平上之功豈小補哉
坎下/震上
解之小人六三也本非元惡大憝附九四之足下隨四
[026-23b]
而動不過四之一拇耳然已居下之上其位髙矣故曰
負且乘言其以負販之夫乘君子之器也或曰負者上
仗四也乘者下陵二也負販之夫一旦得志未有不負
上而乘下者也合觀之而小人之態見矣在九二以三
狐目之工於媚悦則為狐也又依城之狐也假威之狐
也在上六以隼目之捷于傷人則為隼也三一小人耳
而其勢闗涉上下則亦非尋常小人可並論矣九二以
矢射之獲之於田上六助二射之獲之於髙墉九四亦
[026-24a]
不敢庇之而自解其拇自三觀之以二與上為冦其實
二與上興兵戎以伐罪人也是役也主之者二也上為
犄角四者小人所在之地也然小人之退與不退權尤
在君二與六五為正應二所以能成功也利西南徃得
衆此之謂也无所徃既解之時也有攸徃未解之時也
无所徃則來復赦過宥罪不欲禍延也有攸徃則夙其
事已定人猶未知也不苛不縱先後得宜豈非九二之
貞吉中道哉嗚呼三與上本宜應而不相應使三之禍
[026-24b]
已成必將陷上而奪其位三之禍未成而敗上非射而
獲之恐未免以嫌疑而禍及其身也三為四拇勢將累
四初與四應剛柔之際勢將及初今三一解而衆禍悉
解郎顗曰雷者所以開發萌芽辟隂除害萬物須雷而
解資雨而潤解之時真大矣哉
兑下/艮上
損卦本無剥民奉君之説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者損下卦乾之九三益上卦坤之六三損下益上即損
[026-25a]
剛益柔損非徒損所以益上故曰其道上行損下益上
義本如是損亦非惡事也何嘗指為損民益君哉惟損
下益上其道上行故又曰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
有攸徃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葢其道上行損中即有孚
義元吉以下皆有孚之占二簋用享則所以為有孚者
也此卦下三爻益上者也上三爻受益者也上下交孚
下積其誠而上受之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之説也主之
享賓必用其誠簋非虛器中必有實二簋者象下之兩
[026-25b]
陽也享禮八簋為上四簋為中二簋為簡今以兩陽之
實取象二簋不論享禮之常亦猶享賓有時而用二簋
惟其誠不惟其物故曰二簋應有時也易大例扶陽抑
隂剛不可損獨此卦以損剛益柔為義損剛則剛虛益
柔則柔盈故又曰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也損益二卦皆損剛益柔但益卦所損之剛在上損卦
所損之剛在下耳或執益彖損上益下民説无疆之文
謂以損之損下為損民亦無不可不知損君益民可言
[026-26a]
也損民益君不可言也損君益民而民説固其宜也損
民益君而有孚未之有也必不可元吉必不可无咎必
不可貞必不可利有攸徃任其曲説終不可通且小人
以是藉口流禍無窮矣故不可不辯以爻義細言之初
九輟其私事遄徃益四遄之為言疾也四所謂損其疾
者指初九也損其疾亦猶咸其拇咸其腓晉其角之類
易之句法也非以疾為四之病疾而初徃損之也以下
事上不宜緩慢故疾而无咎酌損之者戒其過於疾耳
[026-26b]
非以疾為不可也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者言初九之
徃本遄四又能使之遄不以損其疾為嫌反其疾為喜
也如此而遄徃者愈勸矣何咎之有初九曰尚合志四
曰有喜兩爻各得无咎此初與四之有孚无咎也九二
利貞者中以為志以中為貞也中即二之二簋盖一心
享上之誠也征凶者二非徼功沽名之臣以征為凶故
安静無為不敢輕動耳此二之以為弗損也而五以實
受其益矣五受二益故有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之
[026-27a]
象上天祐五使得賢臣非元吉而何合而觀之二五以
中相孚而得吉者也若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
則得其友成卦之義實在於此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六三與上九不相疑矣豈非孚乎上九居卦之上受益
極矣故反而益下然於上實無所損故為弗損益之可
以无咎可以貞吉可以利有攸徃得臣无家者是臣民
俱受其益天子以天下為家也損之道至此無以加矣
故曰大得志也總之此卦大意在上下有孚為臣子出
[026-27b]
身事君之事世既誤解損下益上又誤解二簋應有時
損剛益柔有時為凶年饑嵗上下俱耗之時夫上下俱
耗猶可損民與嗚呼此漢唐所以多聚斂之臣也
震下/㢲上
益彖傳損上益下民説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以益
下為益民此則得其解矣損卦自為臣益君之事益卦
自為君益民之事何必皆以下為民哉自利有攸徃至
與時偕行皆備言所以損上益下民説无疆之故亦非
[026-28a]
有二意也凡自上益下之事皆天子之事此卦六爻皆
應而尤重九五雖成卦之義在於初四亦不敢與五比
也益莫大於恵恵者順也九五之心有孚而順天下自
然勿問而知其元吉其時天下之心亦皆有孚而順九
五之徳九五之志於是大得不亦宜哉二五中正相應
所謂有孚恵我徳者於二尤為易見凡國有大事必君
從卿士從庶民從龜從筮從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豈非龜筮協從之謂乎上下協從天人交應王用享于
[026-28b]
帝之吉占實非二所敢當也是以爻有永貞之戒象亦
曰自外來明非二意中所敢有也六四中行此言四以
益下為心而合於中行也告公從者言其告於公朝而
公朝從之也利用為依遷國者言即遷國大事亦無不
從而所遷之國其民心實足為朝廷所憑依也初九居
下親民之臣當益之時民皆順君之民自宜利用為大
作大作即遷國之役也元吉无咎者雖益之時無事不
可興然下不厚事初九特為之者也无咎可當也元吉
[026-29a]
本九五之占初不敢當也六三益之用凶事受凶荒之
任者也益之最親切者無如凶荒古之王者使人徴諸
侯憂凶荒則授之以圭致王命焉三有孚中行告公用
圭其復命之事乎宣君之徳救民之命自然感天之心
受天之福雖已身亦有大益非僅无咎而已故象曰益
用凶事固有之也言凶事之中益所固有其辭與自外
來不同所以勸之也嗚呼天災流行凶荒時有當是任
无咎有咎有益無益孰非自取之哉合此五爻觀之中
[026-29b]
正相應者二五也三四之中行皆以五之中為行者也
三之有孚五之孚也四之益志五之志也初九者乃四
之應也五之孚恵心而其餘皆有孚恵我徳天下大益
其本在於君之一心是知舍心而言政未有能為政者
也獨上九處益之極又㢲極&KR0997動故曰立心勿恒無恒
心之人反覆變幻纎悉誅求君子惟恐利不及人小人
惟恐利不歸已人非鬼責孰能禦之莫益之或擊之自
外來之辭與初二同而吉凶若天淵矣所謂美惡不嫌
[026-30a]
同辭也戒之哉
 
 
 
 
 
 
 
[026-30b]
 
 
 
 
 
 
 
 午亭文編巻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