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22 午亭文編-清-陳廷敬 (master)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午亭文編巻四十四
            大學士陳廷敬撰
 誌銘一
  資政大夫刑部尚書致仕諡敏果魏公墓誌銘
國朝以理學名儒為時用有清節直聲謀議勞烈聞天
下則刑部尚書致仕魏公自公卿大夫以至窮閻委巷
有識之士莫不樂道其行事而慨然歎慕其為人葢公
[044-1b]
之學用於時而天下信之乆矣若夫
朝廷之知公與公之受知於
朝廷
君臣遭遇之隆俾得以行其所學世之人容有不得盡
知者焉今欲誌公而傳之無已亦第舉其世之所能知
者而於其所不能知者則俟之百世以後之知公者而
已此亦公之意也公起家
先朝為名諫議其始彈擊封疆大吏中外憚之由刑科
[044-2a]
給事中轉工科右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時
世廟初親萬幾公言慎起居盡啓沃責備時宰人為公

上曰給事言是因災異言天變為人事所致語多忤權
貴者
詔廷臣集議左給事故事不與議公則抗疏請與議議
時面折諸貴人無所阿避由是衆皆側目矣遷吏科都
給事中掌大計戒僚友絶賕賂日夜宿省中邸寓則令
[044-2b]
兵馬司傳檄闗防於是言四事其一事
上尤嘉允謂言官糾拾例當復雖失實不當反坐得
㫖比年糾拾反坐言官壊吏治塞言路其已之所糾拾
與麗八法同科編之令勅又言言官得罪宜治以考功
法不可置重典在諫垣前後疏凡三十餘上其大要崇
治本别人才修實政通民隠皆闗時大政於是忌者思
有以中之而未得其牙蘖也㑹故相溧陽得罪遂藉是
以傾公
[044-3a]
上察其誣釋勿坐然方其時倚重言官比事未發不糾
舉謂何於是則空垣皆鐫級而黜之公坐是黜為詹事
府主簿稍遷光禄寺寺丞尋乞養母太夫人以去講學
讀書修身教家以化其鄉人居十年太夫人殁喪葬悉
準古禮當是時
今天子鋭意堯舜三代之治政具畢張進賢退不肖思
得學問經術有名跡可用佐國家興理平者於是相國
益都馮公首薦公
[044-3b]
上召公以病辭再召趨朝授貴州道御史公初進見退
而喜曰
聖主在上以𢎞太平無疆之業實惟其時矣一切小功
近利姑且補苴之論非所以告
君也乃言教化為王道所先滿漢臣僚宜敦家教以廣
盛化言督撫有不容不盡之職分有不容不去之因循
宜責成互糾並請慎重督撫之選言科臣余司仁欺罔
不法言湖南布政使劉顯貴侵公帑不當内陞言制禄
[044-4a]
所以養亷今罰俸例太嚴密請紀過以示罰増秩以示
恩言朝儀祀事貴肅言戒淫巧以正人心言輯禮書以
勵天下前後所言
上多褒納比一年陞京卿畱管御史事未幾遷左僉都
御史是時方急滇事用兵公所言戰守機宜有密奏輒
削其藁累遷順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左右侍郎措兵
食察帑蔵公經營擘畫為多葢公十九在言官言官有
章疏故其議論風采在人耳目間恒易有所豎立六曺
[044-4b]
卿貳以循分盡職為賢而巳其可傳於世者嘗少公則
不然至是又上三疏言事曰確估值以杜浮冒曰核闗
課以防侵漁曰簡藩司以清賦税皆命確議以聞公在
户部稍乆聲績益著左都御史闕
上特簡任公公則首請申明憲綱其言曰國家根本在
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撫督撫忍肥家悞國以屬官之竒
貪為一已之竒貨耶臣願諸臣為
國家培元氣為
[044-5a]
朝廷正紀綱為臣子勵名節列十事以上
俞㫖嘉焉次言吏治漸壊公道宜彰今貪官亷官參處
同例盡職溺職保薦無分豈稱賞罰至意舉清亷知縣
陸隴其劾知州曹廷俞最貪宜斥既又舉督學道公明
者二人貪墨者二人亷者或復其官或不次用貪者悉
置諸法其時為吏者肅然知警動矣為左都御史九月
遷刑部尚書上言
主上宵旰憂勤臣不敢計身家恤嫌怨奉
[044-5b]
陛下之法與海内臣工共相遵守臣忝風紀之司職多
末盡敢援漢臣汲黯自請為郎故事得拾遺補闕辭新
命而就見所領職
上鑒其無欺從之仍加刑部尚書銜一日拜三疏言撫
臣溺職司官不法等事疏甫入而地震公言地臣道臣
失職則地反常臣總風憲咎實在臣是日獨被召對近
御座前語移時或至泣下其言秘不傳公既於言無所
不盡尤畱意人才所薦引皆䝉擢用至是又列薦侍郎
[044-6a]
以下十人尋復申刑部之命始去言路然公始終以言
表著者如此其為司寇持法不撓嘗曰法自天子寛之
則為施仁刑官市恩則為骩法至遇
上所矜宥則又未嘗不對僚屬感頌徳意宛轉以求其
法之可生也康熙甲子春以病乞歸
上温㫖慰畱八月再乞歸
降㫖稱其實心任事令以原官致仕馳驛囘籍恩禮有
加焉葢公之進退不違乎禮而其所建白施設彰彰如
[044-6b]
是可謂能行其所學者矣夫公之所以能致此者本
主上知公公受知之深故也不然公抱其學修於身施
於家而已矣化其鄉人而已矣其所建白施設豈能彰
彰如此之盛哉又豈能進退不違乎禮如此哉是以記
公之事而推本於
君臣遭遇之隆以見君之得臣臣之得行其所學非偶
然也戊午鄉試特命公磨勘順天試巻與公偕命者兵
部侍郎孫公光祀及余余時為翰林學士從公後公則
[044-7a]
相率宿禮闈如鎖㕔校士竭日夜力繼晷焚膏覃思品
騭葢是科黜者三人其臨事精審有力皆此類也大臣
巡察畿輔則特簡命公與公偕行者吏部侍郎科爾坤
公兩人同心諮訪誅剪奸慝稱使命焉奏事殿廷
命侍臣傳諭居官勤慎每當敷奏剴切詳明不負職任

御書唐詩一巻清慎勤格物大字各一幅廷臣間賜貂
朝衣於公則
[044-7b]
諭以今年暫著來年别製更賜公卧疾數日朝
上見之命近侍問公飲食如何他日賜參膏一器人參
二觔自餘恩意與羣臣同者不書書公之特被者如此

上之於公為何如也公之歸也陛辭
上曰比行當三入朝入則賜大内珍饌
命内侍視公所食幾何再入則賜茶三入則賜
御筆題寒松堂額古北口詩一巻以榮其行去國之日
[044-8a]
朝士大夫祖餞國門之外道㫄觀者相與感歎以為
君臣相遇近古未有所謂進退以禮者不其然與公歸
而張額於堂蔵書於閣更有書數百巻無長物顧瞻而
樂之笑曰尚書門第秀才家風貽子孫足矣公歸三年
而卒康熈丁夘七月二十九日也得年七十有一
上聞悼惜勅所司給祭葬如禮諡曰敏果葢此皆公事
之可記世之所知其所不能知雖余亦不得記焉公諱
象樞字環溪别號庸齋以賜額故晩而稱寒松老人蔚
[044-8b]
州人也其先江南鳳陽人明永樂初從軍北渡河以武
功顯世授明威将軍隨侍代王之國大同襲指揮有遷
蔚州者數傳至儒官公諱宦有徳行隠居不仕王考諱
九經考諱卿孝義聞鄉國為新城主簿兩世皆以公贈
資政大夫刑部尚書祖妣劉氏妣蒋氏李氏皆贈夫人
李夫人生二子公其仲也公生而聰穎英異稍長孝弟
忠信出天性壬午以春秋舉於鄉癸未上公車比入試
矣聞王父病急馳歸時流賊披猖所至以官職凂人士
[044-9a]
公奉母居山洞中賊慕公名大索不得我
朝丙戌首設科舉進士選庶吉士歴今官公娶李氏太
學生名經權女封夫人男三人學誠壬戌進士内閣試
辦事中書舍人學謙學謐俱庠生幼某嗣公兄某為後
女三人一適天城參将劉君三汲子鄒平縣丞天賜一
適大同府中路通判李君濬子候補内閣中書舍人恒
烑一適陜西平涼府通判姚君永康子之稷孫一人吉
祥公将葬學誠以状來乞銘以余公之鄉人也謂稔知
[044-9b]
公嗚呼余何以銘公公自少至老未嘗一日輟書不讀
讀有所得未嘗不見之行事而尤邃於宋儒之書故所
得於理學者為尤深所著有儒宗録知言録若干巻公
嘗謂余曰昔孔子殁羣弟子各以其學傳四方自子夏
教授於西河之上彬彬乎文學之風晉有人哉薛公文
清以來曹公真予而後斯道将猶未絶也子得無意於
斯乎余媿公言而莫之能學也余又烏乎銘公既不得
辭則排纂公事而繋以銘銘曰
[044-10a]
斯文未墜誰與作者四祀孔明河東磊砢參井之墟有
爛其書於代有光豈適鄉閭惟蔚州公翼翼崇崇敬我
桑梓惠我顓䝉開來繼徃為天下宗相彼洛閩誦言滿
家干禄則已吐棄如遐公喟然云豈謂是耶其辭金雘
其道瓦礫或飾其貌或騰其説公探密微老而彌樂公
有令問流於海邦公有偉行勒之鐘鏞銘公宜此永蔵
幽宮
  翰林編修汪鈍翁墓誌銘
[044-10b]
康熈二十九年十二月十日翰林編修汪先生琬卒明
年其學者為狀以其孤書幣走京師乞銘於其友人陳
廷敬曰先生治命也公毋辭予是以不辭而銘先生字
苕文又字鈍菴晩而天下學者皆稱曰鈍翁云順治中
廷敬在翰林大宗伯端毅龔公以能詩接後進先生與
今宰相合肥李公天馥今户部侍郎新城王公士正吏
部郎中潁州劉公體仁監察御史長洲董公文驥及海
内名能詩之士後先來㑹顧予亦以詩受知龔公日與
[044-11a]
諸子相見於詞場先生初見予詩大驚語新城曰此公
異人也葢是時予年踰弱冠矣先生雖以詩與諸公游
實已巋然攬古文魁柄自立標望抗前行而排後勁嘬
鋒踣堅騰踔萬夫之上予既感先生知已之言又方年
少志鋭雅不樂以詩人自命至是始學為文先生又語
人曰我固以為異人也龔公既殁諸子或散去或畱其
後先生以户部主事病免歸長洲廷敬嘗侍
上禁中問今能為古文者誰與輒舉先生以對先生方
[044-11b]
卧堯峯不肯起學者又皆稱堯峯先生王公以戸部郎中
召見
懋勤殿曰廷敬與俱來各以所為詩來既進見退畱臣
問士正學行明日改翰林侍讀自是
上鋭意嚮用文學之士矣
詔舉博學鴻儒廷敬遂奏疏薦先生兵部尚書宋公徳
宜亦别為疏同日以薦而余以母夫人憂去京師有司
敦迫先生以來實康熈十七年也明年
[044-12a]
詔試
上親拔其文授翰林編修與修明史先生既以道徳文
章為己任由是有側目之者益思歸故山在史館六十
日撰史藁百七十五篇杜門稱疾者一年以病免而歸
歸十年而卒年六十有七始先生以孤童自奮讀書一
目能五行俱下盡三徧不忘順治十一年經魁其鄉明
年舉進士時進士觀政於諸曹先生以二甲得通政未
幾假而歸研古纂辭一埽絶今文陋跡嘗慨然念前明
[044-12b]
隆萬以後古文道喪沿溯宋元以上唐韓栁宋歐蘇迄
明之唐應徳王道思歸熈甫諸家葢追宗正派而廓清
其夾襍不醇者卓然思起百數十年文運之衰此先生
之志也自户部福建司主事分司大通橋嵗滿進雲南
司員外尋改刑部河南司遷山東司郎中以例降北城
兵馬司指揮轉户部山西司主事選𣙜江寜西新倉還
而歸卧堯峯也凡職事之餘觴詠之次無時不以古文
自娛而四方賢士大夫茍知文之可貴求為金石鏤刻
[044-13a]
傳敘之作以示後裔附不朽者惟先生是歸先生由文
見道務為經世有用之學故向所歴京朝官及一再分
司皆有名蹟可稱紀為刑部郎時河南巡按御史覆奏
部民張潮兒手格殺其族兄生員三春罪當死
詔法司核議先生以潮兒母先為三春所殺宜下御史
復訊為復讐論引律文祖父母父母被殺而子孫擅殺
行兇人者杖六十又引罪人本犯應死而擅殺者杖一
百為據他疑獄必援經附律務毋枉縱降而為兵馬指
[044-13b]
揮也不變易剛直閣學某公欲并其鄰人居㑹鄰人之
母自經死閣學欲因以重其罪巡城御史故閣學所取
士也以之屬先生先生卒辨其枉誣閣學怒必欲置鄰
人於理先生毅然争於同官同官欲上聞事乃得解旗
人與民爭縛民至司其黨數十人皆偃仰臥踞㕔事中
官出視事岸然屹不動先生舉手讓衆人厲聲言曲在
民當盡法若曲在旗敢厲民乎卒直民而懲旗人闗忠
義廟道士弟子為人所殺無主名禱於神神告以夢鞫
[044-14a]
一瞽者得其情其人匿西山中雜逮徒黨與督索之遂
正厥辜道路死暴尸者親為收瘞笞治奸民之以假命
噬人者懲豪家奴以勢凌脅人者當任滿且去空北城
民炷香於道提酒漿送者填溢衢巷當道大官呼殿至
者擠塞不得行問之曰民送兵馬司也兵馬司秩卑而
職冗士大夫左官於此徃徃偃蹇不屑其事故前此無
得民心至去時請畱遺愛如先生者也及再入户部部
設左右餉司先生在左司尚書王公𢎞祚以郎拜侍郎
[044-14b]
晉秩正卿故嘗物色諸郎雅重先生曰君異日當繼此
席也先生亦感王公言盡心郎事勾校逓年存貯錢糧
得移文十四司及右司㑹户科都給事中姚君文然疏
言夏税以五六月秋糧以九十月請下部察糧項果足
充一季兵餉則緩徵實便於是先生大集諸司窮日夜
㑹計得存貯銀二百四十萬兩有竒以復於王公曰兵
餉可以無虞而緩徵可行矣退而緝其遺意撰為兵餉
一覽書成朝議格不行書置篋衍中先生曰異日有為
[044-15a]
緩徵之政者吾書可取而視也議民輸糧加漕贈外五
米十銀為官收官兌法而旗弁之横息議裁吳三桂兵
餉以充國用而强藩之勢沮其端皆自先生發之分司
於北則條議三閘及車户利弊數事分司於南則上其
羨餘金如干一皆洗手莅事有潔清名世徒目先生為
文章之士豈知其施於用者卓卓自持守樹立有如此
哉先生性狷介雖交游天下賢人文士而庸衆人徃徃
不悦其所為而深中者尤忌畏之以故自登仕籍前後
[044-15b]
退而閒居者二十餘年雖其不合於流俗亦先生泊然
有以自樂於中也自史職歸也日猶手一編書窮年矻
矻若為諸生攻苦者客問之曰吾老猶兾有所得也四
方賢士從游請業者日益衆為設科以誨之使學者悠
然以得快然以解如春風時雨也世有知先生所張設
於時者如彼豈知其歸而老也以其所自得使人各得
其所得有如此哉以先生之才所施於隠見之際者於
世賢豪之士不無&KR1333望而先生之所自得者固亦已厚
[044-16a]
矣惟
上重念文學砥行之儒嘗論
本朝人物首稱數先生則先生之所以自得者亦不可
謂徒然已矣予自踰弱冠與先生游既數年而别别而
復合又别十年而先生殁始終之際先生惓惓於予者
是豈可漠然忘於心也哉先生先世徽州人明初葉遷
蘇州隸衛官籍曽大父禧萬厯丙子舉人贈中大夫江
西右參政大父起鶴贈參政公第三子有文名父膺天
[044-16b]
啓丁夘舉人贈奉政大夫刑部郎中妣徐贈宜人先生
喪父方十有一齡家貧自立為世大儒賢矣哉子男五
人長筠諸生次蘅殤次是穮監生次穀詒廩膳生次景
蘇殤女四人皆嫁士人其學者顧君希喆實為狀賢而
有文者也銘曰
生不夔皐顯且顛仕以樂行否己焉退斯進學文乃傳
惟汪夫子僉謂然五湖欽心嶽嶽賢斗杓所建四氣旋
漢津海梁迴狂瀾霧雺披抉光晶穿末流俗學相夤縁
[044-17a]
取青嫓白子所憐遺經獨抱老愈専迥如一手障百川
生徒婉孌相後先宗鱗集翼風氣還天長地極元㑹殘
斯文不没星芒寒鄙夫斯寛薄者敦光我銘石永不鐫
  汾州府推官竇公雲明墓誌銘
順治中
天子思以亷隅風厲天下一時朝著歙然從欲於是始
有君子小人之目皆知較邪正而别黑白矣顧外則督
撫大吏其人雖多賢者而其不肖者亦盤互錯厠於其
[044-17b]
間貪惏之風猶未衰止也嗚呼士君子讀書服官未始
不欲以功名自見而或見詘於上官進不得行其所志
退而泯焉以終老者可勝道哉况又有耆儒長徳奮立
崛起守合則畱不合則去之義而不肯詭隨以就功名
者也公釋褐為汾州推官大吏疾其剛直以事中公罷
官去始公之在汾州也搜剪大奸劈解重獄偘偘自持
有不可犯之色雖賁育不能過其勇而誠信樂易推赤
心待吏民所至厨傳蕭然不知有官汾州人稱曰竇佛
[044-18a]
行部沁州沁州守懐金十鎰夜視寢潛置牀下公察知
夜深召守來檢還守守大慙謝公亦不使人知曰畏人
知我清也汾寖以大治而上官愈益不悦汾有富賈人
監司某隂以事欲致其賂否則坐以法公曰此人無罪
符牒徃復至十六七卒格不行巡按御史某性素剛好
嫚罵人藩臬以下動遭詬斥獨知重公最後公屬官有
升秩者大吏謂其美遷也挾其隂事諷以貨賄公執不
可遂以此投劾去脂車之日摒擋篋笥無長物典敝衣
[044-18b]
褁糗糧以歸汾州人念公貧競獻錢帛公悉慰而卻之
自汾晉至銅鞮山南數百里執香華夾道兩㫄呼號之
聲殷地公去後汾人勒碑石道上父老至今過其下時
時墮淚云當
世廟時主威不測贓吏觸法縲絏繋闕下
天子親臨問伏辜立置重典不少貸亦稍稍知屏斂矣
壬人猶㒺上行私而使正人君子鬱抑困蹇不獲自盡
其才如此余是以覩公之軼事流連感歎而不能己也
[044-19a]
公歸後築一室於溪流篁竹之間飲水食蔬率諸子稚
戲娛母太夫人側先人敝廬薄田盡以畀其弟母太夫
人益歡葢自公歸養親垂二十餘年囘視一時與公為
難者或身為僇人為世所指目或聲塵絶滅而無聞焉
果孰為得失哉公為諸生時與同郡兩蕭君某某婁君
某講學論文結嶽社丹林之曲至是婁君已殁兩蕭君
亦宦遊不得志而歸三人者晨夕相過從酒酣道故公
曰世與我違吾寜樂而忘憂焉嵩居天下之中於五嶽
[044-19b]
為尊士生其間多忠信魁竒之人取義於嶽殆謂是與
或曰今日服竒嗜古異時當官臨事嶽嶽懐方勿隨時
俗為波靡云爾然則公所自命蓋可知已公先世為沁
水人上世祖始遷於懐歴十世生春榮春榮生三經公
考也公諱可權字雲明兒時遇羣兒戲則竦肩袖手危
坐㫄觀稍長衣冠偉岸擬而後言翔而後趨磊砢自異
葢性生也丙戌秋再舉鄉試薦賢書己丑登進士第公
樂道好修務為經術實學以天下之重自任一仕輒不
[044-20a]
利卒擯棄以老則豈獨公之不幸也哉公以康熙十七
年閏三月初五日卒年六十有九娶尚孺人繼賀孺人
又繼趙孺人男子子三人賀孺人生旭晼趙孺人生焜
女子子二人一適福建福清知縣申錫子念慈賀孺人
出一許聘常徳府知府高明子璜趙孺人出将以某年
某月某日葬公於某原晼來請銘念受知於公不敢辭
乃受狀而詮次公生平節概如此銘曰
世祖英明剛斷知人善任使尤加意節鉞大僚而公詘
[044-20b]
於上官如此此豈非其命哉然假令公不詘或既詘復
用将盡瘁王事以終其身欲優游講誦丹林嶽社間得
乎此亦可謂公之幸也嗚呼遇
聖主而不見用沉於下吏詘於上官攬公之軼事可為
太息矣
  故奉政大夫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蘇山衛君墓
   誌銘
君故為盧龍吏吾昔之盧龍見其俗滿漢雜處多逋逃
[044-21a]
盜賊難治自君為令以亷能聞於四方境内大治㑹
詔下郡國察吏之賢當行取為給事中御史者君在選
中既上竟除曹屬官及余承乏户部郎署中老吏每稱
君猶憚懾其無私不為利誘威怵吾又以是益知君賢
當君之為曹屬官數年曹上下胥賴之君每謂其同儕
吾殆将老矣不樂與少年治吏事㑹遷秩福建福州府
知府引見
朝廷憫其年至以原官致仕君喜曰吾初志也兹獲遂
[044-21b]
焉君故為宿儒緝學學使者每臨試則取以冠諸生録
其文以示學者使為楷模君故為邑中師至是歸益以
倡道論學為事邑中學者尊禮之居數年卒卒時囑其
子咸萃曰吾生平慕陳先生為人先生之文能傳道當
世名跡以永於後汝曹必徃求銘吾君既殁咸奉命徒
跣走京師蒲伏堦下泣以請時余出入
禁中戒作文字固辭咸請益亟越明年乃克為之公之
在盧龍也當兩京孔道驛使者冠葢相望不絶差役㫄
[044-22a]
午送徃迎來晝夜不遑息諸所供張糗芻什器之需丐
貸於人錙黍不以累民稍以其間履田畝勸農桑勞來
董誡之盧龍額徵米二干八百石草萬六千束先是勺
杪以下無器可指率用升合量至相倍蓰草徵銀而仍
易草於民官輒減其直民用重困君令户合納其米統
歸之斛斗吏以是不得輕重上下其手草徵本色輸而
無所困民皆大喜悦盧龍士不務學君興行教化奨拔
文士丕變其俗士由是取科名者甚衆君亷清無欲故
[044-22b]
精彊敏幹事無巨細迎刃擘解裕如也于清端公撫畿
輔謂之曰亷吏固多能也後
駕幸霸州于公來謁白循良吏數人君與陸君隴其並
舉焉
上遣刑部尚書魏公象樞偕吏部侍郎科爾坤公巡察
畿内至盧龍治具不為食啜茶一甌曰令飲盧龍一杯
水耳吾亦飲令一杯水諸大獄悉以咨公公為引經準
律魏公益大稱善君因言民無知宜哀矜勿喜魏公嘉
[044-23a]
納之格文清公為直隸巡撫以事迂道至其縣中迎謂
君曰令之苦無異秀才時然做秀才自苦耳今令苦而
百姓樂不猶愈乎居無何格公疏薦盧龍令第一靈夀
陸君次之疏上而格公殁人有言格公于公天下所稱
清忠鯁亮真能薦引人才者非如託名忠直而隂以排
擯善類者比也向使格公不死于公不遷公所被薦達
而獲知遇者當不僅於此然夫人患不自立耳誠能自
立如居官之大小何論焉不然則世之獧巧工媚邀譽
[044-23b]
於時以欺買而得大官者何限是亦足重耶假令君肯
如世人之所為而得大官今日凂予文以為銘子能靦
顔執筆而為之以自欺其心而媿於其辭耶此可以知
其輕重長短之所在巳按狀君生三年而孤鞠育於王
父王父為學官於晉陽夜則令抱其足以臥口授經纔
一過能背誦王父大竒之咸之言曰自咸記事以來見
先府君每嵗時家祭未嘗不涕泣也君諱立鼎字慎之
蘇山其别字也澤州陽城縣道濟里三甲人其先遷自
[044-24a]
平陽代有甲乙科始祖仲賢仲賢生元凱元至正辛酉
科進士元亡不仕元凱生敏中敏中生旭皆讀書有名
節旭生戊以明經試第一戊生弸弸生然然生永安永
安生堯孔皆世世有隠徳或為鄉飲賓堯孔生吾良君
王父也十應鄉舉弟子執經侍者嘗數十餘輩以嵗貢
生為太原府訓導稍遷通渭王府教授學者稱完真先
生吾良生明弼君父也為諸生以君贈文林郎直隸永
平府盧龍縣知縣再贈承徳郎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
[044-24b]
母王氏前贈奉政大夫山東萊州府教授王公某女兩
家皆尚儒術故深曉女誡大指有桓孟之風贈孺人再
贈安人娶田氏庠生田公允成女贈孺人再贈安人繼
以田氏庠生田公衍祚女生男一曰泰早卒女一再繼
以田氏宜城司訓贈奉直大夫忠節公女生男一曰咸
乙夘科副㮄候選學正教諭又再繼以田氏處士田公
見祥女又再繼以吳氏處士吳公臨泉女生男二曰萃
嵗貢生候選訓導曰履少殤女一適名家吳夫人卒之
[044-25a]
明年而君殁康熈三十七年九月六日也距生之年前
明天啓三年十一月三日葢年七十有六云以某年月
日葬於某山之原君所著有約齋詩文集輦下偶吟漫
堂和詩如干巻始余知君以盧龍故敘盧龍之事為特
詳葢為吏於外專制百里之命操舍由己故得以自表
見於時及入而為曹郎官則否人衆而事權不一也故
其表見為難夫人能自潔其身不隳其素守則亦可謂
賢矣嗟乎人衆而事權不一難以自表見於時者豈獨
[044-25b]
曹郎官為然哉使君得一郡卧而理之其治蹟當不減
於盧龍時也而君顧老矣君之老也雖於君為得乎而
豈非福州一郡之不幸也哉君雖不大用於時而生平
學行政事可以坊表士林箴砭俗吏有禆於世道人心
非𣺌尠也其所行皆應銘法余是以不辭而銘銘曰
我昔奉使之闗東長亭短堠經盧龍江湖遠渉無我蹤
海日照眼波蕩胷蕭蕭迴馬嘶春風灤河三日畱征蓬
寒流斷岸夷齊宮李廣射石埋荒叢棠花舊雨村樹濃
[044-26a]
豈知宰木栽新封公具衆美書不窮我獨記此情所鍾
亷吏身徃風益崇公乎精爽慿此中銘以歌詩情未終
魂兮歸來悲哉公
  監察御史陸君墓誌銘
余聞靈夀令陸君亷且賢清苑令邵君亷而剛将皆薦
於朝或謂余剛者易折且多怨恐及公余應之曰果賢
與雖折且怨庸何傷於是具疏草袖中将上㑹
上御宮門急召九卿舉廉吏既進升階未盡一級
[044-26b]
上獨目廷敬班定又數目若詔使言者葢是時余待辠
掌都察院左都御史事以進言為職又嘗數薦人以故
數目廷敬使言自念班下六卿既未承
明詔欲以次對六卿有言他守令亷語未竟
上乃問臣廷敬亷者果為誰臣奏言陸隴其邵嗣堯皆
天下清官雖治狀不同其廉則一己而兩人皆擢為御
史未幾陸君以言事去職卒於家其門人張子雲章排
纉君行實問銘於余按君以理學聞於世其於學術是
[044-27a]
非邪正之辨有宜識其大者顧余薦君以亷吏而君以
學術為政事今以余所聞在官之事質之張子所為狀
而學術邪正之辨亦由是以著明焉君筮仕為蘇之嘉
定令嘉定大邑賦多俗侈掣格於上下素稱難理君夙
潔清自勵守約持儉至是苦節堅操屹不可動上官嚴
憚之境内肅然寜輯徃時令饋遺上官動以千百君嵗
時一起居通書問而己吏之宿猾𨽻卒之叫嚻擾里閈
者皆絶迹屏息桀黠民無敢復鬭訟不逾嵗而化理清
[044-27b]
平户有樂生之風民戴君如父母焉君不事刑威專用
徳化而民畏愛之邑有某甲横行里中里中人患苦之
先是數數以利啗令長恃以無敗至是知君不可動則
求君故人為之游説君遇故人氣夷語和談讌極歡察
其言涉甲事則變容易色客竟不得申其説㑹甲僕奪
鬻薪者婦被訴而僕匿甲家君發吏捕之且趣駕将自
徃甲皇遽出僕寘之法甲以是膽落遂折節改悔卒為
善人民有訟子者君曰我無徳化民以至斯也對之泣
[044-28a]
下民父子亦泣子號咷請罪掖其父歸而善事焉有弟
以盜訟兄者君亷知其弟婦翁所導也杖數之曰為子
壻計乃忍斷其手足耶兄弟皆感泣好如初葢君以徳
化民而民化之如此俗多惡少聚黨毆擊君責其尤者
杖於衢出入誡視察其色悔而釋之其黨悉解㪚去邑
之輿臺以千數君諭之曰若輩事我無所賴盍易業自
謀生乎衆皆感泣去而歸農有依戀不忍去者終公之
任鄉閭不見吏胥民有宗族争者則以其族長逮之鄉
[044-28b]
里争者則以其里耆逮之又有自追牌則兩造要而來
不煩吏也徵糧用掛比法多者書其名以俟比而及數
者自歸又立甘限法令民以今限之不足而倍輸於後
民甘心焉一士人經月無所輸君視其蒨籍曰是非故
逋賦者詢之以新遭憂也卒不呼而糧辦舊有行杖錢
日數千緡自君不事敲扑而正供外民不費一錢矣嘉
定産米少嵗額白糧常糴之鄰境價髙下由人縁為奸
利君為平糴定價民以不病自餘雜派悉除之民得休
[044-29a]
養益輸将惟恐後為令之明年軍興徵餉十萬君自度
必以不辦免乃出令謂不戀一官顧無益於爾民而有
害於急公於是户給一縣官名刺勸以大義民争先輸
不匝月而十萬之數具足君生日逺近民扶老攜稚填
塞縣道取諸神祠中燭架列堂上燃燭焚香羅拜堂下
烟焰徹天父老有百嵗者詣前願一識令君曰自我為
民不知幾甲子矣未見有如令君者也而為仕者或不
悦㑹徵市肆錢奉行者濫及村舍君報徵止於市肆於
[044-29b]
是上官劾君謂清絶一塵材非肆應部議降調嘉定民
罷市日相率號巡撫門巡撫不自安為請復君官章未
下又以盜案落職盜案者甲與乙訟甲遇盜傷而歸語
其弟曰乙殺我言訖而絶甲弟訴於君君視乙非殺人
者以實報上官謂仇盜未可遽定無何捕得真盜七人
獄上部議以初不直指為盜坐諱盜例革職君曰邑有
盜長吏固宜有罪民聞之空邑詣督撫為辨莫之省民
既知不可畱則架枅結綵户設香案人持瓣香號泣以
[044-30a]
送或負粟豆及他物來獻君不受有委之而去者即嘗
所懲艾者咸謂有再造恩亦不自知涕泗之何從也民
刻木為位旌幢鼔吹迎歸以祠旃檀之氣溢於道路經
月不散君自莅嘉定實不滿二年而徳化入人之深如
此故吾於君之不事刑威而民畏愛者不憚鄭重而叙
述之誠有感於凡為吏者之皆宜然而無貴以撃斷為
能也其在嘉定也蔚州魏公象樞為詩盛稱之及魏公
為都御史抗章言隴其不宜罷又疏舉亷吏十人以君
[044-30b]
為首得還職為真定靈夀縣靈夀土瘠民貧役繁而俗
薄君勸課耕耨以盡地力請於上官與鄰縣更役以蘇
民困省除公費以養民財貽書邑縉紳變陋俗以端風
尚反覆曉譬化鬭狠輕生之習其為民厚生正徳若謀
其子弟也尤申明鄉約鄉長保甲地方之制謂此周禮
比閭族黨之遺意所以美風俗而遏奸宄盜賊之源也
請之上官重其任俾各專其職功罪有歸無牽連推諉
之弊其舉鄉約必擇知文義行端慤者親為講解孝弟
[044-31a]
睦婣之訓使之教於鄉規條備具巡撫于公成龍下其
法行之他郡縣且訪民利病於君君條六事上之曰請
緩征曰勸墾荒曰興水利曰廣積穀曰存畱宜酌曰審
丁不宜溢額謂自古税斂必俟稼穡登場今正月開徵
民間尚未播種也且四方寜謐司農不至告匱可通融
總計以上年撥剩之銀暫抵今年春夏之餉俟秋成催
解以補庫額無損國賦而民力以舒先之畿輔推及天
下興唐虞三代之政此其首務也其五條皆具有法則
[044-31b]
得其人皆可實見諸行事在靈夀七年徵入京師去之
日民號泣攀轅一如去嘉定時君吏治之績如此此廷
敬之所為以君對也授四川道監察御史湖廣巡撫于
養志有父喪督臣請在任守制下廷議未決君上疏謂
治天下不可不以孝在任守制非所以教孝也天下當
承平之時湖廣非用兵之地其人非賢耶固不當使之
在任誠賢耶則必不肯在任守制使之解任全孝正所
以深愛惜之若使因督臣題請而畱皆將援此為例其
[044-32a]
不思僥倖奪情者鮮矣名教自此而弛綱常自此而壊
疏入養志解任又疏言捐納縣令賢愚錯襍特立保舉
法以防之近并保舉亦得捐納則賢否全無可憑夫保
舉莫重於清亷若保舉可以捐納則清亷二字亦可捐
納而得也不待辨而知其不可矣臣竊恠近日督撫於
捐納之員有遲至數年既不保舉又不參劾不知此等
果清亷乎非清亷乎即或在清濁之間然既以捐納出
身又不能發憤自勵則其志趣卑陋可知使之乆踞人
[044-32b]
上不僅貽患小民亦且上干天和竊以為不但保舉之
捐納急當停止而保舉之限期更當酌定乞
勅部察捐納之員到任三年而無保舉者即行開缺令
其休致庶吏治可清選途可疏時陳御史請停保舉而
開先用之例君再疏請速停保舉之捐永閉先用之例
謂捐納先用之人皆奔競躁進故多一先用即多一害
民之人又申言三年開缺之請詞加激切奉
㫖同徃㑹議又議言捐納一途惟恃保舉以防其弊今
[044-33a]
併此而捐之且待次年三月停止此輩有不捐納者乎
澄叙官方之大典蕩然掃地矣此臣請停保舉之捐不
得謂無容議者也議者或以三年無保舉即令休致為
太刻夫此輩原係白丁捐納得官踞於民上者三年亦
已甚矣况休致在家儼然縉紳為榮多矣即云設立限
期反生營求此在督撫不賢則誠有之臣不敢謂天下
必無賢明督撫也此臣請定保舉限期一議不得謂無
容議者也時有謂捐納所以給軍需欲坐以遲悞之律
[044-33b]
擬革職奉天安插
聖恩寛厚且察知無他俾仍舊職以是年秋改調歸君
自以身在言路指陳無隠有所獻納宿齋豫戒
上每韙其言以為與朕意合及累陳捐納事
聖明洞鑒其誠悃而嫉之者衆矣及罷言路歸後二年
因簡賢臣視學政江南
上又獨念君欲起用之而君已不能待矣觀
上之所以知君與君之所以獲
[044-34a]
上之知者不可謂非天下之厚幸也雖不究其用而一
時端人正士感發奮興争思有所樹立以荅
主知而禆國事其於世道人心所闗者豈非以君之故而
有所激厲也哉君既屏居泖水之上布衣蔬食益以明道
覺世為己任而天不憖遺竟以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十
七日啟手足矣距生之時前明崇禎五年十月十一日得
年六十有三娶朱氏子二人長定徵早世次震徵女二
人夫學以致用余件繫君治行不厭其煩細者将使後
[044-34b]
之學者任民社國家之責有所取法焉君充養完粹夷
然氣清温然色和居常必肅衣冠端坐止静正而不拘
安詳而不放事無巨細處之必以誠人無親疏接之不
見其惰酬酢紛紜未嘗不整以暇踐履篤實不以論説
為先而發之於言書之於册者無非仁義中正之㫖所
著三魚堂文集問學録増刪四書大全松陽講義諸書
其得於心身而措之事物者可考鏡其源流本末矣君
諱隴其字稼書原名龍有所引避改今名唐宰相宣公
[044-35a]
之後居嘉興府平湖縣華亭鄉陸氏自宣公以來世以
文獻為吳越間族望宋季有諱正者世稱靖獻先生入
元再徵不起靖獻之曽孫宗季明永樂末以賢良辟至
京奏對仁宗稱㫖屬疾辭職賜鈔幣還正統中傾其家
以活饑者有詔旌門曰尚義子珪出粟沽人尤多景泰
中賜爵迪功郎迪功之孫溥任豐城尉嘗督運夜過采
石舟漏仰天跪而祝曰此舟中粒米非法願葬江魚之
腹漏旋止及旦視其罅有三魚裹水荇塞之人咸以為
[044-35b]
神豐城之予東築堂泖口顔曰三魚君著書仍三魚堂
之名者志世徳也泖口即今所居華亭鄉自東之遷五
傳而至君大父諱瀗父諱元皆諸生以文學行義名於
邑中祖妣李氏妣鍾氏曹氏君既仕封其父文林郎妣
皆贈孺人生君者曹孺人也君生而粹清端居寡言笑
經史上口輒成誦既長慨然以古聖賢人為必可師法
不為科舉奪志講學授徒非義不取嶄然自立年二十
七始補邑弟子員食餼又十年舉於鄉又四年而成進
[044-36a]
士其令嘉定則康熈十四年也在靈夀七年為言官一
年計君前後仕不過十年而其所建立如此此余之所
謂亷而賢者也銘曰
天地之大敦化川流清任與和或剛或柔雖聖難兼徃
路徂脩茍正其趨而亡險陂若適康莊我馬不騺周行
載馳循途乃至偉哉英賢軒後輊前跂予望之如山不
騫如江如河赴彼九淵天下善士士皆知之我銘君藏
敢為我私曽吐薦口忍緘厥詞
[044-36b]
 
 
 
 
 
 
 
 午亭文編巻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