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c0069 白氏長慶集-唐-白居易 (master)


[027-1a]
白氏文集卷第二十七
 書 凡三首
 與楊虞卿書一首
 與陳給事書一首
 爲人上宰相書一首
  與楊虞卿書
師臯足下自僕再來京師足下守官鄠縣
吏職拘絆相見甚稀凡半年餘與足下開
口而笑者不過三四及僕左降詔下明日
[027-1b]
而東足下從城西來抵昭國坊巳不及矣
走馬至滻水才及一執手憫然而訣言不
及他邇來雖手札一二往來亦不過問道
途報健否而巳鬱結之志曠然未舒思欲
一陳左右者乆矣去年六月盜殺右丞相
於通衢中迸血髓&KR2285髮肉所不忍道合朝
震慄不知所云僕以爲書籍以來未有此
事國辱臣死此其時耶苟有所見雖畎畝
皂隷之臣不當黙黙况在班列而能勝其
[027-2a]
痛憤耶故武相之氣平明絶僕之書奏日
午入兩日之内滿城知之其不與者或誣
以僞言或搆以非語且浩浩者不酌時事
大小與僕言當否皆曰丞郎給舎諫官御
史尚未論請而賛善大夫何反憂國之甚
也僕聞此語退而思之賛善大夫誠賤冗
耳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獨進封章謂之忠
謂之憤亦無媿矣謂之妄謂之狂又敢逃
乎且以此獲辜顧何如耳况又不以此爲
[027-2b]
罪名乎此足下與崔李元庾輩十餘人爲
我悒悒鬱鬱長太息者也然僕始得罪於
人也竊自知矣當其在近職時自惟賤陋
非次寵擢夙夜腆愧思有以稱之性又愚
昧不識時之忌諱凡直奏密啓外有合方
便聞於上者稍以歌詩導之意者欲其易
入而深誡也不我同者得以爲計媒㜸之
辭一發又安可君臣之道間自明白其心
乎加以握兵於外者以僕㓗慎不受賂而
[027-3a]
憎秉權於内者以僕介獨不附已而忌其
餘附離之者惡僕獨異又信狺狺吠聲唯
恐中傷之不獲以此得罪可不悲乎然而
寮友益相重交游益相信信於近而不信
於遠亦何恨哉近者少遠者多多者勝少
者不勝又其宜矣師臯僕之是言不發扵
他人獨發於師臯師臯知我者豈有愧扵
其間哉苟有愧於師臯固是言不發矣且
與師臯始於宣城相識迨于今十七八年
[027-3b]
可謂故矣又僕之妻即足下從父妹可謂
親矣親如是故如是人之情又何加焉然
僕與足下相知則不在此何者夫士大夫
家閨門之内朋友不能知也閨門之外姻
族不能知也必待友且姻者然後周知之
足下視僕莅官事擇交友接賔客何如哉
又視僕撫骨肉待妻子馭僮僕又何如哉
小者近者尚不敢不盡其心况大者遠者
也所謂斯言無愧而後發矣亦猶僕之知
[027-4a]
師臯也師臯孝敬友愛之外可略而言足
下未應舉時嘗充賢良直言之賦其所對
問志磊磊而詞諤諤雖不得第僕始愛之
及與獨孤補闕書讓不論事與盧侍郎書
請不就職與髙相書諷成致仕之志志益
大而言益遠而僕愛重之心繇是加焉近
者足下與李弘慶友善弘慶客長安中貧
甚而病亟足下爲逆致其母安慰其心自
捐衣食以續其醫藥甘㫖之費有年歲矣
[027-4b]
又足下與崔行儉游行儉非罪下獄足下
意其不幸及於流竄勑下之日躬俟扵御
史府門而行李之具養活之物崔生頋其
旁一無闕者其餘奉寡姊親護其夫䘮撫
孤甥誓畢其婚嫁取貴人子爲婦而禮法
行於家由甲乙科入官而吏聲聞於邑凡
此者皆可以激揚頽俗表正士林斯僕所
以嚮慕勤勤豈敢以骨肉之姻形骸之舊
爲意哉然足下之羙如此而僕側聞虽虽
[027-5a]
之徒不恱足下者巳不少矣但恐道日長
而毀日至位益顯而謗益多此伯寮所以
愬仲由季孫所以毀夫子者也昔衛玠有
云人之不逮可以情恕非意之加可以理
遣故至終身無喜愠色僕雖不敏常佩此
言師臯人生未死間千變萬化若不情恕
於外理遣於中欲何爲哉欲何爲哉僕之
是行也知之乆矣自度命數亦其宜然凡
人情通逹則謂由人窮塞而後信命僕則
[027-5b]
不然十年前以固陋之姿瑣劣之藝與敏
手利足者齊驅豈合有所獲哉然而求名
而得名求祿而得祿人皆以爲能僕獨以
爲命命通則事偶事偶則幸來幸之來尚
歸之扵命不幸之來也捨命復何歸哉所
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者寔如此也又常
照鏡或觀寫眞自相形骨非貴富者必矣
以此自决益不復疑故寵辱之來不至驚
恠亦足下素所知也今且安時順命用遣
[027-6a]
歲月或免罷之後得以自由浩然江湖從
此長往死則葬魚鼈之腹生則同鳥獸之
群必不能與掊聲攫利者榷量其分寸矣
足下輩無復見僕之光塵於人寰間也多
謝故人勉樹令德粗寫鄙志兼以爲別居
易頓首
  與陳給事書
正月日郷貢進士白居易謹遣家僮奉書
獻於給事閤下伏以給事門屏間請謁者
[027-6b]
如林獻書者如雲多則多矣然聽其辭一
辭也觀其意一意也何者率不過有望於
吹嘘翦拂耳居易則不然今所以不請謁
而奉書者但欲貢所誠質所疑而已非如
衆士有求於吹嘘翦拂也給事得不獨爲
之少留意乎大凡自號爲進士者無賢不
肖皆欲求一第成一名非居易之獨慕耳
旣慕之所以切不自察嘗勤苦學文迨今
十年始獲一貢每見進士之中有一舉而
[027-7a]
中第者則欲勉狂簡而進焉又見有十舉
而不第者則欲引駑鈍而退焉進退之宜
固昭昭矣而遇者自惑於趣舎何哉夫藴
竒挺之才亦不自保其必勝而一上得第
者非他也是主司之明也抱瑣細之才亦
不自知其妄動而十上下第者亦非他也
是主司之明也豈非知人易而自知難耶
伏以給事天下文宗當代精鑑故不揆淺
陋敢布腹心居易鄙人也上無朝廷附離
[027-7b]
之援次無郷曲吹煦之譽然則孰爲而來
哉盖所仗者文章耳所望者主司至公耳
今禮部髙侍郎爲主司則至公矣而居易
之文章可進也可退也切不自知之欲以
進退之疑取决於給事給事其能捨之乎
居易聞神蓍靈龜者無常心苟叩之者不
以誠則巳若以誠叩之必以信告之無貴
賤無大小而不之應也今給事鑒如水鏡
言爲蓍龜邦家大事咸取决扵給事豈獨
[027-8a]
遺其微小乎謹獻雜文二十首詩一百首
伏願俯察悃誠不遺賤小退公之暇賜精
鑒之一加焉可與進也乞諸一言小子則
磨鉛策蹇騁力於進取矣不可進也亦乞
諸一言小子則息機斂迹甘心於退藏矣
進退之心交爭於胷中者有日矣幸一言
以蔽之旬日之間敢佇報命塵穢聽覽若
奪氣禠魄之爲者不宣居易謹再拜
  爲人上宰相書一首
[027-8b]
二月十九日某官某乙謹拜手奉書獻於
相公執事書曰古人云以水投石至難也
某以爲未甚難也以卑干尊以賤合貴斯
爲難矣何者夫尊貴人之心堅也強也不
轉也甚於石焉卑賤人之心柔也弱也自
下也甚於水焉則其合之難也豈不甚於
水投石哉然則自古及今往往有合者又
何哉此盖以心遇心以道濟道故也苟心
相見道相通則水反爲石石反爲水則其
[027-9a]
合之易也又甚乎以石投水焉何者石之
投水也猶觸之有聲受之有波心道之相
得也則貴者不知其貴也賤者不知其賤
也當其冥同訢合之際但脗然已而矣其
合之易也豈不甚於石投水哉噫厥道廢
墜不行於代乆矣故貴者自貴耳賤者自
賤耳雖同心同道不求相合也今某之心
與相公之心愚智不侔也今某之道與相
公之道小大不倫也矧又尊卑貴賤之勢
[027-9b]
相懸如石焉如水焉而欲強至難爲至易
無乃不可乎然則知其不可而爲之者抑
有由伏以相公方今佐裁成之道當具瞻
之初竊希變天下水石之心自相公始也
通天下貴賤之道自某始也不然者夫豈
不自知其狂進妄動哉伏望少留聽而畢
辭焉幸甚幸甚某伏觀先皇帝之知遇相
公也雖古君臣道合者無以加也然竟不
與大位不授大權不盡行相公之道者何
[027-10a]
哉識者以爲先皇父子孝慈之間亦古未
有也盖先皇所以輟巳知人之明用賢之
功致理之德以留賜今上也亦猶太宗黜
李勣而使髙宗寵用之也今上在諒隂而
特用也相公自郎官而特拜也推此二者
有以見識者之言信矣斯則先皇知遇之
恩貽燕之念今上速用之㫖倚頼之誠相
公寵擢之榮託寄之重自國朝巳來三者
兼之甚鮮矣故某竊惟相公自拜命已來
[027-10b]
八九日得食不暇飽寢不暇安行則&KR0719
居則惕然思所以答先皇之知副今上之
用允天下之望哉某竊以爲必然矣况今
主上肇撫蒼生初嗣洪業雖物不改舊而
令宜布新是以百辟傾心慺慺然以待主
上之政也萬姓注目專專然以望主上之
令也四夷側耳顒顒然以聽主上之風也
豈直若此而巳哉盖待其政者勤墮邪正
繫其中焉望其令者憂喜親踈生其中焉
[027-11a]
聽其風者畏侮動静岀其中焉而將來理
亂之根安危之源盡在於三者之中矣如
此則相公得不匡輔其政緝熈其令宣和
其風乎然則匡輔緝熈宣和之道某雖不
敏嘗聞於師焉曰天子之耳待宰相之耳
而後聦也天子之目待宰相之目而後明
也天子之心識待宰相之心識而後聖神
也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後聦也宰相
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後明也宰相之心識
[027-11b]
待天下之心識而後啓發聖神也然則下
取天下耳目心識上以爲天子聦明神聖
者此宰相之本職也而爲匡輔緝熈宣和
之道也若宰相唯以兩耳聽之兩目視之
一心思之則朝廷得失豈盡知見乎必不
盡也而况於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
得聦明乎必未也而况於上以爲天子聦
明聖神乎然則天下聦明心識取之豈無
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
[027-12a]
耳噫自開元已來斯道&KR1051衰鮮能行者自
貞元已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唯不知
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者古
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顚爲心今則
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巳矣古者宰相取
天下耳目心識爲用今則專任其兩耳兩
目一心而巳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爲務今
則不接賔客而巳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爲
名今則鏁其門第而巳矣致使天下之聦
[027-12b]
明盡委棄於草木中焉天下之心識盡沉
没於泥土間焉則天下聦明心識萬分之
中宰相何嘗取得其一分哉是故寵益崇
而謗益厚歲彌乆而愧彌深至乃上負主
恩下斂人怨行止寢食自有慙色者夫豈
非不得天下聦明心識之所致耶然則爲
宰相者得不思易其轍乎是以聦明損於
上則正直銷於下畏忌慎黙之道長公議
忠讜之路塞朝無敢言之士庭無執咎之
[027-13a]
臣自國及家&KR1051以成弊故父訓其子曰無
介直以立仇敵兄敎其弟曰無方正以賈
悔尤先逹者用以養身後進者資而取仕
日引月長熾然成風識者腹非而不言愚
者心竸而是效至使天下有目者如瞽也
有耳者如聾也有口者含鋒刄也如此則
上之得失下之利病雖欲匡救何由知之
嗟乎自古以來斯道之弊恐未甚於今日
也然則爲宰相者得不思變其風乎是以
[027-13b]
慎忌積扵中則政事廢於表因循苟且之
心作強毅乆大之性虧反謂率職而舉者
不逹於時宜當官而行者不通於事變故
殿最之書雖申而不實黜陟之法雖備而
不行欲望惡者懲善者勸或恐難矣古之
善爲宰相者豈盡得而用之乎豈盡知不
肖而去之乎盖在於秉鈞軸之樞握刀尺
之要剗邪爲正削觚爲圓能使善之必遷
不謂善之盡有能使惡之必攺不謂惡之
[027-14a]
盡無成此功者無他懲勸之所致耳然則
爲宰相者得不思提其綱使群目自皆張
乎是以懲勸息於此則賢能乏於彼故岳
鎭闕而不知所取臺省空而不知所求今
則尚書六司之官曁于百執事者大凡要
劇者多虚其位閑㪚者咸備其官或曰所
以難其人重其祿也嗟乎徒知難其人而
闕之不知邦政日歸於下吏也徒知重其
祿而愛之不知稍食日費於冗貟也損益
[027-14b]
利害豈不明哉古之善爲宰相者虚其懐
直其氣苟有舉一賢者必從而索之苟有
遷一善者必隨而用之然後明察否臧精
考眞僞得人者行進賢之賞謬舉者坐不
當之辜自然審輪轅以相求謹關梁以相
保故才無乏用國無廢官豈可疑所舉之
未精而反失其善重所任之不苟而反廢
其官與其廢官寧其虚授與其失善寧其
謬升但在乎明覈是非必行賞罰則謬升
[027-15a]
虚授當自辨焉然則爲宰相者得不思振
其領使衆毛皆舉乎是以庻政闕於内則
庻事斁於外至使天下之户口日耗天下
之士馬日滋游手於道途市井者不知歸
託足扵軍籍釋流者不知反計數之吏日
進取斂之法日興田疇不闢而麥禾之賦
日增桑麻不加而布帛之價日賤吏部則
士人多而官貟少姦濫日生諸使則課利
少而羡餘多侵削日甚舉一知十可勝言
[027-15b]
哉况今方域未甚安邊陲未甚静水旱之
災不戒兵戎之動無期然則爲宰相者得
不圖將來之安補旣往之敗乎若相公用
天下之目觀而救之夫豈無最遠之見乎
用天下之心圖而濟之夫豈無最長之策
乎策之最長者見之最遠者在相公鑒而
取之誠而行之而巳取之也行之也今其
時乎爲時之用大矣哉古者聖賢有其才
無其位不能行其道也有其才有其位無
[027-16a]
其時亦不能行其道也必待有其才有其
位有其時然後能行其道焉某竊見相公
曩時制策對中論風化澆淳之源明天人
交感之道陳兵災救療之術可謂有其才
矣又伏見今月十一日制詞云其代予言
允屬良弼必能形四方之風成天下之務
可謂有其時矣今相公有其才有其位有
其時則行道由巳而由道乎哉某又聞一
往而不可追者時也故聖賢甚惜焉方今
[027-16b]
拭天下之目以觀主上之作爲也側天下
之耳以聽相公之舉措也如此則相公出
一言不終日而必聞於朝野主上發一令
不浹辰而必逹扵華夷盖主上輯百辟和
萬姓服四夷之時在於此時矣相公充人
望代天工報國之恩正在於今日矣或者
曰君臣之道至大也可以漸合不可以速
合也天下之化至大也可以漸行不可以
速行也賢人之事業至大也行之可以枉
[027-17a]
尺而直尋也某以爲殆不然矣夫時之變
事之宜其間不容息也先之太過後之則
不及故時未至聖賢不進而求時旣來聖
賢不退而讓盖得之則不啻乎事半而功
倍也失之則不啻乎事倍而功半也嗟乎
或者徒知漸合其道而不知啓沃之時失
於漸中矣徒知漸行其化而不知爕理之
時失於漸中矣徒知枉尺而直尋而不知
易失於時則難生於漸中雖枉㝷不能直
[027-17b]
尺矣近者宰相道不行化不成事業不光
明率由乎有志於漸矣請以前事明之某
嘗聞太宗顧謂群臣曰善人爲邦百年然
後能勝殘去殺當今大亂之後將求致理
寧可造次而望乎魏文貞曰不然夫亂後
易理猶飢人易食也若聖哲施化人應如
響期月而可信不爲難三年成功猶謂其
晚太宗深納其言時封德彞輩共非之曰
不可三代以後人漸澆訛皆欲理而不能
[027-18a]
豈能理而不欲魏徴書生不識時務信其
虚說必亂國家於是太宗卒從文貞之言
力行不倦三數年間天下大安戎狄内附
太宗曰惜哉不得使封德彛見之斯則得
其時行其道不取扵漸之明効也况今日
之天下豈弊扵武德之天下乎相公之事
業豈後於文貞之事業乎在於疾行而巳
矣所以主上踐祚未及十日而寵命加於
相公者惜國家之時也相公受命未及十
[027-18b]
日而某獻於執事者惜相公之時也夫欲
行大道樹大功貴其速也蓋明年不如今
年明日不如今日矣故孔子曰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此言時之難得而易失也伏惟
相公惜其時之易也而不失焉慮其漸之
難也而不取焉抑又聞濟時者道也行道
者權也扶權者寵也故得其位不可一日
無其權得其權不可一日無其寵然則取
權有術也求寵有方也盖竭其力以舉職
[027-19a]
而權必自歸忘其身以徇公而寵必自至
權歸寵至然後能行其道焉伏惟相公詳
之而不忽也抑又聞不棄死馬之骨者然
後良驥可得也不棄狂夫之言者然後嘉
謨可聞也苟某管見之中有可取者俯而
取之苟蒭言之中有可採者俛而採之則
知之者必日至如某之見猶且不棄况愈
於某之徒歟則天下精通逹識之士得不
比肩而至乎聞之者必曰如某之言猶且
[027-19b]
不棄况愈於某之徒歟則天下謇諤敢言
之士得不繼踵而來乎伏惟相公試垂意
焉則天下之士幸甚某遊長安僅十年矣
足不踐相公之門目不識相公之面名不
聞相公之耳相公視某何爲者哉豈非介
者耶狷者耶今一旦卒然以數千言塵黷
執事者又何爲哉實不自揆欲以區區之
聞見禆相公聦明萬分之一分也又欲以
濟天下顦顇之人死命萬分之一分也相
[027-20a]
公以爲如何
[027-20b]


白氏文集巻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