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a]
白氏文集卷第二十一
詩賦 凡十五首
動静交相養賦 并序
汎渭賦 并序
傷遠行賦
宣州試射中正鵠賦
䆫中列遠岫詩
省試性習相近遠賦
玉水記方流詩
[021-1b]
求玄珠賦
漢高帝斬白蛇賦
大巧若拙賦
雞距筆賦
黒龍飮渭賦
敢諫鼓賦
君子不器賦
賦賦
動静交相養賦 并序
[021-2a]
居易常見今之立身從事者有失於動有
失扵静由斯動静俱不得其時與理也因
述其所以然用自儆導命曰動静交相養
賦云
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動
濟之以静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静養之
則兩全而交利不養之則兩傷而交病故
聖人取諸震以發身受諸復而知命所以
莊子曰智養恬易曰蒙養正吾觀天文其
[021-2b]
中有程日明則月晦日晦則月明明晦交
養晝夜乃成吾觀歲功其中有信陽進則
隂退陽退則隂進進退交養寒暑乃順且
躁者本扵静也斯則躁爲民静爲君以民
養君敎化之根則動養静之道斯存且有
者生於無也斯則無爲母有爲子以母養
子生成之理則静養動之理明矣所以動
之爲用在氣爲春在鳥爲飛在舟爲楫在
弩爲機不有動也静將疇依所以静之爲
[021-3a]
用在蟲爲蟄在水爲止在門爲鍵在輸爲
柅不有静也動奚資始則知動兮静所伏
静兮動所倚吾何以知交養之然哉以此
有以見人之生於世出處相濟必有時而
行非匏瓜不可以長繫人之善其身枉直
相循必有時而屈故尺蠖不可以長伸嗟
夫今之人知動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時
動必爲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
静亦爲賊大矣哉動静之際聖人其難之
[021-3b]
先之則過時後之則不及時交養之間不
容毫釐故老氏觀妙顔氏知機噫非二君
子吾誰與歸
汎渭賦 并序
右丞相高公之掌貢舉也予以郷貢進士
舉及第左丞相鄭公之領選部也予以書
判㧞萃選登科十九年天子並命二公對
掌鈞軸朝野無事人物甚安明年春予爲
校書郎始徙家秦中卜居於渭上上樂時
[021-4a]
和歲稔萬物得其宜下樂名遂官閑一身
得其所旣羙二公佐清朝之理又荷二公
垂特逹之㤙發扵嗟歎流於詠謌于時汎
舟于渭因爲汎渭賦以導其意詞曰
亭亭華山下有人跋兮望兮愛彼三峯之
白雲汎汎渭水上有舟沿兮泝兮愛彼百
里之清流以我爲太平之人兮得於斯而
優遊又感陽春之氣熈熈兮樂天和而不
憂曰予生之年兮時哉時哉當皇唐受命
[021-4b]
之九葉兮華與夷而無氛埃及帝纉位之
二紀兮命高與鄭爲鹽梅二賢兮爰立四
門兮大開凡讀儒書與履儒行者率充賦
而四來雖片藝而必收兮故不棄予之小
才感再遇扵知巳心慙怍以徘徊登予名
於太常署予職於蘭臺臺有蘭兮閣有芸
芳菲菲其可襲備一官而無一事又不維
而不縶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一入川
有渭兮山有華澹悠悠其可賞目白雲兮
[021-5a]
漱清流其或偃而或仰門去渭兮百歩常
一日而三往夜分兮叩舷天無雲兮水無
烟遲遲兮明月波澹艷兮棹寅縁日暮兮
舟泊草萋萋兮沙漠漠習習兮春風岸柳
動兮渚花落發浩歌以長引舉濁醪而緩
酌春冉冉其將盡予何爲乎不樂鳥樂兮
雲際鳴嚶嚶兮飛裔裔魚樂兮泉底鬐撥
撥兮尾潎潎我樂兮聖代心融融兮神泄
泄伊萬物各樂其樂者由聖賢之相契賢
[021-5b]
致聖於無爲聖致賢於旣濟凝爲和兮聚
五福發爲春兮消六沴不我後兮不我先
適當我兮生之代彼鱗蟲兮與羽族咸知
樂而不知惠我爲人兮最靈所以媿賢相
而荷聖帝樂乎樂乎汎于渭兮詠而歸聊
逍遥以卒歲
傷遠行賦
貞元十五年春吾兄吏于浮梁分微祿以
歸養命予負米而還郷出郊野兮愁予夫
[021-6a]
何道路之茫茫茫茫兮二千五百自鄱陽
而歸洛陽朝濟乎大江暮登乎高岡山險
巇路屈曲甚孟門與太行楓林鬱其百尋
涵瘴煙之蒼蒼其中閴其無人唯鷓鴣之
飛翔水有含沙之毒蟲山有當路之虎狼
况乎雲雷作而風雨晦忽電靄兮不見暘
渉泥濘兮僕夫重膇陟崔嵬兮征馬玄黃
歩一歩兮不可進獨中路兮徬徨噫昔我
往兮春草始芳今我來兮秋風其涼獨行
[021-6b]
踽踽兮惜晝短孤宿煢煢兮愁夜長况太
夫人抱疾而在堂自我行役諒夙夜而憂
傷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測而可量雖割慈
而不言終藴結乎中腸曰予弟兮侍左右
固就養而無方雖溫清之靡闕詎當我之
在傍無羽翼以輕舉羡歸雲之飛揚惟晝
夜與寢食之心曷其弭忘投山館以寓宿
夜緜緜而未央獨展轉而不寐候東方之
晨光雖則驅征車而遵歸路猶自流郷淚
[021-7a]
之浪浪
宣州試射中正鵠賦
聖人弦木爲弧剡木爲矢唯弧矢之用也
中正鵠而巳矣是謂武之經禮之紀故王
者務以選諸侯諸侯用而貢多士將俾乎
禮無秕稗位有隆殺廣塲闢而堵牆開射
夫同而鐘鼓戒有以致國用終歲貢使技
癢者出於群藝成者推於衆在乎矢不虚
發弓不再控射繹志也信念兹而在兹鵠
[021-7b]
小鳥焉取難中而能中乃設五正張三侯
叶吉日於清晝順殺氣扵素秋禮事展樂
容修旣五善而斯備將百中而是求於是
誠心内藴莊容外奮升降揖讓合君子之
令儀進退周旋伸先王之彞訓故禮舉而
義立且無聲而有問及夫觀者坌入射者
挺立矢旣挾弓旣執抗大侯次决拾指正
則掌内必取料鵠乃彀中所及雕弧乍滿
當晝而明月彎彎銀鏑急飛不夜而流星
[021-8a]
熠熠其一發也騞若徹扎其再中也如
貫笠玉霜降而弓力調金風勁而弦聲急
愜群心而踊躍駭衆目而翕習若然者安
知不能空彎而鴈驚虚引而猿泣者也矧
乃正其色溫如酒如游於藝匪疾匪徐妙
能曲盡勇可賈餘豈不以志正形直心莊
體舒不出正兮信得禮之大者無失鵠也
豈反身而求諸斯蓋弓矢合規容止有儀
必氣盈而神王寧心讋而力疲則知善射
[021-8b]
者在乎合禮合樂不必乎飮羽在乎和容
和志不必乎主皮夫如是則射之禮射之
義雖百世而可知
䆫中列遠岫詩
天静秋山好䆫開曉翠通遥憐峯窈窕不
隔竹蒙籠萬點當虚室千重疊遠空列簷
攅秀氣縁隟助清風碧愛新晴後明宜反
照中宣城郡齋在望與古時同
省試性習相遠近賦 以君子之所
[021-9a]
愼焉爲韻依次用限三百五十字巳
上成
中書侍郎高郢下試
噫下自人上逹君德以愼立而性由習分
習則生常將俾夫善惡區别慎之在始必
辯乎是非紏紛原夫性相近者豈不以有
敎無類其歸於一揆習相遠者豈不以殊
途異致乃差於千里昏明波注導爲愚智
之源邪正岐分開成理亂之軌安得不稽
[021-9b]
其本謀其始觀所恒察所以考成敗而取
捨審臧否而行止俾流遁者反迷塗於騷
人積習者遵要道扵君子且夫德莫德於
老氏乃曰道是從矣聖莫聖扵宣尼亦曰
非生知之則知德在修身將見素而抱樸
聖由志學必切問而近思在乎積藝業扵
黍累慎言行扵毫釐故得其門志彌篤兮
性彌近矣由其徑習愈精兮道愈遠而其
㫖可顯其義可舉勿謂習之近徇迹而相
[021-10a]
背重阻勿謂性之遠反眞而相去幾許亦
猶一源派別隨混澄而或濁或清一氣脉
分任吹喣而爲寒爲暑是以君子稽古於
時習之初辯惑扵成性之所然則性者中
之和習者外之徇中和思扵馴致外徇戒
扵妄進非所習而習則性傷得所習而習
則性順故聖與狂由乎念與罔念福與禍
在乎慎與不愼愼之義莫匪乎率道爲本
見善而遷觀烱誡扵旣往審進退於未然
[021-10b]
故得之則至性大同若水濟水也失之則
衆心不等猶面如面焉誠哉性習之說吾
將以爲敎先
玉水記方流詩 以流字爲韻六十
字成
良璞舍章乆寒泉徹底幽尹孚光灧灧方
折浪悠悠淩亂波紋異縈廻水性柔似風
揺淺瀬疑月落清流濳頴應傍逹藏眞豈
上浮玉人如不記淪棄即千秋
[021-11a]
求玄珠賦 以玄非智求珠以眞得
至乎哉玄珠之爲物也淵淵緜緜不知其
然存乎視聽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
象與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損之又損
得之者反其性乃玄之又玄玄無音聽之
則希珠無體搏之則微故以音而求之者
妄以體而得之者非倐爾去焉將窅冥而
齊往忽乎來矣與罔象而同歸是以聖人
之求玄珠也損明聖薄仁義索之惟艱失
[021-11b]
之孔易莫不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難得
也劇乎剖巨蜯之胎其難求也甚乎待驪
龍之睡夫惟不皦不昧至明至幽必致之
扵馴致豈求之於躁求性失則遺若合浦
之徙去心虚濳至同夜光之闇投斯乃動
爲道樞静爲心符至光不耀至眞不渝察
之無形謂其有而非有應之有信爲其無
而非無故立喻比夫至寳強名爲之玄珠
名不徒爾喻必有以以不凝滯爲圓以無
[021-12a]
瑕疵爲羙蓋外明者不若内明之理純白
者不若虚白之㫖藏於身不藏扵川在乎
心不在乎水然則頥其神保其眞雖無脛
求之必臻役其識徇其惑雖没齒求之不
得則知珠者無形之形玄者無色之色亦
何必遊赤水之上造崑丘之側苟悟漆園
之言可臻玄珠之極
漢高皇帝親斬白蛇賦
高皇帝將欲戡時難撥禍亂乃耀聖武奮
[021-12b]
英斷提神劒於手中斬靈蛇於澤畔何精
誠之濳發信天地之幽賛卒能滅強楚降
暴秦創王業於炎漢于時瓜割區宇蜂起
英豪以堅甲利兵相視以壯圖銳氣相高
皆欲定四海之洶洶救萬姓之嗷嗷帝旣
心闢咸陽氣王芒碭率卒晨往縱徒夜亡
有大蛇兮出山穴亘路傍凝白虹之精彩
𬒳白龍之文章鱗甲皛以雪色睛眸赩其
電光聳其身形蜿蜿而莫犯舉其首勢矯
[021-13a]
矯而靡亢勇夫聞之而挫銳壯士覩之而
摧剛於是行者告于高皇皇帝乃奮布衣
挺干將攘臂直進瞋目高驤一呼而猛氣
咆勃再叱而雄姿抑揚觀其將斬未斬之
際蛇方欲縱毒螫肆猛噬我則審其計度
其勢口譟雷霆手操鋒銳凜龍顔而色作
振虎威而聲厲何天之啓神之契舉刄一
揮溘然而斃不知我者謂我斬白蛇知我
者謂我斬白帝於是灑雨血摧霜鱗塗野
[021-13b]
草濺路塵嗟乎神化將窮不能保其命首
尾雖在不能衞其身盛矣哉聖人之草昧
經綸應乎天順乎人制勍敵必示以乃武
乃文静災禍不可以不躬不親若夫龍泉
黯黯秋水湛湛苟非斯劒蛇不可斬天威
煌煌神武洸洸苟非我王蛇不可當是知
人在威不在衆我王也萬夫之防器在利
不在大斯劒也三尺之長于以讋萬物于
以駭八方曆數旣終聞素靈之夜哭嗜欲
[021-14a]
將至知赤帝之道昌繇是氣吞豪傑威振
幽遐素車降而三秦歸德朱旗建而六合
爲家彼討鯨鯢截犀兕未若乎提青蛇而
斬白蛇
大巧若拙賦
巧之小者有爲可得而闚巧之大者無迹
不可得而知蓋取之於巽授之以隨動而
有度舉必合規故曰大巧若拙其義在斯
爾乃掄材於山木審器於軌物將務乎心
[021-14b]
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澤之翦拂故爲棟者
資其自天之端爲輪者取其因地之屈其
公也於物無情其正也依法有程旣游藝
而功立亦居肆而事成大小存乎目擊材
無所棄取捨資乎指頋物莫能爭然後任
道弘用隨形制器信無爲而爲因所利而
利不凝滯扵物必簡易扵事亦猶善從政
者物得其宜能官人者才適其位嘉其尺
度有則繩墨無撓工非剞劂自得不矝之
[021-15a]
能器靡雕䤹誰識無心之巧衆謂之拙以
其因物不改我爲之巧以其成功不宰不
改故物全不宰故功倍遇以神也郢人之
術攸同合乎道焉老氏之言斯在噫舟車
器異杞梓材殊罔枉枘以鑿罔破圓爲觚
必將考廣狹以分寸審刓方以規模則物
不能以長短隱材不能以曲直誣是謂心
之術也豈慮手之傷乎且夫大盈若冲大
明若蒙是以大巧棄其木工則知巧在乎
[021-15b]
不違天眞非勞形於木人之内巧在乎無
枉物情非役神扵棘刺之中豈徒與班爾
之輩聘技而校巧哉
雞距筆賦
足之倢兮有雞足毛之勁兮有兎毛就足
之中奮發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長毫
合爲手筆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盡其妙
圓而直始造意於蒙恬利而銛終聘能於
逸少斯則創因智士傳在良工㧞毫爲鋒
[021-16a]
截竹爲筒視其端若武安君之頭銳窺其
管如玄元氏之心空豈不以中山之明視
勁而迅汝隂之翰音勇而雄一毛不成採
衆毫於三穴之内四者可棄取銳武於五
德之中雙羙是合兩揆而同故不得兎毫
無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雞距無以表入木
之功及夫親手澤隨指頋秉以律動有度
染松烟之墨灑鵝毛之素莫不畫爲屈鐵
點成垂露若用之交戰則摧敵而先鳴若
[021-16b]
用之草聖則擅塲而獨歩察所以稽其故
雖云任物以用長亦在假名而善喻向使
但隨物棄不與人遇則距畜縮於晨雞毫
摧殘於寒兎又安得取名於彼移用在兹
暎赤筦狀紺趾乍舉對紅牋疑錦臆初披
輟翰停毫旣象乎翹足就棲之夕揮芒拂
銳又似乎奮拳引鬬之時苟名實之相副
者信動静而似之其用不困其羙無儔因
草爲號者質陋拆蒲而書者體柔彼皆瑣
[021-17a]
細此實殊尤是以搦之而變成金距書之
而化作銀鉤夫然則董狐操可以勃爲良
史宣尼握可以刪定春秋其不象雞之羽
者鄙其輕薄不取雞之冠者惡其軟弱斯
距也如劒如㦸可擊可搏將壯我之毫芒
必假爾之鋒鍔遂使見之者書狂發秉之
者筆力作挫萬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鳥
迹落縹囊盛處類藏錐之沈濳團扇或書
同舞鏡之揮霍儒有學書臨水負笈辭山
[021-17b]
含毫旣至握管廻還過兎園而易感望雞
樹以難攀願爭雄於爪距之下冀得攜於
筆硯之間
黒龍飮渭賦
龍爲四靈之長渭居八水之一飮亹亹之
清流浴彬彬之玄質忽兮下降賁然躍出
首蜿蜒以涌烟鱗錯落而點漆動而無悔
爰作瑞於秦川應必有徴乃効靈於漢日
觀其攸止察其所爲行藏不忒動静有儀
[021-18a]
睛眸炫燿文彩陸離躍于泉於焉表異守
其黒所以標奇或隱或見時行時止順冬
夏而無乖應昏明而有以於是稽大易按
前史符聖人之昌運飛而在天表王者之
休徴下而飮水爾乃降長川俯高岸氣黙
黙以黯黯光璨璨而爛爛聞之者心駭而
屏息覩之者目 而改觀一呼一吸而聲
起風雷或躍或騰而勢超雲漢觀夫莫智
匪常莫黒至祥契昌期扵南面合正色扵
[021-18b]
北方拖尾迴翔擘波騰驤飮清瀾之浩浩
動素浪之湯湯頓頷而碎珠迸落奮髯而
細雨飛揚警水府兮鱣鮪奔走駭泉室兮
蛟鼉伏藏玄雲從而淺深一色白日照而
左右交光且彼候時出處憑虚上下度弱
水而斯馭去鼎湖而是駕聞茂先之劒飛
見長房之杖化豈若此炎精冥契水德潛
禀玄甲黯以凝黛文章斐兮摛錦逼而察
也類天馬出水而遊遠而望之疑晴虹截
[021-19a]
澗而飮已而負蒼天去清渭排冥冥之寥
廓反浩浩之元氣則知水物之靈鱗蟲之
貴盛矣哉抑斯龍之所謂
敢諫鼓賦
鼓者工所制諫者君所命鼓因諫設發爲
治世之音諫以鼓來懸作經邦之柄納其
臣於忠直致其君扵明聖將使内外必聞
上下交正於是乎唐堯得以爲盛者也至
矣哉君至公而滅私臣有犯而無欺諷諫
[021-19b]
者於焉盡節獻納者由是正辭言之者無
罪繫之者有時故謇謇匪躬道之行也鼘
鼘不巳聲以發之始也土鼓增華蕢桴改
造外揚音以應物中含虚而體道不窕不
摦由巧者之作爲大鳴小鳴隨直臣之擊
考有若坎其缶于宛丘之下又如殷其雷
在南山之隈音鏘鏘以鏜鞳響容與以徘
徊儆于帝心四聦之耳必逹納諸人聽七
諍之臣乃來故用於朝朝無面從之患行
[021-20a]
於國國無居下之訕洋洋盈耳幽賛遂耳
之言坎坎動心明啓沃心之諫且夫鼓之
爲用也或備於樂懸或施扵戎政以諧八
音節奏以明三軍號令未若備察朝闕發
揮庭諍聲聞于外以彰我主聖臣良道在
其中以表我上忠下敬然則義之與比德
必有鄰將善旌而並建與謗木而俱陳是
必聞其音則知有獻替之士聆其響不獨
思將帥之臣嗟乎捨之則聲寢用之則氣
[021-20b]
振雖聲氣之在鼓終用捨之由人
君子不器賦
君子哉道夲生知德唯天縱抱乎不器之
器成乎有用之用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
用者致遠而任重蓋由識包權變理藴通
明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其時有道舒而
無道卷愼其德捨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
能立誠以修辭論其大能救物而濟時以
之理心則一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庻績咸
[021-21a]
熈旣居家而必逹亦在邦而允釐彼子貢
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彦輔信羙空標水鏡
之姿是謂非求備者又何足以多之豈如
我順乎通塞含乎語默何用不臧何響不
克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則莊老道德雖
應物而不滯終飾躬而有則若止水之在
器任器方圓如良工之用材隨材曲直原
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虚受内弘道
而惟新外濟用而可乆鄙斗筲之奚筭哂
[021-21b]
挈瓶之固守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
不豈不以神爲玄樞智爲心符全其神則
爲而勿有虚其心則用當其無故動與時
合静與道俱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
不行也則守寗子之愚至乎哉冥心無我
無可而無不可應用不疲無爲而無不爲
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而小知故庻類曲
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柄難施
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盛矣哉君子斯
[021-22a]
焉取斯
賦賦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
扵賈馬氷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
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
斯文之羙者我國家恐文道衰頌聲凌
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
雅扵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爲賦雜用其
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是謂
[021-22b]
藝文之儆策述作之元龜觀夫義類錯綜
詞采舒布文諧宮律言中章句華而不艷
羙而有度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
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
窮指趣何慙兩亰扵班固其妙者抽祕思
騁妍詞豈謝二都扵左思掩黃絹之麗藻
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扵寰海增紙價於
亰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爲比也景福靈
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爲先能文爲
[021-23a]
主炳如繢素鏗若鐘鼓郁郁哉溢目之黼
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濩信可以凌礫風騷
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沐九
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况賦者雅之列頌
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
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021-23b]
白氏文集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