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8 說畧-明-顧起元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說略卷十二      明 顧起元 撰
  典述上
漢以後經學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名/勝
詩則申公轅固生韓嬰言禮則魯高堂生言春秋於齊
則胡母生於趙則董仲舒又有傳云易三家曰施讎孟
喜梁丘賀又淮南王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說見漢藝
文志又易九家荀爽京房馬融鄭𤣥宋衷虞翻陸績姚
[012-1b]
信翟子𤣥見釋文序錄又古易五家吕大防眺說之雎
陽王氏東萊吕氏周燔見續書目書三家曰歐陽和伯
夏侯建夏侯勝見儒林傳詩四家曰魯申公齊轅固韓
韓嬰毛萇見藝文志春秋五家曰左氏公羊高榖梁赤
鄒氏夾氏見藝文志又榖梁說有五家尹更始劉向周
慶丁姓王亥禮記三家曰戴徳戴聖慶普見藝文志又
禮記五傳弟子高堂生蕭奮后蒼二戴周禮三家曰杜
子春鄭大夫興鄭司農奮孝經六家曰孔安國鄭康成
[012-2a]
韋昭王肅虞翻劉邵論語三家曰古文二十一篇分堯
曰下章有兩子張魯論二十篇齊論二十二篇有問王
知道又論語十三家曰衛瓘繆播欒肇郭象蔡謨袁宏
江惇蔡系李充孫綽周懐范甯王珉見皇侃疏
漢建初八年詔選高才生受四經乃左氏榖梁春秋古
文尚書毛詩也漢藝文志五學五經乃詩書禮樂春秋
也建元五年立五經博士乃詩書禮易公羊春秋也揚
子法言五經為辯乃易書禮詩春秋也唐五經博士乃
[012-2b]
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也孔穎達與諸儒撰定
五經正義乃周易尚書毛詩禮記春秋也禮記經解六
藝政教得失乃詩書樂易禮春秋也史記孔子曰六藝
於治一也乃禮樂書詩易春秋也莊子天下篇六經與
上同漢武表章六經乃易書詩禮樂春秋也秦宓曰文
翁遣司馬相如東受七經又𫝊咸有七經詩隋樊深有
七經義綱七經論乃易書詩三禮春秋也宋劉敞有七
經小𫝊乃詩書春秋周禮儀禮禮記論語也經典釋文
[012-3a]
序錄九經乃易書詩三禮春秋孝經論語也漢書藝文
志九經唐谷那律稱九經庫韋表微著九經師授譜後
唐校九經鏤板於國子監乃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
經小學也南史周續之通十經乃五經五緯也宋百官
志國子助教十人分掌十經乃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
官儀禮春秋左氏公羊榖梁論語孝經莊子孔子繙十
二經以說老聃云詩書禮樂易春秋又加六緯一說易
上下經并十翼也一云春秋十二公經也今十三經注
[012-3b]
疏國子監刋本乃易書詩禮記周禮儀禮左氏春秋公
羊𫝊榖梁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也
周易二萬四千二百七字尚書二萬五千七百字毛詩
三萬九千一百二十四字禮記九萬九千二十字周禮
四萬五千八百六字左𫝊春秋一十九萬六千八百四
十五字論語一萬三千七百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
十五字孝經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經合四十八萬四
千九十五字
[012-4a]
夫子之言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於圖書固
所兼法周人寳藏河圖孔子嘆河不出圖是河圖也者
古盛世實有之非後世𫝊會也孔安國曰龍馬出河伏
羲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又曰天與禹洛出書神
龜負文出列於背有數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劉
歆乃曰伏羲氏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水賜
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又叙洪範曰自五行至六極
凡六十五字洛書本文也夫安國所謂文者特數著乎
[012-4b]
象而錯綜可觀爾歆謂洛書有字則與孔異矣疑此時
圖書已自不存故各出意想而終無定證然劉歆專佐
符命正使家秘蔵有之歆何以不得而見此不可曉也
鄭康成則直曰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說者謂其本
諸緯書者哀平間實始有之非古也不可據也夫文字
生於卦畫卦畫發於圖書故易謂書契取夬為象若圖
書始出而篇章已具則所謂書契取夬者誤矣特不知
漢未逺古二圖尚皆茫昧而陳摶之徒生二千年後何
[012-5a]
從得之然而九位者三列數之旁正縱横無有不為十
五故劉牧李泰伯悉謂非偽為而乾鑿度本出漢世其
書多言河圖曰太一取之以行九宫四正四維皆十五
也夫太一非所論其所謂四正四維環拱一五無往而
不為十五即此圖也然則昔之作為乾鑿度者實嘗親
見是圖其書言七八之象九六之變皆以十五為宿蓋
於圖乎得之也乾鑿度世儒多引之以明易指而鄭康
成之論大衍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為五十亦自乾
[012-5b]
鑿度出也晉張湛傳列子至七變為九曰此章全是周
易乾鑿度則漢魏以降凡言易老者皆已宗而用之非
後世託為也
繫辭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禮緯含文嘉曰伏
羲徳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伏羲
則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國馬融王肅姚信等並云
伏羲得河圖而作易是則伏羲雖得河圖復須仰觀俯
察以相叅正然後畫卦雖畫八卦而其變通猶自未備
[012-6a]
故因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為六十四卦也然
重卦之人諸儒不同凡有四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重
卦鄭𤣥之徒以為神農重卦孫盛以為夏禹重卦史遷
等以為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繫辭神
農之時已有蓋取益與噬嗑以此論之不攻自破其言
神農重卦亦未為得今以諸文驗之案說卦云昔者聖
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凡言作者創造之謂
也神農以後便是述修不可謂之作也則幽贊用蓍謂
[012-6b]
伏羲矣故乾鑿度云垂皇䇿者羲上繫論用蓍云四營
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既言聖人作易十八變成卦
明用蓍在六爻之後非三畫之時伏羲用蓍即伏羲已
重卦矣說卦又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
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
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既言
聖人作易兼三才而兩之又非神農始重卦矣又上繫
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
[012-7a]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此之四事皆在六
爻之後何者三畫之時未有彖繇不得有尚其辭因而
重之始有變動三畫不動不得有尚其變揲蓍布爻方
用之卜筮蓍起六爻之後三畫不得有尚其占自然中
間以制器者尚其象亦非三畫之時今伏羲結繩而為
網罟則是制器明伏羲已重卦矣又周禮小史掌三皇
五帝之書明三皇已有書也下繫云上古結繩而治後
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蓋取諸夬既象夬卦而造書契伏
[012-7b]
羲有書契則有卦矣故孔安國書序云古者伏羲氏之
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又曰伏羲
神農黄帝之書謂之三墳是也又八卦小成爻象未備
重三成六能事畢矣若言重卦起自神農其為功也豈
比繫辭而已哉何因易緯等數所歴三聖但云伏羲文
王孔子竟不及神農明神農但有蓋取諸益不重卦矣
故今依王輔嗣以伏羲既畫八卦即自重為六十四卦
為得其實其重卦之意備在說卦伏羲之時道尚質素
[012-8a]
畫卦重爻足以垂法後代澆訛徳不如古爻象不足以
為教故作繫辭以明之
周易繫辭凡有二說一說卦辭爻辭並是文王所作案
繫辭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又
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徳耶當文王與紂
之事耶又乾鑿度云垂皇䇿者羲卦道演徳者文成命
者孔通卦驗又云蒼牙通靈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經準
此諸文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易歴三聖謂
[012-8b]
此也故史遷云文王因而演易鄭學之徒並依此說也
二以為驗爻辭多是文王後事案升卦六四王用亨于
岐山武王克殷之後始追號文王為王若爻辭是文王
所制不應云王用亨于岐山又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
武王觀兵之後箕子始被囚奴文王不宜豫言箕子之
明夷又既濟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說者皆
云西鄰謂文王東鄰謂紂文王之時紂尚南面豈容自
言已徳受福勝殷又欲抗君之國遂言東西相鄰而已
[012-9a]
又左𫝊韓宣子適魯見易象云吾乃知周公之徳周公
被流言之謗亦得為憂患也驗此諸說以為卦辭文王
爻辭周公馬融陸績等並同此說今依而用之所以只
言三聖不數周公者以父統子業故也案禮稽命徴曰
文王見禮壊樂崩道孤無主故説經禮三百威儀三千
其三百三千即周公所制周官儀禮明文王本有此意
周公述而成之故繫之文王然則易之爻辭亦是文王
本意故易緯但言文王也
[012-9b]
按周禮太卜三易云一曰連山二曰歸蔵三曰周易杜
子春云連山㐲羲歸蔵黄帝鄭𤣥易贊及易論云夏曰
連山殷曰歸蔵周曰周易鄭𤣥又釋云連山者象山之
出雲連連不絶歸蔵者萬物莫不歸蔵於其中周易者
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鄭𤣥雖有此釋更無所據之文
按世譜等羣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
曰歸蔵氏既連山歸蔵並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取岐陽
地名毛詩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作易之時正在羑里
[012-10a]
周徳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别於殷謂之周易猶周
書周禮題周以别餘代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先
儒又兼取鄭說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義雖欲
無所遐棄亦恐未可盡通其易題周因代以稱周是先
儒更不别解唯皇甫謐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
七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繫辭之
文連山歸蔵無以言也
容齋隨筆載易舉正云曾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注定
[012-10b]
傳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或將經入註用註作經小
象中間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辭註内移後義却處於前
兼有脫遺兩字顛倒謬誤者如坤初六履霜堅氷至象
曰履霜隂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氷也今本於象文霜
字下誤增堅氷二字屯六三象曰即鹿無虞何以從禽
也今本脫何字師六五田有禽利執之無咎元本之字
誤作言觀註義亦全不作言字釋也比九五象曰失前
禽舎逆取順也今本誤倒其句賁亨不利有攸往今本
[012-11a]
不字誤作小字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註
云剛柔交錯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脫剛柔交錯一
句坎卦習坎上脫坎字姤九四包失漁註云有其漁故
失之也今本誤作無魚蹇九三往蹇來正今本作來反
困初六象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
彖聖人亨以饗上帝以養聖賢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
字故註文亦誤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喪匕鬯可以守
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今本脫不喪匕鬯一句漸象曰
[012-11b]
君子以居賢徳善風俗今本正文脫風字豐九四象遇
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文脫志字中孚彖豚魚吉信及也
今本及字下多豚魚二字小過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
也今本脫可字而事字下誤增吉字六五象曰宻雲不
雨已止也註陽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註亦
誤作陽已上故止也既濟彖曰既濟亨小小者亨也今
本脫一小字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註云懼近也今本誤
以近也字為正文而註中又脫懼字雜卦䝉稚而著今
[012-12a]
本稚誤作雜字
易者廬&KR0008之名守宫是矣守宫即蜥蜴也與龍通氣故/可禱雨與虯同形故能嘔雹
身色無恒日十二變是則易者取其變也彖者茅犀之
名狶神是矣彖亦曰茅犀狀如犀而小角善知/吉凶交廣有之土人名曰猪神犀形獨
角知幾知祥是則彖者取於幾也象大荒之獸也人希
見生象也按其圖以想其形名之曰像故其為字從人
於象也卦孔穎達曰卦者掛也掛之於壁也蓋懸物之
杙也爻木經云爻者交疏之窻也其字象窻形今之象
[012-12b]
眼窻也一窻之孔六十四六窻之孔凡三百八十四也
所取於爻者義取於旁通所取於卦者懸有小大也
五十學易朱元晦言孔子年已七十劉器之言五十乃
卒字之誤皆非也宣尼世家云孔子晩而喜易序彖繫
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
則彬彬矣易鑿度云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讀五十究
作十翼蓋仲尼自言加我數年如五十之時以學易則
可以無大過之事矣是加即史記之假也謂假使也五
[012-13a]
十即鑿度之五十也謂能如壯年之精力也大過即易
之卦名也謂可無大過之失也
易曰其亡其亡繫於包桑今之解者以包桑為固結之
喻非也包桑豈固結之物乎蓋古人朽索六馬虎尾春
氷之類也陸宣公收復河北後請罷兵狀有云邦國之
杌隉綿綿聮聮若包桑綴旒幸而不殊者屢矣此得其

易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王弼註金剛也矢直也程
[012-13b]
子傳云金取剛矢取直以九四陽徳也朱子本義乃引
周禮古之訟者先入鈞金束矢而後聽之黄東發云周
禮出於王莽之世未必盡皆周公之制若先取出金而
後聽其訟周興來俊臣之所不為況成周之世哉蓋劉
歆逢王莽之惡為聚財之囮旋激天下之亂而不果施
行又可以誣聖經乎其說卓而正矣按淮南子齊桓公
將欲征伐甲兵不足乃入輕罪者贖以金刀訟不勝者
出一束箭百姓皆悅乃矯箭為矢鑄金為刃遂霸天下
[012-14a]
歆之附會周禮實本於此然此說乃六國隂謀托之齊
桓今觀管仲内政何等規模亦決不為此也
庾子山哀江南賦聲超於繫表道高於河上𢎞明集道
照機前思超繫表又言超超而出象理亹亹而踰繫繫
表二字人多不解所出按晉春秋荀粲曰立象以盡意
非通乎象外者也繫辭以盡言非言乎繫表者也象外
之意繫表之言固藴而不出矣晉春秋今亡僅見類書
所引耳
[012-14b]
易憂虞之象也虞與憂對蓋言樂也孟子驩虞如也魏
相傳君安虞而民和睦匡衡傳未有游虞弋射之宴字
又作豫易曰豫樂也孟子一游一豫揚雄傳反五帝之
虞注虞與豫同或借作譽左氏傳季氏有嘉樹韓宣子
譽之服虔注譽豫同游其下也
易大傳方以類聚物以羣分鄭𤣥注水火也至解樂記
則曰方謂行蟲也物謂殖生也孔穎達曰二注不同各
有以也方者行蟲有性識道理故稱方也羣分稱物者
[012-15a]
殖生無性但一物而已按蟲之名方不見於訓詁但字
書有解穀蟲名虸蚄見齊民要術又張有復古編虸蚄
古只作子方是方為行蟲之原也鄭之解方為行蟲蓋
緣字之音生義頗亦僻左矣
楚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書孔子求古之史
記自二典九丘外三墳八索已不得而見矣後世不知
其何書也孔安國以為羲炎黄帝之書曰三墳少昊顓
嚳唐虞之書曰五典康成從之而賈逵亦以三墳為三
[012-15b]
皇時書五典為五帝常典至馬融始以三墳為隂陽始
生天地人之三氣五典為五行之說豈其然哉安國又
以八卦之說曰八索九州之志曰九丘賈逵以八索為
八王之法九丘為九州亡國之戒張平子以八索為法
之八議九丘為周之九刑亦復紛紜不一按道家有所
謂洞神祕錄者謂是三墳小有經下記云三皇治世各
受其一以治天下是曰三墳後有八帝繼三皇而起亦
以神靈為治各受其一是曰八索至黄帝𫐠歴得其所
[012-16a]
謂三皇内文者此也三洞叙目云小有三皇文本出大
有天皇地皇人皇各一卷上古三皇所受書也字似符
篆蔵在名山多不具足惟峨眉山備有之晉武帝時南
海太守晉陵鮑靚於元康二年二月二日登嵩高石室
見古三皇文皆刻石為字靚授之葛洪是為三墳其陸
修靜所得者則以授弟子孫游岳本止四卷至陶𢎞景
分折枝流稍至十一卷與今皇文小異然觀三皇經文
雖號三墳多是符架等事黄蘆子西岳公之所傳者於
[012-16b]
逢掖之言戾矣今世所有三墳書以山氣形為之三墳
山墳言君臣民物隂陽兵象謂之連山氣墳言生動長
育止殺謂之歸蔵而形墳則言天地日月山川雲氣謂
之坤乾復有河圖紀姓與天皇䇿辟地皇政典之類大
率假羲炎黄帝為言以遷就於孔說元豐中毛漸使西
京得之南陽逆旅偽書也今觀其書有云伏羲作易而
君民事物隂陽兵象始明焉是豈隆古庖氏語哉
三墳之說前所載羅泌路史亦既辨而覈矣後人又有
[012-17a]
說曰三墳書近出偽書也世言㐲羲本山墳而作連山
神農本氣墳而作歸蔵黄帝本形墳而作坤乾無卦爻
有卦象文鄙而義陋與周官太卜所掌三易異三易者
一曰連山二曰歸蔵三曰周易唐藝文志連山十卷唐
始出今亡歸蔵三卷晉薛貞註今或雜見他書頗類焦
贛易林非古易也方孔子未刪書之先周官外史掌三
皇五帝之書楚左史倚相又能讀三墳五典孔安國尚
書序以伏羲神農黄帝之書謂之三墳墳者大也言大
[012-17b]
道也茍言大道孔子刪之誠太史公所謂文不雅馴者
矣外又有紀姓者叙上古帝王之世襄陽羅泌頗加采
用以著路史泌乃據丹壺名山記吕梁碑及輶軒使者
方言疑三墳書膚淺不可徴亦但差錯其世次改易其
名號而已紀既括提合雒連通叙命之類姓三姓六姓
四姓二十一姓之類大率與路史合也莆田鄭樵謂東
漢諸儒尚喜䜟三墳書雖近出庸不猶愈於䜟乎乃引
柴霖之傳而上寘諸古易經之列以為非後世所可及
[012-18a]
終亦不能掩其偽也
陳氏曰考之儒林傳孔安國以尚書古文授都尉朝第
第相承以及塗惲桑欽至東都則賈逵作訓馬融鄭𤣥
作傳註解而逵父徽實受書於塗惲逵傳父業雖曰逺
有源流然而兩漢名儒皆未嘗實見孔氏古文也豈惟
兩漢魏晉猶然凡杜征南以前所註經傳有援大禹謨
五子之歌𦙍征諸篇皆曰逸書其援泰誓則云今泰誓
無此文蓋㐲生書亡泰誓泰誓後出或云武帝末民有
[012-18b]
獻者或曰宣帝時河内女子得之所載白魚火烏之祥
實偽書也然則馬鄭所解豈真古文哉故孔穎達謂賈
馬輩惟傳孔學二十三篇即伏生書也亦未得為孔學
矣穎達又云王肅註書始似竊見孔傳故於亂其紀綱
以為太康時皇甫謐得古文尚書於外弟梁栁作帝王
世紀往往載之蓋自太保鄭冲授蘇愉愉授梁栁栁授
臧曹曹授梅賾賾為豫章内史奏上其書時已亡舜典
一篇至齊明帝時有姚方興者得於大航頭而獻之隋
[012-19a]
開皇中搜索遺典始得其篇夫以孔註歴漢末無傳晉
初猶得存者雖不列學官而散在民間故也
國子學正梅鷟曰尚書惟今文四十二篇傳自伏生口
誦者為真古文十六篇出孔壁中者盡漢儒偽作大抵
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併竊其字句而緣飾之其補舜典
二十八字則竊易中文明詩中溫恭允塞等字成文其
作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等句則竊論語為
君難為臣不易成文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等句則竊論
[012-19b]
語允執厥中等語成文征苗誓師贊禹還師等原無此
事舜分北三苗與竄三苗於三危已無煩師旅偽作者
徒見舜典有此文遂模倣為誓召還兵有苗格諸語益
稷賡歌亦竊孟子手足腹心等句成文其外五子之歌
竊孟子忸怩之語泰誓三篇取語孟百姓有過在余一
人若崩厥角稽首之文其外𦙍征仲虺之誥湯誥伊訓
太甲咸有一徳傅說武成諸篇文多淺陋必非商周之
作相傳共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宫而得之不知竹簡漆
[012-20a]
書豈能支數百年之久壁間絲竹八音是何人作乃獻
書者之飾辭耳梅作有成書
齊魯燕趙四詩土音不同訓詁亦異故孔穎達曰三家
之詩字與毛公異者動以百數及證之他書三家之學
非徒字異亦併與文義俱異矣當武帝時毛詩始出自
以源流出於子夏其書貫穿先秦古書惟河間獻王好
古博見異書深知其精時齊魯韓三家皆列於學官獨
毛氏不得立中興後謝曼卿衛宏賈逵馬融鄭衆康成
[012-20b]
之徒皆宗毛公學者翕然稱之今觀其書所釋鴟鶚與
金縢合釋北山烝民與孟子合釋昊天有成命與國語
合釋碩人清人皇矣黄鳥與左氏合而序由庚六篇與
儀禮合當毛公之時左氏傳未出孟子國語儀禮未甚
行而毛氏之說先與之合不謂之源流子夏可乎漢興
三家盛行毛最後出世人未知毛氏之宻其說多從齊
魯韓氏迨至魏晉有左氏國語孟子諸書證之然後學
者捨三家而從毛氏故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晉韓詩
[012-21a]
雖𫝊無存之者五十篇今但存其/外𫝊十篇而已從韓氏之說則二南
商頌皆非治世音以二南作於周衰以商/頌作於宋襄公之世從毛氏之說
則禮記左氏無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詩獨存于世也
詩有六義一曰風五曰雅六曰頌三者非特意義相屬
亦其音律相比故風者歸之風雅者歸之雅頌者歸之
頌夫子所謂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者
以此季札聞樂於魯時尚未經夫子刪定而詩序已大
略與今相似則知其掌之樂官者蓋已有素魯摯奔齊
[012-21b]
楚曠適晉猶能抱其舊器自咸陽之火既熾而三家之
學遂興於是轉相師述習為訓詁而鏗鏘鼓舞之節不
道於儒生然猶傳於瞽史再經董卓赤眉之亂禮樂淪
亡魏人得漢雅樂郎僅能歌文王鹿鳴騶虞伐檀四篇
大和末又亡其三獨存鹿鳴至晉復亡自鹿鳴亡後而
聲詩之道遂絶後之講求律吕者雖於闗雎清廟等詩
尚能辨其為某宫某調而繁音促節已不可得矣然殘
篇斷簡中尚有可考者周禮凡射王以騶虞侯以貍首
[012-22a]
為節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為節今所亡者獨貍首一
篇而三詩則具在左氏以文王大明緜為兩君相見之
樂鄉飲酒禮歌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臺而燕禮升歌
則歌鹿鳴享則歌鹿鳴皇皇者華其笙詩四篇南陔由
庚崇丘由儀於鄉飲酒燕射用之管奏則有新宫金奏
則有四夏三夏九夏絲奏則有鵲巢騶虞伐檀白駒四
操房中之樂則有闗雎此足以徴詩之為樂章無疑也
詩有南雅頌無國風其曰國風者非古也夫子嘗曰雅
[012-22b]
頌各得其所又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未嘗有言國風
者左氏記季札觀樂歴叙周南召南小雅大雅頌凡其
名稱與今無異至列叙諸國自弼至豳其類凡十有三
率皆單紀國土無今國風品目也蓋南雅頌樂名也若
今樂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頌有周魯商本其所
從得而還以繫其國土也二雅獨無所繫以其純當周
世無用標别也均之為雅音類既同又自别為大小則
聲度必有豐殺㢘肉亦如十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
[012-23a]
吕也若夫弼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此十三國
者詩皆可采而聲不入樂則直以徒詩著之本土故季
札所見與夫周工所歌單舉國名更無附語知本無國
風也
魯頌是僖公已歿之後序中明言季孫行父請命於周
而史克作頌是頌有四篇皆史克作明矣閟宫曰新廟
奕奕奚斯所作蓋奚斯作新廟耳非作頌也而漢班固
西都賦序王延夀靈光殿賦反謂魯頌是奚斯所作商
[012-23b]
頌明言正考父得商頌十六篇於周太師而太史公曰
宋襄修行仁義其大夫正考父美之而作商頌此蓋出
於韓詩小序未出宜乎言詩者之牴牾也二頌之作當
以序為正
張華博物志曰聖人制作謂之經賢者著述謂之傳鄭
氏註毛詩而曰箋不解此意孔穎達云箋表也識也鄭
氏以毛詩悉備遵暢厥㫖所以表明毛意紀識其事故
特稱箋餘注無所遵奉故謂之注歐陽永叔深排鄭學
[012-24a]
以為多喜改字永叔未深考耳漢時四詩並作文字各
有不同雖三家不如毛詩之宻然不可謂無所長也鄭
氏箋詩傳意有不同者以已說易之經文有不安者以
三家易之證之他書則可知矣吉蠲為饎鄭氏以蠲為
圭吉圭為饎韓詩也素衣朱襮鄭氏以襮為綃素衣朱
綃齊詩也其耕澤澤鄭氏以澤為釋其耕釋釋爾雅也舟
人之子鄭氏以舟當作周周人之子朱育集字也艷妻
扇方處鄭氏以艷為閻閻妻扇方處漢杜欽傳也當鄭
[012-24b]
氏箋詩三家俱存故鄭氏雖解釋經文不明言改字之
由亦以學者既習詩則三家之詩不容不知也後世三
家既亡學者惟見其改字而不見詩學之所由異此鄭
氏之所以獲譏也
詩學失傳其鏗鏘鼓舞之節既已淪亡而至於草木鳥
獸蟲魚之學亦廢而不講爾雅以後若許慎陸璣張楫
曹憲邢昺陸佃之流雖各有傳疏而非復風人之㫖今
於斷簡殘牘中尚有一二可稽者如燕之為鳥入則相
[012-25a]
向而宿出則相背而飛故戴媯大歸賦燕燕于飛雀之
性淫鼠之性貪故行露之詩曰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
牙韓昌黎云禮鼠拱而立故相鼠之詩曰人而無禮芍
藥之别名為可離故溱洧之詩曰贈之以芍藥葛以三
月而伐故采葛曰如三月兮蕭以三秋而成故采蕭曰
如三秋兮艾以三年為久故采艾曰如三嵗兮蓋莫不
各有意義不特雎鳩之闗闗鹿鳴之&KR0687&KR0687彼有取爾已

[012-25b]
詩吁嗟乎騶虞說者因前篇麟趾為闗雎之應故誤以
騶虞為獸因擬之為鵲巢之應或以為不殺或以為義
獸白虎黑文不食生物今攷周禮射人以射法治射儀
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容樂以騶虞九節五正禮記
射義亦云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備官也則騶虞蓋指此
詩而謂之備官則非獸明矣說文騶廐也月令天子教
於田獵以習五戎班馬政命僕及七騶咸駕註謂僕戎
僕也此即周禮掌佐車之政設驅逆之車令獲者植旌
[012-26a]
及獻比禽者是也又云天子馬有六種各一騶主之并
總主六騶者為七騶也即周禮辨六馬之屬六繫為廏
廏一僕夫六廏成校校有左右者是也左傳晉悼公初
立使程鄭為乗馬御六騶虞焉使訓羣騶知禮則騶為
掌廏之官無疑矣舜典咨汝益作朕虞周禮山虞掌山
林之政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於中
致禽而弭焉澤虞掌國澤之政若大田獵則萊澤野及
弊田植虞旗以屬禽者是也則虞為掌山澤之官無疑矣
[012-26b]
詩衛風淇奥篇曰倚重較兮毛萇曰重較卿士之車孔
穎達曰倚此重較之車實稱其徳也周禮輿人云較兩
輢上出軾者今之平隔也詩話云車廣六尺四寸深
四寸軾去輿髙三尺三尺較去式又髙二尺二寸較式
通高五尺五寸蓋古人乗車立乗非如今人之坐也論
語曰升車必正立列女傳曰立輜無軿是其明證故乗
車平常則憑較若應為敬則落手憑下式而頭得俯較
在式上若兩較然故曰重較輢是兩邊植木較横輢上
[012-27a]
輢兩而較一說文車騎上曲銅也蓋較在軾上恐其墜
故以曲銅闗之古謂較為車耳古諺云仕宦不止車生
耳三國志呉童謡云黄金車斑䦨耳闓閶門見天子符
曲銅之說矣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為輿輢較徐廣曰
繆交錯之形崔豹古今注文武車耳古重較也文官青
耳武官赤耳又曰重較在車藩上重起如牛角故曰重
較考工記曰參分式圍去一以為較圍參分較圍去一
以為軹圍林希逸曰較小於式軹又小於較說文較本
[012-27b]
作䡈從車爻聲古車制與今不同重較之義故晦耳
詩揚之水戍申也申平王母家周語曰申吕雖衰徐許
猶在此四國皆姜姓四岳後也言甫許者以其同姓重
章變文因借甫許以言申其實不戍甫許也申被楚害
故戍之朱傳曰并戍甫許且曰甫即吕皆非也
東山詩四章倉庚于飛熠燿其羽言倉庚鳴春嫁娶之
候也歸士始行之時新昏今還故極序其情以樂之皇
駁其馬車服盛也親結其縭縭婦人之褘也邪交絡帶
[012-28a]
係於體示繫屬於人也即所謂纓也士昏禮親脫婦之
纓纓必有結脫者解其結也古語多倒脫而曰結猶治
而曰亂也此於昏禮東席北枕之際出燭屏媵之後又
極序其情而戲之也九十其儀九為陽天之成數十為
隂地之成數言男女天下之大道隂陽之生成也其新
孔嘉其舊如之何唐人所謂逺將歸勝未别離時在家
相見熟新歸歡不足也舊說以縭為脫巾傳又以親結
縭為母命非詩㫖矣
[012-28b]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恫註言宗公宗廟先公也箋云宗
公大臣也晉語云文王詢公虞度閎夭謀南宫諏蔡原
訪辛尹重之以周召畢榮以寧百神而和萬民故詩云
惠于宗公神罔時恫神者聰明正直依人而行人能行
善則神明欣悅也
前攷言魯詩亡於晉按宋豐稷魯詩正音明豐熈魯詩
正說云石經有數種在古唯竹帛秦焚書孔子甲蔵之
屋壁靈帝光和中詔蔡邕楊賜堂谿典馬日磾等以八
[012-29a]
分勒石至魏正和中諸儒復言古文不可泯滅乃詔虞
喜摹孔壁古文于石而邯鄲淳以小篆鍾會以八分附
其後蓋當時尚此二體故以為古文之釋文也唐貞觀
時專尚毛鄭而魯詩遂廢蜀永年之十一經南唐昇元
之十三經宋熙寧之九經紹興之五經皆宗唐註疏而
已光和石經周大象中徙洛舟敗而沈正和石經隋大
業末薶于秘省唐時不貴石刻然猶取蔡邕書儀禮典
書公羊蔵之禁中宋王韶開河乃得賜書魯詩日磾書
[012-29b]
尚書獻之蔡京脩御史臺又得三體七經之石及光和
論語爾雅徽宗詔貯秘書省豐稷為御史中丞與趙明
誠黄長睿董彥逺陸農師相繼入秘書省皆有搨本洪
景伯摹三體刻于家塾胡元質摹光和遺字刻于雅州
陸務觀序之女直入汴遺經不毁今石蔵内庫搨本在
内閣魯詩為子貢傳申公說多與毛異所載石經出宋
時他傳記絶無載者不知豐氏何自得之也
 說畧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