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42 測圓海鏡-元-李治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測圓海鏡卷十一
             元 李冶 撰
  雜糅一十八問
或問城南有槐樹一株城東有柳樹一株甲出北門東
 行丙出西門南行甲丙槐柳悉與城叅相直既而丙
 就柳行五百四十四步至柳樹下甲就槐行四百二
 十五步至槐樹下問答同前
[011-1b]
 法曰甲就步自之於上以二行相減數自之減上位
 為實二之二行相減數併入二之甲就步為從一步
 常法得平弦
 草曰别得丙就步為邊弦也甲就步為底弦也邊弦
 即皇弦髙弦共也底弦即皇弦平弦共也二行相併
 即大弦皇弦共也二行相減即皇極勾股較也倍皇
 弦以減於大弦餘即虚弦也倍皇弦内減邊弦餘即
 叀弦也倍皇弦内減底弦餘即明弦也皇極弦加一
[011-2a]
 差按一差即皇/極勾股較則大差弦也内減一差則小差弦也
 立天元一為平弦加一皇極勾股差得□□即髙弦
 也髙弦自之得丨□□内加天元冪得□□□為皇
 弦冪寄/左然後以天元減底弦得下式□□自之得丨
 □□為同數與左相消得丨□□開平方得一百三
 十六步即平弦也餘各依法求之合問
或問出南門東行有槐樹一株甲出北門東行斜望槐
 樹與城相直就槐樹行二百七十二步出東門南行
[011-2b]
 有柳樹一株丙出西門南行斜望柳樹與城相直就
 柳樹行五百一十步問答同前
 法曰云數相併而半之以自乘於上半丙斜行以為
 冪半甲斜行以為冪併二冪減上位為實併云數為
 益從一步平隅得虚弦
 草曰别得丙斜行為黄廣弦也亦為兩个髙弦也此
 勾則城徑也甲斜行即黄長弦也亦為兩个平弦也
 此股則城徑也二數相併得□即大弦虚弦共也二
[011-3a]
 數相減餘□即兩个皇極差也二數相併而半之得
 □即皇極和也立天元一為虚弦以減于皇極和得
 □□即皇極弦也以自之得丨□□為皇弦冪寄/左
 後以髙弦自之得□以平弦自之得□二自乘數相
 併得□與左相消得□□□開平方得一百二即虚
 弦也合問
或問甲從坤隅南行不知步數而立乙從艮隅南行一
 百五十步望見甲復斜行五百一十步與甲相㑹問
[011-3b]
 答同前
 法曰斜行自之於上倍南行減斜餘自之以減上為
 實倍南行減斜又四之為從八步常法平方得半徑
 草曰别得南行即小差股斜行即黄廣弦也小差股
 内減半徑餘即半个黄廣積上股弦差也全徑即其
 勾也立天元一為半城徑減于乙南行倍之得□□
 即一个黄廣即上股弦差也以減于斜行步餘□□
 即股也自之得□□□為股冪也又倍天元以自之
[011-4a]
 得□□為大勾冪加入大股冪得□□□寄/左然後以
 斜行冪□與寄左相消得下式□□□開平方得一
 百二十步即半徑也合問
或問乙從艮隅東行不知逺近而止甲從坤隅東行一
 百九十二步望見乙復斜行二百七十二步與乙相
 㑹問答同前
 法曰倍東行減斜行得數自為冪以減于斜行冪為
 平實倍東行減斜行又四之為從八益隅翻法開平
[011-4b]
 方得半徑
 草曰别得甲東行即大差勾也斜行則黄長弦也大
 差勾内減半徑餘即半个黄長積上勾弦差也全徑
 即其股也立天元一為半徑減於東行倍之得□□
 即一个黄長積上勾弦差也以減于斜行步得□□
 即黄長勾也以自之得□□□為勾冪于上倍天元
 以自之得□□加上位得下式□□□為弦冪寄/左
 後以斜行冪□為同數與左相消得□□□平開得
[011-5a]
 一百二十步即半城徑也合問
或問甲從坤東行一百九十二步丙從艮南行一百五
 十步望見之問答同前
 法曰二行相乘倍之為平實如法得圓徑
 草曰别得甲行即大差勾丙行即小差股此二數相
 乘恰與大小差相乘正同如法相乘訖倍之得□為
 圓徑冪寄/左然然立天元為圓徑以自之與左相消得
 丨□□開平方得二百四十步即城徑也合問
[011-5b]
又法以二行相減數減于二行相併數餘者半之于上
 復以二行相減數加于上即城徑
 草曰别得甲東行減于徑為虚勾也丙南行減于徑
 為虚股也二行共為一徑一虚弦共也二行相減即
 虚和也以相併數相減數又相減即兩个虚弦也如
 法求得虚和□虚弦□相併得□即城徑也合問
  按又法未合蓋以二行相減為虚較而草中誤以
  為虚和也其義甚淺非難知者是殆偶爾之遺忘
[011-6a]
  然亦可以決其為當日未定之稿矣
或問出西門南行二百二十五步有塔出北門東行六
 十四步望塔正當城徑之半問答同前
 法曰二行相乘為平實一步常法得半徑
 草曰别得二百二十五步為髙股此乃半徑為勾之
 股也其六十四步為平勾此乃半徑為股之勾也二
 數相併即太極弦也二數相減即中差内去皇極差
 也又别得二行相乘恰是半徑冪一段此與半梯頭
[011-6b]
 相乘其意正同今且以弦上容圓取之立天元一為
 半徑副之上加南行得□□為股也下加東行步得
 □□為勾也勾股相乘得丨□□為大直積以天元
 半徑除之得□□□為勾股和寄/左然後併勾股得□
 □與左相消得丨○□開平方得一百二十步即半
 徑也合問
或問丙從乾隅南行丁從艮隅亦南行甲從乾隅東行
 乙從坤隅亦東行各不知步數四人悉與城相直只
[011-7a]
 云丙行内減丁行餘四百五十步甲行内減乙行餘
 一百二十八步問答同前
 法曰二行相乘為實一步常法得城徑
 草曰别得丙行即大股丁行即小差之股也甲行即
 大勾乙行即大差之勾也其□即黄廣股其□即黄
 長之勾也立天元一為城徑先置黄廣股□為股方
 差以□為勾方差以乘之得□為城徑冪寄/左然後以
 天元冪與左相消得下式丨□□開平方得二百四
[011-7b]
 步合問
或問出南門東行有槐樹一株出東門南行有柳樹一
 株丙丁二人同立于坤隅甲乙二人同立于艮隅丁
 直東行至槐而止乙直南行至柳而止丙直南行甲
 直東行四人遥相望見只云丙行多于丁行一百六
 十八步乙行多于甲行七十步問答同前
 法曰云數相乘為實二數相減又半之為法得城徑
 草曰别得□即大差勾股較也其□即小差上勾股
[011-8a]
 較也二數相併為大差弦内減小差弦也二數相較
 又半之皇極弦與城徑差也二數相併而半之即皇
 極差也立天元一為圓徑二云相減數又半之加天
 元得□□為極弦也併二數而半之得□為極差也
 副置極弦上位加極差得□□為弦較和也下位内
 減極差得□□為弦較較也上下相乘得丨□□為
 二直積寄/左然後以天元一乘極弦得下式丨□為同
 數與左相消得□□上法下實而一得二百四十步
[011-8b]
 即城徑也合問
或問甲從坤東行丙從艮南行適相見斜行一百二步
 甲丙相㑹丙云我南行不及汝四十二步問答同前
 法曰二數相併以斜行乘於上二數相併而半之以
 乘相併數減上位為平實不及步為從一步常法得
 虚勾
 草曰别得一百二步即虚弦四十二步即虚較也又
 斜行得虚股為乙東行此便為大差勾也斜行步得
[011-9a]
 虚勾為丙東行此便是小差股也立天元一為虚勾
 加斜行步得□□為小差股也以不及步加于小差
 股得下式□□為大差勾也勾股相乘得丨□□為
 半段黄方冪寄/左然後再置虚勾加不及步得□□為
 虚股又加入天元得□□為虚和又加入虚弦得□
 □為圓徑以自之得□□□又半之得□□□與寄
 左相消得丨□□平方開得四十八步即虚勾也合
 問
[011-9b]
或問甲從城心東行丙從城心南行庚從巽隅西行壬
 從巽隅北行四人遥相望見各不知步數只云甲丙
 共行了三百九十一庚壬共行了一百三十八問答
 同前
 法曰云數相乘為實相併為法得虚弦
 草曰别得甲丙共為皇極和也又為極弦極黄共庚
 壬共為太虚和也又為虚弦虚黄共立天元一為皇
 極黄方靣亦為虚/弦也減于甲丙共得□□即極弦也又
[011-10a]
 以天元減于庚壬共得□□即太虚黄方靣也以太
 虚黄方靣乘極弦得丨□□寄/左然後以天元冪與左
 相消得□□上法下實如法得一百二步即皇極黄
 方靣也合問按此亦係相消後/得一邊之二數者
或問甲從乾隅東行不知步數而止丙向南行亦不知
 步數望見甲就甲斜行七百八十步與甲相㑹甲云
 我行地雖少于汝以我東行步為法除汝南行步則
 汝止得二步四分問答同前
[011-10b]
 法曰斜步自之為平實除步自之又加一步為隅得
 甲東行
 草曰此問所求城徑與諸問並同其勾股則與前後
 諸率不同今特為此草者欲使後學有以考較諸率
 當否也立天元一為甲東行即大/勾以乗二步四分得
 □為長以自之得□□為股冪又併入天元冪得□
 □為弦冪寄/左乃以斜行自之得□為同數與左相消
 得□□□開平方得三百即甲東行也以二步四分
[011-11a]
 乘之得七百二十步即丙南行也倍丙東行以甲東
 行乘之得四十三萬二千為實以三事和一千八百
 為法除之得二百四十步即城徑也合問
或問小差黄方靣少于大差黄方靣八十四步太虚黄
 方靣少于皇極黄方靣六十六步問答同前
 法半八十四為中差以中差減六十六為二小差半
 之為小差又中小差相併為大差乃以小差乘大差
 為平實半步常法得虚黄
[011-11b]
 草曰别得八十四為兩个虚積中差其六十六為虚
 積大小差併半八十四得□為虚中差也以中差減
 六十六餘二十四半之得□即虚小差也以小差反
 減六十六餘□即虚大差也又别得小差黄方為兩
 叀股大差黄方為兩明勾也立天元一為虚黄方置
 三位上加小差得□□為虚勾也中加大差得下□
 □為虚股也下加大小差併得□□為虚弦也三位
 併之得□□即城徑也倍虚勾減城徑得□□為大
[011-12a]
 差黄方靣也又倍虚股減城徑得□□為小差黄方
 靣也半小差黄方靣得□□以乘大差黄方得□□
 □為一个虚直積寄/左乃以虚勾虚股相乘得丨□□
 為同數與左相消得□□□平方開得三十六步即
 虚黄方靣也其餘依法求之合問據此問既别得大小
 差正數自可以求得黄方靣也諸如此數實不湏草
 今特為細草者庶使後學知其來歴
或問大差弦較較減皇極弦餘四十九步小差弦較和
[011-12b]
 減太虚弦餘一百三十八步又皇極差一百一十九
 步問答同前
 法曰併前二數為冪内減極差冪為平實從空二益
 隅得虚弦
 草曰别得大差弦較較與小差弦較和皆同為圓徑
 也又二數相併得□為明弦叀弦共又為極和内少
 兩个虚弦也其一百三十八即虚和也□則旁差也
 立天元一為虚弦加入一百三十八得□□為圓徑
[011-13a]
 也又加入□得□□為極弦以自之得丨□□又倍
 之得□□□内却減極差冪□得下式□□□為和
 冪寄/左乃倍天元加併數得□□為極和以自增乘得
 □□□為同數與左相消得□□□開平方得一百
 二步即虚弦也加入一百三十八得二百四十步為
 圓徑合問前二數相併加/虚弦便是極弦
或問小差不及平弦五十六步髙弦不及大差一百五
 步問答同前
[011-13b]
 法曰以前數自之為實二數相減為法得平勾
 草曰别得云數相併得□為平勾不及髙股也此數
 得極差則通差也此數内減虚差則極差也云數相
 減餘□即城徑不及極弦也以前數減于半徑餘即
 平勾以後數加于半徑即髙股也倍前數加小差則
 為股圓差之勾也此與前數加平弦同倍後數減于
 大差則為勾圓差之股也此與後數減于髙弦同立
 天元一為平勾加相併數得□□即髙股也又加天
[011-14a]
 元得□□即極弦也内減二云數差得□□為城徑
 也半之得□□以自之得丨□□為半徑冪寄/左然後
 以天元乘髙股得丨□為同數與左相消得□□上
 法下實得六十四步即平勾也合問
又法云數相得為實相減為法得半徑
 草曰立天元為半徑副之上内減五十六得□□為
 平勾下加一百五得□□為髙股上下相乘得丨□
 □為半徑冪寄/左以天元冪與左相消得下式□□上
[011-14b]
 法下實得一百二十步即半徑也合問
或問通勾通弦共一千步大差小差共得四百四十步
 問答同前
 法曰以二差共減于一千又半之以自乘為平實以
 二差共減于一千又半之加入二之前數為縱前數/謂一
 千也數按此語有誤應加入二/之後 後數謂大小差共也二步二分五釐益隅
 得勾圓差
 草曰立天元一為小差數加入後數得□□却以減
[011-15a]
 于前數得□□折半得□□為一个圓徑也以自之
 得下式□□□寄/左然後以天元減後數得□□為大
 差以天元乘之又倍之得□□與左相消得□□□
 開平方得八十步即勾圓差也
或問皇極三事和六百八十步太虚弦和較三十六問
 答同前
 法曰二數相得為實半之後數為益從五分常法平
 開得城徑
[011-15b]
 草曰别得皇極三事和即大弦也立天元一為城徑
 減三个後數□而半之得□□為太虚大小差併也
 却加入兩个後數□得下□□為虚和也又以虚和
 減天元得下□□為虚弦也置通弦即皇極三/事和也内加
 天元得下式□□即通和也乃置通和以虚弦乘之
 得下式□□□寄/左再置虚和以通弦乘之得下□□
 為同數與左相消得□□□開平方得二百四十步
 即城徑也合問
[011-16a]
或問出南門行一百三十五步有樹出北門行一十五
 步折而東行二百八步望見問答同前
 法曰以東行步乘南行步得數又自乘為實以東行
 步自乘乘南行步又倍之為從東行步自乘于上併
 南北二行步以減于東行步餘數自之為冪以減上
 再寄位又併南北二行步以東行步乘而倍之内減
 再寄為第一益亷四之東行步于上又併南北二行
 步減于東行步又四之減上位為第二益亷四步虚
[011-16b]
 隅開三乘方得半徑
 草曰立天元一為半徑即髙/勾也置南行步加天元得□
 □為髙弦也置大勾□以髙弦乘之得□□復以髙
 勾除之得下式□□為大弦也令之自乘得□□□
 寄/左又置二之天元加南北行併得□□為大股復用
 大勾二百八減之得□□為較也以自乘得□□□
 為較冪以減寄左得□□□□□為二直積寄/左再置
 大股□□以大勾□乘之得□□為直積又倍之得
[011-17a]
 □□為同數與左相消得□□□□□翻法開三乘
 方得一百二十步即城徑之半也合問
或問出北門一十五步折而東行二百八步有樹出西
 門八步折而南行四百九十五步見之問答同前
 法曰先置南行步内減一東二西併步餘二百七十
 一為前泛率次併一南二北内減東行步餘三百一
 十七為中泛率次併東西步以南行步乘之于上位
 又以西行乘南北併得數減上位餘一十萬二千八
[011-17b]
 百四十為後泛率乃以後泛率自乘得一百五億七
 千六百六萬五千六百為三乘方實以前中二泛相
 減餘四十六以乘後法數為從前中二泛相乘得八
 萬五千九百七加入二之後泛數共得二十九萬一
 千五百八十七于上位又併東西行以乘南北併得
 二十二萬三百二十加上位通得五十一萬一千九
 百七為第一亷二之前泛數加入四之東西併得一
 千四百五十二于上位又以前中二泛相減于四十
[011-18a]
 六減上位餘一千四百六為第二亷一步常法得半
 徑按此法乃取於又法草中其求第二亷云二之前/泛數句誤當云二之四數併若二之前泛數加入
 四之東西併便得第二亷一千四百零/六更不待再減然原文之意不如是也
 草曰立天元一為半城徑加入東行西行併得□□
 為大勾也又置天元加入南行北行併得□□為大
 股也置西行八步以大股乘之得下式□□合以大
 勾除之不除寄為母便以此為股尖也置南行四百
 九十五步減天元得□□用分母大勾乘之乘訖得
[011-18b]
 下式□□□内減了股尖餘□□□為小股也内帶/大勾
 分/母置小股合以大勾乘了復以大股除之為小勾今
 為小股内已有大勾為母更不湏乘只以小股□□
 □便為小勾也内帶大/股為母小勾小股相乘得數為一个
 小勾股相乘直積内帶大勾股相乘直積為分母也
 乃以半城徑即天/元也除之為一个弦較和也丨□□□
 □此法本取勾外容圓合以弦較和除二積為勾外
 所容之圓今用天元半徑除一个積則却得一个弦
[011-19a]
 較和也内依舊帶大積分母也寄/左然後再置小股□
 □□合用大積乘之縁内已帶大勾分母今只用大
 股□□乘之得□□□□為大積所乘小股于上再
 置小勾合用大積乘之縁内已帶大股分母合只用
 大勾□□乘之得□□□□為大積所乘之小勾也
 以此小勾減上小股得□□□即帶分小較也又二
 因小較得下式□□□為帶分二較也又以大勾股
 直積丨□□乘二之天元半徑得□□□為一个帶
[011-19b]
 分弦較較也弦較較乘弦較和為二直積既以圓徑/除二百積為弦較和則是圓徑為弦較
 較也今又為半天元圓徑除一積為弦/較和故倍天元半徑作一个弦較較也遂将此弦較
 較加入前二較得□□□□亦為一个弦較和也與
 寄左相消得下式丨□□□□開三乘方得一百二
 十步即城半徑也合問
又法此問係是洞淵測圓門第一十三前答亦依洞淵
 細草用勾外容圓術以入于弦較和然其數煩碎宛
 轉費力今别草一法其亷從與前不殊而中間段絡
[011-20a]
 逕捷明白方之前術極為省易學者當自知也 立
 天元一為半徑副之上併加東西行得□□為通勾
 率下併加南北行得□□為通股率乃置西行八步
 以通股乘之得下□□合通勾除不除寄為母便以
 此為南小股也又置南行四百九十五步内減天元
 得□□用通勾乘之得□□□内減了南小股下式
 卜□□為股圓差也内帶通勾分母又置北行一十
 五步以通勾乘之得□□合通股除不除寄為母便
[011-20b]
 以此為北小勾也又置東行二百八步内減天元得
 □□用通股乘之得□□□内減了北小勾餘□□
 □為勾圓差也内帶通/股分母乃以二差相乘得下式丨□
 □/□□/□為半段圓徑冪也内帶通積為母寄/左然後以
 通勾通股相乘得丨□□以天元冪乘之得丨□□
 □又倍之得下式□□□□為同數與左相消得亷
 從一與前同合問
  按洞淵疑為古之精於算者序中謂老大以來得
[011-21a]
  洞淵九容之說而於此問又明其為洞淵測圓門
  第十三題前答亦依其細草大抵是書之作皆師
  其意而演之者也今洞淵之為人與書雖不可考
  而即此一草觀之其取徑遙深而惟變所適亦可
  見文豹之一班矣至謂其數煩碎宛轉費力特為
  初學難易而言讀者宜善㑹也
 
 
[011-21b]
 
 
 
 
 
 
 
 測圓海鏡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