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3 東溪日談錄-明-周琦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溪日談録卷十三
             明 周琦 撰
  史系談上
  唐堯
堯之徳詳於堯之典堯之治亦詳於堯之典故堯之典
堯之史也
孔子贊堯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
[013-1b]
巍乎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去堯之世如此之
逺贊堯之徳如此之詳其必有所據也治天下五十年
不知天下治與不治古人為政誠篤如此安得不成盛
治顧豈後世不治言治者比哉無怪乎其不治也
茅茨土階朝天下諸侯七十餘年視秦九歩一樓十歩一
閣一阿房宫如此况朝㑹天下諸侯之所乎觀瞻愈大治
效愈促是故有堯之徳致堯之治雖茅茨土階不為約也
十日並出羿射其九其説與斷鰲立四極聚灰止水煉
[013-2a]
石補天者等耳不經孰甚於此
天子之位聖人之器非不肖之才可履丹朱不足以履
天位堯知之久矣故薦巢由不就復薦大舜舜若不就
必及之禹亦不復在丹朱也堯為天下憂不為家憂為
百姓憂不為丹朱憂聖人為公不為私於此極矣
堯薦舜既以九男觀其外二女觀其内又使攝位二十
八年然後禪之於天堯非不茍也不敢茍也敬天愛民
也如此孰甚焉
[013-2b]
堯都平陽舊封唐侯之地其地曰陶故號陶唐氏
  虞舜
舜之徳詳於舜之典舜之治亦詳於舜之典故舜之典
亦舜之史也
耕歴山民皆讓畔漁雷澤人皆讓居陶河濱器不苦窳
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亦人歸之徴也
舉元凱揚善也誅四凶遏惡也元凱果善也則揚之四
凶果惡矣則遏之皆順天之休命也
[013-3a]
天子一日萬㡬舜鼓南薫之絃或妨政乎盖舜之事功
已見於攝政之年至是無他所為故曰無為而治惟恭
已正南面垂衣裳而已鼔絃也何妨於政乎
舜攝堯行天子事二十八年至遜以位堯崩三年之喪
畢避位於河南豫州之陽天下朝㑹不之平陽之丹朱
而之豫州之舜人心之歸固無阻也其都蒲陽即平陽
解州之蒲坂而不敢復平陽之舊都者克讓之徳也豈
後世之雌雄相競哉
[013-3b]
禹有治水之功而商均無勣也故舜𫝊禹而不𫝊商均
非故薄其子而法堯也
  三代
三代之代其亦相代之義周代商商代夏取義也有謂

  夏
大禹之徳詳於大禹謨而其事功亦詳於禹謨也故禹
之謨亦禹之史也
[013-4a]
盡力溝洫治民也致孝鬼神事神也卑宫室處已也美
黻冕莅人也禹於治民事神處已莅人皆適其宜矣何
議於聖哉
三過其門而不入以傷父不成罰已之才智也孝也豈
損孝以成忠邪
禹泣罪人曰堯舜之人以堯舜之心為心寡人為君百
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禹以堯舜自期故禹之治不在
堯舜下
[013-4b]
黄龍負舟而與之誓俯首低尾而逝者誠之感也啟能
承繼禹道故天下朝㑹歸之也有扈之不来者與賢之
風未釋於夷俗也天下家𫝊自啟始也禹不𫝊子亦𫝊
之賢聖人之不貪也天下歸啟不歸之益非益之不足
啟異於丹朱也
少康本遺腹之子母奔有仍舅氏之國而生焉遺臣靡
迎立於夏道四十年中絶之後而能恢復之靡之功其
大矣夫
[013-5a]
桀治天下其性貪其政虐其力足以伸鐵鈎其寵妹喜
而忘返者盖亦貪虐與力血氣之私所使也夏安得而
不亡邪
禹都安邑亦平陽解州之地先避位於河南嵩山之陽
而啟亦避益於釣臺以享諸侯禹𫝊啟太康仲康相遷
商少康復國中興杼槐芒泄不降扄厪孔甲臯發履癸
共十七主四百五十八年而亡嗚呼禹得之以道桀失
之以非道君人者其可以無道乎
[013-5b]
  商
湯有慚徳不嫌於聖以有道也桀無道也以有道而放
無道也故無嫌焉
肇修人紀能修已也幣聘伊尹能用人也祝網而去其
三能愛物也禱旱而致大霖能格天也湯之世安得而
不治邪
伊尹之放太甲非放也不屑之教也太甲不明厥徳顛
覆典刑居桐宫三年復遷仁義伊尹奉歸於亳遂成賢
[013-6a]
君非不屑之教所致乎
中宗修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禮重譯来朝七十六國而
商道之復興者傷兄雍已之廢其政也惜乎厥子仲丁
遷囂而復衰矣
盤庚傷前屢遷復都於亳改商曰殷行商之政商道復
興而為之衰其政者厥弟小辛也小乙繼之雖知民事
之艱難而時又不競耳
小乙之子髙宗恭黙思道傅說佐之君臣道合中外人
[013-6b]
歸殷道為之復興若髙宗其亦中興之賢主乎
紂之才資辨㨗疾手格猛獸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不幸而居君人之位則無所不至故其政暴於商民寵
加於妲己天下怨之惡與桀並商安得而不亡乎
湯有天下而都於亳𫝊位於太甲伊尹放太甲於桐宫
湯墓之側居太甲憂三年復迎於亳伊尹攝政則亦無
嫌沃丁太庚小甲而雍已商道寖衰太戊曰中宗者得
伊陟以為之佐仲丁之世亳有河决之害遷都於囂外
[013-7a]
壬河亶甲而囂又河决以遷相祖乙相河又决以遷耿
歴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耿河又決遷都於亳
改商曰殷其道復興小辛壊之小乙時又不競武丁曰
髙宗者得傅說輔之殷道復興歴祖庚祖甲廪辛庚丁
武乙太丁帝乙至紂𫝊二十八主共六百四十四年而
亡紂無道武王伐之紂衣寳玉自焚嗚呼酒池肉林糟
堤十里妲己之樂復可得於是乎
  周
[013-7b]
武王承文王三分有二之天下以取文王之不取者周
之徳至是而極紂之惡至是而稔武王之身未嘗親臣
於紂不失天下之顯名故武王之征伐也雖不得如堯
舜之禪授則亦不失其令名矣
武王夀九十三在位七年成王即位之年始七歲耳以
時考之則武王伐紂之年八十六矣八十七而生成王
故武王九十三崩而成王是年即位始七歲周公安得
不為之攝政乎是故作無逸以戒其勤制禮樂以文其
[013-8a]
治誅武庚放蔡叔以保其亂於内遷多士定多方以
防其亂於外與夫封魯畱洛誥酒監殷周公之用心宻
矣賜魯重祭不亦宜乎
洛為天下之中均四方貢賦之道里成王承武王之志
而營之故以鎬為西都洛為東都王居則在西都而朝
㑹諸侯則東都焉
成王畱周公於洛者以召公之言也周公承其畱而遂
不去者周公為成王慮也肯自逸於魯哉
[013-8b]
周公召公相成王為左右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
東周公主之自古用賢則興不用賢則亡成王雖幼而
有賢其成不拔之業也能無自乎
宣王承厲王暴虐出奔之後能任賢使能王化復行為
周室中興之主惜乎幽王為犬戎所斃西周之業亡焉
故自武王至幽王共十二主為西周而平王繼之則東
遷而都於洛也
宣王中興之主召穆公方叔尹吉甫仲山甫皆中興之
[013-9a]
臣故王化復行而文武之烈又自是一振矣成王以幼
冲嗣位得共輔者周召也厲王以暴虐出奔得共和者
亦周召也故幼冲者以成治暴虐者以不墜亦周積功
累仁之深先後濟弱扶傾之臣同一姓氏以兆八百餘
年之厯也
平王東遷於洛王室漸微齊楚秦晉漸大孔子為周憂
也故作春秋於平王之末年春秋非天子之事乎
威烈王之世王室愈微而諸侯兵爭時號戰國故司馬
[013-9b]
之作通鑑朱子之修綱目皆始於此也
赧王初與諸侯約從攻秦秦使吕不韋帥師滅之周遂
不祀赧承王室久㣲之後列國方強之日其不祀也非
桀紂比矣
西周都鎬歴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宣幽共十二主
東周都洛歴平桓莊釐惠襄頃匡定簡靈景悼敬元貞
定哀思考威烈安烈顯慎靚赧共二十五主通八百七十
三年而春秋之後孟子者出時尚爭戰故號焉又平王
[013-10a]
以後通稱列國也夫帝王享國長永固莫如周况有孔
孟諸聖賢生於其間乎此周所以為三代之最隆非他
朝代之可及也
  春秋列國
五等之爵起於周武王大封宗族及其功臣先朝之後
至平王遷洛之日王室益衰侯國愈强天下不復尊周
故孔子作春秋以正王法是為春秋其與周同姓者曰
魯曰衞曰晉曰鄭曰曹曰蔡曰燕曰吳與周異姓者曰
[013-10b]
齊曰宋曰陳曰楚曰秦凡此皆大國也其具爵姓者杞
許滕薛邾莒越虞虢郕凡霍息鄧紀徐隨巴鄫小邾芮
胡州南燕梁荀賈宿鄅原䕫滑郯舒鳩凡此則三十四
國也其有姓無爵者黄羅魏耿郜韓焦楊夷向申宻謝
鄋□舒庸偪陽凡此則十七國也其有爵無姓者莱弦
潞頓沈譚宗䢵賴肥戎蠻鼓穀唐白狄麇舒凡此亦十
八國也其無爵姓者貳軫絞蓼六江鄖權道栢遂崇戴冀
温厲項巢庸根牟介邿房桐鄀陽無終蓐狄英氏鮮虞
[013-11a]
陸渾於餘丘凡此又三十二國也其為附庸者顓臾須句
葛任牟極蕭鄟鄣凡此又九國也夫春秋列國其大者
則今之府其小者今之州又小者今之縣耳附庸之國
則宣慰州縣附省之下者也皆自平王以後始也
齊桓晉文宋襄秦穆楚莊五國又霸乎當時者也故謂
之五霸視他國為尤强焉
  戰國
世自晉大夫魏斯趙籍韓䖍借周威烈王之命共分晉
[013-11b]
地立為諸侯是後七雄並起而各兵爭所謂七雄者秦
楚燕齊趙魏韓是也於是善戰者孫臏龎涓之徒出焉
善説者蘇秦張儀之徒出焉開阡陌者商鞅之徒出焉
縱横於七國之間豈不為兵戎之世乎然孔孟者春秋
戰國之大儒懼亂臣賊子壊萬世之王綱富國强兵滅
當時之王道故春秋之筆不得以不作仁義之説不得
以不辯也豈得已哉
  秦
[013-12a]
秦始滅六國并天下北築長城南開五嶺自謂徳兼三
皇功過五帝以一世至二世至於萬萬世其為志也不
小矣卒至二世而亡者何哉盖悉變前制而法古之志
無焚書坑儒而扶世之功缺與夫始皇之相李斯而寵
任之權失二世之用趙髙而聽信之私訛烏得而不喪

秦雖無道能定天下於一非法軻也暗合軻耳自咸陽
以至交廣六千餘里交廣之民古雜於夷南開五嶺押
[013-12b]
發逋迯贅壻五十萬人以取南越陸梁之後開桂州南
海象三郡得用夏變夷之道矣夫秦開五嶺者非秦為
秦也秦為萬世也秦豈有心於萬世哉其利至今資之
非一日者暗合聖人之道也後世可不乗其利而為國
家計哉
秦都咸陽歴始皇帝二世皇帝至子嬰為三世傳三主
共四十一年而亡
  西漢
[013-13a]
漢髙祖起於沛其遇張良於陳畱者天也韓信蕭何亡
楚而歸漢者亦天也其不死鴻門之㑹者天也不死雎
水之圍者亦天也死烏江之羽者亦天也故不王者死
而王者不死矣三傑佐之安得不成帝業乎但不能保
全功臣漢祖之失於此亦天焉
始皇併六國不為秦併為漢併也項羽滅秦不為楚滅
為漢滅也向使六國未併而漢難於前矣羽未滅秦而
漢難於後矣漢有秦併其國於前羽滅其秦於後既而
[013-13b]
天又亡羽故漢之得天下也亦天與之也人歸之也
女主之王天下起自女媧女媧在始立君之時人道未
明之日今吕氏稱制在彛倫明正之日非女媧時比也
變也不有王陵周勃之儔㡬何而不危劉乎
惠帝之恭已寛仁文帝之㡬致刑措景帝之節儉守成
武帝之雄才大畧宣帝之中興漢室西漢傳十三主髙
祖之後推數君而已然雖未能盡善亦不失為賢主也
西漢之壊於前者諸吕也壊於後者王莽也諸吕之亂
[013-14a]
起於吕后王莽之亂起於王太后皆外戚也天下後世
壊國家者婦人也茍二后不臨朝外戚不專政亂何自
而生乎
西漢都長安歴髙惠吕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十
三主共二百二十五年壊之新莽不有長沙定王之子
劉秀以恢復之都於洛陽漢㡬墮矣
  東漢
光武起於新莽簒亂之餘郡國僭竊之日芟刈羣雄克
[013-14b]
復舊物行仁義務儒術興學校以中興漢室髙祖之後
一人而已雖文景武宣不讓也惟吏事深刻未盡善耳
盖少在舂陵與民間人伍天下之事無不周知故不任
三公事歸臺閣如是也視後世事屬於人權移於下則
又大徑庭矣
孔子曰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言不以富貴為樂
也後世人君不以富貴為樂而能成大事功者光武亦
其人焉光武少與嚴陵學亦常士等耳及其為天子也
[013-15a]
嚴陵不盱豫於富貴而茍仕光武不瞑眩於富貴而自
髙故至同榻是嚴陵能髙其節而成就乎光武之美光
武能下於賢而成就乎嚴陵之髙故東漢多清節之士
實嚴陵為之開先而光武為之作始也
明帝雖苛察而度量不宏然能遵奉建武制度則吏得
其人民安其業章帝雖寛厚而平徭薄賦然寵任竇憲
以啟外戚専權東漢之禍在外戚宦官者此其漸也章
帝後和帝之世竇后臨朝宦官外戚迭為消長殤帝之
[013-15b]
世鄧后臨朝帝立八月而崩安帝之世亦鄧后臨朝后
崩而後親嗣順帝為宦官迎立實閻后為之作俑故宦
官外戚倚此而强賢人君子不能以救漢祚之衰也沖
帝之世梁后臨朝有外戚梁冀之秉政質帝為梁后所
立梁冀惡其聰慧而鴆殺桓帝之世亦梁后臨朝后崩
冀暴故帝與宦官謀誅之則宦官逞惡而黨錮之禍起
矣靈帝之世竇后臨朝宦官權盛致殺陳蕃諸人數百
召外兵以滌内難則壊垣入室而董卓之亂興矣故獻
[013-16a]
帝之時卓廢皇子而立之天下討卓卓脇遷長安卓死
曹操迎於許曹丕廢為公天下於是乎三分焉然則女
主臨朝外戚専政宦官弄權此三者致亂之端也漢之
祚安得而不傾乎
東漢都洛陽不為外戚宦官所制者惟光武明帝而已
章帝其漸和帝以後其禍迭興至獻帝而亡𫝊十二主
共一百九十五年雖劉備起於蜀終不能大恢復也
  三國
[013-16b]
愚嘗以大義裁之蜀漢當為正統吳魏皆漢之賊不當
有三國之分西晉得於魏主之手是誅漢賊而得之非
簒漢而壊其正統者也
  蜀漢
蜀漢昭烈帝劉備乃東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後徙
封於涿備因家涿漢末羣雄並起備起兵於涿素與關
羽張飛善故以為將圖復漢業後受宻詔討曹操不克
奔荆州依劉表於是訪士聞諸葛孔明三顧而起之相
[013-17a]
與謀畫始定巴蜀王漢中結好孫權破曹操兵於赤壁
備之功大矣未㡬漢帝遇害即位成都以孔明為相三
年而崩是為先主後主劉禪乃昭烈帝之子先主崩
遺命孔明輔政孔明乃勸農積榖講武練兵出師伐魏中
原恐懼建興十二年亮薨國内無人姜維伐魏魏復遣
將鄧艾等伐蜀至成都帝出降是為後主
蜀漢二主皆都成都先主三年後主四十一年通四十
四年先漢業未復而先主崩後漢業將復而孔明薨是
[013-17b]
天不祚漢也豈人力之不至哉
  魏
漢魏王曹操之子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稱帝丕之
為魏文帝者其志始於操也猶唐李淵之取天下其志
則世民焉夫父取天下將得而留之子子取天下將得
而付之父父子不臣魏與唐有矣
丕既稱帝矣即封操為武皇帝是時吳蜀鼎分各保疆
塲丕惟深謀極詐竊比聖禪而無伐蜀之舉丕生其子
[013-18a]
叡之為明帝者始以司馬懿為將與蜀連年用兵叡之
養子芳為廢帝者大臣攬政太阿之柄倒持遂為司馬
師所廢文帝之孫髦立為髙貴鄉公者又司馬昭秉政
卒兵被弑懿死而髦亦薨亦無伐蜀之舉為元帝者奂
也操之孫髦薨矣司馬昭稱為晉公遣鄧艾鍾㑹伐蜀
漢遂亡焉則魏非漢之賊乎
魏都洛陽歴文明廢髙元傳五主共四十五年亡於司
馬氏之手
[013-18b]
  吳
漢吳王孫權之為吳大帝者堅之子也堅為漢太守漢
末起兵討董卓其子策亦相繼為漢太守遂有江東之
地策卒而權代之封為吳王曹丕簒蜀主即位權亦稱
帝即位武昌遷建業任用周瑜魯肅張昭雄江東國内
富庶先是敗曹操於赤壁其敗操者非為漢也為吳也
故吕䝉陸遜襲定荆州至漢王即位於蜀而權亦稱帝
武昌可見矣
[013-19a]
權在江東之時魏司馬懿雖有伐蜀之師而伐吳之志
未舉權之子亮為㑹稽王是時懿死其子司馬師雖有
廢帝之志而征伐之心未興至權之子休曰景帝及休
之兄之子皓曰歸命侯繼位之時師死而昭襲爵司馬
氏大焉故至於炎稱帝號晉之後遣王濬伐吳於石頭
城遂降皓是則蜀亡於魏魏亡於晉而吳亦亡於晉吾
故以為晉非取漢天下取漢賊之天下也晉之繼漢宜
若無嫌矣
[013-19b]
吳都建業即位武昌亦徙建業傳四主共五十九年通
策定江東之後共八十餘年
 
 
 
 
 
 東溪日談録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