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52 閩中理學淵源考-清-李清馥 (master)


[064-1a]
欽定四庫全書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六十四
          廣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惠安張氏家世學派
 按浄峯張襄惠公家世馥曽考其本末淵源逺矣稽
 之志乗弗詳而詳公之自述為足徵也公嘗撰鎮海
 衛記自言先世有學於周翠渠之門而得布衣之言
 論風㫖今集中亦多不詳其事惟撰清介叟集序謂
[064-1b]
 叟别號清介即公曽大父桐廬府君自明初以儒術
 顯初治禮記復治毛詩其後萍鄉公英徳公並以詩
 學世其家厥後惠安一邑黨塾庠序亦多習於詩學
 葢自元末盧希韓先生以詩學起家而公之家學繼
 之其振興作養殆有所本而然耳公後嗣累葉登第
 仕宦並以清謹守其家法兹不具錄特述其家世淵
 源所自云
   縣丞張敏實先生茂
[064-2a]
張茂字敏實恵安人茂自少莊重舉動如老成人游邑
庠初治小戴禮辨析考證具有成說復專治毛詩本經
標傳叅諸儒議論而精去取之能得其肯綮視禮記有
過無不及焉常以二經教授學徒天順壬午應貢入内
廷辭教職不就卒業太學成化二十一年謁選桐廬縣
丞初抵任自為文誓告城隍述所以居官之意慷慨激
烈聞者悚然在官嚴謹常以興學作人明教化敦禮讓
為務民有訟至庭先以禮義諭之俟其不服然後斷之
[064-2b]
以刑民俗服從時有猛虎白額當晝噬人茂曰吾豈有
苛政而致若是乎即移文告城隍痛自刻責虎自遁去
中貴人入閩陵躒沿道州縣民懼以告茂曰吾在此無
傷及其至陳義秉法以折之貴人瘖不敢出聲上下交
稱其有守巡按荆茂按部至縣聞茂名召之講論經學
曰君儒者也奈何屈于此是嵗檄與秋闈得閱外簾文
字戊申以年滿六十懇乞致仕遂歸晚年盡斂平生而
歸諸芳社綠野之間方且拳拳集古書立家範嘗以文
[064-3a]
公家禮教家是時丘氏儀節未出茂㕘據禮經酌以土
俗擇其節文易行者著為書子孫至今守之茂為人清介
嚴毅脩容山立吐音如洪鐘自少至老坐立未嘗跛倚
治家嚴整諸子有過一毫不假貸至今聞其風者尚肅
然也卒年七十九長子綸縣志/ 張浄峯先生集/
   縣令張仁伯先生綸
張綸字仁伯𢎞治五年鄉薦事父孝謹每得父書必拱
手正讀珍重寳藏如新平生苦學逹旦不寐無他嗜好
[064-3b]
先世治詩實傳其家學焉天性孝友篤實與物無競而
器宇沉靜人莫測其際容色粹然望之知為鉅人長者
有弟六人出自三母綸撫愛諸弟均一與人交重信義
不茍然諾至朋友死生急難之際尤急周旋雅甘澹泊
雖甚貧窘閉門端坐非其人不見世故多所經練自朝
廷典章至律令算厯皆留心講究務為有用授萍鄉令
未上卒張净峯先生集/
   縣令張公謹先生慎
[064-4a]
張慎字公謹亦傳毛詩學𢎞治十七年鄉薦知英徳縣
至誠惻怛視民之疾苦如疾痛在身思有以振恤之尤
以興文教正禮俗為先建龍山書院以祠唐文肅公介
前開講堂旁列齋舍擇諸生肄業其中政暇為講論經
㫖及古人行誼卒于官縣人即龍山書院祠之子岳峰
張淨峯先生集/
  襄恵張淨峰先生岳學派
 公之學私淑于蔡文莊友于紫峰次崖而與王文成
[064-4b]
 枘鑿不相入者也時良知之學滿天下而獨公弗是
 也嘗渡江與陽明論學三日不合退而輯聖學正傳
 載道集諸編以見志嘗言心該動靜靜其本體也至
 靜而動之理具焉所謂體用一原也又曰虛靈知覺
 心也性即心之理也學先識性然後可言盡心若只
 守箇昭昭虛靈之識而諱言窮理安知無誤人心為
 道心氣質為天性也又曰程子整齊嚴肅一語最喫
 𦂳於此信得及做得是久久自覺心體明淨徳性純固
[064-5a]
 發揮事業亦自有餘又曰仁人心也吾夫子論為仁曰
 視聽言動曰出門使民曰居處執事與人則皆就日
 用親切處指示下手工夫故曰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曰見賔承祭曰恭曰敬曰忠曰認真如漢法畫一的有
 依據就此安頓身心行著習察自然非心惰氣日銷
 月化心存理得而不自知不在别尋一個渾淪之體為
 可玩弄乃名心學也又編草堂學則首以存養之要
 繼以動作威儀之節而求端未發以為之本曰心纔
[064-5b]
 靜即覺清明學湏靜多於動至動而未始不靜庻矣
 其持論精實切近𩔖此同時如鄭恭介世威林文恪燫
 皆奏之廟堂評之鄉國謂公與羅文莊皆以實勝者
 殆確論歟又按耿司馬定力祠記畧曰公之學以戒
 慎立本而不恃知覺以窮理居要而不事籠罩以實
 踐為歸宿而不侈講論本末次第較然不疑焉
   襄恵張淨峰先生岳
張岳字維喬號淨峰恵安人自結髮讀書即慨然以大
[064-6a]
儒自期少善黄氏鞏每誦鞏警語誠自不妄語始學從
求放心來曰此吾終身符也正徳八年鄉薦第一時省
會皆有中官鎮守舉子例合㕘謁先生長揖而已十二
年第進士與同郡陳琛林希元僦居佛寺閉戸講易一
時並以經學名始授官行人武宗寢疾豹房獨宦者侍
先生即上疏古天子有疾大臣嘗藥百官輪直起居不
宜委之宦寺且上儲宫未備宜防意外之虞中外韙之
車駕南巡同諸司疏諫下獄廷杖謫南京國子監學正
[064-6b]
世宗嗣位復行人吏部欲選為科道官不應丁父憂服
闋吏部復欲取選如前又不應陞右司副念母老乞便
養改南京武選員外復轉祠祭郎中俄承重祖母及母
憂居家結草堂於縣之净峰名山心精舍益讀書其中
服闋補主客郎中時世宗方定大禘禮求始祖所自出
宰相張璁欲遷合當之先生語侍郎李時曰國姓徳祖
而上髙皇帝所不能詳也獨以皇初祖設位毋實以人
為是璁竟以初議上上不聴令題皇初祖主如先生言
[064-7a]
璁大駭亟欲致先生以館職先生謝不應出為廣西提
學僉事行部柳州軍缺餉大譁城閉五日先生令守城
啓門召詰譁者予餉去尋以計禽首惡置之理十一年
入賀聖夀改提學江西又不謁璁謝是時江西人正崇
尚王氏學先生約士守程朱書毋得談良知居一年卒
用廣西選貢事謫廣東鹽課司提舉轉守廉州先生省
禁令減繇役督民種棄地教以桔橰運水堂上無事坐
讀書與諸生為師友而廉士皆知學時安南殺其主自
[064-7b]
立久不貢朝議將討而郡縣之遣使勘狀先生言於總
督張經曰逺夷相攻殺無煩出師勞敝中國請留勘使
毋前經不可知欽州林希元亦上書請决討莫氏先生
貽書止之後條上不可討六事為書貽執政執政得書
不能决已毛伯溫來視師先生以撫處之策語伯溫伯
溫曰交事屬子矣交人莫登庸亦信向先生㑹擢浙江
提學副使尋轉參政莫福海入欵闗言往張廉州安在
是欲以恩信撫我何可忘於是㕘贊毛伯溫馳奏留先
[064-8a]
生乃改廣東㕘政為畫所以受降之策甚備登庸乃使
其孫福海叩闗望闕稽首獻地奏上罷安南為都統司
以登庸為都統使詔賜先生銀幣陞俸一級尋以征瓊
州叛黎功陞賜如前塞上多事廷臣交章薦先生伯温
言於朝曰吾於粤得二臣張岳可南翁萬逹可北也遂
擢先生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旋移巡撫江西特疏稱
羅欽順得道學正傳請遣官以時存問貴溪相夏言治
生塜分宜相嚴嵩奉賜建第皆飾有司裁抑之其年陞
[064-8b]
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是為嘉靖二十三
年兩廣督撫故饒供億先生素儉不取用又不以通遺
權貴檄州縣吏非召不得至轅門至不得手一物入門
内明年討封川及馬平諸蠻平之進兵部右侍郎兼僉
都御史召為刑部右侍郎以御史徐南金奏留不果行
又明年合兵討連山賊賊渠授首蒞鎮四年積年巨冦
悉平召入為兵部左侍郎七月受代過家尋陞右都御
史入掌院事未幾湖廣苗亂初設總督嚴氏以先生當
[064-9a]
之先生單車入楚熟計苗情至則斬捕畧盡累奏竒功
皆為嚴氏所抑宣慰冉元隂為苗主苖平懼誅乃嗾龍
許保吳黑苗掠恩州行金嚴世蕃使罷先生華亭執不
可止降兵部侍郎已而生擒龍許保而吳黑苗尚匿元
所先生劾元發其通賄事世蕃愈怒日傾先生先生不
一貶復擒黑苗以獻三省底寜兵部力請召先生嚴氏
不可或語先生何不稍屈先生笑指其髮曰種種矣吾
昔少年張相屢招不得我一見今入錢買官乎其冬卒
[064-9b]
於沅州督府喪歸沅人迎哭不絶已叙功復右都御史
贈太子少保謚襄恵李氏愷曰先生沉黙不茍言笑禮
法自將其行事磊落光明當官不計危阻一意為國家
讀書不事章句博通墳典語古今人物事貫穿有條理
而筆力雄渾新意叠現凡論心性義理一以程朱為宗
而遵信傳注為行人時過浙渡江謁王文成講明徳親
民之㫖文成曰明徳之功只在親民後人分為兩事非
也先生矍然曰戒懼謹獨皆是未與親民時工夫如公
[064-10a]
言又須立一親民之本以補之乎文成不能屈先生揖
而去之歸立學則二十餘條自勵曰居敬窮理葢聖賢
所指以教人者王氏諱窮理任良知安知非指人心為
道心認氣質為天性乎其答尚書聶雙江書辨王氏渾
淪籠絡之非而欲其逐一體認於孔門求仁之訓知行
體用持敬分殊合一之理證據真的使人聴之感悟是
時初仕未有宦責志欲著書臯比北靣其徒倡正道於
東南迨入廉州值安南之役迺慨然以身當其責故志
[064-10b]
為所掩嘗論先生四十嵗以前欲為程朱之事以葢生
平四十嵗以後累膺閫寄馳驅征伐鞠躬盡瘁竟以范
韓勲業終焉先生狀貌峭聳髙竒有威撼之如山凡所
措注中有一定之見不言而酌於衆論振衣於千仞之
岡動不趨時故不為柄臣所喜終先生仕相者張璁嚴
嵩夏言皆秉權得勢先生頡頏不為下獨徐文貞階知
而交好之當嘉靖朝一時邊臣為自全計饋遺相屬先
生獨不通一書故用兵有功常薄其賞㣲失利輒被譴
[064-11a]
賴上之明以功名終故瀕險不危卒行其志徐文貞謂
先生子曰嚴氏擅政二十年邊督臣不入一錢而身名
俱全者惟尊公一人而已生平淡於利欲事親孝友於
兄弟好積書囊無餘積不事生産作業既貴猶茹糲衣
素如寒士然其至行足式里閭者衆也所著有小山𩔖
藁聖學正傳載道集名儒文𩔖更定禮記恭敬大訓惠
安志藏於家姪宇編梓以傳弟峯庚戌進士有志行官
四川僉事子宓慶逺知府廉正有守寯領鄉薦孫迎萬厯
[064-11b]
乙未進士明儒學案/福建通志 净峯全集/明史 閩書/ 清源文獻/
  備考
前輩事業𩔖有根本净峰初第在京邸每夕必偕陳紫
峰講易一卦凛烈抗疏三黜不移不佞邇過栁謁公像
八拜北面事之見柳州有傲色豈非以節邪曽職方偉芳/西行漫草
浄峰兩任提學所至以道帥諸生不為空言之教其在
廣右選貢之法方嚴不貶心以殉時好在江右易簡之
說方熾能正辭以禁時誕林大理丞希元/見皇明文粹
[064-12a]
朝議討安南亷州守張岳獨言用兵之害督府蔡經問
岳曰空言罷兵亡以塞明詔子能保無用兵降莫登庸
乎岳曰欲降之必令納地令貶號令匐伏獻國中圖籍
聴上處分夫國體不可䙝也督府曰如此能令登庸聴
乎岳曰祗岳一檄足矣於是督府兵事調度一屬之岳
而岳具有成畫司馬毛伯溫至岳以所論列者告之輒
當伯溫意伯溫密謂岳曰交事屬子矣登庸密輸情於
岳岳初絶而後要之登庸惟命會岳遷浙江督學尋轉
[064-12b]
㕘政登庸復首䑕兩端伯溫經奏乞還岳廣東登庸密
覘曰亷州守安在岳至登庸乃尺帛束頸候于南闗廣西/通志
嚴相當國賜第名其閣為延恩閣所司請估費公曰千
金可乎所司相顧公曰江右民困矣諸君誠畏嚴吾不
以累諸君吾自當之批牘予千金請益復五百金又請
益却之㑹有行人使江右嚴相附五百金來言上所賜
閣費大吾出上所賜金佐之子世蕃迺私囑行人毋發封
行人兩傳嚴氏父子意所司疑莫敢决公曰豈有没其
[064-13a]
父之善而從其子者以予主者用之㑹其大奴將入京
乞公批闗公謂元相家奴無主命而私請闗叱走之世
蕃愈怒出惡言有密友告公公曰稜稜寒骨止少馬革
裹尸耳它吾自分定毋容念也李文節廷機輯/國朝名臣錄
湖貴苗猖獗初設總督衆顧望莫肯行嚴氏請岳當之
徐宗伯階報岳曰士君子於禍福雖無所擇然危機在
前冥不知避亦不可為智也葢指嚴氏云岳言備國大
臣雖危無所避也單車入楚出焦太史/竑獻徴錄
[064-13b]
征苗一節撫臣有不智之譏宰臣有不必征之辨憶昔
見公奏疏大意謂往年以賊討賊故征無功以賞賂賊
故撫益亂今日機宜必征之而後撫可定守可固也於
是動調軍兵分哨以搗穴開誠以受降元惡則懸重賞
以擒之脇從則開生路以散之葢自公即世繼之者不
煩注措而湖貴乂如往之征撫師未退盟未乾而地方
已叛今之經畧擒其酋散其黨而地方底寜昔處之而
愈亂今討之而畢安是非得失較然明甚此可為智者
[064-14a]
王職方尚/學紉畧
士大夫有名節易保終節難張襄惠公以兩廣總督召
入總大中丞嚴相忌之出公總督湖蜀及討平叛苖猶
不内召或勸公稍通書幣公曰吾三十年守吾志今老
矣旦暮入地乃舉平生所守而盡棄之惡用内召為哉
卒于官見明養定豈不誠大丈夫哉㳺海/夢譚
净峰他事且不論自入楚以來不通京師一帕雖遭訕
怒毅然如初其自守之節眼前士大夫真不能到徐文/貞階
[064-14b]
與胡巡按宗憲/書見徐本集
襄惠公正氣勁節易名未稱士大夫迄今歎惋謂柄臣
忌公者實為之黄宗伯/鳳翔集
公長身玉立隆凖髙顴深目廣顙眉骨稜稜望之嶽聳
其徳器𢎞毅淵黙忠信厚重平居寡言笑天性孝友篤
於人倫泉州/府志
正徳以前逆閹肆虐嘉靖中權奸柄政詖行淫辭游揚
其間吾閩若林文安彭惠安林貞肅方簡肅朱都憲欽/
[064-15a]
張襄恵林端簡數君子者不怵于暴行不惑于邪說卓
然有立狂瀾砥柱葢數公謂邪全閩大/記輯畧
公為文章根據義理體尚歐陽卓然成一家言自負正
嘉二朝文第一苐不以文士自命也閩書并恵/安邑志
泰和羅欽順惠安張岳世稱賢士大夫皆與王守仁同
時講學兩人嘗指撃其説葢守仁以名勝欽順岳以實勝
困知記小山𩔖藳可考也鄭恭介世/威奏議
贊曰其神凝焉而若有跂想其身飭焉而若有盤桓其
[064-15b]
文非不能躋歐曾之閫奥而慮其分吾徳性學問之功
夫其學非不能趨超悟之時流而慮其失吾窮理居敬
之籬樊其愛國忠君雖顛沛流離而有所不顧其立身
行道遺死生禍福而有以自全秩雖峻夫正卿而時浮
沉于散吏身雖列于内臺而終不得一望夫國門信孚
裔酋威神苗蠻徳完行鉅身詘道尊所謂公家之利知
無不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上世之所謂大臣聖門之
所謂君子歟何鏡山喬/逺撰像贊
[064-16a]
   藩伯朱于田先生一龍
朱一龍字于田惠安人以鄭姓登嘉靖二十九年進士
初令溧陽以經術為政累薦治行第一入覲徒手謁嚴
氏父子遷南刑部郎中陞廣西僉事作撫夷通論𠞰冦
有功遷廣東㕘議時柘林叛兵突薄㑹城下藩臬官分
門守禦拒避賊者不納一龍守小南門曰賊近而啓扄
以待示强民急而開門以納示仁閉之何為傳令大開
門日入男婦以萬計以此存活數萬遷按察副使丁艱
[064-16b]
歸隆慶元年復除廣西分部右江右江諸蠻自張岳征
𠞰後久已帖服至是復叛出刼一龍登鎮粤樓酹酒襄
惠祠下謂不能滅此朝食如師承何即白制府建大征
鵰𠞰二策分兵四出因巢為糧擒斬八百餘級又委征
右田七哨皆平之㨗聞賜金幣晉秩且將大用為憾者
所阻遷陜西苑馬卿丁内艱歸先在右江東行過飛來
寺遇風舟覆浮沉浪中三十餘里乃得蜒船援出傍人
見其青蛇遶身云服除補遼東轉江西左布政以直忤
[064-17a]
巡撫被劾歸一龍少受學張襄恵岳東官寡交接慎取
與不肯濡足權門皆服膺襄恵之教退居林下著書考
義無少休廢邑人稱先正者皆歸焉著有一統輿圖畧
敡厯餘藳遊海夢談舊郡志/ 新郡志/
   㕘議張莊甫先生冕
張冕字莊甫晉江人元璽之姪為兒時即知嚮慕善嘗
讀張浄峰所作羅一峰書院記推本於不欲不為為得
其本心輒嘆曰此正學也嘉靖十九年登鄉薦念父老
[064-17b]
所給坊金悉治具供養不詣公車二十六年成進士知
烏程縣躬履清素平賦均役吏不能欺聴斷情偽立得
值倭冦傍邑冕脩城垣募民兵分技習之訓練既久兵
氣大振㑹倭賊犯北新闗設伏桑柯林邀擊之擒斬無
數又躡戰于鶯脰湖敗之丙辰夏以兵千五百人敗賊
衆萬餘于烏鎮備兵使者慮城守單弱檄冕還冕曰戰
即守也葢分兵捕斬其出掠者賊留四日遁去湖州人
盡頌其功為權貴所嫉遷桂林府二劇賊張璉焚刼廣
[064-18a]
東朝廷以冕有偉畧擢廣東兵備僉事至不三月連縳
潮陽惠安二酋搗其巢總督張臬檄冕兼二哨攻璉破
其丁坑營璉遂敗癸亥倭圍潮冕引兵入守賊百計力
攻冕隨機應之所當無不摧折閲五十餘日有奸人謀
應賊為隣居首發按實立誅之賊旋遁去潮人謂百萬
生靈藉冕全活擢湖廣㕘議前忌者遂以擅殺劾冕落
職知化州兩廣冦發復自化州薦為廣西撫夷僉事駐
節桂林明賞罸肅部伍編甲授藝令闗自為守終任不
[064-18b]
復有賊警遷廣西㕘議分巡右江尋報罷冕通籍二十
餘年名節自砥視權門若凂視汙吏如仇所至養老存
孤設木鐸行鄉飲酒禮凡古人教民之具皆實意推行
之考功注冕一介不取百折不回司空劉麟毎貽書必
稱孝亷目為鐵漢葢生平仰止净峰故其行事亦畧與
相類居家不踐公門而遇災警祈籲有司如身痒痛泉
屢被倭田荒米貴先在粤時勸諭商人運粟踵至泉頼
以甦共勒碑通衢紀徳焉孫穰登河南鄉薦舊郡志/新郡志
[064-19a]
閩書/
   副使李抑齋先生愷
李愷字克諧號抑齋惠安人宋太師邴之後嘉靖十一
年進士授番禺令入為吏部主事以稽勲調武部郎出
為湖廣按察副使愷治畨禺廉有材名上官委掣夷稅
安靜不湼夷酋驩呼奉千金為夀愷却還之既晉銓曹
杜私謁植善𩔖時周户部天佐上疏被廷杖斃獄中屍
出愷悲壯揮淚出資而殮之憲楚六月罷歸愷性倜儻
[064-19b]
扶義嘉靖三十七年倭䧟福清乗勝直走惠安令方有
違言閉閣不出署邑者移庫獄於郡城愷率士民跪泣
擁令出登陴誓衆親立矢石禦賊七晝夜更為行金以
攜其黨會郡中援兵至賊乃解去惠人徳之愷没邑送
𦵏者千餘人愷少以豪傑自命每讀古忠義傳感慨欷
歔如將從之既貴無所紛華獨𦵏親繕祠置田供祀則
不辭費自諸生時即貧甚氣嶽嶽不下人嘗曰今卿大
夫亢不下士士當以清風明月遲日紅花勝之所論著
[064-20a]
蒼然有西京氣骨有介山集行世其贈徐履素分教遂
昌序畧曰今上壬寅鄉先生徐履素計偕至京明年夏
五月司教遂昌介山李氏愷贈以言曰履素君古之經
師也經之不明於天下久矣國朝懲唐宋之敝特罷
詩賦専用經義成祖繼統命集儒臣開局纂脩五經四
子不用古疏箋翼以濂洛闗閩諸說學校選舉之實皆
以明經不背傳注為主及行之既久入耳浹心經生學
士老師宿儒争辨横議死守不貳其所沈潛訂證者豈
[064-20b]
但宏㫖㣲詞乎朱晦翁平生勤苦精髓在學庸語孟自
謂無遺憾者在詩與易解詩先為箋註多用毛氏後言
樂歌正意畧増減一二字咏嘆之其味深長躍然以興
假使卜商曽申根牟子而今生也亦不能為異同孝廟
以前士人一意本領之學科目人才皆敦厚正直寜執
滯而少浮華服習其藝因以約束其身書云歸其有極
是矣後來倡為一切道學之名動欲體騐未發之中而
不及於明審篤慎之教其流幾以六經為龎贅傳註為
[064-21a]
芻狗排新安為支離取鵝湖為超卓肆其竒變紛然雜
出其下飾以雕繪搆以軋茁畔經失傳不識注中何解
或問何辨主者且眩惑無以勸沮風俗下矣惠安小邑
也介於莆泉衣冠禮樂之澤不絶如綫惟毛詩一派近
執其藝以歌鹿鳴刋文以獻者恒不乏人後生秀士得
魚忘筌以為聰明體裁之效愚謂前輩曽林徐謝四君
子講義訓詁功實倍之林謝之門愷幸竊其緒餘徐氏
之門鄉人顯者多濡其化曽體元氏之學雖浄峰公詔
[064-21b]
自父師一變至道少年亦麗澤其間予嘗見履素與吾
二師友也發憤鑚研餐寢俱廢集注大全猶日用飲食
然其所操行修辭一詭於經則惕然曰非孔朱法也今
晦於時老將至矣自闗雎以至殷武問之皆能舉其辭
隨大小叩之咸得其益遂昌幸獲聆其謦欬辨難問疑
其所成就不亦休與伏生九十嵗背尚書二十九篇口
授之掌故鼂錯董仲舒以春秋為博士災異郊禘盡據
經以答漢時顓門之學貫徹精熟言行以之故漢治最
[064-22a]
近古今日一道徳之制胡為改其舊乎予嘗有感於履
素之不遇而因有感於世變也於是乎贈舊郡志/源文獻 清/
  給諫史中裕先生于光學派
 余讀越章錄載史公與古愚趙先生珤列傳同論葢
 二公徳學大抵相同也趙公成化初登第為虛齋前
 輩亦當時開風教之先者惜乎門徒莫考余於一峯
 交友中詳之矣公與淨峰為同年友其殁也淨峰祭
 之文曰先生氣寂而顓貌和而肅言不妄發行必擇
[064-22b]
 義其思湛靜而不浮其守確實而不貳至于談理必
 究指歸論事必引大體責人不錄瑕疵固有道者也今
 觀其廷議大禮侃侃直言引證禮經確有依據一時明
 禮者韙之非有道而執徳不回者能之乎王氏遵巖
 嘗言正徳丁丑榜得士吾泉最有名紫峯陳公淨峰
 張公次崖林公及先生四人並以經學為海内巨工云
 所著有易說四書說正䝉解諸篇已散佚惜哉
   給諫史中裕先生于光
[064-23a]
史于光字中裕晉江人正徳十二年進士選為庶吉士
讀中秘書于光少甚貧而有志操恬於榮利當鄉舉時
二親已殁嘆曰仕不逮親又奚亟為遂不赴公車三載
郡大夫勸駕乃起即以是年登第在中秘未幾疏疾歸
益閉户讀書謝絶外事有終焉之志凡五載親知勸之
迺出受吏科給事中尋又乞歸屏居復四載葢通籍者
十年什九居家其真在給舍者可二年耳然任職侃侃
自稱凡五上疏論事剴切動京師人争傳之世宗以藩
[064-23b]
邸入承大統意欲考獻皇未决進士張璁進說上心嚮
焉是時禮官議上獻皇稱號之禮上久持未下于光迺
上疏曰邇者禮臣議上興獻王稱號候命至今未蒙俞
允羣臣惑之陛下聖明豈復如此重思未决是張璁之
說中也夫正統私親天秩之禮萬世不可易也璁之言
曰羣臣盡拘執成說不可用也是謂禮之出於天者不
必執矣然則欲人何執哉且立後之說死生無二寜有
預養則當為後非預養則不當為後而妄謂今日典禮
[064-24a]
與漢哀帝宋英宗不同臣不知璁之言出何典記也即
宋程頥有長子不得為人後之說又獨不曰禮無明言
乎夫武宗以所承孝宗之大統特付之陛下此為天下
得人之意天下之大公也陛下以興獻王長子不得已
而入承大統此順天應人之心天下之大順也以兹典
禮實出尋常擬議之外而猥稱臣民宗子之法謂長子
不得為人後不亦拘乎其曰統與嗣不同非必父死子
立者亦非通論夫嗣正所以嗣其統也漢孝宣承昭帝
[064-24b]
之後時於父行無所承之君理宜以兄孫繼孝文承惠
帝之後以弟無後兄之誼故上而繼髙祖陛下今承武
宗亦以弟不後兄而嗣孝廟則正與漢文嗣統相𩔖也
安得藉彼祖孫之禮而奪今日父子之禮乎又欲陛下
别立興獻王廟于京師大小二宗並事此决不可昔魯
宫災孔子聞之曰其桓僖乎以其非正也若獻廟果立
在今日則坐朱熹兩廟争較之嫌在他日則有春秋魯
僖躋閔之失又况人情所注此重則彼輕大宗之與小
[064-25a]
宗必不兩存之重也夫孝宗皇帝深仁厚澤洽于天下
天下臣民哀慕至今武宗不祿陛下入嗣雖販夫走卒
無不鼓舞懽呼舉手加額謂吾皇有子矣何者誠仁結
於心而天理之不可滅也璁迺昌言曰孝廟之嗣其不
可延天也公然廢絶稱天以臨之賊仁棄誼非人理不
可讀昔漢光武身復漢祀猶然上繼元帝所生之親止
曰南頓君立廟鉅鹿但其稱考猶有遺憾今陛下以親
則孝宗猶子也與光武之疏逺不同以位則親承武宗
[064-25b]
全盛之業也與光武之收拾棼亂不同而璁欲陛下特
考獻王立廟京師若與光武相提而論又有得失矣惟
陛下嚴大宗之事察正統之承仰欽孝廟在天之心亟
下前疏昭示天下毋為憸佞所惑奏入中外韙焉他論
建多𩔖此曽一分較禮闈稱得士以夕郎終性厭紛囂
自適恬寂未嘗一造請有司屬脩郡志必斷之典型不
輕狥貴人指閒居教授生徒以書義相劘切當有得夜
榻寒燈欣欣然忘食寢也生計蕭然無異裋褐比没妻
[064-26a]
子不免饑寒所著有易經解四書解正蒙解行于世史/氏
越章錄/ 梁宅之撰墓志/
   教諭張子翼先生應星
張應星字子翼號菊水同安人應星自㓜開敏喜讀書
晉江史氏于光以翰林吉士請告還里設教生徒於輪
山從學者五十人應星年十五為最少史公課其文獨
喜繼又事其邑先輩林氏希元學盡契所蘊蓄嘉靖戊
午以貢授會昌訓導揭白鹿洞規教士督學使者徐以
[064-26b]
徳行求士諸廣文入試分授片紙令書無徳行之尤者
應星獨不書學使怪問之曰諸生性質不齊然皆可自
改苛求之恐累終身學使大喜因試以世變江河詩又
與講學諄切數日乃别去都御史周公某以敏而好學
清不求知奬之轉清江教諭道卒應星為官懿行脩潔
俸入外毫髪無所染緇重道輕勢信理信心不談道學
而事事依道曰日用天則豈在多言平生孝思切至事
兄如父視兄弟子如子與人交無二口善解人過所作
[064-27a]
詩有二章其一章曰實勝未為恥名勝不恧而良賈戒
深藏所貴知者稀務實不務名聖賢是階梯其一章曰
公孫儒者為最下猶必强起始發駕古人自重今自輕
我亦胡為乎營營所著有四書大畧易經管窺易經燈
影詩文若干篇藏於家子日益閩書/ 何司徒撰墓志/
 
 
 
[064-27b]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