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52 閩中理學淵源考-清-李清馥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八
          廣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節林艾軒先生光朝學𣲖
 陳正獻公曰閩中洛學之興肇自建劍而莆儒風之
 盛自紹興以來四五十年崇尚洛學艾軒先生實作
 成之林公希逸曰自南渡後洛學中微朱張未起以
 經行倡東南使知聖賢心不在訓詁者自莆南夫子
[008-1b]
 始莆南者艾軒先生也朱子曰這道理易晦而難明
 某少年過莆見林謙之與方次雲説一種道理説得
 精神為之踊躍鼓動退而思之至忘寢食後來過莆
 二公已往無有能繼其學者矣劉後村曰以言語文
 字行世非先生意也先生乾淳間大儒國人師之文
 公於當世之學間有異同惟於先生加敬于時朝野
 語先生不以姓名皆曰艾軒觀此則公之從㳺陸公
 子正淵源程氏之學其時豈特為莆所宗仰哉先生
[008-2a]
 曽與楊次山手札自言與方次雲論晉代人物如寒
 蟬孤潔不入俗調心甚樂之方云此數人來孔子之
 門恐一日着脚不定乃悟夫子之門為人物凖的千
 歲人物要入得此窠様中乃為無愧耳此又先生與
 方氏黙會孔門親切之訓者也維時莆之宗𣲖發自
 艾軒其平日師友講習多從事於經術行檢使人知
 聖賢心不在文字訓詁間也聖學湮廢寥寥千載於
 孔門德行之科莫能尋討契合而不知其體認於學
[008-2b]
 問根柢淵源未易窺也朱子嘗釋善言德行之説謂
 所言皆其自已分上事故當時惟顔閔以上從事此
 工夫自洛閩之學興師弟講切無非此義而一發千
 古之矇方林二公得程氏緒餘殆窺見此㫖歟乾隆
 辛未四月望後一日書
   文節林艾軒先生光朝
林光朝字謙之莆田人學者稱艾軒先生少有聲塲屋
再舉禮部不第不復以得失為意聞吳中陸子正學出
[008-3a]
尹和靖遂往從之自是專心聖賢踐履之學通六經貫
百氏出入起居必中規矩歸莆設講於東井紅泉四方
來學者無慮數百稱為南夫子葢先生之學一傳為林
亦之再傳為陳藻三傳為林希逸其為教以身為律以
道德為權輿不專習詞章為進取計平生未嘗著書其
於聖賢微㫖有得於師傳者惟口授學者使之心通理
解嘗曰道之全體存乎太虚六經既發明之後世註解
固已支離若復増加道愈逺矣又曰日用是根株言語
[008-3b]
文字是註脚學者須求之日用求之不已則察乎天地
隆興元年年五十始以進士及第授袁州司户參軍乾
道三年龍大淵曽覿以潛邸恩倖進先生與劉朔以名
儒薦對頗及二人罪由是改知永福縣而大臣論薦不
已召試館職為秘書省正字歴著作郎進國子司業兼
太子侍讀九年張説再除簽書樞宻院先生不往賀遂
以顯謨閣出為廣西提㸃刑獄淳熈元年移廣東以擊
殺茶冦功拜國子祭酒四年孝宗幸國子監命講中庸
[008-4a]
大稱善面賜金紫除中書舍人兼侍講時吏部郎謝廓
然以曽覿薦賜同進士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從中出
先生愕然曰是輕臺諌羞科目也立封還詞頭孝宗度
先生必不奉詔改權工部侍郎請外遂以集英殿脩撰
出知婺州引疾提舉江州興國宫年六十五卒諡文節
先生老儒通達世務負士望甚重出使入朝徇義忘私
無田宅以遺妻子在後省久未有建明吕東萊私謂所
知曰未知此老若為收煞及繳駁謝廓然除命乃喜曰
[008-4b]
此舉過江後未有也先生既没朱文公嘗嘆曰某少年
過莆見林謙之方次雲説得道理極精細為之踴躍鼓
動退而思之至忘寢食後來再過則二公已没更無一
人能繼其學者矣陳正獻公曰莆儒風特盛自紹興以
來四五十年士始知洛學而以行義脩飭聞於鄉里者
艾軒實作成之也有集二十卷陳氏宓謂其森嚴奥美
上叅經訓下視騷辭劉氏克莊亦謂髙處迫檀弓穀梁
平處與韓並驅林氏俊曰艾軒不獨道學倡莆詩亦莆
[008-5a]
之祖用字命意無及者後付雖工其深厚未至也按先
生嘗師事同郡林霆林公深於象數之學者所著有易
論詩書語録中庸解等集莆陽文獻林閩書集朱/子語類 貞肅
   文畧
與朱編脩元晦曰前此數得來書祝耕老有五夫便人
去令來取書因循如許言之愧甚去年過黄亭只相隔
得三二日所欲道者亦何數唯耿耿比承除書之下此
在公論以為太遲不知賢者出處自有時直道之信善
[008-5b]
類増氣見教恭而安數語乃是從根株上説過來别後
對此如一對面語但所謂與虞仲達及此一節更記憶
不上是日説數件語當不止此耳林用中聞以館舍處
之得質正所聞而求所未聞甚善復之到官已三月偶
疾唾中有血雜出令人憂懸也
與楊次山曰某授徒三十年不過為塲屋舉子之習學
問一事雖稍涉其涯而所以作語及所以傳授於人唯
是一律豈敢輒出塲屋繩尺之外也某年近二十未知
[008-6a]
龜山所遺後來者為何書及隨計走都下此説一歴耳
又二三年中乃得之是時有周先生尹先生諄諄然八
九十歲人乃文靖公一輩流也王信伯得之於龜山施
廷先得之於信伯廷先吾友也廷先毎説洞庭之野有
一人吾所畏當買舟同一見之不及見此人廷先死矣
傷哉廷先毎對人道説必為之出涕廷先乃吾亡友方
正字次雲之友某以次雲六兄之故遂定交某幼歲聞
李太白石曼卿之為人即踴躍道其事又初讀晉書見
[008-6b]
一様人物如寒蟬孤潔不入俗調此心甚樂之一日對
次雲説古人如此終是不俗六兄云此數人來孔子之
門恐一日着脚不定某乃悟夫子之門為人物凖的千
歲人物要入得此窠様中乃為無愧耳
   詩
送别湖北漕李秘監仁甫詩曰文字眇煙雲過眼徒浩
浩所有未見書惜哉吾已老子雲客長安陳迹如一掃
同叔向來人我生苦不早亦聞青城山斯翁為有道瞿
[008-7a]
塘不可上秋夢長顛倒白日來西崑一見自應好縱譚
百代前至境非枯槁多為開口笑明日生懐抱黄鶴有
髙樓怳如事幽討攬轡逢道州聽書下下考周南勿留
滯掇拾供史藁分手重酸辛璠璵衆所寳十日不得面
何為太草草
   備考
陳正獻公俊卿撰艾軒祠堂記畧曰淳熈壬寅夏四月
永嘉林仲元來守此邦以厚風俗敦教化為本闔郡之
[008-7b]
士咸造於庭曰莆雖小壘儒風特盛自紹興以來四五
十年士始知洛學而以行義脩飭聞於鄉里者艾軒先
生實作成之也先生學通六經旁貫百代蚤㳺上庠已
而思親還里開門教授四方之摳衣從學者歲率數百
人其取巍科登顯仕者甚衆先生之為教以身為律以
道德為權輿不專習詞章為進取計也其出入起居語
黙問對無非率禮蹈義士者化之間有經行井邑而衣
冠肅然有不可犯之色人雖不識望之知其為艾軒弟
[008-8a]
子也莆之士風豈無所自先生殁已六年人思其矩範
願得立為祠宫春秋薦以苾芬以慰邦人之思太守乃
擇南城隙地為屋十六楹丹艧一新因謀刻歲月謁記
於予予於艾軒㳺四十年所謂三益之友其可辭乎
明貞肅氏俊撰艾軒文選序略曰吾家艾軒先生崛起
南服專志聖賢于時遺儒陸子正施廷先嘗學和靖龜
山先生特從指授以上紹伊洛之傳窮博而會之要絶
意著述東井倡道盡羣俊而朋來之四方年五十始奏
[008-8b]
名十一轉而至中舍平茶冦講中庸一再為孝宗褒奬
坐封還詞頭改工部侍郎以集英脩撰知婺州提舉興
國宫以卒先生長晦翁一十六歲晦翁商畧理道獨先
生意合嘉其精細退若有得請質時見於書兑澤南軒
於易有所異為晦翁獨與其繳駁新端也東萊曰平生
保任此老不負諡文節也君子謂允去今三百五十年
祠久圯墓之田易數姓穉弱二孫稀落可念龍坡之為
仰止書院馮公行健雷公孟升意也俊偕汝華謀曰先
[008-9a]
生嘗同晦翁講道以齒則兄以道則友晦翁固道學淵
源先生亦道學名𣲖一方而名天下稱南夫子無異詞
宜並祀雷喜白之馮暨貳暨大巡宣司監司督學議可
並祀二先生侍以莆髙弟子而復梓其文以傳云
   侍講陳英仲先生士楚以下/門人
陳士楚字英仲莆田人從學林公光朝登乾道八年進
士調臨江户曹攝新喻縣政化大洽改秩調侯官丞相
周必大薦之以國子監簿召對孝宗奬其誠實紹熈初
[008-9b]
除宗正丞兼嘉王府直講一日百官已趣班雪大作宰
相索表稱賀援筆立就朝士稱嘆青宫開經筵講周書
無逸章其解稼穡艱難曰百穀麗於土荄萌既敷方有
實三農力於田莠草既除方有秋以諷小人妨君子之
意夀皇傳諭曰陳直講説書議論精詳理致深奥得師
儒之道除右侍郎右史退葺御書閣扁陽春堂揖壺樓
觀稼亭皆宸筆揮洒慶元改元除侍講林希逸守莆祠
艾軒綱山樂軒于穀城山後人以士楚侑饗云莆陽文/獻閩書
[008-10a]
   主簿黄季野先生芻
黄芻字季野莆田人少從林艾軒學志行髙古自劉夙
劉朔林亦之而下皆推讓焉登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第
調懐安簿未上卒二劉葬之表其墓莆陽文獻/ 閩書
   推官卓進之先生先
卓先字進之莆田人少從林艾軒學年十五㧞鄉解紹
興四年年四十以特科調龍溪主簿歲旱疫多所全活
累遷建寧軍節度推官歲亢旱松溪政和建陽浦城四
[008-10b]
邑仰食下流客米府禁米舟出城先争曰四邑非建民
耶平生居官亷静言論據經與人寡合陳宓鄭爚許與
特甚而傅伯成尤敬重之族孫得慶莆陽文獻/ 閩書
   魏天隨先生几
魏几字天隨福清人從林艾軒以克己復禮問艾軒曰
五湖明月因以頴悟賦丹霞夾明月有半白在梨花之
句人以半白梨花郎目之其昆仲有雪堂天㳺亦名士
閩書志三/山郡
[008-11a]
   林載德先生阿盥
林阿盥字載德福清人林髙諸孫也從林艾軒學苦六
經無所入至欲投江死艾軒稱之謂魚鹽中膠鬲閩書/ 三
山郡/志
   陳先生叔盥
陳叔盥福清人少從林艾軒講學出揖客而容頳艾軒
曰心不負人面無頳容叔盥悟而自克遂以行誼名閩/書
郡三山/ 志
[008-11b]
   傅景初先生䝉
傅䝉字景初仙逰人少從林艾軒學工詞賦兼五經孝
宗朝嘗上萬言書退而講學龍池以淑後進閩書志仙/逰邑
   教授林恭之先生肅
林肅字恭之仙逰人淳熈三年進士少有文名與傅䝉
逰林艾軒之門試教官科授臨安教授卒仙逰邑志/ 閩書
   提舉楊似之先生興宗
楊興宗字似之長溪人祖惇禮字穆仲興宗少師事鄭
[008-12a]
夾漈後執經林謙之之門登紹興三十年進士調鉛山
簿孝宗登極上封事末陳以守為攻之䇿時相湯思退
主和議使人要曰若登對無立異當以美職相處郤之
累書抵東府力争孝宗嘉其志除武學博士丞相陳俊
卿舉充館職條對時弊歴遷校書郎與林謙之同校文
省殿擢鄭僑蔡幼學陳傅良時稱得人脩四朝會要歴
遷司勲郎論張説不當與趙汝愚同拜不報又駁楊和
王存中封爵太優忤時相虞允文乞祠出守處州大有
[008-12b]
政聲除知温州改嚴州終湖廣提舉著有自觀文集閩/書
   林先生恂如
林恂如莆田人少從林艾軒學嘗傾貲殫力脩築木蘭
坡之南岸堤祖國鈞建紅泉學延族子艾軒為師焉閩/書
   判官林井伯先生成季以下/家學
林成季字井伯艾軒從子有學行從朱子㳺朱子深器
重之所與筆札甚多趙忠定禮為上客毎事必咨仕興
國軍判官莆陽/文獻
[008-13a]
   備考
劉後村䟦趙忠定公朱文公與林井伯帖某為童子時
受教於先友井伯林丈初筮主靖安簿辱授印焉卷中
諸帖昔皆嘗見後三十餘年復從君保陳君見之葢先
友冡上之木已拱而其家亦益落矣感今念昔不勝悲
慨當乾淳間艾軒先生與忠定相君同館井伯丈以艾
軒猶子為忠定上客所交皆當世名人而於朱張吕三
君子尤厚忠定帖雖家事瑣碎亦謀焉文公帖如黨論
[008-13b]
之興大愚之貶衡陽之薨皆當時大變故士大夫掩耳
不敢聞公獨諄諄然赴告於井伯丈一太學生未脱韋
布而隱然任世道之隆替受諸老之付囑可不謂賢哉
初餘干縣尹有憾於忠定謫命下祖昔人憾萊公元城
故智張皇特甚井伯丈適在吳中先馳書以報忠定賴
以自安嗚呼使遇良史筆之豈減於陳仲弓郭有道耶
   漕舉吳省齋先生澥以下/交友
吳澥字清臣龍溪人兩請鄉舉有聲又請漕舉及同文
[008-14a]
館舉澥著述甚富援筆立成皆極精妙與陳知柔林光
朝諸公為莫逆交知柔嘗擊節稱賞謂其貌古心古學
古文古三山林子晦亦嘆其為天下竒才學者師之稱
省齋先生有省齋集行世道南源委/ 閩書
   縣令陳元榘先生昭度
陳昭度字元榘興化人紹興五年進士第為尤溪主簿
部使者檄令捃摭屬吏細過昭度憮然拂衣去閒居讀
書著文十餘年不出與鄉大夫林迪為忘年友艾軒林
[008-14b]
光朝次雲方翥正字劉夙兄弟皆嘗至其家登堂拜母
誼均兄弟既而教授藤州藤地鄙逺俗尚庳陋昭度勵
士以致知謹獨之學由是士競於學知所指歸改知長
樂縣未上卒昭度淵源濓洛為文得古法簡嚴閑淡理
致深逺艾軒志其墓謂不縁師授視横渠為同時獨曉
莆陽文獻/ 閩書
   鄭夾漈先生樵
鄭樵字漁仲興化人父國器太學生嘗鬻已田築蘇洋
[008-15a]
陂人食其德没於姑蘇樵年十六徒步歸葬自是謝絶
人事結廬越王山下閉户誦習卜築草堂夾漈居之久
之出逰名山大川搜竒訪古遇藏書家必留借讀夜則
仰觀星象寒暑寢食為之都忘一時名人如李綱趙鼎
張浚皆器重之初為小學經㫖禮樂文字天文地理蟲
魚草木方書之學皆有論辨紹興十九年上書曰草萊
臣鄭樵昧死百拜獻書皇帝陛下臣本山林之人入山
結茅欲讀古今之書通百家之學討六藝之文而為羽
[008-15b]
翼忽忽三十年著述之功百不償一不圖晚景獲見太
平松筠之節不改歲寒葵藿之心難忘日下恭惟陛下
留心聖學篤志斯文擢用儒臣典司東觀内外之藏治
有條理百代之典燦然可觀臣伏觀秘書省歲歲求書
之勤臣雖身在草萊亦欲及時效兹尺寸謹繕寫十六
部百四十卷恭詣簡院投進其餘卷帙稍多望賜睿㫖
許臣料理餘續當上進得展盡底藴詔以其書藏秘府
歸而益厲所學從者二百餘人尋喪母哀毁廬墓部使
[008-16a]
者舉孝亷者三舉遺逸者二皆不就二十七年以侍講
王綸賀允中薦應召明年上殿奏言臣處山林三十餘
年脩書五十種皆已就其未成者臣取歴代之籍始三
皇卒五季彚緝為一名曰通志體參馬遷法則稍異謹
摭其要覽十二編名曰脩史大例先上之帝曰聞卿名
久矣敷陳古學自成一家何相見之晚耶授右迪功郎
禮兵部架閣為御史葉義問所劾力乞還山改監南嶽
還家論著閲四年通志就詣闕請上會髙宗幸建康命
[008-16b]
為樞宻院編脩官尋兼攝簡詳諸房文字因求入秘書
省繙閲典籍詔許於三館假書觀之陸務觀以為一時
快事又坐言者寢及駕歸繳進通志而樵卒時年五十
九矣生平枯淡好施居鄉累歲不一詣守令筆札雖詔
從官給未嘗取也見人寸善推譽如有不及有來質問
者為之顛倒數於當路薦林光朝林彖學者稱夾漈先
生詩文有谿西集五十卷莆陽文獻/ 閩書
   州守蔣元肅先生雝
[008-17a]
蔣雝字元肅仙逰人少博學强記下筆輒數千言曲盡
其妙鄉先輩宋藻舉經傳扣雝随問隨答毎以南方夫
子稱之設席郡庠户履常滿與林光朝同時十人俱知
名號莆陽十先生登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教授泉州守
王十朋見其文大加賞識雝因作夢仙賦以獻十朋曰
長卿大人太白大鵬之比也又撰時政十議十朋嘆曰
此經世之文矣後知江隂軍再知通州以郡人張次山
坐與程明道邵康節同好惡得罪及陳瑩中任德翁嘗
[008-17b]
遷謫於此合為堂祀之扁曰三賢以厲風俗秩滿入覲
首言江東鹽課較之淳熈七年出入之數虧二萬緡主
筴者方以衍課増秩上矍然曰某人欺朕因訪本末雝
口誦指畫應對如響上曰卿材通練合以蒲郡處卿雝
拜謝上目其背方面材也將除贑州為宰執所沮退居
樸鄉十餘年凡四請祠以夀終著有樸齋文集子祈從
子有秋仙逰邑志/ 閩書
   徵士方直甫先生秉白
[008-18a]
方秉白字直甫莆人隱居教授林謙之方次雲劉賔之
復之諸名士皆其友也孝宗朝以孝亷薦不起郡守趙
彦勵嘗辟脩莆陽志有草堂文集閩/書
   州守方先生漸
方漸莆田人重和元年進士紹興中判韶州知梅湖南
恩歴官朝散郎平生清白無十金之産所至挾書自隨
積至數千卷皆手自纂定就寢不解衣林謙之質之答
曰夜或有尋討便不懐安為小屋三間以藏其書榜曰
[008-18b]
富文鄭節仲嘗就讀焉子林鄉貢進士孫其義曽孫應
莆陽/縣志
  文介林綱山先生亦之學𣲖
 按先生師事艾軒三十餘年莆人推先生嗣講席後
 先生之學授之陳樂軒藻亦嗣綱山講席林氏希逸
 創三先生祠奉祀并録其遺文所謂三先生者莆南
 林公光朝福清林公亦之陳公藻也惜三先生之學
 至希逸林氏而無傳矣葉文忠公向髙曰王信伯再
[008-19a]
 傳而亦之又再傳而希逸星辰没矣源流正學溯於
 前脩固皆同為洛學淵源也於乎懿哉
   文介林綱山先生亦之
林亦之字學可閩縣人盛年挾䇿逰四方卒不契去之
紅泉謁林艾軒光朝而師之左右三十餘年遂為髙弟
艾軒卒莆人推亦之嗣講席艾軒之學一本躬行亦之
户外履幾半於師矣或勸其著書答之詩曰講學紅泉
不著書只將心學授生徒趙汝愚帥閩辟入東井書堂
[008-19b]
待以賔禮上其學業於朝命未下卒學者稱綱山先生
一曰魚月先生著論語考工記毛詩綱山詩集景定間
林希逸追舉其賢贈迪功郎賜諡曰文介子簡字綺伯
莆中劉克莊少師之閩/書
   文逺陳樂軒先生藻
陳藻字元潔福清人師林亦之得艾軒經學之傳為時
通儒遂嗣亦之講席藻家貧篤志於學不求人知入則
課妻子耕織出則誘生徒絃誦登山臨水而已學者稱
[008-20a]
樂軒先生所著有語孟莊子杜詩解并詩集景定間門
人林希逸薦其賢贈迪功郎賜諡曰文逺閩書志三/山新
   中書林竹溪先生希逸
林希逸字肅翁號鬳齋福清人師事陳藻藻之學出於
林亦之亦之出於林光朝其授受逺有源委登端平二
年進士為平海軍節度推官以清白稱淳祐中遷秘書
省正字入對乞信任給諌又乞早决大計以慰人望理
宗皆開納歴翰林權直學士兼崇政殿説書以直秘閣
[008-20b]
知興化軍下車首詔學者云自南渡後洛學中微朱張
未起以經行倡東南使知聖賢心不在訓詁者自莆南
夫子始初疑漢儒不達性命洛學不好文辭使知性與
天道不在文章外者自福清兩夫子始學者不可不知
信從也因立三先生祠祀之併鋟其遺文以傳莆南夫
子者林光朝兩夫子者亦之藻也景定四年舉亦之及
藻為有道之士又舉林光遇幼承父澤奉親不仕並乞
褒崇詔有司為三人樹表書諡並祀之學宫希逸官司
[008-21a]
農少卿終中書舍人所著有易講春秋正附篇考工記
解竹溪稿子泳歴興化倅國子監丞劉克莊序希逸詩
宋自光朝三傳至希逸比之于師槁而華矣明代郭萬
程曰自道學興辭命多鄙光朝之門獨為斐然閩自楊
氏道南葢光朝可接羅李之宗惜時儒未深知者至希
逸而亡傳矣閩書三莆陽文/獻 山新志
   朝奉嚴坦叔先生粲
嚴粲字坦叔一曰明卿邵武莒溪人精毛氏詩箋註嘗
[008-21b]
自註詩曰嚴氏詩緝朱文公詩傳多采其説焉邵武/郡志
  按嚴氏粲自序詩緝在理宗淳祐戊申去朱子捐/館之歲已四十八年林氏希逸撰嚴氏詩緝序言
  華谷嚴君坦叔早有詩名江湖間甲辰余抵京以/同舍生見時出詩緝語我其説大抵與老艾合遂
  求全書而讀之今以序詩之年考之亦後於朱子/四十餘年嚴氏本傳所言朱子採其説者自邵武
  郡志如此今讀詩緝中所引用諸説凡朱氏曰者/皆文公朱子之説嚴氏採朱子之説而立傳者反
  謂朱子採其説相沿承誤似無可疑今録/原序并林序二篇附後俟考訂者再詳之
   備考
嚴氏粲自序詩緝曰二兒初為周南召南受東萊義誦
[008-22a]
之不能習余為緝諸家説句析其訓章括其㫖使之瞭
然易見既而友朋訓其子若弟者競傳寫之困於筆劄
胥命鋟之木此書便童習耳詩之興幾千年於此矣古
今性情一也人能會孟氏説詩之法涵泳三百篇之性
情則悠然見詩人言外之趣毛鄭以下且束之髙閣此
書覆瓿可也淳祐戊申夏五月華谷嚴粲序
林氏希逸詩緝序曰六經皆厄於傳疏詩為甚我朝歐
蘇王劉諸鉅儒雖罷落毛鄭舊説争出新意而得失互
[008-22b]
有之東萊吕氏始集百家所長極意條理頗見詩人趣
味然踈缺渙散要未為全書葢詩於人學自為一宗筆
墨蹊徑或不可尋逐非若他經然其流既為騷為選為
唐古律而吾聖人所謂可以興觀羣怨孟子所謂以意
逆志者悉付之明經家艾軒林先生嘗曰鄭康成以三
禮之學牋傳古詩難與論言外之㫖矣艾軒終身不著
書遺言間得於前一輩鄉長老客逰二十年未有印此
語者華谷嚴君坦叔早有詩名江湖間甲辰余抵京以
[008-23a]
同舍生見時出詩緝語我其説大抵與老艾合且曰吾
用於此有年非敢有以臆决摭諸家而求其是要以發
昔人優柔温厚之意而已余既竦然起敬遂就求全書
而讀之乃知其鈎貫根葉疏析條緒或會其㫖於數章
或發其微於一字出入窮其機綜排布截其幅尺辭錯
而理意曲而通逆求情性於數千載之上而興寄所在
若見其人而得之至於音訓疑似名物異同時代之後
前制度之纎悉訂證精宻開卷瞭然嗚呼詩於是乎盡
[008-23b]
之矣易盡於伊川春秋盡於文定中庸大學語孟盡於
考亭繼自今吾知此書與並行也然則華谷何以度越
諸子若是哉余嘗得其舊藁五七言幽深夭矯意具言
外葢嘗窮諸家閫奥而獨得風雅餘味故能以詩言詩
此牋傳所以瞠若乎其後也余曰艾軒惜不見子君曰
子又豈容遺艾軒之言故不自揆而為之叙云爾是年
十有二月竹溪鬳齋林希逸書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