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13 郝氏續後漢書-元-郝經 (master)


[096-1a]
  欽定四庫全書


  續後漢書卷八十七中上  元 郝經 撰


  録第五中上


  禮樂


  人𩔖上明 堂辟 雍 靈臺 養老 燕射 鄉飲 二王後孔子祠 羣祀 宗廟 禘祫 時享


  薦獻配享


  明堂


  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宫即路寢也周官匠人夏后氏世
[096-1b]
室堂修二七廣四修一五室三四歩四三尺九階四旁
兩夾窻白盛門堂三之一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
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
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月令天子春
居青陽夏居明堂秋居總章冬居𤣥堂中央居太廟
太室皆有左右个太廟孟仲季月徙居之此三代宫
室之制見于經而可按者也蓋前列臯庫雉應路五
門太廟居中南則明堂東則青陽西則總章北則𤣥
[096-2a]
堂堂皆五室其四堂中室皆曰太廟太廟中室則曰
太室其左右室皆曰个凡五堂二十五室則應天之
數并五門為三十則應地之數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河圖之象也聖王制作皆有所本無非自然故侯甸
采衞之服公侯伯子男之爵太祖四親王之廟齊斬
期功緦之服吉凶軍賓嘉之禮凡五性五徳五行五
氣五時五方五帝皆其數也五堂之中皆曰太廟中
堂又獨為太廟非宗廟之廟也祏主所位自為宗廟
[096-2b]
堂之中位神之所在人之主也故亦為廟謂之廟堂
左右室曰个者个介也所以介乎廟也左氏傳謂
寘饋于个是也東曰青陽方色青而陽氣發生也西
曰總章萬物西成總聚有章也北曰𤣥堂方色𤣥而
陰幽之所也南曰明堂正陽中位嚮明而治明徳明
民以接神明為王路寢謂之大寢夏后氏謂之世室
者言世世相繼之居室也殷人曰重屋者非屋上下
重也後有𤣥堂中有太廟而太寢居前其屋重也名雖
[096-3a]
異而其為路寢一也四堂居後而明堂以五居中位前
乾之九位飛龍在天大人所造位乎天位尊臨八極普
天萬國利見大人故孟子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以
人交天則饗帝於郊以天臨人則祀帝於明堂天子代
天理物則為布政之宫其廵狩方岳亦為明堂朝諸侯
之堂也故京師王朝有明堂四方四嶽有明堂周制也
顔師古曰周書之叙明堂紀其四靣則有雉門應門固
王者常居爾其青陽總章𤣥堂太廟及左右个與四時
[096-3b]
之次相用則路寢之義足為明證文王居明堂篇帶以
弓韣祠于高禖九門磔攘以禦疾疫置梁除道以利農
夫令國有酒以合三族凡此事等皆合月令之文觀其
所為皆在路寢也又周官明堂之制度九尺之筵東西
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其制即大寢也黄帝曰合宫
堯曰衢室舜曰總章殷曰陽館周曰明堂皆路寢也由
漢以來議者不一唯此合乎周制明堂為路寢無疑事
天尊祖治人莅政饗覲居息正終斂殯皆於斯室張老
[096-4a]
所謂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者也原注禮檀弓晋獻文子成室晋
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
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靣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故春秋書公薨於路寢

為正終諸侯之路寢即天子之明堂明堂亦王之路寢
也蔡邕曰東曰青陽南曰明堂西曰總章北曰𤣥堂中
曰太室取其宗祀之清貌則曰清廟取其正室之貌則
曰太廟取其尊崇則曰太室取其向明則曰明堂取其
四門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四靣周水則曰辟雍異名而
[096-4b]
同事其實一也薛綜註東京賦曰於此班教則曰明堂
大合樂射饗則曰辟雍司歴紀候節氣則曰靈臺按此
二說其以王宫五位之南為明堂是已謂太廟太學辟
雍靈臺實一而異名則非周制也太廟自謂宗廟太學
辟雍自為學宫而靈臺則占候之所也太廟七廟太學
五學如王宫之制明堂則王宫正南一位耳固不同也
辟雍取其周水學之異名也王宫雖亦周水與廟學實
異處也靈臺則一臺又與辟雍異處豈得即為明堂哉
[096-5a]
其四門之學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掌以媺詔王虎
門王聽朝於路寢之門也王聽朝之暇即此問學故
師氏俟于門下非太學之四門也故明堂學問聽政之
常所而太學亦時造之耳又大戴禮謂在近郊凡九室
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葢之以茅上圓下
方赤綴户白綴牖又謂之文王之廟孝經援神契謂明
堂上圓下方八忩四逹布政之宫在國之陽新論謂天
稱明故曰明堂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忩法八風四逹
[096-5b]
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
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蔡邕曰其制度之數各
有所法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䇿也屋圓徑二百一十
六尺乾之䇿也太廟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徑九丈
隂陽六九之變也圓葢方載六九之道也八闥以象八
卦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宫以應十二辰三十六户七十
二牖以四户八牖乗九室之數也户皆外設而不閉示
天下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鍾九九之實也二
[096-6a]
十八柱列於四方七宿之象也堂高三丈一應三統四
鄉五色以象五行外廣二十四丈應一嵗二十四氣四
周以水象四海王者之大禮也是皆不經見大抵傅㑹
曲為之制王者聽政於朝則有路寢若於近郊國之陽
而别建明堂以布政日率百官而造焉則朝廷宫寢為
虚位豈理也哉王宫則右社稷左宗廟文世室則在其
中又豈於近郊復立文王之廟乎周官匠人互舉三代
之制祗歩尋筵深廣崇卑之數而已又豈若諸說之堂
[096-6b]
室户牖忩闥之若是多乎哉誠如其說則秦之阿房不
為過又豈王者卑宫室茅茨不剪土堦三尺清廟茅屋
之義哉皆不足徴也然自其說出于是大起夸毗異制
瀆神病民之端武帝初即位用趙綰王臧議欲立明堂
辟廱徴魯申公議其制㑹竇太后好黄老術綰臧自殺
遂格不行其後濟南人公玉帶上黄帝明堂圖一殿四
面無壁以茅葢通水水圜宫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
入名曰昆侖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於是作明堂汶
[096-7a]
上如帶圖祠㤗一五帝於明堂上坐合高皇祠坐對之
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從昆崙道入拜明堂
如郊禮畢燎堂下而上于是啟土木之侈以栢梁災作
建章宫度為千門萬户矣光武中元元年起明堂大抵
合戴禮及䜟緯置于平城門外上圓下方十二堂九室
八忩七十二牖十有二户車駕出從平城門先立明堂
乃至郊祀其制亦不經後世夤縁増大至為萬象神宫
玉清昭應景靈等宫至數千萬屋竭生民膏血以奉無
[096-7b]
用土木大弊天下皆不經之制啟之也古非天子不議
禮不制度不考文故言而世為天下道動而世為天下
法凡壊法亂紀反常惑衆異服異言則誅匹夫而横議
臆制挾詭道徴䜟緯天子乃委國典而聽之開殺天下
萬世之端可不辯哉可不慎哉


  辟廱


  辟廱天子學宫也水如璧圜外以節觀者通中而有四
門廱㙲也㙲水為澤也故又謂之澤宫其制如明堂明
[096-8a]
堂五室辟廱五學太學居中如明堂之太室東西南北
之四學如青陽明堂總章𤣥堂初文王作邑于豐考古
學制引豐水立辟廱武王作邑鎬京引鎬水為辟廱故
靈臺辟廱文王之學也鎬京辟廱武王之學也周公制
禮樂而辟廱為天子學宫諸侯半之曰泮宫大司樂掌
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如舜命䕫
典樂教胄子之制凡直寛剛簡中和祗庸孝友之徳歌
詠聲音諷誦言語舞蹈之節風賦比興雅頌之義禮樂
[096-8b]
射御書數之文干戚羽籥鍾鼓管絃之技燕射食饗升
降揖遜之儀極其至則天道性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教之習之性之身之審刑
法治軍旅獻俘授馘莫不造焉以為王政之本風化之
原故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宫辟廱者天子設教之宫也
三代太平之本盡在是矣周衰道學廢缺天下始亂最
所先務皆以不急而損之以趨功利至於鄭然明欲毁
鄉校蹶本植末卒皆僨斃折入于秦漢興至孝武董仲
[096-9a]
舒對䇿謂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
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義教化明而
習俗成故天下常無一人之獄請更化立學校上不能
用其後公孫𢎞為學官奏請立太學首善自京師為博
士置弟子員著為功令宣帝時王吉上䟽謂公卿幸得
遭遇其時未有建萬世之長䇿舉明主於三代之隆者
也其務在於簿書斷獄聼訟而已非太平之基也碩與
大臣延及儒生述舊禮明王制驅一世之民躋之仁夀
[096-9b]
之域上不納其言乃謂漢家自有制度以覇王道雜之
成帝時劉向說上宜興辟廱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
聲盛揖讓之容以風化天下以向言下公卿議㑹向卒
丞相大司空奏請立辟廱按行長安城南營表未作帝
崩王莽專國立學官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曰
庠術曰序遂立辟廱京師光武反正大興學校立辟廱
于洛去明堂三百歩明帝臨廱拜老横經問道冠帶縉
紳之士圜橋門而觀望者億萬計可謂盛矣然而徳化
[096-10a]
未洽終不及三代之隆者國家誘士以利禄師生誦習
者章句㓜不習於禮樂長不熟於踐履不明大學之道
不能窮理盡性紊其心法而違乎教本天子不為帝王
之學不躬化而力治故雖有辟廱之名而無辟廱之實


  二王後


  興滅國繼絶世崇明祀保小寡古之盛王之用心公天
下而不自私者也故凡神明之後皆有封國以為世祀
[096-10b]
於是有萬國之多又以所代之國及所聞之世為王者
後謂之二王其國得用天子禮樂祭其始祖行其正朔
不考功有誅無絶待以客禮而不臣其來見則迭為賔
主謂之王賔書所謂虞賔在位是也原注堯子丹朱為王者後有虞之賔
周武王誅紂有天下未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薊帝

堯之後於祝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東
婁公於把周公既平三監封殷帝乙之子微子于宋爵
獨為公為二王後謂之周賔又以武王元女大姬配陳
[096-11a]
胡公滿以備三恪於是古帝王之世皆服于周而血食
遍天下仁至義盡矣秦人以天下為己私罷侯置守生
民以來無國不滅無世不絶二帝三王之子孫皆為庻
人無復尊賢嘉賔之禮矣案以上大典為一條王莾簒代謂予惟
黄帝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夏禹臯陶伊尹
咸有聖德格于皇天予甚嘉之營求其後將祚厥祀惟
王氏虞帝之後也出自帝嚳劉氏堯之後也出自顓頊
於是封姚恂為初睦侯奉黄帝後梁䕶為修遠伯奉少
[096-11b]
昊後原注服䖍曰以為伯益之後故封之皇孫功隆公千奉帝嚳後劉歆
為祁烈伯奉顓頊後國師劉歆子疊為伊休侯奉堯後
原注顔師古曰祁烈伯别一劉歆非國師公也媯昌為始睦侯奉虞帝後山遵
為褒謀子奉臯陶後伊元為褒衡子奉伊尹後漢後定
安公劉嬰位為賔周後衛公姬黨更封為章平公亦為
賔殷後宋公孔𢎞運轉次移更封為章昭侯位為恪夏
後遼西姒豐封為章功侯亦為恪凡六代後二臣後二
賔二恪皆文姦飾詐盗國之偽制也莽誅光武皆除之
[096-12a]
案以上大典為一條東漢之世其後魏晉簒代如孝獻末帝陳留
王雖有封國然皆禁錮不以為賔第以禮終而加之諡
用王者禮葬有足嘉者宋齊而下既弑其君又簒其國
優崇之禮初倣魏晉尋即誅除以絶人望不復繼其世
又曹馬之不若可與語帝王之制乎案以上大典為一條通計此篇正文
止三段中間不相聯屬疑有闕文


  宗廟


  宗廟祖宗之廟也虞書稱受終于文祖原注孔安國曰堯文徳之祖廟
[096-12b]
馬融曰文祖天也天為文萬物之祖此説非歸格于藝祖原注孔安國曰藝文也即文祖

命于神宗原注文祖之宗廟言神尊之舜後堯禹後舜三聖皆黄帝
之系故黃帝為始祖太廟百世不遷即文祖藝祖廟也
神宗者堯於禹為祖考於嚳為太宗有聖神之徳始以
天下禪授而不與其子舜禹宗之而受天命故謂之神
宗至啟以親繼而子為後始祀鯀于郊為所出之帝而
以禹為宗故祭法謂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
宗堯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古之帝
[096-13a]
王宗廟之稱始見於此然其廟數制度無徴原注按史記黄帝生
𤣥囂昌意𤣥囂之孫帝嚳帝嚳生堯𤣥囂生橋𤣥七世孫舜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舜而上惟顓頊
嚳為帝有聖徳故皆郊祖之至周而始見其制曰天子七廟三昭三

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
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庻
人祭於寢徳厚者流光徳薄者流卑貴始本徳制為數
度所以勸也其祭有廟祧壇墠之數天子七廟一壇一
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
[096-13b]
月祭之遠廟為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
墠壇墠有禱則祭無禱則止去壇為鬼原注周禮守祧常守先公先王
之廟祧其遺衣服藏焉鄭𤣥曰廟謂太祖之廟及三昭三穆遷主所藏曰祧先公之遷主藏于后稷之廟先王
之遷主藏于文武之廟遺衣服大斂之餘也又曰封土曰壇除草曰墠王皇皆君也顯明也祖始也享嘗四時
之祭也諸侯五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

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為
墠壇墠有禱則祭無禱則止去壇為鬼大夫三廟二壇
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祖考無廟
[096-14a]
有禱則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適士二廟一壇曰考廟曰
王考廟享嘗乃止皇考無廟有禱則為壇祭之去壇為
鬼官師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庻
士庻人無廟死曰鬼天子以始封之君為太祖百世不
遷周后稷初封邰故以后稷為太祖文王受命作周武
王有天下故文為昭宗武為穆宗亦百世不遷太祖東
嚮直帝出之位示生民之本也昭者神明臨下故為父
行而南靣穆者共黙事上故為子行而北靣祖孫相及
[096-14b]
父子不並列所以别尊卑也三昭三穆者三隂三陽合
而為六法乾坤也太祖之一而不易法太極也昭穆之
變動屢遷法大易也一易一不易所以為八卦六十四
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䇿為物不貳則生物不測故為
子孫兆民千億無窮之祖宗也四世而其服已窮而猶
有緦五世而同姓已殺而猶有免故止於六世其實至
親者四世故文武不遷親廟祗四也原注禮五服齊斬三年其次期其次
大功九月其次小功五月又其次緦麻三月上至高祖下及𤣥孫旁及堂從縱横皆五至免則無服於是

[096-15a]
后稷為太極文武為二儀四親為四象又合生生之易
以為親疎之别祧者神之兆也無位於廟别為之兆也
禰廟之主遷入為考祖考之主遷出為祧昭主祔於文
廟穆主祔於武廟新主復入廟主復出為祧舊祧出降
為壇舊祧復出壇主復降為墠舊壇復出墠主出降為
鬼而藏之宗祏置之祧廟不復祭禱至大禘則並合食
于太祖故祧壇墠鬼帝一昭穆相代與四親廟凡八世
至鬼則皆積而藏之其數無窮原注決疑要註毁廟主藏廟外户之外西牖之
[096-15b]
中有石函名曰宗祏函中有笥以盛主親盡則廟毁毁廟之主藏于始祖之廟一世為祧祧猶四時祭之二世
為壇三世為墠四世為鬼祫乃祭之有禱亦祭之袷於始祖之廟禱則迎主出陳於壇墠而祭之事畢還藏故
室迎送皆蹕禮也不言祧廟而言祫葢諸侯禮也諸侯不得祖天子以始封之

君為祖親廟四而無祧遷主則藏于祖廟之宗祏大夫
又無顯考祖廟士又無皇考廟官師下士也又無王考
廟諸侯則月祭三廟視天子之親廟享嘗二廟視天子
之祧廟大夫士則享嘗而無月祭皆降殺以兩此又名
分之别皆周公酌六代之典體道立極以為經制者也
[096-16a]
或者謂天子立四親廟又立高祖之父高祖之祖并太
祖為七廟又有文武姜嫄廟為十廟夫四親之廟高曽
祖考也其上則緦免入于兩祧於是為三昭三穆去廟
為祧則親盡去祧為壇則無服其下則子孫曽𤣥猶上
之高曽祖考也與天子之族為九族此不易之道也又
至高祖之祖則壇墠猶為親矣非制也夫姜嫄帝嚳之
妃后稷之母周人未嘗立廟魯頌閟宫首章有赫赫姜
嫄其徳不囘之文說者乃謂閟閉也先妣姜嫄之廟在
[096-16b]
周常閉而無事所謂禖宫也是皆曲說不可以按閟深
宻也宫廟也曰閟宫猶曰清廟云爾魯太廟也魯人頌
僖公之徳推本周之所自出故自姜嫄后稷至于太王
文武周公魯公莊公而及僖公爾非閟宫為姜嫄廟也
原注魯頌閟宫頌僖公能復周公之宇也閟宫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徳不囘云是生后稷降之百福云
后稷之孫實維大王云至于文武纉大王之緒云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云周公之孫莊公之子龍旂
承祀六轡耳耳是說一出後世乃為母后特立廟又益七廟為

九廟紊禮經矣原注唐𤣥宗初建九廟故宗廟之制周七廟為正
[096-17a]
一祖二祧四親親䟽之殺尊卑之等族屬之序不可易
也周衰經制漸壊或祖非所祖而豐于昵擅毁擅立反
易天常成周獨存宣榭而見莊宫原注公羊傳成周者何東周也宣榭者何
宣公之榭也何休曰不毁者有中興之功左氏傳王子朝入于王城鄩羅訥諸莊宫 鄭乃舍桓

公而祖厲王原注史記鄭桓公友宣王之母弟封於鄭左氏傳鄭祖厲王猶上祖也晉不
祀唐叔而朝武宫原注史記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唐左傳王命曲沃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云公子重耳入於晉師丙午入於曲沃丁未朝於武宫云逆周子于京師而立之辛巳朝於武宫魯周

公稱太廟魯公稱世室群公稱宫宫廟有毁而無立越
[096-17b]
十一世又立武宫乃以魯公為文世室武公為武世室
如周文武二祧而不毁原注按史記武公孝公惠公隱桓莊閔僖文宣成十一世左氏
傳成公二年春二月季文子以鞌之功立武宫非禮也公羊傳立者不宜立也禮記明堂位魯公之廟文世室
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鄭𤣥曰此二廟象周有文王武王之廟也室者不毁之名及意如逐昭

公禱於焬公昭公客死於外乃越十九世而特立焬宫
原注史記焬公伯禽子考公弟歴幽魏厲獻真五世而至武公武公至成公十一世又歴襄昭至定公三世共
十九世又𦵏昭公於墓道南孔子為司冦始溝而合諸墓

又不以其主袝廟至陽虎專政始得從祀先公而列諸
[096-18a]
昭穆三家皆出於桓公而立於僖公乃獨不毁桓僖與
魯公並為世室原注左氏傳哀公三年桓僖宫災孔子在陳聞火曰其桓僖乎杜預曰言桓僖
親盡而廟不毁冝為天所災魯秉周禮而見諸魯君者如是况異姓

列國之事乎下逮戰國莫不僣王稱帝周制大壊而宗
廟之禮亡矣秦始皇作信宫渭南更命極廟以象天極
其先公先王廟或在西雍或在咸陽二世立自襄公以
下七廟軼毁群臣以禮進祠尊始皇廟為帝者廟祖仍
稱極廟親祀之其七廟周制也極廟自為秦制漢無始
[096-18b]
封之祖所出之帝太上皇崩立太上皇廟祀禮不及祖
考又令諸侯王皆立太上皇廟高祖崩立高廟又令諸
侯王皆立高廟謂之原廟原注原再也京師已有廟而復再立廟也其無始
封之祖所出之帝祗立高廟後世以次為昭為穆可也
乃立太上皇廟又皆令諸侯立之非制也文帝作顧成
原注應劭曰文帝自為廟制若頋望而成猶文王靈臺不日成之也故曰頋成如淳曰身存而自為廟若
尚書之顧命也應說為得生存而自為立廟且為之名亦非制也其

後景帝廟號徳陽武帝廟號龍淵昭帝廟號徘徊宣帝
[096-19a]
廟號樂游元帝廟號長壽成帝廟號陽池皆特制名亦
始皇之信廟極廟啟之也景帝以功莫大於高皇帝徳
莫盛於孝文皇帝高皇帝宜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
帝宜為帝者太宗之廟郡國諸侯各立太宗之廟其尊
高帝為漢太祖廟是已不以孝惠孝文為昭穆皆特立
廟非制也宣帝立尊孝武廟為世宗廟猶景帝之尊孝
文也又立皇考廟園曰奉明帝戾太子之孫史皇孫之
子而繼孝昭為之後孝昭戾太子之弟於帝為皇叔祖
[096-19b]
故不以戾園為皇祖考以避孝昭祗以史皇孫為皇考
而置園廟亦禮之變以為人後者為之子則猶以小宗
而合大宗統體紊矣原注春秋成公十四年仲嬰齊卒公羊傳曰仲嬰齊者何公孫嬰齊
也公孫嬰齊則曷謂之仲嬰齊為兄後也兄後則曷為謂之仲嬰齊為人後者為之子也為人後者為之子則
其稱仲何孫以王父字為氏也襄仲生公孫歸父歸父逐而無後以兄子嬰齊為後故以王父字為氏曰仲

堯舜非親而禪讓舜為堯服斬衰若喪考妣三年月正
元日始免喪格于文祖不以瞽瞍為皇考祖顓頊而宗
堯今祖孝昭而不為之子而無服豈禮也哉自是漢有
[096-20a]
二本兩宗之亂制哀帝後成帝而以定陶㳟王為皇考
追尊曰㳟皇安帝後和帝以清河孝王為皇考追尊曰
孝徳皇桓帝後質帝以河間孝王為皇祖追尊曰孝穆
皇以蠡吾侯為皇考追尊曰孝崇皇靈帝後桓帝以祖
淑為皇祖追尊曰孝元皇父萇為皇考追尊曰孝仁皇
遂為漢制而不以為非皆孝宣啓之也光武中興立四
親廟雒陽南頓君稱皇考廟鉅鹿都尉稱皇祖考廟鬱
林太守稱皇曽祖考廟節侯稱皇高祖考廟又令郡守
[096-20b]
祠於園廟帝以盛徳大功克服舊物誅除元惡討平諸
僣再造皇極同符高祖且未嘗後平帝不繼其世為祖
考立廟可也然既立高廟祠文武宣元以為祖宗又尊
四親為皇考皇祖亦未免以小宗並大宗為二本也父
為諸侯子為天子𦵏以諸侯祭以天子立親廟於舂陵
用諸侯之制使别子為宗帝嵗時廵幸以天子禮祭之
於京師立太廟序昭穆祀高皇帝以下禮也初漢諸帝
廟皆祠不毁元帝用貢禹韋𤣥成匡衡等迭毁之議盡
[096-21a]
罷祖宗廟在郡國者京師惟存高廟以下四親廟其親
盡者自孝惠廟皆毁之有意乎推本之也未幾成帝皆
復之哀帝立復詔議迭毁之制劉歆議以為天子七廟
宗不在數故殷太甲為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
其廟不毁孝武皇帝有大功於天下孝宣皇帝尊為世
宗之廟建之萬世今不宜毁從之其謂七廟常數自宜
迭毁宗不在數其廟不毁是已然不言祧壇墠鬼之次
七廟之外特立太宗世宗二廟則為九廟理亦未備又
[096-21b]
謂禮無毁廟惠景不當毁亦無據也於是終西漢世無
毁廟自京師至郡國其廟不啻數百所矣原注習學記言貢禹匡衡
郊廟議其禮可言而其時不可言何也事天與奉先有進而無退故先王之禮嚴於初既定則敬守而不敢易
秦漢以來其始大抵草創茍且出于一時之意及後文物議論既盛方據禮以抑俗損其已隆而欲反之於古
無怪其難也至劉歆阿循人情多設疑慮依違其説破壊禮經以彌縫時好葢猶在禹衡之下而班氏父子乃
以為博而篤學者所當詳考也 班彪曰漢承亡秦絶學之後祖宗之制因時施宜自元成後學者蕃滋貢禹
毁宗廟匡衡改郊兆何武定三公後皆數復故紛紛不定何者禮文缺㣲古今異制各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
考觀諸儒之議劉歆博而篤矣平帝時王莽奏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

[096-22a]
廟為高宗天子世世獻祭不毁又尊孝成廟曰統宗孝
平廟曰元宗故西漢有六宗廟原注大宗世宗中宗高宗統宗元宗也
東京凡帝立廟皆上尊號稱宗明帝曰顯宗章帝曰肅
宗和帝曰穆宗安帝曰恭宗順帝曰敬宗桓帝曰威宗
亦有六宗廟夫孝宣中興明章盛徳與文武並焉可也
如元帝漢室禍基之主安順之不君而亦宗之非制也
後世凡稱帝者既有謚號復稱廟號昉乎是矣獻帝初
平中用蔡邕議罷不制之號而毁其廟祗立髙廟一祖
[096-22b]
二宗近親四帝始合周制而漢亡矣昭烈皇帝章武元
年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而其制不可考建安十八
年曹操為魏公始封宗廟于鄴用諸侯禮立五廟二十
年春二月曹操至鄴辛未有司以太牢告至䇿勲于廟
甲午始春祠令曰議者以為祠廟上殿當解履吾受錫
命帶劒不解履上殿今有事于廟而解履是尊先公而
替王命敬父祖而簡君主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又臨
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夫盥以潔為敬未聞擬向不
[096-23a]
盥之禮且祭神如神在故吾親受水而盥也又降神禮
訖下階就幕而立須奏樂畢竟似若不愆烈祖遲祭不
速訖也故吾坐俟樂闋送神乃起也受胙納神以授侍
中此為敬恭不終實也古者親執祭事故吾親納于神
終抱而歸也仲尼曰雖違衆吾從下誠哉斯言也延康
元年曹丕稱王追尊其祖騰為太王祖母曰太王后黄
初元年既簒代又追尊太王曰太皇帝操曰武皇帝二
年六月以雒陽宗廟未成祠操於建始殿親執饋奠如
[096-23b]
家人禮禮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庻人無廟故祭於寢有
宫室而無宗廟稱帝而自同家人可與語禮哉四年有
司奏立二廟太皇帝大長秋特進侯與高祖合祭親盡
以次毁特立武皇帝廟四時享祀為魏太祖萬世不毁
以嵩為始封之祖操為受命之帝嵩為祖而操為宗皆
不毁可也以嵩親盡則毁而操為祖不毁是毁祖而存
宗非制也祗立二廟不别昭穆亦非禮也曹叡太和元
年春正月詔曰尊嚴祖考所以崇孝表行也追本敬始
[096-24a]
所以篤教流化也是以成湯文武實造商周詩書之義
追尊稷契歌頌有娀姜嫄之事明盛徳之源流受命所
由興也自我魏室之承天序既發迹於高皇太皇帝而
功隆於武皇文皇帝至於高皇之父處士君潜修徳譲
行動神明斯乃乾坤所福饗光靈所從來也而精神幽
逺號稱罔記非所謂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而下㑹議
號謚侍中劉曄議曰聖帝孝孫之欲褒崇先祖誠無量
已然親疎之數逺近之降葢有禮紀所以割斷私情克
[096-24b]
成公法為萬世式也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唐
有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漢氏之初追謚之議不過其
父上比周室則大魏發迹自高皇始下論漢氏則追謚
之禮不及其祖此誠徃代之成法當今之明義也陛下
孝思中發誠無己巳然君舉必書所以慎於禮制也以
為追尊之義宜齊高皇而已尚書衛臻與曄議同事遂
施行夏四月初營宗廟于雒陽三年夏六月追尊高祖
大長秋騰為高皇帝夫人吳氏曰高皇后冬十一月雒
[096-25a]
陽廟成詔太常韓暨持節奉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
帝神主于鄴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廟則鄴廟至
曹丕始四室不知操之五廟所祀者為何人曹嵩已自
不知生出本末或以為夏侯之子則五廟之主亦偽也
原注裴松之曰黄初四年有司奏立二廟太皇帝大長秋與文帝之高祖共一廟特立武帝廟百世不毁今此
無高祖神主葢以親盡毀也此則魏初惟立親廟祀四室而已至景初元年始定七廟之制孫盛曰事亡猶存
祭如神在迎遷神主正斯宜矣青龍二年夏四月丙寅詔有司以大牢

告祠文帝廟景初元年有司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
[096-25b]
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樂用
咸熈之舞帝制作興治為魏烈祖樂用章武之舞三祖
之廟萬世不毁其餘四廟親盡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廟
祧之制叡從之夫郊祀天廟祀祖報本反始也故尊無
二上廟無二祖大一統也以文武之盛祗曰宗祀光武
之烈雖曰世祖不敢與高廟並所以尊祖正本也曹氏
祖孫三人相繼建號皆為祖立廟其不經之制又漢以
來所未有也叡尚生存稱祖立廟樂其諛侈不以為忌
[096-26a]
太庸騃矣雖用周制不足稱也原注孫盛曰夫謚以表行廟以存容皆於既没
然後著焉所以原始要終以示百世也未有當年而逆制祖宗未終而豫自尊顯昔華樂以厚斂致譏周人以
豫㓙違禮魏之群司於是乎失正初孫權不立太廟以堅嘗為長沙太

守立廟于臨湘使太守奉祠而已孫亮五鳯二年十二
月始作太廟于建業太平元年春正月為權立廟稱太
祖孫氏之業啓于武烈建于桓王而成於權亦既僣號
則武烈宜為太祖之廟桓王與權宜如文武二宗皆不
毁以次各為昭穆可也不立太廟而祖權其制不足稱
[096-26b]


  禘祫


  禘祫王者宗廟大祭也享帝極於郊尊祖極於禘禘諦
也諦視帝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也禘郊宗祀皆有配
者親之也尊尊故親親仁之盡義之至誠敬之極也禘
必配所出事死如事生親親之至也郊必以配天事天
猶事親宗祀配上帝事親猶事天尊尊之至也親親尊
尊王政之本也故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
[096-27a]
如示諸掌乎周制天子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祫合也祧
壇墠鬼之主與昭穆並列皆如其次合食于太祖之廟
禘則又推太祖所出之帝諦審毁廟與未毁廟之主定
其昭穆而大饗之禮又盛於祫故謂之五年而再殷祭
殷盛也諸侯三年一祫而不殷祭以始封之君為太祖
不敢祖所出之帝故不禘也周祖后稷而帝嚳為所出
之帝故禘則帝嚳正東嚮之位以后稷配其先公先王
已毁未毁各以昭穆列食于前儀禮曰禽獸知母而不
[096-27b]
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
學士則知尊祖矣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
出而禘之位尊者祭遠徳隆者孝廣故大𫝊曰禮不王
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諸侯及其太
祖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原注省察也干請也
大夫三廟士二廟無太祖而祭不及高祖其君省察其功徳命之特祀然後干請而合祭高祖于壇墠而已

此其禮節之等也周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
食享先王肆獻祼祫也饋食禘也以其禘視諸帝故謂
[096-28a]
之禘與祫相間故謂之間祀追及祖之所自出故又謂
之追享五嵗再閏而盛祭故謂之殷祭大於常祭故又
謂之大祭如事生之有享獻故又謂之肆獻祼祫則合
食而已故謂之饋食其實一也原注鄭𤣥曰肆者進所解牲體謂薦熟時也獻
獻醴謂薦血腥也祼之言灌灌以鬱鬯謂始獻尸求神時也祭必先灌乃後薦腥薦熟於祫言肆灌献於禘言
饋食互相備也禘必以孟夏四月陽極於上隂伏于下純乾用

事天地明察神明彰著故正尊卑之分也祫必以孟冬
十月隂極于上陽伏于下純坤用事天地閉藏百穀成
[096-28b]
熟故合聚飲食也禘猶祀天祫猶祀地皆本隂陽以立
義天子禘而諸侯祫又君臣之義也夫月祭及親廟而
不及祧廟時祭及祧廟而不及毁廟祫祭及毁廟而不
及祖之所出之帝禘則及所出之帝配以祖而逮乎親
故禘祭禮之極也是以非天子不禘成王以周公有大
勲於王室故命魯公以天子禮祀周公故諸侯獨魯有
禘祭然成王之賜伯禽之受皆非禮也其後又僣用於
魯公之廟遂用於羣公孔子作春秋特書以譏之曰吉
[096-29a]
禘于莊公原注禮天子三年喪畢致新主于廟禘以審昭穆諸侯不當禘又在喪行吉故特曰吉
曰禘于太廟用致夫人又為之言曰魯之郊禘非禮也
周公其衰矣歴秦及漢不見禘祫之事平帝元始五年
王莽專政始令帝祫祭明堂諸侯王列侯宗室子皆助
原注張純曰漢舊制三年一祫毀廟主合食高廟存廟主未嘗合祭 按成帝時始言迭毀之制而不能
行終西漢廟皆不毁安有合食之禮光武中興建武十八年幸長安始禘

于高廟序昭穆自高皇以下自是遂三年冬祫五年夏
禘於高廟就陳祭毁廟主謂之殷太祖東靣惠文武元
[096-29b]
為昭景宣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不祭依放周制而
已昭烈即位祫祭高皇帝以下終末帝之世不録葢以
為常祀不特書也


  時享


  時享宗廟四時之享禮也周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
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祠詞也
春物始生陽物發逹乃因聲以逹誠故尚詞禴樂也夏
物盛長陽極充周乃聲氣以致志故尚樂春夏皆陽陽
[096-30a]
為音聲故始用詞而終用樂體陽以為享也嘗嘗之也
秋物始成隂始凝結乃薦新以嘗物故曰嘗烝衆也冬
物盛多隂極沍寒乃備物以致養故曰烝秋冬為隂隂
為物産故始薦嘗而冬備烝體隂以為享也天子孝思
感雨露之濡則有怵惕之心感霜露之變則有悽愴之
志故時享所以致感也禮祭法天子享嘗七廟諸侯享
嘗五廟大夫享嘗三廟士享嘗二廟庻人時享於寢故
四時之祭天下之通祀皆所以致其盛也然不可怠怠
[096-30b]
為忘親亦不可數數為瀆親春秋書御廪災乙亥嘗不
易災之餘而祭譏其怠也又書春正月烝夏五月丁丑
又烝五月之間而再烝又違其時譏其數也漢興祀享
無制有廟有陵有園有寢有便殿日祭於寢月祭於廟
時祭於便殿寢日四上食廟嵗二十五祠便殿嵗四祠
又月一游衣冠凡百七十六所一歳祠上食二萬四千
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
人萬二千二百四十七人犠牲廪餼圭幣器物各有司
[096-31a]
存其用皆出經費其為煩瀆甚矣然皆宫官胥史奉祠
而天子不躬祀祫享之禮有終身不行者乃䝉犯霜露
千乗萬騎封山拜嶽沈牛薦璧媚鬼求仙祖宗之親邈
然忘之其為怠忽甚矣


  薦獻


  薦獻時享之外復特有獻於宗廟也按月令仲春天子乃
鮮羔開氷先薦寢廟原注鄭𤣥曰鮮當作獻獻羔祭司寒也祭司寒而出氷薦於宗廟然
後賦之孟夏農乃登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仲夏

[096-31b]
農乃登黍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原注含桃
櫻桃也於百果先熟故先薦之孟秋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仲

秋以犬嘗麻先薦寢廟季秋天子乃以犬嘗稻先薦寢
廟季冬命漁師始漁天子親徃乃嘗魚先薦寢廟詩豳
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原注蚤二月之早朝獻羔祭韭而後啓之先薦寢廟
頌潜季冬獻魚春獻鮪也原注毛萇曰冬魚之性定春鮪新來故薦獻于宗廟
詩曰猗與漆沮潜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
祀以介景福王制庻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
[096-32a]
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鴈此皆周制不在於粢盛
牲牢腥熟之常數感於物而特薦獻之事死如事生者
也故祭義曰致齊之日思其所嗜思其所樂祭統曰水
草之葅陸産之醢小物備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實美物
備矣昆蟲之異草木之實隂陽之物備矣凡天之所生
地之所長茍可薦者莫不咸在示盡物也外則盡物内
則盡志此祭之心也原注鄭𤣥曰水草之葅芹茒之屬陸産之醢蚳蝝之屬昆虫謂温生
寒死之蟲内則可食之物有蜩范草木之實菱芡榛栗之屬夫孝子思親之不得見

[096-32b]
故求之無方思親之不得食故享之備物遇時而有思
也觸物而有感也終身而慕謂之大孝薦獻之物雖㣲
而誠則至也故禮經尚之曽晢嗜羊棗曽子不忍食羊
棗君子以為孝屈到嗜芰將死命祭以芰屈建不用君
子以為逆故思其所嗜而薦獻禮也非所嗜而薦新備
物亦禮也要之致乎孝敬不煩瀆夸毘怠忽而已爾原注
楚語屈到嗜芰將死戒其宗老曰茍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
士有豚犬之奠庻人有魚炙之薦籩豆脯醢則上下共之不羞珍異不陳庻侈夫子其以私欲干國之典遂不
[096-33a]
二漢以來以薦獻為常事皆略而不書魏曹叡青龍

元年夏初進新果于廟言初前此未行也故特書云


  配享


  配享三代典禮推祖宗神明以配郊廟社稷元勲宗臣
則配食于大烝漢興功臣配享廟庭宣帝元康元年詔
復高帝功臣絳侯周勃等百三十六人家子孫令奉祭
祀世世勿絶其無嗣者復其次又録後奉祀甘露中圖
畫功臣霍光等於麒麟閣者十一人原注漢書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
[096-33b]
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惟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衞
將軍冨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雒侯韓増次曰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
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徳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
之次曰典属國蘇武皆有功徳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焉明帝

永平中又圖畫前世功臣二十八將及王常等於南宫
雲臺者三十二人既配享又世祀又表著於圖畫追崇
之典古所未有也原注後漢書二十八將外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四人共三十二人依其本
第云太傅高宻侯鄧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大司馬廣平侯吳漢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096-34a]
瑯琊太守祝阿侯陳俊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執金吾雍奴侯㓂恂積弩將軍昆
陽侯傅俊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堅鐔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上谷太守淮陽侯王覇建義
大將軍鬲侯朱祐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驃騎大將軍櫟陽侯
景丹右將軍槐里侯萬修虎牙大將軍安平侯盖延太常靈壽侯邳肜衛尉安成侯銚期驍騎將軍昌成侯劉
植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横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宫大司空固始侯李通捕虜將軍揚
虚侯馬武大司空安豐侯竇融驃騎將軍慎侯劉隆太傅宣徳侯卓茂魏曹叡青龍元年

夏五月壬申詔曰昔先王之禮於功臣存則顯其爵禄
没則祭於大烝故漢氏功臣祠於廟庭大魏元功之臣
[096-34b]
勲烈優著終始休明者其皆依禮祀之於是以故大將
軍夏侯惇大司馬曹仁車騎將軍程昱配饗太祖廟庭
曹芳正始四年秋七月詔祀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
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羣太傅鍾繇車騎將
軍張郃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
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征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
朱靈文聘執金吾臧覇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龎徳
武猛校尉典韋於太祖廟庭五年冬十一月詔祀故尚
[096-35a]
書令荀攸于太祖廟庭原注裴松之曰故魏氏配享不及荀彧葢以其末年異議又位
非魏臣故也至於升程昱而遺郭嘉先鍾繇而後於荀攸則未詳厥趣也徐佗謀逆許禇心動忠義之至逺同
於日磾且潼闗之危非禇不濟禇之功烈有過典韋今祀奉而不及禇又所未逹也六年冬十一

月祫祭太祖廟始祀所論佐命臣二十一人嘉平三年
有司奏諸功臣應配饗太祖廟者更以官為次太傅司
馬懿功高爵尊最在上曹奐景元三年詔祀故軍師祭
酒郭嘉于太祖廟庭自晉而下凡祀祖宗皆以一時將
相配食為常祀矣初漢世祠孔子無配享者其後以七
[096-35b]
十二弟子配又其後特以顔子配又以孔子所稱顔子
以下十人者為十哲廟貌坐配後又升孟子與顔子左
右並配皆南嚮號稱入室升曽子以備十哲東西嚮號
稱升堂七十子配於東西序後又以左丘明等二十二
人配食七十子之列於是典禮之盛軼古帝王名臣矣
原注論語孔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徳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後世以為四科十哲二十二賢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伏勝高堂主戴聖戴徳毛萇孔安國劉
向鄭衆賈逵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甯也唐貞觀間始詔配享


[096-36a]
  謹案此卷闕靈臺養老燕射鄉飲孔子祠羣祀
六篇







[096-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