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07 前漢書-漢-班固 (WYG)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前漢書卷三十
  漢  蘭  臺   令  史班 固撰
  唐正議大夫行秘書少監琅邪縣開國子顔師古注
 藝文志第十
昔仲尼沒而㣲言絶李竒曰隐㣲不顯之言也/師古曰精㣲要妙之言耳七十子
喪而大義乖師古曰七十子謂弟子達者七/十二人舉其成數故言七十故春秋分
為五韋昭曰謂左氏公羊/榖梁鄒氏夾氏也詩分為四韋昭曰謂毛/氏齊魯韓易有
[030-1b]
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師古曰從/音子容反諸子之言紛
然殽亂師古曰/殽雜也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師古/曰燔
燒也秦謂人為黔首言其頭黒也/燔音扶元反黔音其炎反又音琴漢興改秦之敗大收
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脱禮壞樂崩師/古
曰編絶散落故簡/脱脱音吐活反聖上喟然而稱曰師古曰喟歎息之/貌也音丘位反
朕甚閔焉於是建臧書之䇿如淳曰劉歆七略曰外則/冇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
則有延閣廣/内祕室之府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説皆充祕府至
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
[030-2a]
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
太史令尹咸校數術師古曰占/卜之書侍醫李柱國校方技師/古
曰醫藥/之書也每一書已師古曰/已畢也向輙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録
而奏之師古曰撮縂取/也音千括反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
車都尉歆卒父業師古曰/卒終也歆於是總羣書而奏其七畧
故有輯畧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有六蓺畧師古曰六/蓺六經也有諸
子畧有詩賦畧有兵書畧有術數畧有方技畧今刪其
要以備篇籍師古曰刪去浮冗取其指要也其每畧所/條家及篇數有與總凡不同者傳寫脱誤
[030-2b]
年代乆逺/無以詳知
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
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也
服氏二篇師古曰劉向别録云/服氏齊人號服光
楊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衛人事/周王孫
韓氏二篇名/嬰
王氏二篇名/同
[030-3a]
丁氏八篇名寛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説易隂陽
淮南道訓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説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神輸五篇圖一師古曰/劉向别
録云神輸者王道失則災/害生得則四海輸之祥瑞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
畧説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蘇氏曰東海人為博士晉/灼曰儒林不見師古曰蘇
説是也嘉即京房所從受易/者也見儒林傳及劉向别録
[030-3b]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
地之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
之徳以類萬物之情師古曰下繫之辭也鳥獸之文/謂其跡在地者宓讀與伏同
于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
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効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
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
[030-4a]
人更三聖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師/古曰更經也音工衡反世歴三古孟康曰/易繫辭
曰易之興其於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及秦燔書而易為筮
卜之事傳者不絶漢興田何傳之訖于宣元有施孟梁
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髙二家之説師古曰費/音扶味反
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師古曰中者天子/之書也言中以别
於外/耳或脱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為五十七篇師古曰孔安國書/序云凡五十九篇為四十六卷
承詔作傳引序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鄭元敘贊云後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
[030-4b]
經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家歐陽經三十二卷/師古曰此二十九巻伏生傳授者
傳四十一篇
歐陽章句三十一巻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歐陽説義二篇
劉向五行傳記十一巻
許商五行傳記一篇
[030-5a]
周書七十一篇周史記師古曰劉向云周時誥誓號令/也盖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今之存者
四十五/篇矣
議奏四十二篇宣帝時石渠論韋昭/曰間名也於此論書
凡書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劉向稽疑一篇師古曰此/凡言入者謂七略之外班氏
新入之也其云/出者與此同
易曰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師古曰上/繋之辭也故書之所起
遠矣至孔子篹焉孟康曰/篹音撰上斷於堯下訖于秦凡百篇
而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臧之
[030-5b]
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訖孝宣世有
歐陽大小夏侯氏立於學官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
師古曰家語云孔騰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書孝經/論語於夫子舊堂壁中而漢記尹敏傳云孔鮒所藏二
説不同未/知孰是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宫而得
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
往入其宅聞鼔琴瑟鐘磬之音於是懼乃止不壞孔安
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師古曰壁中書多以考見行世/二十九篇之外更得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
[030-6a]
列于學官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
酒誥脱簡一召誥脱簡二師古曰召/讀曰卲率簡二十五字者
脱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異
者七百有餘脱字數十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衆其言
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
語而可知也
詩經二十八卷魯齊韓三家應劭曰申公作魯詩后/蒼作齊詩韓嬰作韓詩
魯故二十五卷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它皆類此今/流俗毛詩改故訓傳為詁字失真耳
[030-6b]
魯説二十八巻
齊后氏故二十巻
齊孫氏故二十七卷
齊后氏傳三十九巻
齊孫氏傳二十八巻
齊雜記十八巻
韓故三十六卷
韓内傳四巻
[030-7a]
韓外傳六巻
韓説四十一巻
毛詩二十九巻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
凡詩六家四百一十六巻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師古曰虞書舜典之辭也在心為/志𤼵言為詩詠者永也永長也歌
所以長/言之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
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
[030-7b]
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宋祁曰/景本取
作/采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
也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
或取春秋采雜説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
師古曰與不得已者言皆不得也/三家皆不得其真而魯最近之三家皆列於學官又
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禮古經五十六巻經七十篇后氏戴氏○劉敞曰此七/十與後七十皆當作十七
計其篇/數則然
[030-8a]
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
明堂隂陽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遺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師古曰劉/向别録云六國時人也
曲臺后倉九篇如淳曰行禮射於曲臺后倉為記故名/曰曲臺記漢官曰大射于曲臺晉灼曰
天子射宮也西京無太學於此行禮/也○宋祁曰景本曲臺下有至字
中庸説二篇師古曰今禮記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禮經盖此之流
明堂隂陽説五篇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師古曰即今之/周官禮也亡其冬官以考工記充之
[030-8b]
周官傳四篇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古封禪羣祀二十二篇
封禪議對十九篇武帝/時也
漢封禪羣祀三十六篇
議奏三十八篇石/渠
凡禮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八司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師古曰序卦/之辭也錯置
[030-9a]
也音千/故反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
師古曰委曲防/閑每事為制也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韋昭曰周/禮三百六
十官也三百舉成數也臣瓚曰禮經三百謂冠婚吉凶/周禮三百是官名也師古曰禮經三百韋説是也威儀
三千乃謂冠婚吉/凶蓋儀禮是也及周之衰諸侯将踰法度惡其害已
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髙堂
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后倉最明戴徳戴聖慶普
皆其弟子三家立於學官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蘇林/曰里
名也○劉敞曰讀當云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孔氏則安國所得壁中書也及孔氏學七
[030-9b]
十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劉敞曰學七十篇當作與/十七篇文相似五十六卷除
十七正多/三十九也及明堂隂陽王史氏記所見多天子諸侯卿
大夫之制雖不能備猶瘉倉等推士禮而致於天子之
師古曰瘉與/愈同愈勝也
樂記二十三篇
王禹記二十四篇
雅歌詩四篇
雅琴趙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時丞相魏相所奏
[030-10a]
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名徳梁人師古曰劉向别録云亦/魏相所奏也與趙定俱召見待詔
後拜為/侍郎
凡樂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劉向/等琴頌七篇
易曰先王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師古曰豫/卦象辭也
殷盛/也故自黄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師古曰孝經/載孔子之言二者相與
並行周衰俱壞樂尤㣲眇以音律為節師古曰眇細也/言其道精㣲節
[030-10b]
在音律不可具於/書眇亦讀曰妙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興制氏
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鏘鼔舞而不能言
其義師古曰鏗/音初耕反六國之君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
其樂人竇公師古曰桓譚新論云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文帝竒之問曰何因至此對曰臣
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衆/技教鼓琴臣導引無所服餌獻其書乃周官大宗伯
之大司樂章也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
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獻八佾之舞與制氏
不相逺其内史丞王定傳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時
[030-11a]
為謁者數言其義師古曰數/音所角反獻二十四巻記劉向校書
得樂記二十三篇與禹不同其道&KR0906以益㣲師古曰/&KR0906漸也
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巻公羊穀/梁二家
左氏傳三十巻左丘明/魯太史
公羊傳十一巻公羊子齊人/師古曰名髙
穀梁傳十一巻榖梁子魯人/師古曰名喜
鄒氏傳十一巻
夾氏傳十一巻有録無書師/古曰夾音頰
[030-11b]
左氏㣲二篇師古曰㣲謂/釋其㣲指
鐸氏㣲三篇楚太傅/鐸椒也
張氏㣲十篇
虞氏㣲傳二篇趙相/虞卿
公羊外傳五十篇
穀梁外傳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030-12a]
公羊雜記八十三篇
公羊顔氏記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分/國語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黄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
戰國策三十三篇記春/秋後
[030-12b]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録無書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韋昭曰馮商受詔續太史公十/餘篇在班彪别録商字子髙師
古曰七畧云商陽陵人治易事五鹿充宗後事劉/向能屬文後與孟栁俱待詔頗序列傳未卒病死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
漢著記百九十卷師古曰若今/之起居注
漢大年紀五篇
[030-13a]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
之周室既㣲載籍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
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徴成也獻賢
也孔子自謂能言夏殷之禮而杞宋之君文/章賢材不足以成之故我不得成此禮也以魯周公
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行
[030-13b]
事仍人道師古曰仍/亦因也因興以立功敗以成罸假日月以
定歴數藉朝聘以正禮樂有所襃諱貶損不可書見口
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師古曰謂人執/所見各不同也丘明恐弟子各
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
説經也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
實皆形於傳是以隐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及末
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四家之中公羊
穀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
[030-14a]
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兩子張如淳曰分堯曰/篇後子張問何如可以從政已下為
篇名曰/從政
齊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如淳曰/問王知道皆篇名也
魯二十篇傳十九篇師古曰觧釋/論語意者
齊説二十九篇
魯夏侯説二十一篇
魯安昌侯説二十一篇師古曰/張禹也
魯王駿説二十篇師古曰/王吉子
[030-14b]
燕傳説三卷
議奏十八篇石渠/論
孔子家語二十七巻師古曰非今/所有家語
孔子三朝七篇師古曰今大戴禮有其一篇盖孔子/對魯哀公語也三朝見公故曰三朝
孔子徒人圖法二巻
凡論語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
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
[030-15a]
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師古曰輯與集/同篹與撰同漢興有齊魯之
説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師古曰畸/音居宜反御史
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師/古
曰王吉字子陽/故謂之王陽傳魯論語者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
夏侯勝丞相韋賢魯扶卿前将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
皆名家張氏最後而行於世
孝經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師古曰劉向云古文字也/庶人章分為二也曾子敢問章為三
又多一章凡/二十二章
[030-15b]
孝經一篇十八章長孫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
長孫氏説二篇
江氏説一篇
翼氏説一篇
后氏説一篇
雜傳四篇
安昌侯說一篇
五經雜議十八篇石渠/論
[030-16a]
爾雅三巻二十篇張晏曰爾近/也雅正也
小雅一篇○宋祁曰小字/下卲本冇爾字古今字一卷
弟子職一篇應劭曰管仲所/作在管子書
說三篇
凡孝經十一家五十九篇
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
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漢興長孫氏博士江翁少
府后倉諌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傳之各自名家經文
[030-16b]
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為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故親
生之膝下諸家説不安處古文字讀皆異臣瓚曰孝經/云續莫大焉
而諸家之説各不安處之也師古曰桓譚新論/云古孝經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異者四百餘字
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六篇矣師古曰籀音胄
八體六技韋昭曰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七曰殳書八曰
𨽻書○宋祁曰注/文署下當有書字
蒼頡一篇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爰歴六章車府/令趙髙作博學七章太史令胡母敬作
凡將一篇司馬相/如作
[030-17a]
急就一篇元帝時黄門/令史游作
元尚一篇成帝時将作/大匠李長作
訓纂一篇揚雄/作
别字十三篇
蒼頡傳一篇
揚雄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故一篇
[030-17b]
凡小學十家四十五篇入揚雄杜林/二家三篇
易曰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
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師古曰下/繋之辭夬揚于王庭師古曰夬/卦之辭
言其宣揚於王者朝廷其用最大也古者八歲入小學
故周官保氏掌飬國子教之六書師古曰保氏地官/之屬也保安也
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師古曰象/形謂畫成
其物隨體詰屈日月是也象事即指事也謂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象意即會意也謂比類合誼以見
指撝武信是也象聲即形聲謂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轉注謂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謂
[030-18a]
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文字/之義總歸六書故曰立字之本焉漢興蕭何草律師/古
曰草創/造之亦著其法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
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
令史韋昭曰若今尚書蘭臺令史也臣瓚曰史書今之/太史書○劉奉世曰史與書令史二名今冇書令
史/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輙舉劾六體者古文竒字篆書
𨽻書繆篆蟲書師古曰古文謂孔子壁中書竒字即古/文而異者也篆書謂小篆盖秦始皇使
程邈所作也𨽻書亦程邈所獻主於徒𨽻從簡易也繆/篆謂其文屈曲纏繞所以摹印章也蟲書謂為蟲鳥之
形所以書/幡信也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古
[030-18b]
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無正
人用其私師古曰各任/私意而為字故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今亡矣夫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謂文字冇疑則當/闕而不説孔子自言我初渉學尚見闕文今
則皆無任/意改作也蓋傷其&KR0906不正師古曰/&KR0906漸也史籀篇者周時史官
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蒼頡七章者秦丞
相李斯所作也爰歴六章者車府令趙髙所作也博學
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籕篇而篆
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是時始建𨽻書矣○宋祁曰/建當作造
[030-19a]
起於官獄多事茍趨省易師古曰趨讀曰趣謂趣/向之也易音弋䜴反施之
於徒𨽻也漢興閭里書師合蒼頡爰歴博學三篇斷六
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為蒼頡篇師古曰并合/也總合以為
蒼頡/篇也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師古曰復重/也音扶目反
後皆/類此元帝時黄門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
李長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宋祁曰李長/下當冇作字凡將則
頗有出矣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
字於庭中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蒼頡又
[030-19b]
易蒼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復續揚雄作十三
韋昭曰臣班固自謂也作十三章後/人不别疑在蒼頡下篇三十四章中凡一百三章無
復字六蓺羣書所載畧備矣蒼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
宣帝時徴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受之傳至外孫之子
杜林為作訓故并列焉
凡六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重十
一/篇
六蓺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
[030-20a]
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
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
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蘇林曰不能/見易意則乾
坤近於滅息也師古曰此上/繫之辭也幾近也音鉅依反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
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師古曰更互/也音工衡反古之
學者耕且飬三年而通一蓺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
故用日少而畜徳多師古曰畜讀曰蓄蓄聚也易大畜/卦象辭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
以畜/其徳三十而五經立也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
[030-20b]
不思多聞闕疑之義師古曰論語稱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言為學之道務
在多聞疑則闕之慎於言/語則少過也故志引之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説破
壞形體師古曰茍為僻碎之義以避佗人之攻難/者故為便辭巧説以析破文字之形體也説五
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師古曰言其煩妄也桓譚新論/云秦近君能説堯典篇目兩字
之説至十餘萬言但/説曰若稽古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蓺
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毁所不見師古曰己所常習/則保安之未嘗所
見者則/妄毁誹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序六蓺為九種
晏子八篇名嬰諡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列傳師古曰有列傳者謂太史公書
[030-21a]
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曾子十八篇名參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啓後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師古曰宓讀與伏同
景子三篇説宓子語/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030-21b]
公孫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師古曰聖證/論云軻字子車而此志無字未詳其所得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况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師/古曰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故曰孫
芊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師古曰芊音弭
内業十五篇不知作/書者
周史六弢六篇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師古曰即今之六韜也蓋言取天下及
軍旅之事弢/字與韜同也
周政六篇周時法/度政教
[030-22a]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河間周制十八篇似河間獻/王所述也
讕言十篇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如淳曰讕音粲爛師/古曰説者引孔子家語云孔穿所造非也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功徳事
寗越一篇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王孫子一篇一曰/巧心
公孫固一篇十八章齊閔王失國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李氏春秋二篇
[030-22b]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董子一篇名無心/難墨子
俟子一篇李竒曰或/作侔子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黄人
魯仲連子十四篇有列/傳
平原老七篇朱建也○宋祁/曰老一作君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髙祖傳十三篇髙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030-23a]
陸賈二十三篇
劉敬三篇
孝文傳十一篇文帝所稱/及詔策
賈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臧十篇父聚髙祖時以/功臣封臧嗣爵
賈誼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宫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030-23b]
兒寛九篇
公孫宏十篇
終軍八篇
吾丘壽王六篇
虞丘説一篇難孫/卿也
莊助四篇
臣彭四篇
鉤盾兄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數言事○/宋祁曰兄當作冗
[030-24a]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桓寛鹽鐵論六十篇師古曰寛字次公汝南人也孝昭/帝時丞相御史與諸賢良文學論
鹽鐵事寛/撰次之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新序説苑世説/列女傳頌圖也
揚雄所序三十八篇太𤣥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揚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隂陽明教化者
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
[030-24b]
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師古曰祖始也述修也憲法/也章明也宗尊也言以堯舜
為本始而遵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又師尊仲尼之道於道最為髙孔子曰如有
所譽其有所試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於人有/所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譽音
弋於/反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
惑者既失精㣲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師古曰/辟讀曰
僻/茍以譁衆取寵師古曰譁諠也寵/尊也譁音呼華反後進循之是以五
經乖析儒學&KR0906衰此辟儒之患師古曰&KR0906漸/也辟讀曰僻
伊尹五十一篇湯/相
[030-25a]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吕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増加也
師古曰父/讀曰甫也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紂臣七十五諌/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師古曰鬻音弋六反
筦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師古曰筦讀與管同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老子𫝊氏經説三十七篇述老/子學
老子徐氏經説六篇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030-25b]
劉向説老子四篇
文子九篇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
蜎子十三篇名淵楚人老子弟子師/古曰蜎姓也音一元反
關尹子九篇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莊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長盧子九篇楚/人
[030-26a]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師古曰駢音歩田反
老萊子十六篇楚人與孔/子同時
黔婁子四篇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師/古曰黔音其炎反下音胡稼反
宮孫子二篇師古曰宫孫/姓也不知名
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師古曰以鶡鳥羽為冠
周訓十四篇師古曰劉向别錄云/人間小書其言俗薄
[030-26b]
黄帝四經四篇
黄帝銘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雜黄帝五十八篇六國時賢/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六國時所作託之/力牧力牧黄帝相
孫子十六篇六國/時
㨗子二篇齊人武/帝時說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
[030-27a]
郎中嬰齊十二篇武帝時師古曰劉向云故待詔/不知其姓數從游觀名能為文
臣君子二篇蜀/人
鄭長者一篇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師/古曰别錄云鄭人不知姓名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歴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
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
[030-27b]
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師古曰虞書堯典稱堯之德/曰允恭克讓言其信恭能讓
也故志引之/云攘古讓字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師古/曰四
益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也此謙卦彖辭嗛字與謙同○
劉奉世曰嗛若與謙同何為作/两字蓋易文辭有云嗛嗛者及放者為之則欲絶去
禮學兼棄仁義師古曰/放蕩也曰獨任清虚可以為治
宋司星子韋三篇景公/之史
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傳鄒奭始終書師古/曰檮音疇其字從木
公孫發二十二篇六國/時
[030-28a]
鄒子四十九篇名衍齊人為燕昭王/師居稷下號談天衍
鄒子終始五十六篇師古曰亦/鄒衍所說
乗丘子五篇六國/時
杜文公五篇六國時師古曰劉/向别錄云韓人也
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國時韓諸公子所作師古曰劉向/别錄云或言韓諸公孫之所作也言
隂陽五行以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南公三十一篇六國/時
容成子十四篇
[030-28b]
張蒼十六篇丞相北/平侯
鄒奭子十二篇齊人號曰雕龍奭師/古曰奭音試亦反
閭丘子十三篇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馮促十三篇鄭/人
將鉅子五篇六國時先南/公南公稱之
五曹官制五篇漢制似賈/誼所條
周伯十一篇齊人六/國時
衞侯官十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030-29a]
于長天下忠臣九篇平隂人近世師古曰劉/向别錄云傳天下忠臣
公孫渾邪十五篇平曲/侯
雜隂陽三十八篇不知/作者
右隂陽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隂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歴象日月星
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
於小數師古曰泥滯/也音乃計反舍人事而任鬼神師古曰/舎廢也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國彊兵
[030-29b]
商君二十九篇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有列傳
申子六篇名不害京人相韓昭侯終其身諸/侯不敢侵韓師古曰京河南京縣
處子九篇師古曰史記/云趙有處子
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韓/申韓稱之
韓子五十五篇名非韓諸公子使/秦李斯害而殺之
游棣子一篇師古曰棣/音徒計反
鼂錯三十一篇
燕十事十篇不知/作者
[030-30a]
法家言二篇不知/作者
右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罸以輔禮制易曰先王
以明罸飭法師古曰噬嗑之象辭/也飭整也讀與敕同此其所長也及刻者
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
害至親傷恩薄厚師古曰薄厚/者變厚為薄
鄧析二篇鄭人與子産並時師古曰列子及孫卿並云/子産殺鄧析據左傳昭公二十年子産卒定
公九年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則非子産所殺也
[030-30b]
尹文子一篇說齊宣王先公孫龍師古曰劉/向云與宋鈃俱游稷下鈃音形
公孫龍子十四篇趙人師古曰卽/為堅白之辯者
成公生五篇與黃公等同時師古曰姓成公劉向云與/李斯子由同時由為三川守成公生游談
不/仕
惠子一篇名施與莊/子並時
黄公四篇名疵為秦博士作歌詩在秦時/歌詩中師古曰疵音才斯反
毛公九篇趙人與公孫龍等並游平原君趙勝家師古/曰劉向别錄云論堅白同異以為可以治天
下此葢史記所/云藏於博徒者
[030-31a]
右名七家三十六篇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
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師/古
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欲為政必先正其名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為之晋灼/曰譥
訐也師古曰/譥音工釣反則茍鉤鈲析亂而已師古曰鈲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
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時也
田俅子三篇先韓子蘇林/曰俅音仇
我子一篇師古曰劉向别錄/云為墨子之學
[030-31b]
隨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師古/曰采
柞木也字作棌本從木以茅覆屋以/棌為椽言其質素也采音千在反飬三老五更是以
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如淳曰/右鬼謂
信鬼神若杜伯射宣王是親鬼/而右之師古曰右猶尊尚也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
[030-32a]
蘇林曰非有命者言儒者執有命而反勸人修德積善/政敎與行相反故譏之也如淳曰言無吉凶之命但有
賢不肖/善惡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如淳曰言皆同可以治/也師古曰墨子有節用
兼愛上賢明鬼神非命上同等諸/篇故志歴序其本意也視讀曰示此其所長也及蔽者
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别親疏
蘇子三十一篇名秦有/列傳
張子十篇名儀有/列傳
龎煖二篇為燕將師古曰/煖音許遠反
闕子一篇
[030-32b]
國筮子十七篇
秦零陵令信一篇難秦相/李斯
蒯子五篇名/通
鄒陽七篇
主父偃二十八篇
徐樂一篇
莊安一篇
待詔金馬聊蒼三篇趙人武帝時師古曰嚴助傳作膠/蒼而此志作聊志傳不同未知孰
[030-33a]
是/
右從横十二家百七篇
從横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
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謂人不達於事誦
詩雖多亦/無所用又曰使乎使乎師古曰亦論語載孔子/之言歎使者之難其人言其
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
則上詐諼而棄其信師古曰諼詐言/也音許逺反
孔甲盤盂二十六篇黄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
[030-33b]
&KR4238三十七篇傳言禹所作其文似後世語師古/曰&KR4238古禹字○宋祁曰一作&KR0034
伍子胥八篇名員春秋時為吳/將忠直遇讒死
子晩子三十五篇齊人好議兵與/司馬法相似
由余三篇戎人秦穆公/聘以為大夫
尉繚二十九篇六國時師古曰尉姓繚名也音了/又音聊劉向别錄云繚為商君學
尸子二十篇名佼魯人秦相商君師之鞅/死佼逃入蜀師古曰佼音絞
呂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呂不韋/輯智畧士作
淮南内二十一篇王/安
[030-34a]
淮南外三十三篇師古曰内篇論道外篇雜/說○宋祁曰雜邵夲作新
東方朔二十篇
伯象先生一篇應劭曰蓋隱者也故公孫/敖難以無益世主之治
荆軻論五篇軻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馬相如等論之
吳子一篇
公孫尼一篇
博士臣賢對一篇漢世難韓/子商君
臣說三篇武帝時作賦師古曰/說者其人名讀曰悅
[030-34b]
解子簿書三十五篇
推雜書八十七篇
雜家言一篇王伯不知作者師古曰/言伯王之道伯讀曰霸
右雜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
師古曰治國之體亦/當有此雜家之說見王治之無不貫師古曰王者之/治於百家之道
無不/貫綜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羡而無所歸心師/古
曰漫放也羡/音弋戰反
[030-35a]
神農二十篇六國時諸子疾時怠於農業道耕農事託/之神農師古曰劉向别録云疑李悝及商
君所/說
野老十七篇六國時在齊楚間應劭曰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種故號野老
宰氏十七篇不知/何世
董安國十六篇漢代内史不/知何帝時
尹都尉十四篇不知何世○宋/祁曰尹一作郡
趙氏五篇不知/何世
汜勝之十八篇成帝時為議郎師古曰劉向别錄云使/敎田三輔有好田者師之徙為御史汜
[030-35b]
音凡又音/敷劔反
王氏六篇不知/何世
蔡癸一篇宣帝時以言便宜至𢎞農太守/師古曰劉向别錄云邯鄲人
右農九家百一十四篇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
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師古曰論語/載孔子稱殷
湯伐桀告天辭也言為君/之道所重者在人之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
為無所事聖王師古曰言不須/聖王天下自治欲使君臣並耕誖上下
[030-36a]
之序師古曰誖亂/也音布内反
伊尹說二十七篇其語淺薄/似依託也
鬻子說十九篇後世/所加
周考七十六篇考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記事也
師曠六篇見春秋其言淺薄本/與此同似因託也
務成子十一篇稱堯問/非古語
宋子十八篇孫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030-36b]
天乙三篇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皆依託也
黄帝說四十篇迂誕/依託
封禪方説十八篇武帝/時
待詔臣饒心術二十五篇武帝時師古曰劉向别錄云/饒齊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時
待詔作書/名曰心術
待詔臣安成未央術一篇應劭曰道家也好養/生事為未央之術
臣壽周紀七篇項國圉人/宣帝時
虞初周說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時以方士侍郎/號黄車使者應劭曰其說以
[030-37a]
周書為本師古曰史記云虞初洛陽人即/張衡西京賦小說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百三十九巻
右小説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劉奉世曰/又少十篇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如淳曰稗音鍜家排九章細/米為稗街談巷說其細碎之
言也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今世亦/謂偶語為稗師古曰稗音稊稗之稗不與鍜排同也稗
官小官漢名臣奏唐林請省置吏公/卿大夫至都官稗官各減什三是也街談巷語道聴塗
説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
泥是以君子弗為也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泥滯也音乃細反然亦弗滅
[030-37b]
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
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出蹵&KR2610一家/二十五篇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㣲諸侯
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師古曰好音呼到/反惡音一故反是以九家
之術蠭出並作師古曰蠭/與鋒同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
説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師古/曰辟
讀曰/譬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
[030-38a]
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師古曰下/繫之辭今異家者各推所
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
支與流裔師古曰裔衣末也其於六/經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使其人遭明王聖
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師古曰已/語終之辭仲尼有言禮
失而求諸野師古曰言都邑失禮則/於外野求之亦將有獲方今去聖乆逺道
術缺廢無所更索師古曰/索求也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師/古
曰瘉與愈/同愈勝也若能修六蓺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
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畧矣師古曰/舎廢也
[030-38b]
屈原賦二十五篇楚懐王大/夫有列傳
唐勒賦四篇楚/人
宋玉賦十六篇楚人與唐勒並/時在屈原後也
趙幽王賦一篇
莊夫子賦二十四篇名忌/呉人
賈誼賦七篇
枚乗賦九篇
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
[030-39a]
淮南王賦八十二篇
淮南王羣臣賦四十四篇
太常蓼侯孔臧賦二十篇
陽丘侯劉隁賦十九篇師古曰/隁音偃
吾丘壽王賦十五篇
蔡甲賦一篇
上所自造賦二篇師古曰/武帝也
兒寛賦二篇
[030-39b]
光禄大夫張子僑賦三篇與王襃/同時也
陽成侯劉徳賦九篇
劉向賦三十三篇
王襃賦十六篇
右賦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
陸賈賦三篇
枚臯賦百二十篇
朱建賦二篇
[030-40a]
常侍郎莊怱竒賦十一篇枚臯同時師古曰七畧云怱/奇者或言荘夫子子或言族
家子荘助昆弟也從/行至茂陵詔造賦
嚴助賦三十五篇師古曰上言荘怱奇/下言嚴助史駮文
朱買臣賦三篇
宗正劉辟彊賦八篇
司馬遷賦八篇
郎中臣嬰齊賦十篇
臣説賦九篇師古曰說/名音悦
[030-40b]
臣吾賦十八篇
遼東太守蘇季賦一篇
蕭望之賦四篇
河内太守徐明賦三篇字長君東海人元成世/歴五郡太守有能名
給事黄門侍郎李息賦九篇
淮陽憲王賦二篇
揚雄賦十二篇
待詔馮商賦九篇
[030-41a]
博士弟子杜參賦二篇師古曰劉向别錄云臣向謹與/長社尉杜參校中祕書劉歆又
云參杜陵人以陽朔元/年病死死時年二十餘
車郎張豐賦三篇張子/僑子
驃騎將軍朱宇賦三篇師古曰劉向别錄云驃騎将軍/史朱宇志以宇在驃騎府故總
言驃騎将軍○劉奉世/曰其實惟脫一史字耳
右賦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入揚雄/八篇
孫卿賦十篇
秦時雜賦九篇
[030-41b]
李思孝景皇帝頌十五篇
廣川惠王越賦五篇
長沙王羣臣賦三篇
魏内史賦二篇
東暆令延年賦七篇師古曰東□/縣名□音移
衛士令李忠賦二篇
張偃賦二篇
賈充賦四篇
[030-42a]
張仁賦六篇
秦充賦二篇
李步昌賦二篇
侍郎謝多賦十篇
平陽公主舍人周長孺賦二篇
雒陽錡華賦九篇師古曰錡姓華/名錡音魚綺反
眭𢎞賦一篇師古曰即眭孟/也眭音先隨反
别栩陽賦五篇服䖍曰/栩音詡
[030-42b]
臣昌市賦六篇
臣義賦二篇
黄門書者假史王商賦十三篇
侍中徐博賦四篇
黄門書者王廣吕嘉賦五篇
漢中都尉丞華龍賦二篇
左馮翊史路恭賦八篇
右賦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
[030-43a]
客主賦十八篇
雜行出及頌徳賦二十四篇
雜四夷及兵賦二十篇
雜中賢失意賦十二篇
雜思慕悲哀死賦十六篇
雜鼓琴劒戲賦十三篇
雜山陵水泡雲氣雨旱賦十六篇師古曰泡水上浮漚/也泡音普交反漚音
一侯/反
[030-43b]
雜禽獸六畜昆蟲賦十八篇
雜器械草木賦三十三篇
大雜賦三十四篇
成相雜辭十一篇
隐書十八篇師古曰劉向别錄云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論
右雜賦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
髙祖歌詩二篇
泰一雜甘泉壽宫歌詩十四篇
[030-44a]
宗廟歌詩五篇
漢興以來兵所誅滅歌詩十四篇
出行廵狩及游歌詩十篇
臨江王及愁思節士歌詩四篇
李夫人及幸貴人歌詩三篇
詔賜中山靖王子噲及孺子妾冰未央材人歌詩四篇
師古曰孺子王妾之有品號者也妾/王之衆妾也冰其名材人天子内官
吳楚汝南歌詩十五篇
[030-44b]
燕代謳鴈門雲中隴西歌詩九篇
邯鄲河間歌詩四篇
齊鄭歌詩四篇
淮南歌詩四篇
左馮翊秦歌詩三篇
京兆尹秦歌詩五篇
河東蒲反歌詩一篇
黄門倡車忠等歌詩十五篇
[030-45a]
雜各有主名歌詩十篇
雜歌詩九篇
雒陽歌詩四篇
河南周歌詩七篇
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
周謡歌詩七十五篇
周謡歌詩聲曲折七十五篇
諸神歌詩三篇
[030-45b]
送迎靈頌歌詩三篇
周歌詩二篇
南郡歌詩五篇
右歌詩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
凡詩賦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入揚雄/八篇
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髙能賦可以為大夫言感物
造耑材知深美師古曰耑古端字也因物/動志則造辭義之端緒可與圖事故
可以為列大夫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㣲言
[030-46a]
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别賢不肖而
觀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也師古曰論語載/孔子戒伯魚之
辭/也春秋之後周道&KR0906師古曰/&KR0906漸也聘問歌詠不行於列國
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大儒孫卿
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師古曰離遭也風/讀曰諷次下亦同
咸有惻隐古詩之義其後宋玉唐勒漢興枚乗司馬相
如下及揚子雲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是
以揚子悔之曰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師/古
[030-46b]
曰辭人言後/代之為文辭如孔氏之門人用賦也則賈誼登堂相如
入室矣如其不用何師古曰言孔氏之門既不用賦不/可如何謂賈誼相如無所施也
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謡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
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序詩
賦為五種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師古曰孫/武也臣於闔閭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師/古曰孫臏
公孫鞅二十七篇
[030-47a]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師古曰娷音女瑞反/蓋說兵法者人名也
兵春秋三篇
龎煖三篇師古曰煖音許逮/反又音許元反
兒良一篇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音五奚反
[030-47b]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師古曰/淮隂侯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蘇子蒯
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馬法入禮也○劉/奉世曰種當作重九下又脫一篇字注二百五十九恐
合作五百二十/一篇數已在前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竒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隂
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030-48a]
蚩尤二篇見呂/刑
孫軫五篇圖二/卷
繇叙二篇
王孫十六篇圖五/卷
尉繚三十一篇
魏公子二十一篇圖十卷名無/忌有列傳
景子十三篇
李良三篇
[030-48b]
丁子一篇
項王一篇名/籍
右兵形勢十一家九十二篇圖十八卷
形勢者靁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
輕疾制敵者也師古曰背音歩/内反鄉讀曰嚮
太壹兵法一篇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
神農兵法一篇
[030-49a]
黄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黄帝臣/依託也
風后十三篇圖二卷黄帝/臣依託也
力牧十五篇黄帝臣/依託也
鵊治子一篇圖一卷晉灼曰鵊音夾/○宋祁曰治一作冶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黄帝臣依託/師古曰即鬼㬰區也
地典六篇
孟子一篇
[030-49b]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晋平/公臣
萇宏十五篇周/史
别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隂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十卷
隂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徳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
助者也師古曰五勝/五行相勝也
[030-50a]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伍子胥十篇圖一/卷
公勝子五篇
苖子五篇圖一/卷
逢門射法二篇師古曰/即逢蒙
隂通成射法十一篇
李將軍射法三篇師古曰/李廣
魏氏射法六篇
[030-50b]
彊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師古曰圍郁郅人/也見趙充國傳
望逺連弩射法具十五篇
護軍射師王賀射書五篇
蒲苴子弋法四篇師古曰苴/音子余反
劔道三十八篇
手搏六篇
雜家兵法五十七篇
&KR2610二十五篇師古曰&KR2610以韋為之實以物蹵蹋之以/為戲也蹵&KR2610陳力之事故附於兵法焉
[030-51a]
蹵音子六反/&KR2610音巨六反
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省墨子重/入蹵&KR2610
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
篇重入蹵&KR2610一家二十五篇出司馬法百五十五篇入/禮也○劉奉世曰此註二百七十一又當作五百九十
二两註篇數皆/不足蓋訛謬也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洪範八政八
曰師孔子曰為國者足食足兵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無兵與食不可以為
[030-51b]
國/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師古曰亦論語所載孔子/之言非其不素習武備
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
威天下師古曰下繫之辭也弧木弓也/剡謂鋭而利之也音弋冉反其用上矣後世
燿金為刃割革為甲師古曰燿讀與/鑠同謂銷也器械甚備下及湯
武受命以師克亂而濟百姓動之以仁義行之以禮讓
司馬法是其遺事也自春秋至於戰國出竒設伏變詐
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
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吕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
[030-52a]
政楊僕○劉奉世曰/軍政當作正捃摭遺逸紀奏兵録師古曰捃摭/謂拾取之捃
音九問反摭/音之石反猶未能備至于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為
四種
泰壹雜子星二十八卷
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師古曰五殘星/名也見天文志
黄帝雜子氣三十三篇
常從日月星氣二十一卷師古曰常從人姓/名也老子師之
皇公雜子星二十二卷
[030-52b]
淮南雜子星十九卷
泰壹雜子雲雨三十四卷
國章觀霓雲雨三十四卷
泰階六符一卷李奇曰三台謂之泰階两两成體三台/故六觀色以知吉凶故曰符○宋祁曰
淳化本/六作陸
金度玉衡漢五星客流出入八篇
漢五星彗客行事占驗八卷
漢日旁氣行事占驗三卷
[030-53a]
漢流星行事占驗八卷
漢日旁氣行占驗十三卷
漢日食月暈雜變行事占驗十三卷
海中星占驗十二卷
海中五星經雜事二十二卷
海中五星順逆二十八卷
海中二十八宿國分二十八卷
海中二十八宿臣分二十八卷
[030-53b]
海中日月彗虹雜占十八卷
圖書祕記十七篇
右天文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
所以參政也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師古曰賁卦/之彖辭也
星事&KR1223悍非湛密者弗能由也師古曰&KR1223讀與凶同/湛讀曰沋由用也
觀景以譴形非明王亦不能服聴也以不能由之臣諫
不能聴之主此所以兩有患也
[030-54a]
黄帝五家歴三十三卷
顓頊歴二十一卷
顓頊五星歴十四卷
日月宿歴十三卷
夏殷周魯歴十四卷
天歴大歴十八卷
漢元殷周諜歴十七卷
耿昌月行帛圖二百三十二卷
[030-54b]
耿昌月行度二巻
傳周五星行度三十九卷
律歴數法三卷
自古五星宿紀三十卷
太歲謀日晷二十九卷
帝王諸侯世譜二十卷
古來帝王年譜五卷
日晷書三十四卷
[030-55a]
許商筭術二十六卷
杜忠筭術十六卷
右歴譜十八家六百六卷
歴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
考寒暑殺生之實故聖王必正歴數以定三統服色之
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術
皆出焉此聖人知命之術也非天下之至材其孰與焉
師古曰與/讀曰豫道之亂也患出於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壞
[030-55b]
大以為小削逺以為近是以道術破碎而難知也
泰一隂陽二十三卷
黄帝隂陽二十五巻
黄帝諸子論隂陽二十五巻
諸王子論隂陽二十五卷
太元隂陽二十六卷
三典隂陽談論二十七卷
神農大幽五行二十七卷
[030-56a]
四時五行經二十六卷
猛子閭昭二十五巻
陰陽五行時令十九巻
堪輿金匱十四巻師古曰許慎云堪/天道輿地道也
務成子災異應十四巻
十二典災異應十二巻
鍾律災應二十六卷
鍾律叢辰日苑二十二卷
[030-56b]
鍾律消息二十九卷
黄鍾七巻
天一六卷
泰一二十九卷
刑徳七卷
風鼓六甲二十四巻
風后孤虚二十卷
六合隨典二十五卷
[030-57a]
轉位十二神二十五巻
羡門式法二十卷
羡門式二十卷
文解六甲十八巻
文解二十八宿二十八卷
五音竒胲用兵二十三卷如淳曰音該師古曰/許愼云胲軍中約也
五音竒胲刑徳二十一卷
五音定名十五卷
[030-57b]
右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
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書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
五事師古曰周書/洪範之辭也言進用五事以順五行也貌言視聴
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五星之變作皆出於律歴之數
而分為一者也師古曰說皆/在五行志也其法亦起五徳終始推其
極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KR0906
相亂師古曰/&KR0906漸也
龜書五十二巻
[030-58a]
夏龜二十六卷
南龜書二十八卷
巨龜三十六卷
雜龜十六卷
蓍書二十八卷
周易三十八卷
周易明堂二十六卷
周易隨曲射匿五十卷
[030-58b]
大筮衍易二十八卷
大次雜易三十卷
䑕序卜黄二十五卷
於陵欽易吉凶二十三卷
任良易旗七十一卷
易卦八具
右蓍龜十五家四百一卷
蓍龜者聖人之所用也書曰女則有大疑謀及卜筮師/古
[030-59a]
曰周書洪範之辭也言所為之事有/疑則以卜筮决之也龜曰卜蓍曰筮易曰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於蓍龜是故君子將有為也
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無有逺近幽深
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師古曰皆上/繋之辭也亹
亹深致也言君子所為行皆以其言問於易受命如嚮/者謂示以吉凶其應速疾如響之隨聲也遂猶究也來
物謂當來之事也嚮/與響同與讀曰豫及至衰世解於齊戒而婁煩卜筮
師古曰解讀曰懈齊/讀曰齋婁讀曰屢神明不應故筮瀆不告易以為忌
師古曰易蒙卦之辭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言童/蒙之來決疑初則以實而告至于再三為其煩瀆乃不
[030-59b]
告/也龜厭不吿詩以為刺師古曰小雅小旻之詩曰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言卜問煩數媟
嫚於龜龜靈厭/之不告以道也
黄帝長栁占夢十一卷
甘徳長栁占夢二十卷
武禁相衣器十四卷
嚏耳鳴雜占十六卷師古曰嚏/音丁計反
禎祥變怪二十一卷
人鬼精物六畜變怪二十一巻
[030-60a]
變怪誥咎十三卷
執不祥劾鬼物八卷
請官除訞祥十九卷師古曰訞/字與妖同
禳祀天文十八卷師古曰禳除災/也音人羊反
請禱致福十九卷
請雨止雨二十六卷
泰壹雜子候歲二十二卷
子贛雜子候歲二十六卷
[030-60b]
五法積貯寶藏二十三卷
神農敎田相土耕種十四卷
昭明子釣種生魚鼈八卷
種樹臧果相蠶十三卷
右雜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
雜占者紀百事之象候善惡之徵師古曰/徴證也易曰占事知
師古曰下繫之辭也言有/事而占則覩方來之驗也衆占非一而夢為大故周
有其官師古曰謂大卜掌三夢之法又/占夢中士二人皆宗伯之屬官而詩載熊羆虺
[030-61a]
蛇衆魚旐旟之夢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師古曰小/雅斯干之
詩曰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無羊之詩曰牧人乃夢衆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
之衆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言熊羆虺/蛇皆為吉祥之夢而生男女及見衆魚則為豐年之應
旐旟則為多盛之象大人占之謂以聖人/占夢之法占之也𦘕龜蛇曰旐烏隼曰旟蓋參卜筮春
秋之説訞也曰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訞由人興也
人失常則訞興人無釁焉訞不自作師古曰申繻之辭/也事見莊公十四
年炎謂火之光始燄燄也言人之所忌其氣燄引致/於災也釁瑕也失常謂反五常之徳也炎讀與燄同
曰徳勝不祥義厭不惠師古曰厭音伊/葉反惠順也桑穀共生太戊
[030-61b]
以興雊雉登鼎武丁為宗師古曰說在/郊祀五行志然惑者不稽諸
躬而忌訞之見師古曰稽/考也計也是以詩刺召彼故老訊之占
師古曰小雅正月之詩也故老元老也訊問也/言不能修徳以禳災但問元老以占夢之吉凶傷其
舍本而憂末不能勝凶咎也
山海經十三篇
國朝七卷
宮宅地形二十巻
相人二十四卷
[030-62a]
相寶劒刀二十卷
相六畜三十八卷
右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巻
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埶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
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
長短而各徵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
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㣲之
獨異也
[030-62b]
凡數術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巻
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宋祁曰史/官之字下舊
本有/術字廢久矣其書既不能具雖有其書而無其人易曰
茍非其人道不虚行師古曰下繫之辭/也言道由人行春秋時魯有梓
慎鄭有禆竈晉有卜偃宋有子韋六國時楚有甘公魏
有石申夫漢有唐都庶得麤觕師古曰觕粗略/也音才戸反蓋有因
而成易無因而成難故因舊書以序數術為六種
黄帝内經十八卷
[030-63a]
外經三十七卷
扁鵲内經九巻
外經十二巻
白氏内經三十八巻
外經三十六巻
旁篇二十五卷
右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巻
醫經者原人血脉經落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
[030-63b]
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師古曰箴所以刺病/也石謂砭石即石箴
也古者攻病則有砭今其術絶/矣箴音之林反砭音彼廉反調百藥齊和之所宜師/古
曰齊音才詣反其下/並同和音呼臥反至齊之徳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
拙者失理以瘉為劇以死為生師古曰瘉讀與/愈同愈差也
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三十卷師古曰痺風溼/之病音必二反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師古曰疝心腹氣病/音山諌反又音刪
五藏六府癉十二病方四十巻師古曰癉黄/病音丁韓反
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巻
[030-64a]
泰始黄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應劭曰黄帝時醫/也師古曰拊音膚
五藏傷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
客疾五藏狂顛病方十七卷
金創瘲瘛方三十卷服虔曰音&KR2740引之&KR2740師古曰小兒/病也瘛音充制反瘲音子用反
婦人嬰兒方十九卷
湯液經法三十二卷
神農黄帝食禁七卷
右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巻
[030-64b]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
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
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内傷不見
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容成隂道二十六卷
務成子隂道三十六卷
堯舜隂道二十三卷
湯盤庚隂道二十卷
[030-65a]
天老雜子隂道二十五卷
天一隂道二十四巻
黄帝三王飬陽方二十卷
三家内房有子方十七巻
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
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内
情而為之節文傳曰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
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
[030-65b]
宓戲雜子道二十篇
上聖雜子道二十六卷
道要雜子十八巻
黄帝雜子步引十二卷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黄帝雜子芝菌十八卷師古曰服餌芝菌之/法也菌音求閔反
黄帝雜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
泰壹雜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
[030-66a]
神農雜子技道二十三卷
泰壹雜子黄冶三十一巻師古曰黄冶/釋在郊祀志
右神&KR0726十家二百五巻
&KR0726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
意平心同死生之域師古曰盪滌/一曰盪放也而無怵&KR0357於胷中然
而或者專以為務則誕欺怪迂之文彌以益多師古曰/誕大言
也迂/逺也非聖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後世有述
焉吾不為之矣師古曰禮記載孔子之言索隱求索隠/暗之事而行怪迂之道妄令後人有所
[030-66b]
祖述非我夲志○臣佖曰志序神僊者内云孔子曰索/隱行怪顔師古註云禮記載孔子之言索隱求索隱暗
之事臣佖案禮記中庸篇有云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鄭元註云索讀如攻城攻其所傃之
傃傃猶鄉也言方鄉避害隱身而行佹譎以作後世名/也弗為之矣耻之也今志作索隱師古從而解之文注
即與禮記不同意義亦不相/逺故索字不更刋正作素字
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大古有岐伯俞拊
中世有扁鵲秦和師古曰和/秦醫名也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
師古曰診視驗謂視其脉及/色候也診音軫又音丈刃反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
[030-67a]
晻昧師古曰晻/與暗同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大凡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
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
 
 
 
 
 
[030-67b]
 
 
 
 
 
 
 
 前漢書卷三十
[030-68a]
  前漢書巻三十考證
藝文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臣召南/按此二句
  既叙在孝武之前則指髙祖時蕭何收秦圖籍楚元
  王學詩惠帝時除挾書之令文帝使鼂錯受尚書使
 博士作王制又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博士即其事
 也
 以備篇籍注傳冩脫誤○傳監本訛轉今從舊本改正
 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說易隂陽○臣召南/
[030-68b]
  易有先甲後甲先庚後庚已曰之文然古人說易未
  有以甲子配卦爻者至漢始有律歴志曰日有六甲
  辰有六子注云六甲之中惟甲寅無子然則後世占
  易以六辰定六爻亦不自京房始也
 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王應麟蓺文志考曰重卦
  之人有四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鄭康成以為神農
  孫盛以為夏禹史遷以為文王楊繪曰筮必六十四
  然後可為舜禹之際曰龜筮協從則何文王重卦之
[030-69a]
 有乎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据此而言重卦之始其在上古乎京房引夫子曰神
 農重乎八純臣召南/按王氏紏漢志之失是也但易
 大傳明曰因而重之即伏羲重為六十四耳王弼之
 說最當
經二十九卷注伏生傳授者○王應麟曰伏生口傳二
 十八篇後得㤗&KR0654一篇也臣召南/按㤗誓即偽㤗誓
 凡漢人所引赤烏白魚等語皆是也故併伏生所傳
[030-69b]
 為二十九卷
詩經二十八卷魯齊韓三家注應劭曰申公作魯詩后
 蒼作齊詩韓嬰作韓詩○臣召南/按應說非是后蒼
 傳齊詩者非其始也齊詩始於轅固
雅歌詩四篇○王應麟曰晋志杜䕫傳舊雅樂四曲一
 曰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此
 四篇豈即四曲歟
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人竇公注桓譚新論
[030-70a]
 云竇公年百八十嵗云云○臣召南/按竇公事見正
 史必得其實但桓譚言百八十嵗則可疑也魏文侯
 在位三十八年而卒時為周安王十五年自安王十
 五年計至秦二世三年即已一百八十一年矣又加
 髙祖十二年惠帝七年髙后八年而孝文始即帝位
 則是二百零八年也竇公在魏文侯時已為樂工則
 其年必非甚㓜至見文帝又未必即在元年則其夀
 蓋二百三四十嵗矣謂之百八十歲可乎
[030-70b]
急就一篇○隋志作急就章一卷
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揚此卷並訛楊今改正
孫卿子三十三篇○王應麟曰當作三十二篇
後進循之○宋本作修之按文應作循之今從監本
筦子八十六篇○臣召南/按志於道家列太公二百三
 十七篇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理不
 可觧然其書後世失傳或不專言兵法未可知也至
 管子則其書具在志亦列於道家何耶隋志改列於
[030-71a]
 法家之首是也
鄒奭子十二篇齊人號曰雕龍奭○雕監本訛彫從宋
 本改
韓子五十五篇名非韓諸公子使秦○使監本訛吏從
 汲古閣本改正
伍子胥八篇○伍監本訛五今改正
天乙三篇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非監本訛者今改
 正
[030-71b]
陽邱侯劉隁賦十九篇○臣召南/按王子侯表陽邱應
 作楊邱隁應作偃齊悼惠王之孫共安侯之子也
桑穀共生太戊以興○按監本作太戊之興非也從宋
 本改正
 
 
 
 前漢書卷三十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