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93 開元釋教錄-唐-智昇 (TKD)


[31-1175b]
無本錄第二之一有譯无本
者謂三藏教文及聖賢集傳名存本
闕之類也自聖教東移殆平千祀質
文亟攺鍾鼎屢遷重以周武陵夷緇
徒喪滅致使法燈藏耀慧日韜光三
藏要文多従散缺或東都近譯未逵
西京或創出本稀尋求匪獲詎聞精
奥空閱名題引領旣勞撫膺奚及今
者討求諸錄備載辵亡兾望名賢共
垂詢訪合大小乘
經律論及聖賢集傳闕本者摠
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
八十卷大乘經闕
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大乘律闕
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大乘論闕
本二十部四十八卷小乘經闕
本六百五部八百一十五卷小乘律闕
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小乘論闕
本九部六十五卷賢聖集傳
闕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31-1175c]
大乘
経重譯闕本二百部四百八十四
卷吴品経五卷卽是小品般若
吴天竺三藏康僧會譯第三譯新道行経十卷亦名小
品或七卷祐錄名更出小品西

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又按長房等錄竺法護譯中更有小品経七卷者不然護公旣有新道
行経不合別出小品又道行腳注亦名小品又義善寺錄中有大智度无極経四卷亦云護公
所出旣與道行同本更亦不合別翻
旣並繁重故不
存也大智度經四卷東晉西域三藏祗
多蜜譯第五譯右三経
與大般若第四會同本前後
八譯五本在藏三本闕長房等錄羅什経數復有放光般若二十卷者
不然什公旣譯大單不合

重出放光有者誤也濡首菩薩无上清淨
分衞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経或一卷後漢臨淮
沙門嚴佛調譯苐譯右一経
與大般若第八會同本前
後三
譯兩本在藏一本闕仁王般若經一卷
或二卷三十一紙西晉三
藏竺法護譯
一譯仁王般若經一卷梁

天竺三蔵眞諦譯第三譯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張階
[31-1176a]
右前後三譯一本在藏二
本闕
般若波羅蜜多那経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與大明呪経等同本前後
三譯兩本在藏一本闕
道行経一卷安公云是般若抄外國高明者所撰安爲之製序
後漢天竺沙門竺佛朔譯
右一経雖名道行卷部全小
不可與前道行等以爲同
本且別記之
摩訶般若波羅蜜呪経一卷或无摩訶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摩訶般若隨心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义難陀譯
新編入錄従吴
品経下十部二十七卷般若部
中闕本無量
壽経二卷後漢
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無量
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
西域三藏帛延譯第五譯又長
房等錄帛延譯中更有平開元
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三張階
[31-1176b]
等覺経一卷卽是前經无繁重載
無量壽經二卷亦云无量清淨平等覺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
無量壽至眞等正覺経一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経
東晉外國沙門竺法力譯第七譯
新无量壽經二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亦云宋永初二年出第八譯新无
量壽経二卷宋涼
州沙門釋寶雲譯第九譯新无
量壽經二卷宋罽
賓三藏曇摩蜜多譯出眞寂寺錄第十
譯右七
經與大寶積第五无量壽會
同本此経前後經十一譯四
本在藏七本闕阿閦
佛刹諸菩薩學成品経三卷東晉
沙門支道根譯第三譯
右一経與第六不動如來會
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法界體性无分別経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一経與第八法界體性會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四張階
[31-1176c]
同本前後兩譯
一存一闕普門品經一卷東晉西域三
藏祗多蜜譯第二譯
一経與第十文殊普門會
同本前後三譯兩存一闕嚴淨佛土
経二卷亦云淨土経西晉河内沙門白
法祖譯第二譯右一經
與第十五文殊授記會同本
前後三譯二存
一闕菩薩藏經三卷西晉三
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一経與第十七富樓那會
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法鏡經二卷或一卷吴月支優
婆塞支謙譯第二譯又長
房等錄支謙所譯更有郁伽長
者経二
卷卽法鏡経是不繁重載
郁伽羅越問菩薩經一卷西晉河内沙
門白法祖譯第五譯
郁伽長者所問経一卷宋罽賓三藏
曇摩蜜多譯第六譯
右三経與第十九郁伽長開元釋
教錄第十四卷第五張階
[31-1177a]
者會同本前後六譯三存
三闕
妙慧童女所問経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
流志譯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一經與第三十妙慧童
女會同本前後四譯三存
一闕
阿闍世王女阿術逵菩薩経一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
阿術逵經

一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三
阿述逵菩薩經

一卷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第四譯右三經與第三十
二无畏德菩薩會同本前
後五譯二存三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更有阿闍世王女無
憂施経一卷此乃梵晉音異不合重上阿術逵是梵言无憂施是晉語

二経雙載
錄家誤也如幻三昧経二卷
或一卷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如幻三
昧經二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
第三譯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
第六張階
[31-1177b]
如幻三昧経二卷
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崙譯
出首楞嚴後記第四譯新編入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四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苐六譯
右四經與第三十六善住
意天子會同本前後七譯
三存四闕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元菩薩字或一卷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
大善權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一名慧上菩薩経
一直名大善權經一名大乘方便經
北涼西域三藏僧伽陀譯第五譯
右三經與第三十八大乘
方便會同本前後五譯二
存三闕
彌勒所問本願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二譯
右一經與第四十二彌勒
所問會同本前後三譯二
存一闕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七張階
[31-1177c]
菩薩
淨行經二卷亦云淨律経吴天竺
三藏康僧會譯別品初
右一経與第四十七

寶髻菩薩會同本此是大
集寶髻品
除其本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勝鬘経一卷亦云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経北涼天

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一
右一経與第四十八

勝鬘夫
人會同本前
後三譯二存一闕寶積経三卷周
宇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
舎譯右一経雖云寶積旣
無本可
挍不知與何會同本且記
於末従无量壽経下三十
部五十四卷寶積部中闕
本大方等大集經二十七卷後漢月支
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大方等大集経三十
或有新字或二十四卷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開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八張階
[31-1178a]
本在藏兩本闕
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一経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般舟三昧経二卷或加大字或一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佛朔譯第二譯
般舟三昧經一卷是後十品重翻祐有一卷无三卷者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靜秦錄第三譯
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是行品別翻
後漢代失譯第四譯
般舟三昧経二卷安公錄云更出般舟三昧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
右四経同本前後七譯三存
四闕四是全本三是抄譯
阿差末菩薩経四卷
吴天竺沙門維祗難譯第一譯
阿差末菩薩経四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无盡意経十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第五譯
右三経同本前後五譯二
本在藏三本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譯巾
更有无盡意経四卷據其法護巳出阿差未経不合再出无盡意其阿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九

張階
[31-1178b]
未經題云晉日旡盡意錄中腳注云或四卷此是梵晉名異理實一経錄存二本
誤之甚也小阿
差末経二卷吴月
支優婆塞支謙譯右一
經旣加小字與前諸經應
非同本方等
主虛空藏經八卷亦云虛空藏所問或五卷乞伏
秦沙門釋聖堅譯右一
経是大集虛空藏品異譯
藏中縱有乃是別生虛空
藏品无讖所翻非異譯者
或卽是経是无讖譯非聖堅出定意
天子所問経五卷出大集合疑與善住意経同本周宇
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舎譯従大
集経下一十三部九十七卷大集
部中闕本入如
來智不思議経三卷周宇
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舎譯
出翻経圖第二譯右一
経前後四譯三存一闕菩薩
十地経一卷亦云大方廣経亦直云十地経西晉
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大方
廣菩薩十地経一卷開元
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張階
[31-1178c]
西晉
清信士聶道
眞譯第二譯十地經一卷東晉西
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三

三經同本前後五譯二存
三闕大方廣不生不滅經一
卷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
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
方廣如來難思議境界経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
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佛藏方
等經一卷亦名
問明顯経宋沙門釋道嚴

譯右一經隋代沙門法經
錄云是華嚴經明難品異譯今闕此經
経在第六卷新経在第十三菩薩本業經一卷
華嚴淨行品亦直云本業経

東晉天
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
三譯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藏一本闕其舊
華嚴経旣是覺賢所譯不合別出此本業経以大周錄入藏中有未見其

本且此述之又長房錄中支謙爯出淨行品経者誤也其淨
行経腳注云一名菩薩本業経開
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十一張階
[31-1179a]
菩薩十法住経二卷是十住品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第三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
藏一本闕長房等錄更有菩薩十住経一卷云是東
晉佛陀跋陀羅譯詳其覺賢旣譯大本不合別出此経房錄誤也
十住經十二卷是十地品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第二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
藏一本闕
羅摩伽経三卷是入法界品少分
曹魏西域三藏安法賢譯第一譯
羅摩伽経一卷是入法界品少分
北涼天竺三藏曇无讖譯第四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三本在
藏二本闕
従入如來智不思議經下一十二
部二十七卷華嚴部中闕本
梵般泥洹經二卷舊錄云胡般今攺爲梵字或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譯
般涅槃経二卷曹
魏外國三藏安法賢略前品爲二卷第一譯
般泥洹經二卷吴
優婆塞支謙譯序品哀歎品爲二卷第三譯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二張階
[31-1179b]
般泥洹経二十卷
北涼雍州沙門智猛於涼州譯第六譯
右兼涅槃大本及新譯後分
前後七譯三本在藏四本闕
又大周錄中指竺道祖錄云東晉義煕十三年佛陀跋陀羅於道塲寺譯大
般泥洹経一卷或云十卷是大本前分十卷盡大衆問品今尋諸錄及傳
記等其法顯譯大般泥洹亦是義煕十三年於道塲寺譯其法顯所出諸経並
與覺賢共譯諸錄題注多相參涉時處旣同必非再出今合爲一更不別存従梵
般泥洹經下四部二十六卷涅槃
部中闕本蜀普
曜経八卷失譯似是蜀土所出在魏吴錄第一譯普曜
經八卷或六卷或五卷宋沙
門智嚴共寶雲譯第三譯
右二経與方廣莊嚴經同
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
无量義経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譯
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法
華三昧経六卷一本加正字
外國三藏支彊良接譯出翻経圖第一譯
芸芬陀利経六卷西
晉三藏竺法護太始年譯第二爲
謹按長房等錄其正法華是竺法護太康七年譯見聶道眞錄復云太始元年譯薩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十三張階
[31-1179c]
芸芬陀利経六卷出竺道祖錄同是一經不合再出名目旣殊本
復存沒未詳所以
或可薩芸芬陀利是梵語正
法華是晉名梵晉倶存錄家
誤也方等法華
経五卷東晉沙門支
道根譯第四譯
三經同本兼及添品前後六
譯三存三
闕佛以三車喚經
一卷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右一経出
法華經中異譯應是譬喻品古維摩詰経二卷後漢臨淮
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異毗摩羅詰
経三卷祐云異維摩詰或作思字或二卷
西晉西域優婆塞竺叔蘭譯
三譯維摩詰所說法門経一卷或云維摩詰経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

謹按僧祐錄中更有刪維摩詰経一卷亦云竺法護譯下注云祐意謂先出維摩繁重護
刪出逸偈也今意與前无異故不別存又周錄中更有
毗摩羅詰経二
卷亦云吴黃武年支謙譯出長房錄撿
長房錄无此経名周錄誤也
維摩詰経四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五譯右四経同本前後七譯三存四闕
西晉沙門支敏度合一支兩竺三本
共爲五卷者以非別翻又闕其本故不存之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十四張階

[31-1180a]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閑居経十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悲華経十卷北涼沙門釋道龔譯第二譯
右二経同本前後四譯二存
二闕
佛昇忉利天爲母說法経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大乘寶雲經八卷
陳扶南國沙門須菩提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等集三昧經一卷
西晉河内沙門帛法祖第二譯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持人菩薩經三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二譯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文殊師利現寶藏経二卷亦云示現寶藏或三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二譯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第三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五張階
[31-1180b]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
存二闕
楞伽経四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无讖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大方等無相経五卷一名大方等大雲経亦云大雲經或四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諸法无行経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阿闍世王經二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三譯
更出阿闍世王經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重譯第四譯
右竺法護太康七年譯普
超経此後再翻故題更出
若准安錄但有更出阿闍世王経无普超三昧對彼支讖先譯故云更出祐錄之
中二本倶載阿闍
世經二卷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五譯右三
経同本兼放鉢経前後六
譯三存三闕開元
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六張階
[31-1180c]
月燈
三昧經一卷出大月燈経第七後漢
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一別
右兼大

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象腋経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
支婁迦讖譯
上錄第一譯無所悕望經一

卷東晉西域三藏秖多蜜

三譯右二経同

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上金
光首経一卷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
崙譯出首楞嚴後記第
二譯新編入右一經與

大淨法門經等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阿彌
陀佛偈一卷失譯在後
漢錄第一譯右與

後出阿彌陀偈同本
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觀无量壽佛
経一卷宋罽賓
三藏曇摩蜜多譯出寶
唱錄第二譯右一経前後兩譯
一存一闕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七張階
[31-1181a]
小无量壽経一卷一名阿彌陀経或无小字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與阿彌陀經等同本前
後三譯二存一闕大周入藏錄中有小无量
壽經其文乃與阿彌陀不異故爲闕本
彌勒成佛経一卷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経十七紙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彌勒當來生経一卷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第一譯
彌勒作佛時事経一卷祐錄无事字
失譯出寶唱錄八紙今附東晉第二譯
彌勒下生經一卷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第五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六譯三
存三闕
諸法勇王経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法
上錄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權方便経一卷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苐一譯
樂瓔珞莊嚴方便経一卷一名大乘瓔珞莊嚴経亦名轉女身菩薩経
宋沙門法海譯第四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八張階
[31-1181b]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
二闕長房等錄中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経二卷又譯隨權女経二卷其順
權方便経下又注云亦名順權女経今以隨權順權二義相似故僧祐錄云隨權
女経別錄所載安錄中旡故知卽是順權経是多是諸家造錄名差誤耳隨
權女経今剛不立
睒本起經一卷一名睒経出六度経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
右兼六度本經前後四譯
三存一闕
無字寶篋経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失利越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経
今附西晉錄第二
譯右一經與月光童子経
等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
闕長者子誓経一卷曹魏失譯第二譯
菩薩誓経一
卷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五譯
右二経同本前後五譯
三存二
犢牛経一卷一云犢子経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十九張

[31-1181c]
東晉
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三譯浮光経一卷或作乳光

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
四譯

右二経同本前
後四譯二存二闕不莊挍女経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
謙譯第一譯腹中女聽經一卷簫
齊沙門釋法化誦出
五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十二因緣
経一卷亦云聞城十二因緣後漢
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第一譯聞城十二因緣経一卷後
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二譯十二因緣経一卷
亦云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
西晉三藏竺法護
第四譯十二因緣経一卷簫齊天
竺三藏求那毗地譯第五
右四経同本前後六譯二存四闕其聞城経藏中雖有其文卽與貝
多樹下経同又有十二因緣経一卷乃出増一阿含第四十六

卷故此二經不寫入藏別求異本異了本生死経一卷僧祐錄云
安公錄中失譯経今附西晉錄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十張階
[31-1182a]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三譯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八吉祥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一経前後五譯四存一闕
不空羂索呪心経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
志譯出大周錄第三譯
右一経新舊廣略摠経四
譯三存一闕
大孔雀王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羅
第一譯
孔雀王雜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羅
第二譯
孔雀王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第三譯
右三経同本前後八譯五
存三闕前六本略後二本廣其尸梨蜜再出雜神呪経應是
異本旣未覩其経難爲揩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十一

張階
[31-1182b]
無端底持經一卷舊錄云摠持魏呉失譯苐二譯
阿難目佉経一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苐三譯
無量破魔陀羅尼経一卷
西晉河内沙門白法祖譯苐四譯
右三経同本前後十一譯八
存三闕
无崖際持法門経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苐二譯
右一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陀羅尼章句經一卷祐无章字
東晉失譯苐三譯
右一経與持句神呪経等同
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離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义難
陀譯苐一譯新編入錄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請觀世音経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苐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内藏経一卷或云内藏百品経或云内藏百寶経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二譯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二十二張

[31-1182c]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溫室洗浴衆
僧経一卷或云溫室経西晉
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叉
湏賴經一卷或无叉字曹魏西
域三藏白延譯第一譯湏賴經
一卷或名湏賴菩薩經吴月支
優婆塞支謙譯
第二譯貧子湏頼経一卷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羅譯第四譯
右三
経同本前後四譯一存三闕道樹三昧經二卷安錄
云一卷即應私呵昧経是失譯出支敬
度錄今附東晉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私呵昧
経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錄吴代康僧會注道樹経一卷
今以僧會注者卽是支謙所翻此之
注経不可爲翻譯之數菩薩所生地経一
一名摩竭所問乞伏秦沙門
釋聖堅譯第二譯右一經前後
兩譯一存一闕大周
入藏錄有今尋求未獲四不可得
経一卷或无可字開元釋教錄第
十四卷苐二十三張階
[31-1183a]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梵女首意經一卷
宋沙門釋勇公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光明三昧経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僧
祐錄第一
右一経與成具光明

定意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
一闕寶網経
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

一闕菩薩緣身五十事経
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第二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

一闕菩薩修行経
一卷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
菩薩修行経一卷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経一名長者修行
曹魏西域三藏白延譯第二
右二経同本前後三譯

一存
二闕福田経一卷一云諸德福田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二十四

張階
[31-1183b]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大方等如來藏経一卷一名佛藏方等経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第一譯
大方等如來藏経一卷
西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第二譯
右二経同本前後三譯一存
二闕
佛語經一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
第二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金色王経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演道俗業経一卷一云无業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百佛名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稱揚諸佛功德経三卷一名集華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十五張階
[31-1183c]
現在
佛名経三卷一名華數現在佛名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二譯右二経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藏中一本合是
元魏代譯中有晉
言之字未詳所以湏眞天子經一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无讖譯
第二譯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大摩耶経一卷或无大字或二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第一譯右一
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除災患経一
卷曹魏西域三藏帛延譯
第一譯
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孛本経二卷後
漢月支三
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孛経一
卷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第三
右二経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光世音大勢

至受決経一卷亦云觀世音受
西晉三藏竺法

護譯第一譯觀世音授記経一
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第二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十六張階
[31-1184a]
右二経同本前後三譯一存
二闕
海龍王経四卷或加新字
北涼天竺三藏曇无讖譯第二譯
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自楞嚴経二卷或三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
方等首楞嚴経二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蜀首楞嚴経二卷似蜀土出曹魏失譯第三譯
後出首楞嚴経二卷曹魏失譯第四譯
首楞嚴経二卷
曹魏西域三藏白延譯第五譯
勇伏定経二卷安公云更出首楞嚴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
又僧祐長房等錄竺法護更有首楞嚴経二卷今以首楞嚴與勇伏定梵晉名異二
経不珠故勇伏定経後記云元康元年四月九日敬煌菩薩支法護手執胡経
口出首楞嚴三昧經優婆塞聶承遠筆受以此證知首楞嚴経與勇伏定不合分
二賢刧経亦然首楞嚴経今廢不立経後記言支法護者據其本姓本首楞
嚴経二卷西晉
西域優婆塞竺叔蘭譯第七譯首楞
嚴経二卷前涼
月支優婆塞支施崙譯出首楞嚴開元
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二十七張階
[31-1184b]
後記第八譯新編入錄右八
経同本前後九譯第九本
存前八並闕又檢
袙房等錄西晉惠帝代沙門支敏度合兩支兩竺四本経共爲一部八卷者
旣非梵本別翻不合入傳譯正數故不別存也普賢觀経
一卷一名觀普賢菩薩経東晉西域
三藏祗多蜜譯第一譯觀普賢菩
薩經一卷姚秦三藏
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右二経同
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藥
王藥上
菩薩觀經一卷後漢安息
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右一經前
後兩譯一存一闕無思議光
孩童菩薩經一卷亦名无思議孩童経亦名无
思議兒経傮錄直云孩童経西晉三藏
竺法護譯第一譯右一經前
後兩譯一存一闕十地斷結
経八卷或云十住或四卷後漢天竺
三藏竺法蘭於白馬寺譯
一譯右一経前

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
錄竺佛念復譯十地斷結経十卷者誤也卽十住斷結経是地之與開元釋教錄
第十四卷第二十八張階
[31-1184c]


住其義大同僧祐
錄中伹有一本今依祐錄爲正

佛要集経二卷西晉清信士
聶道眞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未曾有因緣経
二卷姚秦三藏鳩摩經什譯
出法上錄第一譯右一経前後兩譯一
存一闕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前報
或十四卷東晉西域三藏

祗多蜜譯第一譯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超日明三昧経二卷或直云超
日明経或三卷西晉三藏

竺法護譯第一譯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賢刧経七卷
亦名賢刧定意亦名賢刧三昧祐錄
云新賢刧経姚秦三藏鳩

摩羅什譯第二譯右一経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経中
更有颰陀刧三昧経七卷今詳此名錄家誤也颰陀與賢梵晉異耳故賢
刧経初云颰陀刧三昧經晉曰賢刧定意
祐錄之中但有

一本存爲二経誤之甚也今合爲一也賢刧千佛名経一卷後
漢失譯房云唯有佛名
與曇无
蘭所出四諦經千佛名異右一佛名

出賢刧経中異譯闕本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二十九張階
[31-1185a]
淨度三昧經一卷
宋沙門釋智嚴譯第一譯
淨度三昧経二卷
宋沙門釋寶雲譯第二譯
淨度三昧經三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三譯
淨度三昧經一卷元魏
昭玄統釋曇曜譯第四譯右四
経同本異譯並闕大周入藏錄中
淨度三昧経三卷尋其文詞跋淺義理差違事涉人謀難爲聖典故編疑錄別
訪眞経思意
經一卷亦云益意経後漢
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益意
経三卷東晉三藏康道和譯第二譯右二
經同本異譯並闕長房等錄
云蕭齊僧法尼譯益意経二卷者多是錄家相傳誤也其南齊未年大學
愽土江必女小而出家名爲僧法開目誦出二十一部凡三十五卷於中有
益意経二卷長房以爲熏習有由編在正錄諸錄以非梵本傳譯置在僞
中存此一経恐將乖也其名或云僧法尼或云尼僧法此之尼字或上
或下故使然也祐是齊人錄中不載故知餘錄並誤周入藏中有益意経
兩卷尋其文義亦涉人疑下卷初有一紙半許文與前卷未文句全同其
益意菩薩兩重受記名字國土各異不同諸経之中皆无此類故編疑品更訪眞経開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三十張階
[31-1185b]
照明三昧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照明三昧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二譯
右二経同本異譯並闕
惟明二十偈経一卷或无経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譯
明二十偈經一卷或无経字西
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二經同本異譯並闕空
淨天感應三昧経一卷亦云空淨三昧経
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淨三昧経一卷亦云空淨天感應三昧経
沙門釋勇公苐二譯
二経同本異譯並闕法
滅盡経一卷亦云空寂菩薩所問亦云法沒盡
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
沒盡経一卷或云空寂菩薩所問或云法滅盡西
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二経同本異譯並闕従
蜀普曜経下一百三十一部二
百五十三卷除五大部外諸重
譯経闕本開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三十一張階
[31-1185c]
大乘
經單譯闕本二百八
三百一十七卷大方
便報恩經一卷後漢月支
三藏支婁迦讖譯卒逢賊
結衣帶呪経一卷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呪賊経一卷
一云除辟賊害呪祐錄更
有一本呪賊経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

譯十四意経一卷一名
菩薩十四意経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七佛神呪経一卷云與結縷者
異本或无経字祐錄更
有一本名與此同吴月⬤優婆塞支

謙譯摩訶精進經一卷
一名大精進経
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十
二門大方等経一卷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従上所行三十偈経
一卷或无経字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菩薩二百五十
法経一卷替大僧戒
示孫晧者或二卷吴西域三藏康

僧會譯諸神呪経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小郁
伽経一卷與大郁伽経不同或作迦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三十二張階

[31-1186a]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祐无功德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十方佛名経一卷祐无経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慈仁問八十種好経一卷或直云八十種好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三十二相因緣経一卷或云菩薩三十二相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嚴淨定経一卷一名序世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寶諸女経一卷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金益長者子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離垢蓋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慧明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衆祐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三轉日明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十等藏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決道俗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殖衆德本經一卷
西晉三蔵竺法護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三十三張階
[31-1186b]
小法沒盡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猛施経一卷一名猛施道地経西
晉三藏竺法護譯目
連上淨居天経一卷一云出佛本行集一本无天字西
晉三藏竺法護譯惟
逮菩薩經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
持陀羅尼經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如
來興顯経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善
權経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海
龍王経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持
心梵志経一卷西
晉河内沙門帛法祖譯諸
経菩薩名経二卷西
晉沙門釋法炬譯正
意経一卷房錄注云第二出未詳初本何者是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明帝釋施経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寂音菩薩願經一卷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三十四張階
[31-1186c]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菩薩求五明法経一卷
无経字或云五眼文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
菩薩道行六法経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
眞譯菩薩初地経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
譯菩薩十道地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文殊師利與離意女論
護極似維摩経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
眞譯菩薩雜行法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
譯菩薩所行四法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
眞譯菩薩宿命経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七佛所結麻油述呪経一卷祐失譯錄
重載兩本一云異本東晉

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大神毋結誓呪経一卷東晉
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伊洹法願神呪経一卷東晉
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開元釋教錄第
十四卷第三十五張階
[31-1187a]
解曰厄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六神名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檀持羅麻油述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麻油述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麻尼羅靦神呪案摩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醫王惟樓延神呪経一卷一名阿難所問醫王惟樓延神呪経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龍王呪水浴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十八龍王神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請雨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止雨呪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嚫水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幻師阿夷鄒神呪経一卷大周入藏錄有今闕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三十六張階
[31-1187b]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水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藥呪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毒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時氣病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小兒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齒経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云異出本一云虫齒二云齲齒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牙痛経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云異出本或作齒痛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呪眼痛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五眼文経一卷今疑是聶道眞所出菩薩求五眼法異名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淨六波羅蜜經一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禪経四卷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
法沒盡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
開元釋教錄苐十四卷苐三十七張階
[31-1187c]
菩薩普處經一卷姚秦涼
州沙門竺佛念譯善信
摩訶神呪経二卷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持地経一卷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佛三昧経一卷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差摩経一卷今疑與差摩婆
帝受記経同本姚秦罽

賓三藏曇
摩耶舎於晉代譯功德
寶光菩薩経一卷北涼天
竺三藏曇无讖
譯无憂王経一卷宋天竺三
藏求那跋陀羅譯本行
六波羅蜜経一卷宋天竺三
藏求那跋陀羅譯中陰經一卷宋
居士沮渠京聲譯
觀世音觀経一卷宋
居土沮渠京聲譯海意經七卷宋天
竺三藏竺法眷譯如來恩
智不思議経五卷宋天
竺三藏竺法眷譯寶頂経五卷宋天
竺三藏竺法眷譯三密底耶経一卷
名賢人用律経開元釋教錄苐十四

卷苐三十八張階
[31-1188a]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觀世音懺悔除罪呪経一卷
簫齊西域三藏逵摩摩提譯
菩薩四法経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支譯
寶意猫兒経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支譯
佛頂呪経幷功能一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舎
等譯
右一経大周錄中編爲重譯云與佛頂尊勝経同本今以佛頂部中呪法極廣未覩
其経不可懸配故爲單本金
色仙人問経二卷周
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諸
佛護念経十卷隋
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清
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羅一卷大
唐摠持寺沙門智通譯大
周入藏中有今闕西京縱有非是本經阿吒那
智経一卷此一經名出續高僧傳大唐天
竺三藏那提龍朔年慈恩寺
周錄中辵今新編入開元釋
教錄苐十四卷苐三十九張階
[31-1188b]
大乘四法經一卷
大唐永隆元年三藏地婆訶羅
大周入藏中有今闕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
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菩提流志譯
大周入藏中有今闕西京縱有非是本經妙德
婆羅門女問佛轉何法輪経一卷
今疑有德女所問大乘経卽是新編入錄大唐
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新編入錄智猛
長者問経一卷大唐
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佛入
毗耶離除一切鬼病経一卷大唐
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那耶
経一卷大唐
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大陀
羅尼経一卷大唐
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文殊
師利呪法藏経一卷今疑是重譯開元
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張階
[31-1188c]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
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一字呪王経一卷
疑與前呪法藏経共是一経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
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
迦略曵菩薩
造廣大摩尼秘密善住経一
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
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菩薩出生四法經一卷今有一本外
題出生四法内是修行四法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
藏實义難陀譯新編入錄梵本経四卷似長
安中出舊云胡本後漢失譯泥洹後千歲變記経四卷

一名千歲
變経祐錄云一卷後漢失譯諸経佛名二卷今疑
不思議功德経是後漢失

譯三千佛名経一卷後漢失譯稱揚百七十佛名経一卷亦直名百七
十佛名今
疑出稱楊功德経後漢失譯南方佛名経一卷

舊云一名
治城寺経者誤也後漢失譯滅

罪得福佛名経一卷後漢失譯觀
世音所說
行法經一卷是呪経
[31-1189a]
薩陀波崙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経一卷
後漢失譯
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経一卷
後漢失譯
五龍呪毒経一卷後漢失譯
取血氣神呪一卷舊錄云血呪後漢失譯
呪賊呪法一卷異本後漢
失譯七佛安宅神呪経一卷後漢
失譯阿惟越致轉経十八卷魏吴
失譯摩訶乘経十四卷或云摩訶衍魏吴
失譯摩訶衍優波提舎經
五卷魏吴
失譯三昧王経五卷魏吴
失譯梵王請問経五卷魏吴
失譯佛従兜率降中陰経
四卷魏吴
失譯四天王経四卷房云疑一部四本魏吴
失譯魔王請問經四卷魏吴
失譯釋提桓因所問経三卷魏吴
失譯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経三卷魏吴
失譯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経三卷今疑抄正法
魏吴

失譯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経
三卷魏吴
失譯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二
張階
[31-1189b]
梵天王請佛千首経二卷又大梵天王経二卷似此
魏吴失譯
菩薩常行經一卷魏吴失譯
熒火六度経一卷舊錄有明度経一卷一云亦名熒火明度経
魏吴失譯
内禪波羅蜜経一卷魏吴失譯
六波羅蜜経一卷魏吴失譯
大捻持神呪経一卷或无神字魏吴失譯
方等陀羅尼経一卷西晉失譯
寶嚴経一卷西晉失譯
五福德経一卷亦直云五福経西晉失譯
内藏大方等経一卷今疑是佛藏大方等経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経附西晉錄
小阿闍世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経附西晉錄
小湏賴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経附西晉錄
目佉経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今疑是阿難目佉経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経附西晉錄
菩薩道地経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菩薩本行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関中異経今附秦錄
大珎寶積惟日経一卷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三張階
[31-1189c]
僧祐
錄云安公関中異経
今附秦錄墮迦羅問菩薩経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関中異経今附秦錄菩薩等行経一卷
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経今附涼錄四無畏経一卷
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経今附涼錄權變経一卷舊錄云文殊腳利
權變三昧経或直云權變三昧経僧祐

錄云安公涼土
異経今附涼錄十漚惒経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七言禪利経
一卷舊錄云漚惒七言禪利経僧祐
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菩薩十漚
惒経一卷今疑與前十漚惒同僧祐
錄云安公涼土異経
附涼錄大忍辱經一卷

北涼失譯金輪王經一卷北涼
失譯賢刧五百佛名一卷北涼失譯十方
佛名經一卷
一本作千方疑錄華嚴淨経一卷三十七品經一卷
祐載兩本並云
異出今且存一七佛各說偈一卷乳王如來経一卷
云乳王経今疑與乳光
佛経同本現在十方佛名経一卷

過去諸佛名一卷千五百佛名一卷五百七
百佛名經一卷或云五百七十
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四張階
[31-1190a]
觀世音成佛経一卷
文殊因緣経一卷文殊本願經一卷
文殊觀經一卷彌勒須河経一卷
導師問佛経一卷
颼陀菩薩百二千難経一卷
持身菩薩経一卷或云持身
賢首菩薩二百問経

一卷金剛女菩薩經
一卷善意菩薩經
一卷菩薩従兜率天降中陰經
一卷菩薩行喜經
一卷菩薩淨本業經
一卷菩薩初業經
一卷菩薩四事經
一卷菩薩十六願經
一卷菩薩五十德行經
一卷菩薩教法經
一卷菩薩正行經
一卷菩薩出入諸則經
一卷菩薩毋姓字經
一卷菩薩家姓經一卷菩薩比丘經
一卷菩薩経一卷今疑本上脫
菩薩作六牙象本事經

一卷菩薩師子王経
一卷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五
張階
[31-1190b]
浴像功德経一卷與新譯者梵本未詳同別
浴僧功德経一卷
陀鄰尼目佉経一卷今疑卽是阿難陀目法尼経
礼敬諸塔経一卷
般若波羅蜜偈経一卷
佛清淨偈経一卷
太子出國二十偈一卷
佛十力偈一卷十方佛神呪一卷
四天王神呪一卷
十二因緣結縷神呪一卷
摩訶神呪一卷移山神呪一卷
降魔神呪一卷
威德陀羅神呪一卷本作成字疑錯也
和摩結神呪一卷
十方佛名下五十二経並是梁僧
祐錄中新集失譯経今附宋
従梵本経下失譯諸経羣

錄之中但題名目久虧其本无
可披尋大小二乘實難詮定且
粗分判尙多參涉幸諸明士詳而
定之大乘律闕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梵網経二卷或三
後漢西域三藏康孟

第一譯右前後兩譯一本在
藏一開元釋教錄第十四
卷第四十六張階
[31-1190c]
本闕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卷宋沙門釋智嚴譯第二譯
瓔珞本業経二卷一名菩薩瓔珞経
宋沙門釋道嚴譯苐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本在藏二本闕
菩薩戒本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右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文殊師利淨律経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苐二譯
右前後四譯三存一闕
菩薩齋法経一卷或无経字一名賢首菩薩齊法経一名正齊一名持齊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苐一譯
菩薩正齋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苐三譯
右與菩薩受齋経同本前
後三譯一存二闕
文殊悔過経一卷亦名文殊懺悔経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苐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舎利弗悔過経一卷亦直云悔過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苐四十七張階
[31-1191a]
舎利弗悔過経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
法律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佛悔過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單本
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單本
菩薩懺悔法一卷房錄云異出本
西晉清信士聶道眞譯單本
離欲優婆塞優婆夷戒文一卷亦云具行二十二戒文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單本
菩薩戒壇文一卷亦云優婆塞戒壇樂文
北涼天竺三藏曇无讖譯單本
善信二十二戒一卷亦云離欲優婆塞優婆夷具行二十二戒文亦名三
優婆塞戒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單本菩薩受戒法経一卷祐錄无経字房云異
出本

漢失譯受菩薩戒次第十
法一卷後
漢失譯菩薩懺悔法一卷後
漢失譯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苐四十
八張階
[31-1191b]
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
一卷後漢失譯
阿惟越致菩薩戒経一卷舊錄无菩薩字
魏吴失譯
大乘論闕本二十部四十八卷
寶積経論四卷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周入
藏中有今尋本未獲
金剛般若論一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
陳天竺三藏眞諦譯
法華論五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訪本未獲
大般涅槃經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眞諦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巳上四部釋経論
十七地論五卷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重本
右與瑜伽論同本異譯旣
闕其本十七地中未知與
何地相應
中論一卷朱知造者軍重未志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寶性論四卷或五卷
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四十九張階
[31-1191c]
元魏
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
大周入蔵錄有今尋本未獲大乘
五陰論一卷婆藪盤豆菩薩造失譯出陳
朝大乘寺藏錄第一譯新
附梁錄右陳錄云陳太

建四年五月沙
門慧布北將來
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方便心論一卷東晉天
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第一譯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三世分別論
一卷梁天竺三藏眞諦譯單本反質論一卷今疑卽藏中如實
論是故彼題云如實論反質難
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單本

負論一卷陳天竺
三藏眞諦譯單本成就三
乘論一卷陳天竺
三藏眞諦譯單本正說道
理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單本
業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單本
空論三卷陳天竺三藏眞諦譯單本五明論合一卷一聲論二
醫方論三工巧論四呪術論五
符卽論周宇文氏天竺沙門攘那

跋陀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五十張階
[31-1192a]
羅譯單本
十住論十卷龍樹菩薩造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右長
房錄云什公弘始年譯未
訖卷未似六度集見二
秦錄陳朝大乘寺藏錄云一名十住毗婆沙今
卽是藏中十住毗婆沙也釋般
若六字三句論一卷大唐
天后代南天竺三藏菩提流
志譯新編入錄單本集量
論四卷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
法上錄云梁太清二年眞諦三藏譯攝大乘論二十卷者此應誤也多是十二傳寫者錯
今按長房等錄諦譯攝論在於陳代梁錄旣无故不存也都計
大乘経律論闕本者捻四百
五十部八百七十四卷開元
釋教錄卷第十四別錄之四丙午
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
造開元
釋教錄第十四卷第五十一張階
[31-1192b]
開元釋教錄卷苐十五別錄之五
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別錄
中有譯無本錄之二小乘
經重譯闕本一百二十五部二百
六十五卷中阿
鋡經五十九卷符秦
天竺三蔵曇摩難提譯第一譯右一
經前後兩譯一本在蔵一
本闕増壹
阿鋡経五十卷房云四十卷祐云三十三卷或爲二十四卷符秦
天竺三蔵曇摩難提譯第一譯右一
經前後兩譯一本在藏一本
闕鳩摩
迦葉經一卷一名童迦葉解難経僧祐
錄中失譯經法経錄云出中含第十六卷異譯本僮迦
葉解難經一卷亦名童迦葉経祐云出長阿含乞伏
秦沙門聖堅譯房云與羅什迦葉同本什无迦葉経右二
經同本異譯出長阿含第
七卷與蔽宿經同本其本
並闕大六
向拜經一卷一名尸迦羅越六向拜経亦直云六向拜経西晉
三蔵竺法護譯
[31-1192c]
右兼長阿含第十一中善
生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
佛開解梵志阿颼經
一卷東晉沙門釋法勇譯
右兼長阿含第十三中阿摩
晝経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六十二見経一卷
亦云梵網錄十二見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兼長阿含第十四中梵
動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樓炭經
六卷或五卷或八卷西晉三
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樓炭經八卷西晉
沙門釋法炬譯第三譯
右兼長阿含第四分中
記世經前後六譯四存二闕道意發行經二卷
房錄云出長含或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大十二門經一卷或二卷
安公注解房錄云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小十二門經一卷
房錄云出長含安公注解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七法經一卷舊錄云阿毗曇七佉行経或直云
七法行経房云出長含経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開元
釋教錄第十五卷第二張階
[31-1193a]
多増道章經一卷舊錄無道字異出十報法房云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義決律經一卷或无經字亦云義波律法行經房云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彌勒經一卷安公云出長含
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鳩摩迦葉經下一十四部二十八
卷並是長含部分闕本
四諦經一卷後漢西域三藏康孟詳譯
右兼中含第七卷中分別
聖諦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
魔王入目揵蘭腹經一卷亦名弊魔試目連經舊錄云魔
王入目連腹中經僧祐錄云安公古典
經今附
漢錄右兼中含第三十卷
中降魔經前後五譯三存
二闕頼吒和羅經
一卷後漢西域三藏支
曜譯右兼中含第三十一中
頼吒惒羅經前後四譯二存
二闕威革長者六向拜經一卷或作威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二
威革長者六向拜經

一卷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三
張階
[31-1193b]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苐三譯
善生子經一卷亦云異出六向拜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第四譯
右兼中阿含第三十三中善
生經前後六譯二存四闕
墮藍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七事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賴吒謣羅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右一經疑與第三十一中
賴吒惒羅經同本
歡豫經一卷法經錄云勸豫云出中含第十二
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佛有五百比丘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令附漢錄
凡人有三事愚癡不足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
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誡諸比丘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
生死好醜尊者卑者經一卷安公云出
中阿含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
普法義經一卷亦云普義
開元釋教錄苐十五卷苐四

張階
[31-1193c]
西晉
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三譯一
四諦經下一

十四部一十四卷並是中含部分闕本波斯匿王喪毋經一卷
或云波斯匿王經祐
云波耶匿王經宋居士沮

渠京聲譯右兼増一
本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
十八卷頻婆娑羅王問佛供養経
一卷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
婆首那譯右兼増一本
経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二
十六卷指鬘経一卷
作指髻經東晉西域三

藏祗多蜜譯右兼増一本
経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出第三十一卷舎利弗目
連遊諸國経一卷
亦云遊諸四衢西晉三
藏竺法護譯右兼増一本
経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四十一卷佛母般泥
洹経一卷一名大
愛道般泥洹経宋居士

沮渠京聲譯石兼増一
本經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出第五
十卷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五張階
[31-1194a]
雜四十四篇経二卷安公云出増一阿含或云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或云雜経四十四篇旣
不顯別名未詳出何卷中
百六十品経一卷舊錄云増一阿含百六十章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波斯匿王喪母経下七部八卷並
是増一阿含部分闕本
轉法輪經十卷十紙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一經羣錄並云出雜阿
含諸藏中者非是本經並
是轉法輪論其經闕本
異處七處三觀經一卷或无異處字出雜阿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涅槃後諸比丘経一卷出雜阿含
宋沙門釋慧簡譯
自見自知爲能盡結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経今附漢錄
有四求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本行経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経今附漢錄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六張階
[31-1194b]
河中大聚沬経一卷或云水沬所漂經或云聚沬譬經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便賢者坑經一卷坑字或作旃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所非汝所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兩比丘得割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道德舎利日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舎利日在王舎國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獨居思惟自念止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問所明種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欲従本相有經一卷或云欲従本經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獨坐思惟意中生念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說如是有諸比丘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比丘所求色經一卷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七張階
[31-1194c]
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
今附漢錄道有比丘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
今附漢錄色爲非常念經一卷僧
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安公本錄従自見自知下有二十二經云是阿含一卷於中五經
巳備餘錄不復重載安公云是阿含一卷者四種阿含之中而
不的指何部今且附此
雜含之錄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
今附漢錄善惡意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
今附漢錄比丘一法相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
今附漢錄有二力本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
今附漢錄有三力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
今附漢錄有四力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
今附漢錄人有五力經一卷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不聞者類相
聚經一卷舊錄云類相聚經僧祐
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開元釋教錄苐十五卷苐八張階
[31-1195a]
天上釋爲故世在人中經一卷或作无上釋錯也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爪頭土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身爲无有反復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師子畜生王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阿湏倫子婆羅門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婆羅門子名不侵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生聞婆羅門經一卷舊錄云生聞梵志經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有阜竭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暑杜乘婆羅門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在拘薩國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在優墮國經一卷經作優隨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是時自梵守經一卷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九張階
[31-1195b]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有三方便經一卷舊錄云三方便經法經錄云出七處三觀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婆羅門不信重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佛告舎曰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四意止經一卷舊錄云四意止本行經法經錄云出中阿含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一卷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色比丘念本起經下二十五經
安公云並出雜阿含
雜阿含三十章經一卷法經錄云出雜阿含異本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異處三觀經下四十五部四十
五卷並是雜阿含部分闕本
舎頭諌經一卷亦云舎頭諌太子明二十八宿經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經亦云虎耳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五譯四存一闕藏中摩鄧
女經是世高譯今復有含頭諌經其摩鄧女與舎頭諌旣是同本不合雙出
今二本倶載未詳所以或可此經卽是藏中含頭諌經法護譯者錄家錯上
雜蔵經一卷
開元釋教錄苐十五卷苐十張階
[31-1195c]
宋天
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四譯右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弟子慢爲耆域述
經一卷亦云弟子爲耆域述慢或羽弟子戲
誕經宋居士沮渠京聲

第四譯右與阿
難問事佛經等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小本起經二卷
加小字或云修行本起或云宿行本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一譯

子本起瑞應經二卷亦云瑞應本起
後漢外國三藏
康孟詳譯第三譯過去因果經四卷東
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
羅譯第五譯右前後六譯三
存三闕法海藏經一卷或云法海經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
蘭譯第一譯右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四十二
章經一卷房錄云與摩勝譯者少
吴月支優婆塞支

謙譯第二譯右前後兩譯一存
一闕柰女耆域經一卷或云柰
女經西晉三藏竺法

護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罪業報應經
一卷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一張階
[31-1196a]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第譯
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目
連降龍王經一卷或无王字或云降龍經或云降龍王經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一譯
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者音悦經一卷宋
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禪
秘要經四卷或无經字
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第一譯禪秘要經五卷一名禪法要或三卷或
无經字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第三譯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
今有禪秘要經五卷文極交錯不可流行如刪繁
錄中具述七女
本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二譯七女本經一卷亦名女本心明經亦名
七女經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第三譯右前後三譯
一存二闕八
師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第二譯右前後兩譯
一存一闕日難經一卷一名
越難經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

十二張階
[31-1196b]
東晉沙門釋嵩公譯第二譯
日難經一卷一名越難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
所欲致患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祗多蜜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一名阿闍世王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五苦章句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堅意經一卷或云堅心經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淨飯王般泥洹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勸進學道經一卷一本无勸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
勸進學道經一卷亦名勸進經
宋沙門釋勇公譯第三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三張階
[31-1196c]
右前後三譯一存
二闕貧窮老公經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出法上錄苐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
一闕分惒檀王經一卷宋居士沮
渠京聲譯苐二譯
與三摩竭經同
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萍沙王五願經一卷
一名弗沙迦王經東晉西域沙門竺
曇无蘭譯苐二譯萍沙王五願經一
亦名弗沙王經東晉沙門
釋嵩公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
存二闕瑠璃王經一卷後漢安息三藏
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生經五卷宋涼州沙門
釋智嚴譯苐二譯
右前後兩譯
一存一闕義足經二卷東晉西城沙門竺
曇无蘭譯苐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
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後漢安息三蔵
安世高譯苐一譯開元釋教錄
苐十五卷苐十四張階
[31-1197a]
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苐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倶闕
五蓋疑結失行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五蓋疑結失行経一卷
東晉西域三月祗多蜜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倶闕
太子夢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佛爲菩薩五夢経一卷一名佛五夢経一名太子五夢経一
名仙人五夢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

倶闕十善十惡經
一卷西晉沙門支法度譯第一
十善十惡經一卷安公云出阿毗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第二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

倶闕禪經
一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
禪經一卷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二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

倶闕恒水經一卷寶唱錄云恒水試經亦云恒水不說戒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五

張階
[31-1197b]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恒水戒經一卷或云恒水経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二経同本異譯其本並闕
従舎頭諌経下四十三部六十
一卷除四阿含外諸重譯經闕本
小乘経單譯闕本四百八十部五百五十卷
佛本行経五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譯
佛本生経一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譯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悔過法経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五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五行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小般泥洹經一卷祐錄云或名泥洹後諸比丘経或云泥洹後變記經
或云泥洹後比丘世變経或云佛般泥洹後比丘世變経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正齊經一卷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六張階
[31-1197c]
後漢安息三藏安
世高譯分明罪福経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
高譯難提迦羅越経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禪定方便次第法経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禪法
經一卷祐錄无経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
世高譯當來變滅経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墮落優婆塞
經一卷或无優婆塞
後漢西域三藏
支曜譯問地獄事經一
卷後漢外國沙門康臣譯報福
經一卷或云福報経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祥譯梵志経一
卷吴天竺沙門竺律炎譯七漏経一卷安公古典中有
亦名七漏錄云出阿含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悔過法經一卷一名敍十方
礼拜悔過文戒旡法字

吴月支優婆
塞支謙譯賢者德経一卷開元釋教
錄第十五卷第十七張階
[31-1198a]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梵志結淨経一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阿質國王經一卷祐錄無國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惟婁王師子湩譬喻経一卷一本无譬喻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藍逵王経一卷亦云目連因緣功德亦云目連功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百喻経一卷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五陰事経一卷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魔化作比丘経一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優多羅母經一卷或無毋字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人民求願経一卷
吴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坐禪經一卷吴西域三藏康僧會譯
摩目揵連本経一卷一本有訶字无揵字
西晉三蔵竺法護譯
五福施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觀行不移四事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八張階
[31-1198b]
四婦喻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廬夷亘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廅羅王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檀若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龍施経一卷今疑是龍施菩薩本起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給孤獨明德經一卷亦云給孤獨氏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龍王兄弟陀逵誡王経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勸化王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鴈王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鴈王五百鴈倶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解無常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城喻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降龍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邪法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犯罪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苦應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三品修行経一卷一名三品悔過経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夫那羅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開元釋教錄第十五卷第十九張階
[31-1198c]
賈客経二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沙門果證経
一卷今疑與寂志
果経同本西晉三藏竺

法護譯貧女爲國王
夫人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誡王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誡具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誡
羅云経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危脆経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大
蛇譬喻経一卷
名大蛇経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羅漢迦

留陀夷経一卷或无
羅漢字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爪甲擎土譬経
一卷一名瓜甲取
土経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衰利

經一卷西晉沙門釋法
炬譯衆生未然三界
経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求欲說法
経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羅旬喻經一卷今疑
是別生中羅彌壽経
異名西晉沙

門釋法炬譯治禪法経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開元釋
教錄第十五卷第二十張階
[31-1199a]
梵天筞數経一卷一名諸天事経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无蘭譯
諸天地經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