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26 教外別傳-明-黎眉 (X)



教外別傳卷十二雲門宗



南嶽下六世



雲門文偃禪師雪峯存法嗣



韶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嘉興人也。敏質生知。
慧辯天縱。及長落髮。稟具於毗陵壇。侍志澄數年。探
窮律部。以已事未明。往參睦州。睦州纔見來。便閉却
門。師乃扣門。睦州曰誰。師曰某甲。睦州曰。作甚麼。師
曰。已事未明。乞師指示。睦州開門。一見便閉却。師如
是連三日扣門。至第三日。睦州開門。師乃拶入。睦州
便擒住曰。道道。師擬議。睦州便推出曰。秦時𨍏轢鑽。
[012-0304a]
遂掩門。損師一足。師從此悟入。睦州指見雪峰。師到
雪峰莊。見一僧廼問。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師
曰。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祇是不得道是別人語。
僧曰得。師曰。上座到山中。見和尚上堂。眾纔集。便出
握腕立地曰。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脫却。其僧一依
師教。雪峰見這僧與麼道。便下座攔胷把住曰。速道
速道。僧無對。雪峰拓開曰。不是汝語。僧曰。是某甲語。
雪峰曰。侍者將繩棒來。僧曰。不是某語。是莊上一浙
中上座。教某甲來道。雪峰曰。大眾去莊上。迎取五百
人善知識來。師次日上雪峰。雪峰纔見。便曰。因甚麼
得到與麼地。師乃低頭。從茲契合。溫研積稔。密以宗
印授焉○師出嶺。徧謁諸方。覈窮殊軌。鋒辯險絕。世
所盛聞。後抵靈樹。冥符知聖禪師接首座之說。初知
聖。住靈樹二十年。不請首座。常曰。我首座生也。我首
座牧牛也。我首座行脚也。一日令擊鐘。三門外接首
座。眾出迓。師果至。直請入首座寮解包人天眼目見靈樹章
後廣主。命師出世靈樹。開堂日。廣主親臨曰。弟子請
益。師曰。目前無異路法眼益別云。不可無益於人○舉世尊初生
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
天下。唯我獨尊。師曰。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
喫却。貴圖天下太平○師在文德殿赴齋。有鞠常侍
問。靈樹果子熟也未。師曰。甚麼年中。得信道生○舉
雪峯云。三世諸佛。向火𦦨上。轉大法輪。師曰。火燄為
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黃龍新云。雪峯雲門。交互爭輝。薪盡
[012-0304b]
火滅。三世諸佛向甚麼處聽。莫戀白雲深處坐。切忌寒[厂@火]燒殺人 天童華云。三世諸佛。與火燄說法。火燄燒
殺三世諸佛 元叟端云。若向雪峯言下薦得。笑殺旁觀。若向雲門言下薦得。自救不了。若向應庵言庵薦得。
盡大地人。眉鬚墮落○僧問靈樹。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靈樹默

然。遷化後。門人立行狀[石*白-日+田/廾]。欲入此語。問師曰。先師默
然處。如何上[石*白-日+田/廾]。師對曰。師。上堂。佛法也太煞有。祇是
舌頭短。良久曰。長也○普請搬柴次。師遂拈一片拋
下曰。一大藏教。祇說這箇○見僧量米次。問米籮裏
有多少達磨眼睛。僧無對。師代曰。斗量不盡○師一
日。以手入木師子口呌曰。齩殺我也。相救歸宗柔代云。和尚出
手太殺○上堂。聞聲悟道。見色明心。遂舉起手曰。觀世

音菩薩。將錢買餬餅。放下手曰。元來祇是饅頭白雲端舉
了。展兩手云。有麼有麼。又搖手云。無也無也。乃云。曾經大海難為水。除却巫山總是烟 法雲秀。拈拄杖卓一
下云。這箇是聲色。那箇是心。良久云。世間無限丹青手。到此都盧畫不成 黃龍清云。雲門可謂食飽傷心。諸
人切忌向胡餅裏討汁 五祖演云。我即不然。乃以手作打杖鼓勢云。棚八囉扎 南堂靜云。老僧即不然。張
公喫酒李公醉。李公喫酒張公醉。張公李公酩酊醉。鼻息如雷甕裏睡 徑山杲。拈拄杖云。這箇是色。卓拄杖
云。這箇是聲。諸人總見總聞。那箇是明底心。那箇是悟底道。喝一喝云。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糧。復卓一下
靈隱嶽云。冶父有條活路。要與諸人共行。拈拄杖云。穿入諸人鼻孔。燈籠露柱。直得眼睛突出。卓柱杖。下座
楚石琦云。汝等諸人。不是不聞聲。因甚麼不悟道。不是不見色。因甚麼不明心。雲門漝麼提撕。妙喜漝麼判斷。
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

一寶秘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裏。將三門來燈籠上。
作麼生。自代曰。逐物意移。又曰。雲起雷興○示眾曰。
十五日巳前。不問汝。十五日巳後。道將一句來。眾無
對自代曰。日日是好日 雪竇顯頌云。去却一。拈却七。上下四維無等匹。徐行踏斷
流水聲。縱觀寫出飛禽跡。草茸茸。烟[ㄇ@企-止/幕][ㄇ@企-止/幕]。空生巖畔花狼藉。彈指堪悲舜若多。莫動着。動着三十棒

[012-0304c]
上堂。拈拄杖曰。凡夫實謂之有。二乘析謂之無。緣覺
謂之幻有。菩薩當體即空。衲僧家。見拄杖。便喚作拄
杖。行但行。坐但坐。不得動著徑山杲云。我不似雲門老人。將虛空剜窟竉。驀
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屬有。不屬無。不屬幻。不屬空。卓一下云。凡夫二乘緣覺菩薩。盡向這裏。各隨根性。悉得受
用。惟於衲僧分上。為害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進一步。則被拄杖子迷了路頭。退一步。則被拄杖子穿
却鼻孔。只今莫有不甘底麼。試出來。與拄杖子相見。如無。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楚石琦云。凡
夫不合起有見。二乘不合起無見。緣覺不合起幻有見。菩薩不合起當體即空見。不可放過。雲門老漢。貪觀白
浪。失却手橈。累他天下衲僧。總落拄杖圈䙡。放過不可。好與一坑埋却○問父母不聽。

不得出家。如何得出家。師曰淺。曰學人不會。師曰深
○問樹凋葉落時如何。師曰。體露金風○問如何是
佛。師曰乾屎橛萬峯蔚云。雲門大師。不妨奇持。看他突然一句子。疑殺天下衲僧。若道不
疑。乾屎橛汝作麼生會○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曰。東山水

上行元叟端云。古今見亡。佛法情盡。則不無雲門大師。中峯門下則不然。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冬至
前後。沙飛石走○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有讀書人來

報○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北斗裏藏身徑山杲云。雲門
老人恁麼道。只答得法身句。未答得透法身句。今日或有人問徑山。如何是透法身句。即向道。蟭螟眼裏放夜
市。大虫舌上打鞦韆○問僧。甚處來。曰禮塔來。師曰謔我。曰實

禮塔來。師曰。五戒也不持保福展云。智不責愚汾陽昭云。彼此相鈍置
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向上與汝道即不難。作
麼生會法身。曰請和尚鑒。師曰。鑒即且置。作麼生會
法身。曰與麼與麼。師曰。這箇是長連牀上學得底。我
且問你。法身還解喫飯麼。僧無對雪竇顯云。將成九仞之山。不進一簣
之土。過在什麼處 庵主永云。雲門直得入泥入水保福展云。欠他一粒也不得 昭覺勤云。雲門可謂。驅
耕夫之牛。奪飢人之食。權衡佛祖。龜鑒宗乘。所以後來尊宿。各出眼目。扶豎大教。雖然如是。只明得法身邊事。
[012-0305a]
未明得法身向上事。且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域中無背面。閫外有威權 南堂。靜云。這僧敢將游艇子。撩撥洞
庭湖。殊不知。雲門金鏃慣調曾百戰。鐵鞭多力恨無讐。若是大隨即不然。這僧也拈却。雲門也架閣。且作麼生
會法身。良久云。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天童傑云。雲門渾剛打就。生鐵鑄成。不動鉗鎚。火星迸散。永庵主
冷處看把火。義出豐年。保福閙處愛入頭。未免傍觀者哂。天童據欵結案。也要諸方檢點。若檢點得出。生陷無
間地獄○師甞舉馬大師道。一切語言。是提婆宗。以這

箇為主。乃曰好語。祇是無人問我。時有僧問。如何是
提婆宗。師曰。西天九十六種。你是最下種○問僧。近
離甚處。曰西禪。師曰。西禪近日有何言句。僧展兩手。
師打一掌。僧曰。某甲話在。師却展兩手。僧無語。師又
打○問如何是端坐念實相。師曰。河裏失錢河裏摝
○上堂。函葢乾坤。目機銖兩。不涉世緣。作麼生承當。
眾無對。自代曰。一鏃破三關○僧問。如何是雲門劒。
師曰祖○問如何是玄中的。師曰𡎺○問如何是吹
毛劒。師曰骼。又曰胔○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普○
問如何是啐[口*豕]機。師曰響○問如何是雲門一路。師
曰親○問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麼
處懺悔。師曰露○問鑿壁偷光時如何。師曰恰○問
三身中那身說法。師曰要○問承古有言。了即業障
本來空。未了應須償宿債。未審二祖是了未了。師曰。
確○師垂語曰。會佛法如河沙。百草頭上。道將一句
來。自代曰俱○問直歲。甚處去來。曰刈茆來。師曰。刈
得幾箇祖師。曰三百箇。師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東
家杓柄長。西家杓柄短。又作麼生。直歲無語。師便打
溈山[土/口*土/口]云。直歲為眾竭力。到雲門面前。乃力盡神疲。何故。棊逢敵手難藏行。水到滄溟始是波 徑山杲云。直
[012-0305b]
歲無語。有三百箇祖師證明。雲門令雖行。要且棒頭無眼 溈山果云這僧若具眼。見雲門恁麼道。但云。和尚
休要把髻投衙。擬議之間。坐具便摵。不唯慶快平生。亦乃參學眼正 楚石琦云。大小雲門。却被直歲勘破
金粟悟云。惜乎徑山不與山僧同時。若同。即代雲門與伊一頓。何以。要知雲門棒頭有眼○僧問。

秋初夏末。前程若有人問。作麼生祗對。師曰。大眾退
後。曰未審過在甚麼處。師曰。還我。九十日飯錢來溈山
[土/口*土/口]云。這僧貪程太速。致使雲門隨索飯錢。而今還有識雲門者麼。出來與大溈相見。良久云。不是弄潮人。休入
洪波裏 昭覺勤云。這僧貪觀白浪。雲門見機而作。雖然斬釘截鐵。未是本分草料。有問崇寧。只對道。驢事未
去。馬事到來。待伊如之若何。劈脊便打 護國元云。據虎頭收虎尾則不無。斬釘截鐵。猶欠一着。忽有人問。護
國。劈脊便打。待伊道過在什麼處。向他道。不似雲門索飯錢 天童覺云。大眾退後。衲僧去就。豈用機關。那容
體究。蓑翁老熟慣波瀾。橈棹不施船放流 天童華云。這僧有迎刃底謀略。雲門具殺活底手段。雖然如是。報
恩門下。更須勘過了打 天童傑云。平如鏡面。險似刀山。這僧有破關底機謀。雲門善用不戰屈人兵底手段。
雖然如是。鼻孔在靈隱手裏○有講僧參。經時乃曰。未到雲門時。

恰似初生月。及乎到後。曲彎彎地。師得知。乃召問。是
你道否。曰是。師曰甚好。吾問汝。作麼生是初生月。僧
乃斫額作望月勢。師曰。你如此。巳後失却目在。僧經
旬日復來。師又問。你還會也未。曰未會。師曰。你問我。
僧便問。如何是初生月。師曰。曲彎彎地。僧罔措。後果
然失目瑯琊覺云。且道。佛法有靈驗麼。如今若有人問瑯琊。如何是初生月。向道。經堂前打板聲
 白雲端云。這僧失却目。雲門和鼻孔不見。雖然如是。家住州西 黃龍新云。語驚時聽。得無動機。若謂這僧
失雙目。入地獄如箭射 東禪觀云。這僧雖失雙目。光射九天。雲門兩眼雖存。前明後暗○上堂。

你若不相當。且覓箇入頭處。微塵諸佛。在你舌頭上。
三藏聖教。在你脚跟底。不如悟去好。還有悟得底麼。
出來對眾道看雪竇顯云。然則養子之緣。爭奈壓良為賤。其間忽有不甘底。出來掀倒禪
牀。豈不是大丈夫漢。雖然如是。且問據箇什麼。乃驀拈拄杖云。洎合停囚長智。擊禪牀下座○示

[012-0305c]
眾。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拄杖畫曰。百雜碎。雪竇顯云。
這老漢是即是。要且未有出身之路。如今拄杖在雪竇手裏。復橫按云。東西南北。甚處得來又曰。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放過即不可。若不放過。不
消一喝雪竇顯舉了。隨後喝一喝云。大眾。好喝。落在甚處。若要鼻孔遼天。辯取這一喝○上
堂。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者是好手。時有僧
出曰。與麼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也。師曰。蘇嚕蘇嚕
溈山[土/口*土/口]云。若不是雲門。被這僧一問。幾乎將南作北。大溈即不然。忽有人道。恁麼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也。乃
拈拄杖云。你喚這箇作什麼。若喚作拄杖子。眉鬚墮落 黃龍南。拈起拂子云。大眾。若喚作拂子。是平地上死
人。不喚作拂子。未透荊棘林在 五祖演云。太平即不然。平地上箇箇丈夫。荊棘林裏坐得是好手。何故。格
泐潭清云。只這拂子。是荊棘林諸人作麼生過。直饒過得。也是胡孫繫露柱 笑巖寶云。雲門被這僧一拶。輙
自先跳入荊棘林中坐地。我若是雲門。待這僧云云。便打云。汝為什麼。又深入這一重○[啗-口+王]長

老。舉菩薩手中赤幡問師。作麼生。師曰。你是無禮漢。
[啗-口+王]曰。作麼生無禮。師曰。是你外道奴。也作不得○上
堂。要識祖師麼。以拄杖指曰。祖師在你頭上𨁝跳。要
識祖師眼睛麼。在你脚跟下。又曰。這箇是祭鬼神茶
飯。雖然如此。鬼神也無厭足徑山杲云。不見道留惑潤生。時有僧在傍。咳嗽
一聲。妙喜云。老漢恁麼道。有甚麼過。僧擬議。便打○上堂。光不透脫。有兩般

病。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隱
隱地似有箇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又法身亦有兩
般病。得到法身。為法執不忘。已見猶存。坐在法身邊。
是一。直饒透得法身去。放過即不可。子細點檢將來。
有甚麼氣息。亦是病徑山杲云。不用作禪會。不用作道會。不用作向上商量。此是雲
門老漢據實而論。我恁麼道。有沒量罪過汝若點檢得出。許汝具擇法眼。若點檢不出。且向雲門葛藤裏參

○上堂。眼睫橫亘十方。眉毛上透乾坤。下透黃泉。須
[012-0306a]
彌塞却汝咽喉。還有人會得麼。若有人會得。拽取占
波。共新羅闘額徑山杲云。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
諸人要識雲門麼。不見道。三臺須是大家催○一日拈起拂子曰。這裏得

箇人處去。揑恠也。日木國裏說禪。三十三天有箇人。
出來喚曰。吽吽。特舍兒擔枷過狀徑山杲云。這老漢克由尀耐。冐姓佃
官田。更不納苗稅○示眾曰。燈籠是你自已。把鉢盂噇飯。飯

不是自已。有僧便問。飯是自已時如何。師曰。這野狐
精。三家村裏漢。復曰。來來。不是你道飯是自已。僧曰
是。師曰。驢年夢見。三家村裏漢徑山杲云。用盡自已心。笑破他人口
問僧。甚處來。僧曰江西。師曰江西一隊老漢。寐語住
也未。僧無語法眼益。因僧舉。法眼云。大小雲門。被這僧勘破 五雲逢云。什麼處。是勘破雲
門處。要會麼。法眼亦被這僧勘破也○問僧。光明寂照遍河沙。豈不是

張拙秀才語。曰是。師曰。話墮也○問不起一念。還有
過也無。師曰。須彌山○問一切智通無障礙時如何。
師曰。掃地撥水相公來○師到天童。天童曰。你還定
當得麼。師曰。和尚道甚麼。天童曰。不會則目前包裹。
師曰。會則目前包裹徑山杲云。十字街頭石敢當○師到曹山。見
示眾曰。諸方盡把格則。何不與他道却令他不疑去。
師問。密密處為甚麼不知有。曹山曰。祇為密密。所以
不知有。師曰。此人如何親近。曹山曰。莫向密密處親
近。師曰。不向密密處親近時如何。曹山曰。始解親近。
師應喏喏徑山杲云。濁油更着濕燈心楚石琦云。雪山南面三千里○師到鵝湖。
聞上堂曰。莫道未了底人。長時浮逼逼地。設使了得
底。明明得知有去處。尚乃逼浮逼地。師下問首座。適
[012-0306b]
來和尚意作麼生。曰浮逼逼地。師曰。首座久在此住。
頭白齒黃。作這箇語話。曰上座又作麼生。師曰。要道
即得。見即便見。若不見。莫亂道。曰祇如道浮逼逼地。
又作麼生。師曰。頭上著枷。脚下著杻。曰與麼則無佛
法也。師曰此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溈山[土/口*土/口]云。大凡撥草瞻風。須是
其人。雲門可謂青天霹靂。旱地震雷。直得百里魂慮變懾。不見道。驚羣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師子兒 黃龍
新云。雲門以錐錐地。首座以刀剜空。直饒齊下錐刀。未免頭上着枷。脚下着杻○僧舉灌溪

上堂曰。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淨躶躶。赤灑灑。沒
可把。師曰。舉即易。出也大難。曰上座不肯和尚與麼
道那。師曰。你適來與麼舉那。曰是。師曰。你驢年夢見
灌溪。曰某甲話在。師曰。我問你。十方無壁落。四面亦
無門。你道。大梵天王與帝釋天。商量甚麼事。曰豈干
他事。師喝曰。逐隊喫飯漢○師到江州。有陳尚書者。
請齋。纔見便問。儒書中即不問。三乘十二分教。自有
座主。作麼生是衲僧行脚事。師曰。曾問幾人來。陳曰。
即今問上座。師曰。即今且置。作麼生是教意。陳曰。黃
卷赤軸。師曰。這箇是文字語言。作麼生是教意。陳曰。
口欲談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師曰。口欲談而辭喪。
為對有言。心欲緣而慮忘。為對妄想。作麼生是教意。
陳無語。師曰。見說尚書看法華經。是否。陳曰是。師曰。
經中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且道非
非想天。有幾人退位。陳無語。師曰。尚書且莫草草。三
經五論。師僧拋却。特入叢林。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
尚書又爭得會。陳禮拜曰。某甲罪過。
[012-0306c]


南嶽下七世



巴陵顥鑒禪師雲門偃法嗣



岳州巴陵新開院顥鑒禪師。初到雲門。雲門曰。雪峯
和尚道。開却門達磨來也。我問你作麼生。師曰。築著
和尚鼻孔。雲門曰。地神惡發。把須彌山一摑。𨁝跳上
梵天。拶破帝釋鼻孔。你為甚麼向日本國裏藏身。師
曰。和尚莫瞞人好。雲門曰。築著老僧鼻孔。又作麼生。
師無語。雲門曰。將知你祇是學語之流徑山杲云。擔一擔懵懂。換
得一擔骨董。無星秤子秤來。付與無知漆桶。且道。無知漆桶。將作何用。你若道得活脫句。許你親見雲門

住後更不作法嗣書。祇將三轉語上雲門。僧問。如何
是道。師曰。明眼人落井。保寧永頌云。秋夜霜天月正明。仰觀星象約三更。一條大
路平如掌。歸去何妨徹曉行問如何是吹毛劒。師曰。珊瑚枝枝撑

著月。雪竇顯頌云。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礱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
別。珊瑚枝枝撑着月問如何是提婆宗。師曰。銀椀裏盛雪。雪竇顯頌
云。老新開。端的別。解道銀盌裏盛雪。九十六箇應自知。不知却問天邊月。提婆宗。提婆宗。赤旛之下起清風

雲門見曰。他後老僧忌日。祇消舉此三轉語。足以報
恩。自後忌辰。果如所囑。


雙泉師寬禪師雲門偃法嗣



隨州雙泉山師寬明教禪師。僧問洞山初和尚。如何
是佛。初曰。麻三斤。師聞之乃曰。向南有竹。向北有木
○師遊山回。首座同眾出接。首座曰。和尚遊山。𡾟嶮
不易。師提起拄杖曰。全得這箇力。首座乃奪却。師放
身便倒。大眾皆進前扶起。師拈拄杖。一時趂散。回顧
侍者曰。向道全得這箇力黃龍南云。明教雖然會起會倒。不覺弄巧成拙
[012-0307a]
師一日訪白兆。白兆曰。老僧有箇木魚頌。師曰。請舉
看。白兆曰。伏惟爛木一橛。佛與眾生不別。若以杖子
擊著。直得聖凡路絕。師曰。此頌有成褫無成褫。白兆
曰。無成褫。師曰。佛與眾生不別聻。侍僧救曰。有成褫。
師曰。直得聖凡路絕聻。當時白兆一眾失色。


香林澄遠禪師雲門偃法嗣



益州青城香林院澄遠禪師。漢州綿竹人。在眾日。普
請鉏草次。有一僧曰。看俗家失火。師曰。那裏火。曰不
見那。師曰不見。曰這瞎漢。是時一眾皆言。遠上座敗
闕。後明教寬聞舉歎曰。須是我遠兄始得○師將示
寂。辭知府宋公璫曰。老僧行脚去。通判曰。這僧風狂。
八十歲行脚去那裏。宋曰。大善知識。去住自由。師謂
眾曰。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言訖而逝有僧參舉道者。一日
遊山次。僧云。香林道。老僧三十年。求成一片不可得。此意如何。舉云。老僧也恁麼。却問其僧。會麼。云不會。舉示
偈云。香林成一片。老僧也恁麼。不待此月終。重為子決破。至月末。舉遂遷化


洞山守初禪師雲門偃法嗣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師。初參雲門。雲門問。近離甚
處。師曰查渡。雲門曰。夏在甚處。師曰。湖南報慈。曰幾
時離彼。師曰。八月二十五。雲門曰。放汝三頓棒。師至
明日。却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
麼處。雲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於言下
大悟。遂曰。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
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托-七+友]楔。拈却炙脂帽子。
脫却鶻臭布衫。教伊洒洒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
[012-0307b]
哉。雲門曰。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師便禮拜
雪竇顯云。雲門氣宇如王。拶着便冰消瓦解。當時若據令而行。子孫也未到斷絕 浮山遠云。把定乾坤。佛祖
無進入之路。放開江海。魚龍得游泳之方。雲門老人。不妨奇特。雪竇云。雲門氣宇如王。拶着便冰消瓦解。識甚
好惡。當時若據令而行。瞎却天下人眼 白雲端云。大小雲門。被洞山一問。直得額頭汗出。口裏膠生 保寧
勇。別雲門後語云。這瞎漢將謂你是箇人。便打 天童傑云。雲門放去太奢。收來太儉。末後殷勤。何不與他本
分草料。致令和泥合水。洞山恁麼悟去。也是杓卜聽虗聲 靈隱嶽云。諸方盡謂。父子投機。啐啄同時。殊不知
雲門正令不行。却向草窠裏輥。致令洞山打失鼻孔。直至于今。無摸索處 恕中慍云。雲門放洞山三頓棒。汝
諸人作麼生會。諸人會處便道。洞山慣曾作客。少遇知音。雲門食店雖開。不許人喫。所以雪竇。抑雲門而出洞
山。浮山。小雪竇而扶雲門。與麼見解。天地懸殊。諸人要會麼。年年八月二十五。查渡依然冷浸秋 萬峯蔚云。
雲門把住放行。洞山不知失禮。來朝案欵重供。當下一槌擊碎。雖然得箇悟處。未免落在雲門坑裏。當時震聲
便喝。不到來朝結罪○都監太保問。眼處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此意如何。師曰。洞山茶碗裏有太保。太保茶碗裏有
洞山。太保無語。却將此語問谷隱。谷隱曰。不落無言
說。又問延慶。延慶曰。喚甚麼作三昧。


奉先深禪師雲門偃法嗣



金陵奉先深禪師。同明和尚在眾時。聞僧問法眼。如
何是色。法眼竪起拂子。或曰鷄冠老。或曰貼肉汗衫。
三人特往請益。問曰。承聞和尚有三種色語。是否。法
眼曰是。師曰。[鷂-缶+工/山]子過新羅。便歸眾。時李王在座下不
肯。乃白法眼曰。寡人來日致茶筵。請二人重新問話。
明日茶罷。備綵一箱劒一口。謂二師曰。上座若問話
得是。奉賞雜綵一箱。若問不是。祇賜一劒。法眼陞座。
師復出問。今日奉敕問話。師還許也無。法眼曰許。曰
[鷂-缶+工/山]子過新羅。捧綵便行。大眾一時散去。時法燈作維
[012-0307c]
那。乃鳴鐘集眾僧堂前。勘師眾集。法燈問。承聞二上
座。久在雲門。有甚奇特因緣。舉一兩則來商量看。師
曰。古人道。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鸎上樹一枝花。維那
作麼生商量。法燈擬議。師打一座具。便歸眾○師同
明和尚到淮河。見人牽網。有魚從網透出。師曰。明兄
俊哉。一似箇衲僧相似。明曰。雖然如此。爭如當初。不
撞入網羅好。師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洞山清稟禪師雲門偃法嗣



瑞州洞山清稟禪師。泉州李氏子。參雲門。雲門問。今
日離甚處。曰慧林。雲門舉拄杖曰。慧林大師。恁麼去
汝見麼。曰深領此問。雲門顧左右。微笑而巳。師自此
入室印悟。


雲門朗上座雲門偃法嗣



韶州雲門山朗上座。自幼肄業講肆。聞僧問雲門。如
何是透法身句。雲門曰。北斗裏藏身。師罔測微旨。遂
造雲門。雲門纔見。便把住曰。道道。師擬議。雲門拓開。
乃示頌曰。雲門聳峻白雲低。水急遊魚不敢棲。入戶
巳知來見解。何勞再舉轢中泥。師因斯大悟。即便禮
拜。自此依雲門為上座。


南嶽下八世



韶州大歷和尚白雲祥法嗣



韶州大歷和尚。初參白雲。白雲舉拳曰。我近來不恁
麼也。師領旨禮拜。自此入室。


連州寶華和尚白雲祥法嗣


[012-0308a]


連州寶華和尚。因有僧問大容曰。天賜六銖披挂後。
將何報答我皇恩。大容曰。來披三事衲。歸挂六銖衣。
師聞之乃曰。這老凍齈。作恁麼語話。大容聞令人傳
語曰。何似奴緣不斷。師曰。比為拋甎。祇圖引玉○師
有時戴冠子。謂眾曰。若道是俗。且身披袈裟。若道是
僧。又頭戴冠子。眾無對。


月華山月禪師白雲祥法嗣



韶州月華山月禪師。初謁白雲。白雲問。業箇甚麼。曰
念孔[少/隹]經。白雲曰。好箇人家男女。隨鳥[少/隹]後走。師聞
語驚異。遂依附久之。乃契旨。


泐潭靈澄散聖巴陵鑒法嗣



泐潭靈澄散聖。因智門寬禪師。問曰。甚處來。師曰。水
清月現。智門曰。好好借問。師曰。褊衫不染皂。智門曰。
喫茶去○師有西來意頌曰。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
居山七八年。草履祇栽三箇耳。麻衣曾補兩番肩。東
菴每見西菴雪。下㵎長流上㵎泉。半夜白雲消散後。
一輪明月到牀前。


福嚴良雅禪師洞山初法嗣



潭州福嚴良雅禪師。居洞山第一座。洞山參次僧出
問。如何是佛。洞山答曰。麻三斤。參罷洞山至寮。謂師
曰。我今日答這僧話得麼。曰恰值某淨髮。洞山曰。你
元來作這去就。拂袖便出。師曰。這老漢將謂我明。他
這話頭不得。因作偈呈曰。五彩畫牛頭。黃金為點額。
春晴二月初。農人皆取則。寒食賀新正。鐵錢三五百。
[012-0308b]
洞山見深肯之。


乾明睦禪師洞山初法嗣



岳州乾明睦禪師。問洞山。停機罷賞時如何。洞山曰。
水底弄傀儡。師曰。誰是看翫者。洞山曰。停機罷賞者。
師曰。恁麼則知音不和也。洞山曰。知音底事作麼生。
師曰。大盡三十日。洞山曰。未在更道。師曰。某甲合喫。
和尚手中痛棒。洞山休去。


西峯雲豁禪師清涼明法嗣



吉州西峯雲豁禪師。郡之曾氏子。早扣諸方。晚見清
涼問。佛未出世時如何。清涼曰。雲遮海門樹。曰出世
後如何。清涼曰。擘破鐵圍山。師於言下大悟。清涼印
可之。


南嶽下九世



洞山曉聰禪師文殊真法嗣



瑞州洞山曉聰禪師。遊方時在雲居。作燈頭見僧說。
四州大聖。近在揚州。出現有設。問曰。既是泗州大聖
為甚麼。却向揚州出現。師曰。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後
僧舉似蓮華峯祥庵主。庵主大驚曰。雲門兒孫猶在。
中夜望雲居拜之○師嘗負柴上山。路逢一僧問。山
上有柴。何故向山下擔柴。師放柴於地曰。會麼。曰不
會。師曰。我要燒石林鞏頌云。柴火煎熬擔在身。相逢狹路不堪論。淡烟落日青山外。滿地
難收刀斧痕○師手植萬松於東嶺。而恒誦金剛般若經。

山中人。因名其嶺曰金剛。方植松而寶禪師至。時親
自五祖來。師問。上嶺一句作麼生道。寶曰。氣急殺人。
[012-0308c]
師拄钁。呵曰。從何得此。隨語生解阿。師見問上嶺便
言氣急。佛法却成流布。寶請代語。師曰。氣喘殺人○
師一日不安。上堂辭眾。述法身頌曰。參禪學道莫茫
茫。問透法身北斗藏。余今老倒尫羸甚。見人無力得
商量。唯有钁頭知我意。栽松時復上金剛。言訖而寂。


雪竇重顯禪師智門祚法嗣



明州雪竇重顯禪師。遂寧府李氏子。橫經講席。究理
窮玄。詰問鋒馳。機辯無敵。咸知法器。僉指南遊。首造
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云何有過。智門召師近前。
師纔近前。智門以拂子驀口打。師擬開口。智門又打。
師豁然開悟○洞山聰禪師。每新到參便問。溈山水
牯牛意作麼生。對者多不契洞山旨。師到亦如前問。
師曰。作後人標榜。洞山擬道。師以坐具。拂一下便行。
洞山曰。且來上座。師曰。未參堂○師到大龍。為知客。
一日問曰。語者默者不是。非語非默更非。總是總不
是。拈却大用現前。時人知有。未審大龍如何。大龍曰。
子有如是見解。師曰。這老漢瓦解冰消。大龍曰。放你
三十棒。師禮拜歸眾。大龍却喚適來。問話底僧來。師
便出。大龍曰。老僧因甚麼瓦解冰消。師曰。轉見敗闕。
大龍作色曰。尀耐尀耐。師休去。後舉似南嶽雅和尚。
雅曰。大龍何不與本分草料。師曰。和尚更須行脚○
寶華侍者來看師。師問。寶華多少眾。侍者曰。不勞和
尚如此。師曰。我好好問。爾𨁝跳作甚麼。侍者曰。也不
得放過。師曰。真師子兒。喫茶了。師把住曰。適來得恁
[012-0309a]
麼無禮。侍者擬議。被師一掌曰。歸去分明。舉似寶華
○宗首座到。方擬人事。師約住曰。既知信之。韜略便
須拱手歸降。宗曰。今日敗闕。師曰。劒刃未施。賊身巳
露。宗曰。氣急殺人。師曰。敗將不斬。宗曰是。師曰。禮拜
著。宗曰。三十年後。有人舉在。師曰。巳放你過○修撰
曾會居士。天禧間。守池州。一日會于景德寺。引中庸
大學參。以楞嚴符宗門語句質師。師曰。這箇尚不與
教乘。合況中庸大學。邪學士要徑捷理會此事。乃彈
指一下曰。但恁麼薦取。曾於言下領旨。天聖初。曾守
四明。以書幣迎。師補雪竇既至。曾曰。某近與清長老。
商量趙州勘婆子話。未審端的有勘破處也無。師曰。
清長老道箇甚麼。曾曰。又與麼去也。師曰。清長老。且
放過一著。學士還知天下。衲僧出這婆子。圈䙡不得
麼。曾曰。這裏別有箇道處。趙州若不勘破。婆子一生
受屈。師曰。勘破了也。曾大笑。


雲葢繼鵬禪師智門祚法嗣



潭州雲葢繼鵬禪師。初謁雙泉雅禪師。雅令克侍者。
示以芭蕉拄杖話。經久無省發。一日雅向火次。師侍
立。雅忽問。拄杖子話。試舉來。與子商量。師擬舉。雅拈
火筯便𢷾。師豁然大悟。


北禪智賢禪師福嚴雅法嗣



潭州北禪智賢禪師。歲夜小參曰。年窮歲盡無可與。
諸人分歲老僧烹。一頭露地白牛。炊黍米飯。煑野菜
羹。燒榾柮火。大家喫了。唱村田樂。何故免見倚他門
[012-0309b]
戶。傍地墻剛。被時人喚作郎。便下座。歸方丈。至夜深。
維那入方丈。問訊曰。縣裏有公人。到勾和尚。師曰。作
甚麼維那。曰道和尚宰牛。不納皮角。師遂捋下頭帽。
擲在地上。維那便拾去。師跳下禪牀。攔胸擒住呌曰。
賊賊。維那將帽子。覆師頂曰。天寒且還和尚。師呵呵
大笑。維那便出去。時法昌為侍者。師顧法昌曰。這公
案作麼生。法昌曰。潭州紙貴。一狀領過。


開先善暹禪師德山遠法嗣



廬山開先善暹禪師。臨江軍人也。參德山見。德山上
堂。顧視大眾曰。師子嚬呻。象王回顧。師忽有省。入室
陳所解。德山曰。子作麼生會。師回顧曰。後園驢喫草。
德山然之。後至雪竇。雪竇與語。喜其超暹目曰。海上
橫行暹道者。


南嶽下十世



雲居曉舜禪師洞山聰法嗣



南康軍雲居曉舜禪師。瑞州人也。參洞山。一日如武
昌行乞。首謁劉居士。師時年少。不知其飽參。頗易之。
居士曰。老漢有一問。若相契即開䟽。如不契即請還
山。遂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黑似漆。居士曰。磨後
如何。師曰。照天照地。居士長揖曰。且請上人還山。拂
袖入宅。師懡㦬即還洞山。洞山問其故。師具言其事。
洞山曰。你問我。我與你道。師理前問。洞山曰。此去漢
陽不遠。師進後語。洞山曰。黃[鴳-女+隹]樓前鸚鵡洲。師於言
下大悟○上堂。諸方有弄蛇頭。撥虎尾跳大海。劒刃
[012-0309c]
裏藏身。雲居這裏。寒天熱水洗脚。夜間脫韈打睡。早
朝旋打行纏。風吹籬倒。喚人夫。劈篾縛起○翠巖真
點胷。常罵師說無事禪。石霜永和尚。令人傳語曰。舜
在洞山。悟古鏡因緣。豈是說無事禪。你罵他自失却
一隻眼。師聞之作頌曰。雲居不會禪。洗脚上牀眠。冬
瓜直儱侗。瓠子曲彎彎。永和尚。亦作頌曰。石霜不會
禪。洗脚上牀眠。枕子撲落地。打破常住磚。


佛日契嵩禪師洞山聰法嗣



杭州佛日契嵩禪師。藤州鐔津李氏子。十九遊方。徧
參知識。得法于洞山。師夜則頂戴觀音像。而誦其號。
必滿十萬乃寢。作原教論十餘萬言。後居永安蘭若。
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上進。仁宗覽之
加歎。付傳法院編次入藏。下詔褒寵。賜號明教。宰相
韓琦。大參歐陽脩。皆延見而尊禮之。洎東還熈寧四
年六月四日。晨興寫偈曰。後夜月初明。吾今喜獨行。
不學大梅老。貪隨鼯鼠聲。至中夜而化。


太守許式洞山聰法嗣



洪州太守許式。參洞山。得正法眼。一日與泐潭澄。上
藍溥坐次。澄問。聞郎中道。夜坐連雲石。春栽帶雨松。
當時答洞山甚麼話。公曰。今日放衙早。澄曰。聞答泗
州大聖。在揚州出現底是否。公曰。別點茶來。澄曰。名
不虗傳。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澄曰。今日被上藍[覤-儿+丘]破
溥。便喝。澄曰。須是你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


育王懷璉禪師泐潭澄法嗣


[012-0310a]


明州育王山懷璉大覺禪師。漳州龍溪陳氏子。一日
洗面。潑水于地。微有省發。即慕參尋。遠造泐潭法席。
投機印可。師事之十餘年○皇祐中。仁廟召對化成
殿。問佛法大意。賜號大覺禪師。後遣中使。問曰。才去
竪拂人立難當。師即以頌回進曰。有節非干竹。三星
偃月宮。一人居日下。弗與眾人同。帝覧大悅。既而遣
使。賜龍腦鉢。師謝恩罷捧鉢曰。吾法以壞色衣以瓦
鐵食此鉢非法。遂焚之。中使回奏。上加歎不巳。


令滔首座泐潭澄法嗣



令滔首座。久參泐潭。泐潭因問。祖師西來。單傳心印。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子作麼生會。師曰。某甲不會。泐
潭曰。子未出家時。作箇甚麼。師曰牧牛。泐潭曰。作麼
生牧。師曰。早朝騎出去。晚後復騎歸。泐潭曰。子大好
不會。師於言下。大悟遂成。頌曰。放却牛繩便出家。剃
除鬚髮著袈裟。有人問。我西來意。拄杖橫挑。囉哩囉。


玉泉承皓禪師北塔廣法嗣



荊門軍玉泉承皓禪師。眉州丹稜人也。遊方參北塔。
發明心要。得大自在三昧。製犢鼻裩書。歷代祖師名
字。乃曰。唯有文殊普賢較些子。且書於帶上。故叢林
目為皓布裩。有鄉僧亦効之。師見而詬曰。汝具何道
理。敢以為戲事耶。嘔血無及耳。尋於鹿門。如所言而
逝○張無盡。奉使京西南路。就謁之。致開法於郢州
大陽。時谷隱主者。私為之喜。師受請陞座曰。某在谷
隱十年。不曾飲谷隱一滴水。嚼谷隱一粒米。汝若不
[012-0310b]
會來大陽。為汝說破。携拄杖下座。傲然而去○師示
法身頌曰。一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知事頭首。行者
人力。拄底拄撐底。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


天衣義懷禪師雪竇顯法嗣



越州天衣義懷禪師。永嘉樂清陳氏子也。天聖中。試
經得度。謁金鑾善葉。縣省皆蒙印可。遂由洛抵龍門。
復至都下。忽遇言法華拊。師背曰雲門。臨濟去。及至
姑蘇。禮明覺於翠峰。明覺問。汝名甚麼。曰義懷。明覺
曰。何不名懷義曰。當時致得。明覺曰。誰為汝立名。曰
受戒來十年。矣明覺曰。汝行脚費却多少草鞋。曰和
尚莫瞞人好。明覺曰。我也沒量罪過。汝也沒量罪過。
你作麼生。師無語。明覺打曰。脫空謾語漢。出去入室
次。明覺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
總不得。師擬議。明覺又打出。如是者數四。尋為水頭
因汲水折擔。忽悟作投機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萬
仞峰頭獨足立。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
明覺聞。拊几稱善後。七坐道場。化行海內。嗣法者甚
眾○上堂。鴈過長空。影沉寒水。鴈無遺蹤之意。水無
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異類中。行不用續。鳬截
[鴳-女+隹]夷嶽盈壑。放行也百醜千拙。收來也攣攣拳拳。用
之則敢與八大龍王鬬富。不用都來不直半分錢參
○室中問。僧無手人能行拳。無舌人解言語。忽然無
手人打。無舌人無舌人。道箇甚麼。又曰。蜀魄連宵呌。
鵽鳭終夜啼。圓通門大啟。何事隔雲泥。
[012-0310c]


水月惠金典座雪竇顯法嗣



平江府水月寺惠金典座。依明覺於雪竇。聞舉須彌
山話默有契。一日欲往訊遇之殿軒。明覺問。汝名甚
麼。曰惠金。明覺曰。阿誰惠汝金。曰容少間去方丈致
謝。明覺曰。即今聻。曰這裏容和尚不得。


法昌倚遇禪師北禪賢法嗣



洪州法昌倚遇禪師。漳州林氏子。自受具游方名著
叢席。浮山遠和尚。甞指謂人曰。此後學行脚樣子也
參北禪。北禪問。近離甚處。師曰福嚴。北禪曰。思大鼻
孔長多少。師曰。與和尚當時見底一般。北禪曰。汝道
我見時長多少。師曰。和尚大似不曾到福嚴。北禪曰。
學語之流。又問。來時馬大師安樂否。師曰安樂。北禪
曰。向汝道甚麼。師曰。教和尚莫亂統。北禪曰。念汝新
到不能打得你。師曰。某甲亦放和尚過茶罷。北禪問。
鄉里甚處。師曰漳州。北禪曰。三平在彼作甚麼。師曰。
說禪說道。北禪曰。年多少。師曰。與露柱齊年。北禪曰。
有露柱且從。無露柱年多少。師曰。無露柱一年也不
少。北禪曰。夜半放烏鷄。師留北禪最久。於是師資敲
唱。妙出一時。晚至西山睠雙嶺。深邃棲息三年○師
在雙嶺。受法昌請。與英勝二首座。相別曰。三年聚首。
無事不知。檢點將來。不無滲漏。以拄杖畫一畫曰。這
箇即且止宗門事作麼生。英曰。須彌安鼻孔。師曰。恁
麼則臨崖看滸眼。特地一場愁。英曰。深沙努眼睛。師
曰。爭奈聖凡無異路。方便有多門。英曰。鐵蛇鑽不入。
[012-0311a]
師曰。這般漢有甚共語處。英曰。自緣根力淺。莫怨太
陽春。却畫一畫曰。宗門事且止這箇事作麼生。師便
掌。英曰。這漳州子。莫無去就。師曰。你這般見解不打。
更待何時又打。英曰。也是老僧招得○上堂。法昌今
日開爐。行脚僧無一箇。唯有十八高人。緘口圍爐打
坐。不是規矩嚴難。免見諸人話墮。直饒口似秤鎚。未
免燈籠勘破。不知道絕功勳。妄自修因證果。喝曰。但
能一念回光。定脫三乘羈鎖○師與感首座。歲夜喫
湯次。感曰。昔日北禪分歲。曾烹露地白牛。和尚今夜
分歲。有何施設。師曰。臘雪連山白。春風透戶寒。感曰。
大眾喫箇甚麼。師曰。莫嫌冷淡無滋味。一飽能消萬
劫飢。感曰。未審是甚麼人置辦。師曰。無慚愧漢。來處
也不知○英勝二首座。到山相訪。英曰。和尚尋常。愛
點檢諸方。今日因甚麼。却來古廟裏。作活計。師曰。打
草祇要蛇驚師。曰莫塗糊人好。師曰。你又刺頭入膠
盆作甚麼。英曰。古人道。我見兩個泥牛鬬入海。所以
住此山。未審和尚見箇甚麼。師曰。你他時異日。有把
茆葢頭人。或問。你作麼生祇對。英曰。山頭不如嶺尾。
師曰。你且道。還當得住山事也無。英曰。使钁不及拖
犂。師曰。還曾夢見古人麼。英曰。和尚作麼生。師展兩
手。英曰。鰕跳不出斗。師曰。休將三寸燭。擬比太陽輝。
英曰。爭奈公案見在。師曰。亂統禪和。如麻似粟○師
栽松次。黃龍南禪師至。南曰。小院子栽許多松作麼。
師曰。臨濟道底。曰栽得多少。師曰。伹見猿啼[鴳-女+隹]宿。聳
[012-0311b]
漢侵雲。南指石曰。這裏何不栽。師曰。功不浪施。曰也
知無下手處。師指石上松曰。從何處得來。南大笑曰。
蒼天蒼天。乃作偈曰。頭戴華巾離少室。手携席帽出
長安。鷲峯峯下重相見。鼻孔原來總一般。又畵此
相示師。師和曰。葫蘆棚上掛冬瓜。麥浪堆中釣得蝦。
誰在畵樓沽酒處。相要來喫趙州茶。又畵此相答
之。南又作偈曰。鐵牛對對黃金角。木馬雙雙白玉蹄。
為愛雪山香草細。夜深乘月過前谿。又畵此[○@─]相示
師。師復和偈曰。玉麟帶月離霄漢。金鳳銜花下彩樓。
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將携手御街遊。復畵此○相答
之○大寧寬禪師至。師畵地作此相。便曳钁出。翌
日未陞座。謂寬曰。昨日公案如何。寬畵此[○@牛]相。即抹
撒之。師曰。寬禪頭名下無虗人。乃陞座曰。忽地晴天
霹靂聲。禹門三級浪崢嶸。幾多頭角為龍去。蝦蟹依
然努眼睛○龍圖徐公禧。布衣時。與師往來。為法喜
之游。師將化前一日。作偈遺之曰。今年七十七。出行
須擇日。昨夜問龜哥。報道明朝吉。徐覧偈。聳然邀靈
源。清禪師同往。師方坐寢室。以院務誡知事曰。吾住
此山。二十三年。護惜常住。每自蒞之。今行矣。言畢舉
拄杖曰。且道這箇分付阿誰。徐與靈源皆屏息。遂擲
杖投牀。枕臂而化。


雲居了元禪師開先暹法嗣



南康軍雲居山了元佛印禪師。饒州浮梁林氏子。感
悟夙習。即徧參。尋投機於開先法席。出為宗匠。九坐
[012-0311c]
道場。四眾傾向○一日與學徒入室次。適東坡居士。
到面前。師曰。此間無坐榻。居士來此作甚麼。居士曰。
暫借佛印。四大為坐榻。師曰。山僧有一問。居士若道
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腰下玉帶子。居士欣然曰。便
請。師曰。居士適來道。暫借山僧四大為坐榻。祇如山
僧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向甚麼處坐。居士不能
答。遂留玉帶。師却贈以雲山衲衣。居士乃作偈曰。百
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是故東坡不敢惜。
借君四大作禪牀。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
機。會當乞食歌姬院。奪得雲山舊衲衣。此帶閱人如
傳舍。流傳到我亦悠哉。錦袍錯落猶相稱。乞與佯狂
老萬回。


南嶽下十一世



大梅法英禪師九峯韶法嗣



明州大梅法英祖鏡禪師。本郡張氏子。參九峯。九峯
見器之。與語若久在叢席。因痛劄之。師領旨○宣和
初。敕天下僧尼。為德士。師肆筆解老子詣進。上覽謂
近臣曰。法英道德經解。言簡理詣。於古未有。宜賜入
道藏流行。明年秋詔復天下僧尼。師獨無改志。至紹
興初。晨起戴樺皮。冠披[鴳-女+隹]氅。執象簡穿朱履。使擊鼓
集眾陞座。召大眾曰。蘭芳春谷菊秋籬。物必榮枯各
有時。昔毀僧尼專奉道。後平道侫復僧尼。且道。僧尼
形相作麼生。復取冠示眾曰。吾頂從來似月圓。雖冠
其髮不成仙。今朝拋下無遮障。放出神光透碧天。擲
[012-0312a]
之于地。隨易僧服。提[鴳-女+隹]氅曰。如來昔日貿皮衣。數載
慚將[鴳-女+隹]氅披。還我丈夫調御服。須知此物不相宜。擲
之。舉象簡曰。為嫌禪板太無端。豈料遭他象簡瞞。今
日因何怱放下。普天致仕老仙官。擲之。提朱履曰。達
磨擕將一隻歸。兒孫從此赤脚走。借他朱履代麻鞋。
休道時難事掣肘。化鵬未遇不如鵾。畵虎不成反類
狗。擲之。橫拄杖曰。今朝拄杖化為龍。分破華山千萬
重。復倚肩曰。珍重佛心真聖主。好將堯德振吾宗。擲
下拄杖。斂目而逝。


慧林圓照禪師天衣懷法嗣



東京慧林宗本圓照禪師。常州無錫管氏子。遊方至
池陽。謁振宗。振宗舉。天親從彌勒內宮而下。無著問
云。人間四百年。彼天為一晝夜。彌勒於一時中。成就
五百億天子證無生法忍。未審說甚麼法。天親曰。祇
說這箇法。如何是這箇法。師久而開悟。一日室中問
師。即心即佛時如何。曰殺人放火。有甚麼難。於是名
播寰宇○元豐五年。神宗召師。為慧林第一祖。對延
和殿。問道賜坐。師即跏趺。帝問。卿受業何寺。奏曰。蘇
州承天永安。帝大悅賜茶。師即舉盞長吸。又蕩而撼
之。帝曰。禪宗方興。宜善開導。師奏曰。陛下知有此道。
如日照臨。臣豈敢自怠即辭退。帝目送之。謂左右曰。
真福慧僧也。


法雲法秀禪師天衣懷法嗣



東京法雲寺法秀圓通禪師。秦州隴城辛氏子。先是
[012-0312b]
麥積山老僧。與應乾寺魯和尚者善。甞欲從魯游方。
魯老之既去。緒語曰。他日當尋我竹鋪坡前鐵場嶺
下。魯後聞其所俄有兒生。即往觀焉。兒為一笑。三歲
願隨魯歸。遂從魯姓。因聞無為軍鐵佛寺懷禪師法
席之盛。徑往參謁。懷問曰。座主講甚麼經。師曰華嚴。
曰華嚴以何為宗。師曰。法界為宗。曰法界以何為宗。
師曰。以心為宗。曰心以何為宗。師無對。懷曰。毫𨤲有
差。天地懸隔。汝當自看。必有發明。後聞僧舉。白兆參
報慈。情未生時如何。報慈曰隔。師忽大悟。直詣方丈。
陳其所證。懷曰。汝真法器。吾宗異日。在汝行矣。


侍郎楊傑居士天衣懷法嗣



禮部楊傑居士。字次公。號無為。歷參諸名宿。晚從天
衣遊。天衣每引老龐機語。令研究深造。後奉祠泰山
一日鷄一鳴。睹日如盤湧。忽大悟。乃別有男不婚有
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須婚。女長須嫁。討甚閑工夫。更
說無生話。書以寄天衣。天衣稱善○會芙蓉楷禪師。
公曰。與師相別幾年。芙蓉曰。七年。公曰。學道來。參禪
來。芙蓉曰。不打這鼓笛。公曰。恁麼則空遊山水百無
所能也。芙蓉曰。別來未久善能高鑒。公大笑○公有
辭世偈曰。無一可戀。無一可捨。大虗空中之乎者也。
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法明上座報本蘭法嗣



荊州開元法明上座。依報本。未久深得法忍。後歸里。
事落魄。多嗜酒。呼盧每大醉。唱柳詞數闋日。以為常。
[012-0312c]
鄉民侮之。召齋則拒。召飲則從。如是者十餘年。咸指
曰醉和尚。一日謂寺眾曰。吾明旦當行。汝等無他往。
眾竊笑之。翌晨攝衣就座。大呼曰。吾去矣。聽吾一偈。
眾聞奔視。師乃曰。平生醉裏。顛蹶醉裏。却有分別。今
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言訖寂然。撼之巳委
蛻矣。


簽判劉經臣居士智海逸法嗣



簽判劉經臣居士。字興朝。少以逸才登仕。版於佛法。
未之信。年三十二。會東林照覺總禪師。與語啟廸之。
乃敬服。因醉心祖道。既而抵京師。謁慧林冲禪師。於
僧問。雪竇如何是諸佛本源。答曰。千峯寒色。語下有
省。歲餘官雒幕。就參韶山杲禪師。將去任辭韶山。韶
山囑曰。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爾後或有非常境界。
無量歡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
不得。則有不寧之疾。成失心之患矣。未幾復至京師。
趨智海。依正覺逸禪師。請問因緣。智海曰。古人道。平
常心是道。你十二時中。放光動地。不自覺知。向外馳
求。轉疎轉遠。公益疑不解。一夕入室。智海舉。傳燈所
載香至。國王問波羅提尊者。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
是佛之語。問之公不能對。疑甚。遂歸就寢熟睡。至五
鼓覺。來方追念。間見種種異相。表裏通徹。六根震動。
天地回旋。如雲開月。現喜不自勝。忽憶韶山臨別所
囑之言。姑抑之。逗明趨智海。悉以所得。告智海。為證
據。且曰。更須用得始得。公曰。莫要踐履否。智海厲聲
[012-0313a]
曰。這箇是甚麼事。却說踐履。公默契。乃作發明心地
頌八首。及著明道諭儒篇。以警世。


南嶽下十二世



清獻趙忭居士蔣山泉法嗣



清獻公趙抃居士。字悅道。年四十餘。擯去聲色。系心
宗教。會佛慧來。居衢之南禪。公日親之。佛慧未甞容
措一詞。後典青州。政事之餘多宴坐。忽大雷震。驚即
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虗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一
聲霹[靂-秝+林]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佛慧聞笑曰。趙悅
道撞彩耳。公年七十有二。以太子少保致仕。而歸作
高齋以自適。題偈見意曰。腰佩黃金巳退藏。箇中消
息也尋常。世人欲識高齋老。祇是柯村趙四郎。復曰。
切忌錯認。


南嶽下十三世



寶林果昌禪師法雲本法嗣



婺州寶林果昌寶覺禪師。安州時氏子。師與提刑楊
次公。入山同遊山次。楊拈起。大士飯石問。既是飯石。
為甚麼齩不破。師曰。祗為太硬。楊曰。猶涉繁詞。師曰
未審。提刑作麼生。楊曰硬。師曰。也是第二月。楊為寫
七佛殿額。乃問。七佛重出世時如何。師曰。一回相見
一回新。


天竺從諫講師法雲本法嗣



臨安府上天竺從諫慈辯講師。處之松陽人也。於止
觀深有所契。甞以道力扣大通。大通一日作書寄之。
[012-0313b]
師發緘。睹黑白二圓相。乃悟。


天台如庵主本覺一法嗣



台州天台如庵主。久依法真。因看雲門東山水上行
語。發明已見。歸隱故山。猿鹿為伍。郡守聞其風。遣使
逼令住持。師作偈曰。三十年來住此山。郡符何事到
林間。休將瑣瑣塵寰事。換我一生閑又閑。遂焚其廬。
竟不知所止。


丞相富弼居士投子顒法嗣



丞相富弼居士。字彥國。由清獻公。警勵之後。不舍晝
夜。力進此道。聞顒禪師主投子法席冠淮甸。往質所
疑。會顒為眾登座。見其顧視如象王回旋。公微有得。
因執弟子禮。趨函丈命侍者。請為入室。顒見即曰。相
公巳入來。富弼猶在外。公聞汗流浹背。即大悟。


慧林懷深禪師長蘆信法嗣



東京慧林懷深慈受禪師。壽春府夏氏子。訪道方外。
依淨照於嘉禾資聖。淨照舉良遂見麻谷因緣。問曰。
如何是良遂知處。師即洞明。出住資福。屨滿戶外。蔣
山佛鑑懃禪師。行化至茶退。師引巡寮。至千人街坊。
懃問。既是千人街坊。為甚麼祇有一人。師曰。多虗不
如少實。懃曰。恁麼那。師赧然。偶朝廷。以資福為神霄
宮。因棄往蔣山。留西庵。陳請益。懃曰。資福知是般事
便休。師曰。某實未穩。望和尚不外。懃舉倩女離魂話。
反覆窮之。大豁疑礙。呈偈曰。祇是舊時行履處。等閑
舉著便誵訛。夜來一陣狂風起。吹落桃花知幾多。懃
[012-0313c]
拊几曰。這底豈不是活祖師意。


萬壽如璝禪師長蘆信法嗣



平江府萬壽如璝證悟禪師。凡見僧必問。近日如何。
僧擬對。即拊其背曰。不可思議。將示寂。眾集。復曰。不
可思議。乃合掌而終。


廣福惟尚禪師保寧英法嗣



臨安府廣福院惟尚禪師。初參覺印。問曰。南泉斬貓
兒。意旨如何。覺印曰。須是南泉始得。覺印以前語詰
之。師不能對。至僧堂忽大悟曰。古人道。從今日去。更
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信有之矣。述偈呈覺印曰。須
是南泉第一機。不知不覺驀頭錐。覿面若無青白眼。
還如[感*鳥][感*鳥]守空池。舉未絕。覺印竪拳曰。正當恁麼時
作麼生。師掀倒禪牀。覺印遂喝。師曰。賊過後張弓。便
出。


衛州王大夫元豐滿法嗣



衛州王大夫。遺其名。以喪偶。猒世相。遂參元豐。於言
下知歸。元豐一日謂曰。子乃今之陸亘也。公便掩耳。
既而回壇山之陽。縛芽自處者三載。偶歌曰。壇山裏。
日何長。青松嶺。白雲鄉。吟鳥啼猿作道場。散髮釆薇
歌又笑。從教人道野夫狂。


教外別傳卷十二
[012-03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