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羣仙録卷之十筵十
正一道士陳葆光撰集
郭無四壁劉有二囷
真境録郭文字文舉嘗於華陰山石室中
得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值晉室衰乃負笈
入餘杭大滌山伐木倚林苫覆為舍不置
四壁葛裘鹿巾區種菽麥及採箬以貿鹽
酪或餘食即施貧者乾符中封靈曜真君
山中遺跡甚多
晉逸史劉驎之字子驥少尚質素虛退寡
欲不修儀操人莫知之好遊山澤志在遯
逸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返見有一澗水
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閉一囷開深廣不得
過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或
說囷中皆仙靈方藥諸雜物驎之欲更尋
索終不知處也
孝成束帶自然綸巾
丹臺新録梁諶字孝成諶好樂仙道年十
七為道士即持齋誦經廣建功德濟諸苦
厄視地而履恐傷含氣有鳥獸當衢每下
[010-320297c]
路避之見人卑恭泊然虛静一旦謂弟子
王子年曰吾屬良友待我於南津當往彼
爾可知之乃束帶南出子年隨之惟覺雲
氣鬱鬱紘覆林谷良久諶忽踊身騰雲倏
已不見遥聞鼓吹之音而已
本朝蒙求趙自然太平州人夢一人綸巾
素袍鬚髮斑白自云姓陰引之登山曰汝
有道氣教以辟穀法乃出青柏枝令啗夢
中食之及覺遂不食
青巾佳客白衣老人
神仙傳陳希夷先生一日謂門人賈昇曰
今日有佳客至速報少頃一人衣褐青巾
扣門賈走報其人已行賈逐之見一老人
衣鹿皮賈問前老人去遠否老人曰此是
神仙李八百動則八百里而鹿皮老人亦
不見先生曰老人者乃太清得道白鹿先
生也今既不見鹿皮者又去吾不可久留
乃返真
漢武傳武帝出遊岱山遇一白衣老人耳
聳於頂髮垂於肩頭有數尺之光帝異而
[010-320298a]
問之老人曰予聞嵩山有菖蒲一寸九節
服之長生遂不見帝曰此乃岳神也時王
興聞之服菖蒲得仙
酆丹一斗翁藥千緡
續仙傳處州松陽乃張天師修真之所酆
去奢慕前人之迹結菴以居朝夕焚修山
南有一巨石嘗坐其上感神人告之曰天
師丹劒在此石下可以取之師曰此石天
設非人力可加神人曰勤修不怠丹劒可
致師如其言不三年神人送丹一斗劒一
口師後施丹治病功成上昇
又賣藥翁莫知其姓名常提一大葫蘆賣
藥人以疾苦求藥得錢不得錢悉與之無
不神驗或戲問之有大還丹否曰有一粒
厥直千緡人皆笑之以為風狂後於長安
賣藥抖擻其葫蘆已空只餘一粒安於掌
中曰百年賣藥無一人買者深可哀哉今
當自喫藥方入口足下五色雲生騰空而
去
銅牌誌鹿金盆射鵲
[010-320298b]
高道傳明皇狩于咸陽獲大鹿命庖人欲
烹之張果奏曰此仙鹿也已滿千歲昔漢
武元狩五年臣曾侍從畋之于上林獲此
鹿乃放之時以銅牌誌於左角遂命驗之
果然有銅牌二寸許但文字彫喑耳
又軒轅集宣宗嘗召入問長生可致乎集
曰絶聲色薄滋味哀樂一致德施無偏自
然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雖堯舜禹湯之
道自可致況長生久視乎及退又以金盆
覆白鵲試之時集方休於館謂中人曰皇
帝安能更令老夫射覆乎中人不諭其意
上復令速至集纔及玉陛謂上曰盆下白
鵲宜放之上大笑
李明合丹伯真採藥
茅山記李明長官避世不仕隱句曲鬱岡
山合丹丹成而昇玄洲除大卿之任至今
舊迹壇井存焉
真誥姜伯真入猛山中行道採藥奄遇仙
人令伯真平倚日中其影偏仙人曰子知
道之貴而篤志學之不知不正之為失君
[010-320298c]
欲使心正常以日出時錯手著兩肩上以
日當心覺腹煖則心正矣常行之為佳
葛氏蛟帳女媧雲幕
徂異志九夷山樵者婦諸葛氏感時疾數
日起白舅姑曰新婦不唯疾平復且得仙
矣俄出門乘雲而去又數日復回云天上
樓觀皆碧玉碾成䆫户悉以珠密綴蛟絲
帳幔五色相照行空明中燃不死之香我
今暫來相看俄有五色車駕雙龍力士御
之女童為從婦乘之冉冉而去
事始云女媧氏作雲幕又煉五色石以補
天
劉安雞犬静之龜鶴
續仙傳劉安即漢高祖之孫也安好神仙
煉大丹丹成乃去時人傳云安臨去時有
餘藥在器内置於庭中雞犬舐啄盡得昇
天故人云雞鳴天上犬吠雲中
列仙傳蕭静之絶粒學道一日掘地得一
物似人手即時食之遇一畢人告之曰子
必餌仙藥矣子所食者肉芝也得肉芝食
[010-320299a]
者壽齊龜鶴宜隱山林以期至道遂遁去
德休霹靂王興雲車
神仙傳曹德休自言從東海青嶼山來遊
於江西人見之三十餘年顔貌不改有疾
者以符藥救之無不愈有一女年二十餘
將聘於人忽有邪物所魅百方治之益甚
其父詣德休具陳病狀德休曰汝家居近
山溪有潭穴汝女春月閑步溪側為蛟所
窺以拘攝精魂入其穴矣可將吾一符投
於潭中少頃有驗投符後忽見潭水翻涌
水中霹靂聲須臾有一物浮出長二丈餘
形如烏蛇頭若大杓已劈死矣女病亦尋
愈
王氏神仙傳王興蜀人昔為蒲江主簿而
境有靈迹興喜之遂去官隱於山中九年
忽見洞中瓊花吐艷金蟾跳躍遂入洞中
得仙丹服之即時乗雲車上昇今人以洞
號主簿治自此始也
浮胡白豹雷公黄蛇
神仙傳施存真人號浮胡先生師黄蘆子
[010-320299b]
得三皇内文驅策虎豹之術隱衡嶽石室
山每跨白豹出入晉元康間白日騰昇
廣異記武勝之嘗於江灘見雷公逐一黄
蛇或以石投之鏗然有聲雷公飛去得一
銅劒有文云許旌陽真君斬蛟第三劒
無競懷果孫鍾設瓜
青瑣李無競入都調官至朱遷鎭有匃者
喧爭於路一嫗曰我終身乞匃聚得少金
此子貸去不償無競取金如所逋數與匃
者謝曰吾實逋其錢君行路人能償之又
解其鬭何以報德吾家在隆和曲筠栅青
簾乃所居也子能訪我否無競異之即往
焉入門見數匃者擁鑪共火喜見於色命
坐具小酌無競頗疑其人終不飲但濡脣
而已時大寒盤中皆夏果取小御桃三枚
懷歸丐者以詩送曰君子多疑即多誤世
人無信即無誠吾家路徑平如砥何事夫
君不肯行無競至邸取桃視之乃紫金也
後琢其金為酒器年七十面色紅潤豈酒
濡脣之力乎
[010-320299c]
幽冥録孫鍾少時家貧種瓜瓜熟府三人
來乞瓜鐘為設瓜曰我司命也化白鶴飛
去
陵陽沆瀣曼卿流霞
列仙傳陵陽子春食朝霞夏食沆瀣是夜
半天地玄黄之氣也霞日初出青黄氣即
朝霞也
抱朴子項曼卿河東蒲坂人入山修道一
日有仙人來迎到天上見紫府金牀玉几
仙人飲以流霞一杯輙不飢渴忽思家為
帝所斥遂還河東呼為斥仙人
明皇紫雲元之絳雪
宣室志唐明皇夢仙子十餘輩御卿雲下
列於庭各執樂器而奏之其度曲清越殆
非人世也及樂闋有一仙子前而言曰階
下知此樂乎此神仙紫雲曲也今傳授陛
下為唐正始音明皇甚喜即傳教焉及寤
以玉笛吹令習之盡得其節奏
仙傳拾遺申元之不知何許人開元中詔
至上都開元觀恩渥愈厚眀皇與論道動
[010-320300a]
移晷刻嘗命趙雲容侍元之茶藥意甚恭
恪乗閑乞藥少許以延其生元之曰我無
所惜但爾不久處世耳愈切懇告乃與絳
雪丹一粒曰服此丹死必不壞但能大其
棺廣其穴含以珠玉疏而有風魂不蕩空
𩲸不淪翳百年外可以復生此為太陰煉
形之道後雲容從幸東洛病於蘭宫得以
此事白於貴妃如其所謂
道元觀燈知微翫月
仙傳拾遣葉法善天師字道元開元初正
月望夜明皇移仗上陽宫以觀燈焉尚方
匠毛順心結綵樓三十餘間金翠珠玉間
厠其内樓高百五十尺微風所動鏗然成
韻以燈為龍鳳螭豹騰擲之狀似非人力
上見大悅師曰影燈之盛固無比矣然西
京今夕之燈亦以如此適自彼來上異其
語今欲一往得乎曰此易爾於是令上閉
目俄而至焉上稱其盛者久之請迴復閉
目頃之已在樓下而歌舞之曲未終上於
凉州以鐵如意貫酒翌日命中使託以他
[010-320300b]
事求如意以還驗之非謬
三水小牘道士趙知微有道術中秋積陰
不解衆惜良辰知微曰可備酒肴登天柱
峯翫月既出門天色開晴及登峯月如晝
至月落方歸下山則凄風苦雨陰晦如前
禦㓂剖心道君剪舌
雲溪友議列禦㓂墓在鄭郊有胡生者家
貧少為洗鑑鎪釘之業號胡釘鉸有美酒
茶果輒祭禦㓂祠以求聦明夢一人刀劃
其腹以一卷書致于心腑及覺乃能詩嘗
贈韓少府云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
出草堂兒童不慣見車馬爭入蘆花深處
藏
廣畢記夔州有道士王洪明舌長呼字不
正乃曰誦道德經忽夢道君為剪其舌既
覺語遂正
灰袋佯狂麻襦卓越
神仙傳蜀有道士佯狂俗號為灰袋翟天
師之弟子也翟每戒其徒勿輕此人吾所
不及嘗大雪中布衣褐入青城山暮投蘭
[010-320300c]
若求宿僧曰貧僧一衲而已矣天寒如此
奈何灰袋曰一牀足矣夜半風雪益甚僧
意其卒往視之去牀數尺氣如蒸炊流汗
袒寢未曉不辭而去曾病口瘡數月狀若
將死村人素神之因為設齋齋散忽謂衆
曰試窺吾口中何物乃張口如箕五臟悉
露莫不驚異後不知所終
晉逸史麻襦者莫得其姓名石季龍時在
魏乞丐常著麻襦布衣故時人謂之麻襦
言語卓越狀如狂者乞得米穀不食輙散
之頗顯神異與高僧圖澄極為交友
蘇驢蟲流王屍泉涌
神仙傳薊子訓嘗駕驢車與諸生俱詣許
下道過滎陽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
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子訓曰乃爾乎
方安坐飯食畢徐出以杖扣之驢應聲奮
起行步如初
茆亭客話王客者失其名及郷里常携笻
挈籃引一斑犬往來卭僰間以採藥為事
天禧戊午歲遊青城山迴臨卭宰師仲冉
[010-320301a]
召之與語曰吾野人也久居城市頗思歸
郷誠有奉託宰亦莫諭其意一日獨攜笈
往國寧寺於寺門下坐卒郷耆聞官瘞之
道左師宰聞之曰曩所言斯之謂乎遣吏
往彼焚之發其屍顔貌如生四肢皆軟若
熟寐焉頃之屍下清泉涌出浮屍而起遂
就更衣沐浴以殮之
方遠辯慧道華愚懵
高道傳閭丘方遠字大方幼辯慧通經史
昭宗累詔不起就錫命服賜號玄同先生
羅隱每詣受書先生輒閉目授之曰隱才
高識下蓋正容悟物故隱卒保終吉先生
一日忽沐浴焚香端坐返真顔色不變異
香三日不散時錢武肅夢先生騎鶴訪别
明日訃至及就壙但空棺而已
又侯道華常如風狂人人多侮之未嘗有
愠色好讀丹經子史或問誦此奚為曰天
上無愚懵神仙
楊雄墟墓周暢義塚
仙傳拾遣楊雄字子雲口吃善屬文王莽
[010-320301b]
篡位聞理獄使者欲來收雄雄恐不免時
校書於天禄閣上自投幾死天鳳中辭疾
還蜀卒於家乾符中進士趙郁卧疾於嘉
州開元觀稍愈於殿上見一少年弊蓋鶉
衣白潔與郁並坐郁因言此觀巨功製作
國力興創何乃俯逼殿後而有墟墓也嘗
問郡人皆不知少年笑曰此漢相留侯之
後辟强之孫天師之祖也為南安太守殁
於郡而葬於此乃說兩漢魏晉間事皆若
目擊郁問以姓氏答曰子雲姓楊乃强力
隨之遂出門而去至今往往有見者
真誥周暢好行陰德功不在覺時歲大旱
客死者數萬而暢收骸骨萬餘具立義塚
時或祭祀之應時大雨今在洞中為明晨
侍郎
自然雷鳴法樂霞擁
雲笈七籤馬湘字自然狀若風狂能治病
有告之者湘無藥但以竹杖打病處或以
竹杖指之口吹杖頭如雷鳴便愈或遊宫
觀巖洞多留詩句其登杭州秦望山詩曰
[010-320301c]
太一初分何處尋空留歷數變人心九天
日月移朝夕萬里山川换古今風動水光
舍遠嶠雨添嵐氣没高林秦皇謾作驅山
計江海茫茫轉更深
高道傳道士張法樂居耿谷之西抱元守
一凡三十餘年雲生梁棟霞擁䆫扉自號
為雲居觀久而道成猛虎馴伏侍側後屍
解蟬蛻焉
李預餐玉王捷燒金
感應録後魏李預得古人餐玉法乃採訪
藍田躬往攻掘得若環璧雜器形者大小
百餘枚預乃椎七十枚為屑食之及疾篤
謂妻曰吾死體必當有異勿速殯令後人
知餐服之妙時七月中旬長安毒熱預停
之四宿未殮而體色不變其妻常氏以玉
珠二枚含之口閉妻謂曰君自云餐玉有
神驗何不受珠言訖啓齒納珠因噓其口
都無穢氣舉殮屍不傾委
澠水燕談江州王捷少商江淮間咸平中
遇一人於南康逆旅衣道士服儀狀甚偉
[010-320302a]
授捷黄金術仍付以神劒且戒之曰非遇
人君不可妄泄後佯狂叫呼上饒市中配
流嶺南逃歸京師撾登聞鼓自陳宋真宗
皇帝召與語悅之更名中正寓居中官劉
承珪家數聞中正與人語聲如童子云我
司命君也嘗以藥金銀獻上以助國世謂
之燒金王先生
賀瑒女筮秋夫鬼針
南史賀瑒字伯祖道養工卜筮經遇工歌
女子病死為筮之曰此非死也天帝召之
歌耳乃土塊加心上俄頃而蘇
感應録宋徐文伯東海人濮陽太守熙曾
孫也好黄老隱居秦望山遇道士過求飲
留一瓠瓢與之曰君子孫宜以道術救世
當得二千石熙開之乃扁鵲鑑經一卷因
精學之遂名震海内其後秋夫彌攻其術
仕至杜陽令嘗夜有鬼呻吟聲恓悽秋夫
問何人頃答曰某東陽人患腰痛死為鬼
猶難忍請療之秋夫曰云何措法曰請為
芻人按穴針之秋夫如言乃為灸針設祭
[010-320302b]
埋之明日見一人來謝忽然不見當世伏
其通靈
慮度應鹿龜年辨禽
賢己集盧度有道術少時阻淮水不得渡
過心誓曰若得免死從今不復殺生須臾
見兩楯流來接之得渡後隱居盧陵西昌
三顧山鳥獸隨之夜有鹿觸其壁度曰汝
壞我壁鹿應聲去屋前有池養魚皆名呼
之次第來飲食而去
翰府名談白龜年乃白居易之孫於嵩山
遇李太白招之與語曰吾自水解之後放
遁山水間因思故郷西歸嵩峯中帝飛章
上奏見辟掌牋奏於此今已百年矣近過
潼關有詞曰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歌鸞舞
鳳常記欲别時明月落花煙重如夢如夢
和淚出門相送乃出書一卷遺之曰讀此
可辨九天大地禽獸語言汝更修陰德可
作地仙也
上竈延頸老夫正心
括異志郭上竈天禧中嘗傭於東京州橋
[010-320302c]
滌器于茶肆有青巾布袍者神彩凛然疑
其吕公也即走拜于前曰際遇先生願為
僕厮先生曰若真欲事我可受吾一劒郭
唯唯延頸以俟引劒將擊郭大呼已失公
矣郭後尸解視其棺敗絮而已
廣記唐末有一老人擕壺賣藥於益州得
錢則散與貧者常謂人曰夫欲人之無病
必先正其心心無亂求無狂思無嗜欲無
迷惑則心無病而内之六腑雖有病不難
治也老夫賣藥嘗以此告人矣一日詣錦
江沐浴探囊取丹吞之遂化白鶴飛去
金闕帝君玉仙聖母
三洞珠囊云金闕帝君上相青童乘碧霞
九雲流景雲輿飛青羽蓋上詣太上靈都
宫朝三天靈録之文也
玉仙傳聖母生於炎帝之代推其郷里即
武陽郡人也有絶世之容其親所配瑯琊
家將以適矣聞鄰人曰瑯琊好惑之士也
聖母聞之遂泣而辭親登一小舟恣泛於
大溟任風所送至仙都山在高麗國中也
[010-320303a]
其山上有峯曰玉仙峯中有洞曰玉仙洞
下有溪曰玉仙溪聖母泊於此山守志固
節後半年遇女華聖母口傳飛神入鼎之
道中源主神之法丹火養神之術得之而
成道玉仙號者蓋因山洞而賜名玉仙祠
前有方池嘗取玉仙溪水貯之後人投紙
以占災福
張忠安車董京環堵
晉逸史道士張忠永嘉之初隱于泰山服
氣食芝穴地窟為室弟子亦穴居其教以
形不以言朝廷累召所賜不受上曰欲屈
先生仕尚父可乎忠曰昔避地與鳥獸為
侣年衰志謝不堪展效乞還故山從之以
安車送還謚安道先生
又董京時至洛陽披髮而行逍遥吟詠嘗
宿於杜中乞索於市結網自覆或有所與
金帛不肯受時太守就社與語曰方今堯
舜之時胡為懷道迷邦耶答曰萬物皆賤
惟人為貴動以九州為狹静以環堵為大
遂遁去不知所在
[010-320303b]
冲素精素道全勤苦
真境録精思院蓋沖素先生鄭元章所居
先生常齋居危坐纖介不入南華所謂用
志不分乃凝於神者其所以感動天上仙
人時降芝軿屬雲霽月白之夕惟弟子闚
𨵦得聽其論則世莫得聞也精思院在杭
州洞霄宫
神仙傳尹道全真人隱於衡嶽感上真降
謂之曰白日昇騰者當有其材而後成其
道汝受其一事而有沖舉之望斯乃勤苦
所得爾宿分所值矣遂授以五嶽真形圖
取其山之向背泉液之所出金寳之所藏
通而為之圖告曰汝能自修奉而獲感應
乃知文始之裔太和之族世有神仙矣言
訖而去道全於晉永嘉中上昇
貧士抱龍稚川除虎
野人閑話灌口白沙有泰山府君廟每至
春三月蜀人軿集忽一人鶉衣百結顔貌
憔悴亦往廟所衆人輕之行次江際乃坐
於石上逡巡謂人曰此水中有睡龍衆不
[010-320303c]
之應遂解衣入水抱一龍出腥穢頗甚深
閉兩目而爪牙鱗角悉備雲霧旋合風起
水涌衆皆驚走貧士亦瞥然不見
神仙傳葛洪字稚川洪嘗養牛數為虎所
暴乃書符劾之見一人自稱高山君白洪
曰虎狼為害當已除之矣
三洞羣仙録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