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羣仙録卷之九筵九
正一道士陳葆光撰集
赤脚仙人黄髮老叟
括異志樂學士史景德末為西京留臺御
史嘗夢一人具冠服稱帝命來召俄見宫
闕壯麗因問使者云此帝所也既升陛見
帝謂曰而主求嗣吾為擇之少選一人至
帝曰中原求嗣汝往勿辭頓首求免者再
三帝曰往哉遂唯而去傍拱立者曰此南
嶽赤脚李仙人也嘗酣於酒明年果生仁
宗皇帝
拾遺記李聃衰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
與世人絶跡惟有黄髮老叟五人或乘鴻
鶴或衣羽毛耳出於頂瞳子皆方面色玉
潔手握青筠之杖與聃共談天地之數及
聃退迹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術四海名
士莫不爭至五老即五方之精也
景唐玉案明星石臼
稽神録崔景唐汝陰人有道士自言姓梅
來訪崔崔客之數月景唐市得玉案將之
[009-320290c]
壽春以獻節度使高審思為梅曰先生但
居此吾將詣壽春旬日而還使兒姪輩奉
事無所憂也梅曰予乃壽春人也將北訪
一親知亦將還矣君其先往也久居于此
思有以奉報君家有水銀乎曰有即以十
兩奉之梅乃置鼎中以火煉之少頃即成
銀矣謂景唐曰贈此為路粮君至壽春可
於城東訪吾家也由是别去崔後至城東
求訪梅氏數日不得村人皆曰此中無姓
梅為道士者唯淮南王廟中有梅真人像
得非此耶如其言訪之果梅真君矣自後
不復遇
集仙録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
昇天山頂石龜其廣數畝高三仞有五石
臼號曰玉女洗頭盆其中水色碧渌澄徹
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内有玉石馬一匹
焉
何姑故人李昇舊友
摭遺洪州袁夏秀才侍親過永州因見何
仙姑曰吾郷有故人亭永亦有之此是則
[009-320291a]
彼非此非則彼是幸仙决之也仙曰此亭
名因選詩而得之也選詩曰洞庭值歸客
瀟湘逢故人夫洞庭之水與瀟湘之流一
源耳今永之境湘水出其左瀟水會其右
以二水所出故為永字今永剏此亭得其
實也彼則非也因贈詩曰全永從來稱舊
郡瀟湘源上搆軒新門前自古有流水亭
上如今無故人風細日斜南楚晚鳥啼花
落浙東春因君問我昔時事江左亭名不
是真
集仙傳李昇字雲舉有煉氣養形之術元
稹廉察浙東白居易出牧錢塘以昇舊友
皆慕昇之文學道術邀致於賓席問昇云
當太平何不就榮禄而為布衣先生徐吟
曰生在儒家偶太平玄纁重滯布衣輕安
能世路趨名利臣事玉皇歸上清
成子蛇噬陳純鶴嘔
真誥昔閭成子少好長生學道四十餘年
後入荆山中積七十餘歲為荆山山神所
試成子謂是真人拜而求道而為大蛇所
[009-320291b]
噬殆至於死賴悟之速而存太上想七星
以却之因而得免
青瑣陳純至桃源愛其溪山秀絶裹糧沿
溪尋勝凡九日至萬仞絶壁下夜聞壁間
人語純糧盡困卧忽聞美香有巨花十餘
片流出因取食之復見青衣採蘋岸下乃
詰之曰此即三源夫人之地中秋夕三仙
將會於此俄三夫人邀入見碧䆫朱户非
世所有宴會樂作與純酬唱極洽仍戒曰
君愼無往南軒純潜往軒中見案間有一
玉笛試取吹之忽見故郷人物山川儼然
妻兒聚會笑語久之不見純不覺嘔一卵
墮地化鶴飛去仙責曰不聽吾戒莫非命
也後三十年復當來此乃以舟送純歸
四明賔友九宫仙嬪
真誥魏武帝為北君太傅孫策漢高祖晉
武帝荀彧為四明賓友
女仙傳帝高辛時蜀地未立君長無所統
攝遞相吞噬蠶女之父為鄰所掠唯所乘
馬猶在女念其父殆廢飲食其母慰撫之
[009-320291c]
因誓於衆曰有得父還者以此女妻之然
無能得父歸者一旦其馬絶絆而去載其
父歸自此馬嘶鳴不肯飲嚙父曰誓於人
馬配人而偶非類可乎父怒射殺之曝其
皮於庭女過其皮忽起卷女飛去旬日皮
復棲於桑女化為蠶食桑吐絲成繭衣被
人間父母念之不已忽見蠶女乘雲駕此
馬自天而下謂父母曰太上以我孝授以
九宫仙嬪無復憂念也沖雲而去蜀之風
俗宫觀皆塑女子披以馬皮謂之馬頭娘
子以祈蠶桑焉
鬱夷金霧蒼梧珠塵
拾遺記蓬菜東有鬱夷國時有金霧常浮
轉低昂有如山架樓室常向明以開户牖
及霧滅歇户皆向北又岱輿山南平沙千
里色如金若粉屑靡靡常流鳥獸行則没
足風吹沙起如霧亦名金霧
又舜時有鳥如雀自丹洲而來吐五色之
氣氤氲如雲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青沙
珠輕細風吹塵起名曰珠塵今蒼梧之外
[009-320292a]
山人採藥時得青石圓結如珠服之不死
帶之身輕故仙人方因遊南嶽七言賛曰
珠塵圓静輕且明有道服之得長生
馬明救病峭嵓拯貧
列仙傳馬明生者少為縣吏為賊所殺垂
死遇神人以藥救之即活方知長生之術
有驗遂隨之負藥笈至廬山以受道要馬
明自後周遊天下勞苦辛勤願合藥以救
人病不願昇天每居人間人多不知其神
仙也
高道傳譚峭岩者茅山道士寳曆中遊天
台江浙間貌如二十許人人亦不知其有
道務以陰功救物常遺金於塗以拯貧乏
或報之殊不認問其故則曰陰真君化土
為金以賑不足吾恨未能且無用之物以
遺人亦何怪久而知其有神丹化金
于章剪祟元澤笞神
高道傳法師于章字長文開皇間受黄化
丈人太極真公六十甲子及五帝五嶽符
印凡百三十六首並論天地原流符之本
[009-320292b]
末置壇法式乃録受符日月及真仙誥訣
次第記之由是知師通冥之心與日俱進
故除妖剪祟其神變不可量而流俗霑惠
日益多矣
又左元澤温州青障觀有土地里人常以
血食祀之苟祀之不至則為祟元澤以杖
笞神背三下翌日有大狸死於庭背有杖
痕者三里人復夢神告曰託附吾者為仙
官杖死愼勿以血食祭我也
禹鈞五枝季卿一葉
竇諫議録竇禹鈞嘗夢祖考告以無子及
壽數不永後十年復夢其祖考告之曰汝
三十年前實無子分又壽促我私告汝今
汝自數年以來名掛天曹陰府以汝有陰
德延筭三紀賜五子皆榮顯仍以福壽而
終死後當留洞天充真人位故馮道贈禹
道鈞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
一株老仙桂五枝芳蓋謂此也
仙傳拾遺陳季卿因遊長安青龍僧舍會
一老翁與季卿擁鑪以坐見壁上有寰海
[009-320292c]
華夷圖季卿嘆曰十年辭家辛苦萬里何
由泳淮泛洛至于家山耶翁笑曰此不難
致命侍童折堦前一竹葉置於圖中渭水
之上注目於此舟可如向來之願矣季卿
瞪目覺渭水波動竹葉已成巨舟恍然舟
泛遂及於家見兄弟妻子忻喜迎拜復辭
家登舟至渭濱欻然如夢坐在畫圖之前
仙翁擁鑪如舊季卿謝之因問翁姓名翁
曰吾不欲姓名示於人間但居終南山已
七百年矣子有道骨故相值爾
馮俊負囊王遥擔篋
原化記廣陵馮俊以傭賃資生常遇一道
士於市買藥置一囊可重百餘斤售俊負
之至六合乃登小舟頃之忽抵廬山星子
灣也見平湖渺然山嶺疊秀道士上岸行
約五六里至一山下有大石方數丈道士
以石扣之石遂開有二小童出於石間洞
中有數道士奕棊戲笑道士曰擔人甚飢
乃與胡麻飯食之謂俊曰勞汝遠來授與
錢一千文俊辭歸乃指一石若虎形狀令
[009-320293a]
俊乘之道士鞭石其去如飛不覺已在廣
陵門外比至家昏暝方始舉燭解腰下皆
金錢也
神仙傳王遥遇雨使弟子以九節杖擔篋
不沾濕
盧生叱賊劉馮止劫
酉陽雜爼盧生者因到復州與數人閑行
途遇六七人盛服俱帶酒氣逆鼻盧生忽
叱之曰汝等所為不悛性命無幾其人悉
羅拜塵中俯伏聽命其侣訝之盧曰此輩
劫江賊也其異如此
神仙傳劉馮者沛人也有軍功學道時長
安諸賈客隨馮行雜貨萬金忽山中逢劫
賊數百人仗白刃張弓四面馮語賊曰汝
輩居官食禄我夫佃婦織云何斷道危人
利己於是賊愈怒馮大聲曰天兵先打賊
一時反手自縛口中血出欲死餘者尚能
語乃乞活改惡為善馮曰本欲盡殺汝馮
敕天兵放賊皆立起也
野夫一柺子芝二榼
[009-320293b]
冷齋液話劉野夫跛足拄一柺每歲必至
洛中看花為人談噱有味嘗作長短句曰
跛子年來形容何似儼然一部髭鬚世間
許大柺上有工夫選甚南州北縣逢著處
酒滿葫蘆醺醺醉不知來日何處度朝晡
洛陽花看了歸來帝里一事全無與瓠羮
餺飥再作門徒驀地思量下水輕船上蘆
蓆横鋪呵呵笑睢陽門外有箇好西湖
神仙感遇傳王子芝字仙苗常遊京洛間
蒲帥瑯琊公重盈作鎭之初年仙苗居於
紫極宫王待之甚厚又聞其嗜酒日以二
榼餉之仙苗自云是河南緱氏族狀貌常
如四十許人好養氣然莫知其甲子也
李釣不餌陶琴無絃
高道傳道士李道盛與鄭遨羅隱之為友
遨種田隱之貨藥以自給道盛有釣魚術
釣而不餌又能化石為金遨嘗驗之信而
不求俱好酒能詩善弈棊長嘯有大瓢云
可辟寒暑置酒於其中經時味不壞日攜
就花木水石間一觴一詠嘗因酒酣聯句
[009-320293c]
鄭曰一壼天上有名物兩箇世間無事人
羅曰醉却隱之雲叟後不知何物是天真
晉隱逸傳陶潜字元亮性不解音唯蓄無
弦琴一張每因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但
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炎皇鑚火封子隨煙
仙傳拾遺燕昭王即位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事之王行道既久谷將子乘虛而集
告於王曰西王母將降觀爾之所修示爾
以靈元之要後一年王母果至與王游燧
林之下說炎皇鑚火之術燃緑桂膏以照
夜忽有飛蛾𠾑火集王之宫得員丘沙珠
結而為珮登握日之臺得神鳥所𠾑洞光
之珠以消煩暑自是王母三降於燕宫而
昭王徇於攻取不能遵甘需澄清之旨王
母亦不復至
列仙傳甯封子者黄帝時人也世傳為黄
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入五色
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
氣上下
[009-320294a]
伯仁西補庚生東遷
真誥定録君云近見周伯仁補為西明公
中都護中都護如世間太傅之官也
又庾生者晉庾亮太尉也大帝補為吴越
鬼神之司王事靡盬斯亦勞矣元子云庾
生今遷為東海侯
昌齡策杖世雲乘船
西清詩話頴陽石唐山一峯雄秀上有石
室即邢和璞筭心處也治平中許昌齡安
世蚤得神仙術策杖來居天下傾焉後遊
太清宫時歐陽文忠公守亳社公生平不
道釋聞之邀致州舍與語豁然有悟贈之
詩云緑髮青瞳瘦骨輕飄然乘鶴去吹笙
郡齋坐覺風生竹疑是孫登長嘯聲公又
嘗書昌齡南莊相對北莊居更卜深山十
里餘幽徑每尋樵徑上真情還與世情踈
雲山犬吠流星過天外雞鳴曉日初昨日
有人相問訊旋將落葉寫回書讀此想見
其人矣
西山記吴猛字世雲嘗乘鐵船於廬山之
[009-320294b]
頂俄有赤龍負之而遊於海
越溪道士少室仙伯
摭遺秦川城北山絶頂之上有隗囂宫宫
之壯麗莫得狀之門限皆琢青玉為之瑩
徹如瑠璃蜀中道士云古仙人有詩在限
下土際求之果爾其詩曰越溪道士人不
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玉䆫寒滴
露研硃㸃周易
王氏神仙傳王仙君以天復初自上黨雲
遊經北邙緱氏入嵩山放志林谷迷其所
之歲餘門人道士與其弟姪自壺關大行
南遊嵩少歷問所經宫觀物色求之乃於
嵩山西北絶崖中見之仙君端居嚴竇之
内宴坐凝然門人等皆炷香瞻禮不忍捨
去君曰太上以我夙有微功召為少室仙
伯仙凡路隔勿復悲戀言訖騰空而去
畢靈引艘仙柯拔宅
晉史畢靈建昌人也性少言與小人羣居
多見侵辱而無愠色邑里號之癡時順陽
樊長賓為建昌令發百姓作官船於建城
[009-320294c]
山中船成當下水以二百人引一艘不能
動方請益人靈曰此以過足但部分未至
耳靈請自牽之惟用數人而去如流衆大
驚怪咸稱其神
北夢瑣言唐儀鳳中青城縣横源翠圍山
下有民王仙柯服道士所遺靈丹拔宅上
昇已具仙傳拾遺
瞿生捶遁羅郁罪謫
廣記道士瞿生被師捶急遁入一室穴中
頃時持一棋子出曰適遇秦人下棊留飲
此棊子乃秦之物也師視棊子狀如小龜
光潤如玉
真誥萼緑華女仙之真也於晉昇平間降
于羊權之家云我本九嶷山得道神仙羅
郁是也以罪謫暫降混濁之世以償其過
乃謂權曰無思無慮無貪無求無事無為
行人所不能行學人所不能學恬淡苦勤
内行故我行之已九百年矣今授汝以尸
解之訣權亦得道今在湘山不出
千韶天書王褒神策
[009-320295a]
續仙傳葉千韶事西山道士學十二真君
之術隱居深山遇神將帶劒佩龍虎符有
黄衣緑衣二人執簿書前拜曰天命授君
此簿神將吏兵充備役使以救世人千韶
授天書閱之若人間之兵籍也有事呼召
即至自後凡有邪崇聞千韶之名自愈得
符者終身不病人皆以為神
王氏神仙傳王褒入華山一夕忽聞簫鼓
之音千乘萬騎浮空而下見一神人曰吾
乃太極真人聞子劬勞山林未該真要良
可愍也後命郭靈蓋授君神策玉璽拜為
清虛真人理小有洞天事
自東擊虺趙昱斬蛟
傳奇韋自東遇一道士曰吾合龍虎丹信
宿將成多有妖魔須得勇夫烈士仗劒攔
截藥成當分惠自東從道士之高峰石洞
燒丹之室道士曰五更初仗劒立洞門見
精怪擊之無懼也俄有巨虺來自東以劒
擊之而去
異人録趙昱從道士李珏隱青城山隨煬
[009-320295b]
帝知其賢起為嘉州太守時犍為潭中有
老蛟為害昱涖政五月没舟船七百艘昱
大怒率甲士千人夾江鼓噪聲振天地昱
持刀没水有頃江水盡赤石崖傾吼如雷
昱左手執蛟頭右手持刀奮波而出
韋見斷筆曹視束茆
廣記唐西川採訪使韋行武有姪曰子威
有部卒丁約者執役於部下一日别去不
可留曰五十年近京相見子威自後尋訪
絶亡蹤跡子威後調官道由驪山旅舍聞
通衢諠甚出視之則兵仗嚴衛桎梏纍纍
其中一人乃約也子威驚認之際丁笑密
謂威曰尚記臨邛别否一瞬五十年矣威
問何為而致此耶約曰吾言之久矣何逃
哉威問所須云須筆威搜囊中以進臨刑
之日之威往觀丁亦目子威微笑及揮刃
之際子威獨見斷筆霜鋒倏及之次而丁
囚已躍出謂威曰自此遐遁矣勉於奉道
猶隔兩塵當候於崑崙石室言訖而去道
謂之塵釋謂之劫俗謂之世也
[009-320295c]
丹臺新録左慈字元放能變化術曹操求
之不與曹公欲殺之徧令逐捕人見慈即
當殺之數日或有見慈者輙便就斬持其
頭以白曹公公大喜就視之乃一束茆耳
左蛟蹙縮陳虎咆哮
高道傳左元澤居一巖室左右有大竹十
本前池於曲渚中有碧芙蓉數十朶文禽
數十隻類鸂鶒遊泳其間嘉其趣因宿室
中至夜有物環其身既覺唯瞑目坐忽達
旦方解去視其布褐唯聞腥涎是夕復坐
室中布綱步以伺之果一物自池出長數
丈兩目光射人若蛟螭狀甫巖呵喻徐而
蹙縮入池因戒曰後學輩無術愼勿獨棲
巖穴也
又正懿先生姓陳名寳熾誦大洞經通感
故珍禽異獸常來侍衛每朝老子祠及八
節投龍簡則白虎馴繞左右導從往來人
或有惡意則咆哮震奮觸觀左之槐使彼
惡者驚畏自匿因號曰考虎木
公昉遺鼠忠恕稱猫
[009-320296a]
仙傳拾遺唐公昉師李八百得其神丹遂
舉家拔宅昇天雞犬皆去唯鼠空中自墮
腸出一月三易其腸今山下有拖腸鼠束
廣微所謂唐鼠也
志林郭恕字忠恕周廣順中為周易博士
貶乾州司户秩滿遂不復仕多遊岐雍京
洛間縱酒逢人無貴賤常口稱猫遇山水
佳處輒絶糧不食盛夏曝日中體不沾汗
窮冬大寒鑿河冰而浴傍冰皆釋復卒葬
於道傍及改葬視之空空如蟬蛻焉
趙熙救惠董奉活燮
真誥趙熙漢時為幽州刺史能濟貧人於
河中救王惠等於誅族數十事其身得詣
朱陵而子孫並在洞天中
神仙傳董奉字君異時杜燮為交州刺史
得毒病死三日奉時在南方往以三圓藥
納口中食頃燮開目動手足顔色遺故半
日能起坐遂活人問其故曰初見赤衣吏
追云董真君有命遂得回耳
邠公觀像曹王出獵
[009-320296b]
廣記杜邠公悰幼時嘗至昭應縣與羣兒
戲於野外有一道士獨呼悰以手摩挲曰
郎君勤讀書勿與諸兒戲指其觀曰吾居
此頗能相訪否既去悰即詣之見荒村古
觀巋然一殿存焉内有老君像初道士半
面紫黑色至是詳觀頗類向者所見之道
士也乃半面為漏雨所淋也
原化記唐曹王貶衡州時有張山人伎術
之士也王嘗出獵得鹿十頭圍已合失之
不知其處召山人問之山人曰此是術者
所隱耳遂索水以術禁之俄於水中見一
道士長纔及寸負囊杖而行王問山人曰
可追否曰可王令追之道士笑而來王問
鹿何在道士曰向見鹿即死故哀而隱之
今在山側王遣人視之皆隱於小坡而不
動王笑而遣之
童子回舟老翁負笈
稽神録婺源公山二洞有穴如井咸通末
有鄭道士以繩縋下百餘丈傍有光往視
之路窮阻水隔岸有花木二道士對棊使
[009-320296c]
一童子刺舟而至問欲渡否答曰當還童
子回舟而去鄭復縋而出明日井中有石
筍塞其口自是無入者
幽怪録侯遹劒門外見四黄石大如斗收
之皆化為金遹貨財百萬市美妾百餘人
大第良田甚多忽一老翁負笈曰吾來求
君償債將我金去不記憶乎盡取遹伎妄
投於笈亦不覺窄須臾已失所在後數年
見老翁擕伎行問之皆笑不言逼之又失
所在
子陽桃皮田鸞柏葉
真誥黄子陽魏人也少知長生之妙入博
落山中學道九十餘年但食桃皮飲石中
黄水後遇司馬季主遂得度世
廣記田鸞入華山遇異人指柏木示之曰
此長生藥也何求於遠鸞歸服柏葉數年
自覺身輕一夕夢神仙持節相引入洞衆
仙皆曰服柏仙人來勒名上清玉策金字
復告之曰爾且止於人間候有位即召遂
悟自後隱於嵩陽百二十三歲少容
[009-320297a]
三洞羣仙録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