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七十四
食貨志
户口一/
漢自髙祖訖於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萬二千六
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漢
極盛矣文獻通考/
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三十
[073-1b]
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明帝以後歴代
蕃滋訖桓帝永夀二年戸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
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文獻通考/
三國呉赤烏三年户五十二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杜佑通典/
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呉之後九州攸同編户二百四
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口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
百六十三此晉之極盛也杜佑通典/
[073-2a]
南北朝宋孝武大明間户九十萬六千八百七十口
四百六十八萬五千五百一文獻通考/
陳宣帝時户六十萬文獻通考/
隋文帝平陳收户五十萬口二百萬杜佑通典/
唐貞觀初户不滿三百萬至天寳十四載管户總八
百九十一萬九千三百九應不課户三百五十六
萬五千五百應課户五百三十四萬九千二百八
不課口四千四百七十萬九百八十八課口八百
[073-2b]
二十萬八千二百二十一唐之極盛也杜佑通典/
憲宗元和時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總計天下方
鎮四十八每歲賦入倚辦止於浙西浙東宣歙淮
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
四萬户比天寳税户四分減三天下兵戎仰給縣
官八十三萬餘人比天寳三分加一率以兩户資
一兵其他水旱所損徵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資/
治通鑑/
[073-3a]
宋太祖開寳八年江南平得户六十五萬五千六十
五宋史地理志/
神宗元豐六年 淮南路户主七十二萬三千七
百八十四客三十五萬五千二百七十口主一百
三十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五客六十三萬七千三
百二十六文獻通考/
江南東路户主九十萬二千二百六十一客一十
七萬一千四百九十九口主一百六十萬九千六
[073-3b]
百一十二客二十八萬九千八百四十三丁主一
百一萬九千一百三十四客一十八萬六千二十
七續文獻通考/
寧宗嘉定十六年 江南東路户一百四萬六千
二百七十二口二百四十萬二千三十八 淮南
東路户一十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九口四十萬四
千二百六十一 淮南西路户二十一萬八千二
百五十口七十七萬九千六百一十二續文獻通/
[073-4a]
考/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通得江淮浙東西湖南北
等路户三十七萬四百七十二口一千九百七十
二萬二千一十五續文獻通考/
二十七年户部上天下户口數江淮四川一千一
百四十三萬八百七十八口五千九百八十四萬
八千九百六十四續文獻通考/
明太祖洪武初江南府州户一百九十萬九千九百
[073-4b]
口一千七十五萬五千九百三十續文獻通考/
𢎞治間江南府州户一百二十四萬六千一百三
十五口八百八十一萬九千八百七十續文獻通/
考/
萬厯六年江南府州户二百九十九萬七千七百
一十一口一千九十萬三千六百五十一續文獻/
通考/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四百一十五萬一千六百六
[073-5a]
丁八分五釐内除逃故無徵人丁六十萬三千四
百六十二丁七分四釐
十一十二十四等年審増并招徠一十一萬七千
五百三十八丁又邳州集鎮異户四百四十七丁
十五年審増八千三百二十二丁
十八年審増并常州府不免供丁一萬四千五百
二十四丁
康熙元年審増七萬七千二百二十丁八分六釐
[073-5b]
五絲
三年審増二千一百二十丁
五年審増四千七百二十八丁
六年審増三萬二千六百九十三丁七分五釐揚
州府屬審減逃故并原優免五千二百四十九丁
九年上元中衞改歸上元縣當差五十一丁審減
安東縣徙故無徵及海州淹溺一萬九千九百一
十四丁
[073-6a]
十一年長洲縣審減一千一百二十六丁
十一十五十六等年審増一十四萬四千六百六
十九丁五分
二十年審増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八丁三分長洲
縣審減二千七百三十七丁
二十一年審増二萬一千八百三十二丁三分八
釐
二十二年審増三千五百六十四丁
[073-6b]
二十五年審増四萬六千八十丁八分七釐淮安
府屬審減一萬四千九百八十一丁
二十九年沭陽縣逃溺三千九百四十九丁
三十年審増五萬四千一百五十六丁九分鳳陽
徐州二府州屬審減一萬六千四百五十四丁
三十五年審増一萬九千二百一丁五分
四十年審増三萬四千九百五十五丁八分淮安
徐州二府州屬審減一萬六千六百六丁
[073-7a]
四十五年審増一萬八千八百七十七丁一分
五十年審増二萬五千七百六丁一分清河縣審
減二十六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二萬七千八百七十七丁
六十年審増二萬三百三十七丁徐州屬審減六
千六百二十丁
雍正四年審増一萬六千七百三丁
九年審增五萬九千九百二十五丁
[073-7b]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四百二十二萬八千四百
三十一丁一分七釐五絲又徽州府屬婺源縣内
江西樂平徳興二縣寄莊人丁八十七丁内大小/鄉紳舉
貢生員優免人丁七萬四千五百五十七丁一分/辦糧當差人丁四百二萬九千一百一十九丁七
釐五絲額徵丁銀俱自雍正六年為始攤入田畝/併徵滋生人丁一十二萬四千八百四十二丁
額外歸併省外衞所原額黄快竄閒屯丁一十五
萬四千五百二丁内除駕運漕船領佃納糧例不
納銀屯丁併豁免逃故無徵各丁八萬六千一百
[073-8a]
二十九丁六分節年審増各丁三千四十八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黄快竄閒屯丁七萬一千四百
二十丁四分又池州府屬建徳縣歸併江西撫饒
二所屯丁一百六十九丁内領駕漕船并裁汰城/操備倭樓鋪門軍各丁
五千一百一十一丁當差屯丁六萬四千一百二/十一丁四分額徵丁銀俱自雍正六年為始攤入
田畝併徵滋生屯丁/二千三百五十七丁
江蘇布政使司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二百六十六萬四千七百五
[073-8b]
十四丁八分五釐内除逃故無徵人丁二十一萬
九千七百八十六丁
十一十二十四等年審増并招徠七萬九百九十
二丁五分又邳州集鎮異户四百四十七丁
十五年審増八千三百二十二丁
十八年審増一萬一千七百七十八丁又常州府
不免供丁二千七百四十六丁
康熙元年審増三萬八千三十二丁一分一釐五
[073-9a]
絲
三年審増二千一百二十丁
五年審増四千七百二十八丁
六年審増一千六十八丁揚州府審除海門縣逃
故五千一丁又原優免二百四十八丁
九年上元中衞改歸上元縣當差五十一丁審除
安東縣徙故無徵及海州淹溺共一萬九千九百
一十四丁
[073-9b]
十一年長洲縣審減一千一百二十六丁
十一十五十六等年審増并海門縣裁改海門鄉
歸併通州共九萬四千九百八十丁七分五釐
二十年審増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八丁三分長洲
縣審減二千七百三十七丁
二十一年審増二千九十九丁八釐
二十二年審増三千五百六十四丁
二十五年審増一萬八千五百二十丁五分七釐
[073-10a]
淮安府屬審減一萬四千九百八十一丁
二十九年沭陽縣逃溺三千九百四十九丁
三十年審増二萬八千六百八十五丁徐州屬審
減一萬四千七十丁
三十五年審増九千一百二十五丁
四十年審増二萬三千九百九十二丁淮安徐州
二府州屬審減一萬六千六百六丁
四十五年審増八千二百六丁
[073-10b]
五十年審増一萬九千一十九丁清河縣審減二
十六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一萬七千六百七十七丁
六十年審増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二丁徐州屬審
減六千六百二十丁
雍正四年審増一萬二千二百三十二丁
九年審増五萬二千八百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二百八十二萬一千一百
[073-11a]
四十六丁一分六釐五絲内大小鄉紳舉貢生員/優免人丁五萬三千一
百二十六丁一分辦糧當差人丁二百六十七萬/一千四百五十九丁六釐五絲滋生人丁九萬六
千五百六/十一丁
額外歸併省外衞所原額黄快竄閒屯丁七萬八
千三百九十四丁内除領田納糧不納丁銀屯丁
二萬三千七百三十五丁 又改歸縣額當差并
豁免逃故無徵包賠等丁一萬七千八百九十五
丁六分
[073-11b]
節年審増各丁一千七百四十七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黄快竄閒屯丁三萬八千五百
一十丁四分内領駕漕船并裁汰城操備倭樓鋪/門軍各丁五千一百一十一丁當差
屯丁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三丁/四分滋生屯丁一千七百六丁
江寧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一十九萬八千五百九十二
丁三分五釐
十四年審増一萬四百九十二丁五分
[073-12a]
康熙元年審増六千一百四十八丁五分
六年審増一千六十八丁
九年改歸上元中衞人丁五十一丁
十一年審増一千一百四十八丁七分五釐
十六年審増一千六百八十四丁
二十一年審増一千六百八丁八釐
二十五年審増一千四百六十六丁五分七釐
三十年審増五百六十七丁
[073-12b]
三十五年審増六百一十六丁
四十年審増五百二十七丁
四十五年審増三百九十一丁
五十年審増二百三十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二十九丁
六十年審増二十一丁
雍正四年審増三十八丁
八年分出溧陽縣歸鎮江府管轄開除人丁五萬
[073-13a]
五千一百二十二丁五分
九年審増四百二十三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一十六萬九千九百七十
九丁二分五釐内優免人丁二千二百一十六丁/六分當差人丁一十六萬七千二
百七十三丁六分五釐滋/生人丁四百八十九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六萬九千七百二十三丁五
分内除領田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二萬三千六百
五十六丁又上元縣改發為民當差閒丁五十一
[073-13b]
丁 又豁免原孝陵三則閒丁并機匠丁共一千
二百四十一丁 又豁免上元江寧江浦六合四
縣逃故三則閒丁四千五百七十三丁 又江寧
縣於康熙三十年編審缺額三則閒竄各丁三十
四丁五分 又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逃故無徵并現當民丁又包賠屯丁共
一萬一千六百九十五丁一分
雍正九年審増滋生六十七丁有竒
[073-14a]
雍正十三年實在屯丁二萬八千五百三十九丁
九分内當差屯丁二萬八千四百七十/二丁九分滋生屯丁六十七丁
上元縣原額人丁二萬九千二十五丁 節年審
増七千三百四十一丁五分 實在人丁三萬六
千三百六十六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二百八十七/丁六分當差人丁三萬六
千二十七丁九分每丁科銀八分六釐中衞改歸/三則閒丁五十一丁每丁科銀二錢四分三釐一
毫有/竒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一萬五千二百二十一丁内
[073-14b]
除領田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一千四百二十九丁
又改發為民當差閒丁五十一丁 又豁免孝
陵三則閒丁并機匠丁一千二百四十一丁 又
豁免無徵三則閒丁二千三百三十二丁 又豁
免逃故無徵并現當民丁又包賠屯丁三千九百
四十丁 雍正九年審増滋生二十丁 實在各
屯丁六千二百四十八丁内黄丁每丁科銀三錢/五分快丁同竄丁一則
科銀三錢五分一則科銀三錢上則官舎閒丁科/銀五錢中則官舎閒丁科銀三錢下則官舎閒丁
[073-15a]
科銀二錢滋生/屯丁二十丁
江寧縣原額人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七丁 節
年審増六千四百三十四丁 實在人丁二萬八
千九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二百七十一丁當差人/丁二萬七千六百八十三丁每丁科
銀七分四釐滋生人/丁一百三十七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一萬三百九十丁五分内除
領田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一千六百九十一丁
又豁免逃故三則閒丁一千二百五十三丁 又
[073-15b]
於康熙三十年審缺三則閒竄各丁三十四丁五
分 又豁免逃故無徵并現當民丁又包賠屯丁
一千九百三十七丁五分實在各屯丁五千四百
七十四丁五分各則丁科銀俱與上元縣/同又竄丁一則科銀二錢
句容縣原額人丁四萬六千一百四十八丁 節
年審増三千七百二十二丁 實在人丁四萬九
千八百七十丁内優免人丁五百二十一丁當差/人丁四萬九千二百五十丁每丁
科銀一分三釐八毫/滋生人丁九十九丁
[073-16a]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三百七十二丁内除領田納
糧不納丁銀屯丁一百五十六丁 實在各屯丁
二百一十六丁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訖
溧水縣原額人丁一萬九千六百五丁五分 節
年審増二千一百八十一丁七分五釐 實在人
丁二萬一千七百八十七丁二分五釐内優免人/丁三百五
丁當差人丁二萬一千四百八十一丁二/分五釐每丁科銀二錢滋生人丁一丁
[073-16b]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一十五丁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訖
髙淳縣原額人丁七千五百一十九丁 節年審
増三千三百二十丁 實在人丁一萬八百三十
九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七十八丁當差人丁一萬/三百五十一丁每丁科銀一錢五分滋生人
丁一百/一十丁
江浦縣原額人丁七千五百四十七丁 節年審
増一千三百三十九丁 實在人丁八千八百八
[073-17a]
十六丁内優免人丁二百五十九丁當差人丁八/千五百四十二丁毎丁科銀二錢滋生人
丁八十/五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八千四百七十丁五分内除
領田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三千五百六十八丁
又豁免逃故三則閒丁四百六十一丁 又豁免
逃故無徵并現當民丁又包賠屯丁五百一十八
丁一分 雍正九年審増滋生四十七丁 實在
各屯丁三千九百七十丁四分各則丁科銀俱與/上元縣同又竄丁
[073-17b]
一則科銀三錢二分一釐/有竒滋生屯丁四十七丁
六合縣原額人丁一萬二千三百八十七丁 節
年審増一千七百五十二丁五分 實在人丁一
萬四千一百三十九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一百九/十五丁當差人丁一
萬三千八百八十七丁五分毎丁/科銀二錢滋生人丁五十七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三萬五千二百五十四丁五
分内除領田納糧不納丁鉅屯丁一萬六千八百
一十二丁 又豁免逃故三則閒丁五百二十七
[073-18a]
丁 又豁免逃故無徵屯丁五千六十八丁五分
實在各屯丁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七丁各則丁/科銀俱
與上元縣同又竄丁一則科銀三錢一分三/釐三毫有竒一則半丁科銀二錢二分五釐
蘇州府
國朝順治十四年原額人丁五十三萬八千八百八十
八丁
十八年審増九千七十八丁
康熙五年審増三千八百四十八丁
[073-18b]
十一年審増八千九百八十七丁長洲縣審減一
千一百二十六丁
十五年審増九千九百五十丁
十六年審増一萬二千三百九丁
二十年審増五千三百九丁長洲縣審減二千七
百三十七丁
二十五年審増二千二百六丁
三十年審増二千四百三丁
[073-19a]
三十五年審増一千三百二十九丁
四十年審増二千二百八十四丁
四十五年審増三千九十一丁
五十年審増三千七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八千二百六十三丁
六十年審増七千二百八十八丁
雍正二年分太倉州為直𨽻州以嘉定崇明二縣
𨽻州管轄開除人丁一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四
[073-19b]
丁
四年審増四千六百四十九丁
九年審増八千二百四十四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四十六萬三千八百四十
六丁内優免人丁三千七百四十三丁當差人丁/四十三萬五千八十七丁滋生人丁二萬五
千一十/六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丁二丁内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一丁 實在黄快丁一丁查係逃故無
[073-20a]
徵於康熙五十五年豁免訖
長洲縣原額人丁一十萬五百七十二丁 節年
編審以増抵減外仍増五千一百八丁 分𨽻元
和縣五萬二千五十九丁 實在人丁五萬三千
六百二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五百四十七丁當差/人丁四萬八千七百四十九丁每
丁科銀三分七釐六毫有竒滋/生人丁四千三百二十五丁
元和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五萬二千五十九丁
又審増三千一百二十八丁 實在人丁五萬五
[073-20b]
千一百八十七丁内優免人丁五百六十六丁當/差人丁四萬九千一百六十九
丁每丁科銀與長洲縣同滋/生人丁五千四百五十二丁
呉縣原額人丁六萬三千八百三十二丁 節年
審増一萬二千五百二十三丁 實在人丁七萬
六千三百五十五丁内優免人丁四百七丁當差/人丁六萬六千四百二十三
丁每丁科銀五分八釐九毫有竒/滋生人丁九千五百二十五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丁二丁節次豁免訖
呉江縣原額人丁八萬九千七百四丁 節年審
[073-21a]
増一萬七千一百二十二丁 分𨽻震澤縣五萬
七千三十六丁 實在人丁四萬九千七百九十
丁内優免人丁二百八十二丁當差人丁四萬八/千四百四十六丁每丁科銀四分七毫有竒滋
生人丁九百/六十二丁
震澤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五萬七千三十六丁
又審増四百四十三丁 實在人丁五萬七千四
百七十九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四十四丁當差人/丁五萬六千一百二十二丁每丁科
銀與呉江縣同滋生/人丁九百一十三丁
[073-21b]
常熟縣原額人丁一十萬一千五十一丁 節年
審増一萬五千九百九十七丁 分𨽻昭文縣五
萬八百五十三丁 實在人丁六萬六千一百九
十五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六十三丁當差人丁六/萬三千七百六十三丁每丁科銀一分五
釐有竒滋生人丁一/千九百六十九丁
昭文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五萬八百五十三丁
又審増四百七十一丁 實在人丁五萬一千
三百二十四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五十八丁當差/人丁四萬九千四百一丁每丁科
[073-22a]
銀與常熟縣同滋生人/丁一千五百六十五丁
崑山縣原額人丁五萬一千三百六十五丁 節
年審増二千四百七丁 分𨽻新陽縣二萬六千
四百三丁五分 實在人丁二萬七千三百六十
八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二百九十一丁當差人丁/二萬六千八百九十五丁五分每丁科
銀三分八毫有竒滋生/人丁一百八十二丁
新陽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二萬六千四百三丁
五分 又審増一百二十三丁 實在人丁二萬
[073-22b]
六千五百二十六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二百八十/五丁當差人丁二萬六
千一百一十八丁五分每丁科銀與/崑山縣同滋生人丁一百二十三丁
松江府
國朝順治十四年原額人丁二十萬九千九百四丁
康熙元年審増六百三十一丁
十一年審増七千四百九十七丁
十六年審増四千八百四十二丁
二十年審増三千七百七十七丁
[073-23a]
二十五年審増二千五百六十二丁
三十年審増一千九百七十三丁
三十五年審増三千一百八十四丁
四十年審増一千三百九十六丁
四十五年審増一千五百六丁
五十年審増一千三百三十四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一千四百三十五丁
六十年審増一千三百七十五丁
[073-23b]
雍正四年審増九百七十九丁
九年審増一千五百三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二十四萬三千八百九十
八丁内優免人丁二千二百六十二丁當差人丁/二十三萬六千二百四十四丁滋生人丁五
千二百九/十二丁
華亭縣原額人丁五萬一十三丁 節年審増八
千九百七十八丁 分𨽻奉賢縣二萬九千三百
八十二丁實在人丁二萬九千六百九丁内優免/人丁四
[073-24a]
百二十丁當差人丁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九/丁每丁科銀一分八釐有竒滋生人丁十丁
奉賢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二萬九千三百八十
二丁 又審増四百七十三丁 實在人丁二萬
九千八百五十五丁内優免人丁二百六十五丁/當差人丁二萬九千一百一
十七丁每丁科銀與華亭縣/同滋生人丁四百七十三丁
婁縣原額人丁四萬六千四百六丁 節年審増
一萬五十一丁 分𨽻金山縣二萬四千九百八
十四丁 實在人丁三萬一千四百七十三丁内/優
[073-24b]
免人丁三百九十六丁當差人丁二萬九千八百/二丁每丁科銀一分七釐八毫有竒滋生人丁一
千二百七/十五丁
金山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二萬四千九百八十
四丁 又審増四百二丁 實在人丁二萬五千
三百八十六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三十丁當差人/丁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丁每丁科
銀與婁縣同滋生人/丁八百六十六丁
上海縣原額人丁八萬一千九百六十丁 節年
審増一萬一千三百三十四丁 分𨽻南滙縣四
[073-25a]
萬五千八十五丁 實在人丁四萬八千二百九
丁内優免人丁一百九十八丁當差人丁四萬六/千七百二十五丁每丁科銀一分七釐四毫有
竒滋生人丁一千/二百八十六丁
南匯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四萬五千八十五丁
又審増三百八十九丁 實在人丁四萬五千
四百七十四丁内優免人丁一百八十三丁當差/人丁四萬四千一百二丁每丁科
銀與上海縣同滋生人/丁一千一百八十九丁
青浦縣原額人丁三萬一千五百二十五丁 節
[073-25b]
年審増二千二百五十四丁 分𨽻福泉縣一萬
八千九百九十八丁 實在人丁一萬四千七百
八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二百七十九丁當差人丁/一萬四千四百二十二丁每丁科銀二
分一釐六毫有竒/滋生人丁八十丁
福泉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一萬八千九百九十
八丁 又審増一百一十三丁 實在人丁一萬
九千一百一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一百九十一丁/當差人丁一萬八千八百七
丁每丁科銀與青浦縣同/滋生人丁一百一十三丁
[073-26a]
常州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五十九萬三千七百八十六
丁
十四年審増一萬四千一百六十八丁
十八年審増二千七百丁又不免供丁二千七百
四十六丁
康熙五年審増一百六十七丁
十一年審増一千九百一十二丁
[073-26b]
十五年審増八千九百六十一丁
二十二年審増二千一百三十丁
二十五年審増三千六百六十三丁
三十年審増四千四百一十八丁
三十五年審増一千九百四十丁
四十年審増一千五百六十四丁
四十五年審増一千一百一十五丁
五十年審増一千五十丁
[073-27a]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一千四百六十一丁
六十年審増一千一百五十八丁
雍正四年審増一千一百三十五丁
九年審増一千四百八十五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六十四萬五千五百五十
九丁内優免人丁四千二百四十丁當差人丁六/十三萬六千八十丁滋生人丁五千二百三
十九/丁
武進縣原額人丁一十四萬七千七百三十三丁
[073-27b]
節年審増一萬三百三丁 分𨽻陽湖縣八萬
一千六十二丁 實在人丁七萬六千九百七十
四丁内優免人丁五百七十六丁當差人丁七萬/六千四十二丁每丁科銀二分五釐七毫有
竒滋生人丁三/百五十六丁
陽湖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八萬一千六十二丁
又審増一百六十八丁 實在人丁八萬一千
二百三十丁内優免人丁六百九丁當差人丁八/萬二百七十二丁每丁科銀與武進
縣同滋生人丁/三百四十九丁
[073-28a]
無錫縣原額人丁一十三萬五千三百八丁 節
年審増八千四十八丁 分𨽻金匱縣六萬八千
九百五十九丁 實在人丁七萬四千三百九十
七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六十丁當差人丁七萬三/千六百四十五丁每丁科銀二分五釐八毫
有竒滋生人丁/二百九十二丁
金匱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六萬八千九百五十
九丁 又審増五十三丁 實在人丁六萬九千
一十二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六十丁當差人丁六/萬八千四百四十八丁每丁科銀與無
[073-28b]
錫縣同滋生人/丁一百四丁
江陰縣原額人丁一十三萬五千四百六十丁
節年審増一萬八千三十一丁 實在人丁一十
五萬三千四百九十一丁内優免人丁八百三十/二丁當差人丁一十五
萬一千三百一十丁每丁科銀一分二釐/五毫有竒滋生人丁一千三百四十九丁
宜興縣原額人丁一十四萬八千六百六十丁
節年審増一萬七百二十三丁 分𨽻荆溪縣六
萬四千七百六十二丁 實在人丁九萬四千六
[073-29a]
百二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五百五十丁當差人丁/九萬二千六百六十一丁每丁科銀
一分六釐八毫有竒滋生/人丁一千四百一十丁
荆溪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六萬四千七百六十
二丁 又審増四百五十五丁 實在人丁六萬
五千二百一十七丁内優免人丁三百四十七丁/當差人丁六萬三千九百五
十八丁每丁科銀與宜興縣/同滋生人丁九百一十二丁
靖江縣原額人丁二萬八千四百八十一丁 節
年審増二千一百三十六丁 實在人丁三萬六
[073-29b]
百一十七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六丁當差人丁二/萬九千七百四十四丁每丁科銀二
分二釐一毫有竒滋生/人丁四百六十七丁
鎮江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七萬一千九百一十丁
十五年審増一千八百三十五丁
康熙元年審増二千八十七丁
五年審増七百一十三丁
十一年審増一千二十一丁
[073-30a]
十五年審增一千一百六十七丁
二十二年審増一千四百三十四丁
二十五年審増六百四十一丁
三十年審増三百四十八丁
三十五年審増四百五十五丁
四十年審増五百九十九丁
四十五年審増一百八十三丁
五十年審増一百四十四丁
[073-30b]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一百二十五丁
六十年審増八十三丁
雍正四年審増八十四丁
八年歸併溧陽縣人丁五萬五千一百二十二丁
五分
九年審増二百二十五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一十三萬八千一百七十
六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二千四百二十九丁當差/人丁一十三萬五千二百八丁五分滋
[073-31a]
生人丁五百/三十九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一百五十丁五分内除領田
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七十九丁 實在黄快丁七
十一丁五分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訖
丹徒縣原額人丁三萬九千八百一十一丁節
年審増四千四百四十五丁 實在人丁四萬四
千二百五十六丁内優免人丁七百二十四丁當/差人丁四萬三千一百八十二
[073-31b]
丁每丁科銀一錢二分一釐/八毫滋生人丁三百五十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一百五十丁五分内除領田
納糧不納丁銀屯丁七十九丁 實在黄快丁七
十一丁五分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訖
丹陽縣原額人丁一萬四千七百七十九丁節
年審増五千三百九十三丁 實在人丁二萬一
百七十二丁内優免人丁四百七十五丁當差人/丁一萬九千五百六十七丁每丁科
[073-32a]
銀一錢滋生人/丁一百三十丁
金壇縣原額人丁一萬七千三百二十丁 節年
審増一千二百九十七丁 實在人丁一萬八千
六百一十七丁内優免人丁七百五丁當差人丁/一萬七千八百八十四丁每丁科
銀一錢滋生人/丁二十八丁
溧陽縣原額人丁五萬二千七百四十七丁三分
五釐 節年審増二千三百八十四丁一分五釐
實在人丁五萬五千一百三十一丁五分内優/免人
[073-32b]
丁五百二十五丁當差人丁五萬四千五百七十/五丁五分每丁科銀一錢滋生人丁三十一丁
淮安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四十六萬七千二十三丁内
除原有逃故一十一萬七千五百九十八丁五分
十四年審増并招徠四千六百五丁又邳州集鎮
異户四百四十七丁
康熙元年審増九千八十五丁
九年審除安東縣徙故無徴及海州淹溺共一萬
[073-33a]
九千九百一十四丁
十一年十六年審増三千一百六十五丁
二十一年審増四百九十一丁
二十五年審増四千四百一十五丁山陽宿遷二
縣審除一萬四千九百八十一丁
二十九年沭陽縣逃溺三千九百四十九丁
三十年審増一萬五千三百九十二丁
四十年審増一千六百五十八丁山陽清河二縣
[073-33b]
審除四千七百八十三丁
四十五年審増四十丁
五十年審増四百九丁清河縣審除二十六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二千四百五十七丁
六十年審増一千二十八丁
雍正二年陞海邳二州為直𨽻州以沭陽贛榆宿
遷睢寧四縣歸州管轄開除人丁七萬七千二百
二丁五分
[073-34a]
四年審増二百一十一丁
九年審増一百七十四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二十七萬二千一百四十
六丁内優免人丁二千九十二丁當差人丁二十/六萬八千一十四丁滋生人丁二千四十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丁二十四丁五分内於欽奉
上諭事案内豁免逃故無徵一十四丁五分
雍正十三年實在黄快丁一十丁俱係當/差屯丁
歸併海邳二州及鹽城外衞所原額屯丁二千四
[073-34b]
百三十一丁
康熙二十五年鹽城所審缺三丁
三十年審増五丁
四十年審増三丁
五十年審増二丁
五十五年審増一十丁
六十年審増一十五丁
雍正二年陞海邳二州為直𨽻州分管海邳二所
[073-35a]
屯丁一千五百七十五丁 四年審増三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屯丁八百九十一丁内裁汰城/鋪領駕漕
船屯丁五百九十丁/當差屯丁三百一丁
山陽縣原額人丁一十五萬九千八百二十九丁
節年審増三千九百八十八丁 分𨽻阜寧縣
四萬九千一百丁 實在人丁一十一萬四千七
百一十七丁内優免人丁一千七十七丁當差人/丁一十一萬三千四百一十八丁每
中中中丁科銀三兩中中下丁科銀二兩五錢中/下上丁科銀二兩中下中丁科銀一兩七錢中下
[073-35b]
下丁科銀一兩四錢下上上丁科銀一兩一錢下/上中丁科銀九錢下上下丁科銀七錢下中上丁
科銀五錢下中中丁科銀四錢下中下丁科銀三/錢下下上丁科銀二錢下下中丁科銀一錢五分
下下下丁科銀一錢滋/生人丁二百二十二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丁二十四丁五分 豁免逃
故無徵一十四丁五分 分𨽻阜寧縣五丁 實
在黄快丁五丁每丁科銀三錢/協濟銀五分
阜寧縣雍正十年分縣人丁六萬九千九十一丁
實在同内當差人丁四萬九千七十七丁科銀/與山陽縣同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一丁
[073-36a]
科銀與鹽城縣同滋/生人丁二十三丁
歸併省衞實在黄快丁五丁每丁科銀與/山陽縣同
清河縣原額人丁九千八百二丁 節年審缺四
千六百八十六丁 節年審増五十六丁 實在
人丁五千一百七十二丁内優免人丁一百七十/七丁當差人丁四千九
百三十九丁每九則丁科銀二兩七錢八則丁科/銀二兩四錢七則半丁科銀二兩二錢五分七則
丁科銀二兩一錢六則半丁科銀一兩九錢五分/六則丁科銀一兩八錢五則半丁科銀一兩六錢
五分五則丁科銀一兩五錢四則半丁科銀一兩/三錢五分四則丁科銀一兩二錢三則半丁科銀
[073-36b]
一兩五分三則丁科銀九錢二則半丁科銀七錢/五分二則丁科銀六錢一則半丁科銀四錢五分
一則丁科銀三錢朋則丁科銀一錢五分流寓寄/莊人户未分戸則共徵銀一百四十七兩七錢九
分滋生人丁/五十六丁
桃源縣原額人丁二萬六千五丁内除逃故無徵
一萬三千五百六十二丁 節年審増七百九十
六丁 實在人丁一萬三千二百三十九丁内優/免人
丁二百二丁當差人丁一萬二千八百六丁每成/丁科銀三錢朋丁科銀二錢寄丁科銀一錢遇閏
之年每徭銀一兩帶徵銀一分一釐/五毫有竒滋生人丁二百三十一丁
[073-37a]
安東縣原額人丁二萬四千六百六十六丁内除
逃故無徵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九丁 節年審増
四千七百八丁 實在人丁一萬九百二十五丁
内優免人丁二百九十八丁當差人丁一萬三百/四十七丁每下下三則丁科銀一錢下下二則丁
科銀二錢下下一則丁科銀三錢下中三則丁科/銀四錢下中二則丁科銀五錢下中一則丁科銀
六錢下上三則丁科銀七錢下上二則丁科銀八/錢下上一則丁科銀九錢中下三則丁科銀一兩
中下二則丁科銀一兩二/錢滋生人丁二百八十丁
鹽城縣原額人丁七萬三千一百八丁 節年審
[073-37b]
増五千八百八十五丁 分𨽻阜寧縣一萬九千
九百九十一丁 實在人丁五萬九千二丁内優/免人
丁三百三十八丁當差人丁五萬七千四百三十/六丁毎中下三則丁科銀一兩一錢下上一則丁
科銀九錢下上二則丁科銀八錢下上三則丁科/銀七錢下中一則丁科銀六錢下中二則丁科銀
五錢下中三則丁科銀四錢下下一則丁科銀三/錢下下二則丁科銀二錢下下三則丁科銀一錢
滋生人丁一千/二百二十八丁
歸併鹽城所原額屯丁八百九十一丁 節年編
審以増抵減外實在屯丁八百九十一丁内裁汰/城鋪領
[073-38a]
駕漕船屯丁五百九十丁當差屯丁三百一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銀
二/錢
揚州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並河泊所人丁三十七萬五千一
百二十二丁
三年十二年審除逃故無徵九千三百二十丁
十二十四等年審増二萬一百六十七丁
康熙元年審増一萬一千九百四十四丁六分一
[073-38b]
釐五絲
六年審除海門縣奉蠲逃故五千一丁又原優免
二百四十八丁
十一年審増并海門縣裁改海門鄉歸併通州四
千九百九十九丁
十六年審増一萬一千五百二十丁
二十年審増五千九百八十八丁三分
二十五年審増三千三百一十四丁
[073-39a]
三十年審増三千四百八十一丁
三十五年審増一千五百四十六丁
四十年審増一千八百四十二丁
四十五年審増一千八百八十丁
五十年審増二千一百三十三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三千七百二十八丁
六十年審増二千七百八十四丁
雍正二年陞通州為直𨽻州以如臯泰興二縣歸
[073-39b]
州管轄開除人丁一十七萬三千三百五十八丁
四年審増一千一百三十八丁
九年審増三千一百三十五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二十六萬六千七百九十
四丁九分一釐五絲内優免人丁二千七百四十/六丁當差人丁二十五萬五
千九百八十四丁九分一釐五/絲滋生人丁八千六十四丁
歸併省衞原額屯丁三百七十一丁五分内除逃
故無徵包賠等丁一百六十丁
[073-40a]
雍正十三年實在屯丁二百一十一丁五分俱係/當差
屯/丁
歸併外衞所原額屯丁五千六百九十一丁
康熙二十五年審増一十四丁審減五十丁
三十年審増八丁
四十年審増二丁
五十年審増四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七十二丁
[073-40b]
六十年審増二十四丁
雍正二年陞通州為直𨽻州開除屯丁九百九十
七丁
四年審増七丁
九年審増三十一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屯丁四千八百六丁内城操備/倭樓鋪門
軍并領駕漕船屯丁二千七百五十六丁當差屯/丁一千九百一十六丁滋生屯丁一百二十四丁
江都縣原額人丁五萬八千一百三十八丁節
[073-41a]
年審増一萬五千二百八十七丁 分𨽻甘泉縣
三萬一千六百七丁五分 實在人丁四萬一千
八百一十七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三百四十三丁/當差人丁四萬二百八十五
丁五分每丁科銀一錢五分九釐/滋生人丁一千一百八十九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閒丁二百二十八丁五分内
除豁免逃故無徵包賠屯丁一百二十三丁 分
𨽻甘泉縣四十六丁 實在屯丁五十九丁五分
每黄快丁科銀三錢五/分官舎閒丁科銀二錢
[073-41b]
歸併髙郵衞原額屯丁二百六十六丁 節年審
増八丁 實在屯丁二百七十四丁内裁汰城操/樓鋪門軍領
駕漕船屯丁一百八十六丁當差屯丁八十八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
銀二/錢
甘泉縣雍正十年分縣人丁三萬一千六百七丁
五分 實在同内優免人丁二百六十四丁當差/人丁三萬四百四丁五分每丁科
銀與江都縣同滋生/人丁九百三十九丁
歸併省衞實在黄快閒丁四十六丁每丁科銀與/江都縣同
[073-42a]
儀徵縣原額人丁一萬一千九百一十二丁内審
除逃故無徵三百三十四丁 節年審増一萬五
百四十丁 實在人丁二萬二千一百一十八丁
内優免人丁一百八十丁當差人丁二萬一千一/百九十八丁每上上則丁科銀二兩五錢三分八
釐上中則丁科銀一兩九錢上下則丁科銀一兩/三錢一分四釐三毫中上則丁科銀八錢六釐一
毫中中則丁科銀五錢五分五釐三毫中下則丁/科銀四錢一分九釐四毫下上則丁科銀二錢八
分下中則丁科銀一錢八分六釐下下則/丁科銀九分六釐滋生人丁七百四十丁
髙郵州原額人丁三萬二千五百五十丁内除逃
[073-42b]
故無徵四千八百九十八丁 節年審増四千九
百三十四丁九分一釐五絲内優免人丁六百一/十一丁當差人丁三
萬一千九百七十五丁九分一釐/五絲每丁科銀二錢三分五釐
歸併省衞實在黄快竄丁一百六丁每黄快丁科/銀三錢五分
竄丁科/銀三錢
歸併髙郵衞原額屯丁二千一百四十四丁 節
年審増一十四丁 實在屯丁二千一百五十八
丁内裁汰城操門軍領駕漕船屯丁一千四百八/十八丁當差屯丁六百七十丁毎上則丁科銀
[073-43a]
五錢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銀二錢
興化縣原額人丁三萬一千四百六十八丁 節
年審増三千七百四十八丁 實在人丁三萬五
千二百一十六丁内優免人丁五百七丁當差人/丁三萬二千九百九十八丁内
原額每丁科丁徭并帶徵優免監食更夫工食新/増牛角正脚辦料加價等項銀三錢一分九釐四
毫有竒審増每丁科銀一錢滋/生人丁一千七百一十一丁
歸併興化所原額屯丁一千二百四丁内除審減
五十丁 節年審増一百八丁 實在屯丁一千
[073-43b]
二百六十二丁内裁汰城操備倭領駕漕船屯丁/三百五十丁當差屯丁八百一十
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銀二錢滋生屯丁一百二丁
寳應縣原額人丁二萬五千七百五丁 節年審
増二千三百六十七丁 實在人丁二萬八千七
十二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五十九丁當差人丁二/萬五千九百五十六丁每丁科銀二錢四
分八毫又毎丁帶徵優免缺額銀一釐四/毫有竒滋生人丁一千七百五十七丁
歸併省衞原額黄快丁三十七丁俱逃故無徵豁
免訖
[073-44a]
歸併髙郵衞實在屯丁二百九十八丁内裁汰城/操屯操樓
鋪領駕漕船屯丁二百五十二丁當/差屯丁四十六丁毎丁科銀二錢
泰州原額并河泊所人丁六萬四千三百二丁
節年審増一萬一千七十四丁 實在人丁七萬
五千三百七十七丁内優免人丁四百八十二丁/當差人丁六萬九千九百五
十七丁每丁科銀一錢二分又河泊所人丁三千/二百一十丁每丁科銀二錢二分九釐三毫有竒
滋生人丁一千/七百二十八丁
歸併泰州所原額屯丁四百八十丁 節年審増
[073-44b]
并清出官舎閒丁三百三十四丁 實在屯丁八
百一十四丁内駕運漕船屯丁四百八十丁當差/屯丁三百二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
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銀二錢滋生屯丁三十二丁
徐州府
國朝順治初年原額人丁二十萬九千五百二十九丁
五分内除逃故無徵九萬二千八百六十七丁五
分
十一十二十四等年審増二萬一千五百六十丁
[073-45a]
十五年審増六千四百八十七丁
康熙元年審増八千一百三十六丁
三年審増二千一百二十丁
十一年審増一萬八百五十二丁
十五年審増四千九百六十六丁
二十年審増一千三百四十四丁
二十五年審増二百五十三丁
三十年審増一百三丁審減一萬四千七十丁
[073-45b]
三十五年審増五十五丁
四十年審増一萬四千一百二十二丁審減一萬
一千八百二十三丁
五十年審増一萬七百一十二丁
五十五年起審増滋生一百七十九丁
六十年審増一百一十五丁審減六千六百二十
丁
雍正四年審増一百七十丁
[073-46a]
九年審増二百三十三丁
十一年陞州為府歸併邳州及宿遷睢寧二縣人
丁六萬八千六百五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二十三萬四千一百六十
一丁内逃故無徵優免人丁共三萬一十八丁當/差人丁一十七萬五千三百一丁滋生人丁
二萬八千八/百四十二丁
歸併邳州衞屯丁一千五百一十二丁
雍正四年審増二十丁
[073-46b]
九年審増一千四百六十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屯丁二千九百九十二丁内領/種屯
田駕運例無丁銀屯丁一千一百五十丁當差/屯丁三百三十七丁滋生屯丁一千五百五丁
銅山縣原額人丁七萬三千九百六十一丁 節
年審増三千七百一十八丁 實在人丁七萬七
千六百七十九丁内逃故無徵優免人丁共二萬/八千四百四十三丁當差人丁
四萬八千八百六十五丁每上上則丁科銀一兩/一錢七分上中則丁科銀一兩四分上下則丁科
銀九錢一分中上則丁科銀七錢八分中中則丁/科銀六錢五分中下則丁科銀五錢二分下上則
[073-47a]
丁科銀三錢九分下中則丁科銀二錢六分下下/則丁科銀一錢三分滋生人丁三百七十一丁
豐縣原額人丁二萬八千七百丁 節年編審除
以増補減外仍缺額四千二百六十丁 實在人
丁二萬四千四百四十丁内優免人丁四百二十/六丁當差人丁二萬三
千八百一十六丁每上上則丁科銀九錢上中則/丁科銀八錢上下則丁科銀七錢中上則丁科銀
六錢中中則丁科銀五錢中下則丁科銀四錢下/上則丁科銀三錢下中則丁科銀二錢下下則丁
科銀一錢滋生人/丁一百九十八丁
沛縣原額人丁三萬五千四百六十一丁五分
[073-47b]
節年編審除以増補減外仍缺額三千七百六十
六丁五分 實在人丁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五丁
内優免人丁二百四十四丁當差人丁三萬一千/四百二十五丁毎丁科銀與豐縣同滋生人丁二
十六/丁
蕭縣原額人丁一萬七千七百三丁 節年編審
除以増補減外仍缺額七千四百九十六丁 實
在人丁一萬二百七丁俱係當差人丁每丁/科銀與銅山縣同
碭山縣原額人丁二萬三千六百七十丁 節年
[073-48a]
編審除以増補減外仍缺額二千一百三十五丁
實在人丁二萬一千五百三十五丁内優免人/丁一百七
十五丁當差人丁二萬一千二百五十八丁/每丁科銀與豐縣同滋生人丁一百二丁
邳州原額人丁三萬四百六十六丁 節年編審
除以増抵減外仍増一萬九千一十二丁 實在
人丁四萬九千四百七十八丁内優免人丁二百/七十六丁當差人
丁二萬一千九百一十九丁每上中下一則丁科/銀三兩五錢上中下二則丁科銀三兩三錢下上
下一則丁科銀一兩六錢下上下二則丁科銀一/兩五錢下上下三則丁科銀一兩四錢下中上一
[073-48b]
則丁科銀一兩三錢下中上二則丁科銀一兩二/錢五分下中上三則丁科銀一兩二錢下中中一
則丁科銀一兩一錢下中中二則丁科銀一兩下/中中三則丁科銀九錢五分下中下一則丁科銀
九錢下中下二則丁科銀八錢五分下中下三則/丁科銀八錢下中下四則丁科銀七錢五分下下
上一則丁科銀七錢下下上二則丁科銀六錢五/分下下上三則丁科銀六錢下下上四則丁科銀
五錢下下中一則丁科銀四錢五分下下中二則/丁科銀四錢下下中三則丁科銀三錢五分下下
中四則丁科銀三錢下下下一則丁科銀二錢五/分下下下二則丁科銀二錢下下下三則丁科銀
一錢五分下下下三則丁科銀一錢四分五釐下/下下四則丁科銀一錢遇閏之年每徭銀一兩帶
徵銀三釐五毫有竒滋生人/丁二萬七千二百八十三丁
[073-49a]
歸併邳州衞原額屯丁一千四百七十七丁 節
年審増一千五百一十五丁 實在屯丁二千九
百九十二丁内領種屯田駕運例無丁銀屯丁一/千一百五十丁當差屯丁三百三十
七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滋生屯丁一千五百五丁
宿遷縣原額人丁二萬六百五十一丁内除逃故
一萬二千丁 節年編審除以増抵減外仍増七
百四十九丁 實在人丁九千四百丁内優免人/丁二百八
十丁當差人丁八千三百三丁每中下三則丁科/銀一兩四錢中下二則丁科銀一兩二錢中下一
[073-49b]
則丁科銀一兩下上三則丁科銀九錢下上二則/丁科銀八錢下上一則丁科銀七錢下中三則丁
科銀六錢下中二則丁科銀五錢下中一則丁科/銀四錢下下三則丁科銀三錢下下二則丁科銀
二錢下下一則丁科銀一錢/滋生人丁八百一十七丁
睢寧縣原額人丁一萬六千九百五十四丁内除
逃故八千三百五十五丁 節年審増一千一百
二十八丁 實在人丁九千七百二十七丁内優/免人
丁一百七十四丁當差人丁九千五百八丁每中/下一則丁科銀三兩五錢下上一則丁科銀二兩
四錢下中一則丁科銀一兩三錢下下一則丁科/銀九錢又下上一則丁科銀五錢一分又下中一
[073-50a]
則丁科銀三錢五分又下下一則丁/科銀二錢三分滋生人丁四十五丁
太倉州併屬
國朝雍正二年陞直𨽻州分管人丁一十六萬三千四
百二十四丁 四年審増一千四百二十六丁
九年審増八千一百八十七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一十七萬三千三十七丁
内優免人丁一千八百九丁當差人丁一十五萬/八千一百八十七丁滋生人丁一萬三千四十一
丁/
[073-50b]
太倉州原額人丁三萬四千七百五十三丁 節
年審増五千六百二十八丁 分𨽻鎮洋縣二萬
八十二丁 實在人丁二萬二百九十九丁内優/免人
丁三百九十九丁當差人丁一萬九千七百六十/丁每丁科銀二分九釐九毫有竒滋生人丁一百
四十/丁
鎮洋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二萬八十二丁 九
年審増一百三十五丁 實在人丁二萬二百一
十七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九十七丁當差人丁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五丁每丁科銀與太倉
[073-51a]
州同滋生人丁/一百三十五丁
嘉定縣原額人丁七萬三千三百四十三丁 節
年審増八千五百四十五丁 分𨽻寳山縣三萬
六千八百六丁 實在人丁四萬五千八十二丁
内優免人丁四百一十三丁當差人丁四萬四千/三百五丁每丁科銀一分六釐五毫有竒滋生人
丁三百六/十四丁
寳山縣雍正二年分縣人丁三萬六千八百六丁
又審増一百七十七丁 實在人丁三萬六千
[073-51b]
九百八十三丁内優免人丁三百六十七丁當差/人丁三萬六千二百五十一丁每
丁科銀與嘉定縣同滋/生人丁三百六十五丁
崇明縣原額人丁二萬四千二百六十八丁 節
年審増二萬六千一百八十八丁 實在人丁五
萬四百五十六丁内優免人丁二百三十三丁當/差人丁三萬八千一百八十六
丁每丁科銀九釐三毫有竒滋/生人丁一萬二千三十七丁
海州併屬
國朝雍正二年陞直𨽻州分管人丁三萬五千八百八
[073-52a]
十八丁五分 四年審増五百五十丁
九年審増五百三十九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三萬六千九百七十七丁
五分内優免人丁五百一十四丁五分當差人丁/三萬四千三百九十八丁滋生人丁二千六
十五/丁
歸併東西二海所實在屯丁六十三丁
海州原額人丁四萬六千三百九十八丁内除逃
故四萬二千三百五十一丁 節年審増二千四
[073-52b]
百五十六丁 實在人丁六千五百三丁内當差/人丁五
千六百二十一丁每下中中一則丁科銀八錢下/中中二則丁科銀七錢下中下一則丁科銀六錢
五分下中下二則丁科銀六錢下中下三則丁科/銀五錢五分下下上一則丁科銀五錢下下上二
則丁科銀四錢五分下下上三則丁科銀四錢下/下中一則丁科銀三錢五分下下中二則丁科銀
三錢下下中三則丁科銀二錢五分下下下一則/丁科銀二錢下下下二則丁科銀一錢五分下下
下三則丁科銀一錢滋/生人丁八百八十二丁
歸併東西二海所原額屯丁六十三丁 實在同
東海所額徵丁銀一十二兩六錢西/海所額徵軍需銀六十兩照丁均派
[073-53a]
沭陽縣原額人丁三萬九千六丁内除逃故二萬
四千一百八十四丁 康熙二十九年逃溺三千
九百四十九丁 節年審増二千七百五丁 實
在人丁一萬三千五百七十八丁内優免人丁一/百九十七丁當
差人丁一萬三千三百一十三丁每上上則丁科/銀一兩八錢上中則丁科銀一兩六錢上下則丁
科銀一兩四錢中上則丁科銀一兩二錢中中則/丁科銀一兩中下則丁科銀八錢下上則丁科銀
六錢下中則丁科銀四錢下下則丁科銀二錢遇/閏之年每徭銀一兩帶徵銀六釐九毫有竒滛生
人丁六/十八丁
[073-53b]
贛榆縣原額人丁并異戸共二萬五千四百九十
五丁内除逃故九千九百五十六丁五分 節年
審増一千三百五十八丁 實在人丁一萬六千
八百九十六丁五分内優免人丁三百一十七丁/五分當差人丁一萬五千四
百六十四丁每丁科銀二錢滋/生人丁一千一百一十五丁
通州併屬
國朝雍正二年陞直𨽻州分管人丁一十七萬三千三
百五十八丁 四年審増一千五百五十三丁
[073-54a]
九年審増一千六百六十六丁
雍正十三年實在人丁一十七萬六千五百七十
一丁内優免人丁一千五十六丁當差人丁一十/六萬九千五百九十一丁滋生人丁五千九
百二十/四丁
歸併通州所實在屯丁九百九十七丁内領駕漕/船屯丁六
百一十五丁當差屯/丁三百八十二丁
通州原額人丁三萬九千一百五十五丁 節年
審増并歸併海門鄉人丁共三萬二千五十三丁
[073-54b]
實在人丁七萬一千二百八丁内優免人丁三百/二十六丁當差人
丁六萬八千九百五十一丁每丁科銀五分海門/鄉每下中丁科銀三錢七分四釐四毫下下丁科
銀一錢八分七釐二毫滋生/人丁一千九百三十一丁
歸併通州所實在屯丁九百九十七丁内領駕漕/船屯丁六
百一十五丁當差屯丁三百八十二丁每上則丁/科銀五錢中則丁科銀三錢下則丁科銀二錢
如臯縣原額人丁二萬七千七百九十四丁 節
年審増二萬三千一百九十八丁 實在人丁五
萬九百九十二丁内優免人丁三百四十五丁當/差人丁四萬九千八百六十三
[073-55a]
丁每丁科銀五分八毫有竒/滋生人丁七百八十四丁
泰興縣原額人丁四萬四千六十一丁 節年審
増一萬三百一十丁 實在人丁五萬四千三百
七十一丁内優免人丁三百八十五丁當差人丁/五萬七百七十七丁每丁科銀四分三
釐八毫有竒滋生人/丁三千二百九丁
[073-55b]
江南通志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