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1 大易粹言-宋-方聞一 (WYG)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二十一   宋 方聞一 編
震下/離上
 伊川先生曰噬嗑序卦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
 噬嗑嗑者合也旣有可觀然後有合之者也噬嗑所
 以次觀也噬齧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間之齧而後合
 之也卦上下二剛爻而中柔外剛中虛人頥口之象
 也中虛之中又一剛爻為頥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
[021-1b]
 則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聖人
 以卦之象推之於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
 得合在天下則為有强梗或䜛邪間隔於其間故天
 下之事不得合也一无/也字當用刑法小則懲誡大則誅
 戮以除去之然後天下之治得成矣凡天下至於一
 國一家至於萬事所以不和合者皆由有間也无間
 則合矣以至天地之生萬物之成皆合而後能遂凡
 未合者皆為間也若君臣父子親戚朋友之間有離
[021-2a]
 貳怨隙者蓋䜛邪間於其間也除去之則和合矣故
 間隔者天下之大害也聖人觀噬嗑一作/齧合之象推之
 於天下萬事皆使去其間隔而合之則无不和且治
 一作/洽矣噬嗑者治天下之大用也去天下之間在任
 刑罰故卦取用刑為義在二體明照而威震乃用刑
 之象也易/傳
噬嗑亨利用獄
 伊川先生曰噬嗑亨卦自有亨義也天下之事所以
[021-2b]
 不得亨者以有間也噬而嗑之則亨通矣利用獄噬
 而嗑之之道冝用刑獄也天下之間非刑獄何以一/作
 不可/以去之不云利用刑而云利用一无利/用字獄者卦有
 明照之象利於察獄也獄者所以究察情偽得其情
 則知為間之道然後可以設防與致刑也易/傳
 横渠先生曰子路禮樂文章未足盡為政之道以其
 重然諾言為衆信故片言可以折獄如易所謂利用
 折獄利用刑人皆非卦爻盛徳適能是而已焉正/蒙
[021-3a]
 白雲郭氏曰噬嗑之名有二義合而言之則噬而後
 合嗑而後亨事之序也别而言之則方噬者未合旣
 嗑者不噬噬為始也嗑為終也終始之義分焉文王
 之辭兼始終故言亨謂嗑之終也言利用獄謂噬之
 始也噬之始立卦之義也嗑之終卦成之義也周公
 論立卦之始故爻辭言噬而不言嗑非无嗑義也舉
 一以明之耳孔子於彖從文王蓋釋文王之辭也於
 象從周公蓋釋周公之辭也於繫辭極其終蓋明文
[021-3b]
 王周公之所未言也故言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貨又曰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皆以
 嗑為義而不及噬也如是則知方立卦之始主於噬
 而卦成之後主於嗑矣主於噬故利用獄嗑亨之時
 非利用矣是以聖人於道徳仁義无時不用刑獄雖
 設而其用有時者蓋本噬嗑之義故也唐虞之民不
 犯成周刑措不用方是時則不以用獄為利也故知
 利用特在於有間之時易之為辭其㫖逺哉然頥中
[021-4a]
 有物事之至小者也而名卦之義有取於此者蓋易
 之道觸類而長之雖大而天下莫能載小而物莫能
 破者其道皆一也又況頥中至小猶湏震之動離之
 明而後可斷矧有大於此者乎是以聖人欽愼之而
 不忽也易/說
彖曰頥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伊川先生曰頥中有物故為噬嗑有物間於頥中則
[021-4b]
 為害噬而嗑之則其害亡乃亨通也故云噬嗑而亨
 ○剛柔分以卦才言也剛爻與柔爻相間剛柔分而
 不相雜為明辨之象明辨察獄之本也動而明下震
 上離其動而明也雷電合而章雷震而電耀相湏並
 見合而章也照與威並行用獄之道也能照則无所
 隱情有威則莫敢不畏上旣以二象言其動而明故
 復言威照並用之意○六五以柔居中為用柔得中
 之義上行謂居尊位雖不當位謂以柔居五為不當
[021-5a]
 而利於用獄者治獄之道全剛則傷於嚴暴過柔則
 失於寛縱五為用獄之主以柔處剛而得中得用獄
 之冝也以柔居剛為利用獄以剛居柔為利否曰剛
 柔質也居用也用柔非治獄之冝也並易/傳○電者隂
 陽相軋雷者隂陽相擊也軋者如石相磨而火光出
 者電便有雷擊者是也吕與/叔録
 横渠先生曰九五分而下初六分而上故曰剛柔分
 合而章合而成文也○六自初而進之於五故曰上
[021-5b]
 行並易/說
 龜山楊氏曰上麗而下動一剛間之頥中有物之象
 也噬而嗑則間去矣故噬嗑而亨也夫噬嗑者除間
 之卦也除間以刑為用故利用獄獄者所以治間而
 求其情也治而得其情則刑之而天下服矣故不言
 利用刑而曰利用獄也夫剛柔分以爻言也動而明
 雷電合而章以二體言也繫辭曰爻有等故曰物物
 相雜故曰文剛柔分而不相雜非文也用文非所以
[021-6a]
 治獄故也動而明雷電合而章則威明並著而无留
 獄矣此治獄之道也六五柔得中而上行用獄之主
 也人君阻法度之威而濟之以剛果則片言折之可
 也然刑者侀也一成而不可變則人君所冝恤也故
 古之治獄者吏以獄成告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
 于大司宼司宼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
 于王王命三公參聽之三公以獄成告于王王三宥
 之而後制刑此以柔用刑不以剛決之意也人君以
[021-6b]
 剛健為徳五君位也而柔居之不當位也故所利惟
 用獄而已自噬嗑亨/至此易說
 兼山郭氏曰噬嗑自否出者也否乾上而坤下乾剛
 而坤柔初六一變而為六五離柔也九五一變而為
 初九震剛也昔之剛者今則分而下為柔昔之柔者
 今則分而上為剛故曰剛柔分剛在下則動柔在上
 則明動而明初未章也合而後章而六五居上无剛
 健之材利獄除間而已老子曰天地之道虛而不屈
[021-7a]
 動而愈出此間之不可不除而利獄以除間者人事
 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噬嗑自否來否乾剛而坤柔初
 六升而為離柔也九五降而為震剛也雍曰剛柔之
 分蓋以乾之三剛分一以成震坤之三柔分一以成
 離也否㤗二體乾坤之純故噬嗑與賁皆稱分焉噬
 嗑之彖蓋具三義自己成一體論之合六爻而言有
 頥中有物之象自乾坤之變論之則有剛柔分之義
[021-7b]
 自震離二體而言故曰動而明雷動也電明也雷與
 電合則天威於是乎章動而且明則聖人之威於是
 乎立此聖人法天之道而用獄也柔得中六五也上
 行則法天動而必明之意也故雖无剛健之才以當
 其位亦可為噬嗑之主而用獄矣由是知聖人用獄
 无私情一本天道而已然則漢唐之興卒无三代之
 治者不明法天故也其惡之大尤見於用獄之際不
 知雷電之必合以盡動而明之義復蹈秦皇慘毒之
[021-8a]
 政其傳祀數百年亦已幸矣是以游聖門者羞稱之
 易/說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
 伊川先生曰象无倒置者疑此文誤也雷電相湏並
 見之物亦有嗑象電明而雷威先王觀電雷之象法
 其明與威以明其刑罰飭其法令者明事理而為之
 防者也易/傳
 龜山楊氏曰先王觀雷電威明之象而致愼焉故明
[021-8b]
 罰勑法明則不濫勑則不苛易/說
 兼山郭氏曰象春秋書震夷伯之廟左氏曰展氏有
 隱慝焉書之金縢曰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徳故知
 雷電之威无隱而弗及也易之取象噬嗑與豐无以
 異此噬嗑者先動而後明初未明也故不敢折獄政
 刑豐則先明而後動初已明也故不待明罰勑法而
 後用也天之動威其行如此則先王之用刑其有不
 愼者乎故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於此可見矣
[021-9a]
 然則噬嗑與豐施設之序何異也曰猶之天也將先
 春而後秋乎將先秋而後春乎故折獄致刑蓋有不
 得已而然矣易/說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噬嗑先動而後明初未明也故
 不敢折獄致刑豐則先明而後動初已明也故不待
 明罰勑法而後用也雍曰二卦先後之象盡於此矣
 然噬嗑方動以期於明必先明其罰勑其法以示天
 下使天下知所避然後犯于有司者可以麗其罪若
[021-9b]
 周官大司宼縣刑象之法于象魏小司寇令以木鐸
 曰不用法者國有常刑令羣士乃宣布于四方憲刑
 禁至於士師又憲禁令于國及郊野此之謂明罰勑
 法也豐則已明而動是已布刑也已令憲也動則麗
 之刑矣若大司宼邦典定之邦法斷之邦成弊之小
 司宼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至于
 旬乃弊之士師察獄訟之辭以詔司宼斷獄弊訟致
 邦令此之謂折獄致刑也是皆聖人之政見於有迹
[021-10a]
 者也若其至仁内充推恩四海蓋不可得而見焉特
 於聖人之言得其大槩而已觀舜戒羣后曰欽哉欽
 哉惟刑之恤哉其戒臯陶曰惟明克允又曰明于五
 刑以弼五敎又曰刑期于无刑而臯陶稱舜亦曰好
 生之徳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知此則盡噬嗑
 之用獄矣然舜之命臯陶必先曰蠻夷猾夏寇賊姦
 宄然後曰汝作士蓋蠻夷猾夏寇賊姦宄利用獄之
 時也由是知非噬嗑之時聖人未甞以用獄為利也
[021-10b]
 易/說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伊川先生曰九居初最在下无位者也下民之象為
 受刑之人當用刑之始罪小而刑輕校木械也其過
 小故屨之於足以滅傷其趾人有小過校而滅其趾
 則當懲懼不敢進於惡矣故得无咎繫辭云小懲而
 大誡此小人之福也言懲之於小與初故一有/後字得无
 咎也初與上无位為受刑之人餘四爻皆為用刑之
[021-11a]
 人初居最下无位者也上處尊位之上過於尊位亦
 无位者也王弼以為无隂陽之位隂陽繫於竒偶豈
 容无也然諸卦一作/爻初上不言當位不當位者一作/不言
 位當不/當者蓋初終之義為大臨之初九則以位為正若
 需上六云不當位乾上九云无位爵位之位非隂陽
 之位也○屨校而滅傷其趾則知懲誡而不敢長其
 惡故云不行也古人制刑有小罪則校其趾蓋取禁
 止其行使不進於惡也並易/傳
[021-11b]
 横渠先生曰戒之在初小懲可止故无咎易/說
 龜山楊氏曰先王之用刑期於无刑而已當用獄之
 初未至於惡積而罪大猶足以遷善也故屨校滅趾
 使不進於惡而已所以小懲而大誡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初最下上過尊位皆无位也无
 位受刑者也王弼謂无隂陽之位非也雍曰觀輔嗣
 傳文曰无位而已伊川謂无隂陽之位者以略例言
 初上无隂陽定位故也易之於爻以二三四五為人
[021-12a]
 道之著初上雖為始終然旣居六畫之内安得謂之
 无位若謂非有位用事之象則可也是以在噬嗑為
 受刑之人夫以聖人仁覆天下於小罪輕刑固冝赦
 宥而此初九屨校滅趾不以為過何哉蓋小懲於早
 所以大誡於後使惡不進是為无刑之本此聖人之
 大仁也不然姑息不忍長惡孰甚焉校者械之通名
 在足之校屨之而沒其趾大其校也使之不能行也
 乃所以戒其惡之不行也易/說
[021-12b]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象曰噬膚滅鼻乗剛也
 伊川先生曰二應五之位用刑者也四爻皆取噬為
 義二居中得正是用刑得其中正也用刑得其中正
 則罪惡者易服故取噬膚為象噬齧人之肌膚為易
 入也滅沒也深入至沒其鼻也二以中正之道其刑
 易服然乗初剛是用刑於剛强之人刑剛强之人必
 湏深痛故至滅鼻而无咎也中正之道易以服人與
 嚴刑以待剛强義不相妨○深至滅鼻者乘剛故也
[021-13a]
 乗剛乃用刑於剛强之人不得不深嚴也深嚴則得
 冝乃所謂中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六三居有過之地而已噬之乗剛而動
 為力不勞動未過中故无咎易/說
 龜山楊氏曰六二以中正之徳處用獄之時則刑當
 而罪得矣故有噬膚之象焉膚言噬之易也鼻者息
 之出入往來而不窮也九四為間者也而初應之二
 剛合則為間大而難噬矣故乗之絶其往來乃无咎
[021-13b]
 易/說
 兼山郭氏曰六二噬嗑柔得中而上行蓋才不足而
 資物以為用者也柔順中正裕於矜恤之仁而略於
 剛斷之義然而噬膚之易有滅鼻之深蓋乗剛之過
 也六二且以為戒況其它乎易/説
 白雲郭氏曰二三四五皆言噬蓋用刑除間之爻也
 膚柔脆之物易噬也夫六二柔順中正之徳冝其用
 刑无過舉矣今噬膚之易而有滅鼻之深者蓋六二
[021-14a]
 以柔乗剛患在不及能勉於用剛焉乃能乗剛故此
 噬深亦无咎也古者刑亂國用重典豈非噬膚乗剛
 之義乎四爻必假膚腊胏肉見義者以噬嗑之名本
 取頥中之象故也易/說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伊川先生曰三居下之上用刑者也六居三處不當
 位自處不得其當而刑於人則人不服而怨懟悖犯
 之如噬齧乾腊坚韌之物而遇毒惡之味反傷於口
[021-14b]
 也用刑而人不服反致怨傷是可鄙吝也然當噬嗑
 之時大要噬間而嗑之雖其身處位不當而强梗難
 服至於遇毒然用刑非為不當也故雖可吝而一无/而字
 亦小噬而嗑之非有咎也○六三一无/三字以隂居陽處
 位不當自處不當故所刑者難服而反毒之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所間在四四為剛陽故曰腊肉非禮傷
 義故曰遇毒能以為毒而舎之雖近不相得小有吝
 而无咎也易/說
[021-15a]
 龜山楊氏曰頥中有物謂九四也則噬嗑之為間惟
 九四而已故有腊肉之象焉腊肉物之全體也六三
 柔不當位而居動之極上當九四之剛故噬腊肉而
 遇毒也噬腊肉而遇毒故可吝然噬終必合故无咎
 易/說
 白雲郭氏曰六二雖乗剛而能噬深者中正故也六
 三之柔又非中正其噬難矣而能擇乾物之小者噬
 之猶如治小獄決小罪可謂度徳而量力者也然其
[021-15b]
 威徳終不足以服人適足以招怨懟而致悔吝以其
 刑旣小是以止於小吝而无大咎也鄭氏周官注以
 小物全乾為腊馬氏以有骨謂之胏其義最得之毒
 害也猶人不勝其噬而疾作也易/說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居近君之位當噬嗑之任者也四
 己過中是其間愈大而用刑愈深也故云噬乾胏胏
 肉之有聮一无/聮字骨者乾肉而兼骨至堅難噬者也噬
[021-16a]
 至堅而得金矢金取剛矢取直九四陽徳剛直為得
 剛直之道雖用剛直之道利在克艱其事而貞固其
 守則吉也九一无/九字四剛而明體陽而居柔剛明則傷
 於果故戒以知難居柔則守不固故戒以堅貞剛而
 不貞者有矣凡失剛者皆不貞也在噬嗑四最為善
 ○凡言未光其道未光大也戒於一作/以利艱貞蓋其
 所不足也不得中正故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五為隂柔故喻乾胏能守正得剛直之
[021-16b]
 義故艱貞吉其徳光大則其貞非艱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九四合一卦言之則為間者也以爻言
 之則居大臣之位任除間之責者也易之取象不同
 類如此夫處羣隂之中當除間之責其任難勝矣故
 有噬乾胏之象焉胏肉之有骨者堅而難噬也噬胏
 而得金矢以剛克遇之也蓋剛過中故有金矢之象
 焉夫用獄之道君子所冝盡心也一之以剛直則獄
 有不得其情者故利艱貞吉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021-17a]
 必也使无訟乎雖利艱貞未能使无訟也故曰未光
 也易/說
 兼山郭氏曰九四胏骨之堅强而難噬者也噬嗑皆
 以柔而四為頥中之間上下二隂三五之所同欲以
 噬者也故在訟則為難聴之訟在獄則為難折之獄
 而九四以剛明而聴之能得其情者也古者以兩造
 禁民訟以兩造聽之而无所偏受則不直自反而民
 訟禁矣入束矢於朝不直則入其矢所以懲不直也
[021-17b]
 以兩劑禁民獄而无偏信則不信者自反而民獄禁
 矣入鈞金三日乃致於朝不信則入其金所以懲不
 信也方九四之聽訟也旣得其矢則不直者自反而
 服其非又得其金則不信者自反而服其罪則難折
 之獄旣折而得其情矣尚且曰利艱貞吉則先王之
 於獄訟其可易言之哉故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死
 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續言一成而不可變也故
 於聽之始也如此之愼於其成也則又可知矣易/說
[021-18a]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胏骨之乾堅强難噬者也噬嗑
 皆以柔而四為頥中之間上下二隂三五之所同欲
 以噬者也故在訟則為難聽之訟在獄則為難折之
 獄而九四以剛明而聽之能得其情者也古者以兩
 造禁民訟以兩造聽之而无所偏受則不直自反而
 民訟禁矣入束矢於朝不直則入其天所以懲不直
 也以兩劑禁民獄而无偏信則不信者自反而民獄
 禁矣入鈞金三日乃致於朝不信則入其金所以懲
[021-18b]
 不信也方九四之聽訟也旣得其矢則不直者自反
 而服其非又得其金則不信者自反而服其罪則難
 折之獄旣折而得其情矣尚且曰利艱貞吉則人之
 於獄訟其可易言之哉故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死
 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續言一成而不可變也故
 於聽之始也如此之愼於其成也則又可知矣雍曰
 九四有至難之噬而得束矢鈞金猶曰利艱貞吉者
 曾子所謂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蓋聖人明愼欽
[021-19a]
 恤之意也雖然刑期於无刑必也使无訟如是則得
 金矢亦安足以為聖人之光哉所謂聽訟猶人者也
 帝堯之光被四表文王之光于四方其道有大於此
 者矣故孔子之象以九四為未光也易/說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貞厲无咎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伊川先生曰五在卦愈上而為噬乾肉反易於四之
 乾胏者五居尊位乗在上之勢以刑於下其勢易也
 在卦將極矣其為間甚大非易嗑也故為噬乾肉也
[021-19b]
 得黃金黄中色金剛物五居中為得中道處剛而四
 輔以剛得黄金也五无應而四居大臣之位得其助
 也貞厲无咎六五雖處中剛然實柔體故戒以必貞
 固而懷危厲則得无咎也以柔居尊而當噬嗑一作/堅
 之時豈可不貞固而懷危懼哉一作忘/危懼也○貞厲所以
 能无咎者以所為得其當也所謂當居中用剛而能
 守正慮危也並易/傳
 横渠先生曰九四上九難於屈服故曰乾肉得居中
[021-20a]
 持堅之義貞而危則得无咎也易/說
 龜山楊氏曰人君任天下之重而以柔居之欲除天
 下之間噬之亦難矣故有乾肉之象焉然據天下之
 利勢噬之雖難與噬乾胏則異矣居中而處剛得黄
 金也噬乾肉得黄金雖不當位而居中則不過處剛
 則不茹得當也其除間也能勝其任矣故於貞厲而
 无咎易/說
 兼山郭氏曰六五聽獄之道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
[021-20b]
 辭簡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簡正于五罰五罰不服正
 于五過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貨惟來然噬嗑
 之義有審克之斷无五過之疵可以明于刑之中率
 乂于民棐彛者也故噬嗑乾肉得黄金亦庶幾居中
 之得也尚且曰貞厲无咎何也曽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乆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孔子曰聴訟吾猶
 人也必也使无訟乎故六五之貞厲才得當而已質
 之虞芮質厥成其亦未優乎易/說
[021-21a]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噬嗑之義有審克之斷无五過
 之疵可以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彛者也故噬乾
 肉得黄金亦庶幾居中之得也又曰六五之貞厲才
 得當而已質之虞芮質厥成其亦未優乎雍曰乾肉
 之噬易於乾胏六五柔而用中有可噬之道故得黄
 金然猶貞厲者蓋未能盡為君之道故也觀舜命臯
 陶作士而戒以无刑孔子予仲由折獄而自任以无
 訟蓋君道无事於獄不必有乾肉之噬矣易/說
[021-21b]
上九何校滅耳凶象曰何校滅耳聦不明也
 伊川先生曰上過乎尊位无位者也故為受刑者居
 卦之終是其間大噬之極也繫辭所謂惡積而不可
 揜罪大而不可解者也故何校而滅其耳凶可知矣
 何負也謂在頸也○人之聾暗不悟積其罪惡以至
 於極古人制法罪之大者何之以校為其无所聞知
 積成其惡故以校而滅傷一无/傷字其耳誡聦之不明也
 並易/傳
[021-22a]
 龜山楊氏曰為間之極至於惡積而罪大以其聦不
 明也使之聞過而改寧至是夫易/說
 白雲郭氏曰小人不積小善不去小惡終至於不可
 揜不可解之際故有何校滅耳之凶則其聦之不明
 可知也蓋能明善惡安危之戒必无是凶矣然初六
 滅鼻上九滅耳或以滅為刑而疑之獨孔氏以謂滅
 沒也蓋屨校何校則刑也屨校桎其足也桎大而沒
 趾也何校械其首也械大而沒耳也噬膚之易而深
[021-22b]
 噬焉自沒其鼻用力之過也此皆沒之義也若以滅
 耳為刵滅鼻為劓滅趾為剕則上九復不為凶而初
 二又不為无咎也書注劓刵輕刑也考之吕刑剕辟
 為重故漢重斬趾同於棄市方初六小懲固不當斷
 趾上九罪大復不當輕刑以是知三者言滅皆非刑
 也初二无咎上九則凶蓋戒之於早故終為无咎上
 九己極雖戒亦晚矣然則械其首者安知終不麗於
 大辟乎故為重刑也易/說
[021-23a]
 
 
 
 
 
 
 
 
[021-23b]
 
 
 
 
 
 
 
 大易粹言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