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03 佛祖綱目-明-朱時恩 (master)



佛祖綱目卷第四十霜字號



甲子宋理宗景定五年元世祖至元元年起乙丑宋度宗咸熙元年乙亥宋恭


宗德祐元年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戊寅宋帝昺祥興元年庚辰元世祖至
元十七年乙未成宗元貞元年丁酉改大德戊申武宗至大元年壬子仁宗
皇慶元年甲寅改延祐辛酉英宗至治元年癸亥元英宗至治三年止
[040-0783c]


甲子如珏禪師住徑山



如珏。婺州人。參癡鈍。甞呈偈曰。鍾山白刃赤身挨。幾
度曾經被活埋。一自人亡家破後。了知無位可安排。
景定甲子。詔住徑山。


丁卯至溫禪師入寂萬松法嗣曹洞宗



初劉秉忠。以沙門野服。從世祖於藩邸。密謀帷幄。定
計社稷。薦至溫於世祖。世祖登極。忠位太保參預中
書省事。賜第奉先坊。錫溫號。曰佛國普安大禪師。總
攝各路僧尼。忠齋居蔬食。終日澹然。溫亦銳意衛教。
凡僧之田廬。見侵於豪富及他教者。皆力歸之。每歲
官賜金帛。修寺之外。世味泊如。憲宗末年。納印辭職。
至元丁卯五月示疾。西向右脇而逝。異香三日。茶毗。
心舌牙不壞。眾庶掊其地深數尺。猶得舍利云。


己巳祖欽禪師住仰山無準範法嗣臨濟十七世



祖欽。住仰山。示眾。佛法下衰。無甚此時。全仗後生晚
進。發大勇猛。負大志願。赤手扶持。隻肩擔荷。莫孤負
佛祖建立垂慈法乳之恩。莫孤負國王外護匡扶水
土之恩。莫孤負父母師長養育剃度之恩。莫孤負自
巳出家行脚之志。虗消信施。虗度光陰。時不待人。轉
眼便是來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莫
待臨渴掘井。臘月三十日到來。眼光欲落未落。貪生
怖死。手脚忙亂。一似落湯螃蠏。到那時。縱欲回光返
照辦此道。以破生死。遲了也。何不趂如今身。強力徤
打教徹去。佛法二字。難遭難遇。打箇翻身墮異類中
[040-0784a]
去。便不聞佛法了也。須是發大勇猛。一往直前。提起
金剛寶劍。向他佛祖頭上坐。佛祖頭上臥始得。


庚午原玅通嗣書



原玅。在龍鬚。一日因同宿枕子墮地。忽然大悟。遂通
祖欽嗣法書曰。昔年敗闕。親曾剖露師前。今日重疑。
不免從頭拈出。某十五出家。二十更衣入淨慈。立三
年死限學禪。遂請益斷橋和尚。令參生從何來死從
何去。意分兩路。心不歸一。看看擔閣。一年有餘。每日
只如箇迷路人相似。那時因被三年限逼。正在煩惱
中。忽見台州淨兄。說雪巖和尚。常問你做工夫。何不
去一轉。於是。欣然懷香。詣北磵塔請益。方問訊插香。
被一頓痛棒打出即閉却門。一路垂淚。回至僧堂。次
日粥罷復上。始得親近。即問巳前做處。某一一供吐。
當下便蒙勦除日前所積之病。却令看箇無字。從頭
開發做工夫一遍。又令每日上來一轉。如人行路日
日要見工程。因見說得有序。後竟不問做處。一入門
便問。阿誰與你拖這死屍來。聲未絕。便以痛拳打出。
每日但只恁麼問。恁麼打。正被逼拶。有些涯際。值老
和尚赴南明請。臨行囑云。我去入院了。却令人來取
你。後竟絕消息即與常州澤兄。結伴同往。至俗親處。
整頓行裝。不期俗親念某等年幼不曾涉途。行李度
牒。總被收却。只得挑包上徑山。二月半歸堂。忽於次
月十六夜夢中。忽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自此疑
情頓發。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至第六日。隨眾閣
[040-0784b]
上諷經。擡頭忽覩五祖演和尚真。贊末兩句云。百年
三萬六千朝。反覆元來是這漢。日前拖死屍句子。驀
然打破。直得魂飛膽喪。絕後再甦。何啻放下百二十
斤擔子。乃是辛酉三月二十二。少林忌日也。其年恰
二十四歲。滿三年限。便欲造南明求決。那堪逼夏。諸
鄉人亦不容。直至解夏。方到南明。納一場敗闕。室中
雖則累蒙煅煉。明得公案。亦不受人瞞。及乎開口。心
下又覺得渾了。於日用中。尚不得自繇。如欠人債相
似。正欲在彼終身侍奉。不料同行澤兄。有他山之行。
遽違座下。至乙丑年。老和尚在道場掛牌。時又得依
附隨侍。赴天寧中間。因被詰問日間浩浩作得主麼。
答云作得主。又問睡夢中。作得主麼。答云作得主。又
問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到這
裏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伸。和尚囑云。從今不要你
學佛學法。窮古窮今。只饑來喫飯。困來打眠。纔眠覺
來。抖擻精神。我這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麼處。安身
立命。雖信得及。柰資質遲鈍。轉見難明。遂坐龍鬚。自
誓。𢬵一生做箇癡獃漢。定要見這一著子明白。經及
五年。一日睡覺。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子墮地
作聲。驀然打破疑團。如在網羅中跳出。追憶日前所
疑。佛祖誵訛公案。古今差別因緣。恰如泗州見大聖。
遠客還故鄉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自
此安邦定國天下太平。一念無為。十方坐斷。如上所
供。竝是詣實。伏望尊慈。特垂詳覽。
[040-0784c]


癸酉持定參祖欽禪師



持定。泰和王氏子。幼絕葷茹。清苦剛立。有塵外志。而
世緣奪之。年三十一剪髮。聞別傳之旨。參祖欽。欽示
眾。兄弟家做工夫。若也七日夜。一念無間。眼不交貶。
無箇入處。斫取老僧頭。做舀屎杓。定默有所契。欽令
為眾持淨。癸酉六月日。眾患痢。委身事之。未幾。定亦
有疾。疾革。醫謂不可。乃取一觸桶。就屏處危坐其上。
漿飲禁絕。單持正念。目不交睷者七日。第七日夜將
半。忽覺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徧界如雪。於明月下。堂
堂一身。乾坤包不得久之。如聞擊木聲。驚醒。徧體汗
流疾亦愈踴躍自慶。旦詣方丈。舉似欽。欽舉公案詰
之。酬答無滯。示偈曰。昭昭靈靈是什麼。眨得眼來巳
蹉過。廁邊籌子放光明。直下元來只是我。


甲戌原妙禪師開法雙髻峰



原妙。隱龍鬚九載。縛柴為龕。風穿日炙。冬夏一衲。不
扇不爐。日搗松和糜。延息而巳。甞積雪沒龕旬餘。路
梗絕烟火。咸謂死矣。雪霽。宴坐如初。有僧名若瓊。焚
祠牒從妙於龍鬚。忽染病。妙曰。病中絕緣。正好做工
夫。汝臭皮袋。悉委之於我。但和病捱去。決不相賺。瓊
病亟索浴。俯見湯影即有省。喜笑如脫沉痾。信宿書
曰。三十六年顛倒。今日一場好笑。娘生鼻孔豁開。放
出無毛鐵鷂。妙問。如何是娘生鼻孔。瓊竪起筆。妙曰。
又喚甚麼。作無毛鐵鷂。瓊擲筆而逝甲戌。妙遷武康
雙髻峯○智愚。四明人。屢住名剎。甲戌。遷徑山。示眾。
[040-0785a]
已眼未明底。因甚將虗空作布袴著。畫地為牢。因甚
透這箇不過。入海算沙底。因甚向鍼鋒頭上翹足。


丁丑虗舟普度禪師住徑山



普度。字虗舟。江都人。史姓。出家徧參。至饒州薦福。謁
無得。得遷福嚴華藏。度亦與之俱。一日。得問。不與萬
法為侶者是甚麼人。曰金香爐下鐵崑崙。曰將謂這
矮子。有長處見解只如此。度曲躬作禮曰。謝和尚證
明。出世金陵半山。屢遷名剎。至元丁丑。被命徑山。


庚辰虗舟普度禪師入寂無得法嗣臨濟宗



普度。住徑山。值火餘。志圖興復將有緒。俄示微恙。索
筆大書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翻歸去明月一天。
至元庚辰四月日入滅○玅高。字雲峰。長谿人。家世
業儒。母夢池上嬰兒。合爪坐蓮花。心手捧得之。覺而
生高。因名夢池。自幼嗜書。力學尤耽釋典。固請學出
世法。父母以夢故不忍奪。出家受具。首參道冲。冲曰。
此兒語。纚纚有序。吾宗瑚璉也。又參師範。範尤器重。
擬充侍職。高嘆曰。懷安敗名。吾不徧參諸方不止也。
遂之育王。見廣聞。入室掌藏鑰。一日聞。舉譬如牛過
窓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尾巴過不得。高劃然有
省。答曰。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聞曰。也只道得一
半。後出世南興大蘆。屢遷至蔣山。歷十有三載乙亥。
寺被兵革。軍士有迫高求金者。以刃擬高。高延頸曰。
欲殺即殺。吾頭非汝礪刃石。辭色雍容。了無怖畏。軍
士感動。擲刃而去。庚辰。詔住徑山 初元世祖即帝
[040-0785b]
位。尊癹思八為國師。至元庚午。升號帝師大寶法王。
更賜玉印。統領諸國釋教。為皇太子。說器世界等彰
所知論。力辭西歸。十七年十一月日入寂。


辛巳原妙禪師入死關



原妙。住雙髻。丙子。學徒避兵四去。妙獨掩關危坐。及
按堵。啟戶視之。則那伽如故。於是。戶屨彌夥。應接不
暇。乃以拄杖橫肩。顧左右云。大眾會麼。楖𣗖橫肩不
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已卯春。腰包宵遁。直造天目。
西峯有獅子巖。拔地千仞。崖石林立。妙樂之。有終焉
之意。未幾。慕羶之蟻復集。辛巳。復造巖西石洞。營小
室如舟。扁曰死關。上溜下淖。風雨飄搖。絕給侍。屏服
用。不澡身。不薙髮。截甕為鐺。併日一食晏如也。洞非
梯莫登。撤梯斷緣。雖弟子罕得瞻視。設三關語。以驗
學者云。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
案。只是一箇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大修行人。當遵
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儻下語不契。遂閉門弗接。


癸未祖欽禪師傳法持定



至元戊寅。祖欽。命持定為僧。付衣偈曰。無相福田衣。
我今付與汝。悟明心地後。如龍吐甘雨。自是隨大僧
歸堂。脇不沾席者又六年。一日聞欽上堂。舉亡僧死
了燒了向甚麼處去。自代云。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
身。言下疑情蕩盡。身如湧高丈許。眾退。即詣方丈曰。
適來和尚舉揚般若。驚得法堂前石獅子。笑舞不巳。
欽曰。試道看。曰劫外春回萬物枯。山河大地一塵無。
[040-0785c]
法身超出如何舉。笑倒西天碧眼胡。欽。敲面前卓子
曰。山河大地一塵無。這箇是什麼。定作掀倒勢。欽笑
曰。一彩兩賽。及入室問曰。親切處道將一句來。曰不
道。曰為什麼不道。定拈起手中香合子曰。這箇得來。
不直半文錢欽曰。多口漢。欽巡堂次。定以楮被褁身
而睡。欽召至方丈。厲聲曰。我巡堂。汝打睡。若道得即
放過。汝若道不得。趂汝下山。定隨口答曰。鐵牛無力
懶耕田。帶索和犂就雪眠。大地白銀都蓋覆。德山無
處下金鞭。欽曰。好箇鐵牛也。因以為號。


丙戌原妙禪師傳法了義



了義。德清湯氏子。自幼不茹葷血。六歲始能言。但從
其母誦法華經。於人世事。懵無所知。姿貌巍然。志若
有所待。年十七。有禪者過之。誦原玅上堂語曰。欲窮
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義忽言曰。此大善知識。必能為
人拔釘去橛。爾能與我往見之乎。母大驚異。乃為具
衣裝。與之行。見玅於死關為童。玅曰。汝所持何多為。
曰。以待寒暑。曰學佛者不如是。義即刻盡散諸人。乃
令提萬法歸一話。因名之曰從一。他日。妙為僧舉牛
過窓櫺話。義聞之。忽然生疑。參究不倦。一日告妙曰。
上極天宮。下窮水際。盡大地一琉璃瓶。曰莫作聖解。
他日過鉢盂塘。見松上雪墜。有省。即呈頌曰。不問南
北與東西。大地山河一片雪。聲未絕。妙痛棒之。不覺
隕身崖下。懸崖壁立。人意其必死。同學明通。捫蘿接
磴以救之。則義巳出半山。無所苦也。乃曰。我往江西。
[040-0786a]
見欽公去也。通曰。汝孤負老漢棒矣。力挽之還。義即
還山之西禪菴。自誓曰。我若七日不證。則決去矣。遂
端直堅壁。忘廢𥨊食。夜則攀樹。露立達旦。未至所期。
豁然大悟。馳至死關呼曰。老和尚。今日謾我不得也。
因呈頌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照便無蹤。自此
不疑諸佛祖。更無南北與西東。妙上堂。我二十餘年。
布箇縵天網子。打鳳羅龍。不曾遇著。得一鰕一蠏。今
日不期有箇蟭螟蟲。撞入網中。固是不堪上眼。三十
年後。向孤峯絕項。揚聲大呌。且道。呌箇什麼。舉拂子
云。大地山河一片雪。義便奪拂子。為眾舉揚。呵厲同
學。辭不少遜。復曰。盡大地有一人發真歸元。從一皆
知之。妙嘆其俊快。一日有僧參妙。妙令見義。義曰。驀
直去。久參者愧之。幾有命若懸絲之慮。遂歸德清。其
母。為賣簪珥。與義同入武康上栢山。結茅以居。人皆
莫測。五載還山。妙曰。大有人道你拖泥帶水。曰兩眼
對兩眼。遂薙落。改其名曰了義。亡何。分座說法。孤峭
嚴峻。機鋒不可觸。十方叢林。聞義首座之名。莫不驚
嘆。


丁亥友雲宗鍪禪師入寂妙峰善法嗣臨濟十五世



宗鍪。住佛頂峰。至元丁亥七月。忽示疾。二十七日。集
眾囑後事。復彈指一聲云。只此是別眾語也。侍僧請
留頌。不答至夜。漏將二鼓。遽索筆書云。一燈在望。更
無言說。大地平沉。虗空迸裂。遂泊然而寂。壽八十○
原妙入死關。祖欽寄竹篦麈拂。及綠水青山同一受
[040-0786b]
記法語。丁亥冬。眾請開堂。遂就石室內。拈香說法。示
眾。參禪須具三要。第一要。有大信根。明知此事。如靠
一座須彌山。第二要。有大憤志。如遇殺父冤讐。便欲
一刀兩段。第三要。有大疑情。如暗地做了一件極事。
正在欲露未露之時。十二時中。具此三要管取。尅日
成功○明本。號中峯。錢塘孫氏子。母夢無門開道者。
持燈籠至其家。翼日遂生本。本神儀挺異。具大人相。
纔離襁褓。便跏趺坐。能言。便歌讚梵唄。凡嬉戲必為
佛事。年十五。決志出家。禮佛然指。誓持五戒。日課法
華圓覺金剛諸經。晝夜彌勵。困則首觸柱。以自警期
必得。乃巳閱傳燈。至菴摩羅女問文殊生不生公案。
有疑。遂志在參決。往天目參原妙。妙孤峭嚴冷。未甞
一啟齒而笑。獨見本歡然。欲為祝髮。本以父命未許。
妙曰。可舉闍夜多尊者出家因緣喻汝父。勿自沉溺。
未幾。誦金剛經。至荷擔如來處。恍若開解。本自謂。識
量依通非悟也。丁亥。年二十五。遂剃染。給侍死關。


戊子玅高禪師闡明禪宗



妙高。住徑山。至元戊子春。有譖毀禪宗者。高聞之嘆
曰。此宗門大事。吾當忍死爭之。遂趨京。勅集諸徒廷
辨。上問。禪以何為宗。高曰。禪也者。淨智妙圓。體本空
寂。非見聞覺知之所可知。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上
問。禪之宗裔。可歷說歟。高曰。禪之宗裔。始於釋迦世
尊。在靈山會上。拈起一枝花。普示大眾。惟迦葉微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葉。繇是。歷
[040-0786c]
代祖師授受。而至菩提達磨。達磨望此震旦國。有大
乘根器。航海而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
為禪宗也。復詳東土六代。五宗淵源。上嘉嘆。乃宣高
進榻前。同百法論師仙林。賜坐。使各持論。林曰。始從
鹿野苑。終至䟦提河。於是二中間。未甞談一字。既不
談一字。五千餘卷自何而來。高曰。一代時教。如標月
指。了知所標。畢竟非月。林曰。如何是禪。高以手打一
圓相。林曰。何得動手動脚。高曰。只這一圈。尚透不過。
說甚千經萬論。林無語。於是。禪宗按堵如初○持定。
得法祖欽。戊子。遊方至衡陽酃縣。過桃源山。愛其幽
深。乃有棲遯意。山舊多頑悍之徒。負險而聚。及遭兵
變。遺骸枕藉。蛇虎鬼魅。縱橫出沒。行者畏避。定束茅
為廬。與二三禪侶居之。雨霧晦冥之夕。鬼獸圍遶噑
呼。定舉迷悟因緣諭之。群恠遂息。酃人素昧禪學。丞
相伯顏等。相率入山問道。從而貴豪屈膝。四方禪笠
踵至。檀信施地建寺。榜曰靈雲。大唱雲巖之道。


己丑原妙禪師傳法明本



明本。侍原妙。戊子受具。己丑觀流泉有省。即詣妙求
證。妙打趂出。既而民問訛傳官選童男女。本因問曰。
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玅曰。我但度竹
篦子與他。本即言下洞然。徹法源底。陸沉眾中。人無
知者。於是。玅書真讚付曰。我相不思議。佛祖莫能視。
獨許不肖兒。見得半邊鼻。且俾參徒。詣本請益○瞿
霆發。號鶴沙。松江人。參原妙。妙握竹篦問曰。相公為
[040-0787a]
遊山來。為佛法來。曰為佛法來。妙乃擲下竹篦曰。會
麼。曰不會。妙曰。不入虎穴。爭得虎子。發。施莊田二百
七十頃。以贍海眾。妙曰。多易必多難。吾力弗克勝。堅
拒之。發乃議建禪剎。扁曰大覺正等禪寺。


乙未高峯原妙禪師示寂雪巖欽法嗣臨濟十八世



原妙。患胃疾數年。乙未十一月。大覺寺祖雍。師子院
院主明初。來省妙。竟以後事付囑。十二月一日黎明。
辭眾曰。西峯三十年。妄談般若。罪犯彌天。末後有一
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領去也。大眾還有知落處者
麼。良久云。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復說偈曰。來不入死
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泊然而寂。
啟龕七日。端然如生。塔全身於死關。玅為人。至慈勤
懇誨人。善語和易。或繼以泣。及至室中行祖令。鞭䇿
龍象。盡情勘覈。絲粟無貸。甞戒學者。今人負一知半
解。不能了徹。參徒一詰茫然。莫辨邪正。句來句去。如
手搏兒。蓋得處鹵莽故也。直須大徹親見親證。明得
差別智。方解勘辨殺活。其機用險峻。不可凑泊。如此。
尤矜細行崇戒律。雖創兩剎。目未甞覩。信士全從進。
得所剪髮。朝夕供禮。舍利纍纍如貫珠。天下識與不
識。皆讚嘆曰。高峯古佛。


庚子明本禪師結菴平江



原妙示寂。以大覺屬明本。本力辭。推祖雍主之。本往
來三吳間。挾袱舒州。遊廬阜還。建康巳亥冬。憩閶門
西麓。見松檜蔚然成林。問名於居人。則曰此雁蕩也。
[040-0787b]
本喜曰。永嘉有雁蕩山。乃應真諾矩羅。示現之所。名
與之同。其般若之當興耶。遂縛草菴三間以居。扁曰
棲雲菴。自是問道者。聯翩而來。庚子。創精舍一區。名
其菴曰幻住。且曰。大覺世尊。棄王位臥深雪。夜覩明
星。與無邊有情。同時涉入如幻三味。嗟乎。眾生迨今。
沉酣情妄。而不自知。我曹出家。雖依此如幻三昧而
住。亦有未悟者。於是。所至結菴。一名幻住○雲南沙
門玄鑑。素明教觀。每曰。吾聞大唐有禪宗。使審是耶。
吾將從其學。如或未當。將易其宗旨。俾趨教觀。繇是。
與其徒來謁明本。言下忽大悟。後方圓歸倡道。而歿
於中吳。鑑之徒。畵本像歸。四眾迎像入城。異光從像
燭天。萬目仰觀。翹勤傾信。自是興立禪宗。奉本為第
一祖○行端。字元叟。臨海何氏子。幼不茹葷。超然有
出塵之志。得度受具。參藏叟善珍。珍問。甚麼人。曰台
州。珍便喝。端展坐具。珍又喝。端收坐具。珍曰。放汝三
十棒參堂去。端於言下豁然。一日珍曰。我泉南無僧。
端曰。和尚聻。珍便棒。端接住曰。莫道無僧好。珍頷之。
即延入侍司。珍入寂。端謁祖欽。欽問。何處來。曰兩浙。
曰。因甚語音不同。曰合取臭口。曰獺徑橋高。集雲峰
峻。未識書記在。端拍手曰。鴨吞螺螄。眼睛突出。欽笑
顧謂侍者。點好茶來。端曰。也不消得欽逝。端還浙右。
庚子。出世湖州資福。


辛丑及菴禪師傳法清珙



清珙。字石屋。常熟溫氏子。祝髮受具。後遊方參原妙。
[040-0787c]
妙問。汝為何來。曰欲求大法。曰大法豈易求。須然指
香可也。曰珙今日親見和尚大法。豈有隱乎。妙器之。
服勤三年。忽辭他往。妙曰。溫有瞎驢。淮有及菴。宜往
見之。至建陽。見及菴。菴問。何來。曰天目。曰有何指示。
曰萬法歸一。曰此是死句。什麼害熱病底。教汝與麼。
珙拜求指的。菴曰。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意
旨如何。珙答不契。菴曰。這箇亦是死句。珙不覺汗下。
後入室。兩理前語詰之。珙曰。上馬見路。菴呵曰。在此
六年。猶作這箇見解。珙發憤棄去。途中忽舉首見風
亭。豁然有省。回語菴曰。珙今日會得活句了也。曰作
麼生會。曰清明時節雨初晴。黃鶯枝上分明語。菴頷
之。久乃辭去。菴送之門。囑曰。巳後與汝同龕。


壬寅元長參明本禪師



元長。字無明。一號千巖。蕭山董氏子。七歲。諸書經目
輙成誦。出入蹈矩循矱有若成人。其父喜曰。是子。當
以文行亢吾宗乎。年十七。從諸父曇芳游。涉獵九流
百氏之言。巳而曰。此非出世法也。復從授經師。學法
華經。至藥王品。即問曰。藥王既然。二臂曷為復現本
身耶。師異之。薙髮受具。走武林習律。律師問曰。八法
往來。片無乖角。何謂也。曰何不問第九法乎。律師曰。
問律而答以禪。真大乘法器也。會行丞相府飯僧。長
隨眾入。時。明本亦在座。遙見謂曰。汝日用何如。曰惟
念佛耳。曰佛今何在。長方擬議。本厲聲叱之。長遂胡
跪作禮。求示法要。本授以狗子無佛性話。
[040-0788a]


癸卯持定禪師入寂雪巖欽法嗣臨濟十八世



持定住桃源。壬寅冬。手書長偈示眾。其末曰。塵世非
久。日銷月磨。桃源一脉。三十年後流出。一枝無孔笛。
吹起太平歌。癸卯正月日。恬然坐逝。


庚戌清珙禪師卓菴霞霧



清珙既受旨訣。登霞霧山卓菴。名曰天湖。道洽緇素。
戶屨駢臻伏臘。所須不求自至。凡樵蔬之役。皆躬自
為之。禪暇喜作山居吟。珙於此山。有終焉之志。


癸丑明本禪師傳法元長



元長。自明本開示後。繼往縛茅靈隱山中。雪庭傳召
掌內記。俄棄歸法門隨順世緣。殆將十載。一旦忽喟
然曰。生平氣志。充塞乾坤。乃今作甕裏醯雞耶。復造
靈隱。跏趺危坐。脇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亭。聞鵲聲
有省。丞見本。具陳悟因。本復斥之。長憤然來歸。夜將
寂。忽鼠翻食猫之器。墮地有聲。恍然開悟。覺身躍起
數丈。如蟬蛻汙濁之中。浮游玄間。上天下地。一時清
朗。披衣待旦。復往質於本。本問曰。趙州何故云無。曰
鼠食猫飯。曰未也。曰飯器破矣。曰破後云何。曰築碎
方甓。本乃微笑。囑曰。汝宜善自護持。棲遯巖穴。時節
若至。其理自彰。長遂隱居天龍之東菴。


甲寅祖燈禪師。住上雲峰



祖燈。字無盡。四明王氏子。父好謙。甞寫華嚴經。五色
舍利。見於筆端。燈方年幼。嘆曰。般若之驗。一至於斯
耶。年十四出家。得度受具。後參日溪泳泳。命司藏鑰。
[040-0788b]
一日泳陞座。燈出問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乞師指
示。泳曰。十二時中。密密參究。忽然觸著。却來再問。燈
抗聲曰。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語未終。泳便喝。燈遽禮
拜。泳曰。見何道理。便爾作禮。燈曰。開口即錯。泳頷之。
燈服勤數載。復歷參名德。其所印。蓋不異泳云。燈既
得道。思韜晦而護持之。遂卓錫天台上雲峯。上雲峰
光景勝絕。五季時。東甌大士永安。來居之。疏釋經論。
多至百餘卷。歸依者日眾。因闢地為巨剎。錢忠懿王。
賜額曰證道。三百年間。洊罹焚毀。惟存斷礎於斜照
荒烟中。燈傷之。周覽故址。嘆曰。大士韶國師之法嗣
也。吾可不遵行遺轍乎。延祐甲寅。縛草為菴廬。宴坐
其間。虎狼蛇豕。不能加害○大同。字一雲。號別峰。上
虞王氏子。生時。父見龐眉僧振錫而行。問僧。來自何
所。曰崑崙山。竟排闥而入。父急追之。寂然無有。暨聞
兒啼聲。笑曰。兒豈向來浮屠也。得度受具。會春谷遇。
講經。景德。同往依之。遇陞寶林。召同謂曰。子學精且
博矣。恐滯於心胸。以成麤執。曷從事思惟。修以剗滌
之乎。同即出錢塘。參元熙。舊所記憶者。一切棄絕。惟
存孤明。耿耿自照。如是者閱六暑寒。俄參明本。同將
久留。本曰。賢首之宗。日遠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以
張大之。母久淹乎此也。為贊清凉像而遣之。同喜曰。
吾今始知萬法皆本一心。不識孰為禪那。而孰為教
眾。內外自此空矣。亟還寶林見遇。且告之故。遇曰。可
矣。遂命分講襍華玄門。延祐初。出世蕭山淨土寺○
[040-0788c]
曇噩。字無夢。慈谿王氏子。家世宦族。母命從鄉挍。師
游洎。長窮覽儒籍。徹其義髓。巳而心有所感。彈指嘆
曰。攻書修辭。此世間相爾。曷若求出世間法乎。乃白
其母出家。凡釋氏契經。與台衡賢首慈恩諸文。晝夜
摩研。不知有飢渴寒暑。巳而復嘆曰。教相如海。苟執
著不回。是覔繩自纏爾。曷若求明本心乎。於是。篤意
禪觀。久之。雪庭傳。住靈隱。噩往侍左右。傳歿。行端來
補其處。端風規嚴峻。非宿學莫敢闖其門。噩直前咨
叩。了無畏懼。機鋒交觸。情想路絕。內外如一靡間。毫
忽一轉至六七。語愈朗烈。端欣然頷之。延祐初。徑山
虗谷陵。請掌書記○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宋宗室。
年十二。即好寫金剛經。與僧語親若眷屬。每受明本
書。必焚香望拜。提舉江浙儒學。時叩本心要。本為說
防情復性之旨。後入翰林。遣問般若大意。本有淨土
偈一百八首。頫作一百八贊。手書授之○馮子振。號
海粟。甞訪道明本。本復書曰。今古利達之士。靡不知
三界是大夢宅。苟不曾一回親切警悟。則與此所知
之心。俱落夢𥧌。故曰所知障也。惟閣下。於吾道。信根
未甞不深。獨未見其於信處。能脫略所知。不世間浮
光幻影。能幾何時。向者鄙偈中。有披衣終日坐茅堂
之句。曾蒙閣下許。我踐之今日。所謂貧人索舊債也。
○胡長孺。字汲仲。天台人。特立獨行。留心內典。甞著
大同論曰。孟子沒一千四百年。而周子出。周子之傳。
出於北固壽涯禪師。程子朱子。皆得之周子。朱子後。
[040-0789a]
得張欽夫。講究此道。方覺脫然。元來此事。與禪學十
分相似。學不知禪。禪不知學。互相排擊。都不曾劄著
病處。真可笑也○鄭所南。一名思肖。連江人。應宋博
學宏詞科。隱居吳下。坐必南向。歲時伏臘。輙望南野
哭。再拜乃返。誓不與朝客交游。與明本善。一日會於
孝子梅應發家。兩人指對無語。本曰。所南何不說法。
肖曰。兩眼對兩眼。無法可說。棄所居弗居。寓城南萬
壽覺報二寺。有田盡捨諸剎○孟珙。字璞玉。號無菴。
歸安人。理宗朝。為制置。卒謚忠襄。好周易。而尤深於
佛學。進則料敵設奇。輪刀上陣。退則掃地焚香。隱几
危坐。遠貨色絕滋味。自贊云。老拙愛遊戲。忙裏放癡
憨。正當恁麼時。無處見無菴。臨終偈曰。有生必有滅。
無菴無可說。踢倒玉崑崙。夜半紅日出。


戊午日本印原參明本禪師



印原。字古先。日本國人。剃髮受具。徧歷諸師戶庭。咸
無證入。慨然嘆曰。中夏乃佛法淵藪。盍往求之乎。於
是。奮然南遊。初參華頂峯先覩。覩曰。汝之緣。不在於
斯。中峰本公。以高峰上足。現說法杭之天目山。爐韛
正赤。遠近學徒。無不受其煅煉。此真汝導師也。汝宜
急行。原即蓬蔂而出。往見本。本一見。遽命給侍左右。
原屢呈見解。本呵之曰。根塵不斷。如纏縛何。原退涕
淚悲泣。至於飲食皆廢。本憐其誠懇。乃謂之曰。此心
包羅萬象。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
驅斥。涅槃之悟。猶是入眼金塵。當知般若如大火聚。
[040-0789b]
近之則焦首爛額。惟存不退轉一念。生與同生。死與
同死。自然與道相符。脫使未悟之際。千釋迦萬彌勒。
傾出四海大水。入汝耳根。總是虗妄塵勞。皆非究竟
事也。原聞之。不覺通身汗下。無晝無夜。未甞暫捨。積
之之久。一旦忽有所省。現前境界。一白無際。急趨丈
室。告本曰。原。以撞入銀山鐵壁去也。曰既入銀山鐵
壁。來此何為。原超然領解。便辭去。本囑曰。善自護持。
原復徧謁諸方。咸以叢林師子兒稱之。


己未晦機元熈禪師入寂物初觀法嗣臨濟十六世



元熈。字晦機。豫章唐氏子。世為儒家。熈與兄元齡。俱
後進士業。齡既登第。熈年十九。出家游方。其母憐之。
私具白金為裝。熈謂財足喪志。即善辭母。不持一錢
以行。聞物初觀。闡化玉几。往依之。十年無知者。偶與
書記清默語。默大驚。以告觀。觀詰之信然。留侍左右。
朝夕諮問。盡發其秘。字之曰晦機。為偈以囑焉。楊璉
真伽。總統釋教。因招熈。與俱朝京師。熈辭曰。我有老
母。兵後孔亡不可知。遂歸江西。則元齡固以臨江通
判。從文天祥起兵死。獨母在堂。熈奉之。以孝聞。丙申。
出世百丈。遷淨慈。七載遷徑山。閱三月杖䇿歸南屏。
江西學者。相率迎歸仰山。己未閏八月。將示寂。手書
謝所與往來者。作偈示眾。擲筆化去。壽八十二。


庚申永寧禪師住廣德實相寺



永寧。字一源。通州人。谷姓朱。世為宦族。年六歲入鄉
挍。經籍即能暗記。且了其大意。然非性所樂。聞人舉
[040-0789c]
佛號。遽注耳聳聽。九歲。懇求離俗。父母弗之許。輙連
日不火食。乃使出家於利和。利和。州之望剎。宋有肇
禪師。說法度人。前一夕。寺眾同夢迎肇。次日而寧至。
薙染受具。蓬蔂出游浙河西。見諸大老。下語無所契。
入。穹窿山。謁克翁紹。俾掌藏。久之。至毗陵。約明極昶
於焦子山。精修禪定。稍涉昏睡。則戴沙運甓。懸版坐
空。如是者五年。昶曰。藏主見解且至。宜往參人。遂至
太湖。參無用寬。寬門庭嚴峻。寧方入戶。厲聲叱出。寧
作禮於門外。合爪而立。久之。乃許入見。問。何處人。曰
通州。曰淮海近日盈虗若何。曰沃日滔天。不孔涓滴。
曰不著㷮道。曰請和尚道。寬便喝。寧退就禪室。徹夜
不𥧌。一日聞寬舉雲門一念不起語。聲未絕。而有省。
急趨入堂。寬便打。然知寧頓悟。令造偈拈趙州。寧立
成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萬象森羅齊乞命。無底籃兒
盛死蛇。多添少減無餘剩。寬嗒然一笑。復舉證道偈
問曰。掣電飛來。全身不顧。擬議之間。聖凡無路。速道
速道。寧曰。火迸星飛。有何擬議。敵面當機。不是不是。
寬振威一喝。寧曰。喝作麼。曰東瓜山前吞匾擔。捉住
清風剝了皮。寧不覺通身汗下。亟五體投地曰。今日
方知和尚用處。曰閉著口。自是侍香三年。且以斷崖
所贊己像。親署一花書。授曰。汝緣在浙。逢龍即住。遇
池便居。寧遂還浙。庚申。至廣德。縛茆於大洞中。洞左
有實相寺。馬祖弟子澄公道場。寧為起廢重新之。


壬戌明本禪師命惟則分座


[040-0790a]


惟則。號天如。吉安譚姓子。密傳明本心印。至治壬戌。
本命則分座說法。眾駭且疑。及則提唱。龍象讋服○
行端。自中天竺。遷住靈隱。壬戌。詔主徑山。


癸亥永寧禪師住龍池



至治癸亥。宜興龍池。請永寧建立禪居。寧以名符懸
記。欣然赴之。作室數十間。命之曰禹門興化菴。


○中峯明本禪師入寂高峯妙法嗣臨濟十九世



明本。住天目。癸亥春。自敘其出家始末曰。六旬幻跡。
蓋巳有去世意。又曰。幻菴。向秋決作離散計。朝死夕
化骨。便送歸三塔。若停龕祭奠。諷經入祠。做忌一切
佛事。不許狥世禮也。復條示師子寺。惟以放下節儉。
克究初心。慎守開山明訓。令法久住之意。至八月。遺
誡門人。其略曰。佛法。無汝會處。生死。無汝脫去。汝喚
甚麼作佛法。任以百千聰明。一一把他三乘十二分
教。千七百則陳爛葛藤。百氏諸子從頭註解。得盛水
不漏。總是門外打之遶。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此事。向
道。無汝會處。汝轉要會。轉不相應。莫見與麼說。便擬
別生知解。直饒向千人萬人拶不入處。別有生機。總
不出箇要會底妄念。惟具大信根。叩己躬下。真參實
悟。乃能荷負。若作荷負想。依舊沒交涉。當知眾生結
習濃厚。無汝柰何處。汝若無力處。眾只全身放下。向
半間草屋。冷淡枯寂。匄食鶉衣。且圖自度。亦免犯人
苗稼作無慚人。越十日。示疾。有來省者。謂曰。幻住菴。
上漏旁穿。籬坍壁倒。不可久住也。語笑如平時。或強
[040-0790b]
之服藥。本曰。青天白日。曲狥人情耶。揮去。十三日。手
書寫偈。遺別外護。及法屬故舊。十四。蚤作辭眾曰。我
有一句。分付大眾。更問如何。無本可據。置筆安坐而
逝。停龕三日。身體溫輭。顏貌不少變。塔全身於望江
石。壽六十一。本所至悉成寶坊。而一衲一單。未甞寓
目。遊淮。坂井汲艱遠。終身不復頮浴。聞說人過。俯首
不答。凡傳記語涉詆毀。掩卷不顧。上自王公大人。下
逮屠販廝養暴悍之徒。一以真慈相與。隨宜說法。未
甞異視海內。識與不識。皆尊之曰大和尚。


佛祖綱目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