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03 佛祖綱目-明-朱時恩 (master)



佛祖綱目卷第三十呂字號



甲子唐高宗麟德元年起丙寅改乾封戊辰改總章庚午改咸亨


改上元丙子改儀鳳己卯改調露庚辰改永隆辛巳改開曜
壬午改永淳癸未改弘道甲申中宗嗣聖元年武后光宅元年乙酉武后
垂拱元年己丑武后改永昌庚寅武后改天授國號周壬辰周改如意又改長壽

甲午周改延載乙未周改證聖又改天冊萬壽丙申周改萬歲登封又改通天萬歲
丁酉周改神功戊戌周改聖曆庚子周改久視辛丑周改大定又改長安
中宗復位改元神龍丁未改景龍庚戌睿宗景雲元年壬子玄宗先天元年
癸丑改開元癸亥唐玄宗開元十一年止


甲子慧安禪師隱終南山



慧安。荊州衛氏子。出家受具。行頭陀行。唐貞觀中。至
黃梅。謁弘忍。得心要。麟德元年。隱居終南石壁○法
持。江寧張氏子。參弘忍。聞法心開。他日忍謂弟子曰。
後傳吾法。者可有十人。金陵法持。是其一也。復遇牛
頭慧方印可。乃繼迹山門○玄奘。𥨊疾。命弟子大乘
光。錄所譯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造
彌勒像十俱胝。及疾革。令左右同聲三唱南無慈氏
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慈氏如來
所居內院。願捨壽必生其中。遂右脇安臥而逝時麟
德甲子二月五日也。是夕白虹四道。自北亘南。貫□
[030-0610b]
宿慈恩寺塔。俄異僧奉旃檀末香至。請依天竺法。用
塗師體。大乘光等。以掩龕日久。不欲開。其僧曰。別奉
進旨。倘見拒。即具奏遂啟龕。顏色如生。香氣馥郁。其
僧塗畢。恍然不見。


丁卯道宣律師入寂



道宣。持律感天。送饌侍衛。甞行道中。夜臨砌而蹶。有
少年介冑。擁衛得不仆。宣問為誰。曰弟子博叉天王
子張瓊也。以師戒德故。來給衛耳。問世尊在世。及滅
度時事。瓊一一為言。自後降靈不一。乾封二年春。天
告宣曰。報緣將盡。當生彌勒內宮。十月三十日。眾見
空中旛華交列。異香天樂。同聲請宣。歸覲彌勒。


已巳僧伽大士示現泗州



初僧伽自碎葉國。遊西凉。總章二年。顯化洛陽。手執
楊枝。混於緇流。或問師何姓。曰我姓何。問師是何國
人。曰我何國人。尋於泗上。欲構伽藍。因宿州民賀拔
氏捨所居。伽曰。此本佛宇。令掘地。果得古碑。云香積
寺。又獲金像。伽曰。普光王佛也。因以為寺額。


癸酉萬回示現王宮



萬回。閿鄉張氏子。弱齡笑傲徉狂。鄉黨莫測。有兄萬
年。久征遼左。母思其音信。回曰。此甚易爾。乃告母往。
至暮而還。及持到書。隣里驚異。因號萬回。回與龍興
沙門大明少相狎。甞往來其室。屬給諫明崇儼夜過
寺。見回左右神兵侍衛。儼大駭。一日回令家人灑掃
云。有勝客來。是日玄奘自西國還。訪回。回問印度風
[030-0610c]
境。了如所見。奘作禮圍繞。稱是菩薩。咸亨四年。高宗
詔入宮。度為沙門。時有扶風僧蒙澒者。先在宮內。每
曰。迴來迴來。及回至。澒曰。替到當去。旬日而澒逝。


甲戌台宗智威住軒轅



智威。縉雲蔣氏子。年十八為郡學堂長。因歸納婦。路
遇梵僧曰。少年何意。欲違昔日重誓耶。因示其前身
為徐陵。於智者前。親立五願。威聞不復還家。即往天
台。投章安為師。證法華三昧。上元元年。飛錫凌空。至
軒轅鍊丹山。遂住焉學。徒奔凑。


乙亥五祖弘忍示寂



上元二年。弘忍忽告眾曰。吾今事畢。時可行矣。即入
室安坐而逝。壽七十四。建塔於黃梅東山。


丙子六祖惠能示出世



惠能。南歸隱於四會。獵人隊中。經十五載。時與獵人。
隨宜說法。獵人令守網。輙放生命。一日忽念。說法時
至。遂至廣州法性寺。儀鳳元年正月八日。值印宗講
涅槃經。暮夜風吹幡動。二僧對論。一云風動。一云幡
動。往復不巳。能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
眾駭然。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能言簡理當。不繇
文字。乃曰。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曰然。宗
乃執弟子禮。請衣鉢。出示大眾。復問。黃梅付囑如何
指授。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曰何不
論禪定解脫。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
法。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
[030-0611a]
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白佛言。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
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
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
之性。即是佛性。宗聞歡喜。合掌歎曰。某甲講經。猶如
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乃會名德。與之剃染。受具。
次日廣州剌史韋據。請能陞座說法。示眾曰。總淨心
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者大也。心量廣大。猶如虗
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
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
惡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虗空。名之為
大。故曰摩訶。般若者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
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
念智即般若生。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
解。即名般若智。波羅蜜者。到彼岸也。解義離生滅。著
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
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凡夫即佛。煩惱
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
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
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又曰。若欲
修行。在家亦得。不繇在寺。但依無相而修。常與吾同
[030-0611b]
處無別。不依無相而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神秀。
開封李氏子。身長八尺。秀眉大耳。少親儒業。博綜多
聞。俄出家至黃梅。見弘忍。乃嘆服曰。此真吾師也。服
勤六年。忍深器之。謂曰。吾度人多矣。至於悟解。無及
汝者。命之分座。寺東七里。地坦山雄。秀曰。此正楞伽
孤峰。度門蘭若。蔭松藉草。吾將老焉。遂居之。


丁丑六祖惠能開法曹溪



儀鳳二年春。惠能至曹溪寶林寺。見堂宇湫隘。不足
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乞檀越一坐具地。亞
仙唯唯。能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亞仙願盡。捨
為寶坊。遂成蘭若。一十三所。


戊寅智巖禪師入寂法融法嗣牛頭山第二世



智巖。以正法付慧方。住白馬棲玄兩寺。又遷住石頭
城。儀鳳三年正月日。入滅。顏色不變。屈伸如生。室有
異香。經旬不歇。遺言水塟。壽七十八。臘三十九。


庚辰法華智威入寂灌頂法嗣台宗六祖



智威。住台州鍊丹山。剪棘刈茅。班荊為座。聚石為徒。
晝講夜禪。手寫藏典。名其地曰法華。威每登座。則有
紫雲覆頂。狀如寶蓋。鳥雀旁止。有同家畜。眾苦乏水。
浚一石井。深纔三尺。日給千眾。冬夏無竭。永隆元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趺坐而化。異香七日不歇。


壬午慧安禪師傳法元珪



元珪。生伊闕李氏。幼歲出家。永淳間。受具戒。隷閑居
寺。習毗尼。謁慧安。頓悟玄旨。遂廬於嵩嶽之龐塢○
[030-0611c]
永淳元年。窺基入滅。基貌豐碩。長八尺。氣蓋萬夫。頃
上有玉枕。十指紋皆盤折。如印。見者讋服然。心慈善
誨人。晚節祈生內院。循戒彌篤。初道宣弘律。感天厨
供饌。每薄基三車之為人。不為禮。基甞訪宣。其日過
午而天饌不至。及基辭去。天神乃降宣。問何後時。曰
適見大乘菩薩在此。翊衛嚴甚。無自而入。宣聞大驚。
初天竺無著天親。頻昇兜率。咨參慈氏唯識宗旨。遂
相與製論。彼國代有聖賢。出弘其教。至戒賢論師授
玄奘。奘授基。基乃廣製疏論。謂之慈恩教。


○智隍參六祖惠能



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巳得正受。結菴長坐。積二十年。
惠能弟子玄䇿遊方。至河朔。聞隍名。造菴。激以勤求
法要。隍遂捨菴。徑來謁能。能垂開抉。即於言下。豁然
契悟。前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
空中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也。後回河北。開化四眾
○僧志徹。初名行昌。姓張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
主。雖忘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北宗。忌惠能傳衣。囑
行昌剌能。能預知其事。置金十兩於座間。昌懷刃入
室。能舒頸就之。昌揮刃者三。都無所損。能曰。只負汝
金。不負汝命。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願出家。能
以金授曰。汝且去。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昌遂宵
遁。出家精進。一日過曹溪。謁能曰。蒙和尚赦罪。今雖
出家苦行。難報深恩。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甞覧涅
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能便與之宣說。昌
[030-0612a]
如醉醒。說偈曰。因守無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
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見前。非師相授
與。我亦無所得。能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
去○僧智通。看楞伽經。約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禮
能求解其義。能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
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
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
智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能曰。既會三身。便
明四智。若離三身。別譚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
有智。還成無智。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
無病玅。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
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
處那伽定○僧志常。來參。能問。汝從何來。曰學人近
禮秀和尚。秀問曰。汝見虗空有相貌否。對曰。虗空無
形。有何相貌。彼曰。汝性猶如虗空。返觀自性。了無一
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
長短。伹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
如來知見。學人聞此。猶未決了。乞和尚示誨。令無凝
滯。能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
一偈曰。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
法守空知。還如太虗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
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常
聞偈巳。心意豁然。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解。著相求菩
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
[030-0612b]
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丙戌慧方禪師歸茅山智巖法嗣牛頭第三世



慧方。潤州濮氏子。出家進具。洞明經論。後入牛頭山。
謁智巖。巖示以心印方。豁然領悟。於是不出林藪。僅
踰十年。四方學者雲集。一日謂眾曰。吾欲他行。隨機
利物。汝宜自安也。乃以正法付法。持遂歸茅山。


丁亥懷讓禪師示出家



懷讓。金州杜氏子。咸亨癸酉四月八日生。感白氣六
道貫天。太史奏聞。高宗問。是何祥瑞。對曰。國之法寶。
不染世榮。金州太守韓偕。亦具表奏。帝敕。偕親詣存
慰其家。三子讓居幼。性惟恩讓。故名懷讓。垂拱三年
年十五甞默觀止水。因而顧影形儀顒。若宛在鏡中。
三反厥像。如初覺心。有獨得方。返步忽聞空中聲曰。
佛法津梁。俟子而大。既應付囑。爾盍勉之。乃辭親。往
荊州玉泉寺出家。


壬辰仁儉禪師說法王宮慧安法嗣五祖旁出



仁儉。即騰騰和尚。壬辰四月。武后詔迎入宮。儉視太
后。良久曰。會麼。曰不會。曰老僧持不語戒。言訖而去。
進短歌十九首。有曰。修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
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無逆順。八萬四千法門。至理
不離方寸。識取自家城郭。莫謾尋他州郡。不用廣學
多聞。不要辨才聰俊。不知月之大小。不管歲之餘閏。
煩惱即是菩提。淨花生於泥糞。人來問我若為。不能
共伊談論。寅朝用粥充饑。齋時更餐一頓。今日任運
[030-0612c]
騰騰。明日騰騰任運。心中了了總知。且作佯癡縛鈍。


乙未實义難提譯大華嚴經



初武后聞于闐有梵本華嚴大經。遣使求之。并請善
梵學者一人。隨經以來。於是于闐國王。以實义難提。
此云覺喜遣來應命。乙未三月。詔入大遍空寺翻譯○法
藏。姓康。康居國人。初杜順傳晉譯華嚴法界觀於智
儼。藏久侍儼。盡得其教。儼滅。藏以巾幘說法。武后度
為僧。乙未詔藏。開示華嚴宗旨。方序經題。白光昱然。
自口而出。須臾成蓋停空。后大悅。賜號賢首○慧安。
棲石壁。高宗詔迎。不赴。安乃徧歷名勝。至嵩嶽曰。是
我終焉之地也。坦然懷讓二僧來參。問如何是祖師
西來意。曰何不問自巳意。曰如何是自巳意。曰當觀
密作用。曰如何是密作用。安以目開合示之。乙未。詔
迎安。秀至都。尊為國師。后甞問安甲子多少。曰不記。
生死之身。有若循環。環無起盡。況識心流注。無有間
斷。見漚起滅者。乃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
如此何年月。而可記乎。神秀住當陽。武后詔迎至都。
同安於內道場供養。秀甞有偈曰。一切佛法。自心本
有。將心外求。捨父逃走○慧方。住茅山數載。將欲滅
度。見有五百許人。髻髮後垂。狀如菩薩。各持旛華云。
請法師講經。又感山神現身庭前。如將泣別。方謂侍
者曰吾去矣。汝為吾報諸門人。及門人奔至。方巳入
滅時。乙未八月一日也。是日山林變白。谿㵎絕流凡
日七。道俗悲慕。聲動山谷。
[030-0613a]


○六祖惠能傳法懷讓



懷讓自出家受具後。習毗尼藏。一日嘆曰。夫出家者。
為無為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時同學坦然。知讓志
氣高邁。勸謁慧安。安啟發之。乃直詣曹溪。參六祖。祖
問。甚處來。曰嵩山來。曰什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
即不中。曰還假修證否。曰修證則不無。污染即不得。
曰祗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以後佛法。從汝邊去。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
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大悟。


辛丑賢首法藏講新華嚴經



武后詔法藏。於佛授記寺。講新華嚴經。大地震動。逾
時乃息。即日召對長生殿。問帝網十重玄門。藏敷宣
有緒。玄旨通貫。后聞驚異。藏指殿隅金獅子。為曉譬
之。至一毛頭獅子百億毛頭獅子。后乃豁然○行思。
吉州劉氏子。幼歲出家。每群居論道。思惟默然。後參
六祖。問當何所務不落階級。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
諦亦不為。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祖深器之。令首眾○玄覺。姓戴氏。永嘉人。少挺生知
學不加思。蚤歲出家。博貫三藏。精天台止觀法門。因
閱維摩經。發明心地。後遇左谿激勵與玄䇿。同參六
祖。初到振錫。繞祖三匝。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門者。具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來。生大我慢。曰生
死事大。無常迅速。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
即無生。了本無速。曰如是如是。於時大眾無不愕然。
[030-0613b]
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祖曰。返太速乎。曰本自
無動。豈有速耶。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曰汝
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


王寅牛頭山法持禪師入寂慧方法嗣牛頭第四世



法持。以山門付智威。壬寅九月日入滅。遺令露骸松
下。飼諸鳥獸。迎出日空中。有神旛從西而來。繞山數
匝。所居故院。竹林變白。七日而止。


乙巳六祖惠能說法



神秀。甞奏武后。請惠能赴闕。能固辭。秀復自作書。重
邀之。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矬陋。此土見之。恐不敬吾
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神龍元年。中宗
復遣使薛簡。迎能。能辭疾。願終林麓。簡曰。京城禪德
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能曰。道繇心悟。豈在
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
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
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何況坐耶。曰願師慈悲。指
示心要。傳奏兩宮。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
明無盡。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
是有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若不以智慧照破煩
惱。生死憑何出離。曰煩惱即是菩提。若以智慧照破
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汝若欲
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簡蒙指教。豁然開悟。
[030-0613c]


丙午神秀禪師入寂五祖忍旁出法嗣



神秀。居東都。天下稱兩京法主三帝門師。神龍二年
二月日。入滅。謚大通。秀生於隋末。百有餘歲。未甞自
言。故人莫知其數○普寂。河東馬氏子。師事神秀凡
六年。秀奇之盡。授以道。秀入滅。學者爭師事寂○智
威。江寧陳氏子。四歲便思出家。忽一日家中失之。莫
知所往。及父母尋訪。知巳剃染矣。後聞法持出世。遂
往禮謁。傳授正法。有僧慧忠到山。威一見即曰。山主
來也。忠甞出參訪院。中凌霄藤。盛夏盡萎。左右欲伐
之。威曰不可。忠還則復茂矣。及忠還。果然。一日威示
偈曰。莫繫念念。成生死河。輪迴六趣海。無見出長波
忠曰。念想繇來幻。性自無終始。若得此中意。長波當
自止。威又示偈曰。余本性虗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
妄情。還歸空處坐。忠曰。虗無是實體。人我何須存。妄
情不須息。即汎般若船。威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門○
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四。為沙彌。參六祖。祖曰。知識
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曰
和尚坐禪。還見不見。祖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
不痛。曰亦痛亦不痛。曰吾亦見亦不見。會問。如何是
亦見亦不見。曰吾之所見。常見自家過愆。不見他人
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汝若
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
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
[030-0614a]
人。會禮拜。一日祖告眾曰。我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
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
神會之佛性。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
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丁未元珪禪師為嵩神說法慧安法嗣五祖旁出



元珪。住嵩嶽。景龍年間。有神人率群。從謁珪。珪覩其
狀貌非常。乃曰。善來仁者。何為而至。曰師寧識我耶。
曰吾觀佛與眾生等。吾一目之。豈分別耶。曰我此嶽
神也。能生死於人。師安得一目吾哉。曰吾本不生。汝
焉能死。吾視身與空等。視吾與汝等。汝能壞空與汝
乎。使果能之。吾則不生不滅也。況汝不能。又焉能生
死吾耶。神稽首曰。我亦聰明。正直於餘神。詎知師有
廣大智辯乎。願授正戒令。我度世。曰汝施乞戒。即既
戒矣。所以者何。戒外無戒。又何戒哉。曰此理也。我聞
茫昧。止求師戒。我身為門弟子。珪即張座秉爐正几
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應曰能。不能即曰否。曰謹
受教。曰汝能不婬乎。曰亦娶也。曰非謂此也。謂無羅
欲也。曰能。曰汝能不盜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盜取哉。
曰非謂此也。謂饗而福淫。不供而禍善也。曰能。曰汝
能不殺乎。曰實司其柄。焉得不殺。曰非謂此也。謂有
濫誤疑混也。曰能。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有妄。
曰非謂此也。謂先後不合天心也。曰能。曰汝不遭酒
敗乎。曰能。曰如上是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
無心拘執。以有心為物。而無心想身。能如是則先天
[030-0614b]
地生。不為精。後天地死。不為老。終日變化而不為動。
畢盡寂默。而不為休悟。此則雖娶非妻也。雖饗非取
也。雖柄非權也。雖作非故也。雖醉非惽也。若能無心
於萬物。則羅欲不為婬。福淫禍善不為盜。濫誤疑混
不為殺。先後違天不為妄。惽荒顛倒不為醉。是謂無
心也。無心別無戒。無戒則無心。無佛無眾生。無汝及
無我。孰為戒哉。曰我神通亞佛。曰汝神通十句。五能
五不能。佛則十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避席。跪啟曰。
可得聞乎。曰汝能戾上帝。東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曰汝能奪地祗。融五嶽而結四海乎。曰不能。曰是
謂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
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
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定
業亦不牢久。無緣亦是一期。眾生界本無增減。且無
一人能主其法。有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
無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伹能以無心。通達一切
法爾。曰吾誠淺昧。未聞空義。師所授戒。我當奉行。今
願報慈德。效我所能。曰我觀身無物。觀法無常。塊然
更有何欲。曰師必命我。為世間事。展我小神功。使巳
發心。初發心。未發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
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曰無
為是。曰佛亦使神護法。師願隨意垂誨。珪不得巳而
言曰。東巖寺之障。莾然無樹。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擁。
汝能移北樹於東嶺乎。曰巳聞命矣。然昬夜必有喧
[030-0614c]
動。願師無駭。即作禮而去。珪門送之。見儀衛逶迤。如
王者狀。其夕果有暴風吼雷。棟宇搖蕩。詰旦和霽。則
北巖松栝。盡移東嶺。森然行植。珪誡其徒曰。母令外
知人將妖我○慧安。自禁中辭。歸嵩嶽。忽一日誡門
人曰。吾死。將尸向林中。待野火焚之。至七月八日。合
戶偃身而寂。壽一百二十八。門人舁尸林中。果野火
自然闍維。得舍利八十粒。五粒最巨。而紫紅色。光𦦨
奪目○破竈墮者。不稱名氏。得法慧安。隱居嵩嶽。山
塢有廟。甚靈。殿中惟安一竈。遠近祭祀不輟。烹宰物
命極多。墮一日領徒入廟。以杖敲竈三下曰。咄此竈。
只是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麼烹宰物命。
又打三下。竈乃傾破墮落。須臾有一人青衣峩冠。設
拜墮前曰。我本此廟竈神。久受業報。今日蒙師說無
生法。得脫此處。生在天中。特來致謝。墮曰。是汝本有
之性。非吾強言。神再拜而沒。少選侍僧問曰。某等久
侍和尚。不蒙示誨。竈神得何徑旨。便得生天。曰我只
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別無道理。為伊。侍僧無言。墮曰。
會麼。曰不會。曰本有之性。為甚麼不會。侍僧乃禮拜。
墮曰。破也破也。墮也墮也。有僧舉似安。安嘆曰。此子
會盡。物我一如。何謂如朗月處空。無不見者。只是難
搆伊語脉。曰未審甚麼人搆得他語脉。曰不知者。僧
問。物物無形時如何。墮曰。禮即惟汝非我。不禮即惟
我非汝。其僧乃禮謝。墮曰。本有之物。物非物也。所以
道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墮。後莫知所終○行思。首眾
[030-0615a]
曹溪。一日六祖謂曰。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衣以
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衣即留鎮山門。
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思遂回青原山。住靜居寺。
神會來參。思問。甚處來。曰曹溪。曰曹溪意旨如何。會
振身而立。思曰。猶帶瓦礫在。曰和尚此間莫有真金
與人麼。曰設有汝向甚麼處著○中宗詔。迎泗州僧
伽入宮。舘於薦福寺。度慧儼慧岸木叉三人。示寂。敕
就薦福。漆身起塔。忽臭氣滿城。帝祝送。歸臨淮。言訖。
異香騰馥○一行。鉅鹿人。張公瑾之孫。少聰敏。博觀
子史。甞借道十尹崇太玄經。讀之數日。而還曰。巳究
其義。因出所撰太衍玄圖并義決。崇覧之。大驚曰。此
後生顏子也。尋出至天台國清寺。見別院古松數十。
門有流水。行立門屏間。聞一僧於庭中。布算且曰。今
日當有弟子。自遠來。求吾算法。即除一算曰。門前水
當西流。弟子亦至矣。行返顧溪水。果巳西流。遂趨入。
盡傳其術。回入嵩山。依普寂參決禪門宗旨。景龍年
間。中宗詔。迎赴闕。行辭疾。遁入當陽山○萬回所至
顯化。賜號法雲。甞有偈曰。明暗兩忘開佛眼。不繫一
法出蓮叢。真空不壞靈知性。妙用甞存無作功。聖智
本來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圓。


壬子懷讓禪師開法南嶽



懷讓。執侍六祖十五年。壬子往居衡嶽。開甘露門。


癸丑六祖惠能示寂



壬子七月。六祖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
[030-0615b]
工。癸丑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眾曰。吾至八月。欲離
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迷。法海等皆涕泣。
惟有神會。神色不動。祖曰。神會小師。却得善不善等。
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海乃再拜。問曰。和尚
入滅。衣法當付何人。曰吾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
說法。不付其衣。蓋汝等信根純熟。決定不疑。堪任大
事。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
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就其
實。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之種
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護菩提。依吾行
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
悟花情巳。菩提果自成。七月八日。謂門人曰。吾欲歸
新州。汝等速理舟檝。大眾哀留。祖曰。諸佛出現。猶示
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
師從此去。早晚可回。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問曰。正
法眼藏。傳付何人。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曰。吾去
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
建立吾宗。又問。佛祖傳授次第。曰古佛應世無量。今
以七佛為始。迦葉而下。展轉相授。以至惠能。是為三
十三祖。八月三日齋罷。示眾曰。吾滅度後。莫作世情。
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
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
囑汝。令汝見性。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
[030-0615c]
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
無著。說偈巳。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
遷化。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鳥獸哀鳴。廣
韶新三郡官僚緇素。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
曰。香烟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烟直貫曹溪。遂遷神龕。
併衣鉢歸曹溪。次年七月入塔。塔內忽起。白光亘天。
三日始散。春秋七十有六。


甲寅懷讓禪師傳法馬節道一



道一。漢州什邡人。姓馬氏。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
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出家受具。坐禪於衡嶽。懷讓知
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曰圖作佛。讓乃取
一甎於彼菴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麼。曰磨作鏡。曰
磨磚豈得成鏡耶。曰磨磚既不得成鏡。坐禪豈得作
佛。曰如何即是。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
牛即是。一無對。讓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
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
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
如飲醍醐。禮拜。問曰。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曰汝
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
故。當見其道。曰道非色相。云何能見。曰心地法眼。能
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曰有成壞否。曰若以成
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
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一蒙開示。心
意超然。侍奉九秋。日益玄奧○玄覺。住溫江。學者輻
[030-0616a]
輳。號真覺。開元二年十月日。辭眾端坐入滅。覺甞著
證道歌。感定中觀見。字字皆成金色。時有梵僧。傳歸
西竺。翻成梵筴。稱為東土大乘經。歌曰。君不見絕學
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
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虗出沒。證實相無人法。
剎那滅却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
劫。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
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
覔。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誰無念誰無
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
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寞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
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
情徵。直捷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摩尼珠人
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
色非色。淨五眼得五力。惟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
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
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顇骨剛人不顧。窮釋子
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被縷褐。道則心
藏無價珍。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恡。三身四
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
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從
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
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
[030-0616b]
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宗亦通說亦通。定
慧圓明不滯空。非伹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
天龍寂聽生欣悅。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行亦禪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
閒。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
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
憂喜。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䆳長松下。優游靜坐野
僧家。閴寂安居實瀟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
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虗空。勢力盡箭
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
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
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
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降龍鉢
解虎錫。兩股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虗事持。如來寶
杖親蹤跡。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
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
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明非內外。豁達
空撥因果。莾莾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
避溺而投火。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
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
繇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大
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𦦨。非伹能摧外道心。早
[030-0616c]
曾落却天魔膽。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龍
象蹴蹋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
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徧含一切
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
我性。我性還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
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超却三祇劫。一切數
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虗
空沒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覔即知君不可見。取不
得捨不得。不可得中祇麼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
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或是
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吾早曾經多劫修。不
是等閒相誑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
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
提達磨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
一性如來體自同。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嗟末法惡時世。
眾生福薄難調治。去聖遠兮邪教深。魔強法弱多怨
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
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
法輪。栴檀林無別樹。鬱密森沉師子住。境靜林閒獨
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師子兒眾隨後。三歲即能大
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虗開口。圓頓教勿
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
[030-0617a]
斷常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即龍女
頓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墜。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
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
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虗行。多
年枉作風塵客。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
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亦愚癡亦小騃。空
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虗揑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
空。未了先須償宿債。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
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勇施犯重
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懞懂
頑皮靻。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有二比
丘犯婬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
赫日銷霜雪。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河沙也無極。四事
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
句了然超百億。法中王最高勝。河沙如來同共證。我
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了了見無一物。亦
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假
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日可冷月可熱。眾
魔不能壞真說。象駕崢嶸謾進塗。誰見螗螂能拒轍。
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
蒼。未了吾今為君決○淨居寺尼玄機。甞習定於平
陽大日山石窟中。與兄玄覺。同參六祖。因著圓明歌。
與證道歌。相表裏。後倒立而化。法屬以顛倒呵之。應
[030-0617b]
聲而仆。將塟之夕。為風雷所移。越二日有自大日山
來者云。是夕空中有簫磬聲機之柩。巳厝峯上。其徒
迎舍利。歸寺建塔。號圓明○希遷。端州陳氏子。生而
狥齊。既冠然諾自許。後造曹溪得度。問祖和尚百年
後。某當依附何人。曰尋思去。祖歿。遷每於靜處。端坐
思惟。首座曰。汝師巳逝。空坐奚為。曰我稟遺誡。故尋
思耳。座曰。汝有師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緣在彼。
師言甚直。汝自迷耳。遷聞語。便辭龕。直往青原。參行
思。思曰。子何方來。曰曹溪。曰將得甚麼來。曰未到曹
溪亦不失。曰若恁麼用去。曹溪作甚麼。曰若不到曹
溪。爭知不失。又曰。曹溪大師。還識和尚否。曰汝今識
吾否。曰識。又爭能識得。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遷又
問。和尚自離曹溪。甚麼時至此間。曰我却知汝早晚
離曹溪。曰希遷不從曹溪來。曰我亦知汝去處也。曰
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復問遷。汝甚麼處來。曰
曹溪。思乃舉拂子曰。曹溪還有這箇麼。曰非但曹溪。
西天亦無。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曰未
在更道。曰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學人。曰不辭
向汝道。恐巳後無人承當。


丙辰嵩嶽元珪禪師入寂慧安法嗣五祖旁出



元珪。住嵩嶽。開元四年。囑門人曰。吾始居寺東嶺。吾
滅。汝必置吾骸於彼。言訖。若委蛇焉。


丁巳慧忠禪師住南陽白崖山



慧忠。諸暨冉氏子。得法六祖。住南陽白崖山黨子谷。
[030-0617c]
示眾。禪宗學者。應遵佛語一乘了義。契自心源。不了
義者。互不相許。如獅子身蟲。夫為人師。若涉名利。別
開異端。則自他何益。如世大匠。斤斧不傷其手。香象
所負。非驢所堪。忠一日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喚。
侍者三應。忠曰。將謂我孤負汝。却是汝孤負我。


壬戌法欽參玄素禪師



法欽。崑山朱氏子。世服儒業。母孕時夢。蓮生戶樞。取
一花繫於衣帶。窹乃惡葷餌。既誕。形貌奇偉。神色朗
徹。好以佛事為兒戲。年二十二。赴京應選。道繇丹徒。
憩鶴林寺。玄素見而異之。問曰。子何之。曰將求仕於
上京。曰雖有五等之爵。不如三界之尊。曰可學乎。曰
觀子神氣。幾於生知。若肯出家。必悟如來知見。欽遂
裂縫掖。刻苦親依。素深器之。謂門人法鏡曰。此子當
大弘吾法。蔚為人師。欽日夜奮勵。三學該鍊。一日請
素。示其法要。素曰。無人得我法。曰以何傳。曰我法實
無可傳者。欽頓釋疑滯。久之辭去曰。汝乘流而行。遇
徑即止。遂南行。受具於餘杭龍泉寺。


素延陵人。名法
照。牛頭智威法嗣。居京口鶴林寺。


○馬祖道一闡化江西南嶽讓法嗣



開元十年。道一闡化於江西。懷讓問眾曰。道一為眾
說法否。曰巳為眾說法。曰總未見人持箇消息來。因
遣一僧。往囑曰。待伊上堂時。汝但出問。作麼生。待伊
道底。言語記將來。僧去。一如讓旨。迴謂讓曰。馬師云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不曾少鹽醬。讓深然之。
[030-0618a]


佛祖綱目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