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2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唐-義淨 (master)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第十六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惡性違諫學處第十三



爾時薄伽梵在憍閃毘國瞿師羅園。時具壽
闡陀既犯罪已不如法說悔,時親友苾芻見
其如是,為欲令其利益安樂,告言:「具壽闡陀!
汝所犯罪應如法說悔。」答言:「若犯罪者,彼即
自當如法說悔。」親友告曰:「汝身犯罪,欲令誰
[016-0707b]
悔?」答曰:「有追悔者彼當說悔。」告曰:「汝既犯罪,
應生追悔。」答曰:「諸具壽!莫向我說若好、若惡,
我亦不向諸具壽說若好、若惡。具壽止!莫勸
我、莫論說我。諸具壽!汝種種姓、種種類而來
出家,猶如種種樹葉風吹一處。然具壽等亦
復如是,因我世尊證無上覺,汝種種姓族來
求出家。」時苾芻聞彼闡陀作如是說,咸生嫌
賤作如是語:「云何苾芻與諸苾芻,同一佛法、
同一學處,如法如律他諫悔時,自身不受諫
語?」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曰:
「汝諸苾芻!應別諫闡陀,若更有餘類,亦應如
是諫:『汝闡陀!與苾芻同一佛法、同一學處,如
法如律而諫悔時,莫自身不受諫語。具壽!自
身當受諫語。諸苾芻如法如律諫汝,汝亦如
法如律諫諸苾芻,展轉相諫、展轉相教、展轉說
悔,如是如來、應、正等覺苾芻僧眾便得增長。
具壽!汝莫違諫。』」時諸苾芻聞佛教已,白佛言:
「如是。世尊!」即如佛教諫彼闡陀,廣說如前,乃
至汝莫違諫。時諸苾芻別諫之時,具壽闡陀
如前所說堅執而住,云:「唯此事實,餘皆虛妄。」
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大德!我等如
佛所教,已作別諫諫彼闡陀,彼苾芻如前所
說堅執而住,云:『我所言,其事實爾,餘皆虛妄。』」
世尊告曰:「汝等應作白四羯磨諫彼闡陀,若
更有餘亦應如是諫。敷座鳴揵稚如常集
眾,眾集已令一苾芻應如是作:


「『大德僧伽聽!此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說
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自不受語作
如是說:「汝諸具壽!莫向我說若好、若惡,我
[016-0707c]
亦不向諸具壽說乃至少許若好、若惡。諸具
壽止!莫諫我。」時諸苾芻便為別諫。別諫之時,
闡陀遂便堅執其事,作如是語:「我說是實,餘
皆虛妄。」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
今以白四羯磨諫彼闡陀:「汝具壽闡陀,諸苾
芻於佛所說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
莫自身不受諫語作如是說:『諸具壽!莫向我
說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具壽說,乃至少許
若好若惡。』具壽闡陀!汝今應捨自身不受諫
語,白如是。」』次作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說
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自不受語作
如是說:「汝諸具壽!莫向我說若好若惡,我亦
不向諸具壽說,乃至少許若好若惡。諸具壽
止!莫諫我。」時諸苾芻便為別諫。別諫之時,闡
陀遂便堅執其事,作如是語:「我說是實,餘皆
虛妄。」僧今以白四羯磨諫彼闡陀:「諸苾芻於
佛所說學處經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莫自
不受諫語作如是說:『諸具壽!莫向我說若好、
若惡,我亦不向諸具壽,說乃至少許若好若
惡。』具壽闡陀!汝今應捨自身不受諫語。」若諸
具壽忍許,僧與具壽闡陀作白四羯磨曉喻
其事:「汝具壽闡陀!諸苾芻於佛所說學處經
中如法如律正諫之時,莫自身不受諫語。具
壽!自身當受諫語。諸苾芻如法如律諫具壽,
具壽亦如法如律諫諸苾芻,如是如來、應、正
等覺苾芻僧眾便得增長,謂由展轉相諫、展
轉相教、展轉說悔故。汝具壽闡陀!應捨自身
不受諫語、違僧諫事。」者默然,若不許者說。
[016-0708a]
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結文准
知。


時諸苾芻受佛教已,依法而諫當諫之時,闡
陀苾芻如前所說,而云:「我說實爾,餘皆虛妄。」
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大德!我等奉
教以白四法諫闡陀時,然彼不受諫語,而云:
『我說實爾,餘皆虛妄。』」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
苾芻眾,知而故問,廣說如前:「汝闡陀!何故堅
執不捨?」種種呵責已,乃至「我觀十利,為諸弟
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惡性不受人語,諸苾芻於佛所說
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不受諫語,言:『諸
大德!莫向我說少許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
大德說若好、若惡。諸大德止!莫勸我、莫論說
我。』諸苾芻語是苾芻言:『具壽!汝莫不受諫語,
諸苾芻於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應受
諫語。具壽如法諫諸苾芻,諸苾芻亦如法諫
具壽,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佛聲聞眾便得增
長共相諫誨。具壽!汝應捨此事。』諸苾芻如是
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
時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
伽伐尸沙。」


若復苾芻者,謂是闡陀,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惡性不受人語者,若善苾芻以隨順言不違
正理正勸諫時,自用己情不相領納。


諸苾芻
者,謂此法中人。


於佛所說戒經中者,佛謂大
師,於戒經中說四波羅市迦、十三僧伽伐尸
沙、二不定、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九十波逸
底迦、四波羅底提舍尼眾多學法、七滅諍法。
[016-0708b]
經者,是比次略詮義。依如是等法律勸誨之
時,不受他語自守惡性堅執而住。


諸大德莫
向我說若好若惡等者,謂好事不須勸、惡事
勿相遮,此等皆是別諫之詞。


大德止者,更重
慇懃彰不受語,乃至三諫廣說如前。


此中犯
相其事云何?知諸苾芻如法諫時,得罪輕重
亦如前說。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白佛言:「世尊!此闡陀苾
芻有何因緣,依託如來族望勢力,對諸善好
苾芻前自恃傲慢作𣣋辱語?」佛告諸苾芻:
「闡陀苾芻非但今日恃託我故慢諸苾芻,於
過去世亦恃託我,於諸善好婆羅門居士中,
自衒己身亦為憍慢。汝今應聽!於往昔時石
砌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月子,於同類族娶女
為妻,未久之間便誕一息,與其立字名為月
光。年漸長大,頗知家業。後於異時,其婆羅門
身嬰病苦,彼之妻子捨而不問。其家有婢作
如是念:『此婆羅門於日日中百過舉手,以求
衣食資給我等,今遭病苦妻子不問。彼既是
我曹主,不相看侍是所不應。』即便往詣醫人
之處,告言:『賢首!仁識月子婆羅門不?』醫人報
言:『我先曾識,今者如何?』其婢報曰:『今遭病苦,
妻子不問。仁今為我,可處藥方。』醫人答曰:『彼
之妻子既其不問,更有何人為作瞻養?』婢曰:
『唯我看侍。』醫人即為依病處方。婢親供給,蒙
加藥餌,病得痊瘳。時婆羅門便生是念:『我遭
疾苦妻子不問,我今得活皆是使女之恩,既
有劬勞寧容不報。』命使女曰:『賢首!我遭病苦,
妻子不問。我今得活,皆是汝恩。汝欲何求?皆
[016-0708c]
隨所願。』使女答曰:『大家!若於我處存私愛者,
幸能降意共我交歡。』婆羅門曰:『汝今何用作
此交歡?我當與汝五百金錢,放汝為良長無
賤稱。』使女答曰:『大家!我雖蒙放不免賤名,有
愍念心交歡是勝。』婆羅門曰:『隨汝所願,月期
若過身淨之時可來報我。』後於異時月期身
淨,即便白主:『我今身淨。』是時家主共行交密,
便即有娠。時婆羅門婦既自審察,知夫與婢
竊有交通,即於婢所鞭打楚毒特異常時,弊
衣麁食不充身口。使女自念:『豈有薄福有情
託我胎內,初有娠日婆羅門婦即便於我加
其杖木與惡衣食。』後時月滿便誕一男,使女
生念:『此是薄福有情,初有娠日婆羅門婦極
加楚毒,令我衣食不自充軀,若其長大飢貧
更甚。』作是念已即取孩兒,置浣盆中欲棄於
外。時婆羅門見而問曰:『賢首!此浣盆內是何
物耶?』答言:『無物。』婆羅門曰:『可將來看。』乃見盆
內有新生孩子,問言:『汝欲棄耶?』使女悲啼而
告之曰:『此薄福物,處胎之後大家即便倍增
嚴酷,弊衣惡食不自充軀,若其長大飢貧更
甚,由此因緣我今欲棄。』婆羅門曰:『此復何辜?
是我之過。』美言慰喻令其收養,報其婦曰:『汝
豈不憶我前遭病命在須臾,而汝及子皆不相
問。我於今日得存命者,皆是使女恩養之力。
汝若於此好惡共同者善,若不爾者我當立
彼以為家長,汝為婢使令相供給。』時彼婦女
既聞是語,即便驚懾遂生私念:『此婆羅門稟
性暴惡,我不依教當被𣣋辱。』報其夫曰:『我
實不知,此之使女君有私愛,從今已去乃至
[016-0709a]
戲笑亦不敢麁言。』而彼孩子由浣盆中欲棄
於外,家人因此名作浣盆。其浣盆孩子凡所
餐膳與父同食,有請喚處携以俱行。


「後於異
時其婆羅門身嬰疾病,告長子月光曰:『我亡
之後汝無所乏,浣盆童子年在幼稚,當須憂
念苦樂是同。』于時月光敬受父教。其父雖加
藥餌不見瘳損,因即命終。如有頌曰:


「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墮落;
 合會終別離,
 有命咸歸死。』」



「時婆羅門既身亡已,妻子親族悲號啼泣,以
雜色繒綵嚴飾喪輿,送往屍林如法燒已,還
歸本處懷憂而住。于時月光命浣盆曰:『爾來
共我一處同食。』其母報曰:『汝不應共婢兒同
食。』兒告母曰:『比來常云是我之弟,如何今
日忽作婢兒?』便報子曰:『汝父在時稟性暴惡,
誰復敢對喚作婢兒?』于時浣盆聞斯語已,往
親母所白其母曰:『我豈實是婢所生耶?』母便
報曰:『皆由往業,誰復婢兒強弱相𣣋自是常
事,此婆羅門婦極是惡行,汝今宜可自活他
鄉。』于時浣盆即便辭母客遊他邑,即自改名
號為月靜。


「是時月靜漸次遊行至室羅伐城,
時此城中有大臣婆羅門,唯有一女儀容端
正人所樂觀,年漸長成可為婚禮。時婆羅門
遂作是念:『我之少女不求族望、不覓錢財、不
為容色而作婚娉。若其有人能於我所學四
明論善通達者,我當娉之。』是時月靜客遊他
鄉情存學業,詣婆羅門所而白之曰:『我今意
欲就大師處習四明論。』問曰:『汝從何來?』答曰:
『我從石砌城來。』問曰:『彼城人物汝並識不?』答
[016-0709b]
云:『我識。』問曰:『汝識大婆羅門月子不?』月靜聞
已不覺啼泣,彼便問曰:『汝何故啼?』答云:『彼是
我尊,身已亡歿。』師報之曰:『彼是我友,久與別
離,今已云亡,誠可悲悼。』因即攝受。彼便銳意
勤學四明,稟性聰敏未盈歲月,於所習論咸
皆洞曉。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我有宿願,所生
之女不求族望、不覓錢財、不為容色,若其有
人能於我所學四明論善通達者,我當娉之。』
即便以種種瓔珞嚴飾其女,召命宗親門設
火祀,左手携女右手持瓶,以吉祥水注月靜
手,而告之曰:『摩納婆!今我以女授汝為妻。』月
靜受之旋火三匝,餘婆羅門同聲呪願:『願得
長壽無病,宗門吉昌。』即便廣設賓會共成婚
禮。為大臣愛念,撿挍家室,所有取與咸皆委
付。其家巨富多有珍財,遠近商人無不臻湊。


「時有石砌城商人,持諸貨物到室羅伐城,便
見浣盆共相謂曰:『此之浣盆今者乃作大臣
女夫,善習眾藝其家巨富多有資財,貧富無
恒、業命何定?』時諸商人既交易已,持諸貨物
還石砌城,告月光云:『我於室羅伐城見汝弟
浣盆,善四明論為大臣女婿,其家巨富多有
財產。』彼兄聞已便告母曰:『我聞浣盆在室羅
伐,勢力豪富有異常人。』其母聞之情生不喜。
後於異時月光家資漸見貧悴,母便告曰:『如
汝前聞浣盆者是汝之弟,彼既巨富汝宜往
看,所有錢財或容相濟。』月光報曰:『前云婢兒,
今成兄弟。』不違母命便往室羅伐城。


「于時浣
盆聞有大兄其名月光,與諸商旅來至此城,
即便疾往商人之處,既迎見已歡喜跪拜,而
[016-0709c]
白兄曰:『我自立名名為月靜,浣盆之字勿復
口陳。』兄答:『如是。』便引其兄詣所住宅,報其婦
曰:『此是我大兄,汝可存心好須供侍。』婦既
聞已依教供給。其月光器量溫雅易為共住,
浣盆稟性獷暴難可祇承,於妻室處常行楚
毒,于時新婦便白月光曰:『伯於家弟一乳所
資,何意伯則寬恕仁慈,弟乃剛獷惡性?』伯便
報曰:『家弟稟性如是,汝復未誦家呪,緣此苦
楚共相煎迫。』婦言大伯:『幸願恩慈賜我家呪。』
于時月光說伽他曰:


「 「『明呪不惠人,
 以呪換方與;
 或時得承事,
 或復獲珍財;
 若不如是者,
 縱死不傳授。』」



「婦言:『大伯!奉上幾物得稱本情?』其伯答曰:『得
五百金錢以呪相與。』其婦即便以五百金錢
奉而禮足,請曰:『幸願恩慈賜我家呪。』其伯報
曰:『待我歸日當可持來。』婦既蒙許情欣明呪,
語其夫曰:『仁之家兄久至於此,何不發遣令
還故居?』夫云:『賢首!汝辦路糧并設飲食,我求
商旅資贈行人。』即便出外求覓商旅,新婦遂
持五百金錢求請法術,伯受物已即說呪曰:


「 「『半城人共悉,
 親族並皆知;
 浣盆應默然,
 莎訶更勿語。』」



「說明呪已報新婦曰:『此呪義深汝當熟誦,如
其我弟更鞭打時,即便報曰:「且勿行杖待我
為誦家呪。」若問呪義,便可答言:「若更瞋呵,我
當廣說。」』其夫出外覓得商旅,如法贈送月光
歸鄉,還來舍內。其婦生念:『我雖得呪,未知驗
不?我今可試。』洗浴之具並不預安,飲食所
[016-0710a]
須亦不為辦,夫從索水,報曰:『無水。』『我今極
飢可與飲食。』報言:『食亦未作。』即便瞋怒而罵
之曰:『比為兄在我不治汝。』遂便舉手欲打其
妻,妻曰:『君宜且止,聽誦家呪。』報言:『誦看。』即
說呪曰:


「 「『半城人共悉,
 親族並皆知;
 浣盆應默然,
 莎訶更勿語。』」



「夫便問曰:『此之明呪,其義云何?』答曰:『若更打
我,當說其義。』夫曰:『若不說義,更不相打。』浣盆
從此掩氣無言。


「汝諸苾芻!往時月子婆羅門
者即我身是,彼浣盆者即闡陀是。往時恃我
族望欺誑於人,今者還恃我宗欺諸同梵行
者。是故汝諸苾芻!不應憑恃勢力欺蔑於人,
當自攝心謙下而住。」


諸大德!我已說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九初便
犯,四至三諫。若苾芻隨一一犯故覆藏者,隨
覆藏日,眾應與作不樂波利婆沙。行波利婆
沙竟,眾應與作六夜摩那[卑*也]。行摩那[卑*也]竟,餘
有出罪,應二十僧中出是苾芻罪。若少一人
不滿二十眾,是苾芻罪不得除,諸苾芻皆得
罪。此是出罪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問。諸大德!我知眾清淨,
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二不定法



攝頌曰:


「 若在屏障中,
 堪行婬欲處,
 及在非障處,
 無有第三人。」



爾時世尊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
具壽鄔陀夷,日初分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
[016-0710b]
次至故二笈多舍。是時笈多逢見鄔陀夷來,
即為敷設妙好床座,進而迎曰:「善來大德!此
處床座宜應就坐。」時鄔陀夷即便就坐,笈多
禮已,遂與鄔陀夷壓膝而坐為聽法故,時鄔
陀夷即以美妙言辭為其說法。時鹿子母毘
舍佉,聞說法聲作如是念:「此是大德鄔陀夷,
為彼笈多以妙言辭而宣法要,美如新蜜。我
當就彼聽其說法。」時毘舍佉即詣笈多處,見
與鄔陀夷壓膝而坐。見已生念:「此非出家人
之所應作,若有不信之人見斯事者,定謂苾
芻與女人於私屏處共行非法,長眾譏嫌。我
今宜可以此因緣白世尊知。」時毘舍佉便詣
佛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具以上事而白世
尊:「唯願世尊,從今已去為諸聖眾制其學處,
令生憶念不應屏處獨與女人一處而坐,慈
愍故!」


爾時世尊受毘舍佉請已默然而住,時毘舍
佉見佛默然禮已而去。爾時世尊以此因緣
集苾芻眾,為二事故:一者為令我諸聲聞弟
子識知此事不應作故;二者制諸學處故。爾
時世尊知而故問,廣說如前,乃至「我觀十
利,為諸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於屏障堪行婬處
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三法中隨一而說:若
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
坐苾芻自言其事者,於三法中應隨一一法
治:若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
迦;或以鄔波斯迦所說事治彼苾芻。是名不
定法。」
[016-0710c]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獨者,唯獨苾芻。


一女人者,更無餘伴女、男、黃
門。女人者,若婦、童女堪行不淨行。


在屏障者,
有五種屏處:一、牆,二、籬,三、衣,四、叢林,五、闇夜。


坐者,若床、若座乃至高一尋內。


堪行婬處者,
謂處堪作不淨行事。


有正信鄔波斯迦者,謂
於佛法僧深起敬心得不壞信,於四真諦無
有疑惑得見諦果,假令失命因緣不故妄語。


言三法者,是舉數也。


隨一一法說者,謂四他
勝、十三僧殘、九十墮罪,於此罪中隨一有犯。
然此正信鄔波斯迦於罪不識,亦復不識犯
罪因起,但見彼苾芻自稱得上人法,共女人
身相觸、或時飲酒、掘地、壞生、或非時食。此是
不定,事無揩准故,彼苾芻應如法治令其說
悔。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正信鄔波斯迦云:
「我見彼苾芻共女人獨行,不見住坐臥。」或云:
「我見行住非坐臥。」或云:「見行住坐非臥。」或云:
「見行住坐臥。」者,此等皆依鄔波斯迦所說治
之。若正信鄔波斯迦,見彼苾芻與女人共行
住等,對問之時而苾芻不臣其事者,應與
覓罪相羯磨。應如是與。敷座鳴槌,先為言白
眾,眾既集已令一苾芻作其羯磨。


佛告諸苾芻:「其覓罪自相,苾芻所有行法我
今當說。彼得法已,不應與人出家及受圓具
及作依止,不畜求寂,雖是先畜不應與受圓
具。若見他苾芻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不
應詰責、與作憶念。不應教授苾芻,不應教授
苾芻尼,設先差者亦不應往。不共作褒灑陀
及隨意事,不作單白、白二、白四。若更有餘解
[016-0711a]
毘奈耶者,不於眾中說毘奈耶。其得法苾芻
不依教者得越法罪。若此苾芻心生恭敬隨
順無違者,應於界內從眾乞解。若眾知彼人
悉皆依實無違背者,應為作解。同前集僧已,
其得法苾芻如常威儀致敬已,於上座前蹲
居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伽聽!我名某甲,
僧伽與作覓罪自相法。我心恭敬隨順無違,
今於界內從眾乞解。眾僧為我作羯磨者,其
事皆捨不敢違逆,唯願僧伽為我解覓罪自
相羯磨,慈愍故!』如是再三。次一苾芻為作羯
磨。」


其不定法,初與第三事多相似,於中別
者,即如初在室羅伐城,鄔陀夷苾芻與故二
笈多是起犯人,鹿子母毘舍佉鄔波斯迦而
說其事。第二在王舍城,室利迦苾芻長者
婦善生,鄔褒灑陀鄔波斯迦前據三事,是堪
行婬屏障之處。後是二事在不堪行婬處,此
為異相。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非屏障不堪行婬
處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二法中隨一而說:
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坐苾芻自言
其事者,於二法中應隨一一法治。彼苾芻若
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或以鄔波斯迦所
說事治彼苾芻。是名不定法。」二不定法竟。


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



初攝頌曰:


「 持離畜浣衣,
 取衣乞過受,
 同價及別主,
 遣使送衣直。」



有長衣不分別學處第一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諸苾芻
[016-0711b]
多畜三衣,每於嚼齒木時、洗濯手足、禮拜二
師及禮世尊、掃灑寺宇或塗牛糞、或入村乞
食、或噉飲食受教聽法,於此等時各別著衣,
舒張卷疊多有營務,廢修善品讀誦思惟。時
諸少欲苾芻見共嫌恥:「云何苾芻多畜長衣
廢修正業?」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
集諸苾芻廣說如前,問知實已種種呵責:「多
欲不足難養難滿。」讚歎少欲知足易養易滿,
知量而受修杜多行。告諸苾芻曰:「廣說乃至
我觀十利,為諸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說:若
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衣分
別應畜。若不分別而畜者,泥薩祇波逸底
迦。」


如是世尊為諸聲聞弟子制學處已,佛在王
舍城竹林中住。爾時具壽大迦攝波,在此城
側阿蘭若小室中住。時有居士每於長夜作
如是念:「善哉!我於何時得遇大迦攝波,彼是
人天之所供養。我當施食,以一上衣手為被
服。而此願未滿。」時彼居士便持上衣詣具壽
阿難陀處,作如是語:「大德阿難陀!頗知聖者
大迦攝波今在何處?」阿難陀報曰:「賢首!我聞
聖者在阿蘭若小室中住。」居士曰:「大德!聖者
何時當見來此?」阿難陀報曰:「不久當至,於十
五日長淨之時定當至此。」居士曰:「大德知時,
我於長夜作如是念:『慶哉!我於何日得遇大
迦攝波,彼是人天之所供養。我當施食,以一
上衣手為被服。我有此願猶未滿足。』大德!我
擬施衣現持至此,既居俗累多有嬰纏,幸願
大德見迦攝波來,為持此衣以申供養,哀愍
[016-0711c]
我故而披著之。」時阿難陀便作是念:「我受衣
者違世尊教,若不受者障施主福。大迦攝波
又闕衣利,我今持衣往問世尊,世尊以此為
緣當有開許。」時阿難陀為受其衣,居士辭去。
阿難陀便持彼衣詣世尊所,禮雙足已具以
白佛。佛告阿難陀:「善哉!善哉!阿難陀!我未聽
者今汝預知。若有婆羅門居士施苾芻衣者,
彼諸苾芻須應為受,應捨舊衣當持新者。」時
諸苾芻雖聞此語仍未解了,所捨舊衣欲何
所作?佛言:「所有舊衣及餘長衣,應於親教師
及軌範師處,作委寄想而持用之。」時諸苾芻
不為分別經久持畜,世尊知已告諸苾芻曰:
「我觀十利,重為汝等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衣
齊十日,不分別應畜。若過畜者,泥薩祇波
逸底迦。」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者,有作
衣竟非出羯恥那衣、有出羯恥那衣非作衣
竟、有出羯恥那衣作衣亦竟、有非作衣竟非
出羯恥那衣。初句者,若苾芻浣染縫刺作衣
已竟,然僧未出羯恥那衣。第二句者,若苾芻
作衣未竟,僧已出羯恥那衣。第三句者,若
苾芻作衣已了,僧復出羯恥那衣。第四句者,
若苾芻作衣未竟,羯恥那衣未出。


言得長衣
齊十日者,謂是十夜。長衣者,謂受持衣外別
有餘衣,作分別法應畜。


若過畜泥薩祇波逸
底迦者,此物應捨,其罪應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月一日得衣,苾
芻於十日內,應持應捨、應作法應與他。若
[016-0712a]
不持不捨、不作法不與他,至十一日明相出
時,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一日得衣、二日不得衣,三日得衣乃
至十日得衣,不為持等,至十一日明相出,九
日中所得衣,皆泥薩祇波逸底迦。如是乃至
八日等所得衣,作句日數多少准事應知。


若苾芻一日得衣、二日得衣,彼苾芻於十日
內,前所得衣應持,後所得衣應捨等;或可
翻此,若不作法,至十一日明相出時,二日中
所得衣,皆泥薩祇波逸底迦。如是乃至三日
等得衣准事應知。


若苾芻一日得二衣,乃至
二日等得衣,應同前作法。若不作法,至十一
日明相出,皆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一日得眾多衣,若前若後應持一衣,
餘皆作法。若不作法,至十一日明相出時,皆
泥薩祇波逸底迦。


若苾芻一日得眾多衣,二
日已去亦得眾多衣,作法同前。若不作法,至
十一日明相出時,得罪同前。此等皆是由前
染後相續生過故。若苾芻犯泥薩祇衣,此衣
不捨,不經宿,其罪不說悔,若得餘衣皆犯
捨墮。


若苾芻其泥薩祇衣雖捨,而不經宿,罪
不說悔,餘所得衣並犯捨墮。


若捨衣、經宿而
罪不說悔,得所餘衣並犯捨墮,由前染故。



苾芻畜長衣已犯捨墮不為三事,凡所得衣、若
鉢鉢絡、水羅腰絛,乃至隨有所得沙門資具
養命之緣,並泥薩祇波逸底迦,由前染故。若
捨衣、經宿、其罪說悔,得所餘衣並皆無犯。又
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如此初戒
所明犯相、三事法式,自餘諸戒,相似之事,更不重言。其不同者,隨事別出

[016-0712b]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