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40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王冰 (master)


[029-001a]
黄帝内經素問補註釋文卷之二十九宜五
    唐太僕令啓玄子王氷次註
    宋光禄卿直祕閣林億等校正
    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大奇論篇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爲腫
 滿謂脉氣滿實也腫謂癰腫也藏氣滿乃
 如是
肺之雍喘而兩胠滿
 肺藏氣而外主息其脉支别者從肺系横
[029-001b]
 岀腋下故喘而兩胠滿也○新校正云詳
 肺雍肝雍腎雍甲乙經俱作癰
肝雍兩胠滿卧則驚不得小便
 肝之脉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上
 貫肝鬲布脇肋故胠滿不得小便也肝主
 驚駭故卧則驚
腎雍脚下至少腹滿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脚下作胠下脚當作
 胠不得言脚下至少腹也
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029-002a]
 衝脉者經脉之海與少陰之絡俱起於腎
 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内廉斜入膕中循胻
 骨内廉并少陰之經下入内踝之後入足
 下其上行者出齊下同身寸之三寸故如
 是若血氣變易爲偏枯也
心脉滿大癇瘛筋攣
 心脉滿大則肝氣下流熱氣内薄筋乾血
 涸故癇瘛而筋攣
肝脉小急癇瘛筋攣
 肝養筋内藏血肝氣受寒故癇瘛而筋攣
[029-002b]
 脉小急者寒也
肝脉騖暴有所驚駭
 騖謂馳騖言其迅急也陽氣内薄故發爲
 驚也
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肝氣若厥厥則脉不通厥退則脉復通矣
 又其脉布脅肋循喉嚨之後故脉不至若
 瘖不治亦自已
腎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爲瘕
 小急爲寒甚不鼓則血不流血不流而寒
[029-003a]
 薄故血内凝而爲瘕也
腎肝并沉爲石水
 肝脉入陰内貫少腹腎脉貫脊中絡膀胱
 兩藏并藏氣熏衝脉自腎下絡於胞令水
 不行化故堅而結然腎主水水冬冰水宗
 於腎腎象水而沉故氣并而沉名爲石水
 ○新校正云詳腎肝并沉至下并小弦欲
 驚全元起本在厥論中王氏移於此
并浮爲風水
 脉浮爲風下焦主水風薄於下故名風水
[029-003b]
并虚爲死
 腎爲五藏之根肝爲發生之主二者不足
 是生主俱微故死
并小弦欲驚
 脉小弦爲肝腎俱不足故爾
腎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爲疝
 疝者寒氣結聚之所爲也夫脉沉爲實脉
 急爲痛氣實寒薄聚故爲絞痛爲疝
心脉搏滑急爲心疝肺脉沉搏爲肺疝
 皆寒薄於藏故也
[029-004a]
三陽急爲瘕三陰急爲疝
 太陽受寒血凝爲瘕太陰受寒氣聚爲疝
二陰急爲癇厥二陽急爲驚
 二陰少陰也二陽陽明也○新校正云詳
 三陽急爲瘕至此全元起本在厥論王氏
 移於此
脾脉外鼓沉爲腸澼乆自已
 外鼓謂鼓動於臂外也
肝脉小緩爲腸澼易治
 肝脉小緩爲脾乘肝故易治
[029-004b]
腎脉小搏沉爲腸澼下血
 小爲陰氣不足摶爲陽氣乘之熱在下焦
 故下血也
血温身熱者死
 血温身熱是陰氣喪敗故死
心肝澼亦下血
 肝藏血心養血故澼皆下血也
二藏同病者可治
 心火肝木木火相生故可治之
其脉小沉濇爲腸澼
[029-005a]
 心肝脉小而沉濇者澼也
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腸澼下血而身熱者是火氣内絶去心而
 歸於外也故死火成數七故七日死
胃脉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脉小堅急皆鬲偏

 外鼓謂不當尺寸而鼓擊於臂外側也
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陽主左陰主右故爾陰陽應象大論曰左
 右者陰陽之道路此其義也
[029-005b]
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
 偏枯之病瘖不能言腎與胞脉内絶也胞
 脉繫於腎腎之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
 循喉嚨俠舌本故氣内絶則瘖不能言也
其從者瘖三歲起
 從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也病順左右而
 瘖不能言三歲治之乃能起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以其五藏始定血氣方剛藏始定則易傷
 氣方剛則甚費易傷甚費故三歲死
[029-006a]
脉至而搏血血刃身熱者死
 血衂爲虚脉不應搏今反脉摶是氣極乃
 然故死
脉來懸鈎浮爲常脉
 以其爲血衂者之常脉也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
 喘謂卒來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狀也
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所謂暴厥之候如此
脉至如數使人暴驚
[029-006b]
 脉數爲熱熱則内動肝心故驚
三四日自已
 數爲心脉木被火干病非肝生不與邪合
 故三日後四日自除所以爾者木生數三
 也
脉至浮合
 如浮波之合後至者凌前速疾而動無常
 候也
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
微見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
[029-007a]
奪也草乾而死
 薪然之火焰瞥瞥不定其形而便絶也焰/弋
 念/切
脉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虚也木葉落而死
 如散葉之隨風不常其狀○新校正云按
 甲乙經散葉作叢棘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腎氣予不
足也懸去棗華而死
 脉塞而鼓謂纔見不行旋復去也懸謂如
 懸物物動而絶去也
[029-007b]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如珠之轉是謂九泥
脉至如横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長而堅如横木之在指下也
脉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
而死不言可治
 胞之脉繫腎腎之脉俠舌本今氣不足者
 則當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眞氣内絶去腎
 外歸於舌也故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
[029-008a]
日死
 左右傍至言如歷漆之交左右反戾○新
 校正云按甲乙經交漆作交棘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
氣味韭英而死
 如水泉之動但出而不入
脉至如頽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
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
 頽土之狀謂浮之大而虚耎按之則無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頽土作委土
[029-008b]
脉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
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如顙中之懸雍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
 本懸雍作懸離元起注云懸離者言脉與
 肉不相得也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
五藏菀熟寒熱獨并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
坐立春而死
 菀積也熟熱也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
[029-009a]
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脉至如
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聽是小腸
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脉至如華謂似華虚弱不可正取也小腸
 之脉上入耳中故常聽也
   脉解篇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

 脽謂臀肉也正月三陽生主建寅三陽謂
 之太陽故曰寅太陽也
[029-009b]
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
 正月雖三陽生而天氣尚寒以其尚寒故
 曰陰氣盛陽未得自次次謂立王之次也
故腫腰脽痛也
 以其脉抵腰中入貫臀過髀樞故爾
病偏虚爲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
所謂偏虚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虚爲跛

 以其脉循股内後廉合膕中下循腨過外
 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故也○新校
[029-010a]
 正詳王氏其脉循股内殊非按甲乙經太
 陽流注不到股内股内乃髀外之誤當云
 髀外後廉
所謂强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强上也
 强上謂頸項禁强也甚則引背矣所以爾
 者以其脉從腦出别下項背故也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以其脉支别者從巔至耳上角故爾
所謂甚則狂巅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
下虚上實故狂巔疾也
[029-010b]
 以其脉上額交巅上入絡腦還出其支别
 者從巅至耳上角故狂巅疾也頂上曰巔
所謂浮爲聾者皆在氣也
 亦以其脉至耳故也
所謂入中爲瘖者陽盛已衰故爲瘖也
 陽氣盛入中而薄於胞腎則胞絡腎絡氣
 不通故瘖也胞之脉繫於腎腎之脉俠舌
 本故瘖不能言
内奪而厥則爲瘖俳此腎虚也
 俳廢也腎之脉與衝脉并出於氣街循陰
[029-011a]
 股内廉斜入膕中循胻骨内廉及内踝之
 後入足下故腎氣因奪而不順則舌瘖足
 廢故云此腎虚也○新校正云詳王注云
 腎之脉與衝脉并出按甲乙經是腎之絡
 非腎之脉况王注痿論并奇病論大奇論
 并云腎之絡則此脉字當爲絡
少陰不至者厥也
 少陰腎脉也若腎氣内脫則少陰脉不至
 也少陰之脉不至則太陰之氣逆上而行
 也
[029-011b]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
所表也
 心氣逆則少陽盛心氣宜木外鑠肺金故
 盛者心之所表也
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
 足少陽脉循脅裏出氣街心主脉循胷出
 脇故爾火墓於戌故九月陽氣盡而陰氣
 盛也
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
故不可反側也所謂甚則躍者
[029-012a]
 躍謂跳躍也
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
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亦以其脉循髀陽岀膝外廉下入外輔之
 前直下抵絶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
 跗故氣盛則令人跳躍也
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
陽之陰也
 陽盛以明故云午也五月夏至一陰氣上
 陽氣降下故云盛陽之陰也
[029-012b]
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陽氣下陰氣升故云陽氣盛而陰氣加之
 也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
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
腫而股不收也
 以其脉下髀抵伏菟下入膝髕中下循胻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間又其支别者下
 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間故爾
所謂上喘而爲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
[029-013a]
客於藏府間故爲水也
 藏脾也府胃也足太陰脉從足走腹足陽
 明脉從頭走足今陰氣微下而太陰上行
 故云陰氣下而復上也復上則所下之陰
 氣不散客於脾胃之間化爲水也
所謂胷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陰氣
也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
 水停於下則氣鬱於上氣鬱於上則肺滿
 故胷痛少氣也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
[029-013b]
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
也所謂欲獨閉户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
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户牖而居
 惡喧故爾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
復爭而外并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新校正云詳所謂甚則厥至此與前陽明
 脉解論相通
所謂客孫脉則頭痛鼻劓腹腫者陽明并於
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劓腹腫
[029-014a]
也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
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陰氣太盛太陰始於子故云子也以其脉
 入腹屬脾絡胃故病脹也
所謂上走心爲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
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爲噫也
 按靈樞經說足陽明流注并無至心者太
 陰脉說云其支别者復從胃别上鬲注心
 中法應以此絡爲陽明絡也○新校正云
 詳王氏以足陽明流注并無至心者按甲
[029-014b]
 乙經陽明之脉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宜
 其經言陽明絡屬心爲噫王氏安得謂之
 無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以其脉屬脾絡胃上鬲俠咽故也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一月陰氣
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
衰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
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少陰者腎脉也腰爲腎府故腰痛也
[029-015a]
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
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
 以其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病如是
所謂色色
 新校正云詳色色字疑誤
不能乆立乆坐起則目𥆨𥆨無所見者萬物
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
方殺萬物陰陽内奪故目𥆨𥆨無所見也所
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
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
[029-015b]
曰煎厥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
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所
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所謂
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内奪故變於色也所謂
咳則有血者陽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
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厥陰所謂㿗疝婦
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
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腫也
 以其脉循陰股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故
 爾
[029-016a]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
萬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謂㿗癃疝膚脹者曰
陰亦盛而脉脹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所謂甚
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此一篇殊與前後經文不相連接别釋經
 脉發病之源與靈樞經流注略同所指殊
 異○新校正云詳此篇所解多甲乙經是
 動所生之病雖復少有異處大概則不殊
 矣
   刺要論篇
[029-016b]
黄帝問曰願聞刺要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
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
 道謂氣所行之道也
過之則内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
 過之内傷以太深也不及外壅以妄益他
 分之氣也氣益而外壅故邪氣隨虚而從
 之也
淺深不得反爲大賊内動五藏後生大病
 賊謂私害動謂動亂然不及則外壅過之
 則内傷既且外壅内傷是爲大病之階漸
[029-017a]
 爾故曰後生大病也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
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
髓者
 毛之長者曰毫皮之文理曰腠理然二者
 皆皮之可見也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内動肺肺
動則秋病温瘧泝泝然寒慄
 針經曰凡刺有五以應五藏一曰半刺半
 刺者淺内而疾發針令針傷多如拔髮狀
[029-017b]
 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然此其淺以應於
 肺腠理毫毛猶應更淺當取髮根淺深之
 半爾肺之合皮王於秋氣故肺動則秋病
 温瘧泝泝然寒慄也泝音素
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内動脾脾動則七十二
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脾之合肉寄王四季又其脉從股内前廉
 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别者復從胃别上鬲注心中故傷肉
 則痛脾脾動則四季之月病腹脹煩而不
[029-018a]
 嗜食也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謂三月六
 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後土寄王十八
 日也
刺肉無傷脉脉傷則内動心心動則夏病心

 心之合脉王於夏氣眞心少陰之脉起於
 心中出屬心系心包心主之脉起於胸中
 出屬心包平人氣象論曰藏眞通於心故
 脉傷則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刺脉無傷筋筋傷則内動肝肝動則春病熱
[029-018b]
而筋弛
 肝之合筋王於春氣針經曰熱則筋緩故
 筋傷則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弛緩弛
 猶縱緩也弛施是切
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内動腎腎動則冬病脹
腰痛
 腎之合骨王於冬氣腰爲腎府故骨傷則
 動腎腎動則冬病腰痛也腎之脉直行者
 從腎上貫肝鬲故脹也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胻酸體解㑊然不
[029-019a]
去矣
 髓者骨之充針經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
 鳴胻酸眩冒故髓傷則腦髓銷鑠胻酸體
 解㑊然不去也銷鑠謂髓腦銷鑠解㑊謂
 强不强弱不弱熱不熱寒不寒解解㑊㑊
 然不可名之也腦髓銷鑠骨空之所致也
 鑠詩若切/眩音懸



黄帝内經素問補註釋又卷之二十九
[029-0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