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65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法孫)弘瀚 (master)



博山和尚傳卷第三十五



弟子 智達劉日杲 撰


博山和尚者。舒城人也。諱大艤。字無異。人咸稱為無
異禪師云。族姓沙。其父太公取姚氏。生和尚也。輙不
[035-0378b]
得食酒肉乳和尚。否則不為食。越七月而母死。使它
人婦有子者乳之。易數人皆不肯食。太公日糜榛栗
食和尚。和尚得不死。葢神異焉。少長能飲食。更不飲
酒及肉食也。嘗與鄰兒嬉戲。為一兒所撲仆折齒。太
公性故嚴毅。和尚懼其詬。鄰兒也遂噀血。歸而詳告
它故。太公得不怒。慈惠葢天性云。年十六。矢志出家。
之金陵瓦棺寺。聽講法華。慨然曰。求之在我。豈可循
文逐句哉。遂去。之建武禮五臺通法師。薙髮受業。脩
智者止觀之道。甞露坐松下。不知晨夜蚊蚋集軀。如
唼槁木。內焉不知有血肉身心。外焉不見有山河大
地也。如是五年。寒暑罔輟巳。而詣超華山。從洪法師
受比丘律。是時壽昌經大師。方居峩峯。揚曹洞之法。
和尚聞其名。往謁焉。見壽昌。荷鋤戴笠。狀類田父。輙
心疑之。遂入閩光澤。居白雲峯三年。以所得著書。呈
壽昌。壽昌以書報之。謂其非第一義。和尚始爽然自
失也。遂焚香禮拜。毀其藁。不復示人。益潛心宗乘。閱
船子藏身語。疑情頓發。至忘寢食。居歲餘。忽見趙州
囑僧語。恍然有得。走見壽昌。時壽昌。巳從峩峯徙寶
方矣。語次頗離微不合。遂居寶方。力求道要。幾至委
頓。面目黧黑。膚僅支骨。而精進不衰。一日壽昌受玉
山請。欲與和尚偕行。和尚不肯往。曰暑甚安事僕僕
也。壽昌曰。今日當有人為女說法。令女疾悟。遂行。途
次論君臣五位之旨。和尚語剌剌不休。壽昌皆然之。
既而謂和尚曰。佛印螘尋腥蠅逐臭語。為君位事臣
[035-0378c]
位事。和尚曰。臣邊事。壽昌呵之曰。大有人笑女在。至
玉山和尚。趺坐石上。忽聞神像仆地。中心豁然。急作
頌呈壽昌。頌曰。玉山誘一言。心灰語路絕。幾多玄解會。如沸湯澆雪。沒巴鼻金針。好因緣時節。
梅蕋綻枯枝。桃花開九月。觸目如休辨。別急水灘頭。拋探篙溺殺。無數英雄客壽昌曰。子一

到多門又到門。和尚益自厲。歸坐一小樓。朝夕不寐。
復居歲餘。一日如廁。見人緣木。遂悟至道。疾走見壽
昌和尚。所居去寶方寺數十里。須臾而至。幾不知足
之蹈之也。入門。壽昌方當戶而坐。見和尚至狀異平
日。因迎問曰。子近日如何。和尚曰。有條活路。不許人
知。壽昌曰。因甚不許人知。和尚曰。不知不知。壽昌曰。
㜑子云何燒菴逐僧。和尚曰。黃金增色耳。昌壽因舉
龍吟虎嘯語。命和尚頌。和尚援筆疾書以呈。頌曰。殺活爭雄
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時流意。依舊春風逐馬蹄壽昌笑曰。子今日始

信吾不女欺也。和尚曰。向後還有事也無。壽昌曰。老
僧祇知二時粥飯。不復知有向後事。又問。壽昌曰。女
後得坐披衣。幸無籌䇿足矣。遂命秉拂。贈之以偈。偈曰。
本然清淨更如然。契證多生值有緣。觸目渾融皆至妙。通身作用總虛玄。五宗極則機齊貫。三藏精微理共圓。
不礙古今凡聖事。如來禪合祖師禪時和尚方二十七歲。聞鵞湖心大

師。以雲棲宏大師神足。授律鵞湖。往受菩薩毗尼。鵞
湖興者十年。弟子三百餘人。初不置首座也。和尚至。
即留為首座。作偈贈之。偈曰。鵞湖十載虛元位。一旦緣何立少年。兩個眉毛八個
繓。須知佛祖不容前厥後三禮雲棲。雲棲遇和尚殊優至。因書

演暢真乘數字贈之。居鵞湖者六月。即還入閩。圓上
座與從父廣文君崇慶。因于鵞湖。見和尚也。輙心折
[035-0379a]
之。因謀所以致和尚者。圓上座遂重繭入閩。請和尚。
和尚乃與照監院正首座等八人。至信州。初遊西巖。
居四十餘日。嘗無所得。食則釆野蔌為羮。怡然甚樂。
既而居祖印院者七月。乃遷博山。博山故韶國師道
場。荒廢日久。寺僧皆肉食者流。廣文君倡諸縉紳。偕
寺僧請和尚。和尚至。則誅茅為屋。僅足容𨞃。而禪律
並行。蹶然興起。鵞湖聞和尚居博山。即以授戒儀軌
𢌿之。是時沈大參蒸趙司李士禎。俱從事佛乘。交重
和尚也。而和尚道日隆。旋入邵武。葺廣福寶安二蘭
若。受化者各數百人。和尚乃使正首座居廣福。而自
歸博山。闢草建剎。漸成精藍。居亡何。壽昌以應董巖
請。不暇往。遂以書趣和尚。為升座說法。和尚乃往。大
闡宗風。辯才無礙。趙文學光孚歎曰。此真壽昌兒也。
繼登仰山。再轉法輪。還博山。而弟子益進。朔既燕都。
南盡交趾。望風而至者。歲以千計。和尚垂四問。以騐
四方。禪那多如枘鑿。又誾首座至。和尚見其機頴不
凡。遂令閉關。時加警䇿。居六年。以偈呈和尚。和尚曰。
是將師子吼者。乃令出關。以偈贈之。偈曰。始行大事六年雪。頓入圓
明一片冰。今日幸親無縫塔。掣開關鎻萬千層置為首座。偈曰。匡扶大法賴吾儕。正眼從茲觸
處開。肯信座元一具地。一花端有一如來嗣是登壇說法時。參揚扢。如見

微笑之風。和尚嘗教從父廣文君。參船子藏身語。忽
病中有得。拈唐人詩為頌。和尚笑頷之。頌曰。雨前初見花間蕋。雨
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却疑春色在鄰家太末詹觀察在泮。聞和尚

名。請和尚。居惠安寺。和尚曰。予與劉君。為布衣交。奈
[035-0379b]
何舍就公乎。觀察知不可彊。乃請圓上座居之。和尚
既出家。與太公不相聞。及和尚名大著。太公始知和
尚尚在。因至博山相見。悲喜交集。曰詎意。公至是者
和尚因孝養備至。且宛為勸諭太公。得斷肉食。歲餘
而歸。時郡侯故和尚弟子。為具舟送之。至累月而太
公卒。和尚因歸展墓。道懷寧人人。焚香導迎。瞻禮恐
後。劉太史若宰。時方為諸生。偕其兄弟。禮和尚為師
求度。和尚曰。公神氣凝靜。當得上第。為法苑干城。出
家須異日爾。因為授菩薩戒。太史著十問。論宗教異
同之旨。和尚憑几裁答。慧辯雲興。語具書中。明年太
史舉進士第。一一如和尚語。其它學士大夫文學布
衣。禮足求戒者。動至數萬。過桐城。幢葢迎者倍。懷寧
道路。駢闐至有不得見者。吳庶子應賓。夙參雲棲。自
負知識。來參和尚請益。和尚曰。覩公所著頌。深入禪
理。第解耳語。于悟猶未也。庶子曰。云何。和尚曰。燒菴
頌云爾。頌曰。寒巖枯木太僧生。說道無情却有情。煙滅。灰飛成露地。閒花野草任縱橫得無
不肯是僧邪。庶子曰。然。和尚曰。吾故謂公乃解也。庶
子始心服。願廁弟子列。受菩薩毗尼焉。鞭影頻加。絕
塵而犇矣。是時縉紳先生。雲集景附。方太史拱乾數
十輩。皆皈蓮座。深䬸法喜。因請登浮山說法也。至舒
城謁太公墓。吳庶子及其同輩。具蔬果。為太公設祭。
諸文學多從。和尚至舒城者。舒城人且競奔。墓次瞻
禮和尚。墓前僅餘席地。和尚得成禮而巳。一時蹂踐。
墓為不封。和尚歸道。桐城懷寧。其導迎益倍。昔時葢
[035-0379c]
苾蒭白衣。皈心受戒者。無慮千萬人。天啟丁卯冬。余
冏卿大成。來博山參和尚。冏卿固夙窺禪理。輙維摩
自居。初見猶不肯下。迨與語信宿。冏卿如醉醍醐。始
求為弟子。繾綣倍至。及去和尚曰。此真具隻眼人也。
先時閩中曹大參學佺數十人。請和尚至鼓山。和尚
謝不行。是歲固請。乃𨓏過劒州道路。爭為參禮。不殊
往舒城時。去鼓山三十里許。有洲。常暵涸船為不通。
必海潮至。船始得過。和尚乃以冬月行。又非潮期。水
遽漲溢。和尚船既度。仍涸如故。既至。揮麈據席。音如
潮吼。來集者。數千餘人歸。而博山名。益著于天下。故
壽昌弟子黃司李端伯。久習禪要。壽昌入滅。即皈禮
和尚也。別數年。走博山謁和尚。與之語幾超乘焉。余
冏卿既歸。知正法有在。欲得和尚之金陵。乃糾合徐
魏公弘基及諸薦紳。以書幣介陳文學。丹衷來迎。和
尚道所經處。導迎之儀。益倍桐城。至金陵居天界寺。
寺故廣袤數十里。可容數百萬人。是時冠履相趾。寺
為之小。香積之費。日至鉅萬。人各一蔬一飯而巳。魏
公初度日。禮和尚。登座說法。是日金陵人。皆見白玉
光映天界寺處。甚有見四天王現身雲端者。姑蘇劉
監軍錫玄。素慕和尚。聞和尚在金陵。走謁焉。詢以台
教。辯如懸河。和尚為剖疑義。更示以別傳之道。監軍
窅然自喪。和尚歸。送至蕪湖始還。余冏卿留連江干
不忍去。和尚笑曰。此別何足惜。明年秋乃別公耳。壽
昌入滅者十年。和尚往禮墖。過董巖。趙文學子來謁。
[035-0380a]
請和尚再至董巖。和尚低徊良久曰。曩非先和尚及
乃公促余說法。尚須十年。一旦見迫。遂至登座。往來
吳越江閩間。三十年于茲矣。出世太早。謝世亦應爾。
吾其逝乎。語訖長笑而別。還山則與彭博士份楊太
守聞中謀建浮屠。為身後計。結夏著宗教通說一卷。
盡抒玄蘊。九月初書成。遂示疾。至十七日。有星大如
盤。霣方丈鴟吻間。中夜和尚召誾首座。至榻前。反覆
宗乘奧義。因相與大笑。次首座問疾語巳。和尚示疾次首座問。
和尚四大安樂否。和尚曰。儘著些受用。問。和尚病誰是不病底。曰熱大作麼。又問。末後一段光明如何垂示。曰。
問者事作麼進問和尚。去來自在云何。和尚索筆大書曰。

歷歷分明。擲筆趺坐而逝。世壽五十有六。法臘四十
有一。嵩上座集其語。為賸錄若干卷。行于世。大弟子
智誾。飫餐法乳。堪稱入室。成正德業。夙著鈞足。為後
來模範。大忠道柔海納道舟等。皆洪冶之利器。法廐
之良駒。道恒道嵩弘恩。辭榮入道。精修禪寂。幾幾乎
截流之香象焉。同居者七百餘人。葢人盡旃檀云。


贊曰。余小子日杲。得從諸從兄椷栻樾槻。及友人鄭
大球大瑗徐植之潘巘楊鳳翥鵬舉之屬。師事和尚
也。見其貌甚偉異。如世所圖慈氏少林像。豈其後身
與。明興二百餘年。宗乘寥寥。得和尚而丕振。猗與盛
哉。禪律不相謀。宗教不相為也。而和尚法嗣壽昌。律
傳鵞湖。殆兼之矣。宜其徧坐名剎。為世仰止聲。且與
大鑒爭烈也。


博山和尚傳。
[035-0380b]



中興信州博山能仁禪寺無異大師墖銘并序



大法垂東。而般若祖翁。有卜世之讖。少之嫩桂林曰。
二株去之。千有餘祀。而我博山無異大師。以壽昌󰑁
頭禪。入于洞山寶鏡三昧。漆園有言。萬世而下。知其
解者。旦暮遇之也。嗣黃檗者。不妨親見馬祖。稟龍樹
者。復能光啟台宗。誰謂壽昌口生。定非船子法化耶。
少林記莂。非其地之謂。其人之謂也。師龍舒沙氏子。
法諱大艤。一諱元來。學者稱無異和尚。生而白衣重
包。𦾥血酒漿。不入于口。夙熏慈忍。兒時匿墮齒。于厥
翁隣子無恐。而蚤為閔氏孤子舍圉若僧舍悠若。十
六遊金陵。聞法華于雪浪座下。喟然嘆曰。是法非思
量分別之所能解。聲分別心。何有教外別傳。天牖之
矣。遂禮五臺靜菴通和尚。為出家兒。求智者旋陀羅
尼落處。觀心露坐。身土湛如。不知其顙之為𠾱膚者
酒也。如是五年。永嘉空相應法。暖相現前。而師根力
自勸。使為壽昌老人作德雲妙高想。初至峨峰。覩簑
笠翁爾。入閩止光澤之白雲峯。著心經指南。洋洋乎
幾于兩涯不辨。得峨峰報書。直待飲光破顏。別出相
見。始信為過量人。炷香遙禮。矢志宗乘。而船子沒蹤
跡話。從印宗法友。舌端為師門鼓吹。猶未有以難也。
馳贈伽陀。有低頭始見月孤明之句。而師更念。船子
在藥山之門。何以二十年始得。瞥地疑情頓發。七聖
皆迷。兀兀騰騰。五十旬有半。而於趙州有佛無佛。機
[035-0380c]
緣如釋重負。謁壽昌于寶方。多乎呈簡。曾不得其一
頷。居再閱月。形色枯瘁。望之似木雞矣。從赴玉山。揚
扢洞宗。時得印可。昌問。佛印偈云。蟻子解尋腥處走。
青蠅偏向臭邊飛。君耶臣耶。師云。臣邊事。昌呵之曰。
大有人咲汝在。師云。前何以是。今何以非。昌云。一非
一切非矣。既達。辟人端居。食頃聞護法神倒地。不覺
心開。呈偈云。玉山誘一言。心灰語路絕。幾多玄解會。
如沸湯澆雪。沒巴鼻金鍼。好因緣時節。梅蘃綻枯枝。
桃花開九月。觸目如休辨別。急水灘頭拋探篙。溺殺
無限英雄客。昌曰。一到多門又到門。葢解心絕矣。而
命根未斷。別居宗乘堂。又五十旬有半。覩登樹人而
悟。乃徹源底也。趣謁寶方。入門便拜。昌問。近日如何。
師曰。有個活路。不許人知。昌云。因甚不許人知。師曰。
不知不知。昌舉燒庵趂僧話。問婆子作麼生手眼。師
曰。黃金增色爾。又舉僧問玄則禪師。龍吟霧起虎嘯
風生公案。命頌之。師援筆立就曰。殺活爭雄各有奇。
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時流意。依舊春風逐馬
啼。昌笑云。子今日始知吾不汝欺也。師問。向後還有
事也無。昌云。老僧只知穿衣喫飯。師曰。豈無方便。昌
云。子後得坐披衣。幸無籌䇿足矣。因命秉拂。贈以偈
言。本然清淨亘如然。契證多生值有緣。觸目混融皆
至妙。通身作用總虗玄。五宗極則機齊貫。三藏精微
理共圓。不礙古今凡聖事。如來禪合祖師禪。更囑之
曰。當以無心。相續正用。盡法行持。詶無報之慈恩。利
[035-0381a]
有緣之正信。而師自是佩離文字印。入正徧知海。香
幢剎土。湧沒毫端。多聞總持。得大無畏。正偏妙挾。圓
頓雙銷。不得知五位之為十玄。六相之非三墮矣。宋
薦福本禪師。甞說法于信州博山之能仁寺。人亡政
熄。剎有典刑。萬曆壬寅。師年二十有八。受豐邑劉孝
廉崇慶鄭節推維城楊別駕時芳上足萬融圓輩請。
偕八弟子成正等玠等融等處焉。雖草昧乎禪律。威
儀居然。三代禮樂。壽昌度于已事而辦。自建陽董巖。
遣書者三。屬以代座。師不得巳。勉為一眾。舉似家珍。
而博山宗風。遂擅天下。閩越吳楚間。惟一月真無與
等者。以故六和麋至。四事雲興。久之金碧熒煌。園林
葱菁。而踞燈王師子。稱八百人善知識矣。或謂波羅
提木叉。不為宗通者說。而師自打落鼻孔。身心羯磨。
次第具足性遮。皆淨持犯。兼忘甞之。卒然窺以閴爾。
鬼神不得見其隙矣。故師於超華極菴洪公鵞湖養
菴心公。皆用和尚禮。而鵞湖虗座元者十載。亟以屬
焉。師是以三覲雲棲祖翁。得其殊目。特書演暢真乘
之牓。而師念戒為師故。徙五臺之派。繫籍雲棲。其後
又以得法因緣。兼為壽昌衍嗣故。出師門者。源一而
委二。鋒頴則開之。眼藏惇龐。而茂以香光。禪土交參。
銷歸不二。而一片熱腸。視寐者力負夜趨。愀然沸然。
不啻赤子之將入井。悲心普運。愛見都忘。第二峯頭。
對緣施攝。苟不至一闡提。則昧谷之於高山。蒙茸之
於寬博。信進念熏。得未曾有一也。至於就父朝君如
[035-0381b]
奉節度符印。乃至無有一剎那際瞥起。傷他余小子
瀹。亦竊於日用中少分覰著。壽昌謂殺佛活祖人。尚
不敢縱心生滅。師可謂拳拳服膺。薙染以來。正勤匪
懈。白衣丈室。坑塹自遮。郡邑宰官。來而不往。沈觀察
蒸季任之義。殷勤三請。始克遘遇。禮於招提。而蕭使
君思似趙節推士禎謝邑令邦薦輩。嚴座白椎。先生
之門。無執政矣。南湧北沒。則閩之鼓山諸剎。鞭影頻
垂。博山雨笠。煙包強半。海濵鄒魯。宇內名流。載自綸
扉圭弁。洎乎墨綬銅符。西面而咨。北面而禮。多至不
可殫述。述其先後左右。師于一大事者。余小子瀹。得
師親繫衣珠。從雲棲優婆塞。稱博山菩薩弟子。曹山
孝滿。將不在茲。葢師充充於色身之父。而皇皇於慧
身之母。寶方一悟。自以子職無愆。更二十餘年。從故
鄉人。得生父耗亟致之伊蒲之餐。以脩法喜。而孕珠
九品之臺。所需雖鉢鐼之自出。必請於眾。明年天啟
丁卯。尋訃而至。取道桐鄉。慈社法檀厥名。錫類盍簪
盈缶實蕃。有徒小子。妄引其端。攀附有心。步趨無足。
而浮山密邇。桑梓賴師。右掌遙擎。永言孝思。緣熏增
上。寂光與力。庶幾究竟莊嚴。崇禎已巳。金陵之遊。則
余開府大成。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慕。惠徼
二祖徧啟羣蒙。天界法幢。所謂無大無小。從公于邁
狂奔䁥就。號為四輩弟子者。指以億萬計。而師圓音
曲唱。乘言會宗。不落思惟。法爾回互。真不啻覩影。闍
黎從涅槃起。一時干鳴瓜印之。徒往往竊臨濟後架
[035-0381c]
禪。作日下孤燈伎倆。劍揮巢破。露布全彰。而歸正一
編。足使法門五衰頓還。魯陽三舍。功成名遂。意在斯
乎。師慈容淨滿。道骨堅凝。眉釆燁然。春秋在顙。法筵
清眾不肅而嚴。刈麥負薪。無不人人委蛇詳敘。若有
深湛之思者。師云。吾功令雲栖而未之逮耳。初發悟
時。常坐一小樓。日惟一餐。手不釋卷。脇不置席者累
月。偶嬰憊疾。巍坐終宵。瞷其室者。排闥而投五體。葢
那伽之定。戒與之俱。無作悉檀。不住於相。酬機應供。
可日食三兩金。而師滴水同餐。寸絲不掛。追憶昔者
自閩嶠出。向鐵山折脚。鐺邊飽四旬瓔珞粥。香厨狼
籍。了不作濃淡觀。而檀波之別。注于師者。宿于蘧廬。
如時而布皆僧物也。壽昌並畊三剎。雲棲移粟諸方。
師其二之中乎。請轉法輪。藉手為壽。則氷之投石矣。
雲棲之役普陀。是瞻𩗗風蕩舟。眾乃大恐。遊目於斯。
儼若空生。晏坐曰。正恁麼時。送却皮袋子便休。而天
界拈椎。博山返錫。小子聞其度越者兩事。不動智無
緣慈。皆非有心人境界。用師家法語。忌十成。此以知
師之能為主中主也。為法求人。婆心徹困。有請益者。
示以一息不來。句歸何處。猛令提撕。不徹不止。而師
高懸祖印。把斷要津。相似悟頭推入活埋坑裏。痛與
鉗鎚。登其門者。龍象如雲。未卜他時。阿誰道個何必。
以故三十年間。不少當機。罕聞付法。甞與余開府。激
揚此事。大有徑庭。苟非向上一路。乘悟併鎖。寧與不
可傳者。俱往以需後覺。或見而知之。或聞而知之。及
[035-0382a]
其知之一也。終不以如來慧命。博禪雛手中。瓣香佛
事矣。辯驗龍蛇。三垂影草。一曰。古㵎寒泉。水作何色。
二曰。不萌之草。為甚麼能藏香象。三曰。徹底無依。向
甚處安身立命。洞上之玄。全提徧吼。薦之言下。何處
不是。博山歸自金陵。輙營窣堵。苾蒭分乞。亦未之前
聞也。經始子來。忽命簡錄方丈。察及秋毫。若遠行之
戒處守。居未幾。而大悲之疾示矣。慰諭經旬。遂有遺
教。衲僧衣線下事。嘔心衝口。剌剌不休。首座智誾問
和尚。安樂否。師曰。儘著些子受用。問還有不病者無。
師曰。熱大作麼。問來去自繇。請道一句。師為書歷歷
分明四字。漏當子夜。坐脫翛然。崇禎庚午季秋之十
有八日也。却顧來時。萬曆乙亥仲冬之廿有九日。僧
臘四十有一。復更四稔。而世壽之甲始周。踰年辛未
孟冬廿有一日。奉全身。墖於寺西棲鳳嶺之陽。師所
筮也。天之將喪。民之無援。法梁崩摧。慧日滅沒。緇白
遐邇。愴地籲天。而最初代座董巖。迫於三命。早榮之
木。未獲後凋。師甞為建陽檀越趙居士。晏如言之矣。
方網出入。一身多身。真性廓然。不借而借。仰山老子。
巳於千載之上。邈得師真。所留言說法身。別為九種。
回源之錄。肇起博山通說之錫。實開雙樹闡信地。則
毗耶下座作拈古。而天童喪機。禪警語為發最上乘
者。痛處加錐。滑時與杖。可當換骨神丹。淨土偈橫陳
清泰。四華再發。頭陀一粲。永明料揀。光影重重。而宗
教答響。所謂三根普被。四教均談。不壞今時。全超古
[035-0382b]
路。竺乾四十九年。震旦千七百則。只者些子。師可謂
得法自在三昧矣。智誾是師尊重弟子。齒光心印。具
體而微。諸監院次及于事。夾輔門庭。咸正無缺。博山
營勳區宇。成照為魁。別治邵武二藍。曰廣福。曰寶安。
則成正為師。分身揚化。台州道嵩。洞明因果。勇棄葢
纏苦。到禮首楞嚴王。得肉眼淨。欲明祖意。但辦肯心。
與誾公鞭弭周旋。故是博山二玅。還觀高足其數甚
多。了因時至。必有與師代興。而叶久昌之讖者。居士
之及門者。劉孝廉最為莫逆。初繫念準提陀羅尼。機
緣僅熟。被師以船子公案鈍寘八年。忽發輕安。借昔
人韻語頌之。雨前初見花間蘂。雨後全無葉底花。蜂
蝶紛紛過墻去。却疑春色在鄰家。師擊節稱善。臨終
感大士現身。詰所希望。對以成佛度生。而沒今也。披
誓願鎧。究涅槃心。雄峙金湯。必余開府大成徐魏公
弘基之為巨擘。劉監軍錫玄。以中興台教為已任。勞
師就機落草引入。曹源彭廣文份楊史君聞中般若
根銛。參求志篤。尤師所屬目也。至如廣瀹。無論天下
事。即書于錫類。篇者於冶為鍮。於稼為莠。醍醐在握。
竟作餓夫。恩大難詶。付在祇劫。誾公率先耆舊。勒狀
徵辭。拙指妙音。誰當側耳。博山拄杖。躍出墖廟東頭。
過百由旬。打教髓出有分在。銘曰。


「 儒聖之統
 歷年五百
 聞而知之
 與見無別
 迦文眼藏
 一祖無宗
 覿面傳心
 曰在爾躬
 將心與傳
 了不可得
 不可得中
 剎𨚗塵劫
[035-0382c]
 塵劫剎那
 非去來今
 等無間緣
 異世同神
 諸識猶爾
 況真如性
 古鏡新磨
 明明祖印
 所以洞宗
 集于壽昌
 大好山下
 五位全彰
 即彰即藏
 無跡亦跡
 黑白交參
 綿綿密密
 峩峯非住
 寶方不來
 樹頭雲破
 池面天開
 不許人知
 聊通一線
 壽昌所聞
 博山所見
 殺活縱橫
 鳥道不行
 全身歸父
 退位朝君
 從平等慈
 流差別智
 海墨書空
 解脫文字
 和寡彌頭
 惜得眉毛
 盡法行持
 令嚴寂寥
 到處垂綸
 逢場栽竹
 長者馳求
 醫王付囑
 星隕告符
 仰此頺山
 日面月面
 前三後三
 不涉虗玄
 重談至妙
 起坐啜茗
 莞爾而笑
 師所住處
 即名少林
 桂子飄香
 其聚如雲
 迷中倍人
 咄哉廣瀹
 湛然十虗
 徒勞執捉
 師無身度
 何墖何銘
 威音那畔
 石女彈琴」



崇禎四年歲次辛未十月。


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


覃恩進階奉政大夫菩薩十戒弟子皖舒廣瀹吳應
賓謹撰


無異禪師廣錄墖銘卷之三十五
[035-0383a]

No. 1435-F


募刻
祖翁異和尚廣錄序


洞水溯曹溪。源深流遠。龍峯連鳳嶺。山好風高。障
迴末法狂瀾。直指祖師玄奧。驚人活句。韵出清霄。
炤世明燈。光騰碧漢。此
祖翁。揭開寶鏡。掉盡老婆舌頭者也。不謂。丙丁奪𦦨。
致螢耀以彌空。溪壑亂流。赴海門而失所。磵本師
每將舊譜。示我弟兄。欲展弘慈。阻於阿堵。或以初
機葢障。遂使方冊缺文。用是不揣因緣。惟觀時
節。冀先聲之不墜。令後學之有從。遠乞諸檀徧聯
法屬捐貲彚梓。非但慧炬重明。附藏流通。且令昏
迷頓起。益世多矣。厥功偉歟。住博山法孫弘瀚
首百拜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