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異禪師廣錄卷第四
住博山法孫 弘瀚 彚編
首座法孫 弘裕 同集
住建州董巖禪寺語錄
上堂。拈香祝聖竟。乃云。諸昆仲。若論佛法。列位未出
禪堂門。博山未出方丈門。早巳漏逗了也。又何待打
鼓陞堂。拈槌竪拂。揚眉鼓舌。然後為佛法哉。然雖如
是。不免向第二門頭。為大眾宣說。若欲決擇此事。須
具大信根。信根若具。便起大疑心。疑心若起。便得大
悟門。所以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夫信者
何。須信有教外別傳之旨。拈一則無意味公案。蘊在
八識田中。如獘囊盛寶相似。將自已參悟一念。如金
剛王寶劍。直須仗此劒剖此囊。取寶到手始得。正剖
與未剖之際。不可起第二念。有毫釐分別處。即是第
二念也。有毫釐被世境牽引處。即是第二念也。亦不
得置在無事甲中。若置在無事甲中。即是第二念也。
[004-0255a]
離此種種諸念。正是做工夫得力處。且道。如何是無
義味公案。如僧問古德。如何是禪。德云。猢猻上樹尾
連顛。又僧問古德。如何是禪。德云。猛火著油煎。又僧
問古德。如何是禪。德云。杖籬山下竹筋鞭。又僧問古
德。如何是禪。德云。䃙磚。此四轉語。如天普葢。似地普
擎。隨拈一則參究。若真發明。一一皆吾家故物耳。且
道。發明後又作麼生行履。復笑云。海為龍世界。空是
鶴家鄉。
上堂。昔黃龍大師。有三關語。六七百年。未曾有人拈
著。博山告報與諸禪德。巳過關者。不須評論。未過關
者。博山今日。從頭下註脚去也。我手何似佛手。喚黃
龍是箇眾生得麼。我脚何似驢脚。稱黃龍是世尊得
麼。人人有箇生緣。獨有黃龍。博山沒有。何以故。曾經
大海休誇水。除了須彌不是山。
上堂。諸昆仲。博山未參禪時。便知即心即佛。及乎正
參禪時。却知非心非佛。得見寶方後。依然即心即佛。
自出寶方門。又是非心非佛。博山與古人。同途不同
轍。古人更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博山却即是心
即是佛即是物。此於教中。喚作雙照雙遮。在吾衲僧
門下。喚作鬼神茶飯。且道。衲僧有甚長處。竿頭絲線
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上堂。佛法知時節。秋風特地來。秋空秋色滿。秋葉砌
秋堦。當此時也。銀蟾吐彩。丹桂飄香。鴈傳北苑之書。
人問歸家之路。所以云。欲知佛法。當觀時節因緣。時
[004-0255b]
節若至。其理自彰。諸禪德。還有知此時節者麼。若未
知。便好知去。當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莫待臘月三
十日。手忙脚亂。便悔云。蹉過好時節了也。若知得。又
何勞博山在此座上。叨叨呾呾作麼。豈不見。南臺和
尚云。善哉三下板。知識盡來參。眾既知時節。吾今不
再三。然雖如是。南臺和尚。脚跟猶未點地在。眾中還
有簡點得出者麼。若簡點得出。便進前掀翻繩牀。喝
散大眾。博山也恠伊不得。
上堂。若論佛法。一切處現成。法眼繇斯領悟。地藏以
此傳心。看他師資授受之際。有甚麼奇特。所以云。釋
迦未出世。達磨不西來。佛法遍大地。相逢口不開。諸
大德。欲明佛法。須向釋迦未生時會取。欲明教外別
傳正法眼藏。須向世尊未拈花。迦葉未微笑時會取。
欲明安心之理。須向達磨未開口。二祖未斷臂時會
取。於斯時節會得。猶較些子。若待世尊生下時。一手
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自云。天上天下
惟吾獨尊。便巳納敗闕了也。所以雲門大師云。我當
時若見。一棒打死。與狗子喫却。貴圖天下大平。可謂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諸昆仲。其中還
有知恩報恩者麼。若有。可請出來。與吾相見。其或未
然。可趂此手強脚徤。快須努力。決明此事。始不被天
下老和尚舌頭瞞也。良久云。會麼。相逢不飲空歸去。
洞口桃花也笑人。
上堂。諸昆仲。欲參博山禪。於未開口時會得。猶是落
[004-0255c]
二落三了也。稍覺遲疑。便合喫痛棒。又何待開口以
來。縱能會得。堪作甚麼。豈不見。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又安可為當家種草也。臨濟大師云。向第一句薦得。
堪與佛祖為師。向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向第
三句薦得。自救不了。博山則不然。向第一句薦得。便
合喫痛棒。向第二句薦得。添枷著杻。向第三句薦得。
斬頭求活。何以故。箇中半句。也容不得。誰與你論第
二第三。鼓粥飯氣去也。諸昆仲。欲明者箇說話。把萬
緣放下。單單只究此事。如一人被萬人趕來一趕。趕
到萬丈坑邊。若不跳下。便碎屍萬斷。當此之時。懸崖
撒手。拌身一跳。直教到底。使虗空粉碎。大地平沉。待
氣息甦醒起來。便走上岸。此岸即是大路。搖頭擺手
到家始得。諸昆仲。莫說此事是難。便生退屈。若生退
屈。百劫千生無繇解脫。須發勇猛信根。當知。乃佛乃
祖。皆如斯成就。彼既丈夫。我胡不爾。古所謂松花若
也沾春力。根在深巖也著開。
上堂。至體無生。何拘緣境。理無修證。行絕堦差。所以
云。有相修行。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極。一念頓契佛
家。且如博山在此座上。列位承聽我法。是有心耶。是
無心耶。若說無心。聽法者誰。若說有心。將何頓契佛
家。非但不契佛家。猶恐墮有相修行。而多劫終成敗
壞矣。諸昆仲。若究本體無生。便合本玅。教中云。諸法
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此四
句偈。徹底為人。是教中極則。若是衲僧分上。一點也
[004-0256a]
用不著。何以故。在此淨白地上。誰管你自生耶。誰管
你他生耶。誰管你共生耶。誰管你無因生耶。若向衲
衣下會去。說自生亦得。說他生亦得。說共生亦得。說
無因生亦得。何以故。在此人分上。天不能拘。地不能
束。陰陽不能管。五行不能局。不作眾生。不成佛道。且
道。畢竟向甚麼處去。良久云。佛祖位中留不住。鑊湯
爐炭孰輪迴。
上堂。面西行向東。北斗正離宮。道去何曾去。騎牛臥
牧童。慈明老人舌根拖地。列位知得也未。當知。此偈
非玅悟而莫能知悟。非情盡而莫能曉情。非工夫而
莫能忘。若於此偈徹去。三千七百祖師說話。皆一塲
笑具。說甚麼君臣五位。接引初機。說甚麼照用三玄。
誘諭後學。所以云。靈苗瑞草。野父愁耘。玉鎻金匙。智
人不顧。若具超方眼目。即是灑落衲僧。便好打禾山
鼓。唱德山歌。擎秘魔叉。舞道吾笏。向十字街頭。搖鈴
振鐸。於孤峯頂上。嘯月吟風。其間還有與博山同遊
戲者麼。眾無對。復笑云。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
也風流。
上堂。道非難亦非易。要在當人無師慧。一拳打破太
虗空。一脚踢翻滄海水。翻身直向新羅國。須彌倒挂
毫毛角。皓月團團出海門。清風帀地難描摸。難描摸
知不知。今古攸分類不齊。丱角總言心量大。年來方
覺語聲低。語聲低辯端的。對面白雲千萬里。分明覿
面更無真。暗似日兮明似漆。諸昆仲。須委悉。更有容
[004-0256b]
易禪。重與通消息。良久云。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中秋上堂。松風送韻。桂轂傳秋。凉徹煩熱胸襟。香遍
閻浮世界。諸昆仲。還知麼。還見麼。若知。掀翻大海。颺
却須彌。若見。除去爆耳迅雷。滅却搖空閃電。直得海
嶽齊平。石人起舞。呵呵大笑云。秋風凉秋夜長。未歸
客思故鄉。且道。那箇是未歸客。何人思故鄉。復笑云。
三業未能成佛智。十分秋色逼人寒。
上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似黑月。暗如皎日。於此
四句之上會得。便見燦大師七縱八橫。釋迦尊九紫
十赤。其或未然。更有容易禪。與君須剖析。豈不見。水
面挂燈毬。東壁打西壁。生鐵鑄蒺藜。拶出黃金汁。阿
呵呵。甚奇特。明眼衲僧須辯別。參。
[言*奉]華嚴經。上堂。靈心皎潔。徹古該今。至理彌綸。和真
混俗。根境不實。元是華嚴微玅法門。大小相融。一多
自在。高低一顧。萬象齊彰。擬議之間。相隔霄壤。更乃
依文解義。却如掘地覓天。閉目藏睛。大似敲氷取火。
非為無獲。祇益自勞。何須抹轉上頭關。直下巳是毗
盧藏。髑髏常干世界。鼻孔摩觸家風。如此信得。則頭
頭彌勒閣。處處毗藍園。既無淨穢之名。寧有佛生之
異。其或未然。推倒須彌山。即向汝道。
上堂。二月半。春風撼面時光換。百花郊外鬬芳妍。好
鳥枝頭爭噪亂。惟有禪家渾不改。塵毛括盡大千界。
淨土分明在目前。直下是名觀自在。誰更云玉閣瓊
樓。誰更云幢幡寶葢。咦。夢幻空花。何勞賭賽。最喜杉
[004-0256c]
山王老師。人人只喫一莖菜。
歲旦上堂。和氣生枯卉。寒雲散野郊。木人占吉兆。夜
半露龜爻。大眾。此是博山寺。五百年前。無隱經禪師
歲旦上堂語。山僧今日。亦有四句。燭影搖紅處。香煙
飛白時。現成的佛法。也要大家知。如此會得。便見一
年十二月。月月如然。一日十二時。時時相似。如黃金
之黃。白玉之白。曠大劫來。未常變易。大眾且道。那裏
是現成的佛法。眾無對。師良久云。東君昨夜傳消息。
報道新年喜太平。
上堂。萬里不挂片雲。虗空突出眼睛。放開七片八片。
收來一丁兩丁。只饒通身是眼。筭來祇得八成。大眾。
還有十成的衲僧麼。咦。且莫道著。便下座。
上堂。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
離於當念。南陽忠國師。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猻。汝等
諸人還見也未。三十年後。莫道博山不說好。
邵武新創寶安寺。上堂。指出古佛基。插草而成寶社。
劈破青山色。布金巳建精藍。長者信手拈來。世尊破
顏微笑。二大老向沒煙火處。鬬弄天工。於熱閙塲中。
顢頇道者。博山遠承慈蔭。不免花擘家財。直教虗空
逼塞。巖前無湛水之波。大地平沉。法界絕藏身之跡。
向沒蹤跡處。建大法幢。擊大法鼓。震大法雷。演大法
義。說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諸昆
仲。即今碧峯吳居士。少峯何居士。建茲寶安禪寺。與
長者同耶異耶。伶俐衲僧。向者裏著眼始得。良久云。
[004-0257a]
雲在嶺頭閒不徹。水流㵎下大忙生。
董巖講維摩經請。上堂。居塵出塵。即事離事。不轉位
以就功。即塵勞而出世。釋迦老人。土面灰頭。向者裏
聊通一線。指貪嗔癡愛。是箇大解脫法門。陰處界等。
喚作放光三昧。然此則不出三界。而證大涅槃。不剃
髭鬚。而弘第一義。箇中有箇英標衲子。用超方手段。
衝開碧落。截斷紅塵。奪肉髻明珠。解肘後靈符。笑雲
居何必。碎趙州有無。將業識茫茫。便作諸佛不動智。
將諸佛不動智。便作業識茫茫。諸昆仲且道。向甚麼
處摸索渠儂。可謂。沸湯急水。下足誠難。紫霧黃雲。開
眼迷道。所以寶方云。絲竹傳心。終成礙膺。博山到者
裏。滿口道不出。還有向未開口前領略者麼。若有。可
請出來。與博山相見。脫或遲疑。少頃勞心空上人。代
坐此座。向維摩經中。旁通箇消息。珍重。
上堂。五五童子從玅喜國來。脚跟下多泥水。三萬菩
薩往毗耶城去。牙痕裏盡雌黃。不因示疾老毗耶。劒
戟鎗林難下口。諸昆仲當知。至體無法可繫。強名曰
淨。求其淨相不可得。伹有其名。名亦不可立。或云無
垢稱。木人看陽𦦨翻波。石女聽乾城逸響。不留朕兆。
法界齊觀。鼓吹將來。一塲露布。縱是通身無口。未免
大笑毗盧。諸昆仲當知。法假人弘。碑文刊白字。題因
人立。當道種青松。猛虎喉中活雀兒。救得是好。鱉鼻
蛇邊爛拄杖。拗折為奇。且道。博山意在甚麼處。吽吽。
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燒須彌山。
[004-0257b]
終不能得。然則博山今日高登華座。大展法筵。敢問。
說何法耶。解脫法耶。不思議法耶。不二門法耶。現神
力法耶。咄。是何言歟。良久云。維摩大士來也。稽首大
士。雖則塵面蓬心。要且起居多福經題。
上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如是之法。佛從我生。拶出
虗空之髓。倒拈䕞蕩之鍼。觸著三世諸佛鼻孔。只得
吞聲忍氣。一任諸上座。抱大不平。諸昆仲當知。身外
無土。誰是佛國。土外無身。誰非佛國。湖南老人一麟
角。解道。聖人無已。靡所不已。又云。會萬物而為已。其
惟聖人乎。然此則佛即國。國即佛。佛外無國。求其國
不可得。松陰凝翠壁。國外無佛。求其佛不可得。香霧
靄青蘿。博山總不恁麼。是佛好與一摑。直教虗空粉
碎。大地平沉。是國好與一摑。直教大地平沉。虗空粉
碎。諸昆仲。直饒煉作一團。未是衲僧向上事。何以故。
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佛國品。
上堂。法身無去來之跡。應萬有故。不來而來。至體絕
上下之分。總羣機故。不合而合。寶葢覆三千之界。微
塵等剎海之方。山河大地。川流泉源。日月星辰。天龍
宮殿。乃至十方諸佛說法。悉現於寶葢之中。寶葢覆
世界。百千萬億世界。入於寶葢。而世界不小。寶葢不
大。世界覆寶葢。百千萬億寶葢。入於世界。而寶葢不
小。世界不大。於此五百寶葢。而結成一葢。莫是如來
神力耶。大定莊嚴耶。淨心變現耶。乃至無我無造無
受者之所成耶。若如此會。則未夢見寶葢在。古德云。
[004-0257c]
大千世界是沙門一隻眼。喚寶葢在諸上座眼裏得
麼。大千世界是沙門一點靈光。喚寶葢在諸上座靈
光裏得麼。大千世界在沙門一點靈光裏。喚靈光葢
覆寶葢得麼。若如此會去。非但凡夫小乘所不共。乃
至與諸大菩薩所不共。文殊普賢亦不共。釋迦老子
亦不共。維摩大士亦不共。何以故。報化非真故。華嚴
經云。若有見大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此非證
道眼。且道。五百童子是證道眼耶。非證道眼耶。若是
證道眼。五百童子眼。在甚麼處。若非證道眼。五百童
子眼。亦在甚麼處。諸昆仲。作麼生是證道眼。門前修
竹來儀鳳。㵎底清泉隱臥龍獻寶葢品。
上堂。若欲說佛法。無法可說法。若以法說法。恐辱於
大法。然雖如是。博山亦無開口處。列位請博山登此
座何為。也不免俯順機宜。向第二門頭。聊開一線。將
淨土二字。從頭註解一遍去也。心淨土淨。大千世界
摩尼鏡。打破鏡來時。與諸上座相見。土淨心淨。運為
不出那伽定。七顛八倒時。與諸上座相見。眾生行業
不同途。猛火𦦨中。那容蚊蚋。美惡從彼類所現。瓊花
鏡裏。影象昭然。欲求淨土。眾生心行中求。從來不曾
點污。豈但淨土。佛亦不為。安用求乎。譬如造立宮室。
若於虗空。終不能成。西天不逢。唐土不會。若以空地。
隨意無礙。根塵界中。具此一坐具地。在梵天鶖子。而
所見不同。易分雪裏粉。諸佛眾生而本源一爾。難辯
墨中煤。於是如來以足指按地。曠大劫來。未常變遷。
[004-0258a]
不勞神用。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百千珍寶莊嚴。喚
作瓦礫沙石坑坎堆埠得麼。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
德寶莊嚴土。等無有異。自在天宮。向甚麼處去也。螺
髻梵王。亦須具慚愧始得。諸昆仲。清淨寶莊嚴土。悉
皆圓現。諸上座還要見也無。若要見。便向者裏見去。
若不見。自是諸上座不見。怎恠得博山。良久云。舌頭
無骨眼無筋。對面白雲千萬里淨土品。
上堂。善權有則謂之方。物應斯順謂之便。大海全歸
一滴。太虗祇是一線。擲出駭雞之犀。入彼婬坊酒肆。
放出屠龍之手。何妨俗舍魔宮。現長者居士之身。雲
藏無縫襖。作帝釋天人之主。花綻不萌枝。諸昆仲。維
摩大士。以大悲入生死海。不捨眾生故。以大智入生
死海。不迷眾生故。逮乎開物導迷。應時通善。如一面
寶鏡相似。汝將一莖草來。鏡中便現一莖草。鏡安得
成草也。汝將一錠金來。鏡中便現一錠金。鏡安得成
金也。汝將瓶盤釵釧來。鏡中便現瓶盤釵釧。鏡安得
成瓶盤釵釧也。諸昆仲當知。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
度。金剛三昧經云。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南嶽大師云。
十方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亦此意也。又如烈火𦦨中。
是草。是金。是瓶盤釵釧。盡入於烈火𦦨中。煉成一箇。
不留影跡。還知維摩大士落處麼。四海浪平。看華麟
而吞吐。九霄雲淨。憑靈鳳以翱翔。諸昆仲且道。吾祖
師門下。與維摩大士。還有優劣也無。呌侍者。維摩大
士在甚麼處。喚來與博山揩背方便品。
[004-0258b]
上堂。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
可信也。若如此看徹。四百四病沒處安著。四百四病
既沒處安。金剛不壞之身。當念具足。無量功德之聚。
覿體全影。四無量心。六波羅密。無不備舉。古所謂。若
要直捷會。一切總不是。若要直捷會。一切總皆是。諸
仁者。還要直捷會麼。金剛不壞之身。即汝等精液膿
血是也。無量功德之聚。即汝等四大五陰是也。四無
量心。即汝等集起緣慮是也。六波羅密。即汝等根塵
界處是也。如此若不會。執身取靜。非宴坐也。我垢不
除。非說法也。慈心不普。非行乞也。不達平等。非法食
也。不觀根噐。非適機也。不了真空。非論義也。相無相
見。非天眼也。不達實相。非奉律也。不履無為。非出家
也。不識佛身。非巾侍也。諸昆仲。十大弟子。各負已之
功幹。大似棄滄海而逐波。向日中而迯影。豈智者乎。
然雖如是。總被維摩大士。將泥彈子。換却十大弟子
眼睛去也。十大弟子還知痛癢麼。譬夫堯眉八彩。舜
目重瞳。從古洎今。縱有巧手丹青。畢竟描寫渠眉目
不出。諸昆仲。要見堯舜眉目麼。直須向堯舜未生以
前。開眼始得弟子品。
上堂。玅道虗玄。方之以實。真空廓爾。體之以靈。徹玅
德以無方。齊古今於一念。彌勒說不退轉之行。撮摩
空花。釋迦記未來世之尊。延綿夢境。四事推尋。求其
生不可得。一心彌亘。括其記安寄乎。既解空裏弄花。
不妨夢中說夢。古所謂安置水月道塲。成就空花萬
[004-0258c]
行。降伏鏡裏魔軍。成就夢中佛事。非此之謂歟。夫菩
提者。不可以身得。六月火燒無影樹。不可以心得。三
冬人嚼孟津氷。不可以身得。身是菩提故。不可以心
得。心是菩提故。萬紫千紅。就裏無邊春色。身心及菩
提。是三無差別。桂林月渚。箇中誰辯秋光。於實際理
地。求其身不可得。求其心不可得。求其菩提亦不可
得。到此則步步登玄。智不能知。識不能識。所以肇公
云。聰者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知。辯者無以措
其辭。像者無以狀其儀。及乎開物成務。應化無謀。古
今天地。古今人物。日月星辰。森羅萬象。人叢鳥跡。城
市鄉坊。車馬駢闐。晝明夜暗。莫不悉承菩提恩力。當
知。舉足下足。無非淨名道場。左之右之。盡是光嚴住
處。三萬菩薩。各運無功之行。二千魔女。堪傳無盡之
燈。上至於難勝如來。下至於最下乞者。果能分別不
生。是無等等。故般若云。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
無別無斷故。諸昆仲。要會維摩意麼。都是菩提。無有
不是之者。要會博山意麼。都不是菩提。無有是之者。
箇中有伶俐衲子。將是非二字。拈向一邊。從者裏會
去彌勒品。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四
[004-025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