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36 天如惟則禪師語錄--(小師)善遇 (master)



師子林天如和尚語錄卷之八
小師 善遇 編


答木林和尚



別時別處猶昨夢不可記。每念同參幾何。死者過半。
存者東飄西泊。落落晨星。惟足下燕坐深山道俗歸
化。余甞謂法雲一宗未必便掃土者此也。比辱教汗
亹亹連幅鋪敘二十年間往復離合之緣。而過分贊
美。似非家裏人說話。余敢當此哉。承索會解楞嚴。此
則劣者不了之公案也。未償之宿債也。昔幻住老人
語余曰。楞嚴一經禪者多取以為準的。吾甞就徵心
辨見處略加指點。而全經大旨尚欠發明云云。又命
足下取武昌魏靜復所寄新刊小本經一帙付余。余
亦默領其意。當時此一段話。獨足下與聞之。余謂足
下忘之矣。今忽見索。是代老人刷稽遲邪。催宿逋邪。
使余愧悚不巳。然草創之本成巳多年。特未暇刪改。
故亦未敢以寄。勢須會面當持以共讀云。


與義海都正



江西受業二僧歲旦日至。謂吾母年七十八望歸省
傳族黨諸弟兄親隣朋友法屬勸歸之書堆滿凡華
亭諸公雖甚欲強吾留而不可。因得乘興一動。及至
[008-0821c]
杭適漳宼敗。一路班師擾攘。咸謂不可進。遲延久之。
立卓峰。又領徑山書記之職。念其二三十載死生憂
患之伴。一旦棄之不情。故止西江之行。登山相守。秋
未決意來訪。復因他事左牽至蘇。從而遷延不及見
吾義海也。世態如碁著著是變。所在藂林不堪措足。
惟欲向青山碧雲有水有竹處尋箇放莆團位。蘇人
知余心。懼余他適。徧城裏城外為尋之。皆未敢輕就。
蓋亦有歸省之約未酬。意擬輕包暫歸而即出。却來
杭蘇山水間倚松結茅相招義海。柴床地爐煨芋酌
水相娛以送殘年。此余念平生不可忘之道義。而欲
挽足下盡未來際常為法侶之願也。然行止去就俱
未有的期。茲因天目人回先布此意。山川之遠。歲月
之多。問訊之踈。想念之切。與夫顏𩯭衰朽。故舊凋殘。
法社荒寒。人情變遷之感。凡縷縷欲言者皆在書外。


與物外長老



頃甞共絕際翁扣關丈室。寒爐夜燈煑茶聽雪。曰主
曰賓同入物外機境。今思之十五年前陳迹也。眼中
故人十喪八九。世習日移愈趍愈下。惟老師坐斷荊
溪照了諸相。視隨波逐流之輩果何如哉。區區託隱
唳鶴灘頭者十有二稔。澤國渺茫雖欲奉一狀不可
得也。今夏偶出遇徑而止。九月會無礙居士詢道履
而未詳。十月抵吳門借幻室一榻為度寒計。因希雲
藏主來始得遣是楮也。希雲別余十七載。相見如隔
生。其受業有藏無經。得得來扣蔣公大長者求四大
[008-0822a]
部以榮其歸。煩老師為之宛曲導請。使法寶流布於
大江之西。則蔣氏法施之福。物外成美之功。希雲得
法之喜。皆當與經同為不朽者也。助人求法諒不避
言。


答友雲長老



舊游張公洞。宿留金鵝峰。聞保安伊邇而未及到。蓋
古寺殘僧相知者少耳。江山有待。得足下一來。寺之
興復可想見矣。近代諸方建葺。務以勢利侈華相勝。
鮮克以行道接納為心。保社之衰病政在此。吾意友
雲力弘祖道。推誠以待衲子。必自有神物助化。使施
者雲合響應。又豈在言語間哉。余所寓半間草屋。衲
被蒙頭。其凝塵積灰埋筆硯者深數寸矣。源西江來
承委撰疏。投我以雙墨乃守待三日。不容辭。於是報
之以數語耳。


答梅孝子



久矣絕聞問。忽得孝感詩文。玩讀不能巳。聞者惻然
有感。欣然相傳。遠邇唶唶稱羨。宇宙間誰無父母。凡
為人子者誰不思孝。求其動天地感鬼神見稱於人
而人所敬服。可以裨教化。可以激流俗者。一代之間
曾幾人哉。足下孝心純至。故感靈異如此。非特延母
之壽。其或增自已之福。致子孫之顯。皆未可量也。承
索鄙作。聊奉短序一章繫之卷末。未由瞻對。以寫我
心不匱錫類之辭。為君三誦。


答別流藏主


[008-0822b]


避影林壑間今十年。絕交文字亦巳久矣。比承下顧
以銕牛師叔翁行述見喻。萬不獲辭。謄其實以為求
銘之藉手耳。政恐不直大方揑鼻一笑。古愚來乃枉
書以言謝。何至是哉。竊謂老和尚飛聲八紘。取信千
載者。固不在文字間。此蓋孝子順孫之心不忍不為
者。以足下用心之誠若此。其所激發者何限。亦何事
而不集。然世故日變。時不待人。惟勉之速之是所囑
也。秋涼杖錫必動。未知再見何處何時。臨楮悵悵。




己卯春松江送別。明年余亦別松江度夏雙徑。又明
年客吳門幻住會臨川楚石首座。謂與足下解逅於
虞公之門。因舉塔銘一二語。復舉虞公問先有銕邪
先有牛邪。足下答云。先師親見仰山來。虞笑曰。吾試
為汝模畫之。余聞是語甞有頌曰。銕牛誰後復誰先。
口未開時欠一拳。好本弄成模畫去。牽犂拽杷錯流
傳。所恨未見其詳。今壬午七月二十六日承書及所
抄全文。讀之欣躍不巳。以靈雲老和尚真證實悟之
道。簡編不待書。金石不待勒。而其昭䀿堅確。舉天下
後世孰得而磨涅之哉。然虞公為當代董狐。得其隨
分發揮數語。非特塔銘取重。蓋亦有補於化道也。觀
其筆底餘波。激揚吾宗盛衰之迹。有總有別或引或
却。明敲暗磕次第歸重於靈雲老人。然後假老人榜
樣擊筞來學。吾以是知此老眼空諸方舌頭拖地。是
亦吾門中在家說法之一善知識也。刻而傳之。使聞
[008-0822c]
者有所感發。其於化道之補豈小小者哉。望速成之。
復示石本則幸甚。松江地卑多水不復往矣。今吳群
東河有地數畞。古樹竹石如山中幽僻可愛。遂以眾
施之力得之。就樹下作小屋數間。正月作二月成三
月入居之。巳過一夏又秋矣。二時粥飯仰給於施。不
足則持鉢以補之。諸方公選私舉一皆謝絕。日與同
志之士收拾天目山蘿蔔頭莧菜根。東咬西嚼聊以
自娛。其不甘枯淡者過吾門而不敢入也。自己卯至
是凡四年。出處趣向如是而巳。其他不足言。


答費總管



雲間歸時假道海上。適騎從他出。不及晤言以慰契
濶。得敏之西英數客共坐雪洞之中。周遊梅圃荷堤。
滿眼皆主人風度。雖不見猶見也。比厪惠問良佩撫
存而浮蹤。以無住而住。栖隱闔閭城古檜高竹長夏
如秋。何時得公過我淨洗人間箏笛耳。偷半日閑說
方外話。亦一佳會也。世味如酒能使人既醉且狂。倘
於未飲之先或半酣之隙冷眼覷破。寧不悟醉者狂
者之可憐哉。


答可庭藏主



殘年風雪中蒙衲枯坐。有時恍忽江陵入我清夢。有
時大開兩眼如見江陵。點檢將來。初非人境遷訛。又
非識想變造。蓋只為江陵有未歸之客耳。因自笑參
方三十餘年。視朋舊散聚之緣如飛花落絮無絲毫
滯情。與足下相識最晚。相交又最淺。何獨若此之拳
[008-0823a]
拳哉。蓋亦以道義之懷相知頗至相念頗真相託者
頗多。而相聚之日獨少。故乃爾耳。自五月別至十月
凡三度遣書。臘月領來翰知兩書巳到。惟第三書未
達。即日想亦達矣。書中所報師子林禪室之營稍見
就緒者。大槩務從苟簡以圖速辦而巳。此外未辦固
多。姑待他日。每思三界往還同一旅邸。勞生擾擾有
甚了期。而況二三子相依相從所圖何事。惟欲與之
攝心寧處。豈忍使其困於土木間哉。奈何邇來時有
信慕之士相率相過請法請戒。而室隘無足容。二三
子又動東偏別築之念。既未有獨力任辦。又不欲苟
求人。倘非足下與謀。吾未保其能辦茲事。吳門諸道
友每會必曰。可庭別時謂江陵之事一語可決。約在
歲盡必再到吳。可庭信士也義士也。安有如此信義
之士而肯妄語失約。今之過期而不到者。過在無催
歸之書也。余意則曰。築室之謀固可寬。道聚之念為
最急。以故今度之書專為催歸而發。今書既發則諸
友之望日急。而余之開眼作夢又有甚於前所云者
矣。足下其能忍於不重信義不急道聚而為江陵久
淹之客乎。




癸未十月末得所寄書。殊慰想渴。荊南人境事物歷
歷如在眼前。兩浙高下皆熟。連三載無水旱憂。視他
處氣象頗殊。林下一鉢亦隨分隨量而巳。八月復到
上洋慶贊新佛。受薄施歸。門外檜行之側各作矮塼
[008-0823b]
墻。開二小門入東西圃。小池四岸疊以蠻石。而青石
蓋之。繞池石闌之外作小街道。池南種竹數箇。池北
撤去舊籬。古柏臨池如蓋。樹下洒掃列瓦鼓為數客
坐處。禪餘飯罷儘有負暄散步之所矣。此等皆𤨏𤨏
微事何足言者。蓋足下甞同經始。一木一石皆知來
歷。故今日𤨏𤨏工役亦必具報云爾。此來百務俱寢。
與眾宴默同處。俯仰攀緣悉非吾事。門巷憧憧氣味
不相入者亦不敢扣吾關也。況自四月以來文字應
酬一皆杜絕。甞謂近時學者不肯向無依倚處著工
夫。不肯就最險峻處放身命。往往挨籬傍壁猶自不
能動步。病在一知半解粘手綴脚。所以不得獨脫自
由。何況宗師家不以本分草料待人。偶爾狹路相逢
便牽引爛葛藤窠沒頭罩却。彼此纏繞無出頭分。先
幻翁痛嫌此獘。故一世費盡口業以言遣言。大似靈
龜曳尾無可奈何。以區區視古人。奚止天地懸隔。今
之所以杜絕應酬者。且圖自家省緣亦免引人入草。
筆便及此不自顧其醜也。十一月西山間有願聞法
要者倡率成會。余懼其勞擾乃往就之。山東西遠邇
數百人一時皆發道意。由是盤桓六七日方歸。此類
應酬又在杜絕之外。惟足下知余意也。


與普達實立副使



偪仄禪窩甞辱繡衣臨賁。龍梅皎柏至今燁然有光。
當時小軒中爐香共坐語及肺腑。即知是佛法中再
來人也。第以榮任日迫。不得續奉清談。舟行之日又
[008-0823c]
不及追送江滸。負此缺然。近會明德教授。審知惠政
揚揚聲撼荊楚。楚人何多幸哉。且廑屢書賜問。自慚
無似之人。遠勞垂念。何感如之。惟公素稟清明。如止
水如懸鏡。事物之來固不受絲𩬊之蔽。尚望於應接
紛擾之際。毋起厭煩之心。當念唐之裴公美宋之張
無盡諸公。皆不離功名富貴。不舍政事文章。而能成
就佛祖無上妙道者也。故龐老有云。日用事無別。惟
吾自偶諧。此其力行親到之驗而有是語。然則擾擾
塵緣政者佛法妙用處也。茲因附書上謝。故僣言及
之。然非知言則不敢僣也。


答白楊絕照和尚



先白楊順禪師數語示眾。而天下學者家喻戶知。視
汗牛充棟之文不足多也。閱今二百餘年。復得和尚
振耀于茲山。非特作興其遺業。亦乃鼓勇參徒力踐
其遺示。以今視昔豈二人哉。余雖不獲親奉追拂。而
幸得與令徒卓峰遊。故亦時時得舉此話以私相慶
耳。今夏四月華侍者來。承手畢并細葛之貺。且感且
媿。及觀與令徒促歸之書。因自念先師化去久矣。雖
無所省然亦惻然動念。從而推已之念。力勉其一歸。
乃令徒正色對余曰。吾師住白楊。昔之示眾即吾之
家訓也。所謂染緣易就道業難成者。政患學者率易
湊泊。或自畫於中道小成而不能深詣遠造也。世之
常情孰不畏難而好易。此吾所以甘就難處東挨西
拶。縱使終其身晦韜困滯。吾心無媿焉無憾焉。今家
[008-0824a]
書促吾歸者。乃所以䇿吾進也。吾能確守家訓不移
初心。圖遠大之効以為師恩之報。則雖數十年之別
數千里之遠而未甞一日不在吾師之側。又何待及
門問訊然後為歸省者哉。其對余者如此。若其父子
之間真情密語當必詳具他書。非余得以盡知者也。
高帽一頂聊答先施。未卜趍參。望臨汝玉立諸峰如
在天外。


與卓峰書記甲申二月小孤山舟中發



離姑蘇日閶關楓橋。一路不忍別。又同舟相送九十
里宿無錫。明日遂分。以二十六年之道聚流行坎止。
頃刻未甞離死生相託休戚相關。股肱骨肉之親不
足云喻。乃一旦有數千里之別。況此行是歸鄉省母。
母子弟兄恩義之桎梏。老病死葬變故之牽纏。秤鎚
落井之說從古有焉。又況長江天壍風濤之險惡。轉
面隔生之慮彼此胸中有之。語在唇吻而不忍發。倘
非曠達之懷處斷素定者。其孰能堪此哉。分之日。待
君祥父子不到。或謂在毗陵。遂迫暮呼小艇夜行。達
旦追及之。毗陵相知相聞者皆有請不暇赴。止受曹
士英一飯而行夜過奔牛。越二日渡大江抵瓜州。熊
氏圃卉石臺榭亦荒荒淮鄉之所僅有者。明日鑾江
登錢子明大舟。一倉三榻琴書筆硯滿前。君祥寄長
紙二幅求寫今春普說。因舟候風連日不發。得滿填
其紙以答之。忽大風起。舟人擂鼓歌呼。一日走數百
里。不減舊時天上飛驊騮之喻也。自是或逆或順。然
[008-0824b]
亦無日不張帆。不數日巳過小孤海門關矣。晚泊關
外乃自喜曰。長江險惡巳落吾後矣。廬山面目明發
可相見矣。但恨子明之舟趍武昌而不至湖口。政擬
投江州附船。天賜其便。適有廬陵大舟同泊。遂欣然
移行李就之。復自喜曰到家消息在是矣。水光月涼
夜不能寐。因思足下必為吾憂而莫知吾喜。吾反憂
汝之憂而莫由。汝解問子明歸期。則曰歸在余先。遂
挑燈作是書。詳具行程託以報平安也。楞嚴會解想
巳入梓。幸夙夜靡懈以促其成。遇徒之寫。道林之磨
勘。應念百千萬本由此本出。必各盡手眼神通以致
其精敏也。錢塘炬菩薩四十八日大會。巳許其五月
初旬。說法滿散。此約決不可爽矣。鄉關轉身之計。吾
亦籌之熟矣。今度舟還必由常山小溪以達錢塘。穩
且順矣。秤鎚落井之疑。轉面隔生之慮。是書既到。可
一笑而釋諸。


答景深夏處士



庚辰二月別令府謙齋公。意謂非久即相見。奈何行
止不自由者若此。今年省母西江。往復八千里。歸則
令府仙矣。死生契濶之感可勝言哉。區區瓣香致慰
敢後於人。而賤體以暑途。感冒抱病者兩月。是以七
月末先遣徒下代達此情。期以體力稍蘇即當躬唁
苫次。今辱書乃知襄事告嚴。而有秉薪掩土之命。夫
復何辭。惟招而後行。愈重吾媿矣。


答妙空居士禿魯平章


[008-0824c]


師子林發地結茆。屢枉惠顧。草樹竹石精釆百倍。傅
徒匪材荷玉成之賜。石郝二侯復領外護之囑。秋七
月承遞至行院公文。八月承寄所刊傅大士頌。又見
為法流通之心。以居士內懷菩薩願。外現宰官身。往
往有氣陵佛祖底作略。如此根機如此力量。要到佛
祖不到之地亦何難哉。特以工用未深而情累未忘
耳。茲審榮佩新除總握憲綱而風厲上下。此雖居士
平日常行之事。然浙右之民引領而望者亦巳久矣。
今幸慰其所望。靡不以手加額私相稱慶。惟山僧之
意則不然。尚望居士由今以去毋忘大法之念。於未
了未徹處時時猛省而力攻之。忽爾時至緣熟。公事
私事世法佛法一了一切了。然後總握吾道之紀綱。
風厲三界之群有。此則宗門與天下之士同一引領
而稱慶者也。地遠天寒未能候謁。公務之隙以道自
強。




兩載不得相見。懸懸此情。比聞高踞臺端虎視諸道。
其凜然肅然者不令而行矣。林下一鉢生涯之外。宴
默安居外惱不至。皆餘光之所照暎。其敢一日忘邪。
竊甞謂當今貴公子身處顯位而信慕佛法者固有
之。求如居士不肯以少自足。直欲親到大休大歇之
地者幾何人哉。蓋於般若分上夙有緣契。以故世出
世間昭昭不自昧也。抑甞聞之大休大歇之地不在
荒閑寂寞之濵。政在功名事業熾然作用處。所以道
[008-0825a]
百務紛紛萬緣擾擾。著著有個出身路。倘能於緣務
紛擾中熾然作用處著得眼出得身。譬如百鍊精金
攧撲不碎。得其全體大用應變無窮。較之守荒閑寂
寞而局於一知半解者。天地相遼矣。古人云。幻緣即
實相。煩惱即菩提。妙在一翻翻轉。直下便是。不遇盤
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不因塵勞業識何以顯佛祖之
妙用。如昔者趙清獻公退食公堂。凭几之次忽然識
得自家底。張丞相在兜率山中一挨一拶。一夜睡不
著。打破平日疑團。范左丞因圓通長老呼其名。一呼
一諾之頃認得自已面目。前輩往往如此。就塵緣俗
務中了辦大事。又何待致仕休官向水邊林下閑居
獨處然後為參學哉。今余觀居士趣向之高遠。根器
之深厚。識見之弘博。與前輩何異何別。敢望於公事
之餘以醒眼看破醉夢。急著精釆加鞭進步。為佛祖
出一口氣。此天下之至望者也。




七八月間審聞獨坐中書堂。化聲震動大江之右。未
幾又聞擁萬騎南征掃空宼穴。吾祖云。奮大勇猛如
一人與萬人敵。手握金剛王寶劒全殺全活坐致太
平。此皆平昔慣聞之話。今幸試而行之。巳見靈驗矣
異時如法華所云。用賢聖軍與五陰諸魔共戰。破魔
網出三界。有大功勳。得受輪王髻裏寶珠者。在居士
分上皆不難矣。茲承寄音故此奉答。未由會面無任
馳情。此話且止。且道五陰諸魔即今在甚麼處。若言
[008-0825b]
他是魔。自已亦非佛。若言他是佛。自已却成魔。政當
佛魔兩立人境交參。畢竟誰是自已。又若人境俱奪
佛魔兩忘。自已還在甚麼處。參。


與受業寺昱藏主



向者之歸徧擾上下諸寮。臨別又各有所將曲盡未
忘之情。靡所不至。因思甲子再出。甲申再歸。纔二十
年而山中眷屬消忘殆盡。存者相見如再世。世相遷
流不容貶眼。更二十年相見當又何如哉。噫。業風業
火夙夜交煎。十個五雙半斤八兩。惟英俊之士不昧
己靈者於此當發深省。別後四月十八抵姑胥。護侍
者相隨師子林。住方熟。忽龍山雪庭來引動鄉念。不
可留矣。因其歸顧無以為法眷意。適楞嚴會解刊成。
聊寄一部留之觀山公界披閱。此經直指人心備談
禪旨。故禪者視如契劵。二十年前余甞受先幻翁囑
累之命。不敢違。至近年始成之。學者不可不細讀。讀
之不可不深思。思之不可不力行。既讀既思而不行。
則白紙黑字而巳。


答道場竺遠和尚



昔圓鑑老人大唱慧朗之道。追蹤正續老祖於五髻
峰頭。誠一世之龍門也。出其門者固多。惟和尚以疾
足高才駸駸步武。其故家青氈必不久屬他人矣。某
忝聯眷系而焦敗無似。老懶相持故不敢僣妄攀附。
由是走賀之禮貢問之狀皆不敢輕舉。近在吳城營
小窩為老病計。日與竹石輩周旋笑傲。不覺避喧求
[008-0825c]
靜之毒愈中愈深矣。隱首座來自几下。辱二教增重
媿悚。因其再參。布下忱如此。惟大法在任。毋倦應接
是禱。


答盤龍雲峰和尚



泰定改元余歸自浙。甞造集雲關。非久復出斫額龍
峰。萬松巃嵸出沒雲漢間。而趼足困頓可望不可即。
始信三十六盤天上去。豈尋常步驟所可及哉。仰惟
老師紹古佛之門風。化洽中外者二三十載。四方才
俊咸願處席下。至若掃劫灰蕩魔壘。飛樓湧殿現於
指顧之頃。不思議解脫神力。殆不是過人境之勝若
此。獨余負瞻拜之欠。中抱梗焉。近數載得與上足可
庭周旋吳會。爾汝討論間時時及家訓一二。深有起
余。繼是復得無禪笑如二士相尋乎寂寞之濵。雖未
識公而識公諸子。向之梗焉者日益消矣。咲如自雙
徑重來。出所賜教并白苧兩端。媿感交集。不審何從
而辱此大法垂絕之秋。尚幸老師宗綱在握。學者日
望其未倦。又聞有為笑如舉古潭返錫之話者。此則
父子一家機軸。放行把住各適其宜。非他人之所能
知者也。因其歸乃敢貢數字。西望遡風不勝悚仄。


答江陵性海長老



往者可庭會間。甞談及性海能疏引南泉道脉。布衍
于荊南。不待募而施者畢至。無所勞而有作皆成。余
恨留滯三吳末由一見。甞謂普庵老人古佛應世。於
達本情亡知心體合處示其悟迹。遠嗣臨濟正宗。近
[008-0826a]
則以牧庵為父。佛眼為祖。承祖父遺風。用寬平慈忍
化物。使學者如駕舟於恬風靜浪間。不犯驚險坐達
彼岸。此其垂手大機用也。若夫救灾恤難應禱隨緣
者。皆餘事耳。海內之士受其賜者固多。而知其垂手
者獨少。亦甞疑弘化者密其傳而不務速說也歟。惟
吾性海當力弘大機。使學者向情亡體合處親見老
人面目。斯法門之厚幸者也。


與希雲長老



辛巳姑蘇之會之別。客櫩低回彼此不盡意。甲申歸
省廬陵。道經洪都。問足下出處不得詳。又以同舟牽
掣不自由。故不能物色一見。近聞說法東山。美聲籍
籍。而數千里外一書問賀。無端便乃爾遲也。足下平
生厲精于學。天不負才。使得展其志試所學於出世
不早不晚之年。雖六藏巖壑與世相遺者。亦為之助
喜百倍也。昔鑾江送別五偈。今二十三年。忘之矣。惟
末後二句尚時時蹉口道著。獨不知足下頗能紬繹
之乎。院子無大小。眾無多寡。當力任古道。先之率之。
進止崇卑。一付定分。慎莫循時輩患得患失之途轍
也。余老未死。豈無再會之日。以傾倒所欲言哉。豐城
真相長老住後甞有書來。昨巳答附新淦僧還。偶會
更煩道訊。


與龍翔曇芳和尚



追憶鍾山方丈累日奉慈誨。今巳四五閏矣。比審携
鍾山登徑塢。挾徑塢歸龍河。又拔雙峨置於五髻之
[008-0826b]
間。去去來來腕頭不費絲毫力。此皆曠古異聞也。某
數年來移茆舍入中吳。盤旋草樹之底。而大方黜陟
之事耳目不到。是故輿從往還吳門皆不及奔走送
迎者。非敢慢也。蓋無所預聞也。高明之見。寬弘之量。
必照而恕之。或謂龍河之雄麗。視率陀天報境不殊。
昔笑隱翁竭力營之。今曇翁高造而安居之。異時挾
外院以歸內院。促補處之佛下生。而身與交代。亦豈
費腕頭力哉。呵呵。參晤末由。臨風無任傾向。


答載之蕭萬戶



夏初栖鳳亭前屢辱敲門。看修竹每羨韜略兼濟。將
種之真才也。方勳名鼎興之日。而能與林下野逸相
尋。非世味澹泊者不足以語此。旌麾去吳閩洞鼠閙。
謂必振旅南行。辱書之來乃尚留天台山水間。未舍
苔臥綠沉之樂何哉。天生英雄當念為時而出。方外
高談他日相逢未晚也。


答太府監朵烈帖木兒



臥龍梅邊話別巳月餘。京口人來再領手帖。謂即日
渡江北歸矣。遙想神物護持驛車安徤。歸覲
清光慶賞交集。其到家之樂何樂如之。獨未審本參
事上能念念著到否。念念相應否。能致其自慶自賞
之樂否邪。以足下居王孫公子之貴。負英靈聰辯之
資。而能折節相從究心此事。非宿植德本而何然。此
事妙在力行。知而不行。行而不力。終無到家之理。近
時宰官士大夫學佛法者。往往以聰明穿鑿情識領
[008-0826c]
攬。得一知半解自以為是。殊不知政是迷妄根本。惟
足下才思不群志趣遠大。終不墯此等窠臼。故余之
所望足下者親證親悟。親到法王家與佛祖把手並
行。推恩群有而後巳。豈肯侶淺根劣器隨流掠虗之
習者哉。茲因馮總管別余入京。乃得答此以致力行
之勉云。


答湛書記



七月廿五日早粥罷。立卓峰送天台僧泰出門。余方
飛虹橋上解衣燕坐。詎可庭自掃池上落葉。忽然呌
報有新事帶露木犀開數枝。於是移瓦鼓子環樹而
坐。呼山僮小嚴汲氷壺井花烹武寧伊山喻子德磨
頭茶賞之。以鼻香為緣。深入無著無礙自在遊戲閑
不徹三昧。未幾鄉人廸惠林來扣關。二三子曰。這場
窮快活。莫使他儂知。遂散去。延之入戶。即日恭惟。後
道湛書記傳語。送丘仲榮扇一把。又出白紙一張求
法語。我無語亦無法。只有些兒窮快活。不堪持贈君。


答汴京月堂明戒師



霜風吼寒落葉滿路。忽宣城澍法主來。得書審別後
尚留江左。擬來歲借座黃教開壇放戒。謬承見招為
眾普說。以發明直指之道。且謂憲府眾官主盟斯會
者咸望振錫一來。巳議移文勸請。此行不可得而辭
也。竊甞謂登壇受具乃諸宗頓漸大小之機。共由之
轍。惜壇場廢久。學者無所持循。此話果行。末法受賜
多矣。惟普說之命則區區不敢與聞。究論吾宗。本以
[008-0827a]
單傳心印直接上根。道箇直指早是曲了。豈容復有
言說哉。其後根器不齊。宗師垂手處不得巳曲施巧
便。如黃檗痛棒臨濟。臨濟見僧便喝。此棒喝之機非
三藏之所能收。非識情之所能測。而三千威儀八萬
細行以至五時之教却盡在棒喝之中。其捷要者若
此而無能領荷。於是曲順來機始有請益之說。既而
曲順之至又有大請益而謂之普說者。豈得巳哉。然
此普說非真正宗師不敢說。是其師矣無其機不說。
有其機矣非信樂憤悱之切不說。必若渴饑之極然
後飲之食之。則聽者有領悟之益。說者無失言之過。
否則門庭施設以圖炫耀觀瞻。作者之不許也。若某
者自知無法可說。亦非說法之師。沙鍋煑黃菜。箕踞
看白雲。昨甞兩辱降訪。其冷淡退縮家風。公所親見。
此豈赴遠招臨廣眾而普說者哉。抑甞聞攝心為戒
擬心即犯。月堂以此開示聽徒。令於擬處攝處見徹
根源。則直指在是矣。抑又聞廣教乃黃檗禪林。今雖
易講而禪。額仍舊。來者升堂入室目擊道存。無往而
非禪旨。又何待他求普說哉。幸體此情。毋煩再命。萬
一不然。却煩轉命於大方之家。容我不動跬步遙瞻
戒光。此則真受其賜者也。


答仲溫副使病中疑問



北行別余之日。官從林立。睟然春姿。獨足下頗有晦
色。竊謂去家割愛無恠其然。詰朝得報登舟。忽疾作。
遂艤留關外。既而留三日病不退。遂不果行。竊疑行
[008-0827b]
興既阻。病勢必增。復自解曰。仲溫達士也。坎止流行
素善處置。況近年篤志聞道。今父子兄弟別而復聚。
諸良醫爭願納誠以取効。非久必平。復豈料淹淹一
至乎此。可恠也。足下才德粹美。秉清要之權者十餘
任矣。忠孝兩全朝野交頌。民無貴賤老少被其澤嚮
其風者。咸不願其一日去官。及聞有疾。恨不能以身
代之。其得人之感戴慕望者若此。勳業方興。乃縮縮
退避以究吾宗別傳之學。每語人曰。某之精神夢想
無日不在師子林下。今病既劇。復取余向來勉勵激
筞切要之語。書而揭之窻壁梁柱几榻屏帳之間。使
其坐立臥起俯仰皆在眼中。旦夕二僮奉藥粥外。使
嬖雜喧一皆屏絕。此尤見處置有方而操守有力。豈
常流所可擬哉。昨暮令尊平章公來。再三致懇。謂足
下欲邀余一會。余既久不出山。且知病中亦厭喧雜。
縱草草一會奚益。遂託平章公致意云。不會最親切。
今晨繼領來命。陳所疑問者凡數條。因得徹見足下
之底蘊而有以發余之所當告者焉。


來問。諸經教中或說空。或說有。或說不空不有。何者
為的義邪。當知吾佛常依二諦說法。法說隨機。不守
一途方便。若彼眾生為名相所迷而著於有者。說空
以破之。或不著有而復著於空者。說有以奪之。偏空
偏有固非實法。不有不空亦非了義。若夫直示一心
妙圓性體。應以四義明之。四義者。當處即空。全體即
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也。空則不動不變不立一
[008-0827c]
法。有則隨緣變現諸法宛然。是以楞嚴經云。非一切
法。即一切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一切法者空也。
即一切法者有也。離即是即等者。配彼第三第四義
也。以真俗中道三諦配之。真諦空也。俗諦有也。中道
諦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同彼雙離空有雙即空有者
也。應知離即不二。一四互融。舉其一則四義具焉。言
其四則其體惟一。此乃人人本具之性理也。甞試研
而究之。前二義則空有對待尚涉名言。後之二義則
不容分別而不可湊泊矣。不容分別則言語道斷。不
可湊泊則心行處滅。心行處滅則不可思矣。言語道
斷則不可議矣。是即一真法界如來藏心不可思議
之妙者也。如是妙理悟而證之者為聖人。迷而背之
者為凡夫。為聖人者德相圓融應化無礙。為凡夫者
識情用事顛倒何窮。於是聖人愍之。思啟其悟以革
其迷。乃依本具之性理以起修法而謂之教。令依修
法以立觀行。觀行成則如理而證。證其本具之理體
而巳耳。修法固多。且以空假中三觀論之。空觀觀真
諦。假觀觀俗諦。中觀觀中諦。而中觀有雙遮空假雙
照空假之二義也。遮照相須。一心三觀。觀智諦理。理
智一如。是名性修不二圓妙之教法也。原夫別傳之
學雖曰教外。然亦未甞外乎教理。特其功用趣向之
稍別耳。如昔者僧問禪師曰。道以有心而求可邪。曰
不也。以無心而求可邪。曰不也。以亦有亦無之心而
求可邪。曰不也。以非有非無之心而求可邪。曰不也。
[008-0828a]
如是四答味其言外之旨。則與性理四義教法四義
脗然契合矣。但禪者離其名言。泯其行相。不涉義路
直截根源。務令識謝情消忘心頓證。而有一超直入
如來地之說。豈非圓妙之法者哉。降此以往。曰空曰
有總是隨宜說法。故教外之傳要在忘知解。絕思惟。
超情見。離能所。獨弄單提。真參實悟。斷不許其粘枝
帶葉。障自悟門。苟不如此。任將性理之文廣資談辯。
如談美食終不療饑。非惟不療其饑。亦且愈增其熾
然之饑火也。吾仲溫脚跟下自有一條通天活路。只
消驀直向前。更不必問其何者為的義也。


來問。禪學之流有一聞而頓悟者。有久參久修而不
獲悟證者。其所聞所參之法有難易者耶。又有謂時
節既至其理自彰。然則不勞參學但待其悟時之自
至耶。余甞聞教中道。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惟在
心垢滅。取證如反掌。觀其反掌之喻。則取證容易。論
其心垢。則非修不滅。只者滅之一字。易在剎那而難
在累劫也。當知法無難易。難易在人。在人者何。由其
汙染有厚薄。修治有勤怠。垢滅有頓漸。是故悟證有
難易。而時節有遲速遠近之不同也。所云時至理彰
者。是其參修功行既成。則心垢既滅之時至。而悟證
之理自彰也。非曰不參不修而有自悟之時至也。以
耕者譬之。有種時。有熟時。有脫時。種而至於熟。熟而
至於脫。是其工作收成之時至也。不種而望其熟。不
熟而望其脫。其可得乎。人徒見其一聞頓悟之易。而
[008-0828b]
不知其未悟之先。其功行亦未甞不難也。人徒畏其
久參久修之難。而不知其總是刮磨心垢功不浪施
之時也。儒典亦云。先難而後獲。苟不從事乎難。而妄
希其易。則易者終不可得。而難者愈覺其難矣。是猶
惰農廢種而妄希熟脫。不亦難乎。望足下莫問心垢
染汙之厚薄。莫計悟證時節之遲速。伹就所參處加
功進行。顛沛造次必於是。先辦一種耐勤苦之心。甘
守其難不圖速効。則其頓悟之易不期至而驀然至
矣。所以道。不因汗馬奔馳力。安得全收蓋代功。


來問。病是眾生良藥。吾巳識其內病矣。病知前路資
糧少。吾亦深知而猛省矣。奈何四大痛苦百憂現前。
雖曰堅持正念時加猛省。或稍失照顧則被渠攪擾。
其將何筞以排遣之。余詳足下所謂識病者。不過識
其狂妄顛倒為內病耳。謂深知者。不過知其道業資
糧之未充耳。此知此識固佳。爭奈未除我相。我相未
除。病根未拔。則四大苦憂之境安有排遣之分哉。應
知我本非我。生本無生。身屬不淨。身如幻化。不淨者
如經云。此身非旃檀。亦復非蓮華。糞穢所長養。但從
尿道出。從生至死曰裏曰外。皆不淨也。其初生時不
應生取一枚必死底。及其死時也只死却一枚本非
我底。生則為漏糞囊。徒爾遭其負累。死則如朽敗木。
於我果何有哉。幻化者如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空實無華
病者妄執。能作如是觀者。內外諸病皆空。夫是之謂
[008-0828c]
安閑法也。祖師云。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
妨。八苦者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
是也。病特八苦中之一苦耳。八苦交煎既不妨。則可
謂深得其安閑法矣。然猶法在苦外。對待未忘。更須
撥轉目前關棙。別顯格外真機。回觀八苦之境總是
安閑法。方許藥病兩忘。親到縱橫無礙解脫處也。


來問。圭峰云。散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醒悟不由情。
臨終能轉業。古來了達之士固知落處分明。然其坐
脫立亡之際亦豈無處置之方。如某者向道既晚情
業未空。倘無所醒悟。又無所處置。臨終何所恃耶。余
聞。生死岸頭事。不是臨期處置底。古德云。預前若打
不徹。臘月三十日到來。管取手忙脚亂。所以古人盡
是預前打徹。其於未徹以前則不容不處置。凡參方
問法下手做工夫。皆處置也。既徹巳後。生死涅槃視
如昨夢。隨緣消舊業。任運過時光。世緣既盡。擺手便
行。無所用其處置矣。如興化和尚一日鳴鐘集眾問
曰。還識老僧麼。眾無對。擲下拐子端坐而逝。汾陽禪
師因府尹李侯遣使請住院。師辭以老病不出山。使
者強其往。師曰。必欲往。則先後行。使者許之。師令饌
飯且俶裝曰。吾先行矣。停筯而化。揚州陳尚書請孚
上座講涅槃經。孚揮尺一下云。如是我聞。乃召尚書。
尚書應諾。孚云一時佛在。遂安然脫去。歸宗宣禪師
因郡守責其不禮。以非法窘之。宣馳書與南昌尉郭
功甫曰。某尚有六年世緣未盡。今日不奈抑逼何。欲
[008-0829a]
託生君家。望君相照。乃化去。功甫與師厚善。得書驚
喜不以示其妻。妻中夜夢宣入臥內。不覺失聲云。此
不是和尚來處。甫問其故。妻答所見。甫乃呼燈以書
示之。果有娠。及生即名宣。老人扣之記問如昔。逮三
歲白雲端禪師往驗之。宣望見便呼云師姪來也。端
問云與和尚相別幾年。宣屈指曰四年也。甚處相別。
曰白蓮莊。忽門外推車過。端云什麼聲。宣便作推車
勢。端云過後如何。宣曰平地一條溝。後果六周無疾
而化。似此等來去自由不可測度。豈是臨期處置者
乎。今足下病既至此。別無所恃。請將大小家務盡情
撥置。併將自已身命盡情放捨。任他成佛作祖也得。
永墮惡道也得。一切得失是非付之不問。却單單恃
取箇本參公案。絲毫不容其走漏。生與同生死與同
死。忽爾懸崖撒手絕後再甦。却不妨轉一機來。為汝
別通消息。


答夏景深萬竹山房招隱啟



偶地安居。柳剌史識江華風度。半山招隱。王荊公結
鍾阜禪交。何幸相遭。自慚未稱。某人學詩學禮素有
真傳。潤屋潤身視如常事。廣廈千間庇士。吾巳見其
胸襟。義方三世教人。孰不感其惠澤。此邦家之望也。
豈閭里之榮哉。詎期雲水之蹤。與承顧念。為卜林泉
之築。許以栖遲。錦牋薌瓣下臨禪板莆團。催動過竹
院偷閑半日。古人憐醉夢之無厭。炙橘皮共語深更。
今我喜叨。陪之有分。
[008-0829b]


答石萬戶請為父起骨啟歿於戎事



星隕石而死諸葛。英雄之淚滿襟。馬踣地而塟夏侯。
忠烈之名動世。寂寥千載。今見而翁變化一機合資
吾法。某人堂堂將種。咄咄父風。書連屋。樹拂雲。千金
之子總能文矣。笏滿床。印如斗。萬石之君奚足道哉。
奈何志學之盛年。當此送終之大事。佳城見白日合
一郡盡爾傷心。素幙隨朱幡來。四方觀其有禮。乃待
著語。爰方啟行。玉芝瑤草芙蓉城。未是大休歇處。金
池寶樹蓮華國。為歌歸去來辭。率此占酬。倚須造謝。


祭文



祭天目幻住和尚



濟北陰涼大樹。歷世久兮向衰。至老雪而復盛。盛三
傳而至師。師秉大用。應變隨宜。化聲八達。雷震風馳。
念余所出。同本異支。棄家忘返。五載于茲。巖巖天目
既高且危。石枯松老嵐蒸霧炊。甞自謂。孤雲野鶴何
天不飛。清水白米何處無之。何不舍是而他適。乃復
守荒寒而自怡。師即凹凸示之坦夷。以瞬揚為棒喝。
以談笑為針錐。為人切處知者自知。如反攻之藥。如
變局之棋。屈強兵於不戰。起絕命於懸絲。去歲壬戌
多士來歸。拔余首眾。眾駭且疑。授黑蚖之三尺。警龍
象以鞭笞。尚賴護傳枝之弱羽。亦猶試反躑之狻猊。
師忽余棄。余將孰依。惟忍死以承命。誓潛行而密施。
奈有言貴勢不獲辭。鼓喉舌於牋翰。代多士吐哀。而
訴悲貌太虗之妍醜。酌滄海之盈虧。知師者誰。知余
[008-0829c]
者誰。倘不任力行以圖報。縱眼枯膓斷兮何裨。


祭父



維至順二年七月七日。出家男某寓華亭。得弟中行
書。知先考某人以是年四月初五沒于江西廬陵之
故家。越六日為七月十三。始克就所寓。會諸僧作佛
事。設位致祭。陳情以昭告曰。不肖之罪有三。此平生
不欲言而今之不容不言者也。早捐世業。不待父母
之命。毀形而僧。一也。既業於僧。復飄然遠遊。以累父
母之懷。二也。遊既遠且不能以時致父。及聞訃又不
能匍匐歸葬。三也。嗚呼。不肖甞讀世書。稍諳時議。其
果忍於是哉。蓋由慕出世之法有大利於父母。故從
其大者。忘其世之所謂孝也。父云死矣。脩阻奈何。惟
常勉事吾法。以盡吾心。父兮有靈。死而不死。苟沾吾
法之利。則知不肖之不孝。非不孝也。乃酌杯水。訴情
以文。萬里咫尺。靈其鑑之。


祭九峰壽首座



臨終有偈云。七十二年。這邊那邊。喫十方
飯。參達磨禪。今朝一躑飜身去。笑破傍觀
觜半邊。


吾天目正宗之道。固非文字之所能詮。在當機脫略
乎生死。乃因言語以驗其真傳。如吾九峰之末後句
子。亦足以振後而光前。今吾招萬象以共聽。為君下
註脚而重宣。七十二年。赤脚波斯筭卦錢。這邊那邊。
杖挑日月透金圈。喫十方飯。陳年佛法從教爛。參達
[008-0830a]
磨禪。正法眼藏野狐涎。今朝一躑飜身去。腕頭迸斷
娘生袴。笑破傍觀觜半邊。若是同參則不然。為甚麼
不然。蒼天蒼天。


祭松江喜菩薩



道不同不相為謀。心相知者千里相求。公始會吾於
獅巖。多士同參之室。吾巳識公敦重木訥。誠輔道之
良儔。獅吼既寂。巖壑驚秋。多士若鳳麒之散漫諸方。
媿銕網之難收。公操鈯斧於華亭蒲葦之隙。吾乃聞
公喚菩薩子踵芳躅於金牛。祖道日喪。俗習日浮。慨
同參之零落。懷乘桴以海游。公適移文以招隱。吾亦
乘興釆船子撥棹之遺謳。就蝸廬以容膝。倣象骨而
低頭。刮眼目以相視。嘔心肝以相酬。豈無故山可以
懷首丘。豈無大方可以營菟裘。胡為乎至是而淹留。
吾由感公忘年重義。致交道之綢繆。公且聚群材樹
廣剎。鬼輸神運。㵎抉林搜。疲奔命於東酬西酢。罔晝
夜頟頟而忘休。人或愳其積勞以致疾。吾復愛公忘
身利眾行廣而化周。病魔忽作。神劑莫投。目不勝舉。
氣不禁抽。尚指揮其職務。戒群工之是鳩。人或慮其
臨變而失守。吾愈驗公操持素定。瀕死而無憂。體離
生滅。數踰短脩。露法身於萬象。消覺海之一漚。人或
慟其千古之永訣。吾獨見公面目現在。絕來去之蹤
由。收彼涕眶。禁彼哀喉。歌吾楚些。薦吾茗甌。吾其為
公盡情於世禮。公毋謂吾劒去而刻舟。


祭良毒海


[008-0830b]


兄我異鄉。而視兄猶股肱者。同參之義也。吁嗟兄兮。
才足以濟用。緣足以展化。志足以任大法也。昔幻翁
之坐天目。化機四出紛然百為。兄服其勞。眾賴以逸。
逮翁寂而塔也。饗有堂。贍有壤。兄任其責。眾藉以安。
此兄之材緣足以盡兄之分矣。至如遁迹池山。單提
獨弄。養痾卞塢。密鍊潛鞭。此兄之志有進而進。不容
自巳者。胡為乎若是而巳焉。彼蒼者天。與人必全。既
優其材。復多其緣。獨嗇其壽。以奪其志者何哉。嗚呼。
萬事落葉兮百年頹波。兄不我待兮我將奈何。送兄
兮山之阿。去日短兮來日多。兄之志兮不可磨。九峰
插天兮青峩峩。


斷崖翁祭幻住和尚



先師門戶壁立千仞。惟我與兄剛犯嚴峻。劄脚死關。
飜身白刃。妙契玄同。兄呼弟應。自是以來。東西奔命。
我職化權。兄持正令。三二十年家聲始振。奈何委而
棄之。獨乘化以歸乎盡。宗風既寒。祖燈將燼。願兄既
去而復來。為法道同扶於末運。毋厭難度之眾生。堅
坐不起於那伽大定。


扶桑國眾僧祭



余家海東兮扶桑。望中國兮水天渺茫。惟師道化之
無方兮。殊邦異域咸仰其光。故余慕真燈之一見兮。
向鯨濤萬頃。寄命于風檣。天與不死。獲拜猊床。沾法
雨之霡霂。息外走之癡狂。既而世故之臬兀。倚師如
勇將之幢夫。何法運之不昌。乃不憗遺於法王。使遠
[008-0830c]
人有身而無託。胡不先師而殞亡。矢詞熏香有涕其
滂。于以嗟旅途之寂寞。于以慟藂社之淒涼。


先師將殯之夕率眾法眷歌此章再祭



三十年間師子絃。希聲震動乎大千。餘音一夜變為
哭。天地草木同悽然。秋空蕭蕭下黃葉。巖泉瑟瑟聲
嗚咽。我之哀兮無奈何。寒𤠔呌落千峰月。山蒼蒼兮
水泱泱。堂堂面目何曾藏。酸心酸淚忍不得。看水看
山成斷膓。天台南嶽師莫住。夜摩覩史師莫留。茫茫
苦海風浪惡。眾生日夜懷慈舟。


祭如山首座



君大江之西素稱法窟。而匡山番水之間英材尤盛。
數十年來諸大老飛烟過雨。後進者無所矜式。雲頹
波蕩。藂社蕭然。維公鍾秀峙之氣。負頴脫之資。透網
東湖。問津西浙。造衲翁之堂奧。承幻住之爐鎚者。於
茲有年矣。其憂道也屢空不辭。其語人也寸長不隱。
蓋公有志於遠大。而人亦以遠大望於公也。天巧其
逢一肺疾見攻。而竟爾不起。群飛剌天。鸞鵠墯羽。蔓
草蔽野。芝蘭不春。可不為之傷乎。傷哉。


祭陸提舉



世波淘湧。公其中流之砥柱乎。寒士風雨。公其廣廈
之棟梁乎。里閈雪霜。公其梓桑之喬木乎。僧園斤斧。
公其佛法之堅城乎。巳乎巳乎。梁摧柱折木壞城毀。
不可得而見乎。天地黤黕山川愁。余聞而未識者。亦
將感歎而號呼。況平生托其護而受其施者乎。
[008-0831a]


祭杲山首座



生死如幻。其誰不知。知幻即離。死何足悲。惟其有所
感於人者。人不得不悲而哀之。嗟余杲山銕石之姿。
竪脊梁危坐一室。五十年寒暑不移。富豪擲多金以
施而掉頭不納。凜然薄俗之風規。宰臣虗大剎以招
而掩耳不聽。巋然末法之刑儀。求如兄兮當代曾幾。
忽失兄兮高蹤莫追。世衰道喪朴散醇醨。吾不為兄
悲兮悲誰。吾不為兄哀兮哀誰。


祭遼東深不真



我關之西。兄遼之東。馬牛之風不及。舟車之迹不通。
由南來兮見知識。參同堂兮入同室。以燕趙齊魯雲
南薊北之士為一鄉兮。相友相扶誼如肉骨。古銅兮
一盂。恠藤兮一筞。破衲兮一衣。并一身而為四物。兄
之於世澹然棄之固無足惜。惟存者之無聊。乃相向
而失色。客路兮土曠人稀。鄉音兮海斷天隔。道岸懸
絕兮業流灣環。少壯幾時兮死生瞬息。念無常不與
人期。非獨為吾兄而慘塞。


祭某官



脩短不齊一歸乎盡。縱天地之大亦不免也。惟其人
而有以異於人者。雖盡不盡。脩短奚足議哉。如公之
年未及知命。聲名昭于時。恩澤布于下。視富貴為倘
來。處生死如窹𥧌。窮神致化與道為徒。斯其可以盡
乎。而又袍笏有傳。才俊滿眼。此天之所以報公亦不
薄矣。然則公之短非短也。公之亡非亡也。惟我林谷
[008-0831b]
辱知已多。猶恨遇公之晚而失公之速。雖曰失公。公
未甞失。又將見繼繼承承於公之子孫也。


祭鳳德輝



下丹鳳於千仞兮覧德之輝。巢鷦鷯於深林兮一枝
相依。惟君慕盤隱之李愿兮。非徒愛其泉甘而土肥。
蓋甞學逃禪於蘇晉兮。退藏就空寂而發揮。遂開小
逕以連松路兮。時復扣竹房於翠微。誡諸郎以繼其
志兮且助揚於化機。方檀陰之日厚兮胡遽此而相
違。噫吁嘻。鷦林之失護兮鷹隼飛。鳳縹緲而逝兮何
當歸。望雲翼之不可附兮。徒惆悵於荒庭古竹之寒
暉。


祭明誠處士



公將為處士兮為閭里之輝光。公將不為處士兮為
邦國之禎祥。樂天知命於誠之明兮妙大用而無方。
窮理盡性於明之誠兮應萬變而有常。謂其生之榮
兮富既壽而且康。謂其死無憾兮森芝蘭玉樹以流
芳。謂其不亡兮迷影像於荒唐。謂其果亡兮體徧在
而不藏。俎白雲於天目之顛兮。逗明月於莫湖之傍。
誰謂公之不吾享兮。吾其見公於天光野色之蒼茫。


祭大慶長老



銕錫響空雲雷奔走。萬壑千巖作師子吼。師之應公
選慰輿情而來吾大慶也。妬慢委心勢權屈膝。禪笠
滿門子籌盈室。師之折貴宦走學徒而盛吾大慶也。
廣堂翬翬。兩廡翼翼。像設莊嚴錯落金碧。師之傾己
[008-0831c]
橐掃劫灰而成吾大慶也。推枕方丈裹藥行李。西向
秦溪片帆秋水。師之抱微痾懷舊隱而去吾大慶也。
登林度㵎。載瞻載思。忽報以訃。林號㵎悲。此則大慶
夙夜望師而師之永訣於大慶者也。烏虖。


法眷祭毒海



遺囑撒骨有偈云。太湖三萬六千頃。中有
浮圖絕正偏。今日遺骸歸去也。碧天連水
水連天。


昔幻住翁高蹈天目。室無寄籌門不措足。指我所師
為兄。法屬誼重股肱情逾骨肉。二十年中上下游從。
肺肝相示甘苦是同。癸亥之哭。眼枯淚空雨蟻零亂。
爾西我東。世紛掣肘幻廬莫守。堂堂西峰不忍擡首
九華之山兄遁其間。扶服千里抱病以還。因循二年
有懷隔絕。一旦書來囑以遺骨。太湖三萬六千頃。我
之恨兮不能洗。碧天連水水連天。我之淚兮多於水。


兩序祭某人住持



藂林之有職司。猶郡邑之有吏曹也。職司之待住持。
猶吏曹之待牧守也。或怨或怒。或感或慕。視上之賢
否為何如耳。師自吳而來越。吳士攀轅感慨而激烈。
師自越以還吳。越人遮道戀慕而嗟呼。師化事之將
畢。入三昧於無聲。天地為之黯慘。𤠔鶴為之哀鳴。師
平昔行深而化密。非吾徒可得而窺測。以去來之跡
而觀之。其道德不言而可知。虗空為口。雷霆為舌。不
足以頌師之盛業。海水為墨。須彌為碑。不足以絕余
[008-0832a]
之去思。


江湖祭悟庵菩薩



宗綱墜矣。魔說熾然。嗥狐狸於象藪。舞鰍鱔於龍囦。
吳包楚笠水際山顛。佳士耻齊竽之濫吹。諸方喜陳
榻之高懸。惟師秉天目之鈯斧。乃大開宿覺以延賢。
其分衛也以之為丹陽負米之具。其思濟也以之為
華亭載月之船。既息我勞。復安我禪。何禪栖之未穩。
倐化迹之云遷。悲夫盛衰有數。聚散隨緣。今吾率雲
水而奠別。主賓如驛舍之離筵。雲焉水焉聽吾所遇
而休焉。


祭母



坤厚載肓不可度思。母氏劬勞恩或過之。立身揚名
事塟以禮。子之報之盡分乃巳。繄我有母克全母儀。
秉是懿德生于宋衰。際時孔艱海桑烟雨。綢繆拮据
不遑寧處。以慈以仁以儉以真。創業樹家睦親善隣。
子女成立生植蕃息。匪承母恩曷有今日。我以懦庸
弗振于宗。顯揚有媿甘旨靡供。母壽遽終子分未盡。
殞可贖兮敢愛其命。母覺真機佛乘是依。西有樂國
相期以歸。我不敢死忍茲哀苦。誓將遵脩以盡孝慕。
慕豈終身報圖永古。孰知我心皇天后土。


祭鳳凰山主



吾哀世相兮輪雲海桑。吾哀藂社兮斧斤雪霜。吾哀
吾徒假衣服以裨販劫奪兮。猶捕蟬忘雀之螳蜋。寄
幻身於夢宅。曾誰悟其無常。既無常之未悟。況復悟
[008-0832b]
其死而不亡。唯兄悟無常於夢幻。早游心于圓覺之
場。惟兄痛末法之流獘。佩西傳密印而不顯其光。開
一方之化境。見二子之聯芳。其不亡者在是。縱萬死
兮何傷。山兮蒼蒼如飛鳳凰。法身常住遍界莫藏。吾
猶為兄撫龕而痛哀者。哀眷誼之荒涼。


祭了心居士



心可了耶。視之不見而探之莫窮。心不可了耶。堂堂
獨露而法法混融。心非了而了非心耶。猶迷者向西
而覔東。心即了而了即心耶。惟悟者密契而冥同。如
眼對眼。如鏡照鏡。如水投水。如空合空。故居士得了
心之三昧乃。不為世網之羅籠。其御下也慈。其事上
也恭。其奉已也儉。其待人也豐。給僧之餉。嚴佛之宮。
雖世出世間熾然其作用。視之若遊戲之神通。始余
以數千里外之遊衲。憩禪藤於吳松江上之青峰。聽
江湖議在家而聞道。靡不羨潤齋之呂公。又聞呂公
之得賢配。疑老龐夫婦再世而相逢。比余因識潤齋
而遂識居士。致禮問法殷勤。盡見其心胸茲焉巳矣。
復見無從現女人身以化俗耶。人固罔知其來處。捨
是身而復現他身耶。人亦罔究其行蹤。今余所以祭
了心而吊潤齋者。庶幾見方外之流風。


祭照庵山主



西山照庵。余弟余兄。以道以義。託交死生。死生之變。
太虗流電。所託忽空。孰忍聞見。作哭西山。餘哀尚存。
今哭照庵。黯然銷魂。照庵之照。如日杲杲。六戶洞開。
[008-0832c]
群幽頓曉。照庵之庵。法界包含。十方圓現。萬象同參。
照庵之歿。猶動而息。風止波停。性海澄寂。生既無累。
死奚足憐。余所憐者。道與義焉。


祭史氏安人



惟史與夏名家世。姻夏而三世路義宅仁。由安人之
善贊佐。故令德昭昭而日新。敬以睦族。惠以恤隣。有
子有孫。如鳳如麟。由安人之善教育。故美譽洋洋而
在人前。歲慶古稀之壽。壽旦遇生年之戊辰。人皆謂
期頤之有兆。歲寒見松栢之方春。胡乃至是而遽往。
恍兮若御風而出塵。由安人早厭其塵累。故超然向
覺海而問津。視去來之變化如拳掌之屈伸。既了生
而達死。是將返妄而歸真。惟其平生推誠以待物。曾
不間乎踈親。故今者踈親不間。相與悽惋而沾巾。


祭海道萬戶某相公



公如天人。世家高昌。為秦國公之賢嗣。生而見堆笏
之滿床。材俊而敏。氣正而剛。盛德日積。令聞日章。試
歷監于大郡。於前烈而有光。志勳業於昭代。如杜如
房。留精神於內典。如裴如張。廊廟期之為柱石。佛法
倚之為金湯。謬余一衲。栖遁空荒。甞沾餘潤。林壑清
涼。撫民謠於石刻。蔭濃綠於甘棠。記頃者謁公於漕
府。公語余浮海之相羊。鼓一檛而雷吼。風萬舶而龍
驤。翫海市於紫雲之氣。斥鯨鰲於黑水之洋。指點張
皇呌呼嗟訝。至今聞者神思飛揚。何大星之遽隕。駭
愁視於蒼黃。悲哉公將悟身世之漚花兮。厭利祿之
[008-0833a]
粃糠。駕玄鶴於仙列兮。驂赤虯於帝傍。追之不可及
兮哀之徒傷。茗鍊雪於甘泠兮。些招魂於渺茫。公其
有知而來享兮。見交情生死之未忘。


師子林天如和尚語錄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