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10 嘉泰普燈錄-宋-正受 (master)


嘉泰普燈錄卷第二十四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僧 正受 編


應化聖賢



千歲寶掌和尚



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
神受質。左手握拳。至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
間。東游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常不食。日誦般若
等經千餘卷。有詠之者曰。勞勞玉齒寒。似迸巖泉急。
有時中夜坐堦前。神鬼泣。一日。謂眾曰。吾有願住世
千歲。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歲稱之。次游五臺。
徙居祝融之華嚴.黃梅之雙峰.廬山之東林。尋抵建
鄴。會達磨入梁。師就扣其旨開悟。武帝高其道臘。延
入內庭。未幾。如吳。有偈曰。梁城遇導師。參禪了心地。
飄零二淅游。更盡佳山水。順流東下。由千[土*頁]至天竺。
往鄮峰。登太白。穿鴈蕩。盤礡於翠峰七十二庵。回赤
城。憩雲門法華.諸暨里浦.赤符大巖等處。反飛來棲
之石竇。有行盡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稱道人游之句。
時貞觀十五年也。後居浦江之寶嚴。與朗禪師友善。
每通問。遣白犬馳往。朗亦以青猿為使令。故題朗壁
曰。白犬㘅書至。青猿洗鉢回。師所經處。後皆成寶坊。
顯慶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問其徒慧雲
曰。此肖誰。雲曰。與和尚無異。即澡浴易衣。趺坐謂雲
曰。吾住世巳一千七十二年。今將謝世。聽吾偈曰。本
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復來此。頃
時囑曰。吾滅後六十年。有僧來取吾骨。勿拒。言訖而
[024-0434b]
逝。入滅五十四年。有刺浮長老自雲門至塔所。禮曰。
冀塔洞開。少選。塔戶果啟。其骨連環若黃金。浮即持
往秦望山。建窣堵波奉藏。以周威烈丁卯至唐高宗
顯慶丁巳攷之。實一千七十二年。抵此土歲歷四百
餘。僧史皆失載。開元中。慧雲門人宗一者。甞勒石識
之。


扣冰藻先古佛



建寧新豐翁氏子。母夢比丘風神炯
然。荷錫求宿。人指謂曰。是辟支佛。巳而孕。生於武宗
會昌之四年。香霧滿室。彌日不散。年十三。求出家。父
母許之。依烏山興福行全為師。咸通乙酉。落髮受具。
初以講說為眾所歸。棄謁雪峰真覺禪師。手𢹂鳬茈
一包。醬一器獻之。峰曰。包中何物。云。鳬茈。曰。何處得
來。云。泥中得。曰。泥深多少。云。無丈數。曰。還更有麼。云。
轉深轉有。又問。器中何物。云。醬。曰。何處得來。云。自合
得。曰。還熟也未。云。不較多。峰異之。曰。子異日必為王
者師。後自鵝湖歸溫嶺結庵今為永豐寺。繼居將軍巖。二
虎侍側。神人獻地為瑞巖院。學者爭集。甞謂眾曰。古
聖修行。須憑苦節。吾今夏則衣楮。冬則扣冰而浴。故
世人號為扣冰古佛。太傅章公仔鈞聞師道譽。躬迎
瞻禮。未幾。捨第為寺。夫人練氏以子孫爵問之。答以
十世後如其言。住靈曜日。上堂曰。四眾雲臻。教老僧說箇
甚麼。便下座。有僧燒炭積成火龕云。請師入此修行。
曰。真玉不隨流水化。瑠璃爭奪眾星明。云。莫只這便
是麼。曰。且莫認奴作郎。云。畢竟如何。曰。梅華臘月開。
[024-0434c]
剌史陳公誨於建安顯親寺之溪西。範鐵為三大佛。
既成。飯僧告眾曰。有能為贊者。當得奉之。眾皆默然。
師居座末。起對曰。百年陳鐵。一朝成佛。誨大喜。即跪
奉以歸鐵陳之小名也。天成戊子。應閩主之召。延居內堂。敬
拜曰。謝師遠降。賜茶次。師提起橐子曰。大王會麼。云。
不會。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疾辭。至十二
月二日。沐浴陞堂。告眾而逝。王與道俗備香薪蘇油
茶毗之。祥耀滿山。獲設利五色。塔於瑞巖正寢。壽八
十有五。臘六十有三。謚曰妙應法威慈濟。師之苦節
異行。他心慧眼。備見于本錄云。


酒仙遇賢和尚



姑蘇長洲林氏子。母夢吞大珠而孕。
生多異祥。貌偉怪。口客雙拳。七歲甞沈大淵而衣不
潤。遂去家。師嘉禾永安可依。三十剃染圓具。往參錢
塘龍𠕋珠禪師。發明心印。回居明覺院。唯事飲酒。醉
則成歌頌。警道俗。因號酒仙。初。自錢塘歸。執鐵鎚。路
見瓦甓即擊。或問所謂。曰。世路不平。故碎之耳。建隆
間。創葺殿宇。動費數百萬。莫知其所得之由。繼改三
門。遣匠取石柱於洞庭。工久不獲。即登山呼酒仙。有
頃。石泐後泛江風。將覆舟。篙人大恐。師解袈裟為帆。
風即轉。有虎入城。見師跪伏。師撫摩。虎遂去。郡守梅
公。初不識師。夢與之語。及見。果如所夢。益加禮敬。凡
經酒家。退則座客常滿。以是日常俟至。聽其所需。師
將順世。往其家曰。平時飲汝酒。未甞酬直。今酬之可
富三世。因見石臼。遂嘔而羃之曰。閱三日可開。三日
[024-0435a]
啟封。結如雞子。乃酒黃也。是歲疫盛。沃以酒。服者無
不愈。其家遂富。郡人有疾。覓符不與者不救。符後書
陳僧二字。祥符二年上元凌晨。浴罷就室。合拳右舉。
左張其口而化。三七日身不欹。唇色如故。寺僧欲髹
之。其徒曰。非師意也。遂火葬。收骨塑其像。壽八十八。
臘五十八。


南安巖自嚴尊者



泉之同安人。族鄭氏。世傳定光如
來之應身。年十一棄家。依建興臥像寺。契緣為童子。
十七圓梵相。之廬陵。謁西峰雲豁禪師。即證心法。通
宿命。辭居黃石巖及盤古山。皆虵虎窟。師至。乃為使
令。人以雨暘.男女禱者輒應。比戶像而事之。有沙彌
無利性。作禮求偈。師為書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
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令誦之。未踰月。過目成
誦。凡所述作若隱語。於後題贈以之中四字。師服飾
純白。󳪭首以布。跡既著。所屬聞於朝。 詔甚嘉之。丞
相王欽若.參政趙安仁以下獻詩。師置之不視。淳化
乙卯正月六日。集眾曰。汝等當知妙性廓然。本無生
滅。示有去來。更疑何事。吾此日生。今正是時。遂吉祥
而化。閱世八十有二。坐夏六十有五。 謚曰定光圓
應禪師。


法華志言大士



壽春許氏子也。弱冠游東都。繼得度。
於七俱𦙁院留講聚之久。一日。讀雲門錄。忽契悟。未
幾。宿命遂通。獨語笑。口吻囁嚅。日甞不輟。世傳誦法
華經。因以名之。每入市則褰裳而趨。或舉手畫空。佇
[024-0435b]
立良久。或從屠沽。飲啖無擇。然讖禍福輒應。於是名
播朝野。至和三年。 仁宗皇帝以國嗣未立。夜因焚
香默禱曰。翌日化城殿具齋。虔請法華大士。願俯臨
無却。清旦。 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馳奏。有僧言法華
者。自右掖門徑趨。將至寢殿。侍衛莫阻。 上笑曰。朕
請而來也。有頃至。登 御榻加趺。受供。將去。 上曰。
朕以儲嗣未立。大臣咸以為言。侵尋晚景。嗣息有無。
法華其一決之。師索筆連書十三十三字。凡數十行。
擲筆無他語。皆莫測其意。後 英宗皇帝登極。在濮
邸諸王之數。實居十三。始符前讖。丞相呂許公問佛
法大意。曰。本來無一物。一味總成真。集仙王質問。如
何是祖師西來意。曰。青山影裏潑藍起。寶塔高吟撼
曉風。又云。請法華燒香。曰。未從齋戒覓。不向佛邊求。
國子助教徐嶽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街頭東畔
底。云。某未會。曰。三般人會不得。僧問。世有佛否。曰。寺
裏文殊。有問。師凡耶。聖耶。舉手曰。我不在此住。慶曆
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將化。謂人曰。我從無量劫來
成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今南歸矣。語畢。右脇而寂。


知足智華道者



開封人也傳失其氏。世務農。母孕二年。餉
父田間。生於林下。濯於河。兒曰。無冰我。是時紅光燭
天。太史以產異人。奏 令物色。得師。乃育於近臣家。
襁褓能語往事。三歲起趺坐。知其苾蒭也。及長。與圓
梵相。覆體止一衲。祁寒隆暑莫能侵。日食或倍二十
人不飽。水漿不入口。二三月不飢。一臥必三載。坐立
[024-0435c]
如之。未甞讀誦。辨才無礙。未甞修真。而頂出白光。忽
張目大呼而非怒。終日言笑而非喜。每告人吉㐫禍
福。不差毫𨤲。居京都時。五府以次爭延之。間語人曰。
天平白雲是吾歸處。崇寧初。持拂歌笑出夷門。強挽
不回。東來姑蘇天平之白雲寺。緇素景從。有以佛法
問者不答。以偈請者則大書此𠀇以示。政和中。奄然
而逝。闍維。其胃腸瑩徹若瑠璃。骨碧者如玉。黃者如
金。設利無數。道俗以所化之地為塔奉藏。鑿壙三尺。
得紫石函。題其上曰知足道場。眾乃益異。入塔日。地
為之震。郡守上其事。 賜金襴紫伽棃。 謚淨行大
師。塔曰明因。


風法華亡其名



東京張氏子也。於開寶寺得度。誦法華
不輟。所居無定。世稱風法華。有以休咎問之。所答若
讖。過則有驗。及化。乃歌曰。歸去來兮歸去來。不去泗
州不五臺。脫下舊鞋著新鞋。舊鞋即時磨滅盡。新鞋
不肯踏塵埃。新鞋即似舊鞋樣。替新換舊人莫猜。去
時光明道中去。來時平坦路上來。今生多少舊相識。
幾人似我却重回。歌絕而逝。


李通玄長者



不知何許人。或曰唐宗子。殆文殊普賢
之幻有也。開元七年一云十七年。隱於太原壽陽方山之
土龕。初至。虎為負經。而神龍化泉。天女給侍。夜則齒
光代燭。間食棗栢。因號棗栢大士。甞以華嚴大教抉
微剔奧。論而明之。曲折萬旋。如水赴海。會釋十門。妙
盡經旨。總四十卷。目曰華嚴論。其首敘曰。夫有情之
[024-0436a]
本。依智海而為源。含識之流。總法身而為體。只為情
生智隔。想變體殊。達本情亡。知心體合。今此大方廣
佛華嚴經者。明眾生之本際。示諸佛之果源。其為本
也。不可以功成。其為源也。不可以行得。功亡本就。行
盡源成。源本無功。能隨緣自在者。即此毗盧遮那也。
以本性為先。智隨根應。大悲濟物。以此為名。依本如
是。設其教澤。滂流法界。以潤含生。於是寄位四天。示
形八相。菩提場內。現蘭若以始成普光法堂。處報身
之大宅。普賢長子。舉果得於藏身。文殊小男。創啟蒙
於金色。以海印三昧。周法界而降靈。用普眼法門。覩
塵中之剎海。依正二報。身土交參。因果兩門。體用相
徹。以釋天之寶網。彰十剎以重重。取離垢之摩尼。明
十身而隱隱。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
始終不移一作離於當念。其為廣也。以虗空而為量。其
為小也。處極微而無跡。十方無卷。匪虧小相之中。纖
塵不舒。含十方而非礙。智海果德。乃殊分於五位之
門。常住法堂。示進修於九天之上。此方如是。十剎皆
然。聖眾如雲。海會相入。聖凡不等。狀多鏡以納眾形。
彼此無妨。若千燈而共一室。此經總有四十品之勝
典。互開果復之智門。百萬億之妙言。咸舉佛華之行
海。十身十會。闡十十之法門。十處十万。啟十十之通
一云啟十通而疏十辨。十現品內。示因果以結始終。給孤園
中。利人天而明法界。目連鶖子。隔眎聽於對顏。六千
比丘。啟十明於路上。覺城東際。五眾咸臻。古佛廟前。
[024-0436b]
同登十智。善財發明導首。用彰來眾齊然。又成五位
法門。具德行。其軌範令使啟蒙。易達解行無疑。還信
首文殊之前。正證妙峰之頂。經過五眾。成一百一十
之法門。至慈氏之園。結會一生之佛果。返視文殊之
初友。明以果同因。後入普賢之妙身。彰體用圓極。此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以無方為義。方以理智
為功。廣則毫剎相容。佛乃體用無作。華喻行門可樂。
能敷理事之功。嚴即依正莊嚴。經即貫穿縫綴。世主
妙嚴品者。類會同流法門。均隔為品。此經總有四十
品之勝典。此品建初。故稱第一。是故言大方廣佛華
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釋此一部之經。總作十門分
別。第一.明依教分宗。第二.明依宗分教。第三.明教義
差別。第四.明成佛同別。第五.明見佛差別。第六.明說
教時分。第七.明淨土權實。第八.明攝化境界。第九.明
因果延促。第十.明會教始終云云。以十八年或作二十八年
三月二十八日論成。竟爾趨寂。是日飛走悲鳴。白虹
貫天。四眾擁觀。歎未曾有。壘石葬千山北。清泰中。村
民撥石。得連環金骨。扣之如簧。天福三年。再造石塔。
󰢍于山之東七里。始剏屋廬。號昭化院。 皇朝初。閩
僧志寧以其論義。分布經中。是為合論。至元祐戊申
歲。無盡居士張商英漕江左。出按壽陽。因齋戒至謁。
於破屋之下散帙間。得華嚴修行決疑論四卷。疾讀
數紙。疑情頓釋。乃移文令廢淫祀。置長者像為民祈
福。十月七日。治地。八日。白光現於山南。父老扣頭悲
[024-0436c]
淚曰。不知長者之福吾土也。請併院新之。施心雲起。
不唱而和。無盡甞記其實云。


呂巖真人



字洞賓。京川人也。唐末三舉不第。偶於長
安酒肆遇鍾離權。授以延命術。自爾人莫之究。甞游
廬山歸宗。書鍾閣壁曰。一日清閑自在身。六神和合
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覓。對境無心莫問禪。未幾。道
經黃龍。師覩紫雲成蓋。疑有異人。乃入謁。值龍陞堂。
龍見。意必呂公也。欲誘而進。厲聲曰。座傍有竊法者。
呂毅然出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煑山河。且
道此意如何。龍指曰。這守屍鬼。呂曰。爭柰囊有長生
不死藥。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薄訝。飛劒脅
之。劒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詰曰。半升鐺內煑山
川即不問你。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有本小異。呂於言
下頓契。作偈曰。棄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水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龍囑令加護。後
謁潭之智度覺禪師。有曰。余游韶郴。東下湘江。令見
覺公。觀其禪學精明。性源淳潔。促膝靜坐。收光內照。
一衲之外無餘衣。一鉢之外無餘食。達生死岸。破煩
惱殻。方今佛衣寂寂兮無傳。禪理懸懸兮幾絕。扶而
興者。其在吾師乎。聊作一絕奉記。達者推心方濟物。
聖賢傳法不離真。請師開說西來意。七祖如今未有
人。皇祐間。至西湖淨慈。即圓照本禪師室。照見之。乃
曰。黃龍道底。呂曰。錢大不要饒舌。便出圓照乃錢王後身也見楊
無為圓照贊。時往來接化京華。而人鮮遇。有偈曰。獨自行

[024-0437a]
來獨自坐。無限世人不識我。唯有橋東老樹精。分明
知道神仙過有老宿見此偈。問禪者曰。既是神仙。為甚麼却被樹精覰破。宣和中。
抵四明金鵝寺。顧方丈蕭然。頃有童子出。呂問。此何
寥寥。童云。莫道寥寥。虗空也不著。呂嘉其言。題詩於
壁曰。方丈有門出不鑰。見箇山童赤雙脚。問伊方丈
何寥寥。報道虗空也不著。聞此語。何欣欣。主翁豈是
尋常人。我來謁見不得見。渴心耿耿生埃塵。歸去也。
波浩渺。路入蓬萊山杳杳。相思為上石樓時。雪晴海
闊千峰曉。


張用成真



人。字平叔。天台人也。熈寧已酉。至成都。有
授以丹砂者。久之功乃成。且曰。吾形雖固。而本源真
覺之性有所未究。豈宜自怠。遂探佛書。讀傳燈有省。
著悟真篇警於世。甞作禪宗歌頌。其自敘曰。此恐學
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於性命之道未備。則運
心不普。物我難齊。又焉能究竟圓通。逈超三界。故首
楞嚴經言。十種仙。皆是人中鍊心堅固服餌。壽千萬
歲。不修正覺。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彌勒菩薩金剛經
頌有云。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故此悟真篇。先以
神仙命術誘其修鍊。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後以
真如空性遣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矣近有
黃冠謂呂公見黃龍。初無是說。乃釋輩欲神其禪宗耳。苟以平叔方之。則呂公參問。可見古今服藥鍊形之士
不為不多。獨二公不以功成自居。回心祖道。殆出三界。其下於二公者。為如何哉吁


拾遺未詳法嗣者



福州東山雲頂禪師



泉南人遺其氏。以再下春闈。往雲
[024-0437b]
臺大吼寺。剃染具戒。即謁大愚芝.神鼎諲諸名衲。後
見羅漢下尊宿。始徹巳事。道學有聞。叢林稱為頂三
教。出住東山。遷數剎。 上堂曰。一句函蓋乾坤。不離
毛吞巨海。一句截斷眾流。不離斬釘截鐵。一句隨波
逐浪。不離目機銖兩。若是通玄上士。出言坐斷天下
老和尚舌頭。若不到這裏。進前築著鼻孔。退後墮坑
落壍。各自知時。打草鞋行脚去。 上堂。召大眾曰。諸
佛說法。似擲劒揮空。祖師傳心。如著鞋上樹。天下老
和尚指注。徧大地盡是葛藤。更說無心是道。乃同死
漢。直得山河大地與自巳無差。坐在法身處。見聞不
脫。光影似搖。生死茫然。如何辨主。直須透過。如水入
水。如風入風。拋擲自由。開合不成。孔竅為妙。 九龍
觀道士并三士人請上堂。儒門畫八卦。造契書。不救
六道輪迴。道門朝九皇。鍊真氣。不達三祇劫數。我釋
迦世尊洞三祇劫數。救六道輪迴。以大願攝人天。如
風輪持日月。以大智破生死。若劫火焚秋毫。入得我
門者。自然轉變天地。幽察鬼神。使須彌鐵圍。大地大
海。入一毛孔中。一切眾生不覺不知。我說此法門。如
虗空俱含萬象。一為無量。無量為一。若人得一。即萬
事畢。珍重。 上堂。夢中作大梵王位。不如醒後一縣
尉。種種勞筋骨。何似展脚睡。明得自巳無許多般。若
未明自巳。假饒如今一身現得十身。盧舍那佛使雷
音徧眾剎。化佛滿世間。俱是夢中事。須知向上一叚。
函蓋乾坤。耀古騰今。靈光不礙。入生入死。與物推移。
[024-0437c]
救度無量眾生。出三界牢獄。散壞無量諸魔宮殿。息
滅無量諸煩惱火。便共釋迦彌勒同坐一華。老僧如
此說箇化門。且要人天小果生希奇之念。若據迦葉
門下。從來無這般說話。 華嚴大會上堂。廣大寶乘
住四衢。文殊前引普賢扶。肥壯白牛甚有力。一念徧
游無卷舒。世尊御也四十九年。三百六十餘會。演大
乘經。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
塵數品。其諸餘部帙。不可勝言。使大海須彌為筆墨。
未能書寫得盡。世尊又說。過五十六億萬年後。有彌
勒佛出世。悲臻末劫。劫海無涯。佛海無際。非口所宣。
非心所測。皆是世尊度脚買靴之說。看風使帆之義。
世尊又說。有大法眼藏付囑迦葉。且未有世尊.迦葉
時。此法眼藏在甚麼處安著。若有人知得落處。出來
說看。 僧問。如何是乾元境。曰。千峰寒色。云。如何是
境中人。曰。二尊不並化。 問。如何是毗盧師。曰。口吐
陰陽宣造化。云。超然逈出威音外也。曰。須作披毛帶
角人去始得。 問。如何是有漏。曰。破屋。云。如何是無
漏。曰。古井。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孤舟載明月。
云。意旨如何。曰。來往照閻浮。 俗士問。三道寶階。曲
為初機。向上一路。請師直指。曰。高皇斬白虵。當年用
此劒。云。不背一切人。不向一切人也。曰。頭在這裏。尾
在那邊。 問。昔日相如題柱。未是作家。今日橋成。請
師下筆。曰。彩氣夜常動。精靈日少逢。云。荊山有玉。鑒
在卞和。曰。洪州斬冬瓜。滿江皆是血。 問。月落碧潭
[024-0438a]
時如何。曰。仙人禮枯骨。云。轉變後如何。曰。北邙山下。
俗士問。如何是即色是空。曰。春虵入竹筒。云。暫時調
直也。曰。從地獄出。更作畜生。 問。如何是和尚日用
事。曰。我喫飯。汝受飢。云。法法不相到。又作麼生。曰。汝
作罪。我皆知。 問。如何是和尚一枝拂。曰。打破修行
窟。云。恁麼則本來無一物也。曰。知無者是誰。云。學人
罪過。曰。再思可矣。 俗士問。洞山道。有一物。上拄天。
下拄地。未審是甚麼物。曰。擔鐵枷。喫鐵棒。云。天地黑。
山河走。曰。閻老殿前添一鬼。北邙山下臥千年。士叫。
快活。快活。師曰。也是野狐吞老鼠。 問。如何是佛。曰。
舉世無相以。如何是道。曰。清風拂白月。


京洛和尚



不知何許人。久居嵩少。後廬舒蘄之間。甞
沮座下童行習讀。唯令參究。適李後主以試經選僧。
得度者眾。諸童慍見曰。和尚止某等誦經。今何望。師
占偈曰。比擬將心合太虗。免教和氣有親疎。誰知道
德渾無用。今日為僧貴識書。剌史聞以偈。而主悉方
其服。


婺州雲幽重惲禪師今曰法雲



初謁雪峰存禪師。次依石
霜諸禪師。乃開悟。旋里隱居。蔽形唯一衲。後住雲幽。
 上堂曰。雲幽有一語。入門便相與。汝若諦審來。我
即途中去。 上堂。雲幽一隻箭。虗空無背面。射去遍
十万。要且無人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和尚一隻箭。
曰。盡大地人無髑髏。


建寧府千山智榮禪師



侍三教頂禪師之久。未有所
[024-0438b]
證。脇不至席者數年。一日。飯後至鍾閣經行。聞忽雷
而悟。述偈曰。一震驚天地。轟轟不是聲。何勞勤苦覓。
時至自然明。以所見白頂。頂曰。此乃觀音入道之門
也。宜自護持。出住等覺。衲子蜂集。


雙溪布衲如禪師



因嵩禪師戲以詩悼之曰。繼祖當
吾代。生緣行可規。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貌古筆
難邈。情高世莫知。慈雲布何處。孤月自相宜。師讀罷。
舉筆答曰。道契平生更有誰。閬鄉於我最心知。當初
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一首詩。投筆坐亡。於六十年
後。塔戶自啟。其真容儼然。


舒州海會如新禪師



僧問。承師有言。橫說竪說。猶
未知向上關棙子。如何是向上關棙子。曰。賴遇孃生
臂短。 問。𦏪羊挂角時如何。曰。恁麼來恁麼去。云。為
甚麼如此。曰。只見好笑。不知為甚了如此。


舒州投子通禪師



僧問。達磨未來時如何。曰。兩岸
唱漁歌。云。來後如何。曰。大海涌風波。 問。如何是孤
峰頂上節操長松。曰。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問。
如何是和尚這裏佛法。曰。東壁打西壁。


舒州海會通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曰。
清光滿目。云。學人不會。曰。茶灰抹土。 問。如何是佛
法大意。曰。柿桶蓋椶笠。云。學人不曉。曰。行時頭項戴。
坐則挂高壁。


舒州四面懷清禪師



初住蘄口興化。 僧問。臨濟三
玄。似石女向波中作舞。雲門關棙。閃爍如鷂子過新
[024-0438c]
羅。去此二途。興化當行何令。曰。道甚麼。云。恁麼則和
尚與古人出氣。師以拄杖打禪床曰。若不點破。將謂
山僧磕睡。


處州法海立禪師



因 朝廷有 旨。革本寺為神霄
宮。師陞座。謂眾曰。都緣未徹。所以說是說非。蓋為不
真。便乃分彼分此。我身尚且不有。身外烏足道哉。正
眼觀來。一場笑具。今則 聖君垂旨。更僧寺作神霄。
佛頭上添箇冠兒。筭來有何不可。山僧今日不免橫
擔拄杖。高挂鉢囊。向無縫塔中安身立命。於無根樹
上嘯月吟風。一任乘雲仙客.駕鶴高人來此。呪水書
符。叩牙作法。他年成道。白日上昇。堪報不報之恩。以
助無為之化。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然雖如是。且
道山僧轉身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擲下拂子。竟
爾趨寂。郡守具 奏其事。奉 旨改其寺曰真身。


汝州天寧明禪師



改德士日。師登座謝 恩畢。乃曰。
木簡信手拈來。坐具乘時放下。雲散水流去。寂然天
地空。即歛目而逝。


成都府保福贊禪師



郡之唐氏子。住保福日。 僧問。
如何是閬州境。曰。錦屏天下秀。凌水月中清。云。祖意
教意。是同是別。曰。兩輪日月並光輝。一合乾坤同覆
載。


蜀中仁王欽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曰。聞名不如見
面。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閙市裏弄胡猻。云。如何
是道。曰。大蟲看水磨。
[024-0439a]


神照本如法師



甞以經王請益四明尊者。者震聲曰。
汝名本如。即領悟。作偈曰。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
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本嵩律師



因無為居士楊傑請問宣律師所講毗尼
性體。嵩以偈答曰。情智何甞異。犬吠虵自行。終南的
的意。日午打三更。


臨安府上天竺證悟圓智講師



台城人。族林氏。年二
十四剃染。依白蓮僊法師。入室。問具變之道。僊指行
燈曰。如此燈者。離性絕非。本自空寂。理則具矣。六凡
四聖。所見不同。變則在焉。智不契。後因掃地。誦法華。
至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始諭旨。白僊。僊然之。自
領徒以來。甞患本宗學者囿於名相。膠於筆錄。至以
天台之傳。為文字之學。南宗鄙之。乃謁護國此庵元
禪師。夜語次。智舉東坡宿東林偈云。也不不易。到此
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云。只如他道。溪聲
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
有這箇消息。曰。是門外漢耳。云。和尚不吝。可為說破。
曰。却只從這裏猛著精彩覷捕看。若覰捕得他破。則
亦知本命元辰落著處。智通夕不寐。及曉鐘鳴。去其
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大饒舌。聲色關中欲透
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持以告此庵。
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智禮謝。未幾。有化馬祖殿瓦
者。求語發揚。智書曰。寄語江西老古錐。從教日灸與
風吹。兒孫不是無料理。要見冰消瓦解時。此庵見之。
[024-0439b]
笑曰。須是這闍梨始得。


金陵鐵索山主遺其名



僧問。久嚮鐵索。未審作何面
目。主打露柱。僧云。謝見示。主曰。你據箇甚麼便恁麼
道。僧却打露柱。主曰。且道索在甚麼處。僧作量勢。主
曰。今日遇箇同參。


泐潭山前一老僧。庵居



有年。未甞言參問。獨秀宏禪
師初來主此山。僧聞。書偈附樵者邀宏飯。偈曰。瓦甑
炊陳粟。瓷罌煑薺苗。不嫌山昧薄。必赴老夫招。宏讀
之曰。山前有此老兒耶。乃振䇿獨往。言笑終日。僧翌
旦乃逝。


溫州爭居尼圓機



出郡之戴氏。唐景雲中得度。甞習
定於大日山石窟。一日。忽念曰。法性湛然。本無去住。
厭喧趣寂。豈為達耶。乃往參雪峰禪師。峰問。甚處來。
云。大日山。曰。日出也未。云。若出則融却雪峰。曰。汝名
甚麼。云。圓機。曰。日織多少。云。寸絲不挂。遂禮拜而退。
峰召曰。袈裟拖地。機纔整衣。峰曰。又道寸[糸*系]不挂。機
頓領深旨世傳圓機乃永嘉大師之女弟。甞同遊方。以景雲歲月考之。是矣。第所見雪峰非真
覺也。永嘉既到曹溪必嶺下雪峰耳


溫州陳道婆者



甞遍扣諸名宿。後於長老山淨禪師
語下發明。有偈曰。高坡平頂上。盡是採樵翁。人人盡
懷刀斧意。不見山華映水紅。嘉泰普燈錄卷第二十四
[024-0439c]


音釋



 藻音早 惲許慎切 鄮音茂 礴音泊
 澡音早 𥦑蘇骨切 攷考同 識音志
 炯音迴 仔音茲 球音求 甓扶歷切
 羃音覓 髹音休 𦙁張尼切 囁而涉切
 嚅音儒 輟陟劣切 褰去䖍切 掖音亦
 儲音除 濮音卜 邸音底 襁居兩切
 褓音保 祁音歧 殆音待 鶖音秋
 簧音黃 󰢍猗厲切 脅虗業切 摵所六切
 郴尹林切 鮮是淺切 鑰音藥 闈音圍
 度音鐸 邙音亡 𦏪音鈴 囿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