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571 大威德陀羅尼經-隋-闍那崛多 (master)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於中何者是五種痛斷。見佛痛斷。聞法痛斷。
見僧痛斷。法中順行痛斷。一切法寂滅痛斷。
是為五痛斷。復有餘五斷諸痛。何等為五。
善知識者斷諸痛。不生煩惱處者斷諸痛。勸
持禁戒斷諸痛。不作無間業斷諸痛。滅諸有
斷諸痛。是為五斷諸痛。復別有五種斷諸痛。
何等為五。商人方便善成就斷諸痛。於國中
隨意而住斷諸痛。孝順養父母斷諸痛。捨家
出家為菩提斷諸痛。捨諸欲斷諸痛。是為五
種斷諸痛。


於中何者是五闇。五無間業為闇。何等為五。
殺母。害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惡心出如來
血。此等為五闇。復有五生趣闇何等為五。地
獄闇。畜生闇。閻羅世闇。生不閑處闇被他欺
闇。是為五闇。


於中何者為五闇盲處。取我是闇盲處。於欲
中極生貪著為闇盲。懶墯懈怠為闇盲。多睡
眠處為闇盲。未至方處為闇盲。此為五闇盲
於中何者為五速疾波浪。瞋恚為速疾波浪。
得四禪者若作想言。我是羅漢。我慢自高是
速疾波浪。小姓攝受未曾得者已得故速疾
波浪。持戒因戒起慢是速疾波浪。不滅煩惱
故於有為中攝受速疾波浪。此為五速疾波
浪。


於中何者是五羅剎淵。無明為淵。睡眠為淵。
[011-0802a]
生死流轉為淵。無智淵。愛淵。於此之中為
第一淵。若於三界流轉於彼。此五淵中何者
是五種羅剎。惡知識羅剎。不閑處生羅剎。親
承婦女羅剎不善思念羅剎。我想羅剎。是為
五羅剎淵。於彼五羅剎淵中。業者所謂承事
婦女也。


於中何者是難度五波浪行。欲界難度波浪
行。色界難度波浪行。無色界難度波浪行。若
此三界不觀察不正念難度波浪行。彼不正
念眾生樂求時不能知處。是為五難度波浪
行。何故言難度波浪行。然彼難起難住處。是
故言波浪行。


於中何者是五乏少處。戒乏少。多聞乏少。世
間果報乏少。閑處生乏少。善知識乏少。此為
五乏少處。於彼五乏少中。多聞乏少於一切
處最為乏少。多聞比丘者捨離一切障蓋諸
法。一切邪道皆能除滅。出生一切白淨諸法。
於諸佛所而不遠住。於佛菩提而不捨離。最
為近住。何者在近。如上座舍利弗如大目連。
如上座須菩提。如汝阿難比丘。阿難。如是多
聞比丘當不生地獄中。亦不生畜生中。亦不
生閻羅世。在所生處於一切處恒有大智。有
何大智。彼大智者。所謂不作五無間業。多
聞比丘能散憂悲苦惱。所有毒箭最大瞋恚
亦能拔斷。無有現在及未來世。無有功德不
入身者。是故阿難。欲取我教者。應當勤求多
聞。比丘勤求之時。當作三事當受正法。他生
疑惑即能除散。彼等決定。因彼諸修多羅而
取涅槃。此多聞因。比丘。若勤求多聞時。當取
[011-0802b]
四法。何等為四。能令他住彼多聞中。能說種
種語義諸天不捨。亦不殺生。巧知業報。是等
為四。比丘求多聞時。當取五處。何等為五。取
命終時心念諸法。此處捨身已上生善處。以
諸法義令天歡欣。不被天人之所輕賤。彼處
捨身還生人間。不墮地獄畜生及閻羅世。生
人中已。以般若行當作國王。何以故。阿難。
如來說此一切施中最為第一。所謂法施。能
作如法治世王已。當受大果報。多諸眷屬有
大智慧。於王治中能正思惟。如是次第以
五法故當得多聞。於諸天人無輕賤想。是故
若有智比丘。於多聞中應作勤求。於中何者
是無乏少處。多聞為無乏少處。阿難。近多聞
故當近般若。近般若故。於一切煩惱中不被
蹴蹹。於多聞處有如是果而不自高。亦無瞋
恚及與毒結。不作調戲亦無放逸。曾不輕躁
審諦安詳。不作毒害及我慢事。無有恐怖亦
不怯弱。至諸大眾無有畏懼。於大眾中不作
輕躁。若他所問能為解釋。以善言辭令彼滿
足。又令大眾皆悉歡喜。不為諸欲所牽。亦復
不為瞋恚所牽。亦復不為愚癡所牽。亦復不
為貪心所牽。他輕慢已而不愧赧。得他讚歎
亦不自高。得舌根業其舌軟薄。言辭吐納音
旨典正。於辯論中無能過者。眾人遵仰。統御
大眾善能教示。常有諸天隨護而行。常為他
人智慧施主。及禁戒施主。布施施主。生天施
主。涅槃施主。如是之等所說功德。於中所作
能施正法。能令住功德中。阿難。是故多聞能
作最勝施主。當為與樂施主。乃至能與涅槃
[011-0802c]
施主亦復能作善行施主。以彼般若少布施
故能使增多。心不怯弱亦不輕薄。彼等他人
無作惡者亦不違背。於作教師。說言具足能
攝正法。於他問難報答斷絕。如來。為如是
等諸善丈夫大利益故轉大法輪。阿難。是故
若見如是諸功德已。應求多聞。作是語已。長
老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如來已說此多聞
功能者。世尊。若有令住於多聞中。彼當得
幾所善根。作如是語已。佛告長老阿難。阿難
若然者我為汝作譬喻。智者以譬喻得解義
語。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若樹若草若
木。乃至一指大踊出者。假使彼等一切皆有
具足葉花果實。於彼中若有一指大踊出草。
彼還生若干果實。猶如恒河中沙。然彼所有
芽。假使從地踊二指大。彼還有生若干果。
猶如有二恒河中沙。如是次第第三指大踊
出。所有指還有若干。彼木還有三恒河沙等
果。阿難。於汝意云何。彼等果樹豈可能取邊
數以不。阿難報言。不也世尊。佛復言。阿難。
能得彼木一指大有者。所有果可有取邊數。
於彼等所有福聚不可得邊數。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乃至為他說四句偈等。以不染著心
不求果報心。住為利益事故。云何此等眾生。
因此法施。願當得須陀洹果。乃至當得阿羅
漢果。假令乃至發菩提心。乃至發攝受心。
為他說勸受。乃至受四句偈等。此為前福德
譬喻。所有已當受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
一。俱胝百千分不及一。不可算數。阿僧祇不
及一。歌羅分數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不
[011-0803a]
及一。如是彼善男子當生善根。若當令他住
於多聞中。乃至四句偈中。作如是語已。長老
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世尊善說。善男
子善女人。當於法及法師邊。當云何作尊重。
作如是語已。佛告長老阿難言。阿難。莫令眾
生不尊重不欲法。阿難復白言。世尊。我欲
法當於法中作尊重。今欲作尊重。而我今者
共世尊朋友以來。未聞如是法。然我世尊。然
我今當作如是尊重。世尊。若諸外道若善男
子善女人。當作尊重者。世尊。若有少分求樂
住於食前。貧家所生。卑賤家中生。出家當欲
得法。彼等雖復求佛法而行。然世尊。彼等所
有真卑小下賤體。彼等決當示現。世尊。但我
今為自利益問。我等云何住。作如是語已。佛
告長老阿難言。阿難。於此中若當欲法者。若
善男子善女人。當受持讀誦教。若欲詣向
和上阿闍梨邊。至已應如是欲問佛語言。隨
彼所止行處。若為彼教處。彼應從彼邊而乞
依止雖有減十夏。若有十二夏。但為法尊重
故。應當受彼依止。何以故。雖復如來說五夏
比丘不須依止。但為彼第一於欲法中尊重。
何以故。彼欲學故。阿難。於彼時彼阿闍梨。當
應如是與依止。雖不合與依止。若如是若如
教若當得利。若教授令莫放逸。令具威儀。應
當如是勸教。彼應當如是與依止。如是諸法
具足比丘者與他依止。彼當善能依止。若如
是莊嚴文字句能與依止者。雖復有比丘百
夏。然不知如是文字句莊嚴。彼應當他邊受
依止。彼復何能與他依止。若有比丘未有一
[011-0803b]
夏。然彼有如是法具足。堪有沙門。然以彼為
法有依止。百夏比丘不知此法行。彼當應受
依止。然若有比丘從他受教者。應向和上阿
闍梨所曾作尊重。當應隨順。彼欲受教者。住
在和上阿闍梨前。不得現示齒應不得交脚。
應不得觀脚。應不得舉脚。應不得動脚。應
不得舉踝。應不得高處坐。不問不應語。若有
語不得違背。於阿闍梨邊常須觀看面。彼若
住處住三肘遠。不得在上風亦不得坐。若得
教然後坐已。於阿闍梨邊當生慈心。欲受教
者應先誦。舊者誦法已。於法中所有疑處。於
先乞求解釋然後受教。受已右膝著地。以二
手執師足。禮師已然後而去。若彼地方有
嶮者。應當背去求平正路。如是行處若彼地
方有平正。若禮師足已。面前應却行而去可
十肘。遠住於他方禮已。所有道處應順彼道
行。而彼應作如是念。我阿闍梨在我後。我更
能詣向已。不或時不能非。不能向阿闍梨邊。
彼應須知時。應三時至阿闍梨邊。若不來者
應當作如法。若來而不見阿闍梨彼應若以
土若以木若以草。應當作記。若阿闍梨在內
屋行處。彼應圍遶行處。應頂禮彼行處而去。
或復應當作別事。唯除大小便業。向阿闍梨
不得作麁言。被訶已不得報語。阿闍梨所坐
床榻或眠臥處。應當拂拭安隱。若整頓已應
更作餘事。日在初分應來隨時。隨時來已。當
應問阿闍梨何所須作。阿闍梨入村落。阿闍
梨所有衣洗已手已拭畢。已以己衣拭手已。
以二手授彼衣。至已正住處應安置。善作安
[011-0803c]
置。已應與洗面水。於後應安斗篩。安斗篩
已應奉與。應為其覆身。次更奉餘衣彼所受
用。為彼應作如是敬重。於阿闍梨前不得棄
捨涕唾。於常行處。不得覆兩肩。亦不得覆
頭。阿闍梨所在處。於經行處應拂掃治。應三
時洗浴阿闍梨。應三時行水。為彼阿闍梨應
須乞食。若為阿闍梨所經營處者。能盡身力
當作勤劬。當應求為洗鉢若應為洗。應先洗
阿闍梨鉢。後自洗己鉢。若不與洗更不得語。
何以故。阿難。有如是諸比丘。應作如是念。如
來鉢無有人洗。彼等隨我學已。當應自作。然
如來許彼等。熱時作涼事。寒時作暖事。彼
當所須者。彼為當應奉。亦不應阿闍梨前嚼
楊枝。於阿闍梨所有惡事不得向他說。遙見
阿闍梨應須起迎故。阿難。假使受四句偈處
即為阿闍梨。誰邊誦聞四句偈。若讀若抄寫
若當聞。彼為彼阿闍梨邊應當敬重。若向阿
闍梨邊。若不作如是敬重者。當名不敬重。墮
於不敬處。住不正道已。當為說不善事。然彼
不應取。我為教師。何以故。阿難。彼不愛佛
說。彼說非法者。不敬重者當為受法。彼亦不
得入於僧中。何以故。彼癡人不住正行。然阿
難。諸佛語言正行為真。爾時長老阿難涕泣
瀝淚。復作如是言。世尊。當來世少有彼等眾
生。若住於如是行中。亦應作如是念。應須
住如是行中。然世尊。我當住此行中。世尊若
有比丘於阿闍梨邊若和上邊。不生敬重心。
復說不善事。彼當得何果報。佛告言。阿難。
若有比丘於阿闍梨邊若和上邊。不生敬重
[011-0804a]
心者。復為說不善事。彼非須陀洹。彼是凡夫
無有智。應當如是說。何以故。阿難。實有無功
德阿闍梨。猶不得向人說。況復有實。阿難。於
中彼若為阿闍梨當不作敬重。有一邊地獄
名曰尼訶南。於彼處生。彼生己身有四頭。彼
中身熾然火焰然猶如火聚。彼處有諸虫名
曰熾然。口食彼舌根。從彼捨身已。生於畜生
中。若狼若野干。彼生於彼處有得名狼。彼於
彼處得名狼已。復當得名野干。何以故。彼以
罵阿闍梨和上故。如是彼多人見已不喜。如
於往昔以作舌過故。以是彼當食糞。而復捨
身已當生人中。於邊地聚落中生。當不成就
一切諸功德。捨離一切諸功德不成就。又趣
不得人好色。不似父母。彼不為父母所愛。常
為他誹謗。常有多病患。當背諸佛世尊。當
無有智。當速還墮諸地獄中。何以故。當有如
是若有言者。與閑處者。如法阿闍梨者。真實
阿闍梨者。當不作敬重。阿難。更復當得眾苦
諸法。阿難。若有受四句偈。若於誰邊抄寫
四句偈等安置於經中。彼中所有文字。還若
干諸劫。彼阿闍梨若置肩上若置頭上負重
而行。復與一切樂具。阿難。當如是時猶不稱
可供養阿闍梨。何況貴重阿闍梨者。阿難。於
未來世有諸比丘。若得如是修多羅已。作不
敬重。當作不正依。於阿闍梨和上邊當說不
善處。我說彼等癡丈夫向惡苦法墮處。阿難。
我告汝我語汝。如來已說有道及非道處。如
諸比丘當有行。彼等還如是當得趣。阿難。汝
等作敬重恒常慚愧。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
[011-0804b]
人。若有敬重當有如是法。所謂愛佛愛法愛
僧。


於中有幾種食。有幾種依倚。有幾種持。有幾
種無畏世間。有幾種智。何者是第一義。所言
智聚有幾聚相。所言智慧何者智聚何者聚。
應知智者。若以煩惱若以盡智。有幾盡智俱致百相。不攝諸法中。於阿字不合中。彼以阿
字應當合以百俱致。阿字與囉字合。所有囉
字而不合處。彼即盡相是名盡智。彼所分別
是為盡智。以寂靜法我等當攝。亦非如言說
智智之次第。是智為地非語言者也。所有諸
佛應正遍知棄捨者。於中無有別法可名名
為盡。於中所有智慧是則名明。彼明及彼
明以滿足故當見諸佛。何者為佛。何者是不
和合。於二十俱致佛名字。以世間語言中
往昔已行曾行。諸佛世尊以名字和合。彼
等以一字應當攝受。所謂遮字名。名者以遮
字共煩惱和合。當知攝受有幾真荼隋言嚴熾。有
八天真荼。一是人真荼。三是地獄真荼。四
是一切真荼。彼八天真荼者。彼等當墮邪道
違背九十諸佛世尊。當墮地獄惡熱惱中。一
人真荼者。當復違背二十俱致諸佛世尊。九
十九種煩惱之處諸法具足。共地獄真荼一
時棄捨。為五百煩惱之所覆障。彼當隨順畜
生所害。彼遮字門破分別故。當滿百俱致世
界煩惱具足。如是東方南西北方亦復如是。
其人真荼者。捨離九十九種破壞語言。以二
千種相當入鬪陣。五十五百那由他相為他
降伏。彼等文字已遮字和合。所有名字當有
[011-0804c]
墮落。其人真荼。當墮邪道中三種。地獄真
荼者。共天真荼而作親近。其真荼真荼共相
和合。有五十五相真得真荼名字不知方便。
至地獄亦不解脫。六十句俱致歌字名句。諸
佛世尊以一名字說。於此名字中。諸眾生輩
多背諸佛。其世間中二處依倚多種真荼無
明及癡中。此三真荼亦當墮邪道。彼等俱致
數劫。以遮字門當應教化。彼等一切當應成
就第一聲聞。應說一法。所謂眼識。其眼無
常為佛教化眾生。非是聲聞所能教化。有四
種真荼所在不定聚處。為彼人等。諸佛世尊
出現於世。彼一切處真荼句者。與平等智二
十俱致句。應以阿字門。應令和合。四十俱致
句以囉字攝。六十俱致句以遮字攝。三十三
俱致句以婆字攝。彼等當違背二十俱致諸
佛世尊。於彼中四十俱致句以囉字攝。彼當
違背六俱致諸佛世尊。所有六十俱致以遮
字攝。彼等當違背八十俱致諸佛世尊。八十
俱致劫。於流轉生死中。共天諸真荼共人真
荼及地獄真荼。少有一切真荼。多有天真荼。
多有地獄真荼。有一人真荼在定聚中。已共
天真荼及地獄真荼不相捨離。是故名為人
中所有真荼。行彼人乘不行真荼乘故名為
人。幾所解行諸乘事。阿難。有俱致那由他
解諸乘事。應知於中有百俱致所有平等智。
是故彼等各為智者。自餘無智者。彼等一
切滿足真荼處。阿難。彼天真荼及地獄真荼
彼等共人真荼不等。是故名不平等。捨離其
一切真荼。以二真荼天真荼及人真荼。阿難。
[011-0805a]
天真荼者是魔波旬。阿難。地獄真荼者是魔
家眷屬。何者是魔家眷屬。所謂人真荼和合
遠離者。阿難。有九十九俱致句。當應說煩
惱雜法。彼等已遮字門攝取。彼於實際中動
移。於一切真荼中亦復動移。當具足八十二
種不定聚也及邪定聚。是故名為真荼也。遮
字門最勝處。應當攝四十相。遮字門隨順。應
知有千俱致阿字門。所有言辭文字不具足
也。以減文字減少故。當有我不具足。以我減
少故。當有語言。於諸王中不可信受。何況三
藐三佛陀邊。復當違背諸佛世尊。無有勝處
故。當不得涅槃。阿難。少有眾生住於無勝之
處。依住住勝眾生背其天真荼當得彼便。得
彼便已不曾厭於地獄生趣。不曾得度三世
真荼。非如諸阿羅漢見生死患。見實入向如
實實際中。諸阿羅漢以如是見故。故言度彼
岸也。見實際已更不復觀。故言已度彼岸也。
已於行處善觀見故。不思惟已滅愛煩惱。是
故言已至彼岸也。囉字門有百千俱致諸字
門。以十分破毛道凡夫等猶尚不及波囉字
門。故名波囉字也。那字門三十分減少有十
種。諍鬪義六十九。往相續返義七十七。虛
妄語言五。其間所有諸患造作之者。有九
十九百千俱致欺誑語言。為彼苦處有六十
九。當作隨順說法處。有二十龍結十種天結
十八種人結。難知至處。以少法行故。闕少法
故。當至不生處煩惱際中。不得淨眼。二俱
致阿字門為天眼障。住懶惰所縛。其懶惰所
縛者。以歌字為因。作障礙縛。何者歌字因。謂
[011-0805b]
不善知識。何者不善知識。那字門是。何者是
那字門。若不教示此道此非道若輕若重。如
是不教名惡知識。其惡知識者有何因。其惡
知識以無明為因。何者無明教破明處。復有
無明說九十九名字。復有無明十五種事。何
者為事。謂念不善有三十種。不善念六十種。
莊嚴諸凡夫輩不思念處。分別五十五欲之
毒箭。六十四瞋恚毒箭。阿字門俱致數癡毒
箭。五百生中處違背諸佛出現於世。二十九
種柱。三十種樹。四十娑羅。一毒藥。九十九相
覆藏。四十種火。以一因故應當見因。有九
十八瞋恚事。二十種眼瞖破分。五十五種福
伽羅如尸陀林。四十一種說。九為癡者。九種
為閹人。有二閉塞耳事。五種相為百舌事。九
患處為老業。有十種相當盡命。四十種相遠
離煖氣。有八千婦人名字。有二十俱致般
若名字。有一大信行。有五種過患。以心不淨
故。有十種覆藏患。以心不定故。閹人有十種
樂患。是故一心不解脫。九十九煩惱為生者。
當有二十二業兩相調戲。有七十四迷惑行
當減初禪。有一為般若滿足。譬如睒電。亦如
金剛。有十一種耳識。以一法應當說。彼等
不知於佛菩提。彼等不知失覺分有何名。何
者覺分。若無彼何者無彼。所有名字何者是
名字。若未曾有何者是未曾有。謂覺分名字
即世所名。若世所名。彼顯覺分。非如凡夫輩
所受執著。有八種名字。具足覺分者有二十。
過患覺分有十種。有五百字事。於中智者不
起鬪諍。有一名字當滿惡趣。有十種染著。有
[011-0805c]
三十種世名字染著。有一行為聖聲聞。有九
十九種法具足者。名曰聖聲聞也。以一句應
當攝有為名字。有九十九種說。彼是無為如
諸佛所知。於中何者為所知也。謂不證也。
何者為不證也。謂佛諸法也。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