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9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宋-智圓 (master)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一
錢塘沙門釋 智圓 述


為七苦之本者以有生故乃有諸苦老子尚云吾有
大患為吾有身吾若無身復有何患伹彼徒知厭生
而無出苦之要。


簡出一苦者謂老苦也。


六苦生亦是本者即經云三界受身巳去也此約生
徧三界以明根本義也。


經觀於初生者以入胎即是無常苦空等故云巳見
過患。


往復有六者一入舍二見問三女答四再問五重答
六心喜供養。


女譬生果者謂受生之果是菩薩所觀境也。


令生愛染者凡夫之類孰不貪生而畏死也。


觀生初起者即託胎之始。


有多榮華者且據富貴之人貪生最重故偏舉之。


菩薩檢責者謂推尋受生有何樂事。


生果對智者謂人天富貴樂果惑動觀智如賓對主
境如賓智如主也。


經主人聞巳等者一往貪著故云心喜知生由善故
云我福故令汝來造善求生故云燒香等。
[011-0489b]


往復有六者一見問二女答三再問四重答五主駈
六女責次第如經。


艾白者言其色似艾也。


精殷重厭者只是貪生惡死之心耳。


金心巳還者謂金剛心巳前有生死故是知妙覺極
果離二生死還其所止即是離果入因此乃舊義若
約今義六根淨位巳離分段初住分斷變易諸教可
知又若且約一往次第則此明生滅慧乃藏菩薩也
金心即三十四心也。


菩薩慶者巳破生死而證涅槃故有法喜。


凡夫乏善者之無漏善故使貪愛人天樂果而招感
生死故經云願汝二人常住我家也。


生境檢讓凡心者謂生死巳為聖智所駈汝凡夫心
何緣貪著秖由生死之境本來虗妄是賢聖所訶凡
夫妄著以境望心義同檢讓如客檢問主人事由而
自退讓也又讓秖是責左傳曰使薳讓黃杜注曰責
其不會。


凡心應境者生死之果雖為賢聖訶棄而凡夫貪著
合菩薩厭者生天合功德老病死合黑闇老病是死
之前相故合凡夫中伹云貪受生死二法。


初欲脩般若等者若約一往次第者此既明生滅四
諦則是三藏菩薩脩無常觀若據經意不獨藏教以
四教中俱有淺行故三藏即初僧祇通教乾慧性地
別十信圓名字觀行此等諸位既行淺惑在則皆有
[011-0489c]
退失觀慧求人天果者。


深行呵責者約圓即六根巳上呵觀行名字在別則
十住巳上呵十信通則八人見地巳上呵前二地藏
則二祇巳去自知作佛終不貪求妄果故能呵於初
祇然且就一往則是通斷惑位呵藏菩薩。


脩道捨之者洗淨喻脩道也謂欲依生除斷老死名
為淨洗斷老死巳并生俱捨名還棄捨。


經赧然奴盞反說文𧹞面慚赤也。


以此化生者以戒善化眾生也。


深智令捨者四教三乘悉稱深智以對斥人天為愚
淺故據經合文且約菩薩以為深智。


經設受八萬下至十歲據劫增減之極也。


假名我者即見慢我也非自在真我故曰假名。


相續常者橫計連持之壽相續不斷以之為常。


脚跌徒結反差跌也。


經是名菩薩住大乘生苦者既云住大涅槃故知
前判生滅慧為藏教是一往耳下諸苦例然此乃別
圓菩薩脩此慧也別存次第故觀圓為助道故觀雖
通二教正意在圓。


經即便禽獲者禽提也左傳曰狼瞫取戈以斬囚禽
之以從公乘故古經禽字皆單作後人加手者非。


經背僂者力矩反通俗文云曲脊謂傴僂。


經滓無復味滓淄士反。


經瓌瑋上公回反下音偉瓌美盛也瑋大也文選鷦
[011-0490a]
賦曰形瓌足瑋字皆從王。


身心安下標云解有二而疏伹釋一義以次釋安隱
非病伹為病作因此義易見故疏不別。


大庾小庾者暹記云梁武時人父堅子信信為侯景
所虜為奴十年後還梁故云後得相見等今撿北史
周書列傳云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幼而俊邁聰
敏絕倫愽覽羣書尤善春秋左傳身長八尺腰帶十
圍容止頺壯有兼人者父肩吾為梁太子中庶子掌
官記東海徐摛為左衛率摛子陵及信竝為修撰學
士父子東宮出入禁闈恩禮莫與比隆既文竝綺艶
故世號為徐庾體焉當時後進競相摸範每有一文
朝下莫不傳寫累遷通直散騎常侍聘于東魏文章
辭令盛為鄴下所稱還為東宮領直領建康令侯景
作亂梁簡文帝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餘人營於朱雀
航及景至信以眾先退臺城陷後信奔于江陵據此
傳文則無為奴之事未知暹師所據或恐肩吾傳中
有說未暇尋撿今疏主引用者謂日中相慶即身心
安隱也過夜既死驗相慶時巳是病也以四相遷流
死必由病故故知安隱即病若約次義謂安隱非病
由安隱故以為病緣如世人安隱時飲食等不節因
而致病。


經破壞浮囊等者止觀病患境釋云病故毀戒如破
浮囊破禪定如撤橋梁起邪倒心惜𦡊血臭身破清
淨法身名忘失正念。


撤除列反除也去也。
[011-0490b]


例如責滅者撿責生滅也。


為當下正示撿責。


如云火未滅時是滅者未滅是生
云何是滅例如氣未絕猶是生非死也若云火滅巳
時是滅者既滅無火那云火滅例如氣絕巳不覺苦
故進退難定復引四柱偈例難定義。


將絕未絕者生死交際須臾之間尚有覺知指此名
為死苦如火將滅未滅之際須臾即滅故云火滅也
今明下破古。


是應菩薩者既云佛為菩薩則是權
應所為非實行菩薩也。


此不會經者以經云菩薩修行大般涅槃正明實行
因人也。


此正是死者別教等覺後心入金剛定破一品微細
無明正是最後變易生死故攝論師謂之無後有生
死也汝所定位既未免生死何故經云唯除菩薩故
云何故被除破後解可知是故三解悉不契會經文
以他人伹得歷別不見圓意故使二三其說悉皆反
經。


被除者下今師正解。


生死非生死亦非涅槃者生死即涅槃故云非生死
涅槃即生死故亦非涅槃以生死涅槃無異無二故
此即中邊相即理事一如如是觀察孰是生死唯除
菩薩意指斯人即名字巳上等覺巳還圓解無殊竝
在所除之例。


生死尚不能下結況生死是遷謝之事名字等人既
[011-0490c]
達生死即是涅槃是知生死尚不能遷名字等位生
死之法何能遷謝分證涅槃非死法耶以圓人雖凡
聖事殊而始終理一故也。


如此下結顯文旨。


故被除者乃四即人理即在迷非脩行人究竟極果
亦非修行經云修行大涅槃經正指四即。


堅義不成下云云祇由金剛體性堅利故以二義互
難經文即經云金剛暴雨悉壞艸木乃至唯不能壞
金剛真寶也。


死傷下答釋。


當知金剛所死者是知金剛喻同而全碎有別既
云金剛寶雨豈非碎散耶又云唯不能壞金剛豈非
碎不壞全耶故以碎者喻死全喻四即涅槃艸木等
物喻理即眾生謂九法界也磐大石也峙住也謂金
剛磐固峙住不同碎散也。


十句傷痛者以世人保常者多故佛更以十句傷痛
而譬悟之。


痛其苦最重者傷痛死苦於諸苦中最為深重故云
險難處也。


乏善法者無五戒十善之法則當往三塗如遠行闕
粮餓死非久。


其路無窮者茫茫苦趣知向何方。


常無休息者孤魂隨業而走不得暫停豈同世人晝
行夜息茫茫黑暗不別方隅故云無前無後。
[011-0491a]


內昏者內唯癡暗無智慧明又諸根滅壞故曰內昏
六識無用故云而外不照。


眾路地塞者慈親孝子不能往見故云路塞。


必有來處者死報乘業而來也。


當時恍惚者當平聲謂當乎一念命盡之時無所省
覺也。


賢聖不能制者賢聖雖神而不能遮止他人令不死
也又賢聖之人皆歸磨滅自亦不能遮止其死故死
期忽到無得脫者。


非是形害者雖全首領而氣命巳絕親友見者誰不
愁毒。


更非下若為獸噉支體狼藉即醜惡之色今雖髮膚
無毀形體完全而覩之者誰不怖畏。


即此陰身之後者謂現陰巳謝中陰巳成反見現陰
殘軀也。


而不測好惡者神識昏迷知往何趣。


若依下疏主據佛傷嘆之文皆約中陰以為死苦如
云去處懸遠等此則不取將絕未絕及受地獄苦是
知將絕未絕猶屬現陰地獄自屬後身設不依經請
憑前說二義雙取死苦彌明然此十句傷嘆多據生
平墮情造業之人內無觀慧故至捨壽為業所引不
得自由故云於險難處無有資粮等圭峰偈云作有
義事是醒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念臨
終被業牽醒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又云當知欲驗
[011-0491b]
臨終受生自在不自在伹驗尋常行心於塵境上自
由不自由也況復一家明十界起心宜須簡擇何界
因熟受報無疑寄語後賢深宜自勵。


因中說果者樂受是因壞苦是果以所受之樂終歸
壞滅是故壞苦以樂受為體委如前記。


今亦下恩愛即樂受別離是壞苦今指恩愛即是壞
苦故云若離貪愛何憂何畏也。


捨所愛身者即經云所謂命終也。


頂生是應者謂法身大士應化為王也。


應重則輕者故能手擎也。


䰒尾者䰒音蒙髦莫高反劉孝標梁時人名峻字孝
標見任昉諸子流離生平舊交莫有収恤乃廣朱公
絕交論彼論云近世有樂安任昉海內髦傑早綰銀
黃夙昭民譽。


經受齋者韓康伯云洗心曰齋禮有散齋致齋。


魏王下春秋後語云齊威王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
于郊魏王問曰王有寶乎威王曰無有魏王曰寡人
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十枚照車前後各二十乘何
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所以為寶者與
王異吾臣有檀子眄子黔夫者各守一隅則使楚趙
燕不敢輙前吾臣有種首者備賊盜則道不捨遺以
此為寶將以照千里豈直十二乘哉魏王大慚不悅
而去。


衣帶中者言其小也。
[011-0491c]


釋論下劬嬪即悉達三妃中一以佛若在家當作金
輪王故有寶女十二遊經云瞿夷晉言明女以其生
時室內皆明因以立字。


二文下舉法顯傳及釋論為問。


此各下答釋時重生子故寶女生子時或不重則寶
女不生例如元魏時凡是后妃憂懼有子故道武曰
昔漢武將立其子先殺其母不令婦人後干國政吾
故遠同漢武此亦時代婦人不重有子之例也。


經劫貝正言迦波羅譯云樹華名也如柳絮。


經筞謀者筞智謀也籌也。


經營從者蒼頡篇營衛也部也。


生即是苦者此境生時即是苦也。


三受中有樂受者三受即五陰中受陰故對今五陰
皆苦為難。


四番問答者伹約經文顯有四番。


分為二者祇初問二答於答章中因答作難復有三
番是故不應大分四章也。


言子章者謂總科如母別分如子。


仰非者五盛陰中有於樂受何故一向唯苦故云不
然以下破上故曰仰非前後例爾。


初第一下束五難文而成三意以迦葉難辭雖五意
不出三而隨便發言無復次第故今疏主交互取文
配屬三意講者當提此三意次第消經不可越次以
亂聽者。
[011-0492a]


樂緣者妙好六塵助發樂受故以六塵為緣緣以外
助為義故樂體者自巳正受樂時也體以主質為義
故樂因者以脩善因得安樂果因以牽果為義故以
因緣體三不離五陰既俱有樂何言純苦。


初據下釋第一難。


今具下釋第四難五難。


玄解者玄通也解音解釋之解謂佛伹作於下苦中
橫生樂想一答則前迦葉所難樂緣樂體樂因悉是
橫生故知如來一答而通釋迦葉五難玄亦作懸如
前記。


不復相違者昔隨眾生且指輕苦為樂故云謬情所
計也所言輕苦者即樂受中壞苦也祗由苦輕故人
不覺其實是苦故今昔兩說未甞乖違。


千罰者罰折伏也然案五刑為刑出金贖罪為罰今
伹以鞭杖折辱為罰。


我實下明不答謬領義。


下是輕苦者我正言樂受是壞苦其苦既輕凡夫不
覺故言下苦橫生樂想而汝謬領而下謂苦是三塗
重苦所難既非故我不答也。


竝亦下明不答倒難意且受樂由心妄計豈有受於
下樂而生苦想耶必無是理故不須答然若據聖智
修觀其實於妄樂中皆作苦想然今迦葉據凡夫妄
計為難故不得以此例之。


正答下明答據事難意也。


如人應刑下舉現事明之刑謂五刑古則墨劓剕宮
[011-0492b]
大辟今則笞杖徒流死今云應刑且據死刑為言也
或謂下敘古此是下今破據經文是領解非立難也
何者若是立難佛應答難既伹述成驗是領解。


點三受者謂點示苦受中有苦苦等文中先出小乘
今此下次釋今教。


今此極教者謂今經究竟之談不同小教。


樂緣既謝者以樂正謝時還是苦境逼心故苦受中
有壞苦義行苦可知。


餘二下釋樂捨二受先明他解他謂經云餘二受者
所謂行苦壞苦意謂經既上句伹云餘二受而下列
二苦秖應樂受有壞苦捨受有行苦故云各一苦。


今解下今師釋也。


前既複點者舉前為例前即苦受且小乘單點則一
苦點一受今此既以三苦點苦受則知各以二苦複
點二受故責云云何單用至點捨受然苦受既具三
苦應云具點後二是複複重也文云前既複點者一
往言複應云具也。


故知下正明複點二受義一受具二苦是總標。


樂受下列名樂舉體下辨義。


捨必離壞者謂分離敗壞也捨受既是不苦不樂豈
非離壞苦樂耶無樂唯苦皆是。


隨情妄計者經文既云苦樂之性不相捨離則知理
性一如謂苦謂樂自由情執是故隨順物情言樂言
苦故云皆是妄計。
[011-0492c]


梁三藏名真諦西印度人以梁武大清二年至建康
至陳泰建飜傳不絕故或云陳真諦也。


云云者前迦葉五難是諍論相更飾其辭者謂裝飾
文辭以廣前難。


佛果生因者生因即是緣因屬福德。


長養是了因者了因即智慧以智導福令至菩提故
云長養。


不得有生因古師謂金剛論云福不趣菩提故不取
生因也。


今謂下若以智導福福即法界共為佛因豈同古義
緣既不定者一等世間之物能為苦樂二緣苦樂由
情豈關外物是故妄樂何甞非苦。


後出下即釋經乃至倉穀也乃至即略却前緣中金
銀等物。


為之失命者老子云貨與命孰多故知世人因財喪
命其類眾矣。


經能知是苦因樂因者菩薩解苦無苦為樂因也。


聖行品中



是陰因緣者習因為因報因為緣又煩惱為因結業
為緣習報惑業和合名集以招陰果故云集因能得
陰果十使謂五利五鈍。


繫地之惑者貪於諸惑之中牽生最重故如經云佛
告比丘應當斷除一法則得阿那含果一法者貪是
如下經文九章廣明貪愛過患。
[011-0493a]


華嚴下由業惑本無故苦諦無以果由因感故因本
無則果無住故知正明於集言苦諦者相帶而來結
業即解脫故云無業煩惱即菩提故云無煩惱苦道
即法身故云無所住。


無明下無明即煩惱也以由煩惱潤業招苦則知煩
惱為業苦根本無明既絕業苦咸傾以無明體性本
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故無明體即是法性故
無所行法性徧在一切處故云平等行世間此乃無
明不行而法性行也。


又十下更開三道以為十二故云又也今明集諦即
當過去二支及現在三支也其識等七亦相帶而來
比前易見以不生不滅斥生滅者以圓斥藏也故知
前文判四諦為生滅慧者一往而論。


是集非諦者以小乘界內因緣滅巳伹證真空而此
真空全是無明界外之集非中道諦理也。


集因於果巳起者謂於現在五陰果上復起愛惑集
因故下句釋云即是五陰成辦於愛也此謂於現在
陰果成辦未來集因此如十二緣中於五果後起三
支因而愛當其首豈非五陰成辦於愛耶。


還愛此有牒經也是愛陰身者釋經義謂有即陰果
此乃現在愛集還招未來陰果如現在三支因感未
來二支果也此則果上起惑復愛於果故云還也。


皆先業果者謂先世業因所感之果也。


以習因故生愛者以生愛為習果也此中明報習果
[011-0493b]
義則依論家也謂鴿身及多婬俱是報果婬由貪起
貪是習果向云感此苦果即報果也是則今生煩惱
起名習因成業名報因後生起煩惱名習果行婬是
報果皆如前記。


次苦下釋第三受如文北遠釋此三愛云愛能起業
名業因緣愛愛生諸結名煩惱因緣愛愛能招苦名
苦因緣愛此亦一途於義無失。


聖對凡簡者聖即斷惑菩薩亦似以衍簡藏凡愚之
求唯愛生死菩薩之求唯愛涅槃。


對二乘簡者然則二乘聖人亦愛涅槃比六凡名善
望菩薩則非以二乘自度菩薩利他故須約大小以
簡優劣。


名集不名諦者伹合集業惑以招苦果故名集內無
智慧不能諦了煩惱過患故非諦菩薩反是。


取其下釋義可見。


若例下例以今判四諦文釋二諦義也。


俗亦非諦者此據凡夫生死俗也。


若望名諦此約菩薩出假俗及地住雙照二邊之
俗也故經云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也此約隨智則俗
受諦名。


若復下此明隨情但稱俗不名諦也以未得聖智故
隨情俗既非諦則隨情之真例應非諦此約以智望
情全奪說之故二竝非諦若約全與則隨情之二俱
有諦名問經約諦非諦簡何故但云凡夫名集菩薩
[011-0493c]
非集而不言二乘耶答應云二乘亦集非集巳斷見
思得名非集無明全在故得是集。


引四經者即業為因緣等四各隨一經所明。


而有觸對者俱舍云觸為何義頌云觸六三和生謂
眼識相應觸乃至意識相應觸觸體雖一據識分六
三和者釋觸義也謂根境識三和合所生能有觸對
致令外觸熾然流轉。


此識心下釋上六識取塵為集因義也由此識心取
塵牽生來果。


如四下引證如俱舍疏云如經言識隨色住識隨受
住識隨想住識隨行住四是所住識是能住故名四
識住故知五盛陰果由於過去識心住此四陰中故
成五也是故六觸是集因也。


經為五陰作因緣者應以此句貫上憍慢等三俱為
五陰果為集因也。


斷正未斷習者習即無明所謂無為緣習也。


非緣覺所侵者由無明未破故猶繫在變易獄中。


經患下而死者痢疾也。


經瘜肉方言作𦞜同思力反說文奇肉也三蒼惡肉
也。


經拔舍利弗無上根本者如大論十二明身子昔六
十劫行菩薩道有婆羅門乞眼得巳踐之身子因是
退大取小退大巳後輪迴生死故云拔根本也准纓
絡經上卷明淨目天子法財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
[011-0494a]
住值惡知識退入凡夫梵網疏云法才王子六心中
退即十住第六心也准義是借別名通位即性地內
凡位退故梵網疏云十住云性地也既猶是凡故此
亦是為凡作譬遠疏判此一文為敗聖者未為雅當
第三科簡者標也苦集下敘來意。


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四諦中間者於生滅苦集
之後滅道之前而料簡者是結前起後也。


有作即生滅忘生死者用無生慧忘前生滅苦集即
成無生苦集。


忘涅槃者以無生慧忘後生滅道滅即成無生道滅
言涅槃者道是涅槃因滅是涅槃果。


第二三四者無生無量無作三番皆以生滅四諦為
境但由觀解不同故致四種差別故於此料簡則三
番皆顯。


若見有下出生滅相既解苦下達生滅即無生明集
滅道中皆先舉生滅次達生滅即無生如文。


滅本不然者然猶生也。


明二邊無生者世間即有邊出世即空邊。


其意無量謂於生滅四諦而達無生無量無作此之
四種徧於五時增減隨機盈縮不等來至今經皆會
圓常咸歸祕藏今且約橫略言四種而巳其竪約五
時增減等未暇釋之。


若欲下解苦無苦等指經也解苦無苦巳是無生後
之二番義在有實。
[011-0494b]


次第實者由次第脩前三番至于十向方脩無作無
作即實也。


不次者始從凡心即觀一實。


自有兩本者謂南北二本也舊本即北新定即南以
謝公嚴觀據集諦文既開凡夫二乘有異苦諦安得
混同故依集諦以定苦文例分二異而疏文語隱難
見應於集諦中下改則為既於有異下加以例苦諦
中五字讀之自顯伹知而巳不須改疏。


而與奪之者與之則二乘有諦奪之而無真實。


唯二乘真偽之異者以凡夫不能脩道證滅故不
論之唯三乘聖人俱能脩證伹二乘則偽菩薩則真
然藏通菩薩攝屬二乘菩薩之名兼乎圓別。


不能觀滅諦非諦者藏通兩教皆謂偏空以為諦理
而全是無明別惑尚受變易生死故非實諦兩教不
達故云不能等。


菩薩能知者別教則觀滅非滅從空出假次第入實
圓人則體邊即中真實無異故真實之言在乎二教
但有斷離兩事者灰身是斷滅智是離。


智德等事下云云者如經所明四德等事即是智斷
具足也煩惱則不斷而斷故云煩惱斷財名為常智
慧則不發而發故云諸佛菩薩求因緣故名淨由惑
斷故得寂滅樂智斷既具不受諸有生死故自在稱
我如下經文故注云云。


斷惑之者無二乘灰斷也。
[011-0494c]


初用者由見滅諦能斷惑發智以能斷能發是滅諦
用也。


或謂五德者取名寂滅自為一句也。


今且作四德者以寂滅秖是明樂德義故四德明智
斷如向記。


畢竟寂滅者色聲乃至不苦不樂凡十三相悉是事
境而此事即理咸空假中一法所印故云不取相貌
圓融三諦超出偏理名畢竟滅故指此滅是約體論。


物即常無常等者常即細物無常即麤物乃至解即
細非解即麤皆應理事大小對辨。


經闇中喻無明也以住前菩薩無明全在故。


終是一道者無常即常常即無常一體無異隨緣異
說而分大小理事之異也。


合譬中經凡十七門相從為七初常無常約涅槃生
死二生非生物非物約依正生是正物是依三苦樂
等約因果初苦樂是生死涅槃之果下惱非惱業非
業是生死涅槃之因四實非實等約理行實非實是
真俗諦理乘非乘是一乘三乘之行五知無知等約
境智知無知是凡聖智陀驃等是真俗境六見非見
約色心七道非道等約解行道即行也。


裝嚴瓔珞者謂真實諦是所嚴法身功德是能嚴定
慧如瓔珞嚴身也。


舊云下與河西名異義同主即真實依謂莊嚴。


即非真下既非真俗則顯中道此門既然前後例爾
[011-0495a]
故知一十七門皆約相即以顯中道故向疏云終是
一道也。


經何故錯謬者以昔不說八正道為錯謬也。


嘆問者汝若不作如是問者不知道品名異體同因
此能破未來眾生疑網所以嘆之。


會齊故理同者一十四經悉是道者但是隨機別說
莫非能治同契滅理故云會齊。


六譬下一良毉中明水藥喻道體一隨治分多二飲
水中明水名喻道體一隨欲分多三金師明道體一
隨根分多四然火成上第一隨治五一識成上第三
隨根六一色成上第二隨欲於此先知至文易見。


良毉可見者良醫譬佛識病譬觀機合藥喻說法六
塵是藥所禁以六塵毒食能發煩惱病故。


水喻道品或言鬱持者音遲相承為鬱持者徒得反
此與應法師同彼云梵語鬱特迦此水之一名也。


𦀟利藍者𦀟埤蒼所加反。


經然不離金者如昔十四經所說皆不離此無作八
正之金。


信法兩行者從他聞法名信自思得解名法。


數人云下彼謂前十五心從無始時來未得法眼未
曾見故名見道。


而十六心是思惟道者謂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巳
見道諦故故十六心是重見諦故知重見則是脩道
譬如下平水喻五停心是有漏心故有利鈍如舡遲
[011-0495b]
疾。


得風下喻入見道無漏觀力如舡俱疾。


經復說三種見慧智者北遠云如小乘中見道八忍
是見非智推求名見與疑俱未得決斷故不名智盡
無生智是智非見於境決斷故得名智是息求心非
推求性故不名見餘無漏慧亦見亦智慧義則通。


經身證者於彼那含羅漢人中得滅定者說為身證
經三正念處者不為信毀所動名正慧心能緣名念
平等之理不增不減謂之為處言三者一不一心聽
法不以為憂二聽者一心不以為喜三常行捨心。


經譬如一色者六根所對悉名為色眼所對是可見
有對色耳鼻等四所對是不可見有對色意根法塵
是不可見無對色雖有三種而同是色故云一法今
隨六根更立異名謂聲香等。


經略意根所對者以法塵但少分屬色少分屬心故
且不言。


經以義故道分者昔隨物忻樂故使道品之名其
類非一合會入同歸莫非一無作八正道也施開廢
會其旨可知。


無量無量者一一諦皆具塵沙佛法故云無量無量
喻有作無生者有作即生滅也。


四諦下四句初二句定次若盡下二句難。


就四人判中上者四人即二乘菩薩也。


應指四種四諦等者有作無生是中即二乘所觀無
[011-0495c]
量無作是上即菩薩佛所觀。


應以何身應說何法者身現十界像說四教法各隨
宜樂應赴無差。


一一解脫等者四教解脫於當教中各有四門門門
四悉所離惑業見見品品一一差殊故云復有無量
等。


名同稱異者四諦名同而有無量無生四種異稱。


六道陰下文中明十界陰束為四類謂一六道二二
乘三菩薩四佛前二約以惡覆善後二約以善覆惡
葢人天即三途葢無漏即三善。


葢等德者四德約內證四等約外化故知等德秖是
自他而此自他二乘無分巳上二類皆約以惡覆善
以釋葢義六道則生死惡覆無漏善二乘則沉空惡
覆大乘善菩薩下以慈悲善覆二邊惡佛陰下以真
應善覆機理不徧之惡故此二類悉約以善覆惡以
釋葢義又應展轉以前前善為後後惡尋文可見。


菩薩陰雙是者自行則真俗俱照化他則拔苦與樂。


佛陰雙非者事理互融咸皆中道然諸文所明十界
後之四聖分別不同或以兩教二乘為聲聞緣覺界
三教菩薩為菩薩界或以菩薩收於圓教因人其佛
法界或指地住分果或剋取妙覺或通收三教果頭
今此文明十界者定以藏為聲聞通為緣覺別屬菩
薩圓唯佛界則名字巳上皆佛界也此乃依經下智
觀故得聲聞菩提乃至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以配
[011-0496a]
四教也疏文前後所明十界多用此意。


眼根入施等者眼根不著於色名捨防貪色之非名
戒於違順塵不起愛恚名忍所覩諸塵念念常與諸
波羅蜜相應名進不為塵所動名禪了塵性空名慧
餘十一入亦如是也別教菩薩義也。


諸佛下是圓義。


佛眼者雖五眼具足而從勝受名如眾流入海失本
名字四眼入佛眼無復本名伹稱佛眼。


入普門門者唯圓通入實相得普門名何者六凡尚
不通出三界何况普耶二乘雖通化城亦復非普菩
薩次第通亦非普義唯圓教觀根塵即無相理能徧
十法界三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通中道雙照二
諦獨稱普門故云入一切法等。


法界感應者眾生理具故感諸佛理顯故應生佛性
等彼彼互融故觀凡心無非果智故云會入薩婆若
海也。


諸經下引證圓義如央掘經云眼為寂靜門等是知
三諦圓融名為寂靜六根互具故名平等。


入亦樂亦苦門者自證入空故樂化他入假故苦。


即能見色聞聲等者此約六根互用問初心云何答
名字觀行雖無互用之事而得互用之理。


壞善壞定者四趣壞人天善欲界人天壞色定色天
壞無色定無色天壞滅受想定。


二乘下斷見思惑是壞因不受後有是壞果。
[011-0496b]


菩薩下初壞生死有入涅槃無次壞涅槃無入生死
有故雙壞有無也。


壞上諸壞者上諸壞即九界也今達九界即佛界故
云壞上諸壞即是以佛界壞九界也皆空假中故云
壞為法界等。


二乘色壞苦者破二十五有苦因苦果故云壞苦。


壞雙是者初壞六凡是俗次壞二乘是真。


壞雙非者以不思議即邊而中破離邊中名壞雙非。


初覺無漏下云云者二果除欲愛六品覺無漏三果
除欲愛九品覺無漏羅漢支佛除三界思盡覺無漏
也受佛法是上求受眾生是下化。


即覺不覺下或以此對一體三寶謂佛名覺法名不
覺僧名和合即是雙非今謂不爾例上下文應對三
諦即覺是真不覺是俗雙非是中。


不取二邊者別人離邊求中也取即不取等及下行
中即作不作等對三諦可知。


非邊非中者二邊即中故非邊中即二邊故非中。


是無等等色者謂無等之位互相齊等故云無等等
十地論云無等者謂佛比餘眾生彼非等故重言等
者此彼法身等故別教菩薩謂真如妙理至果方顯
由是滅事取理慕果行因故云菩薩之愛愛即忻慕
之心也。


是色解脫等者即陰見性名五解脫名字巳上位位
咸然。
[011-0496c]


凡夫六道亦得有滅者雖暫滅四趣生人天中而復
起惡昇而更沉名差巳還生或恐六字悞應云凡夫
外道即得禪用世智斷下八地惑故云亦得有滅禪
失惑起如鬱頭藍子大樹仙人等名差巳還生若爾
前後諸文皆云六道此何秖在人天耶答起惑墮惡
自攝餘趣此為約滅惑義便故須就外道釋之後人
不曉因例諸文改外為六。


灰斷不起者不能出假也。


滅一切滅者二乘雖滅見思而未滅塵沙菩薩滅塵
沙而未滅無明故前諸滅悉猶是惑今達無明即法
性徧滅諸惑也若定約其位即在初住三惑俱破名
一破一切破若約住前不無此解達惑法界何所不
收麤垢自落豈是次第人之多僻諍計云云請委看
止觀破法遍文自曉進否。


無離無至者無二邊可離無中道可至以中邊事理
體不二故。


何以下徵釋上義諸法即二邊事佛道即中道理。


故動下約四教列出四句次第對教顯今佛界是非
動非不動修道品也藏教破見明空名動見通教即
見是空名不動別教次第故兩亦圓教即中故雙非
故四念處云秖一剎那心即是因緣生法因緣心生
滅即是三藏三十七品因緣心空是通三十七品因
緣心假是別三十七品因緣心中非空非假即圓三
十七品故知若了一心統收四教一心無外權實體
[011-0497a]
同。


是為下總結以四諦一一皆約十界故故稱無量能
如是知始稱上智。


第三結四無量等者此即前文大分三科中第二明
二諦慧也。


為二無量者合苦集道為世諦以滅為真諦。


三法印者大論云大乘經用一實相印生死即涅槃
涅槃即生死不二不異故小乘三法印生死二印初
無常印次無我印謂初觀無常便生猒離故用初印
既猒離巳存著能觀故有第二印涅槃一印謂寂滅
也推求能觀至不可得一切法無所依止故用寂滅
印俱舍云聲聞經法相弱故須三法印治破愛觀無
常治破見觀無我若入苦忍真明俱得寂滅又無常
等三是能趣行涅槃寂滅是所趣果又地持菩提分
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二印印生死一印印涅槃生死以無常為初印無我
為後印此即合四為三也而言印者從喻立稱如世
符印可以取信也文詮此等知是佛經反斯義者定
屬魔外劉凞釋名云印者信也所以封物為驗也亦
言因也封物因相付也許慎說文曰執政所持信也
知第一義者即實相印也而此實相體具諸法遍攝
一切又復隨機立種種名故云無量無邊。


十六諦者即四諦各有四行也苦下四行謂無常苦
空無我觀陰緣生念念生滅故無常為無常所逼故
[011-0497b]
苦一相異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無我集
下有四謂集因緣生有漏和合能招苦果故名為集
觀於六因能生苦果故名為因觀於四緣能生苦果
故名為緣還受後有苦故名為生滅下四行者謂盡
滅妙離一切苦盡故名為盡諸煩惱滅故名為滅一
切第一故名為妙超過生死故名為離道下四行者
謂道正迹乘能至涅槃故名為道非顛倒法故名為
正聖人行處故名為迹運至三脫故名為乘新經論
名與此稍別舊云空新云不淨舊云盡新云淨舊名
正新云如舊云迹新云行舊云乘新云出餘名竝同
大意可見。


唯無我一種等者在凡入聖俱觀無我故云通於真
俗以聖屬真諦凡屬俗諦也。


餘皆世諦者餘十五行伹在凡位觀之故皆俗諦不
通於真世諦即俗諦也。


而皆下論師會通今經也。


相從言是真者者即牒經文也以經云知一切行無
常等是第一義故第一義即真諦也。


以無下正釋其義只由無常等觀於凡位中能除四
倒斷苦離集令得見真雖是世諦相從名真故經云
是第一義。


依淨下今師引證也淨名所說無常尚是上智所觀
不生不滅之實相况小乘真耶而又無常既是小乘
三法印非真是何。
[011-0497c]


第二明二諦慧者依今判經則是七種二諦并初總
約隨情等共有八文而古師凡釋二諦皆分六種又
復二家立名不同。


空有指大品者謂大品所談不出空有如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等空是真諦有是俗諦。


指阿毗曇者彼論所明有此二種虗俗實真。


世流布者謂隨凡夫情亦有二諦應與今師明隨情
二諦義同既約凡夫故亦名隨事。


指成論者以彼論所談盛明三假此之三名即三假
也三假是俗三假破處即名為真。


言因生者即因成假三假名義如前記。


意同名異者今云凡聖即前空有謂凡夫唯有聖人
證空。


三空有者即前世流布也於凡夫邊自具空有而是
解心則非證得故前云世流布也。


四假實下相續是假是俗相續破是實是真相待屬
俗事相待破名真理因生是俗故踈因生破是真故
親意同名異義在於此。


舊釋下釋真俗義以經云世諦即俗諦異名第一義
諦乃真諦殊稱故他人次第釋出四名。


第一義是無過者謂真諦至極更無過上故稱第一
聖人無權智者以無俗諦可照故既二智不具安稱
聖人權智全無如何化物。


今言下今師明真俗二種在凡在聖俱有諦名伹分
[011-0498a]
隨情智之別故云還是審實引淨名者合四為二則
三俗一真既四不虗誑驗二俱審實。


有隨下隨情則凡心所解隨智則聖人所證。


隨情智者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
此即隨情智判二諦。


故隨下總結俱有諦義不同他人局判真俗分屬凡
聖。


喻如下謂有謂無色元一體謂轉不轉日本無殊以
喻真俗名殊審實義一故云一諦二諦其義亦爾。


舊解下出二諦體夫二諦之體也不一不異不一故
二諦宛然不異故體唯一實故他師定執一異其義
俱非抑又二諦之名通乎大小小無中道事須分判
故使開善立中為體亦為所破。


龍光寺名即生法師也本青園寺後改龍光。


體亦俱通者謂有二體也。


緣假下初二句立緣假者謂緣生虗假也。


雖有下融會初二句總標相即而實相即者相平聲
俗雖下正示相即初二句明即俗而真次二句明即
真而俗問龍光雖分二體既自相即豈非得不一不
異義乎答秖由云體有二故致被今破如下文。


又言下約互為體用。


從俗取真者因觀俗虗妄而契會真理前約由真起
俗故真體俗用此約因俗會真故俗體真用。


義皆下歷破三家初破龍光。
[011-0498b]


不得有相即者汝既云二諦各體則真俗互無豈得
云雖有二體而實相即耶自云異體又云相即此乃
二三其言矛盾自義。


若其下破舊師可見若其下破開善。


取相下約惑障
諦以破取相即見思無知即塵沙。


誰復障中者二惑障二諦名教並明今既談中以何
為障若約三諦則無明障中本釋二諦體而翻用三
諦明義義不相關事同水火故云二諦之智不見中
等若了今家七種二諦則無諸師偏據之失。


若二下顯理無一異初破定計。


仁王下引二經明互融初仁王明即一而異以顯不
一次引大品今經明即異而一以顯不異。


二諦開合非一者即真俗自有單複等異共有七種
如下釋經故云在後當說。


便成斷常者定有定異墮常見定無定一墮斷見二
諦相即者真即俗故不斷俗即真故不常又一即異
故不斷異即一故不常既無定執故非虗妄。


真在俗中者亦應云俗在真中等。


唯有一體者事即理故故云世諦即第一義。


凡有八種下初一通下七別世即凡心所解出世即
聖智所證下七皆然故云通也二下藏教俗則有名
真則無名。


三下通教幻有不實即空則實四下別接通伹中則
定俗則不定以隨兩真轉故五下圓接通實相名法
[011-0498c]
俗名不法六下別教地前無常故燒登地見常故不
燒七下圓接別教道有苦圓中無苦八下圓教真俗
不二故稱和合於此預知使義無壅至下消文則同
指掌。


他亦六種者六名如前疏列。


隨順下理體唯一情計有一如日唯一醉醒見殊若
見此旨則下八重豈分二體故二當用此意以釋經
文。


七種一統者除初世出世故唯七種。


隨緣說異者意云伹是一種二諦隨緣異說而有七
名。


今明下章安引義今明智者等者指法華玄義也。


若依下荊溪會同。


名相稍別等者彼文明七種者一藏教二諦謂實有
為俗實有滅為真二通教二諦謂幻有為俗幻有即
空為真此二種名單俗單真二諦三別接通二諦謂
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共為真四圓接通二諦謂
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此
二種名含中入真二諦亦名單俗複真二諦五別教
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不空不有為真六圓
接別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不有不空一切
法趣不有不空為真此二種名含真入俗二諦亦名
複俗單真二諦七圓教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
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此一種名不
[011-0499a]
思議真俗二諦巳上皆是法華玄文名相也當逐一
比對自曉義同是故四正三接合有七種。


夫論接者有始無終有終無始故也不通三藏者何
也三祇百劫來入別教伹在十信圓在五品是故伹
成後教初心從初至後有始有終雖從藏來仍同當
教故不論接又雖接通若從乾慧性地來者亦不名
接義同三藏初後心故故四念處云通有三種一者
因果俱通即通教是二者因通而果非通即被接者
是三者通別通圓即別圓用於通教而為方便便成
別圓因果人也是故菩薩據位雖同乾慧性地觀慧
猶劣是故亦復不受接名然通別二教三根受接約
位可知。


就一下示各具三種隨情約全與則凡夫豈但有俗
亦能知真隨智約全奪則二諦唯聖智所證凡心全
無經云凡夫行世間不知世間相是知尚無於俗何
況有真隨情智約半與半奪凡夫隨情雖亦有真以
未證故但得俗諦聖人隨智雖亦照俗以證理故俱
名真諦此於凡夫奪其真而與其俗也。


且出一師之見者即指智者。


世情多想者謂凡夫隨情解俗解真俱念想故故云
多想。


聖智多知者謂聖人隨智觀真觀俗俱智照故故云
多知知秖是照此之一番既冠下七則情智之言該
乎四教悉以凡位為情聖位為智。
[011-0499b]


次善下釋生滅即藏教也。


即陰離陰等者經云解陰無有某甲名字此謂即陰
也即於陰處不見我人名字如即五指處不見拳名
離陰亦無名字者如離五指亦無拳名。


如性知之者唯經應云如性相即達陰即離性相俱
空名第一義也此既推五陰無有名字而但是生空
一家所明小教奚甞無法空義今文蓋是如來略舉
生空而巳不同他宗謂二乘但得人空也若大小影
奪此或可然。


三復下釋無生二諦即通教也。


他云下引古此師立義非釋今文疏主因便引之耳
今文反此者經明真有名有實世有名無實與他義
相反驗他所立顯違佛意。


世但下正示今經義初句可知。


不生不滅等者此明真諦有名有實也謂不生不滅
之名與不生不滅法體相稱也法即實體也故經云
有名有實。


不能下此明藏教折法之真也故知他云真諦有名
無實者但得此意。


能即下此明通教體法之真正是今文所辨也。


四善下明別接通二諦也。


假名幻化者假名即十六知見經云我眾生等是也
經無幻化之語直是炎城毛角旋輪無實通名幻化
耳此名單俗以但觀分段虗幻故。
[011-0499c]


真與中合者即利根者於空見不空故不空又二此
見但中之不空也既名複真故云共為真諦。


若單下正釋經文是複真義。


不得言苦集等者以藏通當教道滅是真苦集非真
故也。


今但指四諦者以通教道滅正是無明別惑變易生
死故於別人全是苦集今既被接故四俱真以別苦
集是當教偏真別教道滅即是中道故云即真中合
此明無量下正示此義是別接也。


單俗單中者此即圓接通也別教中道在偏空外故
受複真之名圓教達邊即中故云單也若法華玄通
教二接並稱複真乃是一往細分如今文也。


此明有作無生等者通無別俗秖於生滅之俗達如
幻化所以雙指。


指下一實者以下圓真即今通教利根所見故但指
之。


經鳴稚者具云楗稚上巨寒反下音地此云信鼓律
通多種今意指鍾楞嚴云眾集撞鐘也。


複俗單中者此別教二諦也。


體法始終者始死終燒事皆滅盡對體法為便。


析法始終者始割終壞有由破析對析法為便。


兩始為有者二教初心俱觀生死故。


兩終皆無者二教後心俱證涅槃故而此始終俱為
別俗。
[011-0500a]


單指中道者離邊之中故曰單中單名雖與前同而
單義則別比前記可了。


指下一實者證道同圓故得指下。


此約複中者即圓接別也問向圓接通則單中今圓
接別何云複中又與別接通複真何別答前云單中
簡複真故今云複中簡單中故雖單複名同而取義
各別尋疏可曉。


文雖不顯者以經但云八苦故前既約別義顯後又
明圓義顯准七種次第則當圓接別故云義推自成
應知八苦通界內外則俗複也。


猶是下言此番既明圓接別則猶帶教道未是純圓
之相也至第八番方乃明之有本云猶是單俗者文
悞。


先譬次今者雖分二文至解釋時還以二文。


混為一釋者以法譬所明二諦撮其大旨義不出三
謂真俗相即共明及真俗各明所以疏文參互牒經
葢從義便。


父母和合生子者俗諦如父真諦如母真俗不二故
云和合此境發智故云生子若據經文父母生子是
合譬文約父母緣生名為世諦事釋易見故疏主更
作附法門解釋故云真俗相即等亦是託事觀心意
也此是共明二諦。


一人下明俗十二下明真一人多能者一人譬真多
能譬俗一人即多能譬即真而俗三千具足故云圓
[011-0500b]
俗。


是名下總結。


一切二諦等者融前七重悉歸一實
如河入海失本名字。


第三明一實諦慧等者此即前四諦慧中第四無作
四諦也前作兩向科之意如前記然此雖明一實還
是次第慧中所收始從生滅至今無作始從四諦至
今一諦自淺階深存次第故前二諦中明圓者其意
亦爾須至下文直就圓融方名圓慧然別既俱是大
涅槃心所修則次第圓融更相成顯文雖異轍意乃
同歸故次第中不妨明圓圓融中自收歷別又若一
往以次第對別者亦有其義以別教自行化他俱學
四故。


何不下問非無下答。


束四為二者或云苦集是俗道滅是真或云三皆是
俗唯滅是真具如前疏雖有異釋以四對二名義俱
便。


義少不便者以真中二諦同是滅故若以道滅總對
者則道是真中之因滅是真中之果定不可云道是
真滅是中也以三對四滅既含二則名之與義少有
不便故佛從顯易且束四為二束二為一耳。


此間等者謂此中明一實諦慧正指佛果為能依慧
實諦即所依理故云依一實諦。


引勝鬘者以彼滅諦即今一實。


言苦滅者滅苦證真故云苦滅。
[011-0500c]


地人下地論明第八阿棃耶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
故顯棃耶即是實諦若依攝大乘論棃耶是無沒無
明隨眠之識九識乃名淨識。


中假師者暹師云多是三論師今謂恐假字誤應作
論字。


興皇下初備破三家次自立正義其理有歸故今引
用。


初破三家者佛果下破第一師妄惑下破地人對邊
下破中假師由此三家義非融即豈是今經一實諦
耶初師能所不融次師真妄不融後師中邊不融故
此三家悉為所破。


然一下立自義也。


故華嚴下法性遠離者遠離能所彼此相故。


非彼是此者如前三師捨能取所捨妄取真捨邊取
中咸名非彼是此。


若隨緣例同今家以四悉意作種種異名別說如下
經約境約心等凡以七義釋一實諦此即隨緣故云
文顯一實甚自分明也。


一約境者境即所觀三諦也。


經名曰真法者計情自妄妙理常真凡聖一如自他
互攝六而復即理在茲焉是故初心修觀應須達妄
即真他宗偏指真如既非圓義近秖人云妄念全屬
計情捨此二途依俙識理。


二約心者即能觀觀也。
[011-0501a]


經云無顛倒者是則二教捨生死求涅槃別教離二
邊觀中道以至於圓起著悉名顛倒無此顛倒始曰
圓修。


亦可約言行者意謂文中巳有境觀人教因果唯闕
於行又此約言說下又約教教即言說於義似重荊
溪准下佛答既約斷惑故判為言行謂三教言行悉
是虗妄問雖加行義此既有言與下約教何別答教
約佛言言唯自語內行外言故云言行。


據人者謂大人所乘故曰大乘。


經非佛說者前三教法魔悉能說。


因體果體者道是因義果顯四德然此七科能所宛
然同名實諦向云隨緣異說得意無咎良在於茲。


取教為實滅者謂昔二乘四諦之教解苦無苦故名
實滅即經云昔者為無常想是可斷相。


取理為滅實者以大乘理滅二乘之實教故云滅實
即經云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等然則小豈無理大
豈無教亦互舉耳。


亦以下更約實諦諦實以分大小教理小教實苦其
義審諦故云實諦大理審諦常住而是真實故云實
諦此以諦實而分小大者以二乘未窮理實故奪其
實既解苦無苦與其諦名如下問答。


皆是理實者此理非權故云理實。


即為諦實者諦只是理此理審諦真實故云諦實諦
名雖同而有大小教理之異故以實字上下顯之。
[011-0501b]


是苦境者苦境即逼迫之事。


苦教苦智者教詮智照悉審諦故諦含二義也。


實是苦諦之理者實既是理則是境之所依教之所
詮智之所照故云苦諦之理。


不二下釋實義也以境教雖殊所依是一故云不二
又云下明判句不同。


除苦等者苦是事境事境虗假故非實。


餘二謂教理教既稱理而說故俱得名為實諦故云
亦得判實。


祗用實為諦者祇以理為實諦故除境教兩句前義
約教能詮理故教亦得名實後約教是言說教置教
存理理方是實故除兩取實此並約二乘四諦也。


三種皆是實者謂如來虗空佛性之三也此三皆理
故云是實。


後三諦亦爾等者應云如來非集非諦是實等。


顯時下釋三種義雖同是理不無差別顯謂出纏隱
謂在纏又此三種義含六即上二明隱顯位殊。


是六義下一明隱顯不二是即義是知隱謂四即顯
謂分真及以究竟又亦應云如來佛性是法虗空是
喻法別喻通法別故隱顯兩分喻通二義同合。


釋兩章者四諦之文一一皆先舉昔諦次舉今教一
實即云如來非苦等故云皆先釋實諦至次釋諦實
也。


經是可斷相者昔教皆由斷煩惱生死而得真實所
[011-0501c]
以今皆非之方成今實。


經諸佛所得實諦者先舉諸佛以顯二乘非實與
下如來無別。


更無異體者以如來等三是一實異名故也。


更結是非者謂結今教如來等三異昔四諦故是諦
昔非諦實也。


苦對即道諦者對治於苦也。


問非下釋疑以由經明實理皆云是實非諦故此問
之非虗非凡夫生死非實非二乘涅槃也。


為實者指中道妙理也中道既得稱實亦應稱諦以
諦是審實義故是故實之與諦同出異名。


答如所問者此順問答也以實與諦其義既一互稱
無咎。


二問下此問由答而生既二義俱齊經文何故簡小
為諦顯大稱實而云非諦是實耶。


文云二諦若齊者諦字誤應云二義答意可解是知
圓理名實名諦少教奪其實名與彼諦稱既簡偏小
所以圓理從勝名實若約義同實通諦稱。


二事可見者一眾生欺誑二聖人斷除也。


既約斷惑者以經云諸佛二乘所斷除故故知虗妄
是惑既明斷德則約行為便。


經一切皆入苦諦攝者天魔外道等皆虗妄故若准
虗妄欺誑是集何云苦諦耶以集能招苦故從果以
說。
[011-0502a]


二十五六等者以一切外人所計不過二天三仙。


言二天者摩醯首羅天毗紐天。


三仙者一迦毗羅此云黃頭說經有十萬偈名僧佉
論此云數術用二十五諦計一為宗言二十五諦者
一者從冥初生覺過八萬劫前冥然不知伹見最初
中陰初起以宿命力常憶想之名為冥諦亦云世性
謂世間眾生冥初而有即世間本性也亦曰自然無
所從故從此生覺亦名為大即是中陰識也次從覺
生我心者此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諦從我心
生色聲香味觸從五塵生五大謂四大及空塵細大
麤合塵成大故云從塵生大然此大生多少不同從
聲生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色聲觸生火大從色聲
味觸生水大五塵生地大地大藉塵多故其力最薄
乃至空大藉塵少故其力最強故四輪成世界空輪
最下次風次火次水次地從五大生十一根謂眼等
能覺知故故名為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遺根能有用
故名五業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緣名平等
根若五知根各用一大謂色塵成火大火大成眼根
眼根還見色空塵成耳根耳根還聞聲地成鼻水成
舌風成身亦如是此二十四諦即是我所皆依神我
名為主諦能所合論即二十五至下陳如品中明之。


二者優樓僧佉此云鵂鶹以晝藏山谷以造經書
夜則遊行說法教化如彼鳥故計遍造伹眼根火多
乃至身根風多如金七十論說造論有十萬偈名衛
[011-0502b]
世師此云無勝以六諦為宗一陀羅驃諦此云主諦
謂五大及時方神意此九為萬物所依故名為主二
者求那此云依諦謂色等五塵一異離合數量好醜
愚智愛憎苦樂勤墮此二十一依前九法故名依諦
三者羯磨諦此云作謂俯仰屈伸出入去來等故名
為作四者三磨若諦此云總相謂總收萬法為一大
有故名總諦五者毗尸沙諦此云別相諦謂森羅萬
像各各不同故名別相六者摩婆夜諦謂塵成瓶不
妨礙。


三者勤沙婆此云苦行用六障四濁為法計
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亦一亦異為宗六障者方便心
論云一不見諦二愚癡三受苦四命盡五性障六名
言四濁謂嗔慢貪諂此三外道皆出在佛前。


疏云二十五六等者等取第三六障四濁也。


為屬何諦者問於佛四諦攝屬於何。


又外下問外道所說教法於佛四諦之中壞佛幾諦
也。


壞佛集諦者以彼不知煩惱無始而計冥初生覺故
壞佛苦諦者不知此身惑業所感苦空無常而伹云
五大四微之所成就故。


經誦一阿含等翻名如前疏阿含有四一增一明人
天因東二長破邪見三中明真寂深義四雜明禪定
涉師云阿含此云傳傳所說義至彼也正云阿笈多
據形相者如瓶以眾塵所成故常眾縷成衣眾木成
車既有所成故知是常如負債者若不常者初得財
[011-0502c]
巳後不應索後既有索驗知是常餘皆可例。


經毗紐天亦韋紐亦韋糅此云遍勝亦遍問遍淨阿
含云是色天俱舍云第三禪頂天淨影云處在欲界
之極。


經極者求息謂疲極之人求止息也。


據伴類者同類是伴異類非伴。


聖行品下



常我是執之端者由起我執而計於常謂樂謂淨此
二既重所以廣破。


初文下釋初段凡兩重問答何故名非者問也意問
何故判初段經名明非耶。


橫計下答也以諸行體實無常而外道橫計是常也
常非下此明真常妙理不從緣生今外人所計既屬
緣生是無常法而妄計為常故云明非也。


然諸下重問應不從緣者自然非緣生故既不從緣
應是常住。


若自下答也。


法塵對意起者明實非自然妄作自然之計秖以意
之所思作自然解豈非根因塵緣生此解乎。


舊云下此謂果常而因無常也。


若是緣生者謂因中猶是緣生之法。


此不下今破。


舉正對邪者舉圓正明因果俱常對
斥邪計之常是無常故若如舊謂因是無常者何以
對斥邪計故知舊師伹是別教意耳。
[011-0503a]


結非中經有八句一明佛性非三世攝不流變故二
明佛性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生因生故非因作為
了因了故非無作三明佛性非作非作者佛性之性
不生涅槃故名非作亦不使他生涅槃果名非作者
四明佛性非相非無相眾相永絕所以非相具足諸
法故非無相五明佛性非有名非無名理實無名隨
緣有名六明佛性非名非色非四陰之名非一陰之
色也七明佛性非長非短離色相故八非陰界入之
所攝持實不同相所以不攝是故名常總以結之。


正是清淨等者即是非因非果正性也。


不見佛性非真者三教不達咸名說謬豈唯邪外
而巳。


舊云下三聚者依成論明一切法凡有四位一色聚
二心聚三非色非心聚四無為聚前三是有為法舊
見此文明心及色便引梵行雙非之文足成三聚故
云總有然成論明非色非心是不相應行有十七法
謂得非得乃至第十七無作也又引聖行文證成梵
行雙非是明無作義也。


言得無作者白四是作戒由作戒發得無作故經云
然後得也所言作者作謂為作亦造作也即運動身
口陳辭乞戒等故名為作言無作者謂以無簡作對
作得名而無作是作起之相一發續現始末恒有不
藉緣辨即任運為義而無作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
為體者則顯作戒定與色心相應也外則耳聆羯磨
[011-0503b]
目視衣鉢此與色相應也內則建志領納要期盡形
此與心相應也作法既謝耳無羯磨之聲不與色相
應也心或在於餘性不與心相應也而由前作法戒
善常存故云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為體也廣明其
義如戒體章今粗陳梗槩俾識大綱。


是義下今破彼師有違義謬引之失也梵行雙非之
文正談佛性中道而彼謂是小乘無作且無作是生
死有為尚非小乘無漏既以有漏之義抑此談中之
文故云此過非小。


若依今意者謂梵行雙非之文借使名為無作者乃
是中道不作二邊云無作耳故云無作無漏也故知
無漏之名亦約中道涅槃不漏落二邊生死以說。


為證何等無作者為證小乘受得之無作為證中道
之無作耶。


下文那云等者引下迦葉品二十一番諍論文以救
前義下文既云或言有無作色或言無無作色經文
既談無作何妨於此總明三聚乎。


答數下重片彼救也下云無作色之有無葢是如來
懸記滅後數論二家立義成諍豈是今經明耶。


數人云無作是色者即不可見無對色也毗曇論云
戒是四大所造無色界無四大故無戒又根品云四
大所造善不善等色如生欲界受律儀戒教無教成
就善不善色教無教即作無作也此宗薩婆多立義
故以色為無作戒體。
[011-0503c]


論人下成論明無作戒是第三聚不相應行故云無
色此宗曇無德立義也。


我今下我今既得此經圓融之旨則一切無非佛性
設有云無作者乃是中道不作二邊既知色香無非
中道尚不計色與無色之異豈同數論各計成諍耶
小有大無者終不定執小乘有無作戒大乘無無作
戒也以小大一如咸同佛性故。


又准下秖據現文三段初則雙辨色心後二偏明色
心故曰秖云色之與心何以探取諸文強談三聚乎
若數下正釋經文也然明王數亦數論二家所說不
同疏文伹引數義初句明王數同起。


又識下上雖云王數未辨體狀故此明之謂王數者
秖是四陰一陰是王三陰是數或可云四陰是數以
色陰亦是心數所攝故止觀云數人說五陰同時識
是心王四陰是數此約有門明義故王數相扶同時
而起故疏云數隨王起若約論人明義則識先了別
次受領納想取相皃行起違從色由行感約空門明
義故次第相生經云心是識陰心數法是三陰。


色有下引二家明色不同。


并無教色者即法入中無作之色也。


然此下正示今文以經伹云色法者地水火風故云
伹明四大色有本大字下多五字應以四大中義含
無教故云五色撿未治本則無五字。


十一色者下偏明心無常中既根境識三則五根五
[011-0504a]
塵及法今少分共成十一色也。


互現一邊者此明四而不云十一下明十一而不云
四具足而論應十四色也若取法界少分則成十五
淨影云此文偏說四大者准依成實四大是塵果復
是根因舉因知果故不說根舉果收因故不說塵若
依毗曇四大是其造色之本故偏舉之舉本收末故
不說餘若依佛陀提婆所立色唯四大四大之外更
無造色今經所說似彼佛陀然一往消文其義甚美
下經偏明心中既涉根塵則依今師互現之說斯盡
善也。


一明識不應獨緣者此有二字誤明合作眼應合作
能即經云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也此謂心
若常者眼識應獨能遍緣六塵既但見色知心無常
且徵眼識餘可例知此就凡夫妄事以責若六根互
用則是得常用也或可但除不字其義自成應云一
明識應獨緣也。


第二六識下三復次皆云不應其義允合。


經因眼因色等者眼是根色是境思惟是作意謂眼
識從根境明作意四緣而生。


經耳識各異者耳但三緣除明緣也若依新經論
則眼識從空明根境等九緣而生故頌云眼識九緣
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等云云今但四緣比望
九緣乃是佛言廣略之異。


經壞諸行因緣者觀行之心能壞生死有為諸行故
[011-0504b]
名彼觀以破壞諸行因緣壞行緣異說心無常。


第八生後者生起後段結前心無常文也。


先結前生後者結前心生後色如經。


經歌羅羅亦云羯羅藍此翻雜穢狀若疑酥此託胎
後初七日也安浮陀亦云案部曇此翻疱狀若瘡疱
即二七日也伽那亦云健男此翻凝厚漸堅硬即四
七日也閇手亦云閇尸此翻凝結狀若就血即三七
日也諸皰即第五七也梵云鉢羅奢佉此翻形位具
諸根形諸根差別故今云諸皰者即初生五匏一頭
二手二足次生二十皰謂手足指也又今經四七位
在三七之前者或恐古譯以伽那為三七之名閇手
為四七之號向之釋義且約新翻。


經壞巳還合者內色則如髮爪等除巳還生樹木則
伐巳還生。


皆舉外對辨者約內色身分外色艸木也。


中間或略者即第四力異至第七名字異四文但約
內色。


第七卷中巳答者此卷有三品謂邪正四諦四倒故
觀師定指四倒。


若諸正破所執者講者應引前卷文殊難文對此
破執消釋令顯有本云第二破第六者文誤二應作
五第七破第二第八破第三者七應作八八應作九
經破有遮中先牒彼所計遮故知無反其所立下廣
顯之於中初明有我不遮如言調達終不言非此舉
[011-0504c]
事類顯也我亦如是我終不遮此當法正辨也下明
有遮定知無我下就不遮明無我中若以遮故知有
我者牒其所立汝今不遮定應無我即取其義反以
破之。


經破有伴中有法無伴下舉如來等三遍一切處獨
一無侶既稱真我故汝有伴定無我也此以真我破
妄我。


經破名字中前文殊明諸外道取彼世人所說諸事
和合益我之言執定有我故今破之明但假名都無
實事於中先牒其所立下對破之無我法中亦有我
名彰名無實如貧賤等舉事類顯如我死下破名有
實如言我死舉世人語若我死者我則殺我依名徵
實若諸外道聞言益我即謂有我如言我死我亦應
死若我死者此我便是可殺之我是故說言我則殺
我而我頗殺簡異實名假名殺我結名無實餘文可
知。


經矬人才戈反廣雅矬短也。


經生涎詳延反字林慕欲口液三蒼涎小兒唾也。


經非欠嚬欠也。


他言下云云者無始本迷如彼生盲乳喻四德之理
貝末雪鶴喻四德之教同顯白色如教詮理外道闇
信葦陀妄執邪四以為巳行如謂聲軟冷動經文譬
合分明。


經猶如白鶴下而無旨人領解之語若准前義立應
[011-0505a]
云彼雪如鶴動耶。


圓慧行者前七種二諦中圓及一實諦竝由次第相
帶而明故非圓慧若約別位則利受圓接又化他學
圓十向修圓初地證圓故於次第慧中得有圓義又
今經俱知佛性以大寂滅心修前次第豈離圓融次
顯不次義合相在約文顯示須分二別舊人不了乃
云破著既昏大旨故招今斥在文可尋。


一明不般者明佛常身不般涅槃以破文殊臨般涅
槃之說。


二明不更者明今昔事別故非更說又法輪名同亦
非更說以破文殊方復更轉無上法輪之說然前段
中亦破轉法輪者因明不滅相帶而來。


橫歷事者七無優劣約事以破故得橫名。


謂非果下列七事經初文是明圓理非果經我即是
信去二明非因經若言常住無有變易去三明非轉
經譬如因眼去四明非生經譬如因酪去五明非出
經譬如因子去六明非作經譬如因鼓下七明非造
而第七文譬云不出聲合云不作皆不造也又復應
知造作義同今依下竪示文既云非作非造故於作
後科為非造又後四皆有譬合皆即事而理者而此
七文皆破文殊請轉法輪之見見即我執故於諸法
若果若因乃至作造皆成我所諸法是事達事即理
無常即常不起事執故云如來終不作如是計。


經初非果中先約大小明真果次約六根四大明妄
[011-0505b]
果於此果事而見妙理餘並可尋。


經因燧辭醉反火母也論語云鑽燧改火。


經因桴按詔定古文官書枹桴二字體同扶鳩反謂
鼓椎也若云屋棟作按鼓椎作枹近人分耳。


竪結圓慧者直就虗空等三顯佛境界非前橫七故
云竪結於非七中但闕非轉非有為法即是非因果
二事也。


通因果下云云者如前疏約隱顯釋此三名也隱則
是因顯則是果具如前記。


第二明下正破文殊更轉無上法輪之說先明異是
破更轉次明同是破無上。


既其兩異者若是一法重復宣說可名為更今昔全
異何得言更。


德異者精進是德行也。


初轉法輪下據經但云八萬天人得果而疏明五人
者五人是正八萬是傍經總據也文列五人與法華
疏異彼云一拘隣三頞鞞亦云濕鞞亦云阿說亦云
馬星三䟦提亦云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
䟦提與摩訶男秖是一人耳恐今文錯也馬星摩訶
男拘利此三是佛父親十力迦葉拘隣此二人是佛
母親。


明同故不更者此破文殊無上之說明佛所說皆是
法輪何得偏嘆今為無上同名法輪何須更轉。


此等義同是故無更者問今昔二說小大永異生善
滅惡深淺應殊何云同耶答且據生滅名同又約開
[011-0505c]
小即大以破文殊分別之計若明今昔灼然義異又
應文殊據先小後大以為發起故云更轉今佛據圓
機所見先後俱大以破文殊例如純陀難五果云云
故云義同是故無更。


前佛復宗者即前第四結章還告迦葉故云復宗。


開結下初釋經聲聞緣覺。


本為五人有病行處等者即現病末明五病人謂四
果及支佛也。


得有修義者引小歸大即現病品云從佛聞法發心
也。


又有下釋經及諸菩薩此正指別菩薩戒定慧三次
第而修不能圓修故云拙度而不明藏通菩薩者同
二乘故。


若是下出前別結之意。


此結圓行者即品初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也。


如來行之者是佛自巳所行之法故。


治與不治等者即現病品云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
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有一種人亦
復如是或值三乘聖人或不值或值佛或不值聞法
不聞悉自成道此謂圓機也故知別結。


正結此人及此法門者即結品初如來行也。


不作別圓兩釋者但云前正明慧行後是遣著。


修之則差等者即現病品云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
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
[011-0506a]


舊明慧果得二地者舊見經文二段前有無畏地名
後有自在地名而不曉名異體同遂將十地分對二
果。


從初下謂前六地是無畏果從七下謂後三地是自
在果所以下舊師對前戒定釋妨也。


以戒定但各一果者以由不能斷惑通道故。


今謂下今以戒定並難分三初牒古師立義今謂不
然者總非也。


且戒下正牒破義彼云慧行疾利故有二果則戒定
遲鈍但得一果。


云何下二引前釋反質且汝前解戒果不動地定果
堪忍地同在初地初地是斷惑證真位也故能斷惑
則是疾利何云鈍耶。


若同下三以自在地並此有二意一者戒定二果既
同在初地則與慧果無別以斷煩惱通道疾利義等
故自在慧果既至法雲此二何伹在初二者慧行一
等疾利何故優劣不等自在既至法雲無畏何但六
地其第二意文雖不顯義合並之。


今明下明今義戒定慧同在初地故云秖是一地。


自在下雖於慧果立二地名伹是內外體用之異由
內無五畏而外用自在隨意受生既是內外殊稱不
應分位淺深故云不應更開。


與地經合等者十地經地持論竝明初地離五怖畏
故地持云修無我智我想不生云何當有我愛眾具
[011-0506b]
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求欲常饒益一切眾
生是離惡名畏於我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
命終於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於
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者是離大眾畏。


今文亦然者彼此皆在初地故用彼義以消此經。


在名小異者不畏惡道其名全同餘四小異如彼名
不活畏此云不畏貪恚等。


無不活畏無死畏者經云不畏貪恚癡是無不活畏
以世人貪求利養以資生活得喜失嗔故不畏三毒
即無不活畏也故法華玄云活者依身所用眾具能
資於生名資生生為活也經云不畏生老病死是無
死畏初地菩薩巳出二死故。


無惡道畏者尚不墮二乘惡道況有分段惡道畏耶
無惡名畏者真智顯發終無修羅好諍闡提謗大犯
重之惡名也無大眾畏可解。


名諸三昧王者三昧梵語此云調直定也真諦以空
無漏為調直出假以稱機為調直中道以遮二邊為
調直故二十五皆具三諦通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
調直未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
中道調直二邊攝屬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
悉稱為王。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者一切即二邊也即邊而中故
云悉入。


既不是王者以經結文云菩薩得二十五三昧名諸
[011-0506c]
三昧王不云二乘也。


又六地等者六地即巳辦地以合八人見地為一故
當第六。


釋二下治者引文助顯問荊溪凡有補助皆言私謂
私云今何闕言答若立巳義與疏主微異者乃有私
謂之言今既直指玄文且非巳義故闕之爾前後倣
此文中先示隨機立名次明通具四意初文中云如
日光等者日光三昧破東洲有伹取日出於東以譬
智光是生善意也月夕初現於西其義亦爾如不退
者此三昧破畜生有以畜生無慚愧退失善道故以
不退而對破之即破惡意也如常樂者常三昧破識
處有此天謂識相續不斷為常而直約真常理體以
破之故屬入理次明一一三昧皆具四意如文。


片意下注云云者廣釋二十五法在法華玄文行妙
中今依彼文略示名義。


經無垢三昧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
業垢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此名過患也菩薩先見
此過為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垢修前
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生滅無生
慧破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
所明無作慧破無明垢此名本法功德也三惑破故
三諦顯名無垢三昧成此名結行成也菩薩自破地
獄諸垢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彼地獄有若有機緣
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動而往應之還令眾
[011-0507a]
生破此三垢即名慈悲破有也下二十四番例此可
見又此且約次第明之故一一有中三惑各破若論
圓頓一心三惑攝無不周一心破時諸有咸破二十
五種無差而差經無退如前記。


經心樂者餓鬼多苦故以心樂破之。


經歡喜者修羅多猜疑怖畏故以歡喜破之。


經日光月光如前記。


經熱𦦨者北方陰地氷結難消以喻北洲氷執無我
若非智火慧𦦨無以銷融故以熱𦦨破之。


經如幻者南天下果報雜壽命不定猶如幻化故以
如幻破之。


經不動者四王天守護國土遊行世界故用不動破
之。


經難伏者三十三天是地居之頂果報三惑難伏故
用難伏破之。


經悅意者此天處空無脩羅戰鬪以之為悅故用悅
意破之。


經青色者真諦三藏云此天果報樂青宮殿服玩皆
青故以第一義非青之青破之。


經黃色赤色白色者皆是果報白等例青色三昧可
解。


經種種者梵王主領大千種類既多故用種種破之
經雙者二禪獨有內淨支喜支為雙餘支與諸禪共
故用雙破之。
[011-0507b]


經雷音者此禪樂最深如氷魚蟄虫故用雷音驚駭
以破之。


經注雨者四禪如大地具一切善根種子得雨乃生
故用注雨破之。


經如虗空者外道非空妄計涅槃故用如空破之。


經照鏡者此勝無漏天雖得淨色未盡色空如鏡未
極明未知色假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
故以照鏡破之。


經無礙者此天得出色籠即果報無礙未是三諦無
礙故用無礙破之。


經常者如前記。


經樂者此天如癡癡故是苦故用樂破之。


經我者頂天謂是涅槃猶有細煩惱等不自在故用
自在破之。


初總生諸處者即經云隨欲生處等此即隨可化機
應生十界雖生處之言不出十界而言總意含不談
名相故云總生。


次別生下於十界中且明地獄以例餘九顯出名相
故云別生。


壞須彌下通前結顯功結力用中三文壞須彌即初
依正包世界是第二自他散合十方是第三少多以
經云分一為多合多為一故云散合。


而不染者即經云雖作如是心無所著也。


遊處下結生用。


即地之用者以不染不苦顯無畏
用。
[011-0507c]


結下況高者下謂菩薩高即諸佛。


問是諸菩薩下問意者菩薩既入此地用應齊等何
故經中明諸菩薩高下不同如無邊身來時此諸菩
薩悉皆戰慄豈非力用高下耶。


舊云下答釋等中等者謂聖位既等住地又等如彼
此俱在初地則作用悉齊故悉同無別。


等中不等者同是聖位名等而初地二地階級淺深
故云不等所以深位作用淺位不測。


興皇下橫論則功德悉等此與前等中等義殊今約
一地具諸地故為等也前約位齊為等竪則與前等
中不等其義稍同。


亦如一物下舉喻推倒如一地具諸地捧起如高下
位別二釋俱要故今用之。


威是外用者即下神通也德是內證者內證三德也
外有大用必由內德故言威德此是總嘆內外成就
神通即別嘆外用。


母能生子者稟教生智故佛如子。


藏王所嘆下以聖行是自行故病兒兩行方屬化他
故使藏王就自行為嘆。


經欲比是經不得為喻等者以法華涅槃巳前偏圓
相隔故使功德不及斯經。


譬五時教者始阿含終涅槃以為五時古以華嚴為
頓五時屬漸由是華嚴在五時外。


又以般若在方等前者以錯消此文從佛出十二部
[011-0508a]
以為阿含而見方等居于第三遂以多羅用對般若
致在方等之前又不了法華與今經味同故合文不
出而強將般若用對法華故使一代教門此經大旨
參差乖各。


多羅法本者以古翻修多羅為法本故智能導行故
云行本由智起行亦名行本為本義同知是般若。


大慧是般若者以般若翻智慧故。


又云下開善次釋也。


直指經云般若者是無相教
言始在等者此明般若正在初時即經云從佛出十
二部也故云十二年中後分隣於涅槃故經云從般
若出涅槃也事如後破。


畢竟品為證者釋論第九十五復次須菩提聞法華
經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
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䟦致品中有退又復聞聲聞
人皆當作佛若爾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必定餘
經有退不退是故今問為必定為不必定彼引此文
證般若在法華後也。


若爾下再徵釋經義謂若約般若作前後分者則經
云從佛出十二部是般若前分從十二部出多羅是
淨名等諸經從多羅出方等是法華從方等出般若
即般若後分也故從般若便至涅槃此是開善第二
義比前更迂非伹不攝華嚴兼亦不攝有相以將十
二部作般若前分故。


前三明教者三藏是能詮教故後二明理者因果能
[011-0508b]
顯於理故以能從所故云依理。


十二部者此約小乘十二部故云即小乘藏修多羅
是契經經通大小大小合論故稱雜藏方等是大乘
廣平之法故屬菩薩藏。


佛教不出此三者意謂諸經多說此三以此為三則
收攝一代大小義故故云不出。


後二理者下因即初顯於理果即後顯於理應知招
提以教理消文豈伹迷經大旨而乃義不主對何者
教本詮理如何教含大小而理唯在大耶餘如下破
興皇唯約生解次第以釋即以十二部為教修多羅
翻法本即是教下之義雖十二部中巳有法本伹名
通體總既得名經故由學十二則知經義方等是理
既學教知義尋義得理則生智慧故云達方等故生
於般若也智慧證理故了涅槃從多之少從廣至略
者之往也多少祇是廣略約經五句而後後略於前
前又十二部最廣涅槃最略中三望前為略望後為
廣又廣略只是通別故使文中以通別釋義。


通大小者此約大小各有十二故云通也十二部義
如前記。


別歎多羅者除餘十一部別指契經。


多羅又通者大小俱名經故故以方等顯之則知唯
在於大。


未為希有者方等是教必須依教發慧方稱希有。


別歎涅槃者般若通因涅槃唯果三德涅槃同名佛
[011-0508c]
性。


如從下牒喻貼合義皆下曆破四師初破開善五時
義何者下破以十二部對阿含初教文出二過一者
十二部名既通大小況今經正指華嚴則義唯在大
今且縱之云通大小二者縱以十二部作小釋之其
如小教且非初說若據小經及諸律部云鹿苑為初
者既在小乘得作此說今經大教通結一代。


最初說者定指華嚴義既無歸故不可用。


餘經豈無長行耶者以十二部中長行直說者名修
多羅故。


名不相應者經云從方等出般若而却云是法華此
即名不相應也。


假使下破開善第二釋也。


般若隣涅槃者彼約後分為釋故般若居法華後則
是第四時教者汝立五時乃云一有相二無相即般
若三褒貶抑揚即方等四萬善同歸即法華五常住
即涅槃今既自以般若隣於涅槃則般若翻居第四
故云復違爾五時次第也爾汝也。


乃歎他經者以前三既是三藏故歎其教即是他經。


興皇下初斥非藏王下引文顯非從教下結非。


若觀下先牒彼立義。


文云下引文顯非彼以略為勝經以廣為勝。


此既下結非此經既廣今乃嘆略則屬他經。


諸師下結斥文有三段初出諸師意各立巳義意存
[011-0509a]
包括無遺。


不覺下斥諸師失釋此七行之文不覺失經大旨。


咫尺者八寸曰呎十寸曰尺言其消此少文因而失
旨。


邯鄲下引事類結邯鄲音寒丹莊子外篇第十七曰
壽陵餘子聞趙國邯鄲徙步徐行遂往學之不得又
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故云兩無所獲今類諸師
解釋此經如學步於邯鄲之地釋經失旨如學不得
翻違巳義如失故行如開善自立五時以般若為第
二時及釋此經反令般若却居第四既違巳義如失
舊行餘例可知廣破諸師如法華玄教相章。


今伹下明今解中初約一經釋義次約一期釋義二
釋雖別同顯今經初譬五行則五一相即嘆述俱成
次譬五時則一代宗歸涅槃為極又初釋則橫在一
經次釋則竪該一化而復橫中有竪五行次第自淺
至深故竪中有橫今經醍醐是詮五行故故茲二釋
妙盡文心初約一經中初徵文敘意二初明前文藏
王嘆兩教二佛助下明此段雙述成。


次第相生者即下約次第義窮玄極妙即下約不次
義佛讚善哉意存於此故云更加稱義。


牛者下約次第義釋。


乳者下戒學居首如乳味在初由戒成定如從乳出
酪向下三味以譬對法生起例爾。


而生酥譬四諦慧等者以四諦在入室位二諦在二
[011-0509b]
假位一實在入中位此皆一往義乃互通為成次第
不取互義。


五行轉深者戒定為二慧行分三。


極於一實者極於證中也。


若單下約不次第義釋。


不由次第者初後不二俱修一實。


佛即下引文諸藥悉入喻為法界等也。


中間諸法者且約前次第文則如來是涅槃教主如
牛在初一實是涅槃之慧如醍醐在後中間即戒定
及四諦二諦也。


無不醍醐者實慧融之無非法界即同牛若食者純
出醍醐。


一而無二者以次第顯一實一實融次第故知一行
五行其體無殊。


作此下總結約五味以譬五行則次第義成今經秖
是詮行之教則嘆教義成故云二義皆成。


若望下約一期釋義。


三人同聞者所聞之法有共不共即空名共中名不
共而有伹中不但中之殊是知雖談通別意在圓中
故曰專歸一實二乘轉教義當成別故云引小歸大
通別菩薩利受圓接故云接偏成圓方等部中非無
此意且約彈呵義強故且偏說。


及住小果者即藏教內外凡位也。


許其通學等者許彼通學即色明空斷惑證聖。
[011-0509c]


又許其通學者未入無為正位猶在七賢故許迴心
修菩薩道故大品云二乘若能發菩提心我皆隨喜
此約凡位二乘未是敗種故般若容發若在聖位須
至法華及以今經在般若中但能領業。


大般下明今經也超一代上故曰尊談常顯實故稱
極又談常顯實超出眾經故稱尊一代化終故稱極
由尊故極由極故尊。


巳住下二乘至此敗種還生斥廢三修如哀嘆品。


若爾下問意者此文法喻既該五時何故般若之後
便云涅槃而不云法華耶。


法華破小下答有三意一約滅小義同今既正說涅
槃故佛言從省不言法華秖由義同故可從省又迦
下二約極唱義同極唱雖同而彼出淨土談常則足
乃法華巳是涅槃之異稱世間相常常在靈鷲略如
今佛此出穢土將護物機既廣談常仍須扶律隨彼
機宜異名斯立涅槃之號由是而生名義雖殊化意
必等故使佛語且略法華又前下三約般若通後則
兩番機緣前後別故前則般若洮汰法華成熟後番
則還用般若洮汰涅槃成熟故使今經於般若後便
至涅槃是知次第五時極乎法華者據一番機緣以
說若論化人不息故使鹿苑亦至涅槃五時互通義
在於此具如法華玄第十所明。


釋論下如法華玄問云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
用般若洮汰答釋論云須菩提何故更問菩薩畢定
[011-0510a]
不畢定答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
今於般若中更問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


又嘆下對今教合義。


如文所說者如前戒聖行中明五枝十戒攝一切法
則與華嚴初照大機說法界周徧義齊義同有二一
者居首義同二者廣攝義同。


自誓下敬請後學觀茲自誓幸冀思齊烏呼人根漸
鈍大法將漓𥪰名利為巳懷視流通猶兒戲命同過
隟百年幾何浪死虗生從暝入暝每一思及誠可哀
傷。


經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者雖不聞名由發
宿習見四德理。


我修下經應總分二段初集會嘆德次三天謀議初
一天子二一仙天子三如汝言下帝釋。


福慧也者經堅持禁戒是福深智是慧如車二輪方
能致遠如鳥兩翼始可翔空。


經討賊漢書音義曰討除也禮記云討誅也。


經道撿蒼頡篇撿法度也撿亦攝也。


不捨下注云云者於逼試時既見菩薩有智無畏能
捨則知分證深智五怖巳除達苦法界能捨身命則
顯次位乃分真人應以此三法次第合燒打磨義。


遷謝顯者謂無常義顯也以無常是遷謝義故無住
之常下云云者許有此義也謂無常故無住既妄執
為住亦無住故無常而妄執為常。
[011-0510b]


經[厂@既-旡-日+口*頁]眄亡見反說文眄邪視也。


經舡舫通俗文連舡曰舫併兩舟也。


經後卒得者卒謂蒼卒猶云忽得等也。


經覆復生疑覆音福或非二字是下句首今亦無常
是。


不生不滅義者正與淨名義合以此半偈是大涅槃
一邊之用故初師所解云是方便者全是小義與經
意反。


經炎旱爾雅炎炎謂熏也謂旱氣熏灼人也。


經薄祐胡古反爾雅祐福也天之福也。


經開空法道者謂此偈是開顯空法之道也此指中
道不思議空。


文云下釋寂滅義二初據體反難。


寂生為樂不者意問且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是則體
非智斷而智斷宛然既約斷德乃云寂滅為樂此即
諸法不生也還可約智德云寂生為樂否此即般若
生也。


答任下舉義順答二初縱奪。


任道是例者謂若縱任無方之說者則誠如所竝故
云是例。


不任下若不縱任無方為消釋偈文區別真妄則不
如所竝故不例。


言任道者任謂縱任道即言說也。


生起下正答。
[011-0510c]


正取除生除滅等者謂涅槃是斷德故此明引昔證
求涅槃故若求涅槃若可云寂生為樂今約涅槃故
云不例。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