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6 涅槃經會疏-隋-灌頂 (master)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二十八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四卷第二十八


北涼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晉 沙門 慧嚴 慧觀
 謝靈運 重治


【師子吼品之四


起卷是第二至城共試神力文為三一試緣二正
試三眾益初又四一求試二王不許三重求四王
許所以求者前於王城巳被斥逐今復更來舍衛
城中奪名失利不可容忍訴王求試就初為二一
褒美於王巧言令色。】


「是時六師心生嫉妒悉共集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
大王當知王之土境清夷閑靜真是出家住止之處
是故我等為斯事故而來至此大王以正法治為民
除患。」


【二貶剉於佛動容劇謗。】


「沙門瞿曇秊既幼穉學日又淺道術無施此國先有
耆舊宿德自怙王種不生恭敬若是王種法應治民
如其出家應敬宿德大王善聽沙門瞿曇真實不生
王種之中瞿曇沙門若有父母何由劫奪他人父母
[028-0719b]
大王我經中說過千歲巳有一妖祥幻化物出所謂
沙門瞿曇是也是故當知沙門瞿曇無父無母若有
父母云何說言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無作無受以幻
術故誑惑眾生愚者信受智者捨之大王夫人王者
天下父母如稱如地如風如火如道如河如橋如燈
如日如月如法斷事不擇怨親沙門瞿曇不聽我活
隨我去處追逐不捨唯願大王聽我與彼捔其道力
若彼勝我我當屬彼我若勝彼彼當屬我。」


【秊既幼穉者佛既三十成道于時只可秊三十餘
苦行止六秊而巳故言學淺真實不生王種中者
彼言佛是幻化必非王種劫奪他人父母者佛教
令人離俗出家即是劫奪父母之兒亦是斷他父
母子胤不許妻娶亦是劫奪他家父母云云


王言大德下二是王不許。】


「王言大德汝等各各自有行法止住之處亦各不同
我今定知如來世尊於汝無妨。」


【六師答言云何無妨是第三重求。】


「六師答言云何無妨沙門瞿曇以幻術法誘誑諸人
及婆羅門歸伏巳盡王若聽我與捔道力王之善名
流布八方如其不者惡聲盈路王言大德汝等未知
如來道力威神巍巍故求捔試若定知者恐不能也
大王汝今巳受瞿曇幻耶唯願大王留神聽察莫輕
我等構之虗言不如驗之以實。」


【王言善哉下是第四王許。】
[028-0719c]


「王言善哉善哉六師之徒歡喜而出時波斯匿王即
敕嚴駕來至我所頭面禮敬右繞三帀退坐一面而
白我言世尊六師向來求捔道力我不量度敢以許
之。」


【王雖私許又須諮佛。


佛言善哉下是第二正試又二初命王多造。】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但當更於此國處處造立僧坊
何以故我若與彼捔其神力彼眾之中受化者多此
處陋小云何容受。」


【二正現神變。】


「善男子我於爾時為六師故從初一日至十五日現
大希有神通變化。」


【如賢愚經云云


三時眾得益。】


「當是時也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
量眾生於三寶所生信不疑六師徒眾其數無量破
邪見心正法出家無量眾生於菩提中得不退心無
量眾生得陀羅尼諸三昧門無量眾生得須陀洹至
阿羅漢果。」


【此中不明交論往復直爾示於希有奇異外道覩
變自知不逮仍奔至婆枳多城問何不交論答三
輪之中宜神通輪當是時也時眾及以外道徒屬
得益其外道師猶未信伏。


爾時六師內心下是第三佛復向彼城。】
[028-0720a]


「爾時六師內心慙愧相與圍繞至婆枳多城教彼人
民信受邪法瞿曇沙門但說空事善男子我時為母
處忉利天波利質多樹安居說法是時六師心大歡
喜唱言善哉瞿曇幻術今巳滅沒復教無量無數眾
生增長邪見爾時頻婆娑羅波斯匿王及四部眾白
目連言大德此閻浮提邪見增長眾生可憫行大黑
闇唯願大德至彼天上稽首世尊如我言曰譬如犢
子其生未久若不得乳必死無疑我等眾生亦復如
是唯願如來哀憫眾生還來住此時目楗連默然而
許如大力士屈伸臂頃往彼天上至世尊所白佛言
閻浮提中所有四眾渴仰如來思見聞法頻婆娑羅
波斯匿王及四眾等稽首足下此閻浮提所有眾生
邪見增長行大黑闇甚可憐憫譬如犢子其生未久
若不得乳必死不疑我等亦爾唯願如來為眾生故
還來在此閻浮提中佛告目連汝今速還至閻浮提
告諸國王及四部眾却後七日我當還下為六師故
復當至彼婆枳多城過七日巳佛與釋天梵天魔天
無量天子及首陀會一切天人前後圍繞至婆枳多
城大師子吼作如是言唯我法中獨有沙門及婆羅
門一切諸法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離諸過患若言他
法亦有沙門及婆羅門有常有我有涅槃者無有是
處爾時無量無邊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時六師各相謂言若我法中實無沙門婆羅門者
云何而得世間供養。」
[028-0720b]


【問佛有大悲不惱眾生云何處處追逐六師不得
停足答欲摧異見救無量人令出邪濟除生死縛
得大涅槃此非哀愍更以何等為慈悲耶。


於是六師復相集下是第四向毗舍離。】


「於是六師復共集聚詣毗舍離善男子我於一時住
毗舍離菴羅林間時菴羅女知我在中欲來我所我
於爾時告諸比丘當觀念處善修智慧隨所修習心
莫放逸云何名為觀於念處若有比丘觀察內身不
見於我及以我所觀察外身及內外身不見於我及
以我所觀受心法亦復如是是名念處云何名為修
習智慧若有比丘真實而見苦集滅道是名比丘修
習智慧云何名為心不放逸若有比丘念佛念法念
僧念戒念捨念天是名比丘心不放逸時菴羅女即至
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帀修敬巳畢却坐一面善男子
我於爾時為菴羅女如應說法是女聞巳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城中有棃車子其數五百來
至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帀修敬巳畢却住一面我
時復為諸棃車子如應說法諸善男子夫放逸者有
五事果何等為五一不得自在財利二惡名流布於
外三不樂惠施窮乏四不樂見於四眾五不得諸天
之身諸善男子因不放逸能生世法出世間法若有
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勤修不放逸法
夫放逸者復得十三果報何等十三一樂為世間作
業二樂說無益之言三常樂久寢睡眠四樂說世間
[028-0720c]
事五常樂親近惡友六懈怠嬾墯七常為他人所輕
八雖有所聞尋復忘失九樂處邊地十不能調伏諸
根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樂空寂十三所見不正是
名十三善男子夫放逸者雖得近佛及佛弟子猶故
為遠諸棃車言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如其我
等不放逸者如來法王當出我土時大會中有婆羅
門子名曰無勝語諸棃車善哉善哉如汝所言頻婆
娑羅王巳獲大利如來世尊出其國土猶如大池生
妙蓮華雖生在水水不能汙諸棃車子佛亦如是雖
生彼國不為世法之所滯閡諸佛世尊無出無入為
眾生故出現於世不為世法之所滯閡仁等自迷耽
荒五欲不知親近往如來所是故名為放逸之人非
佛出於摩伽陀國名放逸也何以故如來世尊猶彼
日月非為一人二人出世時諸棃車聞是語巳尋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作是言善哉善哉無勝
童子快說如是善妙之言時諸棃車各各脫身所著
一衣以施無勝無勝受巳轉以奉我復作是言世尊
我從棃車得是衣物唯願如來哀憫眾生受我所獻
我於爾時憫彼無勝即為納受時諸棃車同時合掌
作如是言唯願如來於此土地一時安居受我微供
我時默然受棃車請。」


【如來復往為菴羅女及離車等種種說法此即耆
婆之母缾沙夫人既有麗色誡諸比丘觀身念處
次為利車說不放逸破其憍慢國法每選智能為
[028-0721a]
主餘者參議是故翻之為邊地主亦云傳參國事。


是時六師下第五復至波羅柰城。】


「是時六師聞是事巳師宗相與詣波羅柰爾時我復
往波羅柰住波羅河邊時波羅柰有長者子名曰寶
稱耽荒五欲不知非常以我到故自然而得白骨觀
法見其殿舍宮人采女悉為白骨心生怖懼如刀毒
虵如賊如火即出其舍來詣我所隨路而言瞿曇沙
門我今如為賊所追逐甚大怖懼願見救濟佛言善
男子佛法眾僧安隱無懼長者子言若三寶中無所
畏者我今亦當得無所畏我即聽其出家為道時長
者子復有同友其數五十遙聞寶稱厭離出家即共
和順相與出家。」


【六師聞巳下第六復至瞻婆城。】


「六師聞巳展轉復詣瞻婆大城時瞻婆國一切人民
悉共奉事六師之徒初未曾聞佛法僧名多有諸人
作極惡業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往瞻婆城時彼城中
有大長者無有繼嗣供事六師以求子息於後不久
其婦懷妊長者知巳往六師所歡喜而言我婦懷妊
男耶女耶六師答言生必是女長者聞巳心生愁惱
復有知識來謂長者何故愁惱乃至是耶長者答言
我婦懷妊未知男女故問六師六師見語如我相法
生必是女我聞是語自惟秊老財富無量如其非男
無所付囑是故我愁知識復言汝無智慧先不聞耶
優樓頻螺迦葉兄弟為誰弟子佛耶六師耶六師若
[028-0721b]
是一切智者迦葉何故捨之為佛弟子又舍利弗目
楗連等及諸國王頻婆娑羅等諸王夫人末利夫人
等諸國長者須達多等如是諸人非佛弟子耶曠野
鬼神阿闍世王護財醉象鴦掘摩羅惡心熾盛欲害
其母如是等輩斯非如來所調伏耶長者如來世尊
於一切法知見無閡故名為佛發言無二故名如來
斷煩惱故名阿羅訶世尊所說終無有二六師不爾
云何可信如來今者近在此住若欲實知當詣佛所。


爾時長者即與是人來詣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帀
合掌長跪而作是言世尊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怨親
一相我為愛結之所繫縛於怨親中未能無二我今
欲問如來世事深自愧懼未敢發言世尊我婦懷妊
六師相言生必是女是事云何佛言長者汝婦懷妊
是男無疑其兒生巳福德無比爾時長者聞是語巳
生大歡喜便退還家爾時六師聞我懸記生者必男
有大福德心生嫉妒以菴羅果和合毒藥持往其家
語長者言快哉瞿曇善說其相汝婦臨月可服此藥服
此藥巳兒則端正產者無患長者歡喜受其毒藥與
婦令服服巳尋死六師歡喜周徧城市高聲唱言沙
門瞿曇記彼長者婦當生男其兒福德天下無勝今
兒未生母巳喪命爾時長者復於我所生不信心即
依世法殯歛棺葢送至城外多積乾薪以火焚之我
以道眼明見此事顧命阿難取我衣來吾欲往彼摧
滅邪見時毗沙門天告摩尼䟦陀大將言如來今欲
[028-0721c]
詣彼塚間卿可速往平治掃灑安師子座求妙香華
莊嚴其地爾時六師遙見我往各相謂言瞿曇沙門
至此塚間欲啖肉耶爾時多有未得法眼諸優婆塞
各懷愧懼而白我言彼婦巳死願不須往爾時阿難
語諸人言且待須臾如來不久當廣開闡諸佛境界
我時到巳坐師子座長者難言所言無二可名世尊
母巳終亡云何生子我言長者卿於爾時都不見問
母命脩短但問所懷為是男女諸佛如來發言無二
是故當知定必得子是時死尸火燒腹裂子從中出
端坐火中猶如鴛鴦處蓮華臺六師見巳復作是言
妖哉瞿曇善為幻術長者見巳心復歡喜訶責六師
若言幻者汝何不作我於爾時尋告耆婆汝往火中
抱是兒來耆婆欲往六師前牽語耆婆言沙門瞿曇
所作幻術未必常爾或能不能如其不能脫能相害
汝今云何信受其語耆婆答言如來使入阿鼻地獄
所有猛火尚不能燒況世間火爾時耆婆前入火聚
猶入清涼大河水中抱持是兒還詣我所授兒與我
受兒巳告長者言一切眾生壽命不定如水上泡眾
生若有重業果報火不能燒毒不能害是兒業報非
我所作時長者言善哉世尊是兒若得盡其天命唯
願如來為立名字佛言長者是兒生於猛火之中火
名樹提應名樹提爾時會中見我神化無量眾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六師周徧六城下二明至拘尸皆被追逐不
[028-0722a]
知何去正言拘尸狹小且自保而住不意佛來就
此文為三一邪教二正教三邪正論義。】


「爾時六師周徧六城不得停足慚愧低頭復來至此
拘尸城既至此巳唱如是言諸人當知沙門瞿曇是
大幻師誑惑天下徧六大城譬如幻師幻作四兵所
謂車兵馬兵象兵步兵又復幻作種種瓔珞城郭宮
宅河池樹木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幻作王身為說法
故或作沙門婆羅門身男身女身小身大身或作畜
生鬼神之身或說無常或說有常或時說苦或復說
樂或說有我或說無我或說有淨或說無淨或時說
有或時說無所為虗妄故名為幻譬如因子隨子得
果瞿曇沙門亦復如是摩耶所生母既是幻子不得
非沙門瞿曇無實知見諸婆羅門經秊積歲修習苦
行護持禁戒尚言未有真實知見何況瞿曇秊少學
淺不修苦行云何而有真實知見若能具滿七秊苦
行見猶不多況所修習不滿六秊愚人無智信受其
教如大幻師誑惑愚者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善男子
如是六師於此城中大為眾生增長邪見。」


【初是外道至拘尸城廣談佛過令人起邪文云母
既是幻子不得非此有何意意言人之生法自有
常儀何因乃從右腋而生豈非幻母而生幻子。


二佛至說正。】


「善男子我見是事心生憐憫以其神力請召十方諸
大菩薩雲集此林周帀彌滿四十由旬今於此中大
[028-0722b]
師子吼善男子雖於空處多有所說則不得名師子
吼也於此智人大眾之中真得名為大師子吼師子
吼者說一切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唯說如來常樂
我淨。」


【撥邪歸正則邪正各行。


爾時六師復作下第三邪正合論凡七番問答前
六番正論後一番降伏此即初番先立邪義。】


「爾時六師復作是言若瞿曇有我我亦有我所言我
者見者為我瞿曇譬如有人向中見物我亦如是向
喻於眼見者喻我。」


【以見者為我即十六知見中一。


佛破有三初令六根俱用。】


「佛告六師若言見者名我是義不然何以故汝所引
喻因向見者人在一向六根俱用若定有我因眼見
者何不如彼一根之中俱伺諸塵若一根中不能一
時聞見六塵當知無我。」


【其上舉向為譬今還難之人在向中見色聞聲俱
取六塵汝以我在眼中只能見色不能徧取諸塵
者當知汝非。


次令老少不殊。】


「所引向喻雖經百秊見者因之所見無異眼根若爾
秊邁根熟亦應無異。」


【如在向中乃至一百秊見外分明我於眼中百秊
見物亦應分明若老我在眼不及少者何得用向
[028-0722c]
而為譬耶。


第三令內外俱見。】


「人向異故見內見外眼根若爾亦應內外一時俱見
若不見者云何有我。」


【人在向中內外俱見我在眼中何不見內。


六師復言若無我者下第二番進問。】


「六師復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能見耶。」


【此非正難為前難甚故更問我。


佛言有色下答又三一示因緣二破邪我三結正
我。】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是四和合故名為見是中
實無見者受者眾生顛倒言有見者及以受者以是
義故一切眾生所見顛倒諸佛菩薩所見真實。」


【此即初示藉諸因緣而得見色曾非我見但橫見
言有。


六師若言下第二破其邪我又三初標唱不然。】


「六師若言色是我者是亦不然。」


【次何以故下別出諸過。】
[028-0723a]


「何以故色實非我色若是我不應而得醜陋形貌何
故復有四姓差別不悉一種婆羅門耶何故屬他不
得自在諸根缺陋生不具足何故不作諸天之身而
受地獄畜生餓鬼種種諸身若不能得隨意作者當
知必定無有我也。」


【我以自在為義只應唯作婆羅門種何故復受六
道不同色既無我受想行識悉無有我。


以無我下三結過。】


「以無我故名為無常無常故苦以苦故空空故顛倒
以顛倒故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六師如來下第三結示正我又二初略示次對辨。】


「六師如來世尊永斷色縛乃至識縛是故名為常樂
我淨。」


【初文意者前既破色受等無我其即更問如來為
是色等以不今懸取其意答云如來我者無復色
縛亦無受想行識之縛具於四德汝所言我不免
四縛。


次更結亦與外對辨。】


「復次色者即是因緣若因緣者則名無我無我者名
為苦空如來之身非是因緣非因緣故則名有我有
我者即常樂淨。」


【外道言我從因緣故是故無常如來我者非因緣
得故常樂我淨。


六師言瞿曇下第三番外道改宗。】
[028-0723b]


「六師言瞿曇色亦非我乃至識亦非我我者徧一切
處猶如虗空。」


【或云別部以徧一切處為我不取色為我。


佛言下如來破之有二意初直就徧破後更就一
異撿初文又兩復次初復次責徧。】


「佛言若徧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若初不見則知
是見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若無常者云
何言徧。」


【我既徧者不應初不見應常見也。】


「若徧有者五道之中應具有身若有身者應各受報
若各受報云何而言轉受人天。」


【次責我徧者應徧五道何故畏三惡道為人天身
持於戒善。


次就一異者又二初先唱兩章門。】


「汝言徧者一耶多耶。」


【次一一釋就一責如文。】


「我若一者則無父子怨親中人。


我若多者一切眾生所有五根悉應平等所有業慧
亦應如是若如是者云何說言根有具足不具足者
善業惡業愚智差別。」


【就多責者一一身中各有一我我是自在云何利
鈍愚智不等。


瞿曇眾生我下第四番外道重救。】


「瞿曇眾生我者無有邊際法與非法則有分劑眾生
[028-0723c]
修法則得好身若行非法則得惡身以是義故眾生
業果不得無差。」


【我則是一又亦恒徧眾生修業自有差別業果不
同。】


「佛言六師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我則不徧我若徧者
則應悉到如其到者修善之人亦應有惡行惡之人
亦應有善若不爾者云何言徧。」


【佛破云我既徧而且常豈得善惡迭謝便應罪福
俱有故言行惡應有善行善應有惡若不俱有即。】


「是不徧又我是自在應善惡自行云云。」


【瞿曇譬如一室下是第五番外道復救以然燈譬。】


「瞿曇譬如一室然百千燈各各自明不相妨閡眾生
我者亦復如是修善行惡不相雜合。」


【雖同一明而燈體各異我終是徧但善惡用異如
一室中然百千燈云云


佛破又二先唱不然。】


「汝等若言我如燈者是義不然。」


【次三種破一從緣破二就明出異處破三就明暗
[028-0724a]
共住破。】


「何以故彼燈之明從緣而有燈增長故明亦增長眾
生我者則不如是。」


【初破云汝燈譬於法明譬我者明由於燈多油炷
者燈則明盛若爾我由於業業滅我死業既狹小
我則不徧。


第二責處者。】


「明從燈出住在異處眾生我者不得如是從身而出
住在異處。」


【明從燈出若爾者我從業出則業有我非我有業
第三明初燈時與暗共住。】


「彼燈光明與闇共住何以故如闇室中然一燈時照
則不了乃至多燈乃得明了若初燈破闇則不須後
燈若須後燈當知初明與闇共住。」


【若爾汝之常我皆應在於無常我中無常之我亦
應在於常我之中。


瞿曇若無我者下第六番外更請問。】


「瞿曇若無我者誰作善惡。」


【佛答又二一破邪我。】


「佛言若我作者云何名常如其常者云何而得有時
作善有時作惡若言有時作善惡者云何復得言我
無邊若我作者何故而復習行惡法如其我是作者
知者何故生疑眾生無我以是義故外道法中定無
有我。」
[028-0724b]


【我既是常云何能作常何有作設令有作何不作
善而或作惡既善惡不定則無常也。


次明正我。】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
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
名為淨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
無諸相。」


【即是如來常住無疑。


第七一番外道歸伏如來結章如文。】


「諸外道言若言如來常樂我淨無相故空當知瞿曇
所說之法則非空也是故我今頂戴受持爾時外道
其數無量於佛法中信心出家。」


【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二明樹處又二先結前生
後次正明處初如文。】


「善男子以是因緣故我於此娑羅雙樹大師子吼師
子吼者名大涅槃。」


【東方雙者下第二正明樹處為三一表理二護法
三法味利益初表理。】


「善男子東方雙者破於無常獲得於常乃至北方雙
者破於不淨而得於淨。」


【理即四德何意以東譬常無常等一解云趣取一
事無的所在亦可以東譬樂無樂二河西云二株
枯乾表應化身滅二株敷榮表法身常存然菩提
樹亦一觚生一觚枯至佛法滅二株皆枯若爾何
[028-0724c]
必定破常無常等然佛隨緣化應有所以河西云
東方雙表常無常者外道所事大自在天在東方
住教行於西今佛法常破其無常故言東方雙者
表常無常南方表我者南是右方右手作便譬我
用自在西方表樂者西方行佛教即得樂表佛法
樂北方是淨方又是出家之處故表佛法中淨又
云自在天面向東即右手在南皆是為破外道四
倒表佛法四德故作此配。


此中眾生為雙樹故下第二護法。】


「善男子此中眾生為雙樹故護娑羅林不令外人取
其枝葉斫截破壞我亦如是為四法故令諸弟子護
持佛法何等為四常樂我淨此四雙樹四王典掌我
為四王護持我法是故於中而般涅槃。」


【先舉事後明理事者佛在樹下入於涅槃四天大
王常護此樹不令外人侵毀枝葉昔邵伯坐甘棠
樹得仙後人尚護此樹況復如來照娑羅樹耶。


從華果常茂下第三明法味利益。】


「善男子娑羅雙樹華果常茂常能利益無量眾生我
[028-0725a]
亦如是常能利益聲聞緣覺華者喻我果者喻樂以
是義故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
大涅槃。」


【先譬次合釋華果者華敷嚴飾見者生愛譬法身
湛然常住無變故用華表我果表樂者其味甘甜
色香具足見聞嗅觸甞食徧樂法身亦爾一切眾
生皆同此樂。


師子吼言如來何故下第二時緣又二初二月時
次十五日時前二月時有問答。】


「師子吼言世尊如來何故二月涅槃。」


【答為二初舉喻明事次合譬明理初文者。】


「善男子二月名春春陽之月萬物生長種植根裁華
果荂榮江河盈滿百獸孚乳是時眾生多生常想為
破眾生如是常心說一切法悉是無常唯說如來常
住不變善男子於六時中孟冬枯悴眾不愛樂陽春
和液人所貪愛為破眾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
亦爾如來為破世我世淨故說如來真實我淨。」


【若依夏時即是二月若依周時即是四月眾生悅
時皆保常故破著悟道又云六時中者二解河西
云外國二月為一時秊有六時是則春夏冬三時
各有前後金光明云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三三而
說一歲四時今此正取二二足滿六時招提云舉
春冬兩時各有孟仲季故言六時文中舉孟冬對
陽春云云
[028-0725b]


言二月者下第二合譬明理。】


「言二月者喻於如來二種法身冬不樂者智者不樂
如來無常入於涅槃二月樂者喻於智者愛樂如來
常樂我淨種植者喻諸眾生聞法歡喜便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河者喻於十方諸大菩
薩來詣我所咨受如是大涅槃典百獸孚乳者喻我
弟子生諸善根華喻七覺果喻四果以是義故我於
二月入大涅槃。」


【二法身者即是真應河西云常身無常身俱為照
世果喻四果一云是小乘四果大能兼小故也二
云是四德。


師子吼言下第二明日時亦先問次答問者。】


「師子吼言如來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
何故涅槃獨十五日。」


【長阿含說八日出家八日入涅槃此云十五日葢
由感見不同亦是如來身密自在。


次佛答為二初就本次就迹初本者。】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無虧盈諸佛如
來亦復如是入大涅槃無有虧盈以是義故於十五
日入般涅槃。」


【欲明妙本圓極故以十五日為譬。


如十五日下即是就迹。】


「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滿時有十一事何等十一一
能破闇二令眾生見道非道三令眾生見道邪正四
[028-0725c]
除鬱蒸得清涼樂五能破壞螢火高心六息一切賊
盜之想七除眾生畏惡獸心八能開荂優鉢羅華九
合蓮華十發行人進路之心十一令諸眾生樂受五
欲多獲快樂善男子如來滿月亦復如是一破壞無
明大闇二演說正道邪道三開示生死邪險涅槃平
正四令人遠離貪欲瞋恚癡熱五破壞外道無明六
破壞煩惱結賊七除滅畏五葢心八開荂眾生種善
根心九覆葢眾生五欲之心十發起眾生進修趣向
大涅槃行十一令諸眾生樂修解脫以是義故於十
五日入大涅槃而我真實不入涅槃我弟子中愚癡
惡人定謂如來入於涅槃譬如母人多有諸子其母
捨行至他國土未還之頃諸子各言我母巳死而是
母人實不死也。」


【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是第三明人緣於中又二
先出人次論義初明人中有問答。】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何等比丘能莊嚴此娑羅雙樹。」


【言莊嚴者此人具德具行多知多見巧示巧說故
能莊嚴雙樹亦是德行具足堪可依憑故得是緣
佛答為二初明因中六人。】


「善男子若有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正其文句通
達深義為人解說初中後善為欲利益無量眾生演
說梵行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
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阿難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


阿難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為人開說正語正義
[028-0726a]
猶如瀉水置之異器阿難比丘亦復如是從佛所聞
如聞轉說善男子若有比丘得淨天眼見於十方三
千大千世界所有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如是比丘亦
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阿尼樓
䭾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阿尼樓䭾天眼見於三千
大千世界所有乃至中陰悉能明了無障閡故善男
子若有比丘少欲知足心樂寂靜勤行精進念定慧
解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
如是者迦葉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迦葉比丘善修
少欲知足等法善男子若有比丘為益眾生不為利
養修習通達無諍三昧聖行空行如是比丘則能莊
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須菩提比丘
即其人也何以故須菩提者善修無諍聖行空行故。


善男子若有比丘善修神通一念之中能作種種神
通變化一心一定能作二果所謂水火如是比丘則
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目連比
丘即其人也何以故目楗連者善修神通無量變化
故善男子若有比丘善修大智利智疾智解脫智甚
深智廣智無邊智無勝智實智具足成就如是慧根
於怨親中心無差別若聞如來涅槃無常心不憂慼
若聞常住不入涅槃不生欣慶如是比丘則能莊嚴
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舍利弗比丘即
其人也何以故舍利弗者善能成就具足如是大智
慧故。」
[028-0726b]


【六人者或是略說或是物宜或是對上六師故舉
六耳問何不取菩薩莊嚴雙樹答菩薩遊化無定
不恒隨佛此六人者常隨侍佛得是人緣又此比
丘即是菩薩云云文云身子聞涅槃不憂聞常住
不喜者阿含中云身子聞佛欲涅槃不忍見佛去
世乃前入滅云何言聞涅槃不憂佛答中述其德
果知正是菩薩之義不可作小乘意釋。


若有比丘能說下第二明果人。】


「善男子若有比丘能說眾生悉有佛性得金剛身無
有邊際常樂我淨身心無閡得八自在如是比丘則
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唯有如
來是其人也何以故如來之身金剛無邊常樂我淨
身心無閡具八自在故世尊唯有如來乃能莊嚴娑
羅雙樹如其無者則不端嚴。」


【即如來是前出人竟。


次唯願下是論義有三番問答。】


「唯願大慈為莊嚴故常住於此娑羅樹林。」


【初雖非正難亦得稱問。


佛言下答為二先明本次辨迹本為兩一略無住。】


「佛言善男子一切諸法性無住住汝云何言願如來
住。」


【二廣無住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二先釋住。】


「善男子凡言住者名為色法從因緣生故名為住因
緣無處故名無住住如來巳斷一切色縛云何當言
[028-0726c]
願如來住耶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住名憍慢
以憍慢故不得解脫不得解脫故名為住誰有憍慢
從何處來是故名為無住住如來永斷一切憍慢云
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名有為法如來巳斷有為之
法是故不住住者名為空法如來巳斷如是空法是
故獲得常樂我淨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名為二
十五有如來巳斷二十五有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
者即是一切凡夫諸聖無去無來無住如來巳斷去
來住相云何言住。」


【次釋無住。】


「夫無住者名無邊身身無邊故云何而言唯願如來
住娑羅林若住此林則是有邊身若有邊則是無常
如來是常云何言住夫無住者名曰虗空如來之性
同於虗空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金剛三昧金剛三
昧壞一切住金剛三昧即是如來云何言住又無住
者則名為幻如來同幻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無始
終如來之性無有始終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無邊
法界無邊法界即是如來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首
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以無著
故名首楞嚴如來具足首楞嚴定云何言住又無住
者名處非處力如來成就處非處力云何言住又無
住者名檀波羅蜜檀波羅蜜若有住者則不得至尸
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以是義故檀波羅蜜名為
無住如來乃至不住般若波羅蜜云何願言如來常
[028-0727a]
住娑羅樹林又無住者名修四念處如來若住四念
處者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住住又
無住者名無邊眾生界如來悉到一切眾生無邊界
分而無所住又無住者名無屋宅無屋宅者名為無
有無有者名為無生無生者名為無死無死者名為
無相無相者名為無繫無繫者名為無著無著者名
為無漏無漏即善善即無為無為者即大涅槃常大
涅槃常者即我我者即淨淨者即樂常樂我淨即是
如來。」


【於中云名虗空者妙體非有故言虗空金剛三昧
即是如來者舊解云十地窮學乃未是佛相續道
中轉金剛心即名為佛今依此文云是如來此名
通於因果例如首楞嚴通因果檀波羅蜜等者非
謂六行能成於果上文云六波羅蜜滿足之身道
品亦然。


譬如虗空下二就譬說無住又二先譬次合初譬
如文。】


「善男子譬如虗空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次合中反以差別簡空空即無住。】


「如來亦爾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善男子若
有說言身口意惡得善果者無有是處身口意善得
惡果者亦無是處若言凡夫得見佛性十住菩薩不
得見者亦無是處一闡提輩犯五逆罪謗方等經毀
四重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無是處六住
[028-0727b]
菩薩煩惱因緣墮三惡道亦無是處菩薩摩訶薩以
真女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無是處一闡
提常三寶無常亦無是處如來住於拘尸城亦無是
處。」


【於中云六住菩薩煩惱因緣墮三惡道者或言六
心或言六地私云恐是六地。


善男子如來今於此下第二明迹。】


「善男子如來今於此拘尸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眾
不見故名大涅槃。」


【方便道中還歸寂定眾生不見謂佛入涅槃。


師子吼下第二番問答。】


「師子吼言如來何故入禪定窟。」


【如來何故不常利生而入寂耶。】


「善男子為欲度脫諸眾生故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巳
種善根得增長故善果未熟令得熟故為巳熟者說
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輕賤善法者令生尊貴
故諸有放逸者令離放逸故為與文殊師利等諸大
香象共論議故為欲教化樂讀誦者深愛禪定故為
以聖行梵行天行化眾生故為觀不共深法藏故為
欲訶責放逸弟子故如來常寂猶尚樂定況汝等輩
煩惱未盡而生放逸為欲訶責諸惡比丘受畜八種
不淨之物及不少欲不知足故為令眾生尊重所聞
禪定法故以是因緣入禪定窟。」


【佛廣答其意不共法藏者不與二乘人共其中或
[028-0727c]
為滅惡或為生善即四悉意須入寂定。


師子吼言下第三番問答。】


「師子吼言世尊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為
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


【問云何名涅槃為無相耶。


佛答為三初直明無十相。】


「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味觸
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
相。」


【次明有相之失。】


「善男子夫著相者則能生癡癡故生愛愛故繫縛繫
縛故受生生故有死死故無常。」


【三明無相之得。】


「不著相者則不生癡不生癡故則無有愛無有愛故
則無繫縛無繫縛故則不受生不受生故則無有死
無有死故則名為常以是義故涅槃名常。」


【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第三明修道之用文為三
初明三法次辨二法相資三明力用初文前略問
[028-0728a]
答後廣問答略問答如文。】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比丘能斷十相。


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時時修習三種相者則斷十
相時時修習三昧定相時時修習智慧之相時時修。」


【習捨相是名三相。


然三法不同若聖行以戒定慧為三法今文以定
慧捨為三法定慧為正捨是調停而言時時者非
專一品應時時調均令得自在。


師子吼言云何名下第二廣問答問中二初通問
云何為定慧捨相耶。】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名為定慧捨相。」


【次別問三法為二初廣約定問次以慧捨例初問
定為三初據本有次就一境三就一行。】


「定是三昧者一切眾生皆有三昧云何方言修習三
昧。」


【初本有中言皆有者謂一切眾生皆有三昧數師
明十大地中有三摩提是定數此定本有何須修
集河西云取造事心專不必十大地中定數。


次心在一境者。】


「若心在一境則名三昧若更餘緣則不名三昧如其
不定非一切智非一切智云何名定。」


【若但行一境為定者更復緣餘便非是定若不餘
緣云何得名一切智人。


三就一行為問者。】
[028-0728b]


「若以一行得名三昧者其餘諸行亦非三昧若非三
昧則非一切智若非一切智云何名三昧。」


【若一行是三昧行餘行時即非三昧若不行餘行
非一切智。


次慧捨二事例亦如是問。】


「慧捨二相亦復如是。」


【佛答中先答別問次答通問先答別問中二先答
定次答慧捨先答定中前問定有三今先答第二
問以第三問例次追答第一本有之問。】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緣於一境得名三昧其餘諸
緣不名三昧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是餘緣亦一境故
行亦如是。」


【今初第二云如是餘緣亦是一境謂心專一緣此
是定境以定緣之無境不定非謂猶是問境之一
葢是定心緣境非是散心以定一於一切名一切
智若是散心緣境為境所牽若定心緣境設改緣
易觀非境牽心故得是定行亦如是者即兼答第
三一行之問若以散心而行諸行行牽於心若以
定心行於諸行令諸行一。


又言眾生下追答第一本有之問。】


「又言眾生先有三昧不須修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
言三昧者名善三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云何而言
不須修習。」


【善三昧者不取大地通三性定乃取善修之定次
[028-0728c]
以住如是下答慧捨又二先答其慧相。】


「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觀一切法名善慧相。」


【不見三昧慧異答其捨相。】


「不見三昧智慧異相是名捨相。」


【復次若取色相下第二答前通問文為四一略標
三法體二釋三法名三更廣三法體四明功用初
略標體為三先標定體。】


「復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
昧。」


【言取色相者非定執色相之心乃是禪定門戶入
住出相不能觀色常無常者正作靜攝不作照知
故不能觀。


次若能觀色下出於慧體。】


「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


【常無常俱照故非偏慧。


三三昧慧等下明捨體二事合調故云平等又三
先法次譬三合法如文。】


「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捨相。」
[028-0729a]


【次譬者。】


「善男子如善御駕駟遲疾得所遲疾得所故名捨相。」


【偏定是遲偏慧是疾二法均平故以駕駟為喻。


三菩薩亦爾下合。】


「菩薩亦爾若三昧多者則修習慧若慧多者則修習
三昧三昧慧等則名為捨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
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
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
故明見佛性了了無閡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見佛性
者名為捨相。」


【合中云十住菩薩智慧多三昧少者河西云十住
進求勝地方建大乘嚴土化人智用偏起故不見
性二乘自調自淨志求證得定多智少亦不見性
於二平等則能見性今明入空多則是遲相入假
多是疾相空假雙亡是平等相能見性者是別教
意即空即假即中乃不遲不疾是善駕駟即圓教
意乃能見性。


奢摩他下第二釋名。】


「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又奢摩他
者名曰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
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奢摩他者名曰遠離能
令眾生離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貪欲
瞋恚愚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
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徧見名次第見
[028-0729b]
名別相見是名為慧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
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


【先釋定名一本云陀亦云舍皆梵音輕重翻名不
同一翻為止止息惡緣或名為定此名多訓故留
本音不可偏判毗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憂畢
差翻為捨相亦平等不諍等。


奢摩他有二種下第三更廣三法體皆增數辨之
初廣定中增至十法。】


「善男子奢摩他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復有二種
一成就二不成就成就者所謂諸佛菩薩不成就者
所謂聲聞辟支佛等復有三種下中上下者謂諸凡
夫中者聲聞緣覺上者諸佛菩薩復有四種一退二
住三進四能大利益復有五種所謂五智三昧何等
為五一無食三昧二無過三昧三身意清淨一心三
昧四因果俱樂三昧五常念三昧復有六種一觀骨
三昧二慈三昧三觀十二因緣三昧四阿那婆那三
昧五念覺觀三昧六觀生滅三昧復有七種所謂七
覺分一念覺分二擇法覺分三精進覺分四喜覺分
五除覺分六定覺分七捨覺分復有七種一須陀洹
三昧二斯陀含三昧三阿那含三昧四阿羅漢三昧
五辟支佛三昧六菩薩三昧七如來覺知三昧復有
八種謂八解脫三昧一色觀色解脫三昧二內無色
相外觀色解脫三昧三淨解脫身證三昧四空處解
脫三昧五識處解脫三昧六無所有處解脫三昧七
[028-0729c]
非有想非無想處解脫三昧八滅盡定解脫三昧復
有九種所謂九次第定四禪四空及滅盡定三昧復
有十種所謂十一切處三昧何等為十一地一切處
三昧二水一切處三昧三風一切處三昧四青一切
處三昧五黃一切處三昧六赤一切處三昧七白一
切處三昧八空一切處三昧九識一切處三昧十無
所有一切處三昧復有無數種所謂諸佛菩薩善男
子是名三昧相。」


【能大利益者百論云達分三昧因果俱樂者河西
云謂佛所得定入出自在始終常樂念覺觀者善
惡覺觀俱是過患觀生滅者人多於生滅起斷常
觀十一切處者但列地水風不明火者有人言經
本誤失火字河西云行人觀身內四大非觀外四
大身內三大顯骨肉等是地㖒唾等是水氣息是
風此三顯現火大劣有少煗所以但三而言不用
處者明自下地至不用處招提云火大不恒假薪
而有無薪不發三大恒有所以用之不用處者明
此觀成窮不用處故數為一。


慧有二種者下廣出慧體。】


「善男子慧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復有三種一般
若二毗婆舍那三闍那般若者名一切眾生毗婆舍
那者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又般若者名為別
相毗婆舍那名為總相闍那者名為破相復有四種
所謂觀四真諦。」
[028-0730a]


【般若正是慧毗婆正是觀亦名見闍那正是智釋
般若云名一切眾生者顯般若是慧能知一切眾
生數故又釋毗婆是總相亦言是三昧所以三昧
慧能總知也常途解云慧是不癡故在凡夫見名
小勝故在聖人智是決斷最勝在諸佛別相總相
破相亦據優劣興皇云凡夫分別是別相二乘聖
人總前諸法無常是總相諸佛菩薩皆破此故是
破相今明不然斯乃論一心三智破相是照空別
相是照假總相是照中三智一心中得論不思議
慧不云捨者異體非故。


四功用如文。】


「善男子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為三一不放逸故
二莊嚴大智故三得自在故復次為三事故修毗婆
舍那何等為三一為觀生死惡果報故二為欲增長
諸善根故三為破一切諸煩惱故。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日東 天台沙門本純 分會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二十八
[028-07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