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4 古文雅正-清-蔡世遠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文雅正巻二
           禮部侍郎蔡世逺編
  條災異封事         劉 向
臣前幸得以骨肉備九卿奉法不謹迺復蒙恩竊見災
異並起天地失常徵表為國欲終不言念忠臣雖在甽
畆猶不忘君惓惓之義也況重以骨肉之親又加以舊
恩未報乎一杼愚意死無所恨臣聞舜命九官濟濟相
[002-1b]
讓和之至也衆賢和於朝則萬物和於野故簫韶九成
而鳯凰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四海之内靡不和寧
及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衆賢罔不肅和崇推尚之風
以銷分争之訟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詠文王之徳其
詩曰於穆清廟肅雍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徳當此之
時武王周公繼政朝臣和于内萬國驩于外故盡得其
驩心以事其先祖其詩曰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
公天子穆穆言四方皆以和來也諸侯和於下天應報
[002-2a]
於上故周頌曰降福穰穰又曰飴我釐麰釐麰麥也始
自天降此皆以和致和獲天助也下至幽厲之際朝廷
不和轉相非怨詩人疾而憂之曰民之無良相怨一方
衆小在位而從邪議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故其詩曰歙
歙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
是依君子獨處守正不撓衆枉勉强以從王事則反見
憎毒䜛愬故其詩曰宻勿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
口嗸嗸當是之時日月薄蝕而無光其詩曰朔月辛夘
[002-2b]
日有蝕之亦孔之醜又曰日月鞠凶不用其行四國無
政不用其良天變見于上地變動于下水泉沸騰山谷
易處其詩曰百川沸騰山冢卒崩髙岸為谷深谷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懲霜降失節不以其時其詩曰正月
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言民以是為非甚
衆大也此皆不和賢不肖易位之所致也自此之後天
下大亂簒殺殃禍並作厲王奔彘幽王見殺至乎平王
末年魯隠之始即位也周大夫祭伯乖離不和出奔於
[002-3a]
魯而春秋為諱不言來奔傷其禍殃自此始也是後尹
氏世卿而專恣諸侯背畔而不朝周室卑微二百四十
二年之間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陁二彗星三見
夜常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一火災十四長狄入三國
五石隕墜六鶂退飛多麋有蜮蜚鸜鵒來巢者皆一見
李梅冬實七月霜降草木不死八月殺菽大雨電雨雪
當是時禍亂輒應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也周室多禍晉敗其師于
[002-3b]
貿戎伐其郊鄭傷桓王戎執其使遂至凌夷不能復興
由此觀之和氣致祥乖氣致異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
義也今陛下開三代之業招文學之士優游寛容使得
並進章交公車人滿北軍往往羣朋將同心以陷正臣
正臣進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亂之機也乗治亂之機
未知孰任而災異數見此臣所以寒心者也初元以來
六年矣案春秋六年之中災異未有稠如今者原其所
以然者讒邪並進也夫執孤疑之心者來讒賊之口持
[002-4a]
不斷之意者開羣枉之門讒邪進則衆賢退羣枉盛則
正士消故易有否泰否者閉而亂也泰者通而治也詩
又云雨雪麃麃見晛聿消與易同義昔者鯀共工驩兜
與舜禹雜處堯朝周公與管蔡並居周位當是時迭進
相毁流言相謗豈可勝道哉帝堯成王能賢舜禹周公
而消共工管蔡故以大治榮華至今孔子與季孟偕仕
于魯李斯與叔孫俱宦于秦定公始皇賢季孟李斯而
消孔子叔孫故以大亂汚辱至今故治亂榮辱之端在
[002-4b]
所信任信任既賢在于堅固而不移詩云我心匪石不
可轉也言守善篤也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
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時而反是反汗也用
賢未能三旬而退是轉石也論語曰見不善如探湯今
二府奏佞讇不當在位歴年而不去故出令則如反汗
用賢則如轉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隂陽之調不亦
難乎是以羣小窺見間隙流言飛文譁於民間故詩云
憂心悄悄愠于羣小小人成羣誠足愠也昔孔子與顔
[002-5a]
淵子貢更相稱譽不為朋黨禹稷與臯陶傳相汲引不
為比周何則忠于為國無邪心也故賢人在上位則引
其類而聚之于朝易曰飛龍在天大人聚也在下位則
思與其類俱進易曰拔茅茹以其彚征吉今佞邪與賢
臣並在交㦸之内歙歙訿訿以傾移主上如忽然用之
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災異之所以重至者也自古明聖
未有無誅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罰而孔子有兩觀
之誅然後聖化可得而行也今以陛下明知誠深思天
[002-5b]
地之心迹察兩觀之誅覽否泰之卦觀雨雪之詩歴周
唐之所進以為法原秦魯之所消以為戒杜閉羣枉之
門廣開衆正之路決斷狐疑分别猶豫使是非炳然可
知則百異消滅而衆祥並至太平之基萬世之利也臣
謹重封昧死上時蕭望之自殺天子甚悼恨之周堪與/弟子張猛俱進用大見信任恭顯數譛
毁焉向懼其傾危迺上封事諌恭/顯見其書愈與許史比而怨向等
 婆心苦口刻酷重疊聲淚俱并○此篇意㫖大類元
 符初范華陽一疏漢元信恭顯而疎堪猛之迹巳露
[002-6a]
 宋哲將用熙豐舊臣而疎范吕之迹亦巳露故危詞
 反復直抉所以特此篇用經文字古雅范疏言時事
 文字明暢其深切刻露則一也後皆果如其言不幸
 而中豈忠臣之心哉○文字用經解經最典據雅醇
 此篇用蟬聫法最有風致○賈長沙兩司馬文皆有
 段落明白董江都劉子政文段落不甚明然皆渾古
 之氣○案是時左氏春秋及毛詩皆未列于學官宣
 帝時詔向受榖梁春秋及子歆校祕書見古文春秋
[002-6b]
 左氏傳大好而治之數以難向向不能非而猶自持
 其榖梁義篇中以茅戎為貿戎六鷁為六鶂皆榖梁
 文也玉篇鶂鷁同水鳥善髙飛說文但收鶃字引春
 秋傳六鶃退飛五歴切焦氏易林則或作鷁或作鶂
 而藝文類聚引左氏遂亦作鶂也又所引詩多與毛
 傳不同疑皆韓詩惟朔月辛夘宋本朱傳猶然元板
 乃誤為日案學齋佔畢云注云朔日也而乃謂之朔
 月蓋月朔之反辭猶書之月正元日乃正月元日也
[002-7a]
 魏了翁正朔考云夫十月之交則十一月矣是周人
 朔月也故曰朔月辛夘正朔日食古人所忌故曰亦
 孔之醜周人以十一月為朔月未嘗改為正月也立
 說不同要未嘗以月為日矣後漢書有作朔日者傳
 寫誤耳
  極諫外家封事王氏專恣上無繼/嗣向上書極諫 劉 向
臣聞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
御臣之術也夫大臣操權柄持國政未有不為害者也
[002-7b]
昔晉有六卿齊有田崔衛有孫甯魯有季孟常掌國事
世執朝柄終後田氏取齊六卿分晉崔杼弑其君光孫
林父甯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
者以雍徹並專國政卒逐昭公周大夫尹氏筦朝事濁
亂王室子朝子猛更立連年迺定故經曰王室亂又曰
尹氏殺王子克甚之也春秋舉成敗錄禍福如此類甚
衆皆隂盛而陽㣲下失臣道之所致也故書曰臣之有
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國孔子曰祿去公室政逮
[002-8a]
大夫危亡之兆秦昭王舅穰侯及涇陽葉陽君專國擅
勢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權重於昭王家富于秦國國
甚危殆賴寤范雎之言而秦復存二世委任趙髙專權
自恣壅蔽大臣終有閻樂望夷之禍秦遂以亡近事不
逺即漢所代也漢興諸吕無道擅相尊王吕産吕祿席
太后之寵據將相之位兼南北軍之衆擁梁趙王之尊
驕盈無厭欲危劉氏賴忠正大臣絳侯朱虚侯等竭誠
盡節以誅滅之然後劉氏復安今王氏一姓乗朱輪華
[002-8b]
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内魚鱗左右大將軍
秉事用權五侯驕奢僣盛並作威福擊斷自恣行汙而
寄治身私而託公依東宫之尊假甥舅之親以為威重
尚書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門筦執樞機朋黨比周稱
譽者登進忤恨者誅傷游談者助之說執政者為之言
排擯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進逺絶
宗室之盛不令得給事朝省恐其與巳分權數稱燕王
蓋主以疑上心避諱吕霍而弗肯稱内有管蔡之萌外
[002-9a]
假周公之論兄弟據重宗族磐互歴上古至秦漢外戚
僣貴未有如王氏者也雖周皇甫秦穰侯漢武安吕霍
上官之屬皆不及也物盛必有非常之變先見為其人
徵象孝昭帝時冠石立于泰山仆栁起于上林而孝宣
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
疏上出屋根垂地中雖立石起栁無以過此之明也事
埶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
則上有累卵之危陛下為人子孫守持宗廟而令國祚
[002-9b]
移于外親降為皁隸縱不為身奈宗廟何婦人内夫家
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孝宣皇帝不與舅平
昌樂昌侯權所以全安之也夫明者起福於無形銷患
于未然宜發明詔吐徳音援近宗室親而納信黜逺外
戚毋授以政皆罷令就第以則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
戚全其宗族誠東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
爵祿劉氏長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孫
孫無疆之計也如不行此䇿田氏復見于今六卿必起
[002-10a]
於漢為後嗣憂昭昭甚明不可不深圖不可不蚤慮易
曰君不宻則失臣臣不宻則失身幾事不宻則害成唯
陛下深留聖思審固幾宻覽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
萬安之實用保宗廟久承皇太后天下幸甚
 危言激論如睹新莽之禍然讀者但見其懇誠不見
 其過激也告君而出之過激以之快一時傳後世則
 得矣于當時未必有濟然忠肝義膽有時忍不住亦
 初不自覺也
[002-10b]
  過秦論上          賈 誼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
衡而鬭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
惠王武王䝉故業因遺冊南兼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
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㑹盟而謀弱秦不愛
珍器重寶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
[002-11a]
一當是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
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寛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
衡并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衆於是六國之士有
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昭滑
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
王廖田忌亷頗趙奢之朋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
之衆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
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巳困矣於
[002-11b]
是從散約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
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鹵因利乗便宰割天下分裂河
山彊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
國家無事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䇿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柎以鞭笞天
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䝉恬北築長城而守籓籬却
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
[002-12a]
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
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
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
城臨不測之谿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
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
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秦王既没餘威振
于殊俗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
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
[002-12b]
行伍之間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衆
而轉攻秦斬木為兵掲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
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
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鋤耰棘矜非錟于鈎㦸長鎩
也適戍之衆非抗于九國之師深謀逺慮行軍用兵之
道非及鄉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
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
[002-13a]
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干乗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
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宫一夫作難而七
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
勢異也
 勢如崩崖縮之勿墜氣如奔濤蓄之復注議論既正
 出以絶大魄力使讀者酣快異常陸士衡辨亡論酷
 意摹擬筆力弱不及矣宋潛溪隋室興亡論筆力又
 不及士衡惟權文公兩漢辨亡論歸罪張禹胡廣出
[002-13b]
 以他體反復可觀文章固不貴襲也
  治安䇿           賈 誼
臣竊惟事埶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
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難徧以疏舉進言者皆
曰天下巳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
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
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因謂之安方今之埶何以異此
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
[002-14a]
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䇿試詳擇
焉夫射獵之娱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
體乏鐘鼔之樂勿為可也樂與今同而加之諸侯軌道
兵革不動民保首領匈奴賔服四荒鄉風百姓素樸獄
訟衰息大數既得則天下順治海内之氣清和咸理生
為明帝没為明神名譽之美垂於無窮禮祖有功而宗
有徳使顧成之廟稱為太宗上配太祖與漢亡極建久
安之埶成長治之業以承祖廟以奉六親至孝也以幸
[002-14b]
天下以育羣生至仁也立經陳紀輕重同得後可以為
萬世法程雖有愚幼不肖之嗣猶得䝉業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達因使少知治體者得佐下風致此非難
也其具可素陳于前願幸毋忽臣謹稽之天地驗之往
古按之當今之務日夜念此至孰也雖使舜禹復生為
陛下計亡以易此
夫樹國固必相疑之埶下數被其殃上數爽其憂甚非
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
[002-15a]
鄉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徳澤
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力且十此者乎然而
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
握其事數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
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徧置私人如此有異
淮南濟北之為邪此時而欲為治安雖堯舜不治黄帝
曰日中必&KR2146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順而全安甚易不肯
早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豈有異秦之季世乎
[002-15b]
夫以天子之位乗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
亂為治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
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設天下如曩時淮隂
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韓信王韓張敖王趙
貫髙為相盧綰王燕陳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無恙
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
不能也天下殽亂髙皇帝與諸公併起非有仄室之埶
以豫席之也諸公幸者迺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
[002-16a]
不逮至逺也髙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
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迺三四十縣徳至渥也
然其後十年之間反者九起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
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髙皇帝不能以是一嵗
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可諉者曰疏臣請
試言其親者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子王趙幽
王王淮陽共王王梁靈王王燕厲王王淮南六七貴人
皆亡恙當是時陛下即位能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
[002-16b]
能也若此諸王名雖為臣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慮亡
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擅爵人赦死辠甚者或戴黄屋
漢法令非行也雖行不軌如厲王者令之不肯聽召之
安可致乎幸而來至法安可得加動一親戚天下圜視
而起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敬者適啓其口匕首巳陷
其匈矣陛下雖賢誰與領此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巳
然之效也其異姓負彊而動者漢巳幸勝之矣又不易
其所以然同姓襲是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執盡又復然
[002-17a]
殃禍之變未知所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
之何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
割皆衆理解也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夫仁義恩厚
人主之芒刃也權埶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諸侯王皆
衆髖髀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不缺則
折胡不用之淮南濟北埶不可也臣竊跡前事大抵彊
者先反淮隂王楚最彊則最先反韓信倚胡則又反貫
髙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梁則又反
[002-17b]
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長沙迺在二萬
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
形埶然也曩令樊酈絳灌據數十城而王今雖巳殘亡
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然則
天下之大計可知巳欲諸王之皆忠附則莫若令如長
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酈等欲天下之
治安莫若衆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
則亡邪心令海内之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
[002-18a]
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並進而歸命天子雖在
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齊
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
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他國皆然其分地衆
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
君之諸侯之地其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
孫也所以數償之一寸之地一人之衆天下亡所利焉
誠以定治而巳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亷地制壹定宗室
[002-18b]
子孫莫慮不王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故天下
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貫髙利幾之
謀不生柴竒開章之計不萌細民鄉善大臣致順故天
下咸知陛下之義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委
裘而天下不亂當時大治後世誦聖一動而五業附陛
下誰憚而久不為此天下之勢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
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
亡聊失今不治必為錮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巳病非
[002-19a]
徒瘇也又苦&KR0979盭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
弟之子也惠王親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親者
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以偪天子臣故曰
非徒病瘇也又苦&KR0979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今民賣僮者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内之閑中是古天
子后服所以廟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白縠
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美者黼繡是古天子之服今
富人大賈嘉會召客者以被牆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
[002-19b]
節適今庶人屋壁得為帝服倡優下賤得為后飾然而
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
屋被文繡天子之后以緣其領庶人㜸妾緣其履此臣
所謂舛也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
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飢不可得也
飢寒切於民之肌膚欲其亡為姦邪不可得也國巳屈
矣盜賊直須時耳然而獻計者曰毋動為大耳夫俗至
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進計者猶曰母為可為
[002-20a]
長太息者此也
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嵗秦俗日敗
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鉏
慮有徳色母取箕箒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婦
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其慈子嗜利不同禽獸者亡
幾耳然并心而赴時猶曰蹷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
終不知反亷愧之節仁義之厚信并兼之法遂進取之
業天下大敗衆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
[002-20b]
是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内徳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
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今世以侈靡相競
而上亡制度棄禮誼捐亷恥日甚可謂月異而嵗不同
矣逐利不耳慮非顧行也今其甚者殺父兄矣盜者剟
寢户之簾搴兩廟之器白晝大都之中剽吏而奪之金
矯偽者出幾十萬石粟賦六百餘萬錢乗傳而行郡國
此其亡行義之尤至者也而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
之間以為大故至於俗流失世壊敗因恬而不知怪慮
[002-21a]
不動于耳目以為是適然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
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俗吏之所務在于刀筆
筐篋而不知大體陛下又不自憂竊為陛下惜之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六親有紀此非天之所
為人之所設也夫人之所設不為不立不植則僵不修
則壊筦子曰禮義亷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使筦子愚人也則可筦子而少知治體則是豈可不為
寒心哉秦滅四維而不張故君臣乖亂六親殃戮姦人
[002-21b]
並起萬民離叛凡十三嵗而社稷為虚今四維猶未備
也故姦人幾幸而衆心疑惑豈如今定經制令君君臣
臣上下有差父子六親各得其宜姦人亡所幾幸而羣
臣衆信上不疑惑此業一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
矣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波
船必覆矣可為長太息者此也
夏為天子十有餘世而殷受之殷為天子二十餘世而
周受之周為天子三十餘世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
[002-22a]
而亡人情不甚相逺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
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迺生固舉以禮
使士負之有司齊肅端冕見之南郊見於天也過闕則
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
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徳義師道之教訓此三
公之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
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迺孩提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
[002-22b]
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
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
處出入故太子迺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
後皆正人也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于齊
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
於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迺得
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迺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
性習貫如自然及太子少長知妃色則入於學學者所
[002-23a]
學之官也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疎有序
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而民
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徳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
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下不隃矣帝
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考于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
匡其不及則徳智長而治道得矣此五學者既成于上
則百姓黎民化輯于下矣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
之嚴則有記過之史徹膳之宰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
[002-23b]
諫之鼔瞽史誦詩工誦箴諫大夫進謀士傳民語習與
智長故切而不媿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禮春
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學坐國老執
醬而親餽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鸞和步中采齊趨中
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獸見其生不食其死聞其
聲不食其肉故逺庖厨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夫三代
之所以長久者以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
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固非貴禮義也所
[002-24a]
上者刑罰也使趙髙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
人則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
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
然豈惟胡亥之性惡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鄙諺曰不習為吏視巳成事又曰前車覆後車誡夫三
代之所以長久者其巳事可知也然而不能從者是不
法聖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絶者其轍跡可見也然而不
避是後車又將覆也夫存亡之變治亂之機其要在是
[002-24b]
矣天下之命縣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諭教與選左
右夫心未濫而先諭教則化易成也開於道術智誼之
指則教之力也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巳夫胡粤之
人生而同聲耆欲不異及其長而成俗累數譯而不能
相通行者雖死而不相為者則教習然也臣故曰選左
右早諭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
而天下定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凡人之智能見巳然不能見將然夫禮者禁於將然之
[002-25a]
前而法者禁于巳然之後是故法之所用易見而禮之
所為至難知也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
此之政堅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時據此之公無私
如天地耳豈顧不用哉然而曰禮云禮云者貴絶惡于
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遷善逺辠而不自知也孔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母訟乎為人主計者莫如
先審取舍取舍之極定于内而安危之萌應于外矣安
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積漸然不
[002-25b]
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積在其取舍以禮義治之者積禮
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
民和親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異或
道之以徳教或敺之以法令道之以徳教者徳教洽而
民氣樂敺之以法令者法令極而民風哀哀樂之感禍
福之應也秦王之欲尊宗廟而安子孫與湯武同然而
湯武廣大其徳行六七百嵗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餘
嵗則大敗此無他故矣湯武之定取舍審而秦王之定
[002-26a]
取舍不審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諸安處則
安置諸危處則危天下之情與器亡以異在天子之所
置之湯武置天下於仁義禮樂而徳澤洽禽獸草木廣
裕徳被蠻貊四夷累子孫數十世此天下所共聞也秦
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罰徳澤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
憎惡之如仇讐禍幾及身子孫誅絶此天下之所共見
也是非其明效大驗耶人之言曰聽言之道必以其事
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禮誼之不如法令教化
[002-26b]
之不如刑罰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觀之也
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衆庶如地故陛九級上亷
逺地則堂髙陛亡級亷近地則堂卑髙者難攀卑者易
陵理勢然也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
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
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
器此善諭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于貴臣
之近主乎亷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戮辱是
[002-27a]
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逺也禮不敢齒
君之路馬蹴其芻者有罰見君之几杖則起遭君之乗
車則下入正門則趨君之寵臣雖或有過刑戮之辠不
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此所以為主上豫逺不敬也所
以體貌大臣而厲其節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貴皆天子
之所改容而禮之也古天子之所謂伯父伯舅也而令
與衆庶同黥劓髠刖笞傌棄市之法然則堂不亡陛乎
被戮辱者不泰迫乎亷恥不行大臣無迺握重權大官
[002-27b]
而有徒隸亡恥之心乎夫望夷之事二世見當以重法
者投鼠而不忌器之習也臣聞之履雖鮮不加于枕冠
雖敝不以苴履夫嘗巳在貴寵之位天子改容而體貌
之矣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過帝令廢之可
也退之可也賜之死可也滅之可也若夫束縛之係緤
之輸之司寇編之徒官司寇小吏詈罵而榜笞之殆非
所以令衆庶見也夫卑賤者習知尊貴者之一旦吾亦
迺可以加此也非所以習天下也非尊尊貴貴之化也
[002-28a]
夫天子之所嘗敬衆庶之所嘗寵死而死耳賤人安宜
得如此而頓辱之哉豫讓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滅之
移事智伯及趙滅智伯豫讓釁面呑炭必報襄子五起
而不中人問豫子豫子曰中行衆人畜我我故衆人事
之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故此一豫讓也反君
事讐行若狗彘巳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
也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馬彼將犬馬自為也如遇
官徒彼將官徒自為也頑頓亡恥□詬亡節亷恥不立
[002-28b]
且不自好茍若而可故見利則逝見便則奪主上有敗
則因而挺之矣主上有患則吾茍免而巳立而觀之耳
有便吾身者則欺賣而利之耳人主將何便於此羣下
至衆而主上至少也所託財器職業者粹于羣下也俱
亡恥俱茍妄則主上最病故古者禮不及庶人刑不上
大夫所以厲寵臣之節也古者大臣有坐不亷而廢者
不謂不亷曰簠簋不飾坐汙穢淫亂男女亡别者不曰
汙穢曰帷薄不修坐罷軟不勝任者不謂罷軟曰下官
[002-29a]
不職故貴大臣定有其辠矣猶未斥然正以謼之也尚
遷就而為之諱也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
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縛係引
而行也其有中辠者聞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頸盭而加
也其有大罪者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
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過耳吾遇子有禮矣遇之
有禮故羣臣自憙嬰以亷恥故人矜節行上設亷恥禮
義以遇其臣而臣不以節行報其上者則非人類也故
[002-29b]
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利不苟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
誠死宗廟法度之臣誠死社稷輔翼之臣誠死君上守
圄扞敵之臣誠死城郭封疆故曰聖人有金城者比物
此志也彼且為我死故吾得與之俱生彼且為我亡故
吾得與之俱存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顧行而
忘利守節而仗義故可以託不御之權可以寄六尺之
孤此厲亷恥行禮誼之所致也主上何喪焉此之不為
[002-30a]
而顧彼之久行故曰可為長太息者此也
 賈子天下才也首言藩封之過制必至畔亂果有七
 國之禍主父偃竊其說以行于武帝諸侯始安次言
 治匈奴去侈靡興禮義張四維教太子興教化禮大
 臣皆本忠誠之心發為經國逺猷胸有成局一筆寫
 出雲矗波湧雄健暢達經濟文章千古無兩
  汲黯列傳          史 記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于古之衛君至黯七
[002-30b]
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
憚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東越相攻上使黯往
視之不至至吳而還報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
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燒千餘家上使黯往視之還
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内河内貧
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
南倉粟以振貧民臣請歸節伏矯制之罪上賢而釋之
遷為滎陽令黯恥為令病歸田里上聞迺召拜為中大
[002-31a]
夫以數切諌不得久留内遷為東海太守黯學黄老之
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擇丞史而任之其治責大指而巳
不苛小黯多病卧閨閤内不出嵗餘東海大治稱之上
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治務在無為而巳𢎞大
體不拘文法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合
巳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士亦以此不附焉然
好學游俠任氣節内行修潔好直諌數犯主之顔色常
慕傅柏袁盎之為人也善灌夫鄭當時及宗正劉棄亦
[002-31b]
以數直諌不得久居位當是時太后弟武安侯蚡為丞
相中二千石來拜謁蚡不為禮然黯見蚡未嘗拜常揖
之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内
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黙然怒變
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
戅也羣臣或數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
諛承意陷主于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
何黯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告者數終不愈最後病
[002-32a]
莊助為請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職居官
無以踰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
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
至如黯近之矣大將軍青侍中上倨厠而視之丞相𢎞
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
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其
見敬禮如此張湯方以更定律令為廷尉黯數質責湯
于上前曰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
[002-32b]
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無一焉何迺
取髙皇帝約束紛更之為公以此無種矣黯時與湯論
議湯辨常在文深小苛黯抗厲守髙不能屈忿發罵曰
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
足而立側目而視矣是時漢方征匈奴招懐四夷黯務
少事乗上間常言與胡和親無起兵上方向儒術尊公
孫𢎞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湯等數奏決讞
以幸而黯常毁儒面觸𢎞等徒懐詐飾智以阿人主取
[002-33a]
容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
勝為功上愈益貴𢎞湯𢎞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
也欲誅之以事𢎞為丞相迺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
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徙黯為右内史為
右内史數嵗官事不廢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
黯與抗禮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將軍大將
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
反不重耶大將軍聞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
[002-33b]
黯過于平生淮南王謀反憚黯曰好直諌守節死義難
惑以非至如說丞相𢎞如發䝉振落耳天子既數征匈
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𢎞張湯
為小吏及𢎞湯稍益貴與黯同位黯又非毁𢎞湯等巳
而𢎞至丞相封為侯湯至御史大夫故黯時丞相史皆
與黯同列或尊用過之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
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上黙然有間黯
罷上曰人果不可以無學觀黯之言也日益甚後黯坐
[002-34a]
小法會赦免官於是黯隠于田園居數年會更五銖錢
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迺召拜
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强予然後奉詔召
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
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願為
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上曰君薄淮陽邪
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
治之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
[002-34b]
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諌詐足以飾非務巧
佞之語辨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
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内
懐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
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湯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
治淮陽政清後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
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嵗而卒卒後上以黯故官其弟
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諸侯相
[002-35a]
 三代而下直臣推汲魏汲之學術經濟或不如魏然
 正性勁氣過之錄此以見直臣之風且知紀傳正體
 凡紀傳直敘到底者正局也間以議論者變體也伯
 夷屈原傳是也墓誌表狀亦然韓歐誌表多以議論
 行文倣屈原等傳也
  上尚徳緩刑書        路温舒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
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吕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繇是
[002-35b]
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壊尊文
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文帝永思至徳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逺
近敬賢如大賔愛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
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
舊之恩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
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
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迺皇天之所
[002-36a]
以開至聖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
大計黜亡義立有徳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下咸
寧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
與天下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滌煩文除
民疾存亡繼絶以應天意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
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
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
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鬱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耳
[002-36b]
虚美熏心實禍蔽塞此迺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
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飢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
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
死者不可復生&KR1247者不可復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
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毆以刻為明深者獲公
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
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
肩而立大辟之計嵗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
[002-37a]
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
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
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鍊而周内之蓋
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何則成練者
衆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
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
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
[002-37b]
獄之吏此所謂一尚存者也臣聞烏鳶之卵不毁而後
鳯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故古人有言山藪
藏疾川澤納汙瑾瑜匿惡國君含垢惟陛下除誹謗以
招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諌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
之徳省法制寛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于世
永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漢初蕭何為律令多襲秦法文帝除肉刑寛厚幾於
 三代矣而峻厲之氣猶存武帝動輒族誅任用武健
[002-38a]
 吏酷虐等于亡秦故父子相殘京師流血孝宣時雖
 多循吏而趙蓋韓楊之死凛烈可畏則爾時漢法之
 重可知讀長君此疏仁厚之心慘痛之辭可感木石
 以此坊民後世猶有貪吏得賂以上下其刑罰者○
 漢世太守便操斷殺之柄無上聞之事後世雖流絞
 亦上聞經法司議定奏允而後行此則慎刑之過於
 古人處但要守令得人耳
 
[002-38b]
 
 
 
 
 
 
 
 古文雅正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