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4 古文雅正-清-蔡世遠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文雅正巻一
           禮部侍郎蔡世逺編
  求賢詔十一年/        漢髙帝
蓋聞王者莫髙於周文霸者莫髙於齊桓皆待賢人而
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
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
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絶也賢人已與我共
[001-1b]
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
遊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
下相國相國鄼侯下諸侯王御史中執法下郡守其有
意稱明悳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
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治國莫如求賢開基尤為首務雄才大畧之君開豁
 濶達如聆其聲後世詞多而意漓矣○漢初文古質
 中漢以後樸茂
[001-2a]
  賜南粤王佗書元年/      漢文帝
皇帝謹問南粤王甚苦心勞意朕髙皇帝側室之子棄
外奉北藩于代道里遼逺壅蔽樸愚未嘗致書髙皇帝
棄羣臣孝惠皇帝即世髙后自臨事不幸有疾日進不
衰以故誖暴乎治諸吕為變故亂法不能獨制迺取它
姓子為孝惠皇帝嗣賴宗廟之靈功臣之力誅之巳畢
朕以王侯吏不釋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聞王遺
將軍隆慮侯書求親昆弟請罷長沙兩將軍朕以王書
[001-2b]
罷將軍博陽侯親昆弟在真定者巳遣人存問修治先
人冢前日聞王發兵于邊為寇災不止當其時長沙苦
之南郡尤甚雖王之國庸獨利乎必多殺士卒傷良將
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為
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問吏吏曰髙皇帝所以介
長沙土也朕不得擅變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為大
得王之財不足以為富服領以南王自治之雖然王之
號為帝兩帝並立亡一乗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
[001-3a]
不讓仁者不為也願與王分棄前患終今以來通使如故
故使賈馳諭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為寇災矣上禇五
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願王聽樂娱憂存
問隣國
 仁人之言帝王之度簡直寛大出以敦誠故能使倔
 强者心服勝武帝數十萬甲兵
  議振貸詔元年/        漢文帝
方春和時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樂而吾百姓鰥寡
[001-3b]
孤獨窮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憂為民父母將
何如其議所以振貸之
  養老詔元年/         漢文帝
老者非帛不煖非肉不飽今嵗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
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今
聞吏禀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豈稱養老之意哉具為令
 讀此二詔皆從胞民與物上發出王者之政也漢文
 質美而學不充又無名臣以輔之故所就止此然三
[001-4a]
 代以下少比
  日食求言詔二年/       漢文帝
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徳布政不
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迺十一月晦日有蝕之適見
于天災孰大焉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于士民君
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惟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
朕下不能治育羣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徳大矣令
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及
[001-4b]
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諌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
職任務省繇費以便民朕既不能逺徳故&KR0832然念外人
之有非是以設備未息今縱不能罷邊屯戍而又飭兵
厚衛其罷衛將軍軍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
 粹然王者之談西京諸詔此為第一○初即位其時
 疑故夜拜宋昌為衛將軍今罷之者事巳定也自此
 無所謂南北軍者矣此是漢文大畧處○史記十一
 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於是下詔云云今
[001-5a]
 詔中只稱晦日食則知望又食者史衍也交食法日
 食必在朔望無日食之理間有在晦者厯法誤也○
 案漢書及五行志無此日食文詔文亦從漢書
  勞賜三老孝悌力田詔十二年/  漢文帝
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衆民之師
也亷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萬家之
縣云無應令豈實人情是吏舉賢之道未備也其遣謁
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亷吏二百
[001-5b]
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問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
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孝悌敦本行也力田敦本業也本行不敦雖足以致
 譽識者譏其秦越焉本業不敦雖足以致富君子譏
 其浮薄焉風至戰國澆漓極矣秦并六國戾悍愈甚
 經漢家培養幾于三代文帝之功也文帝樸厚敦誠
 詔書近古文侯之命以下無之○案集中髙文景詔
 書詳于漢書者史記特錄日食一詔疏畧之譏有由
[001-6a]
 來矣
  文帝紀賛          前漢書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増
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産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
何以臺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
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
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
[001-6b]
弟以徳懐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盜
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
几杖羣臣袁盎等諌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
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媿其心專務以徳化民是以海
内殷富興于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寫出仁厚恭儉如見
  令二千石修職詔後元二年/   漢景帝
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農事傷
[001-7a]
則飢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夫飢寒並至而能亡
為非者寡矣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
下先不受獻減太官省徭賦欲天下務農蠶素有畜積
以備災害彊母攘弱衆母暴寡老耆以夀終幼孤得遂
長今嵗或不登民食頗寡其咎安在或詐偽為吏吏以
貨賂為市漁奪百姓侵牟萬民縣丞長吏也奸法與盜
盜甚無謂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
丞相以聞請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001-7b]
 文景並稱然景帝事事不如文帝文帝仁厚非所及
 也獨恭儉不改文帝之舊耳此詔樸簡令人想見西
 京風俗
  議不舉孝亷者罪詔元朔元年/  漢武帝
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畧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
仁祖義褒徳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朕夙
興夜寐嘉與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復孝敬選
豪俊講文學稽㕘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亷舉孝
[001-8a]
庶幾成風紹休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
厥有我師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
行之君子雍于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
佐朕燭幽隠勸元元厲烝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
上賞蔽賢䝉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
議不舉者罪
 武帝學質俱美初年敦尚儒術好賢若渇讀此詔藹
 然動人其後好大喜功利臣戰將酷吏俱用而民不
[001-8b]
 堪命矣武帝知舉孝亷之關于治道風俗而不知大
 用董仲舒君子所為三歎也○髙帝制度未遑文景
 取人惟賢良一科間行耳武帝始舉孝亷置博士設
 博士弟子五十員六經亦于是時齊出彬彬然盛哉
 孝亷之科或舉孝或舉亷或並舉孝亷不試以文博
 士弟子員則送于太常試而官之順帝時孝亷始有
 試
  武帝紀賛          前漢書
[001-9a]
漢承百王之弊髙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于稽
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
六經遂疇咨海内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
改正朔定厯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
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
武帝之雄材大畧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
所稱何有加焉
 漢武可紀處甚多所失者獨用酷吏與利臣耳通鑑
[001-9b]
 譏其繁刑重斂篇末純于褒中用貶確論亦至文也
  令二千石察官屬詔元康二年/  漢宣帝
獄者萬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養育羣生也能使生者
不怨死者不恨則可謂文吏矣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
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増辭飾非以成其罪奏不如實
上亦亡繇知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方黎民將何仰
哉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吏務平法或擅興繇役
飾厨傳稱過使客越職踰法以取名譽譬猶踐薄氷以
[001-10a]
待白日豈不殆哉今天下頗被疾疫之災朕甚愍之其
令郡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
 宣帝聰察任術不如文帝淳厚然是時良郡守最多
 獄亦最慎堪稱中興
  項羽賛           史 記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
重瞳子羽豈其苗裔耶何其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
涉首難豪傑蠭起相與並争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
[001-10b]
乗勢起隴畆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
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
有也及羽背關懐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畔巳難
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
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
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辠也豈不謬哉
 太史公列項羽于本紀有不勝憐惜之心亦漢網之
 寛也斷制極合文氣老潔
[001-11a]
  秦楚之際月表        史 記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于陳涉虐戾滅秦自
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内卒踐帝阼成于漢家五年之
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
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惠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
于天然後在位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餘
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後乃放弑
秦起襄公章于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
[001-11b]
載至始皇乃能并冠帶之倫以徳若彼用力如此蓋一
統若斯之難也秦既稱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諸侯也於
是無尺土之封墮壊名城銷鋒鏑鉏豪傑維萬世之安
然王跡之興起于閭巷合從討伐軼于三代鄉秦之禁
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
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豈非天哉豈非天
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
 法戒昭然以髙老閒淡之筆出之又得頌揚本朝之
[001-12a]
 體
  髙祖功臣侯年表       史 記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徳立宗廟定社稷曰
勲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
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
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㣲也余讀髙祖侯功
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所聞書曰協和萬國
遷于夏商或數千嵗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後見于春秋
[001-12b]
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歴三代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
子豈非篤于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
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數者十二
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户後數世民咸歸
鄉里户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
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
餘皆坐法隕命亡國耗矣罔亦少宻焉然皆身無兢兢
於當世之禁云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
[001-13a]
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
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何
必舊聞於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
其明疑者闕之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閱歴世變垂鑒將來感愴咏歎氣縮神逸孟堅所不
 能也
  諸侯王表序         前漢書
昔周監于二代三聖制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
[001-13b]
十有餘周公康叔建于魯衛各數百里太公于齊亦五
侯九伯之地詩載其制曰介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
屏大宗維翰懐徳維寧宗子維城母俾城壊毋獨斯畏
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徳關諸盛衰深根固本為不可
拔者也故盛則周召相其治致刑錯衰則五伯扶其弱
與共守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至虖阸䧢河洛之間分
為二周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然天下謂之共主彊
大弗之敢傾歴載八百餘年數極徳盡既於王赧降為
[001-14a]
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絶于天下然猶枝葉相持莫得
居其虚位海内無主三十餘年秦據埶勝之地騁狙詐
之兵蠶食山東壹切取勝因矜其所習自任私智姍笑
三代盪滅古法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内亡骨
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藩翼之衛陳吳奮其白梃劉項
隨而斃之故曰周過其厯秦不及期國埶然也漢興之
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
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啓
[001-14b]
九國自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
度河濟漸于海為齊趙穀泗以往奄有龜䝉為梁楚東
帶江湖薄會稽為荆吳北界淮瀕畧廬衡為淮南波漢
之陽亘九嶷為長沙諸侯比境周帀三垂外接胡越天
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
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
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宫室百官同制京
師可謂矯枉過其正矣雖然髙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
[001-15a]
享國又淺髙后女主攝位而海内晏如亡狂狡之憂卒
折諸吕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然諸侯
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孤横
逆以害身喪國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鼂
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
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
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皇子始
立者大國不過十餘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
[001-15b]
邊矣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
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
不與政事至于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疎逺生於
帷牆之中不為士民所尊埶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
國統三絶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㣲本末俱弱亡所忌
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
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
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首
[001-16a]
奉上璽韍惟恐在後或迺稱美頌徳以求容媚豈不哀
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中多本史記原文遒逸髙老不如子長然班氏加以
 修飾雕鍊故自縝宻典則後幅尤慘淡悽壯○封建
 之應行與否總不下斷制語而鋪陳事變已悉然觀
 班氏之意猶以封建為應行者後代論者紛紛余為
 折其中曰諸侯地不過一縣惟衣食租稅不與政事
 得之矣
[001-16b]
  藝文志序          前漢書
昔仲尼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
謂左氏公羊榖/梁鄒氏夾氏也詩分為四謂毛氏/齊魯韓易有數家之傳戰
國從衡真偽分争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
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
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壊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
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䇿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
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
[001-17a]
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
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
技每一書巳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
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
羣書而奏其七畧故有輯畧有六蓺畧有諸子畧有詩
賦畧有兵書畧有術數畧有方技畧今刪其要以備篇

 斯文廢興瞭然指掌簡明有體亦以見向歆父子之
[001-17b]
 有功于經學也
  孔子世家賛         史 記
詩有之髙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
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
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
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没則巳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
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
謂至聖矣
[001-18a]
 自漢髙以太牢祀孔子漢之治道隆而經學昌者舉
 由于此董子對䇿云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列者
 皆絶其道勿使復進董子所以為一代醇儒厥功匪
 小也太史公亦知尊孔子賛語數行而無限推尊無
 限神韻他人千百言不盡者只此了之龍門文章冠
 絶百代即此可見
  管晏列傳          史 記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
[001-18b]
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巳而
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
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
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
曰吾始困時常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
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
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
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
[001-19a]
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
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
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
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
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管仲既
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濵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
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
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
[001-19b]
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
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
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
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
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
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
也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
卒齊國遵其政常彊于諸侯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001-20a]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
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
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
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
子出遭之途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
請絶晏子戄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
求絶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巳而信
於知巳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以感寤
[001-20b]
而贖我是知巳知巳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
于是延入為上客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
闚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䇿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
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
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
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
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
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001-21a]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髙乗馬輕重九府及晏子
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
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
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㣲桓公既賢而不勉之
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
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後
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耶至其諌說犯君之顔此
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
[001-21b]
之執鞭所忻慕焉
 太史公在患難中恨無人出力故于管晏傳敘交情
 氣誼特為深摯千載下猶令人感泣也然事正詞平
 不比游俠傳之多所偏激故錄入斯選
  孟子列傳          史 記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
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逺而濶
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强兵楚魏用吳起戰
[001-22a]
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
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迺述唐
虞三代之徳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
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騶子之屬齊有三
騶子其前騶忌以鼔琴干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
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騶衍後孟子騶衍睹有國者益淫
侈不能尚徳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迺深觀隂
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
[001-22b]
閎大不經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
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
能行之是以騶于重于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賔主之禮
適趙平原君側行撇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
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宫身親往師之作主運其游諸侯
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
哉故武王以仁義伐紂而王伯夷餓不食周粟衛靈公
問陳於孔子不答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太王去邠
[001-23a]
此豈有意阿世俗茍合而巳哉特方枘欲内圜鑿其能
入乎或曰伊尹負鼎而勉湯以王百里奚飯牛車下而
繆公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騶衍其言雖不軌倘
亦有牛鼎之意乎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髠
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
干世主豈可勝道哉
 太史公賛孔子傳孟子立論皆千古巨眼○此傳凡
 四段首段言孟子歴聘迺述唐虞三代之徳與從横
[001-23b]
 攻伐者不類次段言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與怪
 迂者殊三段引伯夷孔孟三事皆止戈偃武之屬以
 暗收商君吳起等四段援牛鼎以解騶衍然忌以琴
 干衍等以書干其干一也如此之徒豈可勝道然則
 惟孔孟之道貴矣文之抑揚開闔備盡其致
  屈原列傳          史 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懐王左徒博聞彊志明
于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
[001-24a]
接遇賔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争
寵而心害其能懐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藁未
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
平為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
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
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
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
[001-24b]
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
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
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
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
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徳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
不畢見其文約其辭㣲其志潔其行亷其稱文小而其
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逺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亷
故死而不容自疎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
[001-25a]
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
也雖與日月争光可也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
楚從親惠王患之迺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
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絶齊秦願獻商於之地
六百里楚懐王貪而信張儀遂絶齊使使如秦受地張
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
懐王懐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
浙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懐王乃悉
[001-25b]
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于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
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
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
儀聞迺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
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辨于懐王之寵姬鄭袖懐
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
於齊顧反諌懐王曰何不殺張儀懐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昧時秦昭王與楚
[001-26a]
婚欲與懐王會懐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不如無行懐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絶秦歡懐王卒
行入武關秦伏兵絶其後因留懐王以求割地懐王怒
不聽亡走趙趙不内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𦵏長子頃
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懐王
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必懐
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
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
[001-26b]
可以反卒以此見懐王之終不悟也人君無愚智賢不
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
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
謂賢者不賢也懐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鄭袖
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
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
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001-27a]
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迺作懐沙之賦于是
懐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
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
辭令終莫敢直諌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過湘水投書以弔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
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弔
[001-27b]
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
讀服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當處士横議功利没人之時獨生一守正之孟子當
 䇿士紛起朝秦暮楚之日獨生一孤忠之屈原豪傑
 之士固不為世數所拘也此傳敘事間以議論情詞
 慨慷聲徹九霄
  登壇對           韓 信
項王喑啞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
[001-28a]
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
分飲食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
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
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
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刼于
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
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
[001-28b]
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
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嵗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
衆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
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
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
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
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
[001-29a]
定也
 登壇隆中二對指事陳畫義理與利害兼盡洵足稱
 絶千古鄧禹之說光武精悍之色稍遜于是抑亦其
 次也至公瑾決戰赤壁不過一役之利鈍非能心紆
 六合目睨四海坐運成䇿瞭若觀紋也其不如逺矣
 雖然用思歸之士以下三秦其形勢猶為易見故韓
 王信亦能勸之不獨淮隂也至先主瑣尾流離曽無
 資身之所而能規取荆益卒如所謀其明智尤加人
[001-29b]
 一等矣
 
 
 
 
 
 
 古文雅正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