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50 果堂集-清-沈彤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果堂集巻四
              吳江沈彤撰
  書
   與方望谿先生書
䝉示新雕春秋左傳命校勘諸老先生所句讀彤持筆
研審將下復休為其不安於心者多必商定一例乃可
從事句讀小學耳為之亦難閒嘗考其説矣葢漢何邵
[004-1b]
公序公羊傳始連出句讀二字讀字舊無音當即羣經
古注所謂讀若某某人讀之讀也馬季長長笛賦又言
察度於句投注云説文訓逗為止投與逗古字通音豆
句之所止也然則句所止為投音之出為讀古未有以
讀為投者亦未有以投為句之半者自宋而後通讀於
投呼以豆音凡館閣校書旁㸃為句句中㸃為讀而讀
遂改為半句絶之名立法雖詳然為讀不免於繁矣至
近代刋書之句讀尤多意造有所倣亦非善本遂致非
[004-2a]
句而句非讀而讀一開巻而紕繆百出非讀繁之流弊
歟夫古人之書累字成句累句成節節則語勢斷句則
語勢不皆斷故語勢斷者句也勢不斷而語斷亦句也
語不斷微頓焉然後為讀耳以是知讀不可以繁也今
所示左傳句讀亦有近刻之弊若必求完善宜先慎其
句中之㸃句中之㸃不失則旁㸃皆可不失矣或但用
旁㸃以絶其句而句中之㸃盡削之雖長句亦如之尤
為近古鄙意如此其去從伏候裁定若慮修改煩但去
[004-2b]
其太甚者即日便可畢事惟明示之别紙數葉畧疏諸
君句讀之失并呈正不宣
   與望谿先生書
彤頓首六經之所未嘗言而能言之言之而有裨於六
經之道六經之所嘗言而能開之演之開之演之而大
顯乎六經之㫖若是者皆謂之言立一倚焉一不倚焉
耳傳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倚不倚雖有異其為
立則均也彤之志乎是久矣而未之能逮先生素以傳
[004-3a]
經治古文髙天下前彤入都幸得近其人而力學焉先
生謂彤之能可幾於述者彤頗自矜勵年來又以求食
應舉分其志而緩其力是以未得卒業今將歸而寧親
有餘暇必踵為之以實先生之所期顧他日逺違几杖
而杳微有所不能抉緒有所不能繼則請益殊難惟先
生及彤之未行教之宗㫖使可因是推闡而餘藴無不
盡以不疚於初志則幸甚感甚儀禮小疏承面商而未
竟自去年之春及今所為古文先生皆未之見繕寫上
[004-3b]
呈並祈論定不宣彤頓首
   與望谿先生書
閏三月二日彤頓首望谿先生閣下甲子之秋嘗奉書
謹候起居䝉先生報以手札末言方湛思儀禮冀得彤
説以開之夫彤之學識固不足當此意於先生而其時
又不暇事此書故未及有所呈昨於郡城見公子信芳
知先生又甚欲悉彤數年所為而命之詳述彤益増悚
愧既念彤於先生雖未具師弟子之禮而實以師事其
[004-4a]
敢隠匿而不告耶當彤之别先生於京師而歸也在辛
酉之冬其明年館友人徐靈胎所靈胎具經世才不獲
用隠於醫既館彤於家遂著文數十篇策天下事每一
篇成輒囑彤稽經考古以訂補其説時又有從靈胎學
醫者與彤居一室數以内經甲乙經經脉氣穴諸物相
難彤恥其為吾身所具而不知又傷唐以後論撰有貽
誤後人者為先著氣穴考畧五巻釋骨一篇示之此壬
戌春至甲子秋三年所為也其冬縣公丁一峯與震澤
[004-4b]
陳公又延彤編纂邑志彤固辭不獲乃偕同志數人亟
為之十四月而稿具今獨加訂補之功恐後此一二年
又不遑他務矣憶丁巳春正䝉先生亟稱彤所為儀禮
義因上書先生謂自今而後當循次撰述以成其書乃
辛酉之後無所為其為於辛酉以前者尚寡而上溯丁
巳五年下迨於今如之誠自傷日月之易邁而尤愧有
言不踐無以酬積累之盛心也且彤平生固自有微志
而其所以不得遂者亦有由今先生惓惓於彤如此彤
[004-5a]
敢不并為先生述之彤年三十五六時嘗與交友輩言
志皆曰得位則立功不得位則著書作文名傳不朽彤
乃慨然曰吾德薄才小舉業無華度未必得位而有立
於時獨其心頗能窺經傳之奥㫖而其筆亦尚足闡明
之寫之於篇庶幾於昔賢後學不無小補則所以任為
已職而勤修不懈以不虚父之生君之食師之教與天
地之覆載者即在此書與文也敢徒以傳已之名哉爾
時彤正從事尚書其後於他經亦各有所解乃並未成
[004-5b]
帙至於儀禮則以為自古注家少聖人之精藴沈鬱於
是書者獨多雖無用於今而通其意均足以節情而養
性故丁巳以來尤汲汲圖闡明焉而其解亦不過十二
三此非吾志之不克持而曠其所自任之職也貧士無
田無錢財凡一家所需與交接之費皆取資於一筆而
吾筆之用遂隨人所欲不可得而自主又身本多病其
筆屢見用於人則精氣益銷不得不少休自養間有移
情於雜學而自用其筆者要亦開其端於人而遂以不
[004-6a]
休夫如是故雖汲汲圖闡明之書且未暇以為而成葢
實有無如之何者亦大可哀也已茲承先生命敢不益
加自勵苟邑志功竣必專力此書以求不疚已之初心
踐往時告先生之言且將及先生之尚克湛思也隨所
就之篇次第請正俾皆是無非以果有禆於昔賢後學
斯又彤今日區區之志也倘先生周覽其前後之説而
諒之寛之則幸甚幸甚彤頓首
   答徐靈胎書
[004-6b]
辱惠書備悉近狀又存問殷勤於學之所得著述之多
寡精神之善否與夫新相知之有無旋歸之期靡所不
及出門過二載獨得此於兄且喜且感彤自弱冠讀古
經及宋五子之書近年來皆各稍通其義者非獨已之
鑚研力也兄之精明敏達實有助焉今相望於二千里
之外將誰與決吾疑而可幸其有得乎到南陽來為古
今體詩文一二十首皆不能工其小有執者三焉一尋
淮源記所以發明禹貢導淮經文補正舊解疏謬一述
[004-7a]
先師儀封張公訓感曩時誘進之勤自傷多負尚冀不
昧陋以終也一答沈師閔書頗詳為學與立言之道與
其所論古文制法相濟所謂著述如斯而已語云精神
生於悦豫吾性近寛平小稱意輒喜或讀書而見古人
或遊覽山川古蹟遇其名勝即欣然心開談笑不惓葢
非念髙堂而慮嗣續無所為憂者憂少而喜多則精神
亦可以善矣然食飽則坐而睡亦病也兄將何以治之
哉至所謂相知者知其長知其短且知其長短之因以
[004-7b]
決其所終而彼與我同然之謂也是雖久故猶難言况
其新者若但論其長則能詩文者有若席寶箴通算術
者有若何器之兩人也今吾親之年且將七十而不得
吾兄弟侍其旁疴癢作孰敬而抑搔之出入孰先後而
扶持之且拜辭時傷彤之多病與不得抱孫揮淚而送
豈誠願其子之離違哉菽水之資於是焉托所以至今
不汲汲召我而歸我烏能安其身而不杌隉於其心則
歸期之不逺而近也決矣兄其亮之抑兄以丈夫成名
[004-8a]
於一藝為可悲似也然此事握生死之權與良相同功
豈小哉誠不免於勞耳顧身勞則濟人多矣憚與怒無
庸也難經之釋必勉成之所著文附觀示教為幸
   與蔣編修書
側聞老先生居憂事必如禮昨奉唁相見容色毁悴信
乎其稱情而稱服矣辱下問云云至館即詳考禮制據
士喪下篇既葬反哭之後猶朝夕哭不奠不奠固有明
文檀弓云虞而立尸有几筵鄭注謂不復饋食于下室
[004-8b]
則下室之饋既虞亦不之設葢未葬以前生事之既葬
則神事之故罷饋奠而以祭祭亦以時而不數此周公
之中制然也若朱子家禮自既葬以至畢喪罷朝夕奠
而不罷上食乃本横渠論國語日祭之説欲三年已内
無日不如親之存雖非中制而其意誠厚故至今通行
之殷練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推斯志也朱子之
禮倘亦孔子之所許乎素本固陋又未及與博聞者商
度不必有當幸守禮君子自擇焉謹復不宣
[004-9a]
   與顧肇聲論墓銘諸例書
昨辱手簡商酌墓銘諸例各有證佐非頃刻所能定熟
思詳考乃敢為吾兄決言之葢古人之銘廟與墓兼用
之而誌則專用之於幽室南豐所寄歐陽舍人書乃謝
其撰先大夫墓碑銘而作碑銘非幽室所用故其書雖
嘗因銘及誌而所云或納於廟或存於墓者固不論誌
而但論銘也衞孔悝之鼎銘晉魏顆之景鐘銘銘之於
彞器韓文公之烏氏廟碑銘袁氏先廟碑顔魯公之家
[004-9b]
廟碑銘之於碑石是皆所以納於廟者也於墓誌無與
其存於墓者埋諸壙中則有若葬銘埋文墓誌銘墓甎
文墳記壙記之屬立諸神道則有若墓表碑文墓碣銘
神道碑阡表之屬其名兩不相假未有墓誌而立石壙
外者惟南史裴子野傳載一事此當時藩王破常例重
叠為之耳傳云子野之葬湘東王為墓誌銘陳/於藏内邵陵王又立墓誌堙於羨道非其正
也故碑碣與表葬後可刋而誌銘必先期而作其有葬
期迫而不及攻石者則書石以誌既葬刋文即不復追
[004-10a]
納之於壙若昌黎誌李元賔墓之類是也其立石在祠
堂若丙舍葢亦有之今奉委所作墓銘距葬時實逺幽
室不得用其文但宜施於表碣顯刻墓前不當名之為
誌刋藏丙舍唐之葬令凡五品以上為碑龜趺螭首降
五品為碣方趺圓首是碑與碣異制也明制三品以上
神道碑四品以下墓表黄黎洲謂自有墓表更無墓碣
知墓表亦方趺而圓首是碣與表同制也隋唐人之命
碑碣表多稱其實後世或有碑其碣而碣其表者然考
[004-10b]
本朝律處士不禁其用表碑與碣惟品官得立與唐令
不殊則刋石固有定制而名號亦不得僭亂今之所刋
但用碣制而定名墓表焉其可也至碣身髙廣之度古
碣髙四尺㑹典所載圓首碑七品以下用者髙五尺五
寸濶二尺二寸今石表或於二者之間増損定之若所
示樣本慮太卑狹不稱言直無文幸鑒其意有未當者
惟不憚往復是望彤再拜
   與沈六如論東湖行述書
[004-11a]
前承委校閲東湖行述其文字如何不敢道故但就其
祖考之稱世之數與三代鄉貫之列權其可否以答尊
命誠欲免於忌者之謗議而不圖謗議之即是而集也
顧謗議之在弟何恤獨惜吾兄之崇信於姻黨今因弟
而見疑耳夫安得不一一為兄言之凡行狀之作特狀
其所狀之人而無與乎其狀之者故子狀父而稱父之
祖考必從其父之稱孫狀祖而稱祖之祖考必從其祖
之稱故唐穆員狀父所云祖思恭考元休白樂天狀祖
[004-11b]
所云祖志善父温皆其祖父之祖考也惟明之中葉乃
有稱其祖父之祖考而從狀之者之所自稱不從所狀
之人之所稱者用意惟傎為言不順此流俗無稽之失
不可以為典也凡髙祖之父連身數之為六世離身數
之為五世後漢書蔡邕傳邕六世祖勲勲乃邕髙祖之
邕傳注引邕祖攜碑云攜/曽祖父勲攜生稜稜生邕則連身數之也陳子昂誌
父墓柳子厚表父神道於髙祖之上一世皆稱五代祖
則離身數之也按古文尚書云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荀
[004-12a]
子云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乗之地者事三世是祖禰
而上皆身所治數世離身實本古制故韓退之撰薛戎
墓銘稱髙祖為四世祖然則髙祖之父而稱六世祖也
何所當哉近世黄太冲撰金石要例嘗辨此二事特文
畧未著其義云爾又凡所狀之曽祖祖父與其鄉貫有
列於狀之前者將以上太常史館議諡編録任彦昇之
狀蕭子良韓退之之狀董晉柳子厚之狀柳渾陳京是
也有疏於狀之内者將以託文章家撰著碑誌韓退之
[004-12b]
之狀馬彚蘇子瞻之狀其祖序是也潘昂霄金石例謂
文體之異隨事斟酌若東湖行述固他日碑誌稿本其
三代鄉貫宜用馬彚蘇序二狀式則皆承命時所權衡
之意也兄其察焉嗟夫東湖之名雖不出於甲科然歴
仕十餘年所莅之地無不卓然有立我邑數十年來之
吏於四方者其能聲未之或先也乃代公子而為之述
者至不能數其世而正其祖考之稱况能核其事之實
而鋪張之而揚厲之而俾之顯名於一時哉其亦可悲
[004-13a]
也已辱吾兄之眷厚宜無漏言故并及之不宣
   與朱文游論周禮九拜書
辱問拜為古今常禮而周禮太祝九&KR0596鄭氏注及陳氏
禮書為説不一未知所適從者愚鄉於稽首頓首空首
從陳氏振動及吉凶竒褒五&KR0596從鄭氏肅拜從鄭之少
儀注今各采其要語參以他書畧著&KR0596與九&KR0596之形并
其所用以呈於左右按許氏説文以&KR0596為手至地今本/手作
首/誤从手□□音忽徐鍇曰□進/趨之疾也故拜从之字亦作拜引揚雄説从
[004-13b]
兩手下是以兩手下至地為拜也又以卄為竦手卄居/竦切
引揚雄説从兩手是以兩手竦為卄也又以跪為拜是
跪亦拜中之一節則凡所謂拜者必屈膝齊跪卄兩手
而下地明矣尚書所謂拜手禮記所謂手拜皆此拜也
吉禮卄尚左凶禮卄尚右按檀弓孔子有姊之喪拱而/尚右二三子皆尚右拱與卄
同義又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注云據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彤謂君賜吉禮則凶禮當以右手按左手
九拜者即此拜之或髙或下而别異其名也稽首頓首
皆下首至手禮書稽首首至手/句今本手誤作地稽首則留止於手頓首
[004-14a]
則至手即舉也空首近手而不至手首與手相離也荀
子云平衡曰拜楊倞注云平衡謂磬/折頭與腰如衡之平下衡曰稽首至地
曰稽顙夫稽顙至地則稽首不至地而頓首亦可知矣
半農禮説云説文䭫與頓皆言下首不/言至地則稽首頓首皆頭至手而已平衡即空首乃
拜之常故得專拜名也振動戰栗而變動亦稽首也吉
拜所謂拜而後稽顙先為頓首或平衡拜乃開其手而
引顙觸地以起而立也凶拜所謂稽顙而後拜先杖而
開手下地稽顙其間乃舍杖為平衡或頓首拜仍開手
[004-14b]
執杖以起也喪服小記云/杖拜送賔竒拜一拜也亦空首褒讀如
報報拜再拜也亦稽首肅訓恭肅拜者亦屈膝拱手下
地而但低頭以婦人首飾盛多或懐孕難下其首故為
此拜也九拜以低頭為恭明空首為益恭而稽首頓首
為恭之甚殆即最輕者以見重與稽首王拜天臣拜君
用之拜天稽首以臣拜君例推也/賈釋振動所引二書亦可證頓首諸侯相見大夫
之臣及凡平敵者用之空首亦平敵者用之以平衡為/拜之常知
之/君答臣拜用空首加敬亦稽首也振動王於天臣於
[004-15a]
君其受命及請罪用之定宇謂君於臣亦有用之者若
晉靈望見趙盾愬而再拜是也吉拜齊衰不杖以下拜
賔用之云吉者對凶拜為輕也凶拜三年服拜賔用之
竒拜君答臣拜及鄉飲鄉射聘禮士相見凡禮之殺者
用之再拜則拜天拜君拜神與尸用之拜君再見周書/康王之誥拜天
再見賈釋/所引書肅拜婦人拜君賜為尸坐及凡吉禮用之凡
所呈皆舊説之可從者也愚每慨世之人或以拜手為
揖以長揖為拜以肅拜為長揖而稽首與稽顙吉拜與
[004-15b]
凶拜拜稽顙之先後皆莫之辨至稽首而用諸喪刺肅
拜而用諸丈夫之簡牘婦人立屈膝而不跪亦且以為
當然乃吾兄獨求析古義而適從之豈非志之髙而識
之卓顧弟之所學猶人耳雖有論列其果能折舊説之
中邪惟望審觀熟思并質諸松崖而相與定其得失焉
 
 
 果堂集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