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138 梁谿集-宋-李綱 (master)


[133-1a]
欽定四庫全書
 梁谿集巻一百三十三   宋 李綱 撰
  記下
   蘄州黄梅山真慧禪院法堂記
   澧州夾山普慈禪院轉輪藏記
   武威廟碑隂記   遊羅浮山行記
   邵武軍泰寧縣瑞光巖丹霞禪院記
   汀州南安巖均慶禪院轉輪藏記
[133-1b]
   松風堂記
   毘陵張氏重修養素亭記
  蘄州黄梅山真慧禪院法堂記
教外别傳正法眼藏自達摩西來至忍大師為震旦第
五祖然後祖道流通宗分南北由一燈傳百千燈至于
無窮得法者不可勝數豈具信根乆乃純熟堪任大事
而一華五葉時節因縁自應爾耶蘄州黄梅五祖山真
慧禪院祖師道塲為天下名刹而法堂嵗乆雲蒸木腐
[133-2a]
將有傾壓之虞住持者募縁修建邑人蔡氏聞而喜捨
捐家資三百餘萬鳩工掄材煥然一新堂之高五十有
二尺其深如之其廣倍之脩梁虹亘層簷翬飛宏博嚴
麗遂為淮右諸刹之冠經始於宣和壬寅之秋落成於
乙巳之冬始之者長老自表也成之者長老宗紱也堂
成後三年嵗次戊申余被命居武昌假道湓浦紱不逺
百里過予求為之記余謂紱曰一切諸法皆非實相雖
佛菩薩為法出世如夢如幻况其餘乎今子建堂說法
[133-2b]
土木之所假合丹雘之所粉飾其堂然也以何為法直
指心源見性成佛其法然也以何為說撞鐘擊皷升高
廣坐有問有答敷演舉揚是說法耶瞬目揚眉捻槌舉
拂屈伸動静四威儀中是説法耶徳山棒臨濟喝祕魔
义石鞏箭是説法耶夫説法者實無所説而聞法者亦
無所聞故併却咽喉唇吻道將來乃能問待有廣長舌
相向汝道乃能答此無一法與人彼無一法可得以法
名堂因堂顯法已為贅矣而又何以記為哉紱曰雖然
[133-3a]
如是佛法門中闕一不可故諸佛土有以聲音言説而
為佛事者有以樓閣莊嚴而為佛事者此堂倚白蓮峰
下瞰九江前揖廬阜清静爽塏具勝妙境而水鳥林巒
熾然常説墻壁瓦礫咸助發機妙法宣明不假開示至
於不得已而示人提唱宗風應機接物縱横舒巻或語
或黙無非第一義者夫言語解脱文字相空於夢幻中
即夢幻而作佛事乃佛菩薩之㫖也得公之文以紀嵗
月作大字牓楹間使遊方具眼衲子登斯堂者有悟入
[133-3b]
處向上事直下承當末後句目前薦取省住山翁半力
不亦可乎余囅然一笑乃為之書建炎二年四月二十
日具位李某記
  澧州夾山普慈禪院轉輪藏記
如來為一大事因縁出現于世示權顯實説三乘法度
無量衆将入湼槃以正法眼付大迦葉使之流布無令
斷滅所以顯發四十九年隨機接物實無所説應得度
者本自圎成亦無所得諸大弟子佛滅度後相與結集
[133-4a]
修多羅藏及諸菩薩制律造論助發實相藏教乃圎譬
如寳山荘嚴殊勝皆衆妙寳所共合成而大迦葉以正
法眼展轉傳授至于達摩流通震旦不立文字直指心
源見性成佛譬如一燈傳百千燈光明相續無有窮盡
彼衆寳山非大法燈之所照燭則不明了故以具眼而
閲靈文以法印心如印印泥小大方圎不差毫髪是則
名為具看經眼不如是者變為歹相則諸佛説反成魔
説有大導師善慧大士以方便智設妙圎機創轉輪藏
[133-4b]
以貯佛語及菩薩語闗機斡旋周行不息運轉一匝則
與受持誦書寫一大藏經敎等無有異夫一藏敎其數
五千四十八巻一偈一句含無量義其有受持讀誦書
寫非積嵗時晦明寒暑不能成就云何乃於屈伸臂間
運動機輪而得圎滿應觀法界一切惟心由心生故種
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法
如如非一非二則一念之際功徳周圎與乆逺時無有
差别了斯法者於一塵中轉大法輪於一念頃轉如是
[133-5a]
經百千萬億况此法藏現前運轉自然能䕶不可思議
勝妙功徳以是義故輪藏之興周徧禪刹與諸有情作
大饒益澧州夾山普慈禪院傳明大師演化法席十方
禪侶響赴雲集具大藏經獨無輪藏惟大比丘長老善
能興崇寺宇規模建立而荆南府故能仁寺改為官舍
有舊經藏制度精好澧倅吴君適至其處乞歸付之為
天申節祝延聖壽道場之所剏大寳殿芘覆安設相方
面埶愽廣嚴麗檀信施財匠石獻巧水漂巨木材皆香
[133-5b]
楠以充殿楹溪出異石形如覆鐘以奠輪趾衆縁和合
不日告成金碧相鮮炳煥殊特諸天宮殿大地山河磅
礴穹霳與藏廻旋諸大菩薩及䕶法神宴坐奔馳與藏
往復互相戞摩出大音聲演出苦空無我妙義凡見聞
者靡不䝉益而况發心精誠歸嚮由一轉藏至百千轉
旋見闗機反觀自性轉貪恚癡為大智慧頓悟圓通證
無上道夫何疑哉有一居士其家梁谿謀身拙故罹諸
憂患去國漂泊經湘沅間聞是比丘大作縁事以身所
[133-6a]
有隨喜而捨捨諸身業為書藏額捨諸意業為作藏記
捨諸口業為説藏偈三業皆捨願從今去永斷諸業罪
障消除得無生忍時此居士遥瞻寳藏而説偈言
我觀大藏教三乘十二部廣為衆生説皆是諸佛語禪
宗指心源不立文字相見性以成佛豈與佛語違了心
即了法心法本無二已具看經眼乃可閲靈文諦觀諸
佛言無一不然者如以印印泥從横皆契合此心未明
了欲于紙上求如入海算沙歴刼無是處心迷諸經轉
[133-6b]
心悟轉諸經是故學道人明心以為最我觀轉輪藏衆
寳所荘嚴排斡隠機闗周行無滯礙山河隨地轉宮殿
與天廽諸龍及鬼神蟠結以衛䕶璀璨種種色發生大
光明蕩摩出音聲演説微妙義佛語菩薩語寳函秘其
中運動不崇朝而轉無量匝一心生萬法萬法惟一心
心念已周圎功徳斯成就藏輪表諸法法輪轉於心是
故瞻禮人當觀能轉者我觀夾山境清浄古叢林精進
老比丘能作大縁事諸縁和合故指顧寳藏成寳藏成
[133-7a]
既然一切法亦爾仰祝聖人壽後天無有邊俯利諸含
生神力不思議稽首如來藏及諸菩薩等坐于微塵裏
轉廣大法輪刹那於是經能轉千萬億方便觧脱法化
度諸有情於一彈指間洗滌千刼罪是故我皈依回心
無上道
  武威廟碑隂記
故翰林學士承㫖蘇公謫儋耳既北歸作漢伏波將軍
廟碑言兩伏波皆有功于嶺表廟食海上為往來濟者
[133-7b]
指南辭意瓌偉自作碑造今凡三十年未克建立盖闕
典也余以罪謫萬安行次海濱疾作不果謁祠下遣子
宗之攝祭病卧館中黙禱于神異時儻得生還往反無
虞當書蘇公所作碑刻石廟中使人有所觀考以答神
貺時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有五日既得吉卜夜半乘
潮南渡詰旦次瓊筦恬無驚憂後三日祗奉徳音特恩
聽還疾良愈躬禱行宮卜以十二月五日已卯北渡不
吉再卜六日庚辰吉已卯之書風霾大作庚辰乃息日
[133-8a]
中潮來風便波平舉帆行船安如枕席海色天容軒豁
王露不一時已達北岸乃知神之威靈肸蠁昭著若此
蘇公之言信不誣也次雷陽書碑施金諉郡守董侯總
其亊大書深刻垂之無窮且叙所以䝉神之休者志于
碑隂式告觀者正廟新息馬侯也初封忠顯王宣和中
加佑順號别廟邳離路侯也宣和中進封忠烈王皆在
蘇公作碑之後故并記于此嵗次已酉季冬十二日武
陽李某記
[133-8b]
  遊羅浮山行記
武陽李某歸自海上艤舟泊頭鎮遊羅浮山憇寳積延
祥寺飲卓錫泉見五色雀暮抵冲虛觀月下望麻姑峯
秉燭觀稚川祠堂丹竈有老道士嘗識東坡呼與語乆
之乘月而歸鄉人游有同來男宗之從行建炎庚戌嵗
仲夏望日記
  邵武軍泰寧縣瑞光巖丹霞禪院記
東南名山如所謂四明天台衡嶽廬阜號為瓌偉秀絶
[133-9a]
者多為浮圗氏所居名藍巨刹緜亘相望至于下州小
邑一巖一壑捜竒擇勝亦靡遺者推原其端必有開士
法眼清浄道行高潔為一方之所信仰乃能披榛棘剏
道場肇基開迹以貽後人非偶然也邵武軍泰寧縣山
水之勝冠於諸邑出縣西門二十里曰瑞溪有山焉三
峰秀峙巖洞相聨西曰豊巖東曰瑞光巖中曰羅漢巖
岌嶪嵌空鼎足而列皆有蘭若建於其下不塗塈茨而
風雨之患除不鑿户牖而日月之光入堂殿樓閣窈窕
[133-9b]
玲瓏泉石草木幽竒芳潤疊嶂屏其前層巒擁其後山
廻路轉巖洞乃出謂造物者融結無意吾不信也三巖
中獨瑞光巖興於近年盖宗本禪師之所建立也師邵
武農家子初不知書大觀庚寅中遊山間遇異僧示以
出家時節因縁且宻有所付心地豁然遂能通儒釋諸
書作偈頌道未然事多驗既落髪受具戒居䨇林院逺
近嚮風户外之屨滿矣政和辛卯春師詣汀州南安巖
謁定光古佛道出泰寧夜夢紫袍神人告之曰師此行
[133-10a]
宜住瑞溪覺而異之詰旦瑞溪有檀越曰江牧曰鄒捍
迎師以居豊巖禮意勤甚師以符夢所告從其請既而
同遊前巖愛其幽勝二檀越相與曰師儻有意駐缾錫
於此當為創築精廬以垂無窮師許之鳩工掄材不三
月而告成㑹有㫖天下佛寺有神仙跡者還為道觀聽
以舊額建寺他所而郡之丹霞院應改朝請大夫權郡
事陳侯紹移額於巖中以成師志寺因號丹霞先是巖
有光景之異未幾院額至故集賢殿修撰羅公畤時帥
[133-10b]
長樂與師有素聞而喜之為目其巖曰瑞光且施財率
衆力而新之為門為殿為法堂為丈室於中為鐘樓為
厨為庫於左為華嚴閣為應真閣為僧堂於右皆規模
叢林具體而微制度精巧金碧炳煥一旦出豊巖羅漢
巖右互相輝映若圗畫然真勝地也宣和初余以左史
論事謫官沙陽殿撰羅公方里居相從甚厚稱道師不
容口因寓書以偈頌相往來迨建炎末䝉恩歸自海上
來居泰寧始與師相識嘗訪於巖間為留宿賦詩而後
[133-11a]
返今年春盗起鄰郡余徙長樂未閱月邑遭兵火焚爇
殆盡獨三巖巋然棟宇如故豈非神物䕶持師之道力
有以感格之耶其秋以書來求余記之余既雅重師為
人又愛巖壑之美記其敢辭然竊怪近世貴耳而賤目
讀前史見鳩羅什佛圗澄萬回普化之流竦然慕之恨
不與同時偶有其人則又不甚信重類多如此何獨浮
圗氏哉書于記末庻幾覽者有感于斯言紹興元年辛
亥八月五日記
[133-11b]
  汀州南安巖均慶禪院轉輪藏記
浮屠氏之流善衛其法而尊其書凡所建立多克有成
操術公用心一也佛菩薩語所謂五千四十八巻者創
大藏以貯之籖架函複纎悉備具有誦讀者盥手焚香
整衣敷坐巻舒出納惟謹又以方便設為機輪使之旋
轉種種嚴飾悅可人心俾見聞者自生恭信衛其法尊
其書致嚴如此凡所建立費鉅萬計寸積銖累仰施于
人鳩工掄材不計程度期于滿意一有倡者衆皆和之
[133-12a]
大者領袖小者輔翼前者規模後者承繼知因果罪福
而以利衆為事無忌嫉心無沮壊心以是義故多克有
成雖儒衣冠在士大夫之列者不能無愧于兹非操術
公用心一能若是乎建炎四年夏余䝉恩歸自海上由
梅川以趣閩中道南安巖均慶禪院瞻禮定光古佛遺
像退厯殿閣循東廡見新創轉輪寳藏制度精巧堂宇
靚深自嶺嶠以南未之有也詢其故則景澗寳謙二僧
同發心募衆縁之所造因呼而告之曰今天下兵革未
[133-12b]
息盜寇蜂起凡通都㑹邑名山奥區所謂大禪刹者焚
爇摧毁葢不可勝計其間經藏金碧相輝化為灰燼瓦
礫之場者多矣子方區區勞心費財以營此乎二僧相
顧而笑曰世間之法成壊相因壊者自壊成者自成吾
知辦吾力以成吾志而已豈以彼之壊而廢此之成哉
余頗愧其言經從臨汀邂逅郡倅許侯端夫因以語之
許侯好佛者也聞而喜曰微二僧用心之固無以成此
藏之瓌竒微公燭理之明無以知僧言之可取願求公
[133-13a]
記以貽後人余諾之明年夏余擕家寓長樂許侯以書
來請曰藏成矣公無食言乃為之書紹興元年嵗次辛
亥六月十八日記
  松風堂記
梁谿病叟䝉恩歸自海上紹興辛亥之夏始挈其孥寓
居長樂之天寧寺寺踞南山棟宇宏麗回睇城郭江山
環複盡登覽之勝然面勢北鄉南風不來夏秋之交歊
蒸鬰勃雖有高簷廣廡如坐甑中病叟益不能堪其明
[133-13b]
年乃規模逃暑之地於方丈之東得屋數楹高顯新潔
而寺僧以墻壁壅之限為小室居昧昧也意其後必有
異乃始闢而通之短垣之外與山巔平青松千株森列
蒼翠風度其間聲韻蕭瑟入軒牕拂懷袖穆然瀏然信
乎能濯執熱而慰人心也因命易柱以梁甃地以甓鑿
頑石剪榛蕪植幽花理脩竹日與賓客嘯咏其上遂為
一寺之勝化煩溽之地為清凉之境皆謂得未嘗有乃
目之曰松風堂蓋紀實也昔柳子厚居永州龍興寺作
[133-14a]
西軒記言鑿西牖為户户之外為軒以臨羣木之杪不
徙席不運几而得大觀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轉惑見為
真智即羣迷為正覺捨大闇為光明豈異物哉吾於斯
堂亦云堂成未幾被命帥長沙宣撫荆廣具奏辭免有
㫖遣中使降賜趣行不得已力疾上道戀戀不忍去然
憂患之餘衰病日加實不足當委寄之重方再有請冀
䝉矜憐得以養疴山林終遂其志則久假是以遊處未
晚也姑為文以識之壬子嵗閏夏八日記
[133-14b]
  毘陵張氏重修養素亭記
古之君子進而在朝則樂行其道退而在野則樂遂其
志窮通不同而所樂非窮通則中有所養而外物不足
以移之也今夫位三旌禄萬鍾致君澤民功大名顯此
進為撫世者之所好也然是有命焉不可以力致也時
適當退則富貴寵利不得而執也就藪澤處閑曠怡性
養壽逍遥無為此退居閑遊者之所好也然是亦有命
焉亦不可以力致也時適當進則山林臯壤不得而留
[133-15a]
也所養者至則所守者固進退窮通且為晝夜寒暑之
序矣昔者伊尹起於畎畝傅説起於版築吕望起於屠
釣此數公者方處窮約其意曷嘗不欲兼善天下哉既
而遭時遇主風雲感㑹自致青雲之上其所守者初無
異于窮約之時也昔者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於陵
仲子辭為卿相而為人灌園漢之二䟽辭為師傅而告
老以歸此數公者方處富貴其意曷嘗不欲獨善其身
哉既而脱屣軒冕高尚其事自得於寂寞之濱其所守
[133-15b]
者初不異于富貴之時也進退兩忘而不為之變夫是
之謂中有所養與夫小人進則以饕富貴而欣欣退則
以失權利而戚戚者固不可同年而語矣故天章閣待
制張公以文學取科名以才力精吏亊當嘉祐間将漕
河朔致位侍從風績之著為時名臣竟以直道齟齬進
不極任一旦引年謝亊而歸故鄉在朝諸鉅公賦詩以
寵其歸者三十餘人公即所居之西偏建亭榜之曰養
素盡以詩刻石置之亭上治園池藝花竹日與賓客相
[133-16a]
樂飲酒圍碁鼓琴嘯咏翛然忘老此真能不以富貴窮
通累於胷次者可謂知所養矣迨今六十餘年經兵火
亂離之後亭宇頺弊殆将弗知其孫牧之懼先徳之或
墜僝工鳩材因其規模而增廣之凡土木瓦甓之朽腐
破闕者園池花竹之堙廢荒蕪者葺理培植煥然一新
既落成矣以書抵長樂求余文記其事余告之曰凡物
之生動者植者必資于養乃熟乃成其在根荄所謂枝
榦華實者已具養之而至於高大其在胎卵所謂視聽
[133-16b]
食息者已全養之而至於壯者因其所固有而充之非
外鑠也君子之所養亦然故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
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
間養之為義大矣哉今牧之喜節義重然諾年踰耳順
志意不衰晚得一官困于州縣而議論挺挺不可屈郭
外之田不足以餬口而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固已
加於人一等矣殆於孟子養氣之説槩乎嘗有所聞以
不愧先德命名貽訓之意耶余方避地留滯閩粤異時
[133-17a]
西歸相與登斯亭握手一笑庻幾與聞一二以自警焉
因次序其説以為之記待制公諱顯之其先自江南歸
本朝家於毘陵牧之名牧靖康中朝廷特命以官今為
右廸功郎監常州稅云紹興五年閏月既望具位李某

 
 
 
[133-17b]
 
 
 
 
 
 
 
 梁谿集巻一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