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l0085 水東日記-明-葉盛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水東日記卷九
             明 葉盛 撰
予性頗不喜場屋程文異時所作四書經義亦不多惟
書經大小題俱有破題又有刪節王滹南書義一帙此
外惟論十數通表二十餘道耳乙丑叨第後即為人持
去無一存者迄今亦不留意偶見歐陽圭齋所題彭氏
一經乃知前輩之於程文其不輕乃爾徐圖訪得以示
[009-1b]
兒輩圭齋文今附録焉先叅政冀公曩善廬陵彭君士
楚先公宋上庠高選雖治春秋能通諸經忍見前代時
文散逸每屬士楚收拾士楚至則梱載充牣先君暇日
亂紬而泛閱之擇其尤者别彚為帙士楚亦能誦讀先
世詩義賓主迭論𤣥兄弟漫不及省先公罪之曰黃冊
子㑹有行世時兒曹毋忽也先公薨之七年科舉興𤣥
首擢第追憶先訓泰定甲子廬陵彭公冲所以詩經擢
進士為士楚從弟於是其家學益振他日冲所子功遠
[009-2a]
來京師袖其曾祖坦軒祖碧野二先生及一門諸父舊
業程文兼冲所題識手澤謁予求一言是蓋吾先公平
日之所購求而士楚之所恪誦者彭氏世科之左劵不
在兹乎俯仰四十餘科目廢而蝟興興而歘發今明詔
復飭中書舉行𤣥叨塵從臣初議闕下力賛其成又適
秉筆代言播告海内矣㑹將見程文復盛當世喜而志
于斯後至元六年庚辰夏五中澣翰林侍講學士通奉
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歐陽𤣥書
[009-2b]
文章不許他人輕改一字蓋昔大賢君子如歐陽文忠
公已然若王半山以下則又可知矣觀晦庵之於東萊
白鹿書院記兩先生往返之間殆心服而醉也欲為後
學之法必若兩先生而後可謹具録如左書背節語/
 人還領所書得聞尊體日益輕安而來書字畫又足
 為驗幸不可言記文之賜尤荷垂念思致筆力蓋不
 減未病時也此又慰幸之甚者既以為賀又以為謝
 也但鄙意有少未安別紙上呈幸為詳酌示報此已
[009-3a]
 礱石只俟定本即託人冩刻也並山而東地勢畧是
 如此但此處已是山麓自郡城望之北多而東少不
 知別當如何下語或云東北入廬山下不知可否又
 率損其舊十三四今亦不見舊來規模廣狹但據地
 基則亦畧是如此恐此說說得亦太牢固不若為疑
 詞以記之如云度損其舊七八如何又此役乃星子
 令王仲傑董之亦欲特附名其間以傳久遠并望因
 筆及之也其人老成忠厚民甚愛之此不必言但欲
[009-3b]
 知之耳洞主命官事記亦見之決非僻書但此無書
 可檢耳此𩔖傳疑正不必深說也
 今日得蘄州寄來王信伯集并語録讀之駭人此洞
 記所為作也然以一噎而廢食又以過當故愚意欲
 明者更加意也恐後人觀之復如今之視昔也
 當是時士皆上質實實則入於申商釋老而不自知
  祖宗盛事風俗之美固如所論然當時士之所以
  為學者不過章句文義之間亦有淺陋駁雜之弊
[009-4a]
  故當時先覺之士往往疾其未足以明先王之大
  道而議所以新之者至於程張諸先生論其所以
  教養作成之具則見於明道學制之書詳矣非獨
  王氏指以為學而欲改之也王氏更變之議榮公/
  初亦與聞/王氏之學正以其學不足以知道而以
  老釋之所謂道者為道是以改之而其弊反甚於
  前日耳今病於末俗之好竒而力主文義章句之
  學意已稍偏懲於熙豐崇宣之禍而以當時舊俗
[009-4b]
  為極盛至當而不可易又似太過然且所以論王
  氏者亦恐未為切中其病也
 明道程先生止/卑忠信而小之也
  世固有忠信而不知道者如孔子所稱忠信而不
  好學者伊川所譏篤學力行而不知道者是也然
  則王氏此言亦未為失但不自知其不知道而反
  以知道者為不知道此則為大惑耳其以忠信目
  明道以為卑明道而小之則可以為卑忠信而小
[009-5a]
  之則不可蓋以忠信對知道固當自有高卑大小
  之辨也
 關洛緒言止/盍思所以反之也
  程氏之言學之本末始終無所不具非專立為成
  德者言也今此語意似亦少偏兼於上文無所繫
  屬
 政使止於章句文義之間止/三代之始終也
  三代之教自離經辨志以後節次有進步處是以
[009-5b]
  始乎為士而終乎為聖人也今但如此言之則終
  於此而已恐非三代學之本意者也
 自有此山以來止/亦君子之意也
  所謂與日月叅光者不知何所指更望批喻其曰
  區區濬之者又恐卑之已甚有傷上文渾厚之氣
  如馬伏波之論杜季良也兼此役本為發明先朝
  勸學之意初不專為濬之今但得多說此邊意思
  出來而畧帶續其風聲之意則事理自明不必為
[009-6a]
  罵破也
   鄙意欲如第一段所論引明道劄子後即云不
   幸其說不試而王氏得政知俗學不知道之弊
   而不知其學未足以知道於是以老釋之似亂
   周孔之實雖新學制頒經義黜詩賦而學者之
   弊反有甚於前日建炎中興程氏之言復出學
   者又不考其始終本末之序而爭為妄意躐等
   之說以相高是以學者雖多而風俗之美終亦
[009-6b]
   不追於嘉祐治平之前而况欲其有以發明於
   先王之道乎今書院之立蓋所以究宣祖宗興
   化勸學之遺澤其意亦深遠矣學於是者誠能
   考於當時之學以立其基而用力於程張之所
   議者以㑹其極則齊變而魯魯變而道矣此語
   草畧不文而其大體規模似稍平正久遠無弊
   欲乞頗采此意文以偉辭不審尊意以為可否
   若只如所示却恐不免有抑揚之過將來别生
[009-7a]
   弊病且將盡變秀才而為學究矣蓋此刻之金
   石傳之無窮不比一時之間為一兩人東說西
   話隨宜說法應病與藥也
  淳熙六年南康軍秋雨不時高仰之田告病郡守
  新安朱侯熹行眂陂塘竝廬山而東得白鹿書院
  廢址慨然顧其僚曰是蓋唐李渤之𨼆居而太宗
  皇帝驛送九經俾生徒肄業之地也書院創於南
  唐其事至鮮我太宗於汎埽區宇日不暇給之際
[009-7b]
  奬勸封殖如恐弗及規摹遠矣中興五十年釋老
  之宫圮于冦戎者斧斤之聲相聞各復其初獨此
  地委於榛莽過者太息庸非吾徒之恥哉郡雖貧
  薄顧不能築室數楹上以宣布本朝崇建人文之
  大指下以續先賢之風聲於方來乎廼屬軍學教
  授楊君大灋星子縣令王君仲傑董其事又以書
  命祖謙記其成祖謙竊嘗聞之諸公長者國初斯
  民新脫五季鋒鏑之阨學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風
[009-8a]
  日起儒先往往依山林即閒曠以講授大率多至
  數十百人嵩陽嶽麓睢陽及是洞為尤著天下所
  謂四書院者也祖宗尊右儒術分之官書命之禄
  秩賜之扁榜所以寵綏之者甚備當是時士皆上
  質實下新奇敦行義而不偷守訓詁而不鑿雖學
  問之淵源綂紀或未深究然甘受和白受采既有
  進德之地矣慶厯嘉祐之間豪傑並出講求益精
  至於河南程氏橫渠張氏相與倡明正學然後三
[009-8b]
  代孔孟之敎始終條理於是乎可考熙寧初明道
  先生在朝建白學制教養考察賓興之法綱條甚
  悉不幸王氏之學方興其議遂格有志之士未嘗
  不嘆息於斯焉建炎再造典刑文憲寖還舊觀關
  洛緒言稍出於毁棄剪滅之餘晚進小生驟聞其
  語不知親師取友以講求用力之實躐等陵節忽
  近慕遠未能窺程張之門庭而先有王氏高自聖
  賢之病如是洞之所傳道之者或鮮矣然則書院
[009-9a]
  之復豈茍云哉此邦之士盍相與揖先儒淳固慤
  實之餘風服大學離經辨志之始教由博而約自
  下而高以答楊熙陵開迪樂育之大德則於賢侯
  之勸學斯无負矣至於考方志紀人物亦有土者
  所當謹若李濬之之遺迹固不得而畧也侯於是
  役重民之勞賦功已狹率損其舊十七八力不足
  而意有餘也興廢始末見於當塗郭祥正所記者
  皆不書
[009-9b]
 人至辱手書得聞春來尊體益輕徤放杖徐行又有
 問花隨栁之樂甚慰記文定本辭約義正三復嘆仰
 已送山間屬黃子厚隸書到即入石矣又一書云此
 記非惟使事之本末後有考焉所以發明學問始終
 深淺之序尤為至切此邦之士䝉益既多四方私淑
 之士又不少矣
蚩尤首禍自創干戈之制軒轅因戮之處則象吻于宫
行則懸旄于纛以示戒萬世又聞鴟吻者一母生九子
[009-10a]
如好聲者曰蒲牢鐘紐之𩔖是也好飲者曰&KR2694&KR2772石橋
兩旁俯水獸是也此好望者曰鴟吻云但不記此說在
何書也夏忠靖公鴟吻詩世多傳誦之或云公平生出
處此畧可見困極而節不易寵極而色不矜後聨有之
矣至如解大紳有德有量不遠小人之評又於卒章見

元儒三山梁益題黄筌三雀圖謂院畫皆有名義是圖
蓋取詩禮春秋傳三爵之義今之三公五雀白頭雙喜
[009-10b]
雀鹿蜂猴鷹熊之𩔖然豈亦皆是之謂歟
前年過泰和謁楊尚書淑簡王抑庵尚書見楊氏春帖
云世承良吏德門倚素王宫意必東里公所作抑庵中
堂集古人語云詔許歸蓬蓽性本愛丘山又嘗聞楊文
定公桃符有曰黎庶但教無菜色官居何必用桃符云
蜀府長史長沙陳南賓名士也曾孫章今為南雄府學
訓導藏劉學士三吾手筆與其先生書一緘戈僉事立
嘗手録之予以其所云錢子予校書與予前所記合亦
[009-11a]
備録之予書作瑜字&KR0008子予蓋老儒廿七人中一人三
吾手書後皆細書低一字空處字糢糊云因家世契鎦
三吾手書裁畣長史相公南賓世姻契安老堂所華緘
下逮承起處安適喜叙叵量莫年以來每一得姻家書
輒興骨肉暌違之感友朋相繼凋謝之痛捧讀至是未
嘗不為之涕泗交頤也惟吾姻家一官蜀府際遇賢王
非但以文學相知抑且以行誼相信耆年碩德優禮見
待老者安之昔䎹其語矣堂以安老今乃於吾老長史
[009-11b]
見之來者傳誦歆豔有日發揮素心久在下懷顧賢王
敬慎名堂受知有素未能先以文字形容盛心盛德之
萬一而乃私承姻家為之文焉豈不失先後重輕之倫
也哉是用冒昧一文上達睿聽莫年文思衰落不知所
裁亦惟受知之素必能悉此鄙懷矜其衰朽而毋訝其
蕪穢也安老之作惟吾二人夙昔相知然亦甚愧斯題
斯扁以賢王而重而此題此文乃無龍文百斛鼎之重
為斯堂增重其不稱多矣來使行色甚遽率爾呈達不
[009-12a]
直老姻家一捧腹也先祖詩文早已校完今先寄一本
顓求長史為寒宗族譜一發揮今夏間則以兒頫之來
謾一編冩文先丞相四世孫仁寛徙家今之石溪時有
手植黃槤樹一株大數十圍將百餘年矣曩老者留攸
縣之日此樹半邊為枯自到溪上其樹復榮區區有詩
謂太乙燈輝猶照夜相公樹老復回春之句天師張無
為為之圖美和錢子瑜有題備録寄去亦不能不借重
一發揮也三吾手書宣藩醫官曹伯温開春方去能言
[009-12b]
令親家老鎮撫昨者亦得其孫子家下信息闕/
 老姻家自今夏總裁校書天下老儒凡廿七人悉在
下處取決勞心之甚又孟氏之書詞氣抑揚之太過者
八十五條卒九月間方已完備進呈未免思慮之過痰
氣鬰結醫者戒以毋太勞心以故凡百文字皆不暇備
藁如安老堂文字闕/ 文字是以先後不備闕/
宋儒批選文章今可見者前有吕東萊次則樓迂齋周
應龍又其次則謝疊山也朱子嘗以拘於腔子議東萊
[009-13a]
矣要之批選議論不為無益亦講學之一端耳
 
 
 
 
 
 
 
[009-13b]
 
 
 
 
 
 
 
 水東日記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