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88 儼山外集-明-陸深 (master)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儼山外集卷二十九
             明 陸深 撰
   論述下
    臣深釋曰道無精粗法有倫要故析為下篇
    並皆竒文奥義可以考見古今之物情習俗
    葢有神明之道焉各仍舊篇故曰論述
楊時求仁齋記畧
[029-1b]
 吾邑距中州數千里之逺舟車不通縉紳先生與一
 時懐徳秉義之士足以表世範俗者皆無自而至士
 之欲為君子者何所取資耶故後生晩學無所窺觀
 游談戲謔不聞箴規切磨之益同則嬉狎異則相訾
 至悖義踰禮而不悔雖英材異稟間時有之亦不過
 誦六藝之文百家之編為章句之儒釣聲利而已一
 日衒鬻而不售則反視平昔所有皆陳腐剽剥無所
 用之往往轉而易業者十嘗六七此與㕓夫販父積
[029-2a]
 百貨坐市區逐什一之利流徙無常者何異耶予嘗
 悼之又竊自悲其力之不足欲逃此而未能思得吾
 黨之士柔不溺于隨剛不憤于慾者相進於道庶㡬
 少激頽俗今吾子乃能經營於此以教學為事是真
 有志者哉
    臣深謹案楊時字中立宋徽宗時人世稱龜
    山先生今之延平府將樂縣人也程門髙第
    弟子贈將樂伯宋史有傳我朝從祀夫子廟
[029-2b]
    庭臣至延平訪其遺文讀之首録此文以寓
    世道之感
朱熹余龍山文集序畧
 熹少時猶頗及見前輩而聞其餘論覩其立心處已
 則以剛介質直為賢當官立事則以彊毅果斷為得
 至其為文則又務為明白磊落指切事情而無含糊
 臠卷睢盱側媚之態使讀之者不過一再即曉然知
 其為論某事出某策而彼此無疑也近年以来風俗
[029-3a]
 一變上自朝廷縉紳下及閭巷韋布相與傳習一種
 議論制行立言專以醖藉襲藏圓熟軟美為尚使與
 之居者窮年而莫測其中之懐聽其言終日而莫知
 其意之所鄉回視四五十年之前風聲氣俗葢不啻
 寒暑朝夜之相反是孰使之然哉觀於龍山余公之
 文者亦可以慨然而有感矣
    臣深聞之唐臣劉禹錫曰文章與時髙下豈
    不信哉今世論文章之弊者必曰晩宋晩宋
[029-3b]
    云葢言文既弊而宋亦晩矣嗚呼可不懼哉
    可不懼哉觀於文公所稱四五十年前正當
    龜山之時又觀龜山前所云者習俗已自變
    矣宋之盛時可想見也臣於時事頗有所感
    故知文體所繫大矣
唐庚辨同論畧
 道至於聖人極矣豈容復有異乎然禹之措置如此
 湯之措置如此文武周公之措置則又如此使數聖
[029-4a]
 人比肩而事主交臂而共政則論事之際吾意必有
 同異者矣寧能盡合乎是猶有辭焉曰時不同也若
 諸子之論性豈復繫於時哉而孟子之説如此荀子
 揚子之説則又如此使數人者比肩而事主交臂而
 共政則論事之際吾意其必有同異者矣寧能盡合
 乎是亦有解焉曰師友有不同也若子夏子游曾子
 子張之徒則又將安所諉哉皆出於周末不可謂之
 異時皆受道於洙泗之間不得謂之異師講業請益
[029-4b]
 周旋出處奔走憂患葢無適而不同者凡數十年不
 得謂之異友而論交論學如黑白之相反方圓大小
 之不相及也此復何哉説者以為孔子殁學者無所
 統一使夫子在學者宜不至此然吾聞孔子行年六
 十而六十化始之所謂是卒而非之曰言豈一端而
 已夫各有所當也此一人耳而有所謂昔日之言有
 所謂今日之言者而况於衆口乎是以先王知羣言
 之不可一也因使人人得極其説而不以同異為誅
[029-5a]
 賞公卿大夫之出於斯時者亦人人各薦其所聞而
 不以同異為喜愠何者閨門之内父子兄弟相與言
 而有可有不可筮人布蓍卜人引龜而㕘之一從一
 不從故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寧可罪哉今為申商
 之學則不然以謂同心同徳者周人所以興離心離
 徳者商人所以亡刑賞生殺足以整齊天下而不塞
 異議之口則非所以一道徳而同風俗噫古之所謂
 同心同徳者果謂此耶吾不忍聞是説矣周公之時
[029-5b]
 朝廷之士不為少矣而東征之議書稱十夫子翼則
 同者寡而有不同者衆矣豈皆小人耶豈皆誅之耶
 夫以周公之權而十人者助之其勢足以誅鋤羣臣
 之異巳者為有餘矣鼻息所向天下其孰敢違然近
 於人情通於物理忠於王室而推至公於天下者終
 不肯為此何則駕馭羣臣正恐其雷同耳奴婢同則
 家道危臣下同則人主孤人主孤而天下之覆可勝
 諱哉古人所以貴和而賤同者慮此
[029-6a]
    臣深謹案唐庚字子西盛宋時人而文亦雄
    健條暢臣每愛之殆不下蘇氏兄弟也
劉更生災異封事畧
 臣聞舜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衆賢和於朝則
 萬物和於野故簫韶九成而鳳凰来儀百獸率舞四
 海之内靡不和寧文武周公崇推讓之風諸侯和於
 下天應報於上幽厲之際朝廷不和自此之後天下
 大亂春秋之世災異並起禍亂輒應弑君亡國不可
[029-6b]
 勝數由此觀之和氣致祥乖氣致異天地之常經古
 今之通誼也今  開三代之業招文學之士優游
 寛容使得並進今賢不肖渾淆白黑不分邪正雜揉
 忠讒並進轉相是非毁譽混亂所以熒惑耳目感移
 心意不可勝載分曹為黨往往羣朋將同心以陷正
 臣正臣進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亂之機也乗治亂
 之機未知孰任而災異數見此臣所以寒心者也夫
 乗權藉勢之人子弟叢集於朝羽翼陰附者衆輻輳
[029-7a]
 於前毁譽將必用以終乖離之咎是以日月無光雪
 霜夏隕海水沸出陵谷易處列星失行皆怨氣之所
 致也原其所以然者由上多疑心既已用賢人而行
 善政如或譛之則賢人退而善政還夫執狐疑之心
 者来讒賊之口持不斷之意者開羣枉之門讒邪進
 則衆賢退羣枉盛則正士消故易有否泰否者閉而
 亂也泰者通而治也詩云雨雪麃麃見晛曰消與易
 同義昔者鯀共工驩兠與舜禹雜處堯朝周公與管
[029-7b]
 蔡並居周位當是時迭進相毁流言相謗豈可勝道
 哉帝堯成王能賢舜禹周公而消共工管蔡故以大
 治榮華至今孔子與季孟偕仕於魯李斯與叔孫俱
 宦於秦魯君始皇賢季孟李斯而消孔子叔孫故以
 大亂汙辱至今故治亂榮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
 賢在於堅固而不移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言守
 善篤也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返
 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時而反是反汗也用賢未能
[029-8a]
 三旬而退是轉石也論語曰見不善如探湯今二府
 奏佞讇不當在位歴年而不去故出令則如反汗用
 賢則如轉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陰陽之調不亦
 難乎昔孔子與顔淵子貢更相稱譽不為朋黨禹稷
 與臯陶傳相汲引不為比周何則忠於為國無邪心
 也故賢人在上位則引其類易曰飛龍在天大人聚
 也在下位則思與其類俱進易曰拔茅茹以其彚征
 吉在上則引其類在下則推其類故湯用伊尹不仁
[029-8b]
 者逺而衆賢至類相致也今佞邪與賢臣並交㦸之
 内合黨共謀違善依惡歙歙訿訿數設危險之言欲
 以傾移主上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災異之所以重至
 者也自古明聖未有無誅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
 罰而孔子有兩觀之誅然後聖化可得而行今以
  明知誠深思天地之心迹察兩觀之誅覽否泰之
 卦觀雨雪之詩厯周唐之所進以為法原秦魯之所
 消以為戒考祥應之福省災異之禍以揆當世之變
[029-9a]
 放逺邪佞之黨壊散險詖之聚杜閉羣枉之門廣開
 衆正之路決斷狐疑分别猶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則
 百異消滅而衆祥並至太平之基萬世之利也
    臣深始至延平偶得漢書舊本一冊讀之因
    節此文并正家疏畧之自此已後則隨所得
    入録矣
匡衡論治性正家疏畧
 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葢受命之王務
[029-9b]
 在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
 之徳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
 以養其心休烈盛美皆歸之二后而不敢專其名是
 以上天歆享鬼神祐焉其詩曰念我皇祖陟降庭止
 言成王常思祖考之業而鬼神祐助其治也  聖
 徳天覆子愛海内然陰陽未和姦邪未禁者殆論議
 者未丕揚先帝之盛功爭言制度不可用也務變更之
 所更或不可行而復復之是以羣下更相是非吏民
[029-10a]
 無所信臣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虗為此紛紛也
 願  詳覽統業之事留神於遵制揚功以定羣下
 之心大雅曰無忝爾祖聿修厥徳孔子著之孝經首
 章葢至徳之本也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
 能盡其性然後能盡人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治
 性之道必審巳之所有餘而彊其所不足葢聰明疏
 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勇猛剛彊者
 戒於太暴仁愛温良者戒於無斷湛静安舒者戒於
[029-10b]
 後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必審巳之所當戒而齊
 之以義然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
 望進唯  戒所以崇聖徳
韓愈栁宗元墓誌銘畧
 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
 戲相徵逐詡詡彊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
 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
 利害僅如毛髪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
[029-11a]
 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
 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
 愧矣
富弼辭樞宻副使奏畧
 臣執性至愚惟道為務不是飾讓亦非好名美禄髙
 官人之所欲但看事理有可受與不可受爾茍無後
 悔受之無疑禍若相隨以死不受今北方雖暫通和
 向去事未可知臣若受賞恐他日復有變動朝廷責
[029-11b]
 使人冒賞之罪臣斷不敢避斧鉞之誅設或朝廷謂
 使人只是幹一時之事後来不可加責且恕重誅其
 如天下公論亦不肯放臣矣畏懼公論甚於斧鉞臣
 所以累次不敢受賞功之命者實欲逃他日斧鉞之
 責公論之逼也
蘇軾上神宗書畧
 臣之所欲言者三願  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而
 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失人心則亡此必然之理是
[029-12a]
 以君子未論行事之是非先觀衆心之向背謝安之
 用諸桓未必是而衆之所樂則國以安庾亮之召蘇
 峻未必非而勢有不可則反為危辱自古及今未有
 和易同衆而不安剛果自用而不危者也
 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徳之淺深而不在乎彊與
 弱厯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
 與貧道徳誠深風俗誠厚雖貧且弱不害於長而存
 道徳誠淺風俗誠薄雖彊且富不救於短而亡人君
[029-12b]
 知此則知所輕重矣夫國之短長如人之夀夭人之
 夀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世有尫羸而夀考亦
 有盛壯而亡若元氣猶存則尫羸而無害及其已耗
 則盛壯而愈危故臣願  愛惜風俗如䕶元氣古
 之人非不知深刻之法可以齊衆勇悍之夫可以集
 事忠厚近於迂闊老成初若遲鈍終不肯以彼而易
 此者顧其所得小而所喪大也自古用人必須厯試
 雖有卓異之器必有己試之效一則使其更變而知
[029-13a]
 難事不輕作一則待其功髙而望重人自無辭大抵
 名器爵禄人所奔趨積勞而後遷則人各安分今若
 多開驟進之門使有意外之得公卿侍從跬步可圖
 其得者既不肯以僥倖自名則不得者必皆以沈淪
 為恨使天下常調舉生妄心恥不若人何所不至欲
 望風俗之厚豈可得哉
 自建隆以来未嘗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
 以風聞而無官長風采所繫不問尊卑言及乗輿則
[029-13b]
 天子改容事闗廊廟則宰相待罪聖人深意流俗豈
 知葢臺諫未必皆賢所言未必皆是然須養其鋭氣
 而借之重權者豈徒然哉將以折姦臣之萌也夫姦
 臣之始以臺諫折之而有餘及其既成以干戈取之
 而不足臣自幼小所記及聞長老之談皆謂臺諫所
 言常隨天下公議公議所與臺諫亦與之公議所擊
 臺諫亦擊之及至英廟之初始建稱親之議本非人
 主大過亦無典禮明文徒以衆心未安公議不允當
[029-14a]
 時臺諫以死爭之今者物論沸騰人怨交至公議所
 在亦可知矣相顧不發中外失望夫彈劾積威之後
 雖庸人亦可以奮揚風采消委之餘雖豪傑有所不
 能振起臣恐自兹以往習慣成風盡為執政私人以
 致人主孤立紀綱一廢何事不生孔子曰鄙夫可與
 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
 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臣始讀此書疑其太過以為鄙
 夫之患失不過備位而苟容及觀李斯憂蒙恬之奪
[029-14b]
 其權則立二世以亡秦盧杞憂懐光之數其惡則誤
 徳宗以再亂其心本生於患失其禍乃至於喪邦孔
 子之言良不為過是以知為國者平居必當有忘軀
 犯顔之士則臨難庶㡬有徇義守死之臣
陳瓘論蔡京疏畧
 自古為人臣者官無髙下干犯人主未必得禍一觸
 權臣則破碎必矣或以為離間君臣或以為賣直歸
 怨或託以他事陰中傷之或於已黜之後責其怨望
[029-15a]
 此古之人所不免也
蘇轍快哉亭記畧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
 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劉摯分析助役論畧
 近嵗臺諫官疊以言事罷免豈其言皆無補於事與
 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潔去與嘗以
 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
[029-15b]
 而漸𨗳之不可以隄防激鬭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
 為患滋大故臣自就職以来切慕君子之中道欲其
 言直而不違於理辭順而不屈其志庶㡬愚忠少悟
 天聽而亦不敢悻然如淺丈夫以一言一事輕決去
 就致聖朝數數逐去言事者而無所裨補思以上全
 國體而下亦庶㡬能久其職業而成功名兩月之間
 纔十餘疏其言及助役法者止三疏耳當天下多事
 之時而臣言簡緩又不足以感悟則其負  已多
[029-16a]
 矣不意大臣之怒臣至如此
張舜民史説畧
 韓退之潮陽之行齒髪衰矣不若少時之志壯也故
 以封禪之説迎憲宗又曰自今請改事  觀此言
 傷哉丈夫之操始非不堅誓於金石凌於雪霜既而
 怵於死生顧於妻孥罕不回心低首求免一時之難
 者退之是也退之非求富貴者也畏死爾故善為國
 者如農圃然初則養育其材勿使之夭折終則將就
[029-16b]
 其美勿使之摧折君臣相成同底于道顧必使之至
 於盡歡竭忠之地亦何有哉唯樂天則不然知其不
 可為而一切舍之危行而放其言懐卷而同其塵可
 謂晦而明柔而立者也故終其身而不辱
崔鶠楊嗣復論畧
 氣類所合物莫能間君臣相與必有所謂合者君子
 不之察欲彊以口舌折姦人之鋒勢必不振此小人
 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一也人情逆之則怒順
[029-17a]
 之則喜毁之則怒譽之則喜小人性便諛佞志在詭
 隨而君子任道直前有犯無隐此小人所以常勝君
 子所以常不勝二也君子正直是與不妄説人而小
 人竊爵禄以植朋黨竭智力以市内援此小人所以
 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三也君子難進而易退小人
 易進而難退易進則常在上以制人難進則常在下
 而為人所制此小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四
 也君子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虐幼賤不畏髙明而
[029-17b]
 小人之於人失勢則鼠伏以事之得勢則虎步以陵
 之此小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五也君子窮
 則以命自安而不尤人達則以恕存心而不害物小
 人在下則不安而懐毒以伺上居上則快意而肆虐
 以害人此小人所以常勝而君子所以常不勝六也
 君子一有不安於其心則畏君畏親畏天畏人而小
 人欲濟其姦則欺君欺親欺天欺人無不可者此小
 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七也君子勵廉節崇
[029-18a]
 名譽小人苟獲其欲則天下賤之而不羞萬世非之
 而不辱此小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八也君
 子所言欲訥於行欲敏有過則改見義則服而小人
 矜利口以服人喜姦言而文過此小人所以常勝君
 子所以常不勝九也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故君子
 為國求人難於選拔而凶邪一嘯則千百為羣此小
 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十也君子不念舊惡
 以徳報怨而小人忘恩背義至以怨報徳此小人所
[029-18b]
 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十一也君子有若無實若
 虚有功不矜有善不伐而小人無而為有虚而為盈
 露巧而揚能矜功而賣善以惑時君以冀徼倖此小
 人所以常勝君子所以常不勝十二也君子小人之
 不敵亦明矣
唐庚察言論畧
 古之人臣抵掌緩頰説人主以用兵者其言未嘗不
 引義慷慨豪健俊偉使聽者踴躍激發奮然而從之
[029-19a]
 至考論其心則有為國計者有為身謀者是不可以
 不察也今夫戰則除害於時不戰則遺患於後此有
 必勝之勢彼有必敗之道思慮深熟利害之形了然
 於胷中知其決不誤國而後為之若此者為國計非
 身謀也張華裴度是已天下既平謀臣宿將以侯就
 第杜門却掃無所用其竒則瞋目扼腕爭為用兵之
 説庶㡬有以騁其智勇而舒其意氣若此者為身謀
 非國計也臧宫馬武是巳國家無事貪財嗜利之臣
[029-19b]
 無所僥倖則必鼓倡兵端以求其所欲兵革一動則
 金錢貨幣玉帛子女何求而不得若此者為身謀非
 國計也陳湯甘延夀是已官崇禄厚無所羨慕惴惴
 然唯恐一日失勢而不得保其所有則必建開邊之
 議以中人主之欲以久其權若此者為身謀非國計
 也楊國忠是已前侯故將失職之臣負罪憂畏思有
 以撼動其君則爭議邊功以希復進若此者為身謀
 非國計也竇憲是已古之人臣逆節已萌而功效未
[029-20a]
 著人心未服則未嘗不因戰伐之功以收天下之望
 若此者為身謀非國計也桓温劉裕是已
 
 
 
 
 
 
[029-20b]
 
 
 
 
 
 
 
 儼山外集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