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儼山外集卷十一
明 陸深 撰
玉堂漫筆卷上
薛文清公觀崖石毎層有紋横界而層層相沓謂為天
地之初隂陽磨盪而成若水之漾沙一層復一層也
殊不知實是水所漾耳蓋天地之初混沌一物惟有
水火二者開闢之際火日升水日降而天地分矣凡
[011-1b]
山阜皆從水中洗出觀江河間沙洲可見余嘗謂水
天下之至高者也山天下之至卑者也故海底有石
而山顛有水然水亦實至高霜露雨雪是也
孟子塞乎天地之間塞字與吾往矣字相應是充然不
撓屈之義與塞天地貫金石語微不同雖横渠亦有
天地之塞吾其體之言恐與孟子之意不同
性字從心從生若以耳目口鼻手足動靜為性此近於
作用之説釋氏甞曰狗子有佛性是也然釋氏之所
[011-2a]
謂性其義亦與吾儒不同
薛文清公與吳康齋嘗言夢見朱子孔子二公皆質實
人雖無妄語然不書亦可也
釋氏之所謂心吾儒之所謂氣也所謂性似吾儒之所
謂心者命名取義各有宗旨不必比而議之可也
昔人謂月體無光借日為光朱子亦有粉丸之喻故新
月之闕向東殘月之闕向西此之謂映日可也惟望
後之月闕亦向西似與映日之説稍礙戊戌正月十
[011-2b]
九日予寓東長安是夜客散適見闕月初升闕處乃
西向疑之明日晉陽諸生來見因舉予月影辨因識
之
虞伯生集題耕織圖大意謂元有中原置十道勸農使
總於大司農皆慎擇老成重厚之君子親歴原野安
輯而教訓之功成省歸憲司憲司置四僉事其二乃
勸農之官由是天下守令皆以勸農繫銜憲司以耕
桑之事上大司農至郡縣大門兩壁皆畫耕織圖此
[011-3a]
意甚好我朝立法最為周密似少此耳
漢哀帝時王舜劉歆議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
七七者其正法數可常數者也宗不在此數中宗變
也茍有功徳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殷之三宗是已
宗無數也所以勸帝者之功徳博矣又云宗其道而毁
其廟此皆據統一之君而論又曰迭毁之禮親疏相
推祖宗之序多少之數經傳無明文漢儒之説不過
如此似渉傅㑹姑録出
[011-3b]
天包地外水在地中恐名理亦未盡天包水外水包地
外地水皆在天中晉志述黄帝書曰天在地外水在
天外水浮天而載地恐亦難據使天果有外恐只是
氣耳豈容有水耶氣無窮理亦無窮却倒説
甞見閻閎尚友憲副云龍袖嬌民為我文皇帝白溝之
役時事歐陽圭齋南詞中已有此語想是元時方言
不知是何等也
圭齋論風雅取名最有理前輩説詩者之所不及也其
[011-4a]
言曰風即風以動之之風雅即雅烏之雅以其聲能
動物也又曰風雅惟其聲不必惟其辭故有聲而無
辭者有之無聲而有辭者無有也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
日則光盡此張衡靈憲生魄生明之説也嘉靖戊戌
九月望在十六十四日晨入朝有事於太廟見月西
墜而闕處向東南此時日在寅宮矣廿一日晨起見
月闕正向西周髀歩日自東而南而西而北穹天所
[011-4b]
論日繞辰極沒西而還東不出入地中恐亦有理
予登乙丑科今三十六年矣浮沉中外六十有三嵗己
亥蒙御筆親題以學士掌行在翰林院印扈從南廵
時同年在朝者九人掌十印亦盛事也内閣未齋顧
公居守賜闗防石門翟公新起行邊改兵部尚書兼
都察院右都御史鑄闗防禮部行在則介溪嚴公兵
部尚書則東瀛張公禮部印則甬川張公兼掌翰林
院印刑部印則南塘宋公户部右侍郎三峯高公出
[011-5a]
辦糧草亦給闗防以行順天府尹則石峯邵公云
俞貞木洞庭人石澗先生之孫年九十六而卒嘗見其
題趙仲穆畫馬一絶頗有風致房星方墮墨池中飛
出蒲梢八尺龍想像開元張太僕朝囘騎過午門東
楊文貞公跋玉海云松江府學有刻板蓋得之傳聞其
實無之
聞前輩翰林先生嘗道抑菴先生王文端公直為吏部
尚書頗致憾於楊文貞公蓋以為擠之也今抑菴集
[011-5b]
中有東里翰墨卷引正記其事其序楊文敏公集謂
直在翰林三十七年其出也惟公深惜之而反為忌
者病焉意亦有所指又題梁用之詩後謂内閣在東
角門内常人所不能到其外為文淵閣則翰林諸公
之所處也今内閣榜文淵而不在東角門之内諸學
士所處者則在左順門之南廊而榜為東閣云
漢制以本官任他職者曰兼常惠以右將軍兼典屬國
是也以高官攝卑職者曰領劉向以光禄大夫領校
[011-6a]
書是也唐制有曰攝者如侍中之攝吏部是也又有
行守試之别職事高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未正名
命者為試宋制則高一品為行下一品為守下二等
為試元祐以後又置權官如以侍郎權尚書之類漢
制趙充國為假司馬則又有假職矣
宋制以翰林學士帶知制誥謂之内制以他職帶知制
誥謂之外制今制惟翰林列銜散官署於職事之下
未聞所據獨楊文貞公以為故事南京太學碑文學
[011-6b]
士宋公訥奉勅撰散官書於職事之上
本朝開科自洪武四年辛亥始後至十七年甲子復設
乙丑㑹試楊文貞謂國初三科猶循元制作經義至
二十一年戊辰始定今三場之制
揚州漕河東岸有墓道題曰國公
音/䖍與夏字相類
少一發筆下作乂行人遂訛呼為夏國公蓋鎮逺侯
顧公玉之賜葬也玉丙申嵗歸太祖累立戰功靖難師
起輔仁宗居守北京内難平論功封鎮逺侯年八十
[011-7a]
有五永樂十二年卒國初功臣未有壽考如玉者也
玉最有功於貴州出鎮貴州時辭仁宗於文華殿曰
殿下於事君父恤兵民素行有誠惟於小人當置度
外凡事有天理不足計意謂漢府然其辭指温厚亦
武臣中之難得者獨與姚少師論兵不合云
金陵陳先生遇字中行自少篤學仕元為温州路學教
授時兵亂棄官歸隱閒居一室署曰靜誠毎夙興焚
香叩天願生聖主以救世我太祖克金陵南臺侍御
[011-7b]
史秦元之薦於上即日召見與語大悦稱先生而不
名既定鼎賛畫實多命為翰林學士者再皆辭又命
為禮部侍郎又辭又除為禮部尚書又固辭上嘉奬
連稱君子數諭之曰卿即老不欲仕有子令帶刀侍
衞亦叩首以子幼辭洪武甲子年七十二卒董倫誌
其墓
石首劉永清永樂辛丑進士庶吉士授檢討修五經四
書成陞侍講正統初陞廣東左布政陳莊靖文自及
[011-8a]
第以侍講陞雲南右布政
宋太祖北征因河東諜者語劉承鈞曰君家與周世讎
宜其不屈今我與爾無間何為重困此一方之民承
鈞復命曰河東土地甲兵不足以當中國之什一然
承鈞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
自漢魏以來詞命簡潔未有其比
儀銘郕府長史在景皇監國時忠智可觀即文簡公智
之季子父子可謂克肖者矣
[011-8b]
陳束字約之以翰林編修出官二司今以叅議捧表入
京過余問近世詩體予未及答明日以所作髙子業
集序為贄其持論甚當但詩貴性情要從胷次中流
出近時李獻吉何仲黙最工姑自其近體論之似落
人格套雖謂之擬作亦可也楊載有云詩當取裁漢
魏而音節以唐為宗殆名言也
己亥八月當六年考察予循例自陳俟命閒居少宰張
先生甬川以革朝遺忠録見貽題其㨔曰及謝客時
[011-9a]
一覽予閉闗讀之義例蕪雜似是藁草前有三序文
不知誰所為觀其引用亦近日之作也予嘗有意整
齊其事在國子時嘗作編年未就今日就衰退恐無
成矣
國初書法以詹孟舉希原為第一奕棊以江隂相子先
為國手奉化胡廷鉉與孟舉同書千文太祖以廷鉉
書法過孟舉令書皇陵碑鄞人樓得達亦累勝子先
得賜冠帶都南濠亦記一僧屢勝子先云
[011-9b]
儼山外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