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o0023 評鑑闡要-清-高宗弘曆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評鑑闡要卷三
 後漢
 順帝
  孫程等以罪遣就國周舉謂不宜忘其援立大德目
周舉説朱倀以功臣大德不可忘者實椓人也則時稱
舉為忠鯁者亦可見矣
  大將軍梁商卒綱
[003-1b]
梁商甫歿冀與不疑代起此即王鳳覆轍東漢之不為
梁氏竊者幾希即藉宦者誅冀實捄火抱薪之為非曲
突徙薪之計也
  嗇夫孫性私賦民錢市衣進父後自首待罪吳祐
   謂觀過知仁還以衣遺其父注
掾私賦民錢市衣進父因父言而自首其事即實原其
情宥其罪可耳仍以衣遺之民則何辜事出好名不可
為訓
[003-2a]
  种暠手劍當車目
中常侍承帝命召太子恒事也种暠即有所疑隨去可
也而乃手劍當車是儼然以父子為敵國無諾不俟之
謂何史家方譽以為臨事不惑可謂無識矣
 桓帝
  亷縣雨肉綱
當時亂政自足以召天變然雨肉之事則失於竒怪觀
續漢志引羊禍由於枉誅李固杜喬云云可知
[003-2b]
  馬融除南郡太守謁梁不疑梁冀詗知之諷有司
   劾融貪濁注
不疑本與冀為昆弟曾斥張陵之劾冀而史家又謂其
好經書不與冀和是自相矛盾矣且李固下獄乃馬融
所草其倚冀為自固之計者巧矣豈有小忤冀意即不
免竄謫者當時記載實不得謂之皆信也
  陳蕃奏賞濫寵多以致水旱帝頗采其言目
采女數千所出僅止五百左右無功降封侯為鄉侯如
[003-3a]
此調停所謂月攘一雞之類觀水旱十傷五六不聞一
議賑貸其義自見
  度尚討桂陽賊士卒以多獲珍寶莫有鬬志尚詭
   使出獵密焚其營以激厲士卒遂大破諸賊目
度尚焚營雖以術御士出於無可如何然較項羽窘迫
沉船頗為勝之
 靈帝
  封陳蕃為髙陽鄉侯不受綱
[003-3b]
世皆以蕃武並稱然武貪援立功即受侯封蕃有舊勛
卒辭上賞所見相去甚逺然蕃因武雜考鄭颯雖有此
曹子何復考為之語終乃以武坐失事機並嬰禍敗不
得辭寡斷之譏矣
  張儉望門投止注
張儉亡命跡類岑晊故馥之責儉與賈彪之拒晊所見
頗正夫平時既以名士自處罪不逃刑之義尚不能守
其名又何足稱卒致望門投止連染無辜不亦鄙哉
[003-4a]
  黨錮之禍惟申屠蟠獨免目
申屠蟠未入仕本可以囊括自全獨惜陳蕃李膺等號
為賢者既得時居位足弭小人之變所處非申屠蟠比
乃亦囿於清流虚聲率以拘牽坐失事機難辭責賢之
備不可徒諉之運會使然也
  趙苞母為鮮卑所刧質苞出戰破賊目
程子論趙苞而及徐庶不知庶在當陽與昭烈君臣之
分未定尚可言去使庶處苞位亦將捨郡全母乎至方
[003-4b]
孝孺所言更非正論彼既挾其母以要之欲求兩全勢
必兩失首䑕兩端者率用藉口為苞計者設計全城可
也進戰則太速矣然終以死報母則其節有可憐憫而
不可竟以不知義罪之矣
  段熲以阿附王甫自殺目
段熲平定兩羌漢末將材所謂錚錚佼佼者乃亦阿附
閹豎晚節不終雖時勢所為然究失卓志矣
  帝寵張讓趙忠等目
[003-5a]
呼常侍為公母千古竒事如此而不亡國者未之有也
  王允得張讓賓客書與黄巾交通帝責怒讓竟不
   能罪讓以事中允目
黄巾約封諝等為内應其言猶出於張角弟子至王允
奏上張讓與黄巾交通之書雖中主亦當立置於法乃
反信讒罪允是真亡國之君胡寅以中人以下目之猶
為失寛
  冀州刺史王芬自殺綱
[003-5b]
王芬謀誅宦官可也至謀廢帝是直叛自殺乃自取之
無足惜也
 獻帝
  蔡邕議省和安順桓四帝廟號目
子孫議祖父臣議君此何政耶且當時所當急者不在
此也邕汲汲請去已上廟號特媚董卓之為耳所謂逸
才多識適足濟其邪故孔子訓子夏曰毋為小人儒
  孫堅破董卓卓欲與和親堅拒之目
[003-6a]
堅之拒卓詞嚴義正至操責諸將進滎陽未免言大意
誇其實别有所圖也故操敗而堅勝
  朱儁就李傕之徴謂欲乗傕等之間以濟大事注
儁與皇甫嵩同著威名乃俱就逆賊之徴而儁較嵩尤
陋觀其對諸將方謂庸兒小豎變難可乗乃反為刧質
大言不慙莫甚於此
  劉虞討公孫瓚不克見殺綱
虞號為寛厚而軍無部伍其惜民廬舍戒無傷餘人皆
[003-6b]
適足自貽伊戚宋襄建文胥用是致亂者然史稱瓚居
薊南小城與虞相去不逺又何至興十萬之師乎記載
失實比比然矣
  袁紹圍臧洪使陳琳招之不從城陷洪被殺目
洪守東郡事跡極類唐張廵其答陳琳云云義正而辭
嚴慷慨有烈士風終能死不失節可謂言行相顧之士

  曹操殺董承綱
[003-7a]
董承智不及王允而欲效圖卓之舉非獨自殺其身適
足以危其主所謂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然操之得入
本由董承與名正討賊者不可同日語矣
  田豐説袁紹乗虚迭出以困曹操注
田豐乗虚迭出之謀與晉荀罃三駕敝楚之術同罃計
行而晉霸豐不用而紹亡明人所見畧同成事在乎審
勢信矣
  袁紹殺田豐注
[003-7b]
既知不用人之言而致敗乃以見笑殺之如此矜忌其
得善終幸矣尚冀子能克家哉
  曹操責孫權任子周瑜定議勿遣目
瑜不獨持論儁爽規畧實中事理使瑜不死東吳必無
稱臣質子之事孫權其亦中材耳
  曹操追攻袁尚袁譚至鄴郭嘉請緩之以待變目
急則相保緩則相爭郭嘉之論與卞莊事同然譚尚之
相殘乃踵武紹術之操戈天道好還信哉
[003-8a]
  曹操攻鄴袁尚使李孚入城注
李孚出入嚴圍固自狡獪操付之一笑所謂因計用計
也以此為操軍紀之疎其見淺矣
  烏桓欲助袁尚復故地曹操以田疇為鄉導撃破
   烏桓熙尚皆被殺目
田疇不賣盧龍世所稱髙蹈者然因欲報公孫瓚而引
道以殱熙尚隱遯忠厚之士或不出此矣
  魏崔琰毛玠並典選舉目
[003-8b]
六計弊吏以亷為本輿服不過度似已然亦不過從儉
一端尚不足語正本清源至垢面羸衣飾偽尤甚其選
舉又曷足憑耶
  龎統勸劉備取益州備言我毎與操反事乃可成
   目
凡事與操相反雖為矯枉之計亦屬沽名之舉龎統之
言自是達識彼拘文牽義坐失事機者罕不為子莫執
中之流
[003-9a]
  曹操攻孫權權呼劉備自救備請劉璋益兵目
東吳兵勢方張且有魯肅吕䝉等為之經畧操至濡須
何至呼備自救此盖備藉口請劉璋益兵之詞劉璋無
能爾時若聽龎統上計成都可立得然備雖稱英雄亦
實内怯宜其聽中計耳
  劉備孫權分荆州綱
荆州東南門户吳蜀勢所必爭然兩雄相扼而操挾天
子以令諸侯遂晏然得移漢祚權固無足論自私之罪
[003-9b]
備不能辭
  丞相冀州牧魏王曹操卒綱
綱目於大臣之賢者其卒具書官爵今以此例書操非
予之也正以著其為漢賊也觀其天命在吾云云可見
其心跡矣劉友益謂幸其死故然迂甚
 蜀漢
 昭烈帝
  魏主丕與吳中大夫趙咨問答注
[003-10a]
如此等問答或出於使者自記以見己長未可盡信且
以曹丕求珍責任子不明時勢之人安能有屢更其端
之問如出一手之文乎迂儒昧此不知遂至决裂好名
之舉紛如
  魏楊彪自以漢室三公辭魏太尉之命及是為光
   禄大夫目
楊彪以漢三公不受魏爵託於大義自持則何不罵賊
而死乎觀其於光禄大夫之拜賜几杖施行馬恬不知
[003-10b]
恥辭十萬而受萬尚得謂無虧全節耶既貪生復好名
千秋以下正論難逃終於進退無據而已
  魏主以吳不遣任子怒欲伐之劉曄言不可倉卒
   目
劉曄所諌數語切中事機然應於遣使之先則更善矣
  諸葛亮常自校簿書主簿楊顒諫注
楊顒之言似是而非盖時當主少國疑之日非亮躬親
整頓國事何頼觀其發教所稱集思廣益云云足見其
[003-11a]
忠赤矣不知此又何足與言鞠躬盡瘁之義
 帝禪
  諸葛亮生致孟獲七縱七擒目
七縱七擒為記載所艷稱無識已甚盖蠻夷固當使之
心服然以縛渠屢遣直同兒戲一再為甚又可七乎即
云几上之肉不足慮而脱韝試鷹發柙嘗虎終非善䇿
且彼時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豈宜屢縱屢擒耽
延時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003-11b]
  吳主與太子親受田目
楊顒對諸葛亮之言正當於此用之為人君而親受田
是何政體宜其忽爾稱帝忽爾降魏忽爾伐蜀忽爾行
成總無定見也
  李平以罪免官諸葛亮與蒋琬書言平腹中有鱗
   甲不圖復有蘇張之事注
李平曾受詔輔遺而督糧不繼更設計傾亮視國事如
秦越罪之宜耳但腹中鱗甲不圖蘇張云云語渉詼謔
[003-12a]
賢如孔明尚有此語可知其時人心風俗也
  魏主叡將伐蜀劉曄入贊議出則言不可伐及為
   楊暨所援反以不密責叡又向暨以大魚喻人
   主注
釣中大魚制而後牽此何等語其罪浮於面從後言者
逺甚入而責叡不密出而責暨云云憸邪變詐一至是
哉然叡必待屢而後疏之其亦愚之甚矣
  魏制三祖之廟目
[003-12b]
曹叡方在而先定廟號可笑無過此者
  魏司隸崔林引周官考課注
三載考績唐虞所不廢然堯舜之量材授職固不例此
觀於吁咈汝作之文可見此其義司馬光識之然引而
未發故並録其語
  遣費禕救漢中來敏詣禕别求共圍棊以試禕注
曹爽興師不以正且失地勢故禕得用逸待勞耳若以
從容圍棊為足能辦賊器量較謝安矯情鎮物猶為不
[003-13a]
及矣
  費禕為尚書令常以朝晡聽事而不廢接納飲博
   注
子賤鳴琴而單父治巫馬期日夜不處而單父亦治此
乆為記載家蹈襲套語禕雖才優於允其不逮諸葛甚
明諸葛猶孜孜奉國食少事繁而禕乃欲以清浄名髙
豈可為法
  費禕汎愛不疑待新附太過郭循刺禕殺之目
[003-13b]
光武推心置腹何嘗不信任新附或且因以建功要之
駕馭有道耳禕之於郭循平日既非深知且為將而沉
湎於酒以致遭患其失在禕更非岑來可比
  姜維每欲大舉費禕常裁制不從與兵不過萬人
   目
禕之言似是而非試思後主昏庸信任奸宦安能保國
治民若姜維雖近冒昧然其志固在乗機恢復也少與
之兵是自敗國事安得謂忠庸腐者流但言息兵則撫
[003-14a]
掌大悦宜其以禕為是耳
  吳主亮謀誅孫綝戒衛將軍全尚勿洩尚妻為綝
   姊以告綝綝遂廢主殺尚目
不密害成亮之所以囑紀也然終以婦人漏泄不密孰
甚於此䑕矢燭奸則所謂小事不糊塗耳
  鄧艾至成都帝出降皇子北地王諶死之綱
北地王慷慨損軀凛凛有生氣劉禪犂牛固不足論姜
維以下諸將士平日咸以恢復自命乃俱聞風而靡無
[003-14b]
復具人心者不啻譙周鬻國罪不容誅矣
  晉太保王祥卒綱
王祥以孝行稱乃為魏太尉而復仕典午求忠臣於孝
子之門之謂何
  羊祜歸自江陵務修德信以懷吳人注
羊祜刈榖償絹送還獵獸特用是愚弄邊界之人豈真
所云修德信者甚至遺酒饋藥使命頻通不惟身犯外
交直廢棄軍律矣論者率以此事為賢故不可以不辨
[003-15a]
  機雲皆善屬文目
善屬文而無臨敵材乃命分將父兵國之不恤又豈所
以恤抗乎代斵傷手莫甚於此
 晉
 武帝
  吳人以鐵鎖横江注
孫皓衆畔親離王濬有進無退勝敗之勢固已昭然鐵
鎖鐵錐安能為守樓船直下摧枯拉朽不待燭照數計
[003-15b]
矣然所云大炬燒鎖未免近誣江水之中炬如何燃故
讀書貴在逹理
  陶濬請乗大船以戰注
舟師之利全在運轉迅㨗陶濬稱大船可克敵是所謂
恃衆勝寡怯懦之流耳
  帝臨軒引見孫皓皓以南方亦設此座待陛下為
   對目
孫皓愚闇數語差强人意然以面縛受封之人懼罪不
[003-16a]
暇直云亦設此座相待是自取禍皓至此時能為此
語必其不降死社稷矣此語恐非當時實録
  胡質以絹賜子威威問於何得絹注
胡質父子清白自守尚矣然以子而問父絹所從來以之
資談柄可耳正史風化所關不應有此
  詔罷州郡兵綱
吳地甫平反側未靖北境又多寇警豈得髙語銷兵此
武帝志滿淫荒之漸杜預講武屯田申眀戍守可謂識
[003-16b]
時務
  賈充死綱
綱目以揚雄仕莽嘗書死以斥之若賈充之唱令成濟
顯行弑逆罪惡更非雄可比當時陳泰欲斬之以謝天
下即充臨死亦深以謚傳為憂乃竟與後負恩輸國之
褚淵贊逆衊君之沈約均予書卒南董遺直安在即書
法劉友益所云書揚雄死所以賊之書胡僧不空死所
以夷之其説尤為繆戾審如是則孟子所謂舜東夷之
[003-17a]
人文王西夷之人又當何如兹特申明義例舉凡姦賊
不臣如充與淵約比者悉以書死正書卒之誤庶萬古
臣子大防不致陵夷澌滅用發凡以示館臣而并著其
説於此
  帝出齊王攸都督青州諸軍事王濟甄德使其妻
   公主請留目
齊王固賢然舉國稱之至令公主苦留是何政體晉武
之出攸亦衆人有以激之耳
[003-17b]
 惠帝
  賈后淫虐裴頠賈模議廢之張華言卿於中宫皆
   親戚吾曹惟優游卒嵗目
張華優㳺卒嵗之語一生學問掃地倫秀之禍乃自取

  張華少子韙因星變勸華遜位目
明足以察豐城劍氣而天變昭彰為有目共見華坐昧
先幾以及於禍死當愧其少子然此時即去亦豈能終
[003-18a]
免哉
  東海王越傳檄討張方綱
八王背亂相踵至越庸劣更甚禍延藩服愈趨愈下責
有攸歸胡寅所云東海差勝不過許其朝士多赴為留
心延納耳非正論也
  以庾敳為軍諮祭酒目
時務方殷雖真材猶恐不給乃以名重用縱酒放誕之
人安能有濟
[003-18b]
 懐帝
  漢太保劉殷死綱
劉殷以晉臣仕漢大節掃地史稱其不失令名奚稱定
論至七子各興一業六女寵冠後宫以此為善保富貴
豈葩經明哲之義長樂老伎倆實殷有以啟之
 愍帝
  漢趙染悔不用魯徽言經出致敗歸先殺徽目
趙染之殺魯徽與袁紹之殺田豐愚忌如出一轍欲不
[003-19a]
敗亡得乎
  丞相睿出師以漕運稽期斬都運令史淳于伯目
丞相方出師露次而令史漕運稽期斬之未為失刑劉
隗上言王導引咎皆不免過當至刀血逆流柱末尤屬
不經晉書記載失實往徃如此然元帝實非有心復仇
者雖有所為不能欺後世
 元帝
  羣臣勸進王不許周嵩上疏謂宜先雪大恥由是
[003-19b]
   忤㫖注
周嵩以忤㫖出牧則所謂不許固辭者皆偽耳
  南陽王保體肥注
保縱肥大豈能重八百斤其説荒誕不近理盖防風專
車僑如九畝不經好竒自古已然矣
  劉𢎞以妖術惑衆與涼州刺史張實帳下閻涉結
   謀遂殺實目
蘇軾謂大亂起於小奸千古篤論實於左道惑衆者流
[003-20a]
不能早除至左右皆為其黨始欲捕治自貽噬臍之禍
夫復誰尤
  帝畏惡王敦因裁抑王氏權王導亦漸見疎外目
導果竭忠晉室敦其從弟也反跡寧當不知何不聞正
言開譬折其逆謀論者尚以疎導為帝咎時事可知矣
  王敦反帝令劉隗等避禍百官詣敦戴淵對以體
   誠者謂之忠周顗則以王旅奔敗引咎目
元帝勸隗等避禍其庸愞固不足言而隗等竟自奔避
[003-20b]
是尚有人心乎戴淵數語所謂亷恥䘮盡終亦無救於
死獨周顗侃侃正論足令隗等褫魄
  王導悔殺周顗注
始以不救而恨繼知申救而悔王導肝膈無非曲為身
謀而其時逆敦向闕竟靦顔俯仰且王彬尚持正論而
導竟無一言是導縱未必欲藉敦危晉而因敦以除周
戴劉刁諸人本懐大畧可覩且觀其後與王含書尤不
辯自明矣庾亮大奸之目故非刻論史官乃稱其任真
[003-21a]
推分猶得謂直筆耶
 明帝
  王敦與王導書目
敦病中猶與導書是導始終未嘗絶敦即其進督諸軍
率子弟發哀亦料敦必不起方敢為是以自託大義滅
親之為耳
  王敦斬郭璞注
璞占筮之驗古今以為美談然易主福善禍淫趨吉避
[003-21b]
凶璞既精於易學何至居敦側而輕蹈危機顯其術數
盖兩失之矣
  詔王敦綱紀除名温嶠疏言宜施寛貸注
王敦非病死晉室未知如何導亦惟委蛇其間耳且敦
既為大逆惡黨僅予除名猶為失寛而更欲貸之乎温
嶠所議特為導周旋而晉政不綱於是益無可為己
 成帝
  蘇峻兵入臺城宫府掠奪一空以王導為有德望
[003-22a]
   使仍任本官目
禇翜正色呵止峻兵即不敢上殿宫門茍設禁衛何致
任其掠奪縱横且峻素重導導應示以大義直斥其罪
乃坐視狂悖甚至聽其除拜恬不為怪導之罪尚可逭

  温嶠與陶侃討蘇峻嶠貸糧於侃侃欲西歸嶠以
   大義止之目
爾時若無温嶠陶侃必西歸忠臣當如是乎則平日所
[003-22b]
為恭勤幹事概不足稱矣
  陶侃卒綱
侃治績頗有可稱然心不純正於蘇峻之亂見之所謂
鐵中錚錚者耳
  時論以王導帝之師傅百僚宜為降禮顔含言禮
   無偏敬目
爾時相尚清談都無實行惟顔含内外如一卓自樹立
勝於時輩逺矣
[003-23a]
  蜀處士龔壯欲報父叔仇乃説李夀殺蜀主期注
既為處士復仇宜也而權譎誘人為逆以報己恨失正
道矣
 穆帝
  劉惔䇿桓温必克蜀注
惔䇿桓温克蜀决之於博更慮其將來跋扈信如左劵
可謂有卓識
  桓温既平蜀朝廷憚之㑹稽王昱引殷浩以抗温
[003-23b]
   目
殷浩徒以盛名未見實際即引以抗温釀成疑貳是激
之變也羲之協和之説亦不過調停一時之見非見機
明决之論盖當時人心國政已不可救藥徒以清談欲
濟世弊所為抱薪救火而已
  征討都督褚裒帥師伐趙綱
褚裒拜疏北伐事雖無成然尚有丈夫氣蔡謨謂當度
德量力豈以中原為不應復乎事前無所建白退有後
[003-24a]
言而史氏方以憂國許之無識甚矣
  謝萬出鎮遇諸將多矜傲兄謝安慮其不免自隊
   帥以下無不厚相親託注
荒誕如謝萬豈堪元戎之任安尚稱明逹者乃欲以世
俗周旋思濟其失亦可鄙笑
 哀帝
  王述每受職不讓及為尚書令子坦之以為請述
   言何讓汝定不及我目
[003-24b]
子請父讓父謂定不及是何世道人心吁可詫哉
 帝奕
  王猛伐燕請慕容垂子令為鄉導又詐以垂語紿
   令令奔燕垂亦懼出走復為追騎所獲目
猛設計紿令陷垂非正道也堅待之如舊不失大度然
豈不知猛之設計邪抑知而故委曲了事邪
 孝武帝
  秦苻陽王皮周虓謀反事覺皆赦不誅目
[003-25a]
周虓既稱世荷晉恩則不宜受秦爵既受爵復屢叛直
貪生之亂臣耳苻陽王皮均為叛逆此而不誅何以立
紀綱此特苻堅自欲博寛名而失正義矣
  謝安出遊山墅注
謝安賭墅羣詡為運籌帷幄不動聲色然八公之勝非
朱序自敗乃公事則晉軍幾至不振又何成算之可稱
讀書而不具卓識隨人是非者多矣
  謝石謝元等大破秦兵於肥水綱
[003-25b]
觀謝石謝元憚不敢進之状則桓冲之言不為無見幸
而朱序私通軍情苻堅驕傲自滿苻融未諳軍機臨陣
自退以致晉軍乗勢得勝耳不然石元將蹈僨轅之譏
又何偉績之能建哉尹起莘所謂天幸非刻論也
  太子徳宗即位綱
德宗㓜而不慧至不辨饑飽寒暑豈尚可授以主鬯晉
惠取鑒不逺故狃於立長立嫡而昧於為天下得人者
直庸主耳其罪與己身失天下同
[003-26a]
 安帝
  王恭以反誅臨刑猶謂欲令後世知恭注
恭初以疾惡威脅朝廷已如奪蹊田之牛身陷不義至
國寳等既誅自謂威無不行動輒舉兵向闕小人無忌
憚孰甚於此而以欲忠社稷自解其誰欺百世之下知
有王恭亦所謂遺臭萬年耳
  孫恩寇㑹稽王凝之世奉天師道不為設備城陷
   凝之被殺注
[003-26b]
奸民左道惑衆在政治清明之時不過為射利之媒其
技易窮亦易敗露若亂世則直用號召倡亂矣守官者
轉去武備而信妖邪自貽伊戚其愚固不足惜然以羲
之而有是子又世奉邪道豈非清談髙尚害人之深哉
  劉牢之討孫恩使劉裕覘賊裕墜岸復登獨驅數
   千人㑹官軍擊賊大破之目
裕瀕危奮勇隻身追賊多所殺傷益以敬宣之兵何難
殄滅乃官軍競取寳物子女致蛾賊乘間逺颺敬宣馭
[003-27a]
下無紀固無可辭咎然所云以一人驅數千亦失之誇

  王謐親解帝璽綬授桓元元敗劉裕以謐舊恩特
   保全之注
謐罪萬無可貸裕乃以舊恩保全之是當其討逆時逆
萌己見篡竊之奸㝷至而迭興雖有智者亦將無如之
何而况爾時君庸而臣奸哉
  燕王熙遊白鹿山綱
[003-27b]
熙事有無固不足論然據史家所稱白鹿山其地並非
荒漠絶逺何至為虎狼所害及凍死五千餘人盖記載
者意在己甚其辭豈暇復揆事理子輿氏所以有不如
無書之歎
  劉裕遣使求和於秦得南鄉等十二郡綱
裕甫匡復晉室即欲為國家索地於秦亦當請於朝命
何得擅自遣使盖其時上下陵替君若綴旒故雖逆謀
未形而無君之心已顯露若此
[003-28a]
  劉裕殺東陽太守殷仲文綱
仲文晉室舊臣首勸桓元受禪繼復諂事劉裕䘮心無
恥莫此為甚當時所云才望盖可知矣
  魏故事立嗣先殺其母目
漢武懲吕后而殺鉤弋已屬過舉元魏乃竟以為故事
且如珪孤弱時使非其母賀氏輾轉奔託幾何不為實
君劉顯等所害不是思而立此滅倫之法不特因噎廢
食實非人世所宜有之事耳
[003-28b]
  杜慧度與盧循合戰擲雉尾炬焚賊艦目
雉尾炬即今火箭之屬蓋縛爆竹草束於箭燃火信射
去中物即火起耳胡三省注辭費而義昧且雉尾亦斷
不能如孔雀之散開也
  劉裕遣朱齡石伐蜀付書署封至白帝乃開目
千里襲人機事不密敵人早為之備緘書别函至期開
視可謂有卓識
  熒惑不見綱
[003-29a]
緯星伏逆遲速推步原即可得崔浩襲左氏神降之夸
辭傅㑹占騐實好竒之過適足為有識者所鄙耳
 
 
 
 
 
 
[003-29b]
 
 
 
 
 
 
 
評鑑闡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