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n0042 金石文考略-清-李光暎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金石文攷畧卷九
             嘉興李光暎撰
明堂令于大猷碑
 此碑僅存強半書法全出登善峻拔遒健可為傳神
 而書者名氏遂不可求惜哉按大猷志寧之孫立政
 之子志寧之𤣥孫顯於肅代朝傳云休烈父黙成沛
 縣令早卒合之正為四世但不知黙成者是大猷子
[009-1b]
 否趙明誠有黙成碑今不可得見矣石墨鐫華/
 今在三原縣碑云聖厯三年歳次庚子十一月十二
 日合葬於雍州三原縣萬夀鄉之先塋而碑非此時
 立也盖後續為之故其書並不用武后所製字金石/
 文字記/
興聖寺尼法澄碑
 行書 開元十七年 今在西安馬頭空金石文字/記
元氏令龎履温碑
[009-2a]
 八分書 邵混之撰 蔡有鄰書 開元二十四年
  今在元氏縣西寺内
 碑隂有宋熈寧九年孟士龍遷碑記滎陽鄭陶撰金/
 石文字記/
淄川公李孝同碑
 孝同者淮安靖王神通之子史但附名神通傳末碑
 亦磨泐可讀者才半中有云太宗為秦公孝同𨽻焉
 承間啟王曰秦公瞻視非常功業又大雖非儲貳必
[009-2b]
 膺寳厯靖王心然之云云此亦可見矣撰文姓氏已
 不可求書者據趙明誠為諸葛思禎今亦磨蝕但其
 筆法虬健波拂處大類褚河南可寶也石墨鐫華/
大照禪師碑
 行書 李邕撰并書 天寶元年
 大照名普寂大通秀之嗣去逹摩七世是名北宗門
 庭甚盛所謂兩京法主三帝門師者也碑當在嵩岳
 寺今不存拓本乃翻刻者不逮雲麾岳麓亞於娑羅
[009-3a]
 耳金石文字記補遺/
 杜子美稱李北海碑版照四裔余行游天下見東林
 岳麓諸碑皆宋以後重刻耳大照禪師碑乃唐時硬
 黄雙鈎神采煥發結構古雅宋時尚不聞其名况見
 其跡乎余最嗜李書晚獲覯此遂摹勒上石以公同
 好雖謂之唐搨可也容臺續集/
 金陵俞仲茅先生藏李泰和大照禪師碑二千餘字
 硬黄紙筆法精整清栗有歐虞風味視他書欹側踈
[009-3b]
 豪者大不同先生云此書自唐以来即為髙麗所藏
 以故絶無宣和政和等璽羣玉秋壑等印與蘇米等
 跋神廟末年一弁得之平壤將獻之幕府媒進余策
 遼事之必敗戒其母遽往已而果然此卷遂留余處
 稍酬之金帛不能滿其意也而終無肯昂直應者故
 尚為余物耳世傳北海石本娑羅雲麾率以宕逸取
 竒與此絶不類乃知古人勝處初不可以一途取如
 菩薩神變散入諸趣在具眼者熟叅之蕭然有得也
[009-4a]
 六硯齋二筆/
延陵季子廟記
 蕭定撰 張從申書 大厯十四年
 丹陽城西南六十里有延陵鎮去鎮九里為呉季子
 廟有孔子十字篆碑及潤州刺史蕭定修廟記大理
 司直呉郡張從申書并識重刋篆碑歳月二碑盖同
 時立也歐陽公不喜從申書僅録其三碑今存者獨
 此耳昔人評張書頡頑李北海今觀遺刻挺勁有餘
[009-4b]
 而乏雋逸之氣恐未堪肩随也金石文字記補遺/
嵩山少林寺碑
 裴漼撰并書 開元十六年
 唐嵩岳少林寺碑吏部尚書裴漼撰并書少林寺在
 河南登封縣少室山麓去嵩岳二十里嵩岳一稱太
 室故有少室而此寺曰嵩岳者統於尊也余正徳癸
 酉常游嵩岳訪少室留宿寺中見殿後有立雪堂相
 傳達摩之徒慧可欲嗣其法雪深至腰不知即其處
[009-5a]
 寺右上山三里有達摩洞洞有石達摩面之九年形
 宛然石上其事甚異達摩為釋氏西来初祖可稱二
 祖碑雖及其人而二事皆不之載寺復有太宗與僧
 教書石刻盖太宗為秦王時寺之僧禽王世充以獻
 故太宗賜書褒美而碑云僧執世充姪仁則以歸與
 教書不同余故書之以見古人之文不無缺誤如此
 然非余之親厯則亦莫能知也金薤琳琅/
 裴懿公漼書少林寺碑開元十六年建又在嵩山而
[009-5b]
 金石録不載何也裴少時負文筆號霹靂手而雅不
 以八法名此碑辭至㳫拖不可讀而書頗秀勁多媚
 態得非時代為之耶傳不載階封此書銀青光禄大
 夫正平縣子亦可補傳之闕弇州山人稿/
 碑首太宗皇帝御書七大字分書出開元帝中刻太
 宗征王世充時移寺主并軍民檄所謂御書即此也
 但其中止世民二字以渴筆草書填之餘皆正書不
 類文皇而開元帝以為御書賜額何也下方則裴懿
[009-6a]
 公漼撰述寺之始末并書漼負文筆號霹靂手不以
 書名而此文殊不及書書法秀勁其得意處漸升伯
 施之堂矣石墨鐫華/
 唐碑遇帝號必空三字此碑所記宇文周事有明皇
 帝皇上空三字有隋髙祖祖上空三字而前有周武
 帝却不空盖緇流不通古今者之所為也
 碑内王字俱鐫去按金史海陵正隆二年二月癸卯
 改定親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告身公
[009-6b]
 私文書但有王爵字者皆立限毁抹雖墳墓碑誌並
 發而毁之則知前代封爵之碑有王字者多毁仆於
 此時而此碑以梵力獨存乃其間王宫夏王王言育
 王等字亦從而鐫去矣完顔之不通文義而肆為無
 道可勝歎哉二條金石文字記/
贈池州刺史馮公碑
 八分書 崔尚撰 郭謙光書 開元十一年 今
 在咸陽縣其文曰公諱仁□字太𤣥長樂人馮文王
[009-7a]
 之𦙍也仁下闕一字金石文字記/
 此當是道士馮道力父名仁□字太𤣥道力與劉承
 祖占𤣥宗當受命潜布欵誠開元中拜道力銀青光
 禄大夫冀國公而又拜其父朝散大夫使持節池州
 諸軍事池州刺史也開元十一年五月卒十一月壬
 申葬咸陽北原建碑今在長陵西碑云意得𤣥珠謀
 叅黄石同心戴舜以為天子盖指𤣥宗受命事也書
 者為國子監丞郭謙光謙光又嘗書韋維碑見鄭樵
[009-7b]
 金石畧朱長文古碑攷則其書亦小有聲者此碑分
 𨽻自是名家惜剥蝕不可&KR1213石墨鐫華/
 右碑在縣東四十里漢長陵西下里許野中字八分
 書剥落過半存者儘有可玩近下半入土中北望平
 衍莫識墓之所在拂拭苔蘚辨别形似讀之如右郭
 監丞當時名筆又分書唐太子右庶子韋維碑古碑
 攷載在京兆向未搜得見是碑亦差慰想並記金石/
 遺文/
[009-8a]
碧落碑
 篆書
 韓王元嘉四男為母房太妃立碑云有唐五十三祀
 龍集敦牂則咸亨元年也唐書言垂拱中元嘉徙/絳州刺史與此不合
 今在絳州有咸通十一年鄭承規釋文但篆文難通
 者頗多而翻刻復多舛誤如淮舘儀僊釋僊為山貪
 逮餘漏釋逮為建注儀鄰以同煥釋同為洞直書心
 事釋書為言敂心感慕釋敂為叨並誤
[009-8b]
 敂古叩字出周禮宋謝靈運山居賦卷敂舷之逸曲
 感江南之哀歎用此字此碑用粤若稽古作乩託字
 作侂宋韓侂胄字本此三條金石文字記/
 右碧落碑在絳州龍興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
 故世傳為碧落碑據李璿之以為陳惟玉書李漢以
 為黄公譔書莫知孰是洛中紀異云碑文成而未刻
 有二道士請刻之閉户三日不聞人聲人怪而破户
 有二白鴿飛去而篆刻宛然此説尤怪世多不信也
[009-9a]
 碑文言有唐五十三祀龍集敦牂乃髙宗總章三年
 歳在庚午也又云哀子李訓誼譔諶為妣妃造石像
 按唐書韓王元嘉有子訓誼譔而無諶又有幼子訥
 元嘉以則天垂拱四年見殺在總章三年後十八年
 有子訥不足怪而不應無諶盖史官之缺也集古録/
 碧落篆李肇得觀中石記為陳惟玉書字奇古行筆
 精絶不類世篆學而惟玉於唐無書名於世不應一
 碑便能到古人絶處李陽氷於書未嘗許人至愛其
[009-9b]
 書寢卧於下數日不能去段成式謂碑有碧落字故
 以名之李肇謂碑在碧落觀故名李漢謂終於碧落
 字而得名余至絳州龍興宫考其記知舊為碧落觀
 又篆文若未畢者終非碧落字則肇説是也其云有
 唐五十三禩龍集敦牂永叔謂髙宗總章三歳以唐
 厯攷之實咸亨元年總章者誤也
 絳州碧落篆刻天尊背州將不欲以搥擊石像迺摹
 别石因封其舊石像今世所得皆摹本也雖横直圜
[009-10a]
 方典型有稽然遁其神者衆矣段成式言樊宗師作
 誌令陳惟玉立太行山上此言險怪難知豈嘗求得
 其當而妄戲哉世言字不攷古甚則以&KR2958為鄰今於
 古文鄰字正如此便知後世不識古字而妄議者可
 以歎也二條廣川書跋/
 右唐碧落碑大篆書其詞則唐宗室黄公譔所述或
 云陳惟玉書或云譔自書皆莫可知李肇及李漢並
 言李陽氷見此碑裴回數日不去又言陽氷自恨其
[009-10b]
 不如以槌擊之今缺處是也此説恐不然陽氷嘗自
 述其書以謂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於他人書盖未嘗
 有所推許唐人以大篆當時罕見故妄有稱說耳其
 實筆法不及陽氷遠甚也金石録/
 段成式謂此碑有碧落字故以名李肇謂此碧落觀
 也故名李漢謂終於碧落字而名歐陽公謂其宫有
 碧落尊像文刻其背故名碧落碑董逌攷其地原名
 碧落觀改龍興宫以李肇説為是其書雜出頡籕鐘
[009-11a]
 鼎欵識或以為陳惟玉書或以為李譔李讙書皆不
 可辨洛中記異録又云刺史李諶為母房太妃追薦
 造像成有二道士来請書之閉户三日乃開化二白
 鴿飛去篆文宛然像背此説尤怪誕然李陽氷觀之
 七日而不忍去學之十二年而不成其妙如此豈易
 知哉又一説陽氷毁其佳者數字而去未知然否篆
 文原刻像背州將以不便摹&KR1213别刻置廟中今所傳
 皆模本也其文曰有唐五十三禩龍集敦牂歐公謂
[009-11b]
 為髙宗總章三年董逌謂為咸亨元年按總章三年
 三月始改咸亨耳
 釋文鄭承規書咸通中立書法方整甚有歐虞遺意
 二條石墨鐫華/
 絳州碧落碑唐髙宗咸亨元年庚午歳韓王元嘉之
 子訓等為其妣房氏造碧落天尊像於龍興宫而刻
 其文於背故以名碑然不知何人書據李旋之玉京
 宫記以為陳惟玉李漢黄公記以為李訓弟譔殆莫
[009-12a]
 能定而翠巖龔聖予則又以為宗室瓘豈或有所攷
 耶呉叡張天雨讀缺/為喧為曜者非當以釋文鄰字
 為是俞希盧辨叨作叩亦大家而釋文則又訛矣盖
 此雜出於鐘鼎篆籕諸文其亦戞戞乎難知哉從水
 從人説文中音乃厯反溺則音奴弔反釋文今借㲻
 為弱亦恐非本字之義而其他可疑者甚衆攷禮之
 冗未暇及之姑識其後俟博雅君子正焉宋鑾坡/
 碧落碑石本吾子行所藏自云手補首行五字及十
[009-12b]
 五葉一行之闕今觀補字非子行不能作也獨跋語
 謂以籕文歸小篆為妙絶恐未必然周伯琦疑其雜
 出諸體者得之盖其妙在筆不在體也此帖數傳至
 陳刑部明之予嘗見此刻乆不復識手臨二本輒為
 好事者取去數月後偶撿舊藏而得之則首行故在
 而其中乃缺三十餘字豈模搨先後互有異耶古刻
 寖不完此固可寳而子行之篆伯琦之隸與楊宗道
 之楷書宋潜溪之題跋皆不可得已明之其永寳之
[009-13a]
 懷麓堂集/
騎都尉薛良佐墖銘
 正書 再從兄鈞撰 弟良史書 天寳三載
 文言年止卄八卒於里第墖於終南山施陁林善知
 識之次此官而葬以僧者金石文字記/
中岳永泰寺碑
 行書 沙門靖彰撰 荀望書 天寳十一載 今
 在嵩山永泰寺金石文字記/
[009-13b]
任城縣橋亭記
 八分書 游芳撰 王子言書 開元二十六年
 今在濟寧州儒學泮池上金石文字記/
 書在唐𨽻中為古雅文極藻可誦蒼潤軒帖跋/
 右任城縣橋亭紀唐開元卄六年任城尉游芳撰王
 子言隸書雖出唐人古意蒼然後之人能若此者甚
 少吾家唐隸獨有紀信及此二碑耳東里續集/
景教流行中國碑
[009-14a]
 正書 僧景淨撰 吕秀巖書 建中二年太簇月
  今在西安府城外金勝寺金石文字記/
 景教流行中國碑書法秀逸遒勁唐石之最佳者余
 前此未見己亥之秋王文含自秦寄至未知碑在何
 地何以能完好如此銷夏記/
華嶽精亨碑
 此開元帝遣蘇頲禱雨華山有應而建碑也作者為
 主簿咸廙書者為御史劉升升見金石畧僅二碑而
[009-14b]
 遺此今觀其隸古遒逸有漢人遺意五代以降求此
 一批法不可得矣石墨鐫華/
 今在華隂縣西岳廟中其文即刻於後周天和二年
 頌碑之隂宣義郎行華州華隂縣主簿咸廙撰殿中
 侍御史劉升書銀青光禄大夫撿校華州刺史上柱
 國李休光題額碑之右傍有顔魯公大字題名乾元
 元年十月左傍有賈竦謁華岳廟詩元和元年十月
 作并書太和六年四月姪男宣義郎行華州叅軍琡
[009-15a]
 重修碑之下方亦有唐人題名此碑前後空處為宋
 人攙入題名甚多幸正文皆八分書題名或隸或行
 不相混耳廟中古碑嘉靖末地震多毁唐碑惟此與
 述聖頌二通僅存
 古碑隂多無刻字故後周之碑而唐人得以刻之觀
 此碑而周人之質樸唐人之謙約兩見之矣按此為
 華隂縣主簿咸廙而新唐書趙冬曦傳有大理評事
 咸廙業亦開元時人恐即是一人二條金石文字記/
[009-15b]
孔温裕修廟碑
 温裕孔子三十九代孫能以私俸奏請葺廟宜䝉嘉
 奬矣碑賈防纂文聊畧未稱書者無名氏而亦有顔
 清臣柳誠懸遺意不作惡扎石墨鐫華/
 此咸通中孔子三十九代孫温裕以魯國公鎮鄆曹
 濮所出私財修廟之記連原奏并勅共刻一石無書
 人姓名惟存纂人賈防字存歐虞遺法或纂人自書
 不可知夫防以鄉貢進士攝廵官乃其評湯武桓文
[009-16a]
 之徳之功而推重於孔子雖取論於已定之後然亦
 具有南宫适宰我之識焉此即不以石字見收亦可
 以孤行於後世况字又古雅可録固宜與孔廟共悠
 乆也况唐之崇聖温裕之尊祖均可傳之来斯為撮
 其文都俾有攷焉墨林快事/
遺教經
 右唐遺教經國初時人盛傳為王右軍書歐陽公識
 其非是余家藏金石刻二千卷獨此經最為舊物盖
[009-16b]
 先公為進士時所蓄耳金石録/
 歐陽永叔以為唐寫經手黄魯直謂此書在楷法中
 小不及樂毅論今世不知樂毅論已遭火而别本為
 薛崇徹所藏亡於五溪其搨本皆摹畫善者則亦與
 寫經手何異但此書疏肥令宻宻瘦令疏自得古人
 書意其為名軰所推良有以也嘗得佛戒經其碑乃
 比丘道秀書與此經一體率化衆縁共崇鐫刻則知
 為道秀所書道秀徳宗時人其書當建中三年壬戌
[009-17a]
 盖永叔魯直不見碑隂故所評如此廣川書跋/
太尉李光顔碑
 正書 李程纂 郭䖍書 開成五年 今在榆次
 縣金石文字記/
 光顔光進皆以功盖天下時人以大小大夫别之兄
 弟孝睦載於舊史而碑稱光顔平呉元濟師旋請於
 朝葬其兄則史傳所未及曝書亭集/
憫忠寺重藏舍利記
[009-17b]
 采師倫正書 㑹昌六年 今在京師憫忠寺此初
 復佛寺之文金石文字記/
 右采師倫書重藏舍利墖記在京師憫忠寺碑建自
 唐㑹昌六年文稱舍利舊藏智泉寺寺經始於元魏
 幽州刺史尉萇命故又號尉使君寺按北史萇命太
 安狄那人萇作長叅預齊神武起兵破尒朱兆者其
 曰節制司空清河張公則仲武也當武宗詔毁佛寺
 地分三等幽州等居上許留僧二十人尋又詔諸道
[009-18a]
 留二十人者减其半故碑云勅於封管八州内寺留
 一所僧限十人至是年宣宗即位遂弛其禁先是智
 泉寺已燬遂以舍利歸憫忠寺焉仲武在幽州屢破
 回鶻鄭畋謂㑹昌時功第一方毁寺之歳五臺僧多
 奔幽州仲武封二刀付居庸闗曰有游僧入境則斬
 之及宣宗增置僧寺碑稱司空固䕶釋門殷誠脩敬
 若是乎前後不相侔者盖仲武功名之士宜其好惡
 與時移也師倫無善書名然猶存王知敬薛稷遺意
[009-18b]
 亦能㧞乎俗者曝書亭集/
憫忠寺葬舍利記
 舍利墖一燔於太和八年一燼於中和二年至是僧
 復嚴葬舍利於憫忠寺觀音像前南敘述記知常書
 之碑中所云隴西令公大王者李匡威也匡威欲遷
 舍利於閣内至拜疏於朝請發封壤詔可而後行當
 時崇重法寳如是金石文字記補遺/
 右唐景福元年僧復嚴葬舍利於憫忠寺觀音像前
[009-19a]
 於是南叙述記知常書之碑云隴西令公大王者李
 匡威也是歳李克用王處存合兵攻王鎔匡威救之
 有詔和解河東及鎮定幽四鎮碑稱欲遷舍利於閣
 内陳辭請發封壤上許之盖匡威方恃燕薊勁旅有
 雄天下意宜有請無不許者碑文侈陳發緘時舍利
 光芒異香郁烈外石函封内金函閟其崇奉象教至
 矣迨明年匡威復出師救鎔其弟匡儔據軍府自稱
 留後匡威進退無所之鎔迎舘於鎮登城西大悲浮
[009-19b]
 圗顧望流涕未㡬以圖鎔見殺然則事佛果得福乎
 舍利之墖一燔於太和八年一燼於中和二年今匡
 威所建之閣遺跡已不可問其碑僅存焉爾已踣佛
 脚俾工拽而出之&KR1213以藏諸笥曝書亭集/
國子學石經
 今在西安府儒學其末有年月一行題名十行曰開
 成二年丁巳歳月次于𤣥日惟丁亥書石學生前四
 門舘明經臣艾居晦書石學生前四門舘明經臣陳
[009-20a]
 玢書石學生前文學舘明經臣原缺四字/書石官將
 仕郎守潤州句容縣尉臣段絳校勘兼看書上石官
 將仕郎守秘書省正字臣栢暠校勘兼看書上石官
 將仕郎守四門助教臣陳莊士覆定字體官翰林待
 詔朝議郎權知沔王友上柱國賜緋魚袋臣唐𤣥度
 校勘官兼專知都勘定經書撿校刋勒上石朝議郎
 守國子毛詩博士上柱國臣章師道朝散大夫守國
 子司業騎都尉賜緋魚袋臣楊敬之都撿校官銀青
[009-20b]
 光禄大夫原缺十字/      國子祭酒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宫使監修國史上柱國滎陽郡
 開國公食邑二千户臣覃按舊唐書開成元年正月
 中書門下奏起居舍人集賢殿學士周墀監察御史
 張次宗禮部員外郎孔温業兵部員外郎集賢殿直
 學士崔球等同勘校經典釋文又云令率更令韓泉
 充詳定石經官新唐書亦列墀等四人而碑並不載
 舊唐書文宗紀開成二年宰臣判國子祭酒鄭覃進
[009-21a]
 石壁九經一百六十卷時上好文覃以經義啟導稍
 折文學之士遂奏置五經博士依漢蔡邕刋碑列於
 太學創立石壁九經諸儒校正訛謬上又令翰林勒
 字官唐𤣥度復校字體又乖師法故石經立後數十
 年名儒皆不窺之以為蕪累甚矣舊史之評如此愚
 初讀而疑之又見新書無貶辭以為石壁九經雖不
 逮古人亦何遽不賢於寺碑冡碣及得其本而詳校
 之乃知經中之繆戾非一而劉昫之言不誣也二條/
[009-21b]
 金石文字記/
 金石文字記著石經之繆戾一某字誤作某字及脱
 字多字一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一先誤而後改一
 標題有八分書正書之異一旁注一續添一先脱而
 後添注一辨二十字三十字作卄卅字之非具在本
 記至明且悉覽之頗怪當時之校勘何其太疎也又
 所云諱創業不祧之廟諱七廟而祧廟不諱又成城
 字缺筆知為朱梁所補刻皆足以免後人之疑光暎/識
[009-22a]
長安縣丞蕭思亮墓誌
 正書 顔惟貞纂 景雲二年 近出西安府城南
 神和原土中金石文字記/
淨域寺法藏禪師墖銘
 正書 田休光撰 開元四年 今在西安府南山
 金石文字記/
衛州共城縣百門陂碑
 行書 辛怡諫文 張元琮記 孫去煩書 長安
[009-22b]
 四年 今在輝縣金石文字記/
比丘尼法琬碑
 正書 僧承遠纂 劉欽旦書 景龍三年 今在
 西安府城外賈里村金石文字記/
兗公頌碑
 正書 張之宏纂 包文該書 天寳元年 今在
 曲阜縣孔子廟中
 舊唐書禮儀志開元二十七年八月制追諡孔子為
[009-23a]
 文宣王贈顔子淵兗公閔子騫費侯冉伯牛鄆侯冉
 仲弓薛侯冉子有徐侯仲子路衛侯宰子我齊侯端
 木子貢黎侯言子游呉侯卜子夏魏侯又贈曽參顓
 孫師等六十七人皆為伯金石文字記/
 兗公顔回也字子淵碑避髙祖諱作子泉都督李庭
 誨命縣令張之宏纂頌包文該正書書遒勁有法石
 惡多泐耳石墨鐫華/
楚金禪師碑
[009-23b]
 正書 沙門飛錫纂 呉通㣲書 附奉勑追諡號
 記 貞元二十一年 在顔魯公多寳墖碑隂金石/
 文字記/
 呉通㣲為學士工行草然有譏其近吏者此碑清圓
 婉逸雖鈎磔小減而亦微有晉之丰度觀者當自得
 之石墨鐫華/
 按賈氏談録言通㣲為學士工行草然體近吏中州
 士大夫效習之謂為院體此碑清圓有餘遒勁不足
[009-24a]
 即所謂院本體非耶得顔尚書小許鈎磔便脱此病
 夏熱偶題弇州山人稿/
 嘗見山谷老人作字㳫拖彼盖自詫為前無古人人
 亦推其自出機杼以致後人之慕者日趨惡扎及觀
 呉通㣲則古已有此路但山谷天資髙不由一家入
 不至奴書耳今比二家之書皆以自得為竒呉自得
 於法度之中其不合者少黄自得於法度之外其不
 合者多乃失之呉在俗而得之黄在雅豪人固不棄
[009-24b]
 雅以就俗而學子亦不可貪雅以廢法然僧文既惡
 僧事亦非竒呉甘為之把筆若黄則無此矣墨林快/事
 書學之盛莫踰李唐今世雖紙爛墨渝而收者得其
 一字猶鳳毛麟角不嫌於少多寳佛墖魯公之書遍
 天下而通㣲此刻僅見之即此可以想見當時之盛
 矣故世人有言者曰收藏貴富賞鑒宜精二者我今
 見之印翁夫子矣蒼潤軒帖跋/
實際寺碑
[009-25a]
 實際寺主懷惲碑無書撰人姓名觀碑中有弟子思
 莊敬想清徽勒兹𤣥琰之語則碑乃惲之徒所纂碑
 稱惲能誦般若神咒際遇髙宗武后兩朝可謂緇流
 之出色者而其老也乃患惡疾以死朝廷復贈之曰
 隆闡法師然則其法果安在哉金薤琳琅/
 此碑行書源出聖教而漸作婉媚纒繞殊乏晉人瘦
 勁蕭疎之趣碑為懷惲立都元敬云無書纂人姓名
 碑中有弟子思莊敬想清徽勒兹𤣥琰則碑為惲之
[009-25b]
 徒所撰未知是否而王元美曰僧懷惲撰及書頗亦
 能為其家言筆法尤圓&KR0839有聖教遺意今碑中叙惲
 生死甚備明云大足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神遷春秋
 六十有二神龍元年勅贈隆闡大法師天寳二年建
 碑又弟子思莊云云如元美言豈惲鬼纂書耶盖碑
 首後人妄増懷惲及書四字文理本不屬而元美疑
 於及字上當有撰字遂誤耳元美博學絶世似未見
 都元敬金薤琳琅又似未讀竟此碑然謂惲頗能為
[009-26a]
 其家言又似并取其文者至人乃作夢語何也石墨/
 鐫華/
 惲公死後贈號而生前自書此可笑事然此碑晚出
 未為人賞故人亦無談及之者今詳其筆法最佳乃
 表而章之以是人漸知有此書而疑之愈甚不知此
 為學逸少也唐初大王書坌出而真者亦多有之惲
 公平日必多有臨習之者存焉及其化去贈後而其
 門人知師素心既不忍沒師之迹又恐他人書石不
[009-26b]
 稱師之雅志故集而刻之今以為師書固佳而就之
 索㑹稽遺法更近人之寳之合不居藏序下也墨林/
 快事/
 今在西安府學題曰唐實際寺主懷惲奉勅贈隆闡
 大法師碑銘并序其下曰懷惲及書盖不可曉
 文中有弟子大温寺主思莊敬想清徽勒兹𤣥琰疑
 即其人所書二條金石文字記/
唐安寺尼明空墓誌
[009-27a]
 王鋋撰 太和八年
再建福田寺三門記
 楊知新述 李少鴻書
道因禪師碑
 王元美曰評者謂蘭臺瘦怯於父而險峻過之此碑
 如病維摩髙格貧士雖不饒樂而眉宇間有風霜之
 氣可重也余謂蘭臺故學父書而小變為險筆時兼
 隸分自是南北朝流風餘韻李仲璇孔廟碑趙文淵
[009-27b]
 所書華岳碑可覆觀也石墨鐫華/
 偏鋒古未有也小王即云濫觴而其精神筋力仍在
 畫中未有全慿畫之正背兩邊以稜芒見竒者有之
 自大歐始然亦因八分之餘勢稍出一二筆耳而小
 歐乃全用之於主筆峭厲激昂幾失古人冲和渾樸
 之致開惡扎之端及宋人而筆筆皆偏即以長公之
 習顔非不厚重而大抵只於筆兩邊見竒右軍以来
 之法蔑也盡矣墨林快事/
[009-28a]
 歐陽通正書較信本流麗有餘而嚴敬不足杜詩云
 書貴瘦硬方通神今以此視化度醴泉諸碑已自癡
 肥矣然學者自非求信本之迹則亦執柯伐柯取則
 不逺也蒼潤軒帖跋/
范陽郡新建文宣王廟碑
 行書 韋稔撰 張澹書 貞元五年 今在涿州
 金石文字記/
同州澄城縣鄭公徳政碑
[009-28b]
 行書 原缺/纂 鄭雲達書 貞元十四年 今在
 本縣文多剥泐但云公字敖鄭州滎陽人而不得其
 名金石文字記/
寂照和尚碑
 此碑在咸陽西馬跑泉地中武功康子秀先生過而
 識之以語土人竪於道傍其後王咸陽移之咸陽城
 中寺以碑有安國寺字遂改名其寺為安國寺按碑
 段成式纂僧無可書成式文筆自竒此文為佛言尤
[009-29a]
 竒無可賈島從弟有詩集傳世其書法出柳誠懸而
 優孟者子秀名梣太史徳涵子也石墨鐫華/
 無可之書固一時習尚石經多此法可知也然此碑
 則導源二歐掩有河東清遒圓利洵可擅一時之技
 出諸書僧之上墨林快事/
少林寺廚庫記
 正書 顧少連纂 崔溉書 貞元十四年 今在
 寺中金石文字記/
[009-29b]
鉅鹿縣時&KR0008墓誌
 行書 劉通明纂 貞元二十一年
 其文曰葬薊縣燕夏鄉海王村之南原近出之土中
 字拙而率金石文字記/
顔師古製頌
 四言十章章八句有序
某府君墓銘
 貞觀元年
[009-30a]
供養記
 景龍元年
大智禪師碑
 八分書 史惟則書 開元卄四年
 此碑為唐史侍御惟則書竇臮賦述稱史書古今折
 𠂻大小應變聲價極不落莫也其行筆絶類太山銘
 而縝宻過之知開元帝潤澤所自耳大智師北宗之
 錚錚者嚴挺之粗能其家言俱可存也弇州山人稿/
[009-30b]
 史惟則分隸書竇臮稱其古今折𠂻大小應變如因
 髙而矚逺俯川陸而必見今觀此碑信是開元間分
 書第一手嚴挺之文亦麗則可觀大智師見唐方技
 傳傳云開元二十年卒碑云二十四年石墨鐫華/
 
 
 
 金石文攷畧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