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35 徐霞客遊記-明-徐宏祖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徐霞客逰記卷六上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逰日記九雲南/
戊寅八月初七日作書投署府何别駕求廣西府志是
日其誕辰書未達入閱其堂四境圖見盤江自其南界
西半入境東北從東界之北而去不標地名旡從知其
何界也
[006-1b]
初八日何收書欲相見是日雨予不往
初九日予令顧僕辭何促其志大雨不止
初十日何言覓志旡印就者已命殺青矣午霽始見黄
菊大開菊惟黃色不大/又有西番菊
廣西府西界大山髙列如屛直亘南去曰草子山西界
即大麻子嶺從大龜來者東界峻逼而西界層叠北有
一石山森羅扵中連絡兩界曰發果山東支南下者結
為郡治西支横属西界者有小水從穴湧出甚巨是為瀘
[006-2a]
源經西門大橋而為矣邦池之源者也通海從穴湧出/此海亦從穴湧
出然此南山復横截仍入太守塘山穴中為尤異也廣/福僧言此水入穴即從竹園村北龍潭出未知果否恐
龍自是錫岡北塢水此未必合出也矣邦池俗名海子/又曰龍甸○此濾江非廣中瀘江也瀘江在南而此水
亦竊其名/不知何故矣邦池之南復有逺山東西横属則此中亦
一南北中窪之坑而水則去來皆透於穴矣此郡山之
最逺者也
發果山員若貫珠橫列郡後東下一支曰奇鶴峯則學
宫所托西下一支曰鉄龍峯則萬壽寺所倚而郡城當
[006-2b]
其中環處城之東北亦有一小石峯在其中曰秀山上
多突石前可瞰湖後可攬翠城南瀕湖復突三峯東即
廣福曰靈龜山中峯最小曰文筆峯建塔於上而西峯
横若翠屛焉即名/翠屛此郡山之近者也秀山前有伏波將
軍廟後殿為伏波像前殿為郡守張繼孟祠張扶風人/以甲科守
此壬申為普酋困城岌岌矣張奮不顧身固保城隍普/莫能破城賴以完先是張夢伏波示以方畧既退賊親
涖息宰河招撫焉/賊稱為舍命王云
新寺即萬/壽寺當發果西垂之南其後山石嶙峋為滇中所
[006-3a]
无其寺南向後倚峭峰前臨遥海亦此中勝處前有玉
皇閣東為城隍廟俱在城外
瀘源洞在城西北四里新寺後山西盡環塢西北其中
亂峯雜沓綴以小石岫皆削瓣駢枝標青㸃翠北環西
轉而瀘源之水湧扵下穴瀘源之洞闢扵層崖有三洞
焉上洞東南向前有亭下洞南向在上洞西五十步皆
在前山之南崖後洞在後山之北㟠其上如眢井從井
北墜穴而下二十步底界而成脊一穴東北下而小一
[006-3b]
穴東南下而廓此三洞之分向也其中所入皆甚深秉
炬穿隘屢起屢伏乳柱紛錯不可窮詰焉
十一日大霽上午出西門過城隍廟玉皇閣前西一里
轉新寺西峯之嘴而北又北一里抵山下歴級㳺上洞望
洞西有寺殿兩重入憩而㵸水為餐因由寺西觀水洞
還寺中索炬始知為洞有三皆須火深入下午强索得
炬而火為顧僕所滅遍覓不可得遥望一村在隔水之
南漲莫能達遂不得為深入計聊一趨後洞得披其外
[006-4a]
扄還入下洞探其中門而已仍從舊路歸北入新寺抵
暮而返
十二日坐寓待志擬一至即行晩謂顧僕曰志訂就當
即來候也
余初意廣西郡人必悉盤江所出遍徵之終无諳者其
不知者反謂西轉彌勒固属顛倒其知者第謂東北注
羅平經黄草壩下即莫解所從矣問所謂東南下廣南
出田州亦似揣摩之言靡有確據也此地至黄草壩又
[006-4b]
東北四五日程余欲從之以此淹留日久迤西之行
不可遲姑留為歸途之便
廣西府鸚鵡最多皆三鄉縣所出然止翠毛丹喙无五
色之異
三鄉縣乃甲寅蕭守所城維摩州州有流官祗居郡城
不往州治二處皆藉何天衢守之以與普拒
廣福寺在郡城東二里吉雙鄉在矣邦池之東南與之
對而彌勒州在郡西九十里一統志乃註寺在彌勒東
[006-5a]
九十里鄉為彌勒属何耶豈當時郡无附郭三州各抵
其前為界故以属之彌勒耶然今大麻子哨西何以又
有分界之址也
十三日中夜聞雷聲達旦而雨余欲行屢矣而日復一
日待之若河清焉
自省至臨安皆南行自臨安抵石屛州皆西北自臨安
抵阿迷皆東北自阿迷抵彌勒皆北行自彌勒抵廣西
府皆東北
[006-5b]
十四日再令顧僕促志余束裝以待乍雨乍霽上午得
回音仍欲留至明晨云乃攜行李出西門入玉皇閣閣
頗宏麗中乃銅像兩廡所塑羣仙像極有生氣正殿四
壁畫亦精工遂過萬壽寺飯後登寺左鐵龍峯之脊石
骨稜稜皆龍鱗象角也志又稱為天馬/峯以其形似也下還寺中見右
廡北有停柩焉詢之乃吾鄉徽郡㳺公柩也㳺諱大勲
任廣西三府征普時㳺率兵屯郡南海梢以防冦之衝
突四年四月普兵忽乗之竟没於陣今其子現居其地
[006-6a]
不得歸故停柩寺中余為慨然是晩李如玉楊善居諸
君作醮寺中屢承齋餉僧千松亦少解人意是晩月頗

十五日余入城探㳺君之子令顧僕往促何君上午出
西門㳺城隍廟旣返寺寺中男婦進香者接踵有吴爾
錫者亦以進香至同楊善居索余文各攜之去約抵暮
馳還下午何命堂書送志及程儀至余作書謝之是晩
為中秋而暗雲宻布大風忽吼僧設茶於正殿啜之而
[006-6b]

十六日雨意霏霏不能阻余行色而吴楊文未至令顧
僕往索之旣飯楊君攜酒一樽侑以油餅熏鳬乃酌酒
而攜鳬餅以行從玉皇閣後循鐵龍東麓而北一里登
北山而上一里踰其坳即發果山之脊也志又謂之九
華山葢東峯之南下者為奇鶴為學宫所倚西峯之南
下者為鐵龍為萬壽寺之脉中環而南突於城中者為
鍾秀山其寔一山也從嶺上平行又北三里始見瀘源
[006-7a]
洞在西而山脊則東自東界大山横度而西属於西界
為郡城後倚然瀘源之水穿其西穴而出亦不得為過
脉也從嶺北行又五里而稍下有哨在塢之南崗曰平
沙哨郡城北之鎖鑰也其東即紫薇之後脉猶屛列未
盡其西則連峯蜿蜒北自師宗南下為阿盧山界塢中
之水而中透瀘源者也由哨前北行塢中六里有溪自
北而南小石梁跨之是為矣各橋溪水發源於東西兩
界分支處由梁下西注南轉塢窮而南入穴出瀘源之
[006-7b]
上流也又北六里有村在西山之半溪峽自東北來路
由西北上山一里躡嶺而上二里遂踰西界之脊瞰西
塢行塢中水浸成壑有村在其下其西復有連山自北
而南與此界又相持成峽焉從嶺上又北四里乃西北
下西峽中一里抵麓復循東麓北行十五里復有連㟠
属兩界之間有數家倚其上是為中火舖有公舘焉按/志
師宗南四十里有/額勒哨當即此矣飯仍北行峽中其内石峯四五離立
崢崢峽西自有溪北下路從峽東行兩界山復相持而
[006-8a]
北塢中皆荒茅沮洳直抵師宗寂無片椽矣聞昔亦有
村落自普與夷出沒莫禁民皆避去遂成荒徑廣西李
翁為余言師宗南四十里無一人皆因普亂民不安居
龜山督府今亦有普兵出没路南之道一梗不通一城
之外皆危境云龜山為秦土官寨其山最高為彌勒東/西山分脉處其西北即属陸涼西属路
南為兩州間道向設督捕城今漸廢弛秦土官為昻土往/官所殺昻復為普所擄今普兵時出没其地人不敢行
路南澂江者反南迂彌勒從北而向革泥關葢自廣西/郡城外皆普氏所懾服即城北諸村小民稍温飽輒坐
沠其貲以供違即全家擄掠而去小民寧流離四方不/敢一鳴之有司以有司不能保其命而普之生殺立見
[006-8b]
也/北行二十里經塢而西從塢中度一橋有小水自南
而北渉之轉而西北行暝色已合顧僕後余從一老人
一童子前行躑躅昬黑中余高聲呼顧僕老人輙揺手
禁止恐匪人聞聲而出也循坡渉坳十里有一尖峯當
坳中穿其腋復西北行路甚濘溪水交流路幾不辨後
不知顧僕趨何所前不知師宗在何處莽然隨老人行
而老人究不識師宗之逺近也老人初言不能抵師宗/隨路有村可止至是還
叩之老人曰余昔經此已十/四年前此村居不意一變久之漸聞犬吠聲隱隱知
[006-9a]
去人境不逺矣過尖山共五里下渉一小溪登坡遂得
師宗城焉抵東門門已閉而外无人居循城東北隅有
草茅數家俱己熟寢老人仍同童子去余止而謀宿莫
啓戸者心惶惶念顧僕負嚢山荒路寂泥濘天黒不知
何以行且不知從何行久之見暗中一影亟呼而得之
而後喜可知也旣而見前一家有火趨扣其門始固辭
余候之久乃啓戸入客㵸湯煮楊君所貽粉糕啖之甘
如飴也濯足藉草而卧中夜復聞雨聲主人言今早有/人自府來言平
[006-9b]
沙有賊人截路君何以行余曰无之曰可徴君之福也/即此地外五里尖山之下時有賊出没土人未晩即不
敢行何幸而/昏夜過之
師宗在南山峽間東北與西南俱有山環夾其塢縱横
而開洋不整亦不大水從東南環其北而西去亦不大
也城雖磚甃而甚卑城外居民寥寥皆艸廬而不見一
瓦其地哨守之兵亦俱何天衢所轄
城西有通元洞去城二里又有透石靈泉俱不及㳺
十七日晨雨飯而行泥深及膝出門即仆北行一里有
[006-10a]
水自東南塢來西向注峽而去有石橋跨之為緑生橋
過橋行塢中一里北上坡遵坡行八里東山始北斷成
峽水自峽中西出有寨當峽而峙不知其名余從西坡
北下則峽水西流所經也坡下亦有茅數家為往來居
停之所是曰大河口河不甚巨而兩旁沮洳特甚有石
梁跨之與緑生同水勢亦相似過橋北行度塢北復有
山自東北橫亘西南一里陟其坡循之東向行三里越
坡東下塢中沮洳有小水自北而南入大河溪上流有
[006-10b]
四五人索哨錢於此因架木為小橋以渡水見余不索
哨而乞造橋之犒余畀以二文各交口稱謝旣渡半里
余隨車路東行諸人哄然大呼余還顧則以羅平大道
宜向東北余東為悮故也亟還從東北半里復上坡東
行皆荒坡遥隴夙霧逺迷重茅四塞十五里東踰岡始
望見東北岡上有寨一屯其前即環山成窪中有盤壑
水繞其底而成田塍四顧皆高不知水所從出從岡東
下一里越塢中細流其塢與流皆自南而北即東通盤
[006-11a]
壑者又東上一里循盤壑之南脊行與所望北岡之寨
正隔塢相對矣又踰東岡稍下一里則盤壑之東有峽
穿隴而至其峽自東南大山破壁而至者峽兩崖皆亘
壁其上或中剖而成峽或上覆而成梁一塢之中倐斷
倐續水亦自東南流穿盤壑但壑中不知何洩時余從
中梁而度水流其下不知其為梁也望南北峽中水一
從梁洞出一從梁洞入乃從梁東選石踞勝瞰峽而坐
睇其下如連環夾壁明暗不一曲折透空但峽峭壁削
[006-11b]
无從下穿其穴又東愈塢相錯再上再下八里盤嶺再
上至是宿霧盡開北有削崖近峙南有崇嶺遥穹取道
其間橫陟嶺脊始逼北崖旋向南嶺二里復踰髙脊北
轉東下二里有茅當兩峯峽間前植哨竿空而无人是
曰張飛哨山中最幽險處也又東下三里懸壑深閴草
木䝉宻泥濘及膝名偏頭哨哨不居廬路口止有一人
懸刀植鎗而索錢余不之與而過此哨之南即南穹崇
嶺羅平賊首阿吉所窟處為中道最險故何兵哨守焉
[006-12a]
又名新哨而師宗界止此矣過哨又東上嶺嶺更峻石
骨稜厲二里躋其巔為羅平師宗之分界亦東西二山
之分界也嶺重山複上下六十里/險峻為迤東之冠焉其山盖南自額勒度
脉分支北下結成崇嶺北度此脊而為白蠟東龍而東
盡於河底盤江交㑹處者也從嶺上東向平行其間多
墜壑成穽小者為眢井大者為盤窪皆叢木其中宻不
可窺而峯頭亦多樹多石不若師宗皆土山茅脊也平
行脊上五里路左有塲宿火樹間為中火舖乃羅平師
[006-12b]
宗適中之地當午土人亦有擔具攜炊賣飯於此而旣
過時輒去余不及矣乃冷飡所攜飯又東一里漸下又
一里南向下叢中路在箐石間泥濘彌甚一里遂架木
為棧嵌石隙中非懸崖沿壁而或㫁或續每每平舖當
道想其下皆石孔眢井故用木補填之也又東下一里
始出峽口廻顧西壑崇嶺高懸皆叢箐宻翳中有人聲
想其夷人之居而外不能見東眺則南界山岡平亘北
界則崇峯屛立相持而東循北坡東行三里復北上坡
[006-13a]
直抵北界峯腰緣之三里峯盡東下有塢縱橫一塢從
北峽來一塢從東峽來一塢從西峽來一塢向東南去
時雨色復來路復泥濘計至羅平尚四十里行不能及
聞此中有营房一所可宿欲投之四顧茫無所見祗從
大道北轉入峽遂緣峽東小嶺而上一里忽遇五六人
持矛挾刃而至顧余曰行不及州矣余問营房何在曰
已過可宿乎曰可遂挾余還盖此輩即营兵乃送地方
廵官過嶺而返者仍一里下山抵塢中乃向東塢入半
[006-13b]
里抵小峯之下南向扳峯而上浚滑不可著足半里登
其巔則营房在焉营中茅舍如蝸上漏下濕人畜雜處
其人猶沾沾謂余公貴人使不遇余輩而前无可托宿
奈何雖营卑隘猶勝夷居十倍也余頷之索水炊粥峯
頭水甚艱以一掬濯足而已
十八日平明雨色霏霏余謂自初一漾田晴後半月无
雨恰中秋之夕在萬壽寺狂風釀雨當復有半月之陰
营兵曰不然余羅平自月初即雨並無一日之晴盖與
[006-14a]
師宗隔一山而山之西今始雨山之東雨已久甚乃此
地之常非偶然也余不信飯後下山飯以笋為案笋出/山箐深處八月正
其時/也濘滑更甚於昨而濃霧充塞較昨亦更甚一里抵
昨所入塢中東北上一里過昨所返轅處又一里踰山
之崗或東或北盤旋嶺八里稍下有泉一縷出路左石
穴中其石高四尺形如虎頭下層若舌之吐而上有一
孔如喉水從喉中溢出垂石端而下墜喉孔員而平僅
容一拳盡臂探之大小如一亦石穴之最奇者余時右
[006-14b]
足為泥汚以足向舌下就下墜水濯之行未幾右足忽
痛不止余思其故而不得曰此靈泉而以濯足山靈罪
我矣請以佛氏懴法解之如果神之所為祈十歩内痛
止及十歩而痛忽止余行山中不喜語怪此事余所親
驗而識之者不敢自諱以没山靈也從此漸東下五里
抵一盤壑中有小水自北而南四圍山如環堵此中窪
之底也豈南流亦透穴而去者耶又上東岡二里踰岡
又東下一里行塢中者三里有小水自西北向東南至
[006-15a]
是始遇明流之澗有小橋跨之旣度澗從東南去路復
東上岡三里踰岡之東始見東塢大開自南而北東界
則遥峯森峭志稱羅/庄山駢立東南西界則崇巘巍峩志稱白/蠟山
屛峙西北東北又有一山土人稱為/東龍山橫排於西界缺處
而猶逺不睹羅平城近莫見興哆囉也興哆囉即在山/下以嶺峻不能
下瞰/耳又東稍下者二里峻下者一里遂抵塢中則興哆
囉茅舍數間倚西山東麓焉轉而北行塢中其塢西傍
白蠟東瞻羅莊南去甚遥則羅庄自西界老脊分支而
[006-15b]
東環處也塢中時有土岡自西界東走又有石峯自東
界西突路依西界北行遥望東界遥峰下峭峰離立分
行競穎復見粤西靣目盖此叢立之峯西南始於此東
北盡於道州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而此又其西南
之極云過興哆囉北一重土岡東走即有一重小水隨
之想土岡之東有溪北注以受此諸水數渉水踰岡北
五里望西山高處有寨聚居頗衆又北二里有池在東
岡之下又北二里有池在西岡之下皆岡塢環轉中窪
[006-16a]
而成者又北三里有水成溪自西而東向注甚急一石
梁跨之為魯夷橋橋下水東南數里入穴中越橋北始
有夾路之居又北半里又有水自西而東注其水不及
魯夷之半即從上流分來亦東里餘而滅亦一石橋跨
之二水同出於西門外白蠟山麓龍潭中分流城東南
而各墜地穴亦一竒也橋之南始有盈禾之塍又北半
里入羅平南門半里轉東一里出東門停憇於楊店是
日為東門之市旣至而日影中露市猶未散因飯於肆
[006-16b]
觀於市市新榛子薫雞葼還楊店而雨濛濛復至楊婿
江渭濵者荆州人贅此三載矣頗讀書知青烏術詢以
盤江曲折能隨口而對似有可據者先是余過南門橋
有一老者巾服而踞橋坐見余過拉之俱坐余知其土
人因訊以盤江彼茫然也彼又執一人代訊其人謂由
澂江返天上可笑也渭濱言盤江南自廣西府流東北
師宗界入羅平之東南隅羅莊山外抵八達夷寨㑹江
底河經巴澤河格巴吉興隆那貢至霸樓為霸樓江遂
[006-17a]
東南下田州不北至黄土壩亦不至普安州第壩樓諸處與普
安界亦相交錯是南盤亦經普安之東南界特未嘗與
東北之北盤合耳
羅平在曲靖府東南二百餘里舊名羅雄亦土州也萬
厯十三年土酋者繼荣作亂都御史劉世㑹奉命征討
臨元道文作率萬人由師宗進夾攻平之改為羅平明
年繼荣目把董仲文等復叛羈知州何倓文作以計出
之復率兵由師宗進討平之今遂為迤東要地
[006-17b]
羅平州城西倚白蠟山下東南六十里為羅莊山東北
西十里為束龍山有水自白蠟山麓龍潭出名魯夷河
東環城南出魯夷橋而東入地穴其北有分流小水亦
如之此内界之水也其西有蛇床河自州西南環州東
北抵河底河俱在白蠟束龍二山外其東南有盤江自
師宗東北入境東南抵八達俱在羅莊山外此外界之
水也
州城磚甃頗整州治在東門内俱民惟東門外頗成闤
[006-18a]
闠西南二門為賊首官霸阿吉二冦不時刼掠民不能

白蠟山在城西南十餘里頂髙十餘里其麓即在西門
外二里上有尖峯南自偏頭寨北抵州西北為磨盤山
過脉而東又起為束龍山者也此山雖晴霽之極亦有
白雲一縷横亘其腰如帶圍為州中一景
束龍山在城東北四十里者繼荣叛時結營其上為巢
窟官兵攻圍久之内潰而破今其上尚有二隘門
[006-18b]
羅莊山在城東南六十里其山參差森列下多卓錐㧞
笋之岫粤西石山之發軔也
羅平州東至廣南八達界二百里西南至師宗州偏頭
哨六十里南至師宗州烏魯河界八十五里西南至陸
凉蛇床河界一百里西北至舊越州界發郎九十里北
至亦佐縣桃源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亦佐縣黄草壩
二百里
羅平州正西與滇省對正東與廣西思㤙府對正北與
[006-19a]
平夷衛對正南與廣西府永安哨對
十九日坐雨逆旅閱廣西府志下午有伍左李三生來

二十日二十一日並雨阻逆旅
二十二日早仍雨將午乃霽浣衣且補紉之下午入東
門仍出南門登門外二橋觀魯夷河詢之土人始知其
西出白蠟山麓龍潭仍東入地穴者也還入南門上城
行抵西門望白蠟山麓相去僅三里外有土岡一層廻
[006-19b]
之魯夷發源即從其麓透穴而出者也稍北即東轉經
北門其西北則磨盤山峙焉為州城來脉城東北隅滙
水一塘其下始有禾畦即東門接壤矣其城乃東西長
而南北狹者也
二十三日晨起雲陰四布飯而后行其街從北去居民
頗盛一里出北隘門有岐直北過嶺者為發郎道其嶺
即自西界磨盤山轉而東行者板橋大道從嶺南東轉
東北向行十里有村在北山之下曰發近徳其處南開
[006-20a]
大塢西南即白蠟東南即大堡营山大堡营之南一支
西轉卓起一峯特立於是村之南為正案其南則石峯
參差遥列即昨與哆囉所望東南界山也又東屢有小
水南去渡之東五里有石峯突兀當關北界即磨盤東
轉之山南界即大堡山諸石峯相凑成峽而石峯當其
中若蹲虎然由其東南腋行南界石山森森成隊南去
而路漸東北上五里出當關峯之東其東垂有石立上
有斜騫之勢曰金雞獨立也又東一里有一洞門在南
[006-20b]
小峯下時雨陣復來避入其中飯又東三里東上峽脊
其脊即磨盤山東走脉至此又度而南為大堡营東山
者也一里踰脊之東其上有岐南去不知往何夷寨脊
東環窪東塢有小水北下注東南塢中稻禾盈塍有數
家倚北峯下曰没奈徳東峯下有古殿二重時雨勢大
至趨避久之乃隨水下東南峽峽逼路下兩旁山勢仍
覺當人靣而起東行峽中二里有水自峽南洞穴出與
峽水同東注又一里有小石梁跨溪踰之從溪南東行
[006-21a]
一里溪北注峽路東踰岡一里餘有塢自西北來環而
南其中田禾芃彧村落高下東二里有數十家夾路曰
山馬夷亦重山中一聚落也于是又東北一里有石峯
髙亘踰其南坡抵峯下又東南一里有塘在山塢五六
家傍塢而栖曰挨澤村又東北二里為三板橋數家當
山之岡其橋尚在岡下時雷雨大至遂止於岡頭上寨
二十四日主人炊飯甚早平日即行雨色霏霏路滑殊
甚下坡即有小石梁其下水亦不大自西而東注乃出
[006-21b]
於西北石穴而復入東北穴中者其橋非板而石而猶
仍其舊名橋南復過一寨乃東北行坡間二里有岐當
峽從東北者乃入寨道從直東者為大道從之直東一
里登岡上其北有塢在北大山下即寨聚所托中有芃
芃焉岡南小石峯排立岡頭自東而西遂與北山環峙
為峽入峽東行四里踰脊北上半里入其坳其北四峯
環合中有平塢經之而北西峯尤突兀焉北半里又穿
坳半里復由峽中上一里直抵北巨峯下其峯聳亘危
[006-22a]
削如屛北障其西有塢下墜北去其中箐深霧黒望之
杳然路從峯南東轉遂與南峯凑峽甚逼披隙而東半
里其東四山攅合峯高峽逼叢木䝉宻亦幽險之境也
遂循南峯之東南向入塢半里乃東南上半里踰岡脊
而東其東有塢東下路從岡頭南向行一里復出南坳
其坳東西兩峯從岡脊起路出其側復東向行三里始
稍降而復上升降曲折多循北嶺行與南山相持成塢
六里路從塢而東又五里稍上踰坳南北峽始開再南
[006-22b]
盤北嶺之南三里始見路旁餘薪㸑灰知為中火之地
從其東一里下峽始得石路迤邐南向平下二里俯見
南塢甚杳循北嶺東向行一里忽聞溪聲沸然又南下
抵塢中一溪自東而西有石梁跨之溪中水頗大而甚
急四顧山廻谷宻毫无片隙不知東北之從何來不知
西南之从何洩當亦自出入於竅穴中者欲候行人問
之因坐飯橋上久之不得過者乃南越橋行仰見橋南
有岐躡峰直上又有大道則溯溪而東時溪漲路渰扳
[006-23a]
南峯之麓行念自金雞山東上一路所上者少而下者
无幾此溪雖流塢中猶是山巔之水也東一里循南峯
東麓轉而南隔塢東望溪自東北峽中破崖而出其内
甚逼路舍之南半里復循南峯南麓轉而西向入塢一
里塢窮遂西上嶺一里踰嶺頭始見有路自北來合并
由嶺上南去此即橋南直躋之岐踰高嶺而下者較此
為徑直云由嶺南行西瞰塢甚深而箐宻泉沸亦不辨
其從何流也又南二里轉而東循北嶺南崖東向行亦
[006-23b]
與南山下夾成塢下瞰深宻與西塢同東五里其塢漸
與西塢並始知山從東環塢乃西下者又東向踰岡東
北一里度一脊其脊東西度從其東復上嶺一里則嶺
東有塢南北闢乃北轉循西山行塢上一里塢窮從塢
北平轉踰東嶺之東共二里有數家在路北坡間曰界
頭寨以羅平村落東止於此也又東行岡上二里再上
嶺一里踰之而東則東有深峽下嵌惟聞水聲洶湧而
不見水從嶺上轉而南行東瞰東界山麓石崖懸峭時
[006-24a]
突於松梢箐影中而不知西界所行之下其崖更聳也
南行一里始沿崖南下又一里仰見路西之峯亦變而
為穹崖峭壁極危峻之勢焉從此瞰東崖之下江流轉
曲西南破壁去隔江有茅兩三㸃倚崖而居乃東向拾
級直下一里瞰江甚近而猶未至也轉而北始見西崖
矗立插天與東崖隔江對峙其崖乃上下二層向行其
上止見上崖而不得下見亦不得下達故必迂而南乃
得拾級云北徑矗崖下半里下瀕江流破崖忽湧勢若
[006-24b]
萬馬之馳盖當暴漲時也其水發源於師宗西南龍擴
北合陸凉諸水為蛇床河由龍甸及羅平舊州乃東北
至伊澤過束龍山後轉東南抵此即西南入峽又二百
里而㑹八達盤江者也羅平普安以此江為界亦遂為
滇東黔西分界焉有舟在江東頻呼之莫為出渡者薄
暮雨止始有一人出曰江漲難渡須多人摻舟乃可不
過乗急為索錢計耳又久之以五人剗舟來復不近厓
以一渉水而上索錢盈壑乃以舟受已昏黑矣雨復淋
[006-25a]
漓截流東渡登厓入旅店店主他出其妻黠而惡不止乗
急過索且恐是馮文所記地羊寨中一流人幸不為
所中耳
二十五日其婦平明始覓炊遲遲得餐雨時作時止出
門即東上嶺盖其江自北而南兩崖夾壁惟此西崖有
一線可下東崖有片隙可廬其南有山横列江折而西
向入峽有小水自東峽來注故西崖之南江勒而无餘
地東崖之南曲轉而存小塍過此江乃知歩雄之地西
[006-25b]
南隨此江其界更逺南抵廣南其界即盤江此統志所
云東入普安州境也歩雄属貴/州普安州盤旋東北共三里踰嶺
頭遂與南山成南北兩界峽中深逼自東而西路循北
山嶺南行自西而東又五里則北山忽斷如中剖者下
䧟如深坑底有細流沿石底自北而㵼於南峽路乃轉
北而下歴懸石披仄崿下抵石底踐流稍南復扳石隙
上躋東崖由石底北望㫁崖中剖對夾如一線並起各
千仭業翠披雲飛流濺沫真幽險之極觀逼仄之異境
[006-26a]
也旣上復循北嶺東行五里稍降行塢中二里于是路
南復有峯突起不沿南塢忽穿北坳矣時零雨間作路
无人行旣而風馳雨驟兩人者勃率於深山僻徑中覺
樹影溪聲俱有靈幻之氣又三里度東脊稍轉而南復
踰岡而上二里一岐東南一岐直北顧奴前馳從東南
者又穿山腋間二里忽見數十家倚北塢間余覺有異
趨問之則大路尚在北大山後此乃山中别聚見人倀
倀間有解語者問其名曰坡頭甸問去黄草壩曰尚五
[006-26b]
十里問北出大路若干里曰不一里盖其後有大山北
列最高抱此甸而南若隔絶人境者隨其指踰嶺之西
北腋果一里而得大道遂從之緣大山之北而上直躋
者二里望北塢甚深而闢霾開樹杪毎佇視之惟見其
中叢茅盤谷閴无片塍半椽也盤大山之東又上半里
忽見有峽東墜稍東南降半里平行大山東南支又見
其西復有峽南墜已與大山東西隔隴矣降陟嶺塢十
里有兩三家居北岡之上曰栁樹欲止而炊湯以飯而
[006-27a]
雨勢不止詢去黄草壩不及遂留止焉其人皆漢語居
停之老陳姓甚貧而能重客一見輙煨榾柮以燎濕衣
余浣汚而炙之雖食无鹽卧无草甚樂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炊飯風霾飄雨余仍就火久之乃行
降坡循塢其塢猶西下者東三里塢窮有小水自北塢
來橫渡之復東上坡宛轉嶺坳五里有塲在北坡下由
其東又五里踰岡而下塢忽東西大開其西南岡脊甚
平而東北若深墜南北皆巨山而南山勢尤崇黒霧間時露巖
[006-27b]
巖氣色塢中无巨流亦无田塍居人一望皆深茅充塞
路本正東去有岐南向崇山之腋顧奴前馳從之一里
南竟塢將陟山坡上余覺其悮復返轍而北從大路東
行披茅履濕三里東竟塢有峰中峙塢東塢從東北墜
而下路從東南陟而上二里南穿山腋又東半里踰其
東坳俯見東山南向列下界為峽其中泉聲轟轟想為
南流者從嶺上轉南半里踰其西坳又俯見西山南向
列下界為峽其中泉聲轟轟想亦南流者蓋其東西皆
[006-28a]
有層巒夾谷而是山中懸其間遂從其西沿嶺南下二
里有小水自東崖横注西谷遂踞其上濯足而飯旣飯
從塢上南行隔塢見西峰髙柯叢蔓䝉宻无纎隙南二
里塢將盡聞伐木聲則掄材取薪者從其南漸北焉又
南一里下至塢中則塢乃度脊雖不甚中髙而北靣反
下脊南峽南下甚逼中滿田禾透峽而出遂盤一壑豐
禾成塍有小水自東北峽下注南有尖峰中突水從其
西南墜去路從其東北踰嶺一里半渉壑一里半登嶺
[006-28b]
又東俯有峽南下其中水聲甚急歴級直下一里抵塢
底東峽水西南注遂横渉之稍南又東峽一水自東而
西注復横渉之二水遂合流南行路從澗東而南二里
出峽有巨石峯突立東南水從塢中直南去塢中田塍
鱗次黄雲被隴西瞻歩雄止隔一嶺路從塢東上嶺轉
突峯之南一里有數家倚北崗上是曰沙澗村始知前
所出塢為沙澗也由其前東下而復上又東南踰一崗
而下共一里餘有溪自北而南較前諸流為大其上有
[006-29a]
石梁跨之過梁復東上坡一里崗頭石齒縈泥滑濘亷
利偹諸艱楚一里東下又東南轉踰一崗一里透峽出
始見東小山南懸塢中其上室廬纍纍是為黄草壩乃
東行田塍間一里遂徑塢而東有水自北塢來石坡横
截之坡東隙則叠石齊坡水冐其上南㵼而下其水小
於西石梁之水然皆自北而南抵巴吉而入盤江者也
自沙澗至此諸水俱清徹可愛非復潢汙渾濁之比豈
滇黔分界而水即殊狀耶此處有石瀨而復甃堰以補
[006-29b]
其缺東上即為黄草壩營聚壩之得名豈以此耶時樵
者俱浣濯壩上亦就濯之汚衣垢膝為之頓易乃東上
坡循堵垣而東有街横縈岡南然皆草房卑舍不甚整
闢其北峯頂即土司黄氏之居在焉乃入息於吴氏之
家吴漢人男婦俱重客蔬醴俱偹云
二十七日晨起雨猶不止旣而霽泥濘猶甚姑少憇一
日詢盤江曲折為明日行計乃匡坐作記薄暮復雨中
夜彌甚衣被俱沾透焉
[006-30a]
二十八日晨雨不止衣濕難行俟炙衣而起終日雨涔
涔也是日此處馬塲人集頗盛市中所出者无他異物
惟黄蠟與細笋為多乃煨笋煮肉竟日守雨
黄草壩土司黄姓加御/司銜乃普安十二營長官之属十二
營以歸順為首而錢賦之數則推黄草壩土地之逺則
推歩雄焉
黄草壩東十五里為馬鼻河又東五十里抵龍光乃廣
西右江分界西二十里為歩雄又西五十里抵江底乃
[006-30b]
雲南羅平州分界南三十里為安障又南四十里抵巴
吉乃雲南廣南府分界北三十里為豐塘又西二十里
抵碧峒乃雲南亦佐縣分界東西南三靣與両異省錯
壤去普安二百二十里其地田塍中闢道路四達人民
頗集可建一縣而土司恐奪其權州官恐分其利莫為
舉者
黄草壩東南由龍光笋口者恐板屯壩樓已上俱安龍/土司地其土
官自天啓初為部人所/殺泗城以孫代署之八蠟者鄉俱泗城/州地下田州乃昔
[006-31a]
年大道自安龍无土官泗城代署廣南以兵爭之據其
大半道路不通寔由於此
按盤江自八達與羅平/分界巴澤河格巴吉興隆那貢已上/俱安
隆土司地今/俱為廣南有抵壩樓遂下八蠟者鄉又有一水自東北
來合土人以為即安南衛北盤江恐非是安南北盤合
膽寒羅運白水河之流已東南下都泥由泗城東北界
經那永順出羅木渡下遷江則此東北來之水自是泗
城西北界山箐所出其非北盤可知也于是遂為右江
[006-31b]
再下又有廣南富州之水自者格亦安隆土司属/今為廣南據者葛閬
歴裏俱泗/城地來合而下田州此水即志所稱南旺諸溪也
二水一出泗城西北一出廣南之東皆右江之支而非
右江之源其源惟北盤足以當之各不相紊也
按雲南抵廣西間道有三一在臨安府之東由阿迷州
維摩州本州昔置乾&KR1474倒馬坡石天井阿九抹甲等哨/東通廣南每哨撥陸凉衛百户一員軍兵十五
名民兵十五名把守後州治湮/没哨悉廢弛見有府志可考抵廣南富州入廣西歸
順下雷而出䭾伏下南寧此余初從左江取道至歸順
[006-32a]
而阻於交夷者也是為南路一在平越府之南由獨山
州豐寧上下司入廣西南丹河池州出慶逺此余後從
羅木渡取道而入黔滇者也是為北路一在普安之南
羅平之東由黄草壩即此安隆壩之下田州出南寧者
余初徘徊於田州界上人皆不可行而候无同侣竟不
得行者也是為中路中路為南盤入粤之㑹然此三路
今在阻塞南阻於阿迷之普富州之李沉見廣西/小記歸順
之交夷中阻於廣之蚕食田州之狂信北阻於下司之
[006-32b]
草竊八寨之伏莽旣宦轍之不敢入亦啇旅之莫能從
惟東路由沅靖而越沙泥多黎人之恐州為今人所趨
然懐逺沙泥亦多黎人之恐且迂渉湖南又多歴一省

黄草壩東百五十里為安籠所又東為新城所皆南與
粤西之安隆泗城接壤然在黔曰籠在粤曰隆一音而
各異字一處而各異其名何也豈兩名本同一字傳冩
之異耶按安庄之東大路所經亦有安籠箐山與安籠
[006-33a]
所相距四百里乃逺者同而近者異又何耶大抵黔中
多籠字粤中多用隆字如隆安/縣之類故各從其地而不知地
之相近其取名必非二也
黄草壩著名黔西而居聚闤闠俱不及羅平州羅平著
名迤東而居聚闤闠又不及廣西府此府州營堡之異
也聞澂江府湖山最勝而居聚闤闠亦譲廣西府臨安
府為滇中首郡而今為普氏所殘凋敝未復人民雖多
居聚雖逺而光景止與廣西府同也
[006-33b]
迤東之縣通海為最盛迤東之州石屛為最盛迤東之
堡聚寶秀為最盛皆以免於普禍也縣以江川為最凋
州以師宗為最敝堡聚以南莊諸處為最慘皆為普所
蹂躙也若歩雄之龍儂爭代黄草壩之被閧於龍沙沙/乃
歩雄龍/氏之岳安隆土司之紛爭於岑儂岑為廣西泗城儂為/廣西府今廣南勢大
安隆之地為/占去八九矣土司縻爛人民乃其本性而紊極朝廷之
封疆不可長也
諸夷種之苦於土司縻爛真是痛心疾首第勢為所壓
[006-34a]
生死惟命耳非真有戀主思舊之心牢不可破也其所
以樂於反側者不過遺孽煽動其人不習漢語而素昵
夷風故勾引為易而遺孽亦非果有殷之頑田横之客
也第跳梁伏莽之奸藉口愚衆以行其狡猾耳
所度諸山之險逺以羅平師宗界偏頭哨為最其次則
通海之津通關其險峻雖同而無此荒寂再次則阿迷
州之中道嶺沈家/墳處其深杳雖同而無此崇隘又次則歩
雄之江底東嶺其曲折雖同而无此逼削若溪渡之餘
[006-34b]
莫如江底崖削九天塹嵌九地盤江朋圃之渡皆莫及

粤西之山有純石者有間石者各自分行獨挺不相混
雜滇南之山皆土峯繚繞間有綴石亦十不一二故環
窪為多黔南之山則介於二者之間獨以逼聳見奇滇
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粤山惟
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而黔流亦介於二者之

[006-35a]
二十九日晨雨霏霏旣飯辭主人行從街東南去半里
遶東峰之南而北入其塢竚而廻睇始見其前大塢開
於南羣山叢突小石峯或朝或拱參立前塢中而
遥望塢外南山横亘最雄猶半與雲氣相氤氲此
即巴吉之東障盤江而南趨者也塢中復四靣開
塢西則沙澗所從來之道東則馬鼻河所從出之峽南
則東西諸水所下巴吉之區北則今所入豐塘之路也
計其地北與慶逺境為對南與富州為對西與楊林為
[006-35b]
對東與安籠所為對其遥對者直東則粤西之慶逺直
北則四川之重慶矣入北塢又半里其西峯盤崖削石
巖巖獨異其中有小水南來溯之北又二里循東峯北
上踰脊稍降陟塢復上始見東塢焉共二里再上北坳
轉而西坳中有水自西來出坳下墜東塢坳上豐禾被
隴透之而西沿北嶺上西向行二里稍降陟北塢一里
復西北上二里踰北坳從嶺脊西北行途中忽雨忽霽
大抵雨多於日也稍降復盤渉其西坡岡左右時有大
[006-36a]
窪旋峽共五里踰西坳而下又三里抵塢中聞水聲淙
淙然四山廻合方疑水從何出又西北一里忽見塢中
坎中墜如井此水之所入者矣從塢右半里又西北陟
嶺半里透脊而出于是稍降從長峽中行西北三里復
稍上始知此峽亦中窪而无下泄之道者也飯於路旁
石上出嶺之西始見西塢中盤内皆嘉禾芃芃北有小
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曰豐塘東西南皆廻峯環之水
從西南二塢交注其間北向墜峽由塢東南降嶺循塢
[006-36b]
南盤南山北麓共二里北與綰口廬舍隔塢相對見路
旁有岐南向入山疑為分岐之處過而復還始登見其
内道頗大以為是再上路分為二西者旣漸小南者又
盤南山又疑為非往復數四莫可从問而塢北居廬相
距二里餘往返旣遥見南山有牧者急趨就之隔峰間
壑不能即至忽有負木三人從前嶺下問之乃知其非
隨之二里北出大路其人言分岐之處尚在嶺西此處
南岐乃南塢小路之入山者大路在西塢入也然此去
[006-37a]
已不及黄泥河止可從碧峒托宿矣乃西向入塢有小
水自西來路踰坡西上下而復陟三里踰坳坳不高而
接兩山之間為南山過北之脊東水下豐塘西水合西
西北流俱入馬鼻者脊西遥開塢直去循北嶺又西二
里岐始西分沿北嶺西向出塢為普安州道横度塢南
陟嶺南上為亦佐道遂南度塢路漸微深茅覆水曲
磴欹坡无非行潦緣之南上坡一里西南盤嶺角始望
見北界遥山橫亘蜿蜒天末此即亦字孔西南東轉之
[006-37b]
脊從丹霞山東南迤邐環狗塲歸順二營以走安籠所
北界普安南北板橋諸水入北盤南界黄草壩馬鼻河
諸水入南盤者也又西南入峽一里餘復南躋嶺巔一
里得石磴由脊南轉其脊茅深路曲非此石道余復疑
其悮矣循磴西下復轉而南曲折一里抵山麓其麓復
開大塢西去塢雖大皆荒茅盤結絶无禾塍人煙于是
隨山麓西行三里塢直西去路西南截塢行塢東北界
巨嶺森削中環一&KR0676員匝合沓令人有四靣芙蓉之想
[006-38a]
惟暝色欲合山雨復來而路絶茅深不知人煙何處不
勝惴惴又西南一里穿峽脊而過其脊中平而夾甚逼
出其西長峽西去南北兩界夾之甚遥其中一望荒茅
而路復若斷若續上則重茅偃雨下則停潦盈蹊時昏
黒逼人惟暗中躑躅三里忽聞犬聲繼聞人語在路南
計已出峽口然已不辨為峽為坡亦不辨南向從何入
又半里大道似從西北而人聲在南從莽中橫赴之遂
䧟棘刺中久之又半里乃得石徑入寨門則門閉久矣
[006-38b]
聽其舂聲遥號呼之有應者久之有詢者又久之見有
火影出又久之聞啓内隘門聲始得啓外門入即隨火
入舂者家炊粥浣足雖擁青茅而卧猶幸得其所矣旣
定問其地名即碧峒也為亦佐東北界問紅板橋何在
即在此北峯之麓為黄草壩西界與此蓋南北隔一塢云
 
 
 徐霞客逰記卷六上
[006-39a]
欽定四庫全書
 徐霞客逰記卷六下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逰日記十雲南/
九月初一日雨達旦不休起觀兩界山已出峽口碧峒/在西
南山下其北山崗上/即紅板橋為貴州界復去黔而入滇高枕一宵矣就火
炊飯欲行主人言此去黄泥河二十里水漲舟莫能渡
須少需之蓋是河東岸无居廬先有去者亦俱返候
[006-39b]
扵此余見雨勢不止憚於往返乃掃剔片地拭木版為
几匡坐敝茅中冷則與夷婦同就濕熖一茅之中東半
畜馬西半主人之榻榻前就煨湿薪以㸑㸑北即所置
几地也與榻相隔止一火夜則鋪茅以卧日則傍火隠
几雨雖時止而簷低外濘不能舉首辨羣山也
初二日雨仍達旦主人言今日漲愈甚舟益難渡明日
為街子貴州為塲雲南為/街子廣西為墟候渡者多彼舟不得不至即
予亦同行也余不得已復從之匡坐如昨日就火煨粥
[006-40a]
日三啜焉枯膓為潤當午雨少止忽聞西嶺喊聲寨中
長㓜俱遥應而馳詢之則豺狼來負羊也幸救者傷而
未死夫日中而兇獸當道余夜行叢薄中而徼幸无恐
能忘高天厚地之靈佑哉
碧峒在亦佐縣東百里盖滇南勝境之界山南走東轉
包明月所之南横過為火燒舖南山按滇南勝境乃分/界山也而老脊尚
在其東火燒舖西嶺余前過明月所即平夷所詢土人/言其水南下亦佐則明月所東火燒舖西乃為分水之
脊即轉為火燒亦字孔之南山東走而北轉經樂民所/北繞歸順狗塲之間而東南下安籠所入廣西泗城州
[006-40b]
境又東過思恩府北東峙為大明山而盡於潯州為黔/鬱二江之界其滇南勝境之南所度火燒舖南山者其
峽中尚有明月水出焉界/從其口東度兩分而已老脊從此分為兩支正支東
由亦字孔南東北繞樂民所北而轉安籠所下泗城州
旁一支南下東轉而黔滇之界因之南抵北峒又南至
於江底又南盡於南盤之北焉是黔界越老脊之西南
不以老脊為界而以南支為界也若以老脊則樂民所/狗塲營黄草壩俱當
属滇以老脊東行而黔隘/小故裒滇益黔以補不足
碧峒北與新城遥對南與栁樹遥對此地又滇凸而東者
[006-41a]
碧峒寨有民哨其西為民寨即余所栖者
自黄草壩至此米價最賤一升止三四文而已
初三日子夜寒甚昧爽起雨仍不止旣飯出寨門路當
從小岐南上山悮西從大石徑行初有塢西北去以為
狗塲道隨石徑西南轉二里東界石山南去塢轉而西
隨之二里峽中禾遂盈壠望北山岸畔有四五家懸坡
上相去尚一里而塢南絶遂乃莽蒼横渉其塢而西北
一里抵北山村麓有兩人耕於其下亟趨而問之尚隔
[006-41b]
一小溪其人輙牽牛避去余為停趾遂告以問道意其
人始指曰往黄泥河應從來處此誤矣再問以悮在何
處其人不告去乃返行泥塍間路倏斷倏續二里餘至
前轉塢處猶疑以為當從南峽入方惆悵无路忽見塢
邊一牧馬者呼之即碧峒居停主人也問何以至此蓋
黄泥河之道即從碧峒後東南踰嶺乃轉西峽正與此
峽東界石山南北相隔但茅塞无路故必由碧峒始得
通行遂復二里餘返至碧峒西南傍其寨門東南踰
[006-42a]
嶺而下一里東南徑塢半里復上又半里又東南踰一
嶺有峽自南西墜而路則直西出坳半里始下又半里
抵西峽中遂由峽西行屢陟崗窪三里有石峰踞峽之
中為當關之標由其北踰脊而下時宻雲釀雨見細箐
縈崖深杳叵測直豺虎之窟也惴惴西下一里度壑又
二里忽有水自北峽出下嵌壑中繞東南而注是為黃
泥河其河僅比瀘江水不濶而深不渾而急其源發於
樂民所明月所經狗塲至此東南與蛇塲河即蛇/床河同下
[006-42b]
江底而入盤江者也時有小舟艤西稍待之得渡遂西
上坡一里半逾嶺坳有岐自東南峽底來為入小寨而
抵板橋者乃知板橋亦四達之區也又西出峽見羣峰
中圍一壑而北峯獨稍開即黄泥河所環共一里餘抵
聚落中是日為市時已散將盡入肆覓飯主人婦以地
濘天雨勸留莫前問馬塲尚四十里度不能前遂停杖

黄泥河聚落頗盛然皆草房其地四靣環山而北即河
[006-43a]
繞其後復東南帶之西又一小溪自西南峽來北注黄
泥其中多盤塢環流土膏豊沃為一方之冠亦佐之米
俱自此馬駝肩負而去前擬移縣於此至今稱為新縣
而名亦佐為舊縣云
初四日晨起雨止而四山雲氣勃勃飯而行西半里度
一木橋其下溪流自南而北即西小溪也又西上坡轉
而南溯流半里入西峽又半里轉而北其處又有北峽
西峽二流之交焉于是随北峽溪又溯流半里乃西上
[006-43b]
山時東峰雲氣稍開乃賈勇上躋仰見西嶺最高上皆
夾坡削箐雲氣罩其頂不能悉上躋二里漸入濃霧中
遂從峯頭穿峽上箐深霾黒咫尺不可見又一里陟其
頂平行嶺上又二里乃下下一里及西塢陟塢而西一
里度一小橋橋下水北流乃南向西轉一里有岐交其
南北南乃入牛塲村道有小峯駢立村隱其下焉北乃
趨狗塲營者又西半里乃西上山其坡峻且滑无石級
可循有泥坎䧟足升之極艱二里陟峯頭又平行峰頭
[006-44a]
一里越其巔時濃霧成雨深茅交道四顧迷漫如海得
峯頭一樹如擎盖下有列石如錯屛乃就樹踞石而憩
止聞颼飀滴瀝之聲而目睫茫如也又西北平行一里
下眺嶺西深墜而下而杳不可見嶺峙而上而出没無
常已從北下始有石磴陡墜箐木叢水共一里半陟塢
而西亦中窪之宕也半里又踰西坳出其壑乃大開路
乃稍平尖峰旁立若為譲道者西向平行塢中一里半
有水横瀦於前以為溪也渉之不流乃壑底中窪之坑
[006-44b]
蓄而成溪者又西二里復有一溪北流甚急波漲水深
渉之没股焉又西一里乃飯於峽坡之下旣飯遂西入
竹峽崇峰廻合紆夾髙下深篁宻箐䝉宻不容旁入祗
中通一路石徑逶迤如披重雲而穿宻幄也其竹大可
為管瀰漫山谷杳不可窮從來所入竹徑无此深宻者
其處名竹園箐自黄泥河西抵馬塲人人捆/負家家獻客皆此物也客但出鹽㵸之耳其中坡陀
屢更三里踰峽南下其壑中開又為霧障止聞隔坡人
語聲然不辨其山形谷勢矣南行壑中一里轉而西半
[006-45a]
里又越一坳又半里徑峽而西抵危坡下復西向躋磴
上于是宻箐仍縈夾壁懸峽間其陡削雖殊而深杳一
如前也扳渉三里西踰嶺頭竹箐旣盡循山南轉皆從
嶺上行路東則屛峙而上路西則深墜而下然皆深霧
所翳不能窮晰也南向平陟嶺上者三里轉而西行嶺
脊者一里其脊南北俱深墜而下第霧漫莫悉端倪旣
而傍北嶺行北屛峙而南深墜又二里雨復大至適得
羊塲四五家當嶺頭遂入宿焉其家竹牀竹戸煨𣔻餉
[006-45b]
筍竟忘風雨之苦也
初五日夜雨仍達旦不休飯而行遂向南稍下已漸轉
西兩旁多中窪下䧟之穴或深墜无底或瀦水成塘或
枯底叢箐不一而足然路猶時時陟崗踰嶺下少上多
也十里見路北有深箐有岐從箐中升合併西去有聚
落當嶺頭是曰水槽其處聚落頗盛夾道成衢乃狗塲
營安籠所桃花大道所出但崗頭无田其上皆耕崖鋤
隴祇堪種粟想稻畦在深坑中霧翳不見也升陟嶺頭
[006-46a]
又四五里是曰水井其聚落與水槽同由其西一里半
始歴級磴而下遥望西塢甚深下箐中一里由峽底西
行二里復踰坡而上一里稍下坡西塢中塢不深而廻
峯四闢霧倏開合日色山光逺近迭換亦山中幻景也
旣復西向踰嶺三里見嶺西窪中有水成塘乃循峯西
北行積下一里而入亦佐縣東門城磚甃而城外草舍
三四家城中亦俱草舍求瓦房寥寥也一里炊於縣前
飯後半里出西門乃西北行計其地猶羣峯之頂但四
[006-46b]
山霧塞上下莫辨耳從嶺頭西北行二里乃西向歴峻
級而下時霧影亦開遂見西塢中懸東界所下之山與
西界崇峰並夾南北中闢深壑而拐澤河自北而南徑
其中焉其形勢雖見而河流猶深嵌不可窺西山崇列
如屛而南額尤髙雲氣尚平抹其頂不令盡露西山之
南復起一山斜障而東此則障拐澤而東南合蛇床者也
盤折西下三里抵坡而磴盡復西北行坡間一里踰崗
再下有數家茅舍在焉然猶未瀕河流也又西半里渉
[006-47a]
一東來小水乃抵河岸溯之北又渉一東北來小水約
半里有渡舟當崩崖下渡之是河發源於平彜衛及白
水舖以東滇南勝境以西皆注焉其勢半於江底而兩
倍於黄泥河急流傾洞南奔東轉與蛇床合而東南㑹
黄泥河水而為江底河者也亦佐羅平南北東西二處
俱以此為界西登涯涯岸崩頽扳躋而上遂西向陟嶺
時暮色將至始以為旣渡即有托宿處而荒崖峻扳絶
无一人登登不已暮雨復來五里遇一人趨渡甚急問
[006-47b]
之曰此無托宿處雞塲雖遥亟趨猶可及也乃冐雨竭
蹶轉向西南上五里踰坳而西乃轉北行峽中稍降二
里而得數家之聚焉亟投煨𣔻暮色已合而雨復徹夜
初六日晨起雨止四山猶氤氲不出旣飯稍西下渡窪
復西北上漸露昨所望屛列崇峯在西南而路盤其東
北二里踰一崗坪間有墟地一方則雞塲是也從坳北
稍下又得數家之聚焉問之亦雞塲也盖昨所宿者為
雞塲東村此則雞塲西村矣從村北行其峽西墜處有
[006-48a]
石峯屼立路從其北踰脊稍東轉而北陟塢共三里遂
西北踰嶺盤折石磴西北上二里而其巔則夙霧頓開
日景焕發東瞻羣峰吐穎衆壑盤空皆昨所從冥漠中
度之者越嶺西下一里抵盤壑中見秋花懸隙細流縈
磴遂成一幽異之境西一里有山横披壑西透其西北
腋似有耕雲樵石之栖在西峯後循其東南塢則大路
所從去也乃随塢南轉塢東西山分兩界余以為塢中
水將南流而不意亦俱中窪之穴也南行三里復踰脊
[006-48b]
而上遂西轉盤横披之南脊焉一里循横披南崖而西
其處山脊凑合岡峽縱横而森石尤多娟麗又西一里
有岐自東南峽來合同之又西一里乃轉北下于是西
向山遥豁而路則循山西北向行矣四里復北向踰岡
轉而西下望西北塢中有石壁下嵌不辨其底已而降
行塢中一里餘又直造其下則亦中窪之峽也由其南
又西行兩陟岡塢共三里始涉一南流小水自渡拐澤河/至此俱行嶺
上未見/勺水又西踰一岡一里南望江南一峯西闢洞門高
[006-49a]
懸其門有木橫列而下隔一峽遥睇无路遂不及迂入
又半里又渉一南流小水西踰一岡共二里而抵桃源
村其村百家之聚與水槽相似倚北山而居前有深塢
羅平之道自塢中東南來北東西三面俱㑹其水南墜
入崖洞而南洩於蛇塲江故知拐澤西岸崇山猶非南
行大脊也村多木皮覆屋以代茅時日己午就村舍㵸
湯餐飯而濕木難燃久之乃西向行渡西北峽石山小
水一里陟西塢而上又一里踰岡而西見西塢自西而
[006-49b]
東其南有小山蜿蜒亦自西而東界之其山時露石骨
崢崢然猶未見溪流也塢中雖漩窪成塘或滙成流或
瀦濁水皆似止而不行者又西一里踰岡西下有村當
塢倚南崖而居繞村西行始見塢中溪行曲折且聞溪
聲潺湲矣由其北溯之西行又一里見塢中又有一村
當塢而居始見溪水自西來從其村西環其村北又繞
其東其村中懸其北曲中一溪而三靣環之南倚南山
之崖北置木橋以渡其水不甚大而清徹不汩為清水
[006-50a]
&KR1474云盖發源於西山之廻坎坡經此而東出於桃源始
南去者也又西一里復過一村其村始在塢北又西一
里經一村曰小板村有稅司在焉蓋羅平北境為桃花
駝鹽之間道也又西二里始踰坡渉澗屡有小水自北
峽來南注於清水&KR1474路截而踰之也北峽中男婦二十
餘人各捆負竹筍而出蓋土人羣而入箐採歸淡薫為
乾以待鬻者又西二里直逼西山之麓有村倚之為廻
窞坡清水溝中居民夾塢至此而止以塢中有水可耕
[006-50b]
也由此西南半里過一小橋其水自西北沿山而來即
清水溝上流之源矣度之即西上嶺嶺頭有索哨者不
之與而過躡嶺一里半西陟嶺脊是脊始為分水之處
乃北自白水舖西直南度此廻環西南而峙為大龜以
分十八寨永安哨江底河諸𣲖者也而羅平之界亦至
是而止焉踰脊西漸轉而西行塢中其塢東西直
亘而南北兩界遥夾之南山卑伏而北山高聳暮雲
復勃勃籠北峯上流泉亦屢屢自北注南第南山之麓
[006-51a]
似有墜澗横其北然不辨其為東為西以意度之以為
必西流矣塢中皆荒茅斷隴寂无人煙西行六里其西
有山横列塢口塢始墜而西下有茅舍兩三家依塢而
栖路乃踰塢循北山而西半里有茅亭一龕當路旁南
與茅舍對想亦哨守之處也又西一里稍下有小水成
溪自北峽來小石梁跨之其水南注塢口而去既度梁
即隨西山南向隨流半里轉而西上嶺暮色合矣又上
一里而馬塲之聚當嶺頭所投宿者乃新至之家百无
[006-51b]
一具時日暮不暇他徙煨濕薪卧濕草枕中就枕而已
初七日晨起雲氣氤氲飯而行有索哨者還宿處解嚢
示批而去於是西北隨坡平下其路甚坦而種蔴滿坡
南蓋其下亦有塢西通者西馳四里始與溪近隨流稍
南半里復循坡西轉又一里下坡西望西南塢中有數
家之聚田禾四遶此溪徑塢環之其塢自北山隨坡南
下有水自北而南與此水同㑹於村北合而西南破峽
去乃西截北來塢半里抵北來之溪有新建石梁跨之
[006-52a]
為獨木橋想昔乃獨木今雖石而猶仍舊名也橋下溪
流三倍於西來之水固知北塢之源逺於東矣踰橋西
即此上嶺西向直躋甚峻一里半踰其脊又西向平下
者一里有岐隨岡南去者陸凉道也岡西塢中復有數
家焉亦陸凉属也其塢亦自北而南雖有村而无流路
西下截塢半里徑村北又半里抵西界崇山下遂躡峻
而上而陸凉之界又西盡於此矣蓋因其水南下陸凉
故西自此塢東抵廻窞西山皆属之陸凉其處南抵陸
[006-52b]
凉衛路經尖山天生橋相距尚八十里也由西嶺而上
又為海崖属乃亦佐縣右縣丞土司龍姓者所轄亦佐/縣有
左右二丞皆土司左丞姓沙在本縣即與歩雄攻黄/草壩者右丞姓龍或曰即姓海在此而居近越州
地東自此嶺而西抵箐口焉東與亦佐西界中隔羅平
陸凉二州之地間錯其間不接壤也从東麓西上屢峻
屢平峻者削崖盤磴平者曲折逶迤三峻而三踰嶺頭
共七里望見南坪有數十家之聚北峯則危聳獨懸蓋
自馬塲而西即望見遥峯尖削特出衆峯之上而不意
[006-53a]
直逼其下也又一里梯石懸磴西北抵危峯前其時麗
日轉耀碧天如洗衆峰盡出而是山最高不特獨木西
峯下伏如砥即逺而廻窞老脊亦不能上與之抗惟拐
澤雞塲西嶺遥相頡頏其中翡翠層層皆南環西轉而
接於西南巨峯此東顧之極觀也其西則亂峯廻罨叢
箐盤錯逺雖莫抗而近多自障焉其南則支條直走近
界旣豁逺巘前環此獨木諸所遥帶而下洩者西南有
二峯遥凑如眉中分此盤江之所由南注者耶其西即
[006-53b]
越州所倚而東峯之外復有一峯高懸其南浮青上聳
員若團蓋此即大龜山之特峙於陸凉路南師宗彌勒
四州之交者耶天南諸峯悉其支庶而此峯又其伯仲
行矣由峯西踰脊稍下即有石坡斜懸平&KR0869砥峙古木
婆娑其上亦高崖所僅見者由此歴級西下一里有壑
廻環中窪四合復有中懸之臺平瞰其中夾坑之崗横
亘其外石㾗木䕃映彩流霞令人神骨俱醒由横岡西
南轉二里復踰一脊又西度一中懸之崗有索哨者不
[006-54a]
顧而去度岡而西一里復上坡又一里西踰其隘復有
索哨者亦不顧而去想皆所云海崖土司者踰脊又不
能西見盤江又西半里西障始盡下界遥開瞥然見盤
江之流自西北注東南而去來猶不能盡瞩焉西向拾
級直下一里抵塢中又西半里循西山南轉半里復稍
上踰崗西復平行嶺上半里有岐一直西下坑一西南
盤嶺見西南路稍大從之一里得數家當嶺頭其茅舍
低隘牛畜雜處其中男子皆出婦人莽不解語索炊具
[006-54b]
无有應者是即所謂箐口也海崖之界於此止焉由岡頭
西南去為越州道從此西北下即越州属為曲靖道遂
西北下嶺始甚峻一里轉西漸夷皆車道平拓无齟齬
之慮矣又西一里飯於樹下又西馳七里始有塢北來
遂盤東山北轉一里始横截北來之塢余始謂塢中當有
流南注而不知其塢亦中窪也塢中横亘一崗南北俱
成盤壑而壑南復有崗焉從中亘者馳而西一里復西
上坡又一里陟坡之脊從脊西下三里連越兩坡
[006-55a]
始見塢自北來向南去其中皆員窪注水有岡中間不
流通焉從坡上西北望則龍潭之山自北分突屛列而
西此近山也西南望則州越南嶺隔山遙障所謂西峯
也而東峯之外浮青直對則大龜之峯正與此南北相
凖焉西下坡又有一塢自北而南南環為大塢與東界
連窪之塢合此塢始有細流中貫獨得夾塢成畦焉流
上横小橋西渡有一老持筐賣梨於其側一錢得三枚
其大如甌味鬆脆而核甚小乃種之絶勝者聞此中有
[006-55b]
木𤓰梨豈即此耶西上一同平行岡上四里直抵西峯
下則有塢隨其麓而深澗瀠之所謂龍塘河也然但見
澗形而不見水乃西下坡約半里隨塢出西南先與一小
水遇隨之旣乃截塢而西又半里始與龍塘河遇有大
石梁跨其上橋右村廬纍纍倚西山而居始皆瓦房非
復茅舍矣龍塘河之水發源於東北山峽中其處環潭
甚深為蛟龍之窟即所謂曲靖東山之東峽也其山北
自白水舖西分水嶺分支南下亘曲靖之東故曰東山
[006-56a]
而由此視之則為西嶺焉南至此瀕河而止其西腋之
中為䦘木山東腋之中為龍潭即此水之所出矣自箐
口西下塢中即為越州属至此西止而田疇悉環聚焉
由村西上坡即東山之南盡處也二里踰岡頭方踞石
少憩忽一人自西嶺馳來謂余曰可亟還下山宿前嶺
方有盗刼人毋往也已而其婦後至所語亦然而仰視
日方下午前終日馳无人之境皆豺狼魑魅之窟而深
夜幸免豈此周行東西夾山而居者甚衆反有賊當道
[006-56b]
耶因詰之曰旣有賊汝何得至其人曰彼方剥行者衣
余夫婦得迂道來耳余疑此人欲誑余還宿故托為此
言又思果有之今白日返宿明日又孰保其不至耶况
旣刼人彼必无復待之理不若即馳而去也遂叱顧僕
行即從岡上盤北山而西蓋北即東山南下之頂南即
其山下墜之峽而盤江自橋頭南下為越州後橫亘山
所勒轉而東流遂截此山南麓而斷之故下皆岨峿路
橫駕嶺上四里抵其中旁瞩北嶺石參差而岫兀突覺
[006-57a]
雲影風枝无非惴人之具令人錯顧不定投指莫擇又
西四里始西南下片石中其處土傾峽墜崩嵌交錯而
石骨露其中如裂瓣綴行其墜處皆流土不可著足必
從石瓣中宛轉取道其石質幻而色異片片皆英山絶
品惟是風鶴驚心不能狎憩而徐賞之亡何已下見西
塢南流之江知去橋頭不逺可免於虎口矣乃倚石隙
少憩竟作青蓮瓣中人矣從石中下者一里旣及西麓
復行支隴遂多聚廬之居又一里路北江廻堰曲中涵
[006-57b]
大塘一圍四面豐禾環之東倚精廬高倚東山之麓西
則江流所洩而石梁横跨之者也又行畦間半里始及
石梁其梁不高而長是為南盤之源北自炎方交水曲
靖之東直南至此是橋為曲靖鎖鑰江出此即東南流
繞越州之東而南入峽焉踰梁而西約半里上坡北而
宿於逆旅即昔之所過石堡村也適夜色已瞑明月在
地過畏途就安廬樂甚問主人嶺上有禦人者果有之
乎主人曰即余鄰人下午樵於山數賊自山後躍出剥
[006-58a]
三人衣而碎一人首與君來時相後先也余于是始凛
然悚還欣然幸深感前止宿者之厚情而不當以私衷
臆度之也蓋是嶺東為越州西為石堡乃曲靖衛屯軍
之界互相推委盗遂得而乘之耳
初八日昩爽飯復索酒而酌為浴泉計遂由村後越坡
西下則温泉在望矣塢中蒸氣氤氲隨流東下田畦間
鬱然四起也半里入圍垣之户則一泓中貯有亭覆其
上兩旁復磚甃兩池夾之北有榭三楹水從其下來中
[006-58b]
間一孔方徑尺可掬而盥也遂解衣就中池浴初下其
熱爍膚較之前浴時覺甚烈旣而温調適體殊勝彌勒
之太凉而清冽亦過之浴罷由垣後東向半里出大道
是日碧天如濯明晶然騰翠微而出浩波映甚下對之
覺塵襟盪滌如在冰壺玉鑑中北行十里過南城又二
十里入曲靖南門時有戈恭游者奉按君命廵諸城堡
高幢大纛擁騎如雲南馳而去余避道旁眎之如赫電
亦如浮雲不知兩界青山見慣袒當誰左也飯於麪肆
[006-59a]
中出東門半里入東山寺是名青龍山而寔无山郭東
培塿高僅丈餘大不及五丈上建大殿前列層樓配之
置宏鐘焉鐘之大余所未見也正殿之左有藏經閣殿
之右有三層樓皆翼於培塿之旁而齊其末者徙倚久
之出寺右循然而北五里出演武塲大道又三里過白
石江又二里過一坡又十里抵新橋殷雷轟然大雨忽
至避茅簷下氷霰交加廻風湧之撲人衣靣莫可掩蔽
久之乃霽仍北行濘滑不可著足十里抵交水入南門
[006-59b]
由霑益州署前抵東門投舊邸龔起潜家見其門閉異
之叩而知方演劇於内也余以足泥衣垢不樂觀優
亟入其后樓而憩焉霑益惟土司居州治而/知州之署則在交水
初九日予倦於行役憩其樓不出作數日游記是日為
重九高風鼓寒以登高之候而獨作袁安僵卧之態以
日日攀躋崇峻不少也下午主人攜菊具酌不覺陶然
而卧
初十日寒甚止寓中終日陰翳下午復有零雨旣而徹
[006-60a]
夜不休
十一日余欲行主人以雨留復為强駐厭其酒脯焉予
初欲從霑益併窮北盤源委至交水起潜為予談之甚
晰皆鑿鑿可據遂圖反轅由㝷甸趨省城焉
十二日主人情篤候飯而行已上午矣十里仍抵新橋
遂由岐溯流西南行二里抵西南小山下石撞之水乃
從西北峽中來路乃從西南峽中入一里登嶺一里陟
其巔西行嶺頭者又一里乃下初從嶺頭下瞰西塢有
[006-60b]
廬有疇有水瀠之以為必自西而東注石幢者迤邐西
下者又一里抵塢中則其水反西南流當由南谷中轉
東而出於白石江者詢是村為戈家冲由是而西併翠
峯諸澗之流皆為白石江上流之源矣源短流微瀠帶
不過數里之内而沐西平曲靖之㨗誇為冐霧渉江自
上流渡而夾攻之著之青史為不世勲而不知與坳堂
无異也徵事考寔書之不足盡信如此于是盤折坂谷
四里越劉家坡則翠峯山在望矣蓋此山即兩旁中界
[006-61a]
之脊南自宜良分支北度木容箐又北而度火燒箐嶺
又北度响水西嶺又北而結為此山又西夾峙為廻龍
山繞交水之西北經炎方又北抵霑益州南轉東復折
而南下峙為黑山分為兩支正支由火燒舖明月所之
間南走東折下安籠所入泗城州而東峙為大明山遂
盡於潯州旁枝西南由白水西分水嶺又分兩支直南
者由廻窞坡西嶺西南峙為大龜山而盡於盤江南曲
西南分支者盡於曲靖東山其東南之水下為白石江
[006-61b]
東北之水下為石幢河而西洩於馬龍之江而出尋甸
為北盤江焉然則一山而東出為南盤西出為北盤惟
此山及炎方足以當之若曲靖東山則旁枝錯出而志
所稱悉悮也由劉家坡西南從坡上行一里追及一嫗
乃翠峯山下横山屯人也隨之又西一里乃下坡徑塢
一里有小水自西北來小石梁跨之從此西南上坡為
三車道從此直西溯小水西南岸入為翠峯間道其路
若續若斷横截塢壠三里有大道自東南來則自曲靖
[006-62a]
登山之徑也于是東南望見三車市矣遂從大道西行
二里將抵翠峯下復從小徑西南度隴風雨忽至頃刻
而過一里下坡渉深澗又西上坡半里抵橫山屯其屯
皆徐姓老嫗命其子從村後送余入山半里抵其麓即
有兩小澗合流渉其北來者溯其西來者遂躡峻西上
一里半盤嶺頭而北轉入西峽中則山之半矣其山自
絶頂垂兩支如環臂東下北支長則繚繞而前為新橋
西岡之脉南支短即所躡以上者兩臂之内又中懸一
[006-62b]
支當塢若臺之峙則朝陽菴踞其上菴東北向其南腋
又與南臂環阿成峽自峰頂逼削而下則䕶國舊寺倚
其間自西峽入半里先達舊寺然後東轉上朝陽以舊
寺前墜峽下塹也舊寺兩崖壁夾而陰森其病在旁无
餘地朝陽孤臺中綴而軒朗所短在前少廻環余先入
舊寺見正殿亦整其後危崖廻峭藤木倒垂於其上而
殿前兩栢甚巨夾立參天寺中止一僧乃寄鍚殿中者
一見即為余爇火炊飯余乃更衣叩佛即乘間而前東
[006-63a]
登朝陽一頭陀方曳杖出菴門余入其菴亦别無一僧
止有讀書者數人在東樓余叩佛畢閒歩前庭庭中有
西番菊兩株其花大如盤簇瓣無心赤光燦爛黄菊為
之奪艶乃子種而非根分此其異於諸菊者前樓亦幽
逈庭前有桂花一樹幽香飄動逺襲山谷余前隔峽盤
嶺即噴而異之以為天香遥墜而不意乃敷蕚所成也
桂芳菊艶念此幽境恨无一僧可托還飯舊寺即欲登
頂為行計見炊飯僧慇勤整餉雖瓶无餘粟豆无餘蔬
[006-63b]
殊有割指啖客之意心異之及飯則已不蔬而止以蔬
奉客始知即為淡齋師也先是横山屯老嫗為余言山
中有一僧損口苦體以供大衆有予衣者輙復予人有
餉食者已不鹽不油惟恐衆口弗適余初至此即訊之
師不對余肉眼不知即師也師號大乘年甫四十㓜為
川人長於姚安寄錫於此已期年矣發願淡齋供衆而
於此欲靜修三年百日始一下山其形短小而目有風
癢之疾苦行勤修世所未有余見之方不忍去而飯未
[006-64a]
畢大雨如注其勢不已師留止宿余遂停憩焉是夜寒
甚余宿前楹師獨正殿無具無龕徹夜禪那不休
十三日達旦雨不止大乗師復留憇余見其瓶粟將盡
嘱炊粥為晨飡師復即另㸑為飯上午雨止恐余行復
强余餐忽有一頭陀入視即昨朝陽入菴時曳杖而入者
見余曰君尚在此何不過我我猶可為君一日供不必
噉此也遂挾余過朝陽共煨火具餐師號總持馬龍人
為曲靖東山寺住持避囂於此亦非此菴主僧也此菴
[006-64b]
主僧曰瑞空昨與舊寺主僧俱入郡瑞空歸而舊寺僧
并不知返蓋皆蠢蠢世法佛法一无少解者大乘精進
而无餘貲總持靜修而能樽節亦空山兩勝侣也已而
自言其先世為姑蘇吴縣籍與余同姓昔年朝海過吴
門山塘徐氏欲留之放生池師不果而歸今年已六十
三矣是夜宿其西樓寒更甚而夜雨復潺潺
朝陽菴則劉九菴大師所開建者碑言師名明𤣥本河
南太康人曾中甲科為侍御嘉靖甲子駐錫翠峰萬厯
[006-65a]
庚子有征播之役軍門陳用賓過此感師徳行為建此
菴后師入湼槃陳軍門命以儒禮塟於菴之東原土人/言劉
為侍御出廵案置二桃為䑕所竊劉窺見之佯試門子/曰汝何竊桃門子不承嚇之曰此處豈𣸪有他人而汝
不承吾將刑之門子懼刑遂妄承之問核何在門子復/取他核以自誣劉曰天下事枉者多矣乃棄官薙髮扵
此/山
十四日雨竟日不霽峭寒砭骨惟閉門向火不能移一
歩也
翠峯山在曲靖西北交水西南各三十里在馬龍西四
[006-65b]
十里秀㧞為此中之冠
曲靖者本唐之曲州靖州也合其地置府而名亦因之
霑益州土知州安邊者舊土官安逺之弟兄終而弟及
者也與四州烏撒府土官安孝良接壤而復同宗水西
安邦彦之叛孝良與之同逆未幾死其長子竒爵襲烏
撒之職次子竒禄則土舍也軍門謝命霑益安邊往諭
水西邦彦拘留之當事者即命竒禄代署州事并以上
聞後水西出邊奉旨仍掌霑益竒禄不得已還其位而
[006-66a]
竒禄有烏撒之援安邊勢孤莫助擁虚名而已然邊寔
忠順而竒禄狡猾能結當道歡今年三月何天衢命把
總羅彩以兵助守霑益彩竟乗機殺邊并挈其貲二千
金去或曰彩受當道意指為竒禄地也竒禄遂復專州
事當道俱翕然從之獨摠府沐曰邊雖土司亦世臣也
况受特命豈可殺之而不問故至今九月間霑益復杌
&KR1150不安為未定之局云
下午飯後余伺雨稍息遂從朝陽右登頂西上半里右
[006-66b]
瞰夾中䕶國寺下嵌穽口左瞻崗上八角菴上踞朝陽
後脇西眺絶頂之下䕶國後箐之上又有一菴焉前臨
危箐後倚峭峯有䕶國之幽而无其逼有朝陽之嵦而
无其孤為此中正地是為金龍菴時霏雨復來俱當岐
而過先上絶頂又西半里踰北嶺望見後數里外復一
峯髙峙上亦有菴曰盤龍菴與翠峯東西駢峙夾北塢
而下即河橋石幢河之源也南向扳嶺脊而登遇一虚
堂顔曰恍入九天又南上共半里而入翠和宫則此山
[006-67a]
之絶頂也翠峰為曲靖名峰而不著於統志如閬木之
在東山與此隔海子而遙對然東山雖大而非正脉而
此峯則為兩江之鼻焉余初見西塢與廻龍夾北之水
猶東下新橋而朝陽䕶國是峯東麓之水又俱注白石
疑是峯猶非正脊及登頂而後知正南下墜之峽則南
由响水岰西獨西下馬龍出尋甸矣始信是頂為三面
水分之界東北二靣俱入南/盤南靣入北盤其脉南自响水岰西平度
而峙為此峯即西度盤龍其水遂南北異流南者從西
[006-67b]
轉北北者從東轉南兩盤之交錯其源寔分於此云
翠和頂高峯峭兩老僧閉門煨火四顧霧幙峰瀰畧瞰
大畧由南塢西下為尋甸間道余擬明日從之去者遂
東南下由靈官廟東轉半里入金龍菴菴頗整潔庭中
菊數十本披霜含雨幽景凄絶是菴為山東老僧天則
所建今天則入省為地藏寺而其徒允哲主之肅客具
齋暝雨漸合遂復半里東還朝陽欲下䕶國看大乗師
雨滑不能瞰之而過
[006-68a]
十五日達旦雨止而雲氣靉靆余復止不行日當午獻
影余遂乗興往看大乗大乗復固留時天色忽霽余欲
行而度不及姑期之晩過為明日早行計乃復上頂環
眺四圍逺峯俱出始晰是山之脉俱東西橫列而脉從
中度屢伏屢起非直亘之脊也惟翠峯與盤龍二峯乃
東西並夾而翠峯之南响水岰之支橫列東下而結為
曲靖盤龍之西又南曲一支始東下而結為交水又橫
亘而北始東滙炎方之水又北始轉度霑益之南塢焉
[006-68b]
從峯南下又還過八角菴仍返飡扵朝陽為搃持所留
不淂入䕶國
是日以嚴江嵩明二處求兆扵翠和靈籖嚴江淂貴人/接引喜更新
嵩明淂枯木/逄春欲放花皆吉兆也竊計明日可早行既暮而雨𣸪

十六日阻雨
十七日雨復達旦飯後欲行摠持謂雨且復至已而果
然已復中霽旣乃大注傾盆倒峽更甚於昨
[006-69a]
十八日徹夜徹旦㸃不少輟前二日俱午刻朗然而此
即閃爍之影一併无之而冷且更甚惟就榾𣔻作生涯
不復問前程矣
十九日晦雨仍如昨復阻不行榾𣔻閒談摠持昔以周
郡尊事逮繫桁楊甚苦因筆記之東山寺昔有藏經乃/唐廵撫所請歸者郡
守周之相石阡人由鄉薦擢守曲靖以清直聞慕總持/師道行請之檢藏延候甚宻迤東廵守以下諸僚皆有
獨清之意而周復不免揚其波于是悉側目之中傷於/撫臺王伉羅織无迹遂誣師往還為交通賄賂以經簏
為筐篚坐以重賍周/復代為完之而去云
[006-69b]
二十日夜不聞簷溜晨起而霧復成及午大霽迨暮而
雨聲復瑟瑟達夜而更甚焉
二十一日晦冥終日迨夜復雨是日下午散歩朝陽東
數十歩東峽中一菴當峽是曰太平菴蓋與䕶國東西
夾朝陽者太平老僧煮芋煨栗以餉
二十二日晨起晦𠖇然决去之念已不可止矣待飯甚
久上午乃行摠持復贈之以米恐途中雨後一時无宿
者耳旣别仍上䕶國後夾箐中觀龍潭潭小而流不竭
[006-70a]
蓋金龍菴下夾壁縫中之液雖不竭而非涵瀦之窟也
遂西上踰嶺循翠和宫之後一里餘又踰嶺而南下雨
猶霏霏不已半里及塢中又一里有岐北轉悮從之漸
入山夾則盤龍所登之道也仍出從大道西南行二里
有村當塢中溪流自塢直南去路由村西轉北行半里
又渉塢而西一里又有村在坡間是為高坡村由村後
下崗有岐從塢中西南去為小徑可南達雞頭村從崗
上西北轉為大徑乃駝馬所行者初交水主人謂予有
[006-70b]
間道自尋甸出交水甚近但其徑多錯乃近日東川駝
銅騎之所出无同之旅不可獨去須從响水走雞頭村
大道及余不趨响水而登翠峯問問道於山僧俱云山
後雖即駝銅道然路錯難行須仍出雞頭為便至是余
質之途人亦多主其說然見所云徑路反大而所云往
雞頭大路者反小甚心惑之曰以村人為卜然已過村
見有村人自山中負薪來呼而問之則指從北不從南
余乃從駝銅路轉西北循崗三里西北過一脊其脊乃自
[006-71a]
盤龍南度者余初以為分支南下而不意乃正脉之曲
出坳西見脊東所上者甚平而脊西則下墜深曲脊南
北又從嶺頭駢峯高聳各極嵯峨始意是山之脊又直
折而南蓋自翠峯度其北去者此又度其南一脊而半
日間兩度之矣從坳西隨南峰之上盤腰曲屈其坑皆
深墜北向一里餘復躋一坡一里餘又北度一脊其脊
平亘於南北之中者于是又一里再躋北嶺始西北下
其時天色已漸霽无復晦暝之色逺峰近峽環瞩在望
[006-71b]
二里下西塢其塢自南而北其中黄雲盤隴村落連錯
一溪中貫之問其水之所從出則仍從新橋石幢河也
問其所從來則堰口也問其地何名則兎街子也始信
所過之脊果又曲而南過堰口當又曲而北余前登翠
峯苐見其西過盤龍不至此又安知其南由堰口耶前
之為指南者不曰雞頭即曰桃源余乃漫隨馬踪再歴
龍脊逄原之異直左之右之矣下塢南行二里遂横渉
其溪中流湯湯猶倍於白石江源也又南上坡一里是
[006-72a]
為堰口聚落數十家在溪北崗上乃入炊久之飯而行
陰雨復合其處有岐北入山為麥冲道余西向行其溪
亦分岐來一自北峽一自西峽余渡其北來者遂西入
峽天色亦漸霽四里從嶺上北轉則北峽之窮墜處又
一里復踰嶺而西是嶺自木容箐楊金山北走翠峯復
自盤龍南走高坡又南至此始轉而北其東西相距
數里之内凡三曲焉余一日三過之何遇之勤而委曲
之不遺耶從嶺西陟塢其水遂南流一里又北轉踰嶺
[006-72b]
一里西北下山二里抵塢中隨小水北向出峽始有塢
成畦路當從畦隨流西去而塢北有村落當北岡上是
為洒家想亦土酋之姓/或曰亦属平夷乃一里徑塢登岡由洒家西向
行一里越隴西下有峽自北來小水從之是亦麥冲南
來之道遂循其塢轉而西南行二里抵新屯廬舍夾道
豐禾被塢其處為平夷之屯據土人言自堰口之北兎
街子屯属平夷而糧則寄於南寧自洒家之西抵三車
屯属平夷而糧則寄於馬龍自一碗冲之西抵魯石屯
[006-73a]
属平夷而界則属於尋甸蓋尋甸曲靖以堰口老龍南
分之脊為界馬龍南寧以堰口老龍為界而平夷則中
錯於兩府之交而為屯者也自屯西踰坡共一里餘過
一塢有二三家在西嶺其塢復自北而南由村南轉而
踰岡西南下二里復有一塢溪疇南環聚落北倚是為
官保兒庄夾路成衢為村聚之最盛者此亦平夷屯官
之莊也
二十三日中夜聞隔户夜起者言明星烺烺雞鳴起飯
[006-73b]
仍濃陰也然四山無霧昩爽即行始由西南渉塢一里
漸轉西行入峽平陟而上三里踰一坳脊遂西下兩上
兩下兩度南去之塢兩踰南行坡脊而西共五里有村
在西坡上是曰三車由其村後復踰南行一坡度南行
一塢一里半披西峽而入峽中水自西而東溯之行半
里漸盤崖而上崖南峽中箐木森鬱㣲霜乍染標黄叠
紫錯翠鋪丹令人恍然置身丹碧中一里餘漸盤而北
折下度盤壑更覺深窈一里又循西夾上一里又踰一
[006-74a]
脊為南行分脊之最逺者東西皆其旁錯也由脊西下
渉塢再西共二里有峽甚逼隨峽西折而南行半里復
西踰嶺半里出嶺西始見嶺北有塢居廬崗上為一碗
冲而行嶺脊之上其嶺頗平南北皆塢而脊横其中共
一里陟脊西又南轉踰崗西下共一里度一峽想即一
碗冲西向洩流之峽也又西北上坡其坡頗長一里陟
其巔東望所度諸嶺如屛層遶而直東一峯浮青逺出
恐尚在翠峯之外豈東山閬木之最高處耶北望乃其
[006-74b]
分脊處至是乃見廻支環壑而南望則東南最豁此正
老脊分支環於板橋諸處者不知此處何以反伏其脊
其外亦有浮青特出逺甚當是路南市邑之間惟西則
本支尚高不容外瞩也由巔南循坡西轉半里西度脊
從脊西向西北下塢約一里有溪始向西流横二松渡
之其溪從西峽去路循西北坡上一里復西踰脊環坡
南下遂循之行一里轉而西下有塢自北來頗巨横渉
其西塍泥汚濘半里有大聚落在西坡下是為魯石哨
[006-75a]
其處已属尋甸而屯者猶平夷軍人也由村南西上踰
坡一里復踰岡頭轉而西南二里又西向踰脊從脊西
下峽中半里峽北忽下墜成坑路從南崖上行南聳危
巘北䧟崩坑坑中有石幢則崩隤之餘也循坑西下半
里有北來之塢横度之又半里渉溪西上復西南上坡
横行坡上一里又西向入峽其南有峯尖聳北有峯駢
立二里從南峯之北踰腋而西又一里始行北峯之南
岡與北峯隔塢相對有村居倚北峯而懸塢北為郭擴
[006-75b]
始非平夷屯而為尋甸編户由其西南下坡半里渉小
澗西登坡循西坡北行又與駢峯東西隔塢共二里北
上瞰駢峯之陰遂西半里踰岡從岡上平行有中窪之
坑當坑之南横墜而西其西有尖峯純石而中突兩腋
属於南北若當關之標路行坑上一里出尖石峯之北
腋遂西向而下一里抵西壑則尖石峯之西峯矣南界
擴然直望有尖峯最高逺挿天表余疑以為堯林山而
无可徵也度壑西轉二里越小溪橋有村在北隴曰壁
[006-76a]
假由其西即扳嶺北上旋踰坳而西一里復下涉壑又
南見天表高峰時已追及一老人問之果堯林也又西
 一里復入西峽躡峽而上半里踰嶺西西界遥山始大
開望見南龍老脊自西南横列而東北則東川尋甸倚
之為界者也其脊屛峙天際而西南與東北兩頭各起
崇峯其勢最雄亦最逺從屛峙之中有分列一支自西
北走東南若八字然其交分之處山勢獨伏而㝷甸郡
城正托其坳中由伏處入為東川道西踰分列之脊為
[006-76b]
嵩明并入省道循分列東麓而南為易龍道楊林之水
繞堯林之東馬龍水由中和北轉同趨而北皆隨此分
列之山而合於其東者也但溪流猶不可見而郡南海
子則汪然可挹從此西下坡峻嶺豁一下二里抵其峽
中有小水亦南行隨之西南又半里北塢廻環中有村
廬當坡曰海桐由其南西度塢復上崗一里抵崗頭隨
崗南下轉而西共二里有塢自北來溪流隨之内有村
當塢曰果壁外有石堰截流路由堰上渉水而西從平
[006-77a]
坡上行二里稍下有村倚坡之西曰栁塘坡盡畦連北
抵廻峯西踰江而及郡南接海子皆禾稻之區而村落
相望矣從畦塍西行又二里則馬龍之溪自東南峽出
楊林之溪自西南峽出夾流而北至此而合石梁七洞
横架其上曰七星橋其自南而北為北盤之上流正與
石堡橋之流自北而南為南盤之上流勢正相等但未
及曲江橋之大也過橋有廟三楹東向臨之中有舊碑
或言去郡城十五里或言三十里或名為江外河或名
[006-77b]
為三坌河无定里亦无定名而一統志又名其溪為阿
交合溪又注舊名為些丘溢𣲖江名其橋為通靖橋然
注其橋曰城東二十里跨交合溪注其溪曰府東南十
五里合流又自異焉按舊城在今城東五里今城築於
嘉靖丁亥安銓亂後則今以十五里之說為是乃屢詢
土人皆謂其流出東川下馬湖无有知其自霑益下盤
江然一統志曰入霑益後考之府志其注與一統同參
之龔起潛之說確而有據不若土人之臆度也間有謂
[006-78a]
自車翁江下馬湖其說益訛亦可見此水之必下車翁
車翁之必非馬湖矣蓋車翁之去交水不逺起潛之諳
霑益甚真若車翁之上不折而西趨馬湖則車翁之下
必折而北出三板橋則起潜之指示可知也由江西岸北
行半里隨江折而西循江南岸依山陟嶺又二里餘江
折而北踰嶺頭折而南下半里由塢中西行循鳳梧南
山之麓矣按鳳梧山者在郡城東北十里山脉由郡西
外界老脊排列東突為是山西北一峯員聳東南一峯
[006-78b]
斜騫為郡中主山阿交合溪自東夾逼其麓轉而東北
入峽去若避此山者是老龍東北行之脊也一統志无
其名標月狐山在城東北八里環亘五十餘里以舊城
計之當即此山第府志則月狐鳳梧並列似分兩山然
以山形求之寔无兩山分受也豈舊名月狐後訛狐為
梧因訛月為鳳耶共西三里南望壑中海子水不甚大
而零滙連珠蓋郡城之流東南下楊林之川南來相距
於壑口而不相下遂瀦而成浸者坡南下處石骨漸稜
[006-79a]
稜露竒又一里行石片中下忽有清泉一泓自石底溢
而南出其底中空泉混混平吐清冽鑑人眉宇又西數
歩又有泉連瀦成潭乃石隙廻環中下溢而起汛汛不
竭亦溢而南去此潭員若鏡而无中空之隙不知水從
何出然其清冽不若東泉之碧瑩无&KR0655翳也按郡志八
景中有龍泉雙月謂郡城東十里有雙泉相去十數歩
月夜中立其間東西各見月影中逗以余觀之泉上石
環樹罩雖各涵明月恐不移歩而左右望中未必能兼
[006-79b]
得也又西半里有聚落倚山靣&KR0676是為鳳所土人謂之
馬石窩想未置所時其舊名然耳于是西北隨田塍行
坡隴間時有聚落而不甚盛按郡志舊郡址在今城東
五里不知何村足以當之共西三里有溪流自北塢來
中貫田間有石梁跨之越之西行又三里復有溪自北
塢來亦貫田間而石梁跨之此即所謂北溪也以在郡
城之北為最近乃城西坡與鳳梧夾腋中出者越梁又
西行一里入尋甸東門轉而南停屐於府治東之旅肆
[006-80a]
尋甸昔為土府安氏世長之成化間始改流至嘉靖丁亥
安之裔孫安銓者作亂搆武定鳳廷文攻毁楊林馬龍
諸州所當道奏發大兵殱之并定改流乃移尋甸郡於
舊治之西五里直逼西山下始築城甃磚為雄鎮云按/鳳
廷文或又稱為鳳繼祖或又稱為阿鳳或又稱為鳳顯/祖自改為鳳廷霄或又云本江西人贅武定土官婦遂
專恣乗搆作亂以兵直/逼㑹城後獲而磔之
尋甸四門俱不正蓋因山勢所就也東門偏於北南門
偏於東西門偏於南惟北門差正而又非經行之所城
[006-80b]
中惟街二重前重乃府與所所蒞後重為文廟城隍察
院所倚其向俱東南
尋甸城直東與馬龍對直西與元謀對直南與河口對直
北與東川對其西北皆山其東南大豁
二十四日余初欲行偶入府治觀境圗出門左有肆中
二儒冠者問圖志以有板可刷對余辭以不能待已而
曰有一刷而未釘者在城外家中索錢四百余與之過
半旣而曰須俟明晨乃得余不得已姑需之聞八景中
[006-81a]
有北溪寒洞在東門外北山之下北溪水所從出也因
獨歩往探之遍詢土人莫有識者遂還歩城内後街入
儒學城隍廟下午還寓作記是日晴而有風
城中市肆與廣西府相似賣栗者以火炙而賣之
二十五日晨起索志觀之非全本也考所謂阿交合溪
之下流所載正與一統志同惟新増鳳梧山雙龍潭之
類而已仍畀還之飯而行出西門即上西山峻甚五里
逶迤躡其頂則猶非大龍之脊也其脊尚隔一塢西南
[006-81b]
自果馬山環界而北乃東度而為月狐從其北度之坳
又南走一支横障於東即此山也志稱為隱毒山謂山
下有泉為隱毒泉盖是山之西與老龍夾而中窪内成
海子頗長而深是山之東有泉二𣲖一出於北今名為/北溪
一出於南脱數/字而是山南北俱属於大脊焉由其西向
東南下二里抵塢中有小坑瀦汚流不甚大也西度塢
一里半有草房數間倚南坡上有黒土坡哨前有岐西
北由塢中行為潘金魏所道西南上坡為正道余乃渉
[006-82a]
坡一里復南踰其岡岡頭多眢井中䧟草莽翳之或有
聞水聲潺潺者越岡南行二里餘乃下坡遂與西海子
遇其水沉碧深泓直潄東山之麓路旣南臨水湄遂東
折而循山麓行南向二里見其水汪汪北轉環所踰眢
井之岡南抵南岡東逼山麓而西瀕所聚焉盖惟西北
二靣大脊環抱可因泉為田而三所屯托之所謂潘所
金所魏所也乃土官/三姓三所在海子西與余所循之山麓
隔水相望是水一名清海子一謂之車湖水瀕山麓清
[006-82b]
徹可愛然涸時中有淺處可徑而南也今諸山岡支瞰
其間湖水紆折廻抱不啻數十里一統志謂四圍皆山
者是謂周廣四里則不止焉想從其涸時言也又南一
里東踰一瞰水之岡又陟潄水之坡南向一里海子南
盡遂西南踰岡而行岡不甚峻而横界於東西兩界之
間皆廣坡漫衍由其上南行四里稍南下忽聞水聲已
有細流自岡西峽墜溝而南矣有數家在西山下為花
箐哨始知其岡自西界老脊度脉而東峙為東界北走
[006-83a]
而聨属於鳳梧之西坳為隱毒山中環大窪而清海子
瀦焉南走綿聳於河口之北崖為堯林山前挾交溪而
果馬水入焉不陟此岡不知此脉乃由此也于是隨水
南行皆兩界中之坂隴也或渉西委之水或踰西垂之
坡升降俱不甚高深而土衍不能受水皆不成畦然東
山逶迤而不峻西山崇列而最雄路稍近東山而水悉
溯西山而南焉則花箐諸流之下洩於果馬溪者又楊
林之源矣南行二十五里始有聚落曰羊街子其西界
[006-83b]
之山至是始開峽重巒兩叠凑列中有懸箐焉由此而
入為果渡木朗乃尋甸走武定之間道盖西界大山北
向一支自西南横列東北起障最高如重盖上擁南向
一支亦自西南横列東北排巒稍殺如外幔斜騫雖北
高南下而其脉寔自南而北叠而中一箐為叢薄為中
道之隙焉曰果馬山而南北之水由此分矣幸羊街子居
廬頗聚又有牛街子在果馬溪西大山下與羊街子俱
夾水之市皆木宻所分屯於此者蓋花箐而南至此始
[006-84a]
傍水為塍耳時方下午問前途所宿必狗街子去此尚
三十里恐行不能及途人皆為勸止遂停憩逆旅草紀
數則薄暮雨意忽動中夜聞潺潺聲
二十六日晨起飯後雨勢不止北風釀寒殊甚待久之
不得已而行但平坡漫隴界東西兩界中路從中而寒
雲氣充塞兩山漫不可見而寒氣從後擁雨而來傘不
能支寒砭風刺兩臂僵凍痛不可忍十里稍南下有流
自東注於西始得夾路田畦盖羊街雖有田畦以溪傍
[006-84b]
兩山田與路猶東西各别耳渡溪南復上坡二里有聚
落頗盛在路右曰間易屯又北一里半南岡東自堯林
山直界而西西抵果馬南山下與果馬夾溪相對中止
留一隙縱果馬溪南去溪岸之東山阻溪不能前遂北
轉溯流作環臂狀又有村落倚所環臂中東與行路相
向詢之土人曰果馬村從此遂上南岡平行岡嶺二里
為尋甸雲南之界盖其嶺雖不甚崇自南界横亘直凑兩
峯約十餘里橫若門閾平若堵墻北属尋甸南属嵩明
[006-85a]
由此脊而分焉稍南路左峯頂有菴兩重在松影中時
雨急風寒急趨就之前門南向閉不可入從東側門一
老僧從東廡下煨𣔻見客殊不為禮禮佛出將去之一
㸑下僧號徳/聞出留就火薪不能燃遍覓枯槎焙之就炙
濕衣體始復蘇煨粟㵸茶腸始回温余更以所㩦飯乗
沸茶食之己午過矣零雨漸收遂向南坡降三里抵坡
下即楊海子之西塢也其處遥山大開西界即嵩明後
諸老龍之脊東界即羅峯公舘後分支為翠峯祖脊相
[006-85b]
對夾成大壑海子中滙焉其南楊林所城當鎖鑰其北
堯林山扼河口海東為大道所經海西為嵩明所履但
其處竹樹漸宻反不遑逺眺大道東南去乃狗街子道
岐路直南去為入州道余時聞有南京僧在狗街子大
道之中地名大一半村者欲往叅之然後入州乃從岐
道下竹坑間行一里有大溪自西北環而東注即果馬
溪之循西山出峽至是放而東轉者有横木梁跨石洑
上洑凡三砥木三跨而達涯之西其水蓋與新橋石幢河相
[006-86a]
伯仲者也旣渡即平疇遥達村落環錯西南直行六里
而抵州由塍中東南向遵小徑行二里過小一半村又
一里有大路自東北走西南是為狗街子入州之道道
之北即為大一半村道之南即為玉皇閣入訪南京師
已暫栖州城某寺其徒初與予言後遂/忘之南京僧號金山余遂出從大道
西南入州二里又有溪自西而東向注其水小於果馬
之半而頗急石卷橋跨之越而西南行乃濘䧟殊甚自
翠峯小路來雖久雨之後而免䧟淖之苦以山徑行人
[006-86b]
少也一入大路遂舉歩艱甚所稱蜀道不在重崖而在
康莊如此人三里直抵西山下轉而西南又一里而入
嵩明之北門稍轉東而南停於州前旅舍問南京僧忘
其寺名无從覓也
二十七日宻雲重布雖不雨不霧而街濕猶不可行予
抱膝不下樓作書與署印州同張拒不納又以一刺投
州目管雖收而不即答先是州使君為吾郡鈕藩武進/鄉薦
余初入滇已陞饒州别駕至是東其轅及月矣二倅皆
[006-87a]
南都人余故以書為庚癸呼不謂張之扞戾乃爾始悔
彈鋏操竽之拙也是日買得一野鳬烹以為供
二十八日晨起濃雲猶鬱勃惟東方已開余令肆婦具
炊顧僕侯營倅回書余乃由州署西踐濕徑北抵城隍
廟其東為察院其中北向登山數級右為文廟左為明
倫堂尊經閣天色大霽四山盡出始全見海子之水當
其前是海子與楊林共之即一統志所云嘉利澤也以果
馬巨龍江及白馬廟溪之水為源而東北出河口為北
[006-87b]
盤江之源者也由中路再上抵文廟之後夾衢西入與
文廟前後並峙者為宗境寺寺建於唐/天祐中寺古而宏寂踞
蛇山之巔今謂之黄龍山山小而石骨稜稜乃彌雄山
東下之脉起而中峙如錐州城環之為州治之後山者
昔多小黄蛇故/今以黄龍名之登此則一州之形勢盡在目中矣
嵩明舊名嵩盟一統志言州治南有盟蠻臺故趾昔漢
人與烏白蠻會盟之處而今改為嵩明焉州城亦因山
斜遶門俱不正其向與尋甸相似
[006-88a]
嵩明正北由大山峽口入竟日而通普岸嚴章為尋甸
西境正南隔嘉利澤與羅峰公舘對為楊林北境正東
為堯林山踞河之北為下流之砥正西踰嶺為舊邵
甸縣其北之梁王山為老龍分支之處領挈衆山為本
州西境與尋甸富民昆明分界者也
嵩明中環海子田澤沃美其西之邵甸南之楊林皆奥
壤也昔皆為縣而今省去楊林當大道今猶存所焉
出寺下山還飯於店而管倅囘音不至余遂曳杖出南
[006-88b]
門轉而西半里抵塔下大道東南由楊林去余時欲由
兎兒關乃西南行一里有追呼於後者則管倅以囘柬
具程命役追至而程猶置逆旅寓中因令顧僕返取余
從閒道北向法界寺待之法界寺者在城西北五里亦
彌雄山東出之支突為崇峯者也路當從西門出余時
截岡踰隴下度一竹塢二里而北上山躡坡盤級而上
二里踰一東下之脊見北塢有山一支自頂下垂而殿
宇重叠直自峯頂與峰俱下路有中盤坳中者有直躡
[006-89a]
峯頂者余乃竟躡其頂一里及之西望峯後下有重壑
壑西北有遥巘最高如負扆挈領擁列廻環瞻之甚近
余初以為嵩明之冠而不知其即梁王之東面也轉而
東峯頭有𤣥帝殿冠其頂其門東向余入叩畢問所謂
南京師者仍不得也先是從城中寺觀覓之不得有謂
在法界者故余復迂途至而豈意終莫可踪跡乎由殿
前東向下歴級甚峻半里得玉虛殿亦東向仍道宫也
兩旁危箐廻合其境甚幽再上出天王殿又下半里有
[006-89b]
一菴當懸岡之中深竹菴門重泉夾谷幽寂窈窕惜皆
閉户无一僧在又下始為法界正殿先入殿後懸臺之
上其殿頗整有讀書其中者而主僧仍不在乃下禮佛
正殿甫畢而顧僕亦從塢中上東廡有僧出迎詢知
南京師未甞至而仰觀日色尚可行三十餘里遂詢道
於僧更從北徑為邵甸行盖楊林為大道最南而迂兎
兒為中道最㨗而坦邵甸為北道則近依梁王最僻而
險余時欲觀其挈領之勢遂取道焉由寺前西南轉竹
[006-90a]
箐中隨坳而南一里踰東南之岡出向所來道遂南下
山一里抵山下有塢自西北來即前嶺頭下瞰重壑之
第一層也由其南横度而西南二里過一村村南始畦
塍相属隨塍南下西行畦中一里餘望見北岡垂盡處
石崖駢沓其東有村廬倚岡上為靈雲山西有神宇臨
壑為白馬廟神宇之西有塢自北山廻環而成峽有大
溪自峽中東注而出即前嶺頭遥瞰之第二層也其壑
西南始遥逼梁王最崇峯之下盖梁王東突聳懸中霄
[006-90b]
北分一支東下為靈雲峯即白馬所倚再分北一支東
峙為法界寺法界北壑雖與梁王對夾而靈雲寔中界
焉故梁王東麓之溪瀠注俱從此出也其流與東山之
巨龍江相似東西距州城逺近亦相似也溪无橋渉之
即西上坡始余屢詢途人言渡溪而西必宿大村大村
之東皆層崗絕嶺漫无村居問去村若干里曰三十余
仰觀日色當已不及而土人言不妨速行而至再問皆
然遂急趨登坡一里有負戴而來者再問之曰无及矣
[006-91a]
不如返宿為明晨計余隨之還仍渡溪入白馬廟廟敞
甚不堪托宿乃東過駢沓石崖從村廬之後問宿於平
雲山僧是菴名梵虛僧雖不知禪誦而接客有禮得安
寢焉
二十九日晨起碧天如洗亟飯仍半里渡溪躡西坡而
上迤邐五里逾岡脊東望嘉利澤猶在足下西瞻梁王
絕頂反為近支所隱不可見計其處正當絕巘之東此
即其支岡也岡頭多中䧟之坎枯者成眢井瀦者成天
[006-91b]
池稍西北盤岡一里復西南下一里度中窪之底復西
北上遂行山南嶺坡間二里復西南下塢中其塢自西
北崇中來中有流泉頗急循塢西崖東墜此梁王山東
南之流也有岐路直自塢外東南來直西北向梁王山
東腋去此楊林往普岸嚴章徑余交截之而西半里渡
西崖急流復西北躡岡上其上頗峻一里躡峯頭已正
當梁王山之南矣西向平行嶺頭一里又西下半里塢
有小水猶東南流也一里徑塢又西上踰嶺半里復下其
[006-92a]
嶺南北俱起崇峯夾之水已西南行余以為過脊矣隨之
下一里行峽中轉而南一里又有水自西北來同墜壑
東注而下嘉澤始知前所過夾峯之脊猶梁王南走之
餘支也越水復西北躡峻而上一里半抵峯頭則當梁
王山之西南矣是峯西南與南來老脊又夾坑東北下
嘉利澤是峯東北與梁王主峯亦盤谷東下嘉利澤從
脊上平行而西一里餘出西坳半里始見其脉自南山
來者從此脊之西北下伏而再起遂矗峙梁王焉梁王
[006-92b]
山者按志无其名余向自楊林西登老脊已問而知之
云邵甸東北故余取道再出於此正欲晰其分支界水
之源也然志雖不名梁王其注盤龍江則曰源自故邵
甸縣之東山西山則指此為東山矣其注東葛勒山則
曰在邵甸縣西北髙三十里為南中名山逺近諸峯高
无踰此則所謂三十里者又指此為東葛勒山矣但土
人莫諳舊名因梁王結寨其頂遂以梁王名之志无梁
王名未甞无東葛勒名也其脉自澂江府羅藏山東北
[006-93a]
至宜良分支東北走者為翠峯之支正支西北走者由
楊林西嶺而北度兎兒關又北度此而高聳梁王山横
亘於邵甸之北其東西兩角並聳東垂下臨白馬溪之
西西垂下臨牧養澗之東由西垂環而西南為分支則
文殊商山之脉所由衍也由東垂走而東北為正支則
果馬月狐之脊所自發也西垂曲抱而盤龍之源遂濬
滇海東垂橫夾而嘉利之𣲖遂滙北盤宜其與羅藏雄
對南北而共稱梁王云過脊即漸西降西瞰夾塢
[006-93b]
盤窩皆豐禾芃芃不若脊東皆重岡荒磧也一坡西垂
夾塢中上皆側石斜臥從其上行二里始隨坡下墜一
里及塢有小溪自東南塢中出越之西行又半里有村
聚在南山下皆瓦房竹扉山居中之最幽而整者是曰
大大村始東西開塢梁王山西南之水由塢北西注余
所越南塢之水截塢而從之半里越村之西又開為南
北之塢有小水自南來經西岡下同破西北峽而下墜
當西出於邵甸之北者也路越南來小水遂西南上坡
[006-94a]
盤塢而上約里許越其巔又西下半里西南度塢
其塢自南流者一里又西踰坡脊平行坡上又西一里
餘始見西塢大開其塢自北而南闢夾甚遥而環峯亦
甚宻塢中豐禾雲䴡村落星羅而溪流猶僅如帶若續
若㫁焉于是陟降西麓半里抵塢有村倚麓西而廬是
曰甸頭村即邵甸縣之故址也是村猶偏於塢東塢北
有峰中垂亦有聚廬其上其地去嵩明州四十里重巒
中間另闢函蓋正北則梁王正脊亘列於後東界則老
[006-94b]
脊之北走者西界則分支之南環者其西北度處有坳
頗平是通牧養東北循梁王山東垂而北是通普岸嚴
章西踰嶺通富民縣即所從來者惟南塢最逺北自甸
頭十里至甸尾塢中之水南至甸尾折而南去路亦踰
山而西遂為嵩明昆明之界焉余旣至甸頭村即隨東
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崖下南北相並中止有岸尺
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
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
[006-95a]
神廟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汛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
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
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
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
麓大溪踰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横路甸南之坡有岐直
南十里通兎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
界之麓有石梁跨大溪上踰之始隨西麓南行半里溪
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踰嶺一里登岡頭一里
[006-95b]
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
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
兎兒關其西出之峯突為五龍山則挾滙流塘之水而
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
邵甸之水而西出滙流塘者也西越塢脊四里隨西下
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梁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
下水有村在梁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養之流南經此
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滙流塘者也過村西南上嶺盤
[006-96a]
折山坡者七里中有一窪之窞旣而陡下峽中有小水
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
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
為滙流塘其瀠洄之勢可想也從此由西岸入峽其峽
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
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為三家村投宿不納蓋
是時新聞迷不順省中戒嚴故昆明各村俱以小路不
便居停為辭余强主一家久之乃為構火炊粥啟户就
[006-96b]
榻焉
十月初一日晴爽殊甚凌晨從三家村啜所存粥即西
由峽中行已乃與溪别復西踰嶺共三里而入報㤙寺
仍轉東二里而過松花壩橋又循五龍山而南三十里
經省城東北隅南行已乃轉西度大橋則大溪之水自
橋而南經演武塲而出火燒橋下南壩矣從橋西入省
城東門飯於肆出南門抵向所居停處則吴方生出遊
歸化寺未返余乃坐待之抵暮握手喜可知也兄有晋/寧王可
[006-97a]
程以就醫隨吳來始知方生/在唐晋寧處過中秋甚洽也
 
 
 
 
 
 
 
[006-97b]
 
 
 
 
 
 
 
 徐霞客遊記卷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