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南通志巻四
沿革下
汝州
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王畿地春秋時楚鄭二國之
境戰國屬韓後屬魏秦屬三川郡漢置梁縣屬河
南郡曹魏晉俱因之後魏屬汝北郡東魏置北荆
州隋初置伊州大業元年始改曰汝州以汝水為
[004-1b]
名尋改為襄城郡以梁縣屬之唐初為伊州襄城
郡貞觀八年更州名曰汝州天寶元年更郡名曰
臨汝郡屬河南道五代梁為防禦州後周以臨汝
縣省入焉宋復為汝州政和間陞陸海軍節度屬
京西北路金廢軍州縣如故屬南京路元仍舊明
洪武初省梁縣入焉屬南陽府成化六年改直𨽻
布政使司領魯山郟二縣十年増置寶豐縣十二
年増置伊陽縣以屬之
[004-2a]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五里領縣四
汝州沿革表
[004-3a]
[004-4a]
[004-4b]
汝州屬縣沿革
魯山縣
夏劉累醢龍懼罪/遷於魯即此周春秋時/為鄭邑秦為三川/郡地漢置魯陽/縣屬南
陽/郡東漢 三國魏俱/因之晉改郡為國/縣屬如故隋改為魯縣/屬襄城郡唐
初置魯州始改縣曰魯山貞觀中州/廢以陽縣省入屬汝州臨汝郡五代屬汝/州宋
[004-5a]
屬汝州/陸海軍金 元俱屬/汝州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郟縣
周春秋時/鄭地漢始置郟縣/屬潁川郡東漢 三國俱/省晉復置屬/襄城郡
南北朝東魏改縣曰龍/山屬順陽郡隋開皇初改龍山曰汝南/十八年改汝南曰輔城
大業初改輔城曰/郟城屬襄城郡唐屬汝州/臨汝郡五代屬汝/州宋為郟縣/屬潁昌
府/金復為郟城/縣屬汝州元復為郟縣/屬如故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七里
[004-5b]
寶豐縣
周春秋時/鄭地秦為應/國地漢置父城縣/屬潁川郡東漢因/之晉屬襄/城郡南
北朝省/隋 唐證聖元年析郟城縣地復置武興/縣尋改為龍興屬汝州臨汝郡
五代屬汝/州宋宣和中始更/名曰寳豐縣金因/之元省入/梁縣明初省梁/縣入汝
州成化十年以州東南五/保仍置寶豐縣屬汝州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伊陽縣
周為陸渾/之地秦置新城縣/屬三川郡漢 東漢 三國魏/晉俱/屬
[004-6a]
河南/郡南北朝後魏屬/南陽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伊闕屬河南郡唐先天/元年
始析置伊陽縣屬/河南府河南郡五代屬河/南府宋熙寧五年廢伊闕/為鎮改屬伊縣
金屬嵩/州元至元三年/省入嵩州明初因之成化十二年/仍置伊陽縣屬汝州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陳州
禹貢豫州之域古庖犧氏所都周初封舜後於此
為陳國後屬楚頃襄王自郢徙此秦為潁川郡地
漢置陳縣為淮陽國治東漢改為陳國曹魏改置
[004-6b]
陳郡晉咸平并屬梁國劉宋屬南梁郡東魏改置
陳郡北齊改曰信州後周改曰陳州屬北揚州隋
開皇初廢陳州置宛邱縣屬淮陽郡而以豫州統
之唐復為陳州屬河南道五代晉開運二年置鎮
安軍漢廢周復置宋初為陳州宣和元年陞為淮
寧府金元俱為陳州並治宛邱縣明省宛邱入焉
屬開封府領西華商水項城沈邱四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州為直𨽻仍以西商等縣屬焉
[004-7a]
編户四十五里領縣四
陳州沿革表
[004-8a]
[004-9a]
漢始置西華長平/二縣屬汝南郡東漢長平改屬陳國/西華屬如故三國魏因/之
[004-9b]
晉永康元年省西華/入長平屬潁川郡南北朝劉宋復置西華並屬/陳郡東魏因之北齊
省長平/入焉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鴻溝縣大/業初復改曰西華屬淮陽郡唐武德元/年更名
箕城景雲元年復曰/西華屬陳州淮陽郡五代屬陳/州宋屬淮/寧府金 元俱/屬
陳/州明屬開封/府陳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陳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十二里
商水縣
秦置溵疆縣/屬潁川郡漢改曰㶏强縣/屬汝南郡東漢因/之晉省/南北朝
[004-10a]
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改/曰溵水縣屬淮陽郡唐建中二年置溵州興/元二年州廢以縣屬
陳州淮/陽郡五代屬陳/州宋建隆間避宣祖諱/始改曰啇水縣金 元俱/屬
陳/州明屬開封/府陳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陳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二里
項城縣
周春秋項/子國漢置項縣屬/汝南郡東漢 三國魏俱/因之晉屬梁/國
南北朝劉宋屬陳郡東魏改置秣陵縣屬/丹陽郡北齊屬信川後周屬陳州隋開皇/初始
[004-10b]
改秣陵為項/城屬淮陽郡唐屬陳州/淮陽郡五代屬陳/州宋屬淮/寧府金屬陳/州
元至元二年省入/啇水縣尋復置明屬開封/府陳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陳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五里
沈邱縣
周春秋為/沈子國漢 東漢 三國魏/晉 南北朝 隋
開皇開以項城/縣析置沈州唐武徳初州廢始置沈/邱縣屬頴州汝隂郡五代屬頴/州
宋屬順/昌府金 元俱屬/潁州明初省𢎞治十二年復/置屬開封府陳州
[004-11a]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陳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三里
許州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為許國戰國為韓魏二國
境秦屬潁川郡漢置許縣屬豫州潁川郡東漢因
之三國魏黄初二年改曰許昌晉徙潁川郡治此
劉宋屬南陽郡後魏屬北陳畱潁川二郡東魏屬
許昌郡後周置許州改縣曰長社隋開皇初復改
[004-11b]
屬潁川郡唐武徳四年置許州十七年更置都督
府乾元元年復為許州以長社縣屬焉五代梁置
許州匡國軍唐改許州忠武軍宋元豐三年陞許
州為潁昌府金為許州昌武軍元為許州明以長
社縣省入屬開封府領臨潁襄城郾城長葛四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州為直𨽻仍以臨襄等縣屬焉
編户四十里領縣四
許州沿革表
[004-12a]
[004-14a]
許州屬縣沿革
[004-14b]
臨潁縣
漢始置臨潁縣屬潁川郡/以在潁水之上故名東漢 三國魏/晉 南
北朝劉宋俱因之北/齊改屬臨潁郡隋仍屬潁/川郡唐貞觀元年省繁/昌入焉屬許州
潁川/郡五代梁屬許州匡國軍唐屬許/州忠武軍晉漢周因之宋屬潁/昌府金屬/許
州昌/武軍元屬許/州明屬開封/府許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許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四里
襄城縣
[004-15a]
周春秋為/鄭汜地漢始置㐮城縣/屬潁川郡東漢 三國魏俱/因之晉置/襄
城郡以/縣屬焉南北朝後魏東魏俱/屬襄城郡隋屬潁/川郡唐武徳元年/置汝州貞
觀元年州廢以縣屬許州天/寳七載復屬汝州臨汝郡五代梁屬許州唐屬/汝州晉漢周因
之/宋仍/舊金屬許州/昌武軍元屬許/州明屬開封/府許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許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六里
郾城縣
周本郾/子國漢置郾縣屬/潁川郡東漢 三國魏/晉俱因/之南北
[004-15b]
朝米省郾縣入召陵屬/如故北齊屬臨潁郡隋開皇初臨潁郡廢復置/縣始增稱郾城縣省召
陵屬潁/川郡唐貞觀元年屬蔡州尋/改屬許州潁川郡五代梁屬許州匡/國軍唐屬許
州忠武軍晉/漢周因之宋屬潁/昌府金屬許州/昌武軍元屬許/州明屬開封/府許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許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十二里
長葛縣
周春秋鄭邑宋人伐/鄭取長葛即此戰國屬魏地為長社縣以社/中樹暴長故名秦昭襄
王三十三年客卿胡傷攻/魏長社取之即其地也秦長社縣屬/潁川郡漢 東漢
[004-16a]
三國魏/晉 南北朝後魏皆因之後/周改屬許州隋開皇六/年始改
長社縣為長葛/縣仍屬潁川郡唐復析置長社縣/屬許州潁川郡五代梁屬許州/匡國軍唐
屬許州忠武軍/晉漢周因之宋長社長葛二縣/並屬潁昌府金屬許州/昌武軍元屬/許
州/明省長社入許州以長/葛屬開封府許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許州為直潁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二里
禹州
禹貢豫州之域禹所封國帝啟饗諸侯於鈞臺即
[004-16b]
此春秋為鄭櫟邑後屬楚昭元年楚公子黑肱城
櫟戰國時為韓國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秦置陽翟
縣屬穎川郡項羽封韓成為韓王都於陽翟兩漢
悉仍秦舊曹魏晉屬河南郡劉宋屬潁川郡東魏
改置陽翟郡以陽翟縣屬焉隋開皇初廢郡為縣
屬襄城郡唐初屬嵩州貞觀元年改屬許州潁川
郡五代屬許州宋屬潁昌府為京西北路金置潁
順州大定二十四年改為鈞州以陽翟屬之元為
[004-17a]
府領密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州為直𨽻密縣仍為州屬復以
開封府屬新鄭縣屬焉編户十里領縣二
禹州沿革表
[004-18a]
[004-19a]
皇清 河南布政使司 禹州 密 新鄭
禹州屬縣沿革
密縣
周本密國亦/鄫國地漢始置密縣/屬河南郡東漢屬河/南郡三國魏仍屬/河南郡
晉屬滎/陽郡南北朝劉米東魏俱因之/後周改屬鄭州隋省/唐武徳四/年復置
屬鄭州尋改/屬河南郡五代 宋俱屬河/南府金屬鄭/州元屬鈞/州明
屬開封/府禹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禹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004-19b]
十一里
新鄭縣
上古有熊/國周封黄帝後於此為鄫國春秋/時為鄭武公之國名曰新鄭秦屬潁/川郡
地/漢始置新鄭縣/屬河南郡東漢屬河/南郡三國魏仍屬/河南郡晉因/之南
北朝劉宋屬滎陽/郡後魏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豫州滎/陽郡大業初併宛陵縣入焉
唐屬鄭州/滎陽郡五代 宋俱屬/鄭州金 元俱屬/鈞州明初屬鈞/州後改
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改屬直𨽻禹州編户一十九里
[004-20a]
鄭州
禹貢豫州之域髙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
叔於此又為東虢鄫二國境鄭武公從平王東遷
滅兩國而有其地戰國屬韓秦置管縣屬三川郡
漢魏晉俱省入中牟縣後魏為東恒農郡東魏置
廣武郡後周置滎州尋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
置管州大業初復曰鄭州治管城縣又改州為滎
陽郡唐武徳四年於武牢置鄭州天寳初改滎陽
[004-20b]
郡乾元初復為鄭州五代因之宋熙寕五年廢州
以管城屬開封府元豐八年復置鄭州陞奉寧軍
治縣如故金元俱為鄭州明以管城縣省入屬開
封府領滎陽滎澤河隂汜水四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鄭州為直𨽻仍以滎陽等縣屬
焉編户三十六里領縣四
鄭州沿革表
[004-21a]
[004-23a]
魏屬東恒農郡北/齊改郡曰成臯隋開皇初廢成臯仍/以縣屬滎陽郡唐天授二/年析置
武泰縣屬洛州神龍初復省/入滎陽縣屬鄭州滎陽郡五代屬鄭/州宋屬奉/寜軍金
元俱屬/鄭州明屬開封/府鄭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鄭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四里
滎澤縣
周本澤名春秋衛侯及/狄人戰於滎澤即此秦三川郡移/治於此漢 三國魏/
晉俱為滎/陽縣地隋開皇四年置廣武縣仁夀元/年始改為滎澤縣屬滎陽郡唐因/之五
[004-23b]
代屬鄭/州宋熙寜五年廢為鎮入管/城元祐元年復為縣金屬鄭/州元屬汴/梁路
明屬開封/府鄭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鄭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二里
河隂縣
周置平陰縣/屬三川郡漢屬河/南郡東漢屬河/南郡晉始改平陰曰河/陰縣以在瀕河
山下故名/屬河南郡南北朝劉宋因之東魏/置河陰郡治此隋省/唐開元初/復置屬
河南郡會昌三/年改屬孟州五代 宋俱屬/孟州金 元俱屬/鄭州明屬/開
[004-24a]
封府/鄭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鄭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六
里
汜水縣
周東虢國地春秋時為/鄭巖邑又名虎牢秦為三川/郡地漢置成臯縣/屬河南郡東
漢改縣曰/成睪三國魏復名/成臯晉因/之南北朝劉宋東魏俱/屬滎陽郡後
周改屬/鄭州隋開皇十八年始改縣/曰汜水屬滎陽郡唐武徳四年復改/成臯縣貞觀元
年省垂拱四年改曰廣武縣㑹/昌三年仍為汜水縣屬孟州三代因/之宋熙寜七/年省入
[004-24b]
河陰元豐初/復置屬孟州金 元俱屬/鄭州明屬開封/府鄭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鄭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里
陜州
禹貢豫州之域周為西虢地武王封王季子虢仲
於上陽即此成王以周召為二伯陜以東周公主
之陜以西召公主之春秋晉人滅虢遂有其地晉
分入於韓秦屬三川郡地漢置陜縣屬𢎞農郡東
[004-25a]
漢曹魏晉劉宋皆因之後魏改為北陜縣為陜州
恒農郡治後周又於縣置崤郡隋大業初州廢縣
屬河南郡唐武徳元年於縣復置陜州乾元元年
改為陜郡五代復為陜州治宋以硤石縣省入為
陜州保平軍金元俱為陜州治明以陜縣省入陜
州屬河南府領靈寳閿鄉二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陜州為直𨽻州仍以靈閿屬焉
編户二十二里領縣二
[004-26a]
[004-27a]
靈寳縣
周武王放牛桃/林之野即此秦於此置/函谷闗漢置𢎞農縣/屬𢎞農郡東漢 三
國魏/晉 南北朝劉宋皆因之後魏改置西恒農/陳南二郡以𢎞農縣屬焉後周
郡縣/俱廢隋大業初復置𢎞/農郡治縣如故唐天寳元年獲寳符於古/函谷闗始改曰靈寳縣
屬陜州/陜郡五代屬陜/州宋屬陜州/保平軍金 元俱屬/陜州明屬河/南府
陜/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陜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十八里
[004-27b]
閿鄉縣
上古為鼎/湖地漢置湖縣屬/京兆尹東漢改屬𢎞/農郡三國魏/晉皆/因
之後/省南北朝後魏復置湖城縣屬西恒農陳南/二郡後周於湖城故地置閿鄉郡隋
開皇初廢郡始改為/閿鄉縣屬河南郡唐貞觀初置鼎州又析置湖/城縣尋廢州以閿鄉湖城
二縣俱屬虢/州𢎞農郡五代俱屬/虢宋屬陜州/保平軍金屬陜/州元至元/二年
省湖城/縣入焉明屬河南/府陜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陜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八里
[004-28a]
光州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弦黄二國地戰國屬楚
秦屬九江郡地漢置弋陽縣屬豫州汝南郡東漢
因之曹魏析置弋陽郡屬豫州晉為弋陽汝陰二
郡劉宋因之東魏為新蔡郡北齊改屬司州隋仍
為弋陽郡屬揚州以定城縣屬焉唐始為光州乾
元初復為光州弋陽郡屬淮南道五代為光州治
宋紹興二十八年改曰蒋州尋復為光州光山軍
[004-28b]
屬淮西路元屬汝寜府省定城縣入焉明初屬鳳
陽府洪武十四年復改屬汝寜府領光山固始息
縣商城四縣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州為直𨽻仍以光山等縣屬焉
編户二十二里領縣
光州沿革表
[004-29a]
[004-30a]
[004-30b]
光州屬縣沿革
光山縣
[004-31a]
周春秋為/弦國秦屬九/江郡漢置西陽縣/屬江夏郡東漢因/之晉屬弋/陽郡南
北朝東魏改置光城/縣屬廣陵郡隋開皇初始改曰光/山縣仍屬弋陽郡唐屬光/州弋
陽/郡五代屬光/州宋屬光州/光山軍元屬光/州明屬汝寜/府光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光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三
十里
固始縣
周春秋為蓼國地楚荘王封/孫叔敖子僑於邱即此秦屬九/江郡漢置縣屬/汝南郡
東漢建武二年始改/縣為固始縣三國魏/晉俱屬汝/陰郡南北朝劉/宋
[004-31b]
屬新蔡郡東魏/北齊皆因之隋屬弋/陽郡唐屬光州/弋陽郡五代屬光/州宋屬/光
州光/山軍元屬光/州明初屬鳳陽府洪武十四/年改屬汝寜府光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光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十四里
息縣
周春秋為/息侯國秦屬九/江郡漢始置息縣屬汝南郡後/徙於東改曰新息縣東漢
析置褒信縣/並屬汝南郡三國魏屬/仍舊晉以新息縣屬汝南郡/褒信縣屬汝陰郡南
北朝劉宋析置北新息南新/息二縣仍屬汝南郡隋復為新息褒信二/縣並屬汝南郡
[004-32a]
唐武徳四年置息州貞觀元年州/廢以二縣並屬蔡州汝南郡五代屬蔡/州宋屬/蔡
州淮/康軍金泰和八年復置息州/以新息縣為附郭元至元三年俱省入/息州屬汝寜府
明初降為縣屬潁州洪武十/四年改屬汝寜府光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光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二
十八里
商城縣
周春秋為/黄國地秦屬九/江郡漢置新郪縣/屬汝南郡東漢建初四年徙/宋公於此改
曰宋/縣晉屬汝/陰郡南北朝劉宋改置宋城縣屬如故/東魏為宋安縣屬廣陵郡隋
[004-32b]
開皇初改曰殷/城縣屬弋陽郡唐武徳元年置義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光州弋陽郡五
代屬光/州宋始改商城縣屬光州光/山軍尋省入固始縣元仍/舊明初屬鳳/陽府成
化十一年以固始縣西南鄉/復置商城縣屬汝寜府光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陞光州為直𨽻州縣仍屬編户一
十二里
河南通志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