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18 寶慶四明志-宋-羅濬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明續志巻一


  宋梅應發劉錫同撰


  慶元府額


  寧宗皇帝登大寳以明為龍藩陞慶元府自參政何公
立扁後至寳祐二年中更水火屢撤去久而未立四年
九月大使丞相吳公出鎮興廢補缺至五年四月始援
筆書之八法端嚴九鼎鎮重自是郡境清謐無復曩嵗
[022-1b]
非時之警邦人朝暮瞻戴殆與四明山川輝映無極云
上牌致語附見於左


  寧皇恵朱邸以演綸久升表掲元輔福蒼生而連筆重為扁題三大字鬱鬱蛟纒四明牕停停虹貫旄倪觀改
鼓角聲和恭惟大使判府大觀文丞相樞使國公闢學海以朝九流厲詞鋒而挫萬物虎榜首登鳯池身到既符
作者之七人鼇頂峯帶鰌亢水浮来挾飛仙于三島以大臣而盡民事勤小物而穆師言牛隴春酣是處無襦
而有袴鯨洋風定何人佩劒而帶刀百廢具興一日必葺念昔被茂陵之親擢優為嘉定之倫魁于今領潛藩
以保釐忍視慶元之虚額拈犬頭而㸃染舉大手而特書秀傑摩雲河海盡歸於彈壓精華衝斗鬼神俱聳於
觀瞻天閟方隨機而拓開地靈已如響而發逹豈止篤生郷彦嗣十人宰相狀元便當速肖邦君添幾人狀元
[022-2a]
宰相民生視阜郡望増雄萬斛力一揮盡拭目鮚亭之氣象中書君未老更傾心䲭閣之經綸胡顯等既忝齋
優敢呈巳俚


  慶元天子舊名藩寳祐元戎新榜顔鬱鬱蛟纒三大字停停虹貫四明山百年老穉歡聲沸千古山河旺
氣還便挾島仙天上去再提此筆福人間


  増秩因任


  寳祐五年正月初六日御筆吳潛特與轉一官職任依


  制


[022-2b]
  門下朕修我有夏以誕保受命每嵗孟春則大計羣吏
矧臣作股肱耳目之舊而時若州牧侯伯之賢是有衮
衣越在外服對三陽之泰長敷大號以渙&KR0993觀文殿大
學士宣奉大夫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軍府事兼管内
勸農使金陵郡開國公食邑五千百户食實封一千
百戸吳潛方厚秉彛中和迪行潄六藝之芳潤則資之
深詡萬物而發揚其徳可大頃焉相朕咨以奮庸若鹽
梅之和羮期于予治以薫蕕之共器不潰于成斂而經
[022-3a]
濟之謀重我蕃宣之寄鄮山嵂嵂欣草木之向榮滄海
洋洋妥波濤而不當治象甫頒之日正士夫更始之
初膺貢受圖曩侍春王三朝之㑹承流宣化今為東方
諸侯之先時而颺之民之表也雖璽書增秩非所以待
大臣而民功曰庸其可無於懋賞爰峻禄臣之品申陪
井邑之封於戲王職如歲兼四時朕方體元工之運冢
宰阜民倡九牧爾尚新治理之功益懋乃猷祇若予訓
可特授光禄大夫依前觀文殿大學士沿海制置大使
[022-3b]
判慶元軍府事兼管内勸農使金陵郡開國公食邑五
百户食實封一千百户主者施行


  寳祐六年九月初五日御筆吳潛分閫四明已書再考
郡綱振飭海道肅清特與轉行一官令再任學士院日
下降制


  制


  勑門下命顓征而賜履夙嘉表海之風考成績以陟明
式循咨岳之典睠予良弼久鎮輔藩進律以旌顯庸勉
[022-4a]
㽞而仍舊服肆加寵數誕布恩言觀文殿大學士光禄
大夫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府軍事兼管内勸農使金陵
郡開國公食邑五千四百户食實封一千五百戸吳潛
敬義不孤忠忱合一以格物之明而行之以絜矩之恕
以馮河之毅而恢之以包荒之𢎞其在廟堂而憂惟以
社稷為悅邪嫉九齡之正佞憎陸䞇之賢菉竹猗猗居
有琢磨之益赤舄几几不改碩膚之常比煩戎乗之行
肯為蒼生而起弼廪青社猶在中書琦典相州克勤民
[022-4b]
事亷頑立懦抑暴鋤驕吏士畏若神明旄倪愛如父母
風行海道福流京師固嘗渇想於儀刑亦既深知其治
行惟長吏數易則政斁而百姓熟習則教孚遮道而留
冦恂盍從羣望増秩而褒黄霸昭示懋功頻煩璽書之
榮赫奕銀青之信益食多邑陪賦真畬於戲公著起尹
河南雅得均出處之誼王曽再莅全魏諒能服中外之
心以上宰任方伯見謂優為以真儒用天下常懐未盡
式敬有土益逺乃猷可特授銀青光禄大夫依前觀文
[022-5a]
殿大學士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府兼管内勸農使金
陵郡開國公加食邑五百户主者施行


  開慶元年八月十七日再疏乞歸田里奉御筆吳潛三
年海閫備竭勤勞屢疏丐歸高節可尚可依舊觀文殿
大學士判寧國府特進封崇國公令學士院日下降制


  制


  門下朕儀圖魁徳易鎮价藩公師而表海邦久顓斧鉞
之寄將相而典鄉國式華衮繡之行肆申錫于恩徽以
[022-5b]
懋奬其風節敷時制綍諗我廷紳觀文殿大學士銀青
光禄大夫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軍府事兼管内勸農
使金陵郡開國公食邑五千九百户食實封一千七百
户吳潛識詣幾深氣含剛大實地踐履得家庭學問之
醇平生經綸發聖賢事業之懿寧皇之所敷遺眇躬之
所倚毗端委廟堂納君于道燕居鄉黨垂世以書頃徃
保釐重煩夾輔獨盡心於政廪有勤民之風不動色而
威雅得馭軍之體以格物之明聴訟以絜矩之道生財
[022-6a]
溟渤澄波京師䝉潤閔勞三載正惓惓歸士之情勤施
四方顧懇懇明農之請夫元老之出處甚重乃羣工之
視聴攸關卿猶盡瘁以鞠躬誰不聞風而展力爰從古
鄮就畀宛陵若王曾以厚徳守青莫涯其量若䝉正以
重望尹洛未盡其才用疏崇國之封加峻上公之爵仍
冠邃職併衍真畬於戲國家大經莫重君臣之誼賢哲
高致每懐父母之邦天之未墜於斯文儒者不忘於當
世體于睠注逺乃猷為可依前觀文殿大學士銀青光
[022-6b]
禄大夫判寧國府特進封崇國公加食邑五百户食實
封二百户主者施行


  學校


  世之言郡泮者必曰一漳二明蓋漳以財計之豐裕言
明以舎舘之宏偉言也巍堂脩廡廣序環爐槐竹森森
氣象嚴整舊額生徒一百八十人其後比屋詩禮冠葢
如雲春秋鼓箧者率三數千童丱執經者亦以百計著
録寖倍而帑庾則不差多於昔大使丞相吳公加恵序
[022-7a]
庠篤意教養正講席以闡理學新儀門以肅宫墻且謂
學供月繁庖膳不足始自寳祐五年四月十五日除本
府元日撥一百貫外更於大府每日増給錢一百二十
貫以助公厨之費六年秋公又欲革並縁弊復俾分齋
造食官給天平秤俾八齋僕𨽻各以時直取于市而販
者益相安矣又嘗出所輯孔孟格言及鈞製存悔齋箴
凡二百餘軸徧恵前廡以下鸞旂戾止匪怒伊教一話
一言聞者書紳凡學計不續支移那輟有請必俞諸生
[022-7b]
生感公之徳於是相與肖公之像為石室之祠云


  講義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曰仁義
而已矣


  記禮者曰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朝言朝其在學校
則與友言所以為士何如夫靈於物而為人秀於人
而為士則士之所以得名者非徒曰儒其衣冠而已
士必有事尚志為先志必有尚仁義為先何謂事如
[022-8a]
農工商之各専一業也何謂尚如尚徳尚賢主乎此
而不變也何謂志如水之注東馬之首燕必求其至
也何謂仁義如木之有根根之有榦培之則生戕之
則死也故仁之為義固宏闊矣而切近而言則無一念
之非為仁聖賢之所謂欽止所謂存誠所謂謹獨皆
所以全仁之本體而為心之則也義之為義亦固宏
闊矣而切近而言則無一動之非為義聖賢之所謂
制事所謂方外所謂處物皆所以彰義之大用而為
[022-8b]
身之則也自其無一念之非而心純乎仁則仁熟矣
推而不可勝用則薫陶萬化生育萬物皆仁之積也
自其無一動之非而身純乎義則義集矣推而至于
不可勝用則裁制萬化軌範萬物皆義之積也仁曰
居則入乎此而無他出也義曰由則出乎此而無他
入也然仁莫難於居以心之難牧也夫人試反之於
心終日思慮能為易之藏乎能為書之閑乎能為魯
論之省乎能為孟子之收乎若其未然則憧憧徃來
[022-9a]
莫知其鄉必有賊仁者矣是必戒懼於不睹不聞之
際存養於夜氣旦氣之間微覺過差旋即悔悟如去
癥痞而後元氣無壅塞也如剪荆棘而後嘉禾可茂
長也由一念之正而為百念之皆正斯謂之志於仁
矣孟子曰仁人心也孔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此之謂也義莫難於由以
身之難檢也夫人試反之於身平日踐履能為原憲
之藜藿窮閻而不處非道之宫室乎能為子路之衣
[022-9b]
敝緼袍而不被非道之文繡乎能為顔子之簞食瓢
飲而不食非道之膏粱乎能為澹臺滅明之行不由
徑而不踐非道之户閾乎若其未也則顛倒冥行莫
知所届必有賊義者矣是必决擇於取舎疑似之際
精審於利善毫釐之間少有過差旋即修治如乗安
車惟恐其渉險峻也如馭良駟惟恐其趨狹邪也自
一動之謹而為凡動之皆謹斯謂之志於義矣孟子
曰義人路也孔子曰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此之
[022-10a]
謂也潛嘗因是而觀之孔子矣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此孔子立志之關鍵也故三十而立則其理凝四十
而不惑則其理通五十而知天命則其理貫六十而
耳順則其理徹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距則其理化
陟降上下與天為徒此夫子之始於為士終於為聖
人也願聞子之志此夫子行志之規模也故老者安
之則凡天下之人其生先乎我者皆父兄之類朋友
信之則凡天下之人其生齊乎我者皆交游之類少
[022-10b]
者懐之則凡天下之人其生後乎我者皆子弟之類
癢疴疾痛與人為徒此夫子之始乎為士終乎為大
人也又嘗因是而觀之諸子矣乗肥馬衣輕裘與朋
友共敝之而無憾千乗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
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子路之志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冉求之志也宗廟之事如㑹同
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公西赤之志也三子之志决非
[022-11a]
常人之志矣猶有待於外者也有待於外不可自必
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㸃之志也無伐善無施勞顔
子之志也無所待於外者也無所待於外可以自必
也故從而為之說曰天生四民雖各有事然農有儉
豐工有售否商有通滯皆有制於天與人者惟士之
所事則求之我而已天與人不能制也求之我而天
與人不能制未有不獲者也而曾農工商之不若何
[022-11b]
哉其患在於無志而已志茍至焉非仁不處也舉而
措之即義之不違則也非義不蹈也遡而窮之即仁
之不違則也强毅肅括人以為義而不知其為仁之
剛温良慈讓人以為仁而不知其為義之和仁義道
合二五妙凝包四端總百行之人也用之鄉黨則鄉
黨化用之邦國則邦國化用之天下則天下化豈不
尊榮貴美而不負其所謂靈於物而秀於人之責哉今
當至日方陽明用事之始在復之初爻為克已復禮
[022-12a]
之候二爻為取友輔仁之端皆有切於學者進修之
實敢以是為諸友勉抑夫子於復而賛顔氏子曰有不
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未嘗不知仁也未嘗復
行義也并以是為諸友證𫝊曰昂昂若千里之駒乎
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其軀乎立志與
不立志之譬也惟諸友所從


  或曰孟子既以安宅正路喻仁義矣而又曰仁之實
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何歟蓋仁有愛之理而
[022-12b]
事親愛之本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此即是
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本體之心本體之心不失未
有不仁者也安宅孰大於是義有敬之理而從兄敬
之本也傳曰敬徳之聚也能敬其兄未有不能敬其
身能敬其身而陷溺其身於不義者未之有也正路
孰大於是或又曰孟子既以安宅正路喻仁義矣而
又曰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何歟
蓋仁之至者螻蟻不踐而不仁者至於嗜殺而不厭
[022-13a]
由自賊其心始義之至者一介不取而不義之至者
雖乞墦之不羞由自賊其身始惟忍賊仁最甚惟貪
賊義最甚孟子精㣲之㫖又當以是求之惟是潛困
不知學老已至矣幸守是邦是邦多先覺之賢諸友
耳濡目染聲感氣應必自有得於天爵之貴潛之木
舌何能發明特以郡文學與庠序之士不鄙其固陋
俾暫尸鳴道之席敬誦所聞以求是正雖其間不敢
背先儒之說亦不敢盡襲先儒之說徃來詰難不無
[022-13b]
望於同志云


  考亭夫子以師道淑天下所到之郡必為諸生講
說義理所以開人心而扶世教者𢎞矣履齋先生
紹家學之親傳續考亭之正脉載道而來師表東
海迺者陽復之旦從諸生請下臨泮宫講孟子士
尚志一章以恵後學推本仁義理明意徹環堂而
聴者以千計前乎未有之盛事也用存分教是邦
何幸領衿佩而親炙焉退而思之孔子曰士志於
[022-14a]
道孟子曰士尚志履齋先生曰士必有事尚志為
先志必有尚仁義為先孟子所以𤼵明孔子之格
言履齋所以推原孟子之奥旨聖賢先後衛道之
心千載猶一日也盍亦鋟梓于學以夀其傳諗于
衆曰唯時寳祐丙辰長至日門生廸功郎特改差充
慶元府府學教授胡用存謹書


  生祠記


  鄞股肱郡北直登萊東極島卉湍鯨大浸斯衿斯吭卓
[022-14b]
為吾國天險麾鉞右諸閫匪碩臣曷稱厥選寳祐丙辰
秋聖天子詔相國履齋先生吳公起命巻賜封履使以
大稱昉于兹曰判府事則自魏王後未之有也公至鎮
之日簿書絲如吏胥糜如民萎盜紛官眊士肆垢翫秕
蠧非甚有紀公曰嘻剔扶蘇醒是不難盍亦知所先後
政不教徒政耳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龍象第一義下
車序庠茷茷其旂几几其舄登國人子弟於堂首誨之
以孟軻氏士尚志之㫖反覆數百言謂士必以尚志為
[022-15a]
事志必以仁義為先蓋以履諸身者淑諸人也華顛穉
齒圜泮林者幾千人殆猶過洞庭而聆咸池虚徃實歸
家誦人習不惟峩冠襜裙者知所以䇿勵猛進雖喬朴
之氓亦與知焉公忘勢下士一利病必咨于學一然否
必占于學凡可以恵元元者以次寢行之削斛入之取
盈者廪窮民之顛連者撙費補解蠲數百萬王賦之積
逋者摧强植弱濯痍熈寒朞月間恩溶澤濊黎庶鳧藻
至和洋溢薫為豐年巷歌塗謡皆知公仁誼既效先是
[022-15b]
學庖靡盈捽茹其癯亷取之市公於是嵗増助膳緍四
萬三千有竒且復砂租緍餘三萬肇利鬯美垂百世不
朽至於捐萬八千楮繼粟周亟又不與焉游于校者不
特飽仁義且飽膏粱矣諸生叶謀諏吉繪𫝊像峙狄碑
作新祠於東榮所以潔心香示皈敬也事竣郡文學應
發進諸生而告之曰吾道一脉鄒魯其源千載而下星
奎水洛至考亭而日以演迤先生之學受之正肅公正
肅公之學得之考亭四書其是學之根柢仁義其四書
[022-16a]
之綱領乎先生以此學魁天下相天子航世於安流棟
國於喬岳奚止忠獻一部論語前日之金聲玉振諸生
亦既聞之繼自今昕稷嚅嚌辰刻體踐以身心而不以
口耳則不負仁義不負先生不負孔孟考亭矣先生行
且歸政事堂諸生趨鏘夀祠下參倚之見豈徒衮繡冕
佩而已哉僉曰唯請鑱諸石龍集丁己仲秋朔門生廸
功郎慶元府府學教授梅應發記并書


  贍學砂岸


[022-16b]
  皇子魏王判四明日嘗撥砂岸入學養士淳祐間嘗蠲
之就本府支錢代償寳祐五年正月大使丞相吳公奏
請復歸於學繼而爭佃之訟紛如凖制劄仍撥歸制司
却於砂岸局照元額發錢養士六年五月以砂首煩擾
復奏請弛以予民却於翁山十五酒坊嵗趂到酒息錢
内撥還府學具見奏篇在本府砂岸門


  石衕山年納二萬六千七百八十六貫文


  秀山年納二千五百貫文


[022-17a]
  鰕□年納一千一百貫文


  大嵩年納一千七百八十五貫七百文


  雙嶴年納八百單三貫五百文


  淫口年納七百貫文


  石壇年納一千五百貫文


  沙角頭年納一千貫文


  鱟塗年納三百單三貫五百五十文


  穿山團届年納一千貫文


[022-17b]
  増撥養士田産


  大使丞相既日増緍錢以豐庖膳矣且復撥沒官田産
歸之學益以廣樂育之盛心焉増撥數目疏于後


  寳祐五年十二月鈞劄撥下朱瑩男朱祐没官田


  昌國縣蓬萊鄉一都二都水田一十五畝地一十
五畝并客屋在上


  開慶元年八月鈞劄撥下汪登道没官田産


  昌國縣宜山


[022-18a]
  山田地共九千七百三十一畝


  山熟地二千一百九十二畝


  山坑田四畝三角三十歩


  石山七千五百三十四畝四十五歩


  塗田共六百一十畝三角二十三歩


  已耕種田五十五畝


  已開墾未種田五十二畝


  未開墾田二百七十三畝三角二十三歩


[022-18b]
  未曾&KR1408就海塗田三百畝


  水田四畝三角


  八月鈞劄又撥下縣吏鄭新鄞縣老界鄉没官水田


  二甲田三畝三角七步半


  三甲田六畝三十五步


  八月鈞劄又撥下鄞縣邵宗武詭寄董垕陳八一沒
官田


  董垕水田七畝一角六歩


[022-19a]
  陳八一水田三畝二角


  八月鈞劄又撥下衛源衛溥沒官田


  定海縣靈巖鄉田共三十一畝


  科舉


  神臯之東鄞為節府融深結秀鍾靈孕傑前修輩出遺
風曼衍巍科舄奕史不絶書大比貢英實符雲臺四七
之數寳祐六年下賓興詔大使丞相吳公以龍首黄扉
之貴身勸為之駕七月二十四日鈞判唐人有所謂泥
[022-19b]
金帖子者乃士人中第歸報其家者也蜀郡有髣而用
之於秋賦者號曰金花榜子眎領薦人數預行製造遇
舉送官下院拆號即㩦以自隨仍帶㨗子甲頭入院遇
拆一名則旋書填户貫三代姓名于金花榜子之上授
之甲頭甲頭即就貢院金口授之㨗子之徒方許鳴鈴
走報遇金花榜子到日方為正報縱有漏洩預報之人
其領薦人不請收接本府今為二浙衣冠人物最盛之
地當傚而行之一可以還前古之風流二可以為鄉黨
[022-20a]
之美觀三可以杜㨗子之紛擾仍從本府於當時每請
舉人一員特送三百貫以助犒㨗之費其錢先令項樁
留公使庫或當使以二考替移則後來者不妨成此一
段美事其金花榜子以木為之高一尺五寸闊六寸以
緑為質遍地以金花圍飾様具於後以今日吉辰批出
以八月初三日吉辰製造以九月十一日吉辰粧飾又
一項舉送之時於常例外制司酒息錢内各特送五百
券以助觀光之行所以敬賢書而尊國體也是歳增葺
[022-20b]
貢闈煥然翬跂凡數四迂赤舄㸃視之有司職考藝者
館穀有禮其至如歸列郡鮮及掲曉之日攙洩者絶迹
冦攘者革心分報諸邑道路無壅金花之榜甫前犒㨗
之餽踵至未幾謹考覆以旌實才隆餞贐以將厚意情
文醲郁士氣振揚僉曰魁下三台為東道主此吾邦獨
有之天也郡人莫不以為榮焉


  城郭


  明瀕海為州羅城周圍凡二千五百二十七丈四面阻
[022-21a]
水其東北則㑹三江之險以逹于海重門擊柝之防視
他郡宜尤密比歳紀綱不飭郡人有憑城而樓觀者巡
徼之途塞焉甚而敗闕不理跬歩可越諸門傾欹穿漏
凛欲壓仆大使丞相吳公之分鎮也請於上得密旨俾
以法令從事芟夷荆榛復仍城壁舊貫闕者補圮者植
低者薄者崇且益迺剙巡鋪寘卒以邏三年修築之役
共費錢六萬九千六百二十貫米一百七十石一斗七
升而雉堞煥如矣開慶元年夏遂鼎創望京鄭堰下缷
[022-21b]
三門城樓棼楣壯偉榱桷業峨以至甬水靈橋東渡三
門悉繕治之樓櫓粲然萬目易視凡工役土木之費復
為錢九萬九千八百貫米三百六十七石北門曰下缷
舊以鹺舟缷載於此命名甚鄙且在倉後迂僻今遷近
東造袋□之側比昔疏通軒豁乃更新扁曰義和西北
鄭堰門名亦淺俗大使丞相既于門外新立永豐碶而
是門適成因名曰永豐門西門舊曰望京今亦更為朝
京云


[022-22a]
  西子城門樓


  郡自譙樓入子城其重門曰慶元府樓前有街横出是
為府東西門其上兩樓對峙巍巍翼翼西樓久不葺且
壞寳祐五年四月大使丞相亟命船場趙與陛易新之
蓋級之故闕者赤白之漫漶者治之則已無侈前人無
廢後觀


  坊巷


  鄞郡甲東浙生齒浩繁闤闠填溢坊有扁所以植表旗
[022-22b]
也歳久漫弗治寳祐六年冬大使丞相吳公撤而新之
凡四十五所為費一萬五百七十二貫他如釋褐狀元
錦勲錦樂晝錦朝桂符桂諸坊丹雘尚新者不復改作
貫橋居市中設四楹於橋隅且上刻華表鶴云


  東南廂


  吉祥坊破石橋南  康樂坊皂角巷


  迪教坊車橋    積善坊小江橋


  進賢坊洗馬橋   握蘭坊新橋下


[022-23a]
  興亷坊洗馬橋下  餘慶坊捧花橋


  連桂坊施家巷口  清潤坊新橋頭


  東北廂


  拱星坊鄭府東   阜財坊小梁街


  開明坊鄞縣前   千歳坊南湖頭


  安平坊天慶觀前  宣化坊魏家巷口


  泰和坊縣河下   重桂坊天慶觀前


  廣慧坊今改萬夀坊大梁街


[022-23b]
  富榮坊能仁寺巷口


  西南廂


  順成坊倉橋下   衆樂坊君奢橋南


  行春坊寳雲寺西  緩帶坊崇教寺後


  恵政坊天寧寺南  衮繡坊湖西史府前


  史君坊史府前   振名坊倉橋


  問俗坊史府前   純孝坊府前


  靈應坊宣府前   迎鳳坊四明橋東


[022-24a]
  美禄坊四明橋北續改為衮繡坊以達于湖西


  西北廂


  宜秋坊應家巷口  夀寧坊虹橋北


  影泉坊蔡家巷口  修文坊孝文巷


  崇孝坊西橋下   永濟坊府前


  廣仁坊白衣寺巷口 朝士坊戴家巷口


  儒行坊鑒橋下   衍慶坊後菴前


  恤仁坊今改施仁坊佛閣下


[022-24b]
  閱武坊貢院橋下舊道新闢








  四明續志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