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寶慶四明志巻二十
宋 羅濬 撰
昌國縣志全
叙縣
㳂革論
昌國縣在唐為翁山縣秦漢時地屬㑹稽郡句章縣初
越勾踐滅呉獲夫差王欲使居甬東君百家杜預云句
[020-1b]
章縣東海中洲即此是也國語以為甬句東注云句章海口外洲今鄞縣有甬東廂
遂概呼明州曰甬東非古所謂甬東也縣有甬東村乃古名隋開皇九年併餘姚鄞
鄮入句章唐武徳四年析句章置鄞州八年廢鄞州為
鄮縣則昌國地屬鄮開元二十六年置明州析鄮縣置
翁山大厯六年廢於袁晁之亂五代時改鄮為鄞則地
又屬鄞皇朝端拱二年置為鹽場有廵檢同監熙寧六
年用部使者言蓬萊安期富都三鄉與縣隔海乃詔置
尉以主鬬訟盗賊之事已而創縣賜今名盖丞相王安
[020-2a]
石嘗宰鄞憫其劇故分之元豐元年益以定海縣之金
塘鄉為下縣紹興十三年户部員外郎沈麟編類民籍
户計萬餘而丁口再倍詔陞為望縣縣居海心北控登
萊海宻東捍三韓日本始創時軺車有按部者駭於風
潮遂罷巡厯
境土
東西五百里南北三百里西南至州驛三百五里舊志
云然然海靣際天本不可以里計也
[020-2b]
東五潮至西莊石馬山與高麗國分界
南五潮至隆嶼與象山縣分界
西一潮至交門山與定海縣分界
北五潮至大磧山與平江府分界
東南三潮至韮山與象山縣分界
西南二潮至三山與定海縣分界
東北五潮至神前壁下與海州分界
西北三潮至灘山與秀州分界
[020-3a]
風俗
海島之地俗多醇厚魚鹽雖富而亦輕財巖谷之民有
老死不識城郭者自熙寧創邑至紹熙癸丑百有二十
載而應傃登進士第詩書文物寖盛矣
縣令
張懿文熙寧八年建學
張節元豐八年
張如晦政和六年重建學
[020-3b]
陳逺從事郎紹興元年到任
韓晦從政郎紹興三年到任
孫遹從政郎紹興六年到任
徐嘉言從政郎紹興八年到任十一年滿
張前從事郎紹興十一年到任十五年滿
胡喆從政郎紹興十五年到任十八年滿
王稽中從政郎紹興十八年到任二十一年滿
韓晝從政郎紹興二十一年到任二十四年滿
[020-4a]
葉邦翰從事郎紹興二十四年到任二十七年致仕
朱思從政郎紹興二十七年到任三十年滿
王存之文林郎紹興三十年到任
白仲賙從政郎乾道二年到任
霍朝文林郎乾道六年到任
李瑺從事郎乾道八年到任
張鈞從事郎淳熙二年到任
詹嗣慶文林郎淳熙五年到任
[020-4b]
韋能問從政郎淳熙七年到任
趙善訓宣教郎淳熙九年到任十年磨勘轉通直郎十三年滿
盧勝非從政郎淳熙十三年到任遇慶典轉文林郎
王阮承議郎淳熙十五年到任覃恩轉朝奉郎賜緋魚袋磨勘轉朝散郎紹熙元年通理筠州新昌縣年滿
錢棣文林郎紹熙元年到任四年滿
宋清卿文林郎紹興四年到任五年覃恩循儒林郎慶元元年賑濟循承直郎二年致仕
湯涓承直郎慶元二年到任六年滿
應振儒林郎慶元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到任八月二十八日致仕
[020-5a]
富琡承直郎慶元六年到任嘉秦二年丁母憂
葛洪從政郎嘉泰二年到任開禧二年滿
芮徳言從政郎開禧二年到任嘉定二年滿
王正卿儒林郎嘉定二年到任四年致仕
錢聞逺儒林郎嘉定五年到任七年離任
江煇承奉郎嘉定七年到任九年離任
鄭伯謙宣教郎嘉定九年到任十二年滿
聞韶宣教郎嘉定十二年到任十四年磨勘轉奉議郎十五年遇寳璽恩轉承議郎
[020-5b]
趙大忠承議郎嘉定十五年到任在任轉朝散郎寳慶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滿
沈剛孫奉議郎寳慶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任二年十二月七日致仕
詹仁澤承議郎寳慶三年四月十六日到任紹定元年六月十六日致仕
社稷
壇在縣西南一百步嘉定末年令趙大忠修
城隍
惠應廟縣南城内世𫝊廟神茹侯本邑人今茹侯村其所居也
英烈忠毅生有殊績沒而人祠之建炎四年車駕巡幸賜今額
[020-6a]
學校
熙寧八年令張懿文初建學於縣東一百步中為大成
殿元豐八年令張節記於石元祐七年簿尉顧復經又
徙而東四十步崇寧中廢士附籍於鄰邑政和六年令
張如晦重建主簿詹之綱記淳熙十六年令王阮徙於
縣南之芙蓉洲嘉泰開禧間令葛洪建講堂曰申義攻
媿樓公鑰書其匾而記之置田養士學校始具體矣
祭器一百六十七件
[020-6b]
祭服三副
御書
寳慶訓敕士風御筆二軸一係漕司頒降一係本府頒降
官書
經史子集一十八部計一百六十九册
錢糧
水田五百六十畝二角二十五步
山地屋基竹九百一十三畝一角四十三步
[020-7a]
歲収
米一百九十七石二㪷租錢三百二十七貫七百八十四文城郭
縣城周廣五里
城巷
惠應坊城隍廟巷
旌孝坊狀元橋東為張超孝行立
聨桂坊上榮為趙氏兄弟聨名登第立
[020-7b]
倉庫場務等
濟民倉嘉定末年令趙大忠建慈湖楊簡記
庫
正監鹽場縣東南一百八十步唐曰富都十監之一也以喪亂廢皇朝端拱三年八月十五日復建又有子場曰通東
東江鹽場縣東八里又有子場曰曉峰在縣西十二里曉字本避英宗皇帝廟諱更名屯田郎官栁
永耆卿嘗為監場有長短句題壁因兵火失之
岱山鹽場縣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熙寧六年置
高南亭鹽場高亭南亭二甲元𨽻岱山場相阻一嶺舟行則經大洋嘉定元年立為正場
[020-8a]
蘆花鹽場縣東十三里本曰東監為西監子場其敖寓於謝浦歲久弗治淳熙十五年監官鮑謂新
之嘉定五年置為正場
居養院舊在縣東北一百八十步皇朝崇寧元年十一月置政和二年七月移置縣北二百九十步
安濟院縣東北一百八十歩皇朝崇寧二年八月建政和二年七月移建縣北二百九十步
漏澤園縣北一里皇朝崇寧三年四月建
公宇
縣㕔鎮鼇山下山自北來為龍峯蜿蜒南走屹為一小峯縣治據其麓熙寧六年八月十九日創
宣詔亭縣治前
[020-8b]
鼇峙亭
浮香亭
斸雲亭
亷泉亭以上皆在縣治之後
冰壺亭城南芙蓉洲環以芰荷舊名清逺乾道六年主簿趙善譽易之
待潮亭舟山
恩波亭
大生堂主簿王子亨建令趙大忠記與恩波亭相邇乃祝聖壽放生之所也
[020-9a]
官僚
主簿初置縣以簿兼尉隆興元年守臣韓仲通請置武尉乃詔衛閎中專主簿事㕔事在縣東分尉㕔為之
尉熙寧六年先令而置凡三鄉鬬訟盜賊之事得専焉惟情狀隱伏始以屬邑已而置令詔止兼簿隆興元
年五月一日易以西班簿與之並置而㕔舎圭租皆與簿分之
三姑都巡檢治在三姑山縣西北八百里
指使兩員一治冽港一治岑江
岱山巡檢治岱山縣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熙寧以前昌國監有巡檢兼監鹽既置縣則移巡檢於岱
山駐劄仍兼監岱山鹽場主管烟火公事巡捉私茶鹽香等後别置監鹽巡檢止守本職
[020-9b]
西監監鹽二員一文一武初謂蘆花為東監正監場為西監凡五場皆西監統之其後四場相
繼為正場各置監官則與本監並列為五矣
東江監鹽武一員
岱山監鹽押袋武二員
高南亭監鹽武一員
蘆花監鹽文一員寳慶二年提鹽余鑄奏選辟文資
驛鋪
依憩館道隆觀東定海縣丞趙崇賀權縣創建
[020-10a]
舟山館令趙大忠創建
問湖亭城南背負舟山前瞰門鹿下臨大洋淳熙十六年建
鋪以乘潮徃來府縣故不置
叙山
翁山一名翁洲縣東三十里徐偃王所居也今城址猶
存抱樸子論古僊者之藥以登名山為上而以海中
大島嶼若㑹稽之東翁洲之類者次之乾道間耕者
於其下得銅鼎一無足而有耳耳亦不穿中可容斗
[020-10b]
餘而底之埃墨猶在以歸進士陳節謂煉丹之遺器
補陁洛迦山在東海中佛書所謂海岸孤絶處也一名
梅岑山或謂梅福煉丹於此山因以名有善財巖潮
音洞洞乃觀音大士化現之地唐大中年西域僧來
即洞中燔盡十指親覩觀音與説妙法授以七色寶
石靈跡始著海舶候風於山下謂之放洋曕禮唯謹
名公亦多遊之紹興初給事中黄龜年為之贊十八
年史越王以餘姚尉攝昌國鹽監三月望偕鄱陽程
[020-11a]
休甫由沈家門汎舟風帆俄頃而至詰旦詣洞寂無
所覩炷香烹茗但椀靣浮花而已晡時再徃一僧指
巖頂有竇可以下瞰公扳縁而上忽見金色身照曜
洞府眉目瞭然程所覩亦同唯公更見雙齒如玉雪
天將暮有一長僧來訪云將自某官厯清要至為大
師又云公是一好結果底文潞公他時作宰相官家
要用兵切須力諫後二十年當與公相㑹於越遂告
去送之出門不知所在乾道戊子以故相鎭越一夕
[020-11b]
典客報有道人稱養素先生言舊與丞相接熟不肯
通刺疾呼欲入謁亟命延之貌粹神清譚論鋒起索
紙數幅大書云黒頭潞相重添萬里之風光碧眼胡
僧曾共一宵之清話遽擲筆不揖而行公大駭遍遣
兵吏㝷覔不復見追憶補陁之故始悟長身僧及此
道人皆大士現身也淳熙已酉公正位太師自道本
末云爾洞前嵂崒嵌嶔措足無地僧徳韶鑿石甃橋
六年始成禱謁者便之嘉定七年寧宗皇帝親灑宸
[020-12a]
翰為匾曰大士橋史越王事見補陁寺壁記及㑹稽志
東霍山在東北環以大海世傳徐福至此山有石碁盤
修竹環之風枝掃拂常無纎塵若有使之者又相傳
以為僊而舊志所謂虎豹龍蛇人不可到者妄也
桃花山在東南世傳安期生煉丹之所嘗以醉墨灑石
成桃花紋山因以名
馬跡山在東北安期生洞在焉
石弄山在東北山石玲瓏故以名
[020-12b]
西蘭山 大若山 檉岸山
浡塗山舊名浮塗 □石山 滕嶴山
窄峉山以上並在南小竿山 大竿山
蘭山 崑斗山 麻隩山
蛟山 登部山 黄公山
馬秦山 黄砂山 徐公山
雙嶼山 石珠山以上並在東南東勾曲山
石馬山 石牛山 隩山以上並在東
[020-13a]
蘭山 浪港山 深水山
莆隩山 蛇山 竹山
洋山 東蘭山 元霍山
西枯山 東曉山 東枯山
桑子山舊名桑石 石蜀山 東朐山
川石山 北壁山 西須山
須皓山 落華山 青䦒山以上並在東北
大磧山 東乳山 東岱山
[020-13b]
西朐山 大洋山 弔嶼山以上並在北
回峯山 西良山 長塗山
三姑山 灘山 長白山
西岱山 正䇿山 呉農山
如岸山 横子山 册子山
西桑山以上並在西北嘉門山 曉峯山以上並在西
小茆山 三山 大茆山
砂羅山以上並在西南
[020-14a]
外有藿山黄石雞鳴東豸西豸碓砧大板洋横馬乳
宜山汐嶼烈表五嶼虎頭方横白踏大桑雲嶼青屯
黄屯龜鼈丁興黄隆楊岸晝栲門小磧黄羅門大小
板緑獅大小鐲廟址等山皆海中有名者人跡所罕
到姑附於後
叙水橋梁津渡附
水
海環四方縣若洲島然
[020-14b]
放生池在南芙蓉洲也
東龍潭在東當延福萬壽之中有龍祠焉凡禱先此
洩潭在東北三十六里潭據山腰深淺不可測宣和中
旱簿尉劉佖投以詩曰未躍天衢卧寂寥碧潭流溢
海山腰埋藏頭角雖多日皷動風雷在一朝既若有
心成變化豈能無意澤枯焦神蹤許為蒼生起願擊
闕 上九霄詩沈而雨時人異焉
岑江潭在西小岑江上遇禱而應蜥蝪必出
[020-15a]
惠泉井在北一里深二丈端拱二年所鑿也大旱不枯
間有白蛇出現井之靈也
富都湖在東北八十里舊名萬金周廣三十里今皆為
田瀦水之所挾甚而泉湧其間旱車輻凑未嘗少減
橋梁
監橋城南熙寧元年建日中之市閧集其上乆而欹毁紹熙元年令王元新之
曉峯橋城西淳熙十五年西監監鹽鮑謂侈大之
狀元橋市心紹熙三年令王阮創立於兩邊石欄刋二句云人從石上行狀元此時生後遂以狀元名
[020-15b]
之寳慶元年令沈剛孫建亭五間於上二年圮於風
津渡潮渡已見境土門
舟山去縣五里超城由此塗出令趙大忠新創隄岸臨江校官應□記自縣至府渉海洋有風波盜賊之
虞本府元有大渡船二隻委江東寨兵分番撑駕各支小劵錢米應過渡人每名止収錢五十文足
縣屬之尉府屬之都税院批厯㸃放不許過有乞求亦不許装發私貨然水軍不受昌國統轄徃來
率不如期每遇解發官錢專挾私商殊失當來濟渡民旅之意且船乆已弊寳慶三年守胡榘梋楮
劵五百緡有竒新造二船視舊加廣行下昌國委二姑寨兵主之人給劵食屬都税院與縣尉㸃放
如故仍照浙江官渡例過渡人各給一牌収錢批厯為照有容私者許定海務檢覈過渡人陳告其
[020-16a]
兩處所収渡錢遇月終解赴軍資庫以備修船之用
竿纜
金塘
叙産
郡志已詳所未載者岝峉山之艾葉肥大如本草所述
蘭山之蘭緑葉紫莖如楚騷所云二種各盈山特地險
逺難致黄山谷云海岸孤陁洛伽山譯者所謂小白花
山予疑此即山礬不然何以觀音老人堅坐而不去也
[020-16b]
今洛伽山無山礬乃有一種花如瑞香而色白香之清
冽似之皆其異者也海族則岱山之鱟醬獨珍他所雖
有之味皆不及此
叙賦
鄉村
富都鄉距縣半里總九都管里二村二
徳行里 皷吹里
甬東村 茹侯村
[020-17a]
安期鄉縣東南海中一百里總三都管里一村三
三山里
桃花村 馬秦村 扶桑村
金塘鄉在縣西南海中一百里總四都管里一村二
湖上里
大奥村 冽港村
蓬萊鄉在縣東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總五都管里一村
三
[020-17b]
岱岸里
岱山村 朐山村 北界村
鎭市
岱山鎭縣北海中
户口
主七千六百六十五户計二萬三千一十四口
客五千八百七十六户計一萬八千四百八十八口
夏税
[020-18a]
絹二千五百五十八疋三丈一寸二分
正税九百六十四疋三丈一寸二分
和買一千五百九十四疋
紬六百二十五疋三丈九尺六寸七分
正税二百四十五疋三丈九尺六寸七分
和買三百八十疋
綿一萬七百二十二兩六錢二分
折變
[020-18b]
折帛錢
絹五百八十六疋計錢三千八百六十三貫文
正税一百八疋每疋七貫文計七百五十六貫文
和買四百七十八疋毎疋六貫五百文計三千一
百七貫文
紬三百九十七疋計二千六百二十七貫文
正税九十三疋毎疋七貫文計六百五十一貫文
和買三百四疋毎疋六貫五百文計一千九百七
[020-19a]
十六貫文
綿四千二百二十一兩每兩四百文計一千六百八十
八貫四百文
亭户折鹽
絹一百一十五疋二丈九尺二寸
紬三十四疋一丈四尺九寸
綿一千二百三十二兩二錢
實催本色
[020-19b]
絹一千八百七十三疋三尺四寸比元額増一十六疋二尺四寸八分
係人户續増圍田及補所虧紬數
紬一百九十四疋比元額虧二丈四尺七寸七分入絹數
綿五千二百六十九兩四錢二分
秋税
苖米三千六百八十九石一㪷三升三勺元額二千六百三十三石
一㪷三升三勺續添新収人户圍田米五十六石
折變
[020-20a]
亭户折鹽四百四十四石五㪷二合
實催本色三千二百四十四石六㪷二升八合三勺
酒
人户買撲酒坊一十五所二店附
翁山坊 白泉坊 大蘆坊大舟店附
翁浦坊 馬秦坊 崑斗坊
中界坊 防海坊 岱山坊
北界坊 岑江坊 小砂坊
[020-20b]
厲嶴坊 册子坊 金塘坊烈港店附
歲額淨息錢一萬九百二十七貫一百八十八文
常平司九千七百九十四貫四百文
本府一千一百三十二貫七百八十八文
商税無
砂岸税錢四千貫文
雜賦
免役錢兩料共六千八百貫三百八文實催到六千六百三十七貫四
[020-21a]
百七十八文本縣補支𤼵一百六十二貫八百三十文
縣吏支五千七百三十四貫六百九十二文
本府一百九十一貫四百六十四文解𤼵減省人吏錢在京官員僱
錢及支府吏錢並在内
經總制司七百七十二貫八百二十四文
官户不減半二十九貫三百二十八文常平司
頭子錢七十二貫文
茶租錢一十三貫五百文
[020-21b]
水脚錢二百四貫四百六十文
職田
米五百一十四石一㪷三升二合七勺每年申府支豁
鹽
正監額一萬二十六袋一石一㪷九升二合五杪
岱山場額一萬四千六十袋一石一㪷
東江場額一萬二十六袋一石九㪷九升六合二勺五
杪
[020-22a]
高南亭場額三千六百袋
蘆花場額三千六百袋
叙兵
弓手
尉司額七十三名
土軍
三姑寨額六百三十八人今五百四十人岑江烈港二寨就本寨内
撥𨽻
[020-22b]
岱山寨額一百二十人今一百五人
叙人見郡志
叙祠
神廟
黄公祠在東海中晉天福三年建舊圗經雖有之其實
未詳按晉賈充問㑹稽於夏統統曰其人循循有大
禹之遺風太伯之義遜嚴光之抗志黄公之高節而
㑹稽典録亦稱人材則有黄公潔已暴秦之世然則
[020-23a]
四皓之一也至西京雜記乃曰東海人黄公少能幻
制蛇虎嘗佩赤金刀及老飲酒過度有白虎見於東
海黄公以赤刀厭之術不行為虎所食故張平子西
京賦曰東海黄公赤刀奥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挾
邪作蠱於是不售按據不同今兩存之
岱山廟在北海中其神名稜姓陳氏字長威廬江襄安
人隋大業中航海擊流求國俘斬頗衆事見隋史廟
以端拱二年建號陳將軍廟紹興十七年重修進士
[020-23b]
施知微記朐山亦有祠
烈港廟東北海中廣徳軍廣惠廟也紹興二十年都巡
檢使李全建教授高誾記
徐偃王廟在東地名翁浦俗呼為城隍頭十道四蕃志
云徐偃王城翁洲以居其址今存按史載偃王之敗
北走彭城武原東山下以死疑非此海中而韓文公
為衢州廟碑乃記或者之言曰偃王之逃戰不之彭
城之越城之隅棄玉几研於㑹稽之水則十道四蕃
[020-24a]
志或可信矣
洋山廟東北海中唐大中四年建黄洽記云海賈有見
羽衛森列空中者自稱隋煬帝神遊此山俾立祠宇
建炎四年車駕幸海道以煬帝不可加封特封其二
妃為惠妃順妃夫人為明徳夫人勅藏於廟近方刻
石知衢州袁甫記紹熙元年令王阮修縣志謂神遊之説不經然冦之欲掠也必卜焉
弗吉即散並海之民頼之宜其乆而不廢或又云煬帝迹不至此陳稜伐琉球國廟於岱山朐山或因其
臣祀其君如長沙祀定王而并祀高文二帝也
[020-24b]
宫觀
道隆觀縣南本東嶽廟宣和二年賜觀額守臣樓异所
請也
寺院
禪院十
九峯山吉祥院縣北六十里唐開元中高僧惠超居是
山香栢巖草衣木食遂開此山其巖高峻不可到時
聞鐘磬聲而已漢乾祐二年號曰崇福皇朝治平元
[020-25a]
年賜今名熙寧中始建輪藏其神靈甚邑人有禱必
歸焉建炎初給事中黄龜年施辟支佛牙長四寸闊
一寸舎利盈綴時見五色紹興十八年主僧法寧建
大閣藏之刻石以記常住田一千五百六十六畆山
三千七百七十九畆
普慈院縣北五里舊名觀音唐大中十四年建皇朝治
平元年賜今額世傳東晉韶高僧隱於此常住田九
百一十八畆山三千一百二十畆
[020-25b]
萬壽院縣東北三十里舊名永福皇朝建隆元年建治
平元年賜今額常住田九百六十畆山八千六百六
十畆
保寧院縣東南海中舊名保安晉天福元年建皇朝治
平二年賜今額常住田一百四十九畆山一千二百
二十九畆
祖印院縣東北海中舊名蓬萊晉天福五年建皇朝治
平二年賜今額常住田二百八十畆山一千二百九
[020-26a]
畆
延福院縣東四十里舊名羅漢唐光化二年僧法融建
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淳熙十四年更律為禪
從守臣岳甫請也常住田六百三十五畆山三千三
百八十畆
梅岑山觀音寶陁寺在東海中梁正明二年建因山為
名寺以觀音著靈使高麗者必禱焉皇朝元豐三年
有㫖令改建賜名寶陁且許歲度僧一人從内殿承
[020-26b]
㫖王舜封請也紹興元年郡請於朝革律為禪嘉定
七年寧宗皇帝御書圜通寶殿四大字賜之且給降
緡錢一萬俾新祠宇常住田五百六十七畆山一千
六百七畆
廻峯院縣西皇朝建隆元年建常住田九百四畆山一
千一百二十一畆
興善院縣西三十里後唐大成二年建名小善皇朝治
平元年賜今額常住田四百四畆山一千二百六十
[020-27a]
三畆
廣福院常住田四百二十四畆山九百九十八畆
教院六
超果院縣東海中舊名資福晉天福二年建皇朝治平
二年賜今額常住田三百七十二畆山二百二十五
畆
化城院縣西海中舊名羅漢乾祐元年建皇朝治平二
年賜今額常住田五十畆山一百八十畆
[020-27b]
資福院縣東北海中晉天福八年建常住田三十三畆
山無
華雲寺縣東北海中舊名香蘭周顯徳七年建皇朝治
平元年改賜空王建炎三年再賜今額常住田一百
三十畆山四百四十畆
封崇院縣東海中舊名資福又名資國周廣順元年建
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賜今額常住田一百六十七畆
山五百一十二畆
[020-28a]
接待觀音院常住田五畆山無
十方律院
潭石廣福院縣東南海中舊名崇壽皇朝端拱二年建
熙寧元年賜名壽聖紹興三十二年改賜今名常住
田五十八畆山一百八十七畆
甲乙律院六
翠羅院常住田一百八十一畆山三百九十畆
隆教院縣東北四十里漢乾祐二年建名降錢皇朝大
[020-28b]
中祥符三年賜今額常住田三百六十一畆山一百
六十一畆
保安院縣東北海中漢乾祐二年建常住田九十八畆
山一百七十畆
梵慧院縣西海中唐咸通中建漢乾祐二年立名壽聖
皇朝開寶二年改賜超果治平二年再賜今額有佛
殿記臨川晏從享從文復撰常住田三百畆山一百三十
畆
[020-29a]
普濟院縣西海中舊名山門漢乾祐元年建皇朝治平
二年賜今額常住田八十五畆山一百一十畆
普明院縣西北海中古泗洲堂也窣堵波二以鐵為之
世傳阿育王所鑄錢氏忠懿王寘之於此皇朝大中
祥符中賜院額紹興十八年僧曇解侈大之高麗入
貢候風於此
叙遺車駕廵幸已見郡志
紀變
[020-29b]
烏石塘三一在焉秦㠗一在下塘頭千歩砂一在桃花
㠗昔皆大洋也百年之間或巻砂以為堤或推石以
為塘中成膏腴不以人力然則海變桑田非虚言也
存古
安期先生洞在馬秦山世傳安期生隱於此因以名鄉
焉
查浦在東夏侯曾先地志云呉伐越次查浦深入至此
宜勾踐不能忘也
[020-30a]
皷吹峯在翁浦中其山之隂曰戰洋曰馬㠗其對即偃
王祠也世傳孫恩之竄亦在此按恩自其叔泰以罪
誅即竄海島史雖不指島名以地考之隆安四年夏
四月寇浹口入餘姚五年二月丙子又自浹口攻句
章及滬瀆海鹽之敗自浹口復竄於海浹口盖今定
海昌國之間虎蹲交門之側也跡其出没皆由於是
則其巢穴容有在此者矣今之遺址為偃王為恩未
可知也
[020-30b]
□河古城去縣七八里世傳始於此築城建邑以土輕
移就鎭鼇今城基尚存
寶慶四明志巻二十